1、中醫養生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系????
中國傳統文化為儒釋復道思想
儒:人與人的和諧
釋:內心與外製境的和諧百
道:人與自然的和諧
中醫:人體與自然的和諧
注意有趣之處度都是和諧
中醫從來不追求與細菌病毒進行你死我活的斗爭
而是追知求平衡協調
可見都是如出一撤的道思想境界
2、養生健身項目依託於我國的什麼傳統文化?
依託復於我國的天人合一的傳統制文化。
天人合一的內涵主要是指人作為"小宇宙"是如何與天地這個大宇宙相應的,
其中,人天同構是《內經》天人合一觀的最粗淺的層次,
人天同象與同類則是中醫取象比類思想的具體體現,人天同數則是人與天氣運數理的相應。
3、中醫養生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系?
中醫養生把人作為一個整體去看待,注重各方面的聯系,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與中國傳統文化密不可分。
4、健身養生項目依託於我國的什麼傳統文化和傳統醫學而創造出來的?
這1to託付於我國他傳統文化和你醫學造出來的最後的那個結果是這樣的
5、想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健康養生,有什麼好辦法?
養生先養心:
虛靜養神,凝神益氣
祖國養生學向來認為「神」是一切生命活動的主宰和生命存亡的根本。因此,養生的首要任務就是通過「養神」來保養和提升人的內在生命力。
追溯歷史可以發現,虛靜養神這樣一種中國養生文化的特點,首先肇端於先秦時期的老莊哲學。莊子就提出了「恬淡寂寞,虛無無為」才是「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質也」的觀點,從而得出了「純粹而不雜,靜一而不變,淡而無為,動而天行,此養生(神)之道也」(《莊子·刻意》)的結論。順著老莊哲學所開啟的這條思路,後代的養生家無不提倡「養靜為攝生首務」(清曹庭棟《養生隨筆》)。晉代著名養生家嵇康在《養生論》中集中探討了虛靜養神的要義:「清虛靜泰,少私寡慾,知名位之傷德,故忽而不營,非欲而強禁也。識厚味之害性,故棄而弗顧,非貪而後抑也。外物以累心不存,神氣以醇白獨著,曠然無憂患,寂然無思慮,又守之以一,養之以和,和理日濟,同乎大順」 。
考察中國養生文化中的「虛靜養神」學說,不難發現這樣一種現象:同一味訴諸體力消耗的運動養生方法不同,「虛靜養神」理論更注意於人的意念守情、恬淡虛無,在盡可能排除內外干擾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逼近生命活動的低耗高能狀態,以便從根本上改變人體內部組織器官的不協調狀況,達到卻病延年和發揮人體內在潛能的目的。這種理論的作用機理,中國古代哲人早就有過這方面的深刻認識。
從文化史的觀點來看,「虛靜」不但是古人追求內在生命力自我提升的一種有效手段,而且也是傳統哲學,特別是道、釋和宋明理學觀照外物、修身養性的主要方法。佛家也是在「禪性」狀態中觀照世界的。所謂「禪」,在梵語中正是沉思之意,而沉意與虛靜則具有相近的內涵,其本質都是要求人們暫時切斷感覺器官與外界的聯系,排除一切外在干擾,中止大腦中的其他意念,使意識集中到一點,從而進入一種單純、空明的狀態。佛家認為只有如此,人們才可能理解整個人生、認識宇宙的終極真理。
為什麼如此多的中國古代哲人都不約而同地傾心於「虛靜」學說呢?從文化特徵的角度來看,其原因就在於中國傳統文化在思維形式上具有偏重直覺的趨同性,而虛靜狀態正是誘發直覺思維的一個重要條件。
順乎自然,物我合一
「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 ——《靈樞》。闡明了自然界的一切運動變化,必然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人體生理、病理變化的觀點。
6、中國傳統文化 養生 什麼是 傳統文化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是民族歷史上道德傳承、各種文化思想百、精神觀念形態的總體。中華度傳統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為本體、以儒家、莊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為主體等問多元文化融通和諧包容的實體系。中華傳統文化亦叫華夏文化[1]、華夏文明[2],是中國5000年優秀文化的統領。而流傳年代久遠,分布廣闊答,文化是宇宙自然規律的描述,文化是道德的外延;文化自然本有,文化是生命,生命是文化;文化是軟實力,是決定一切的版內在驅動力;文化又是社權會意識形態,是中華民族思想精神,是社會政治和經濟的根本。
7、中國傳統文化中提到的養生先養心是從哪六個方面入手?
數千年的中醫葯發展史,記錄著無數先輩前賢對養生保健及延年益壽的豐富經驗和學術成就。縱觀歷代中醫文獻及養生專著的有關論述,中國傳統文化孕育的養生理念有著自己的獨特魅力。
天人相應
《老子》所謂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指出了人處於天地之間,其生命活動與宇宙自然密切相關。《黃帝內經》沿襲這一思想,視天人相應為養生的最高境界。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專篇討論四季養生調神的具體內容,對起卧、穿戴、飲食、情志、運動等均有明確提示,如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其意為:春季推陳出新,萬物欣欣向榮,應之人體,適當晚卧早起,晨練散步於庭院,披散頭發,松緩形體,令情志得以暢達,其時多思生存而勿想消亡,多思給予而勿想掠奪,多思獎賞而勿想懲罰,惟有如此,才是符合春氣生發的養生之道。
動靜相宜
動者屬陽,靜者屬陰,動靜相宜,陰陽協調,是生命變化的內在依據,也是養生保健的基本理念。興奮與抑制、清醒與睡眠、運動與靜止、分化與合成等,均與陰陽動靜協調有關。誠如明代醫家張景岳《類經圖翼·醫翼》所說:「天下之萬理,出於一動一靜。」
動是絕對的,靜是相對的。論述養生動靜觀之卓有見地者,當推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太極動而生陽,動之動也;靜而生陰,動之靜也。廢然無動而靜,陰惡從生哉?一動一靜,闔辟之謂也。由闔而辟,由辟而闔,皆動也」(《思問錄·內篇》)。筆者以為,形需常動,神須恆靜,形動神靜,分而若一。
形神共養
形與神是既對立又統一的哲學觀念,也可用其對人體生命運動進行高度概括。形,即為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及氣血津液等基本物質。神,即指情志、意識、思維等精神活動以及生命運動的外部表現。
形神共養,是指養生既要注重養形,亦須強調養神,且養神先於養形,即所謂「養生先養心」。中醫學素有「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之說,強調「神」的健旺暢達是身體健康的必要保證,「神」的活動失調是疾病發生的內在依據。大體而言,養生應動靜相濟,動以養形,靜以養神,動者為健,靜者為康,形神合一,盡終天年。
中醫傳統養生保健的具體內涵
養生范圍廣闊,內容眾多。就精神養生、起居養生、飲食養生、房事養生及娛樂養生等內容簡述如下。
精神養生
其是指通過主動地修德、調志、節欲等多種途徑,保全精神健康,達到形神合一的養生方法。
修德怡神
注重修德之人,行事光明磊落,性格豁達開朗,如此則情志怡然安寧,氣血和調,臟腑功能平穩,形與神俱,可得天年。大德必得其壽,孔子有「知者樂,仁者壽」之論,民間有「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之語,均應成為養生箴言。
有學者經研究認為,有道德修養的人大腦皮層的興奮與抑制相對穩定,體內的酶和一些膽鹼等活性物質分泌正常,腦中激素的釋放增多,強化神經活動,有助於延緩衰老,有利於健康長壽。修德怡神,是養生延年的重要方法,歷來受到養生家的高度重視,凡養生有道之人,均將其列為攝生首務。誠如唐代醫家孫思邈所言:「德行不克,縱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壽。」
調志攝神
人的情志活動是對外界刺激的反映,喜怒哀樂在所難免。但若情志放縱偏激,極易影響人體氣機,輕則引起功能失調,重則導致疾病發生,故而通過主動地控制和調節情志活動,避免產生反常或不良的情緒狀態,可達到寧心攝神、健康長壽的目的。
現代研究也證實,長期的精神緊張、情緒焦慮、心理壓力過重,可以直接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免疫功能處於抑制狀態,而容易出現精神疲乏,失眠多夢,烘熱冒汗,煩躁不寧,情志抑鬱,食慾減退,性慾冷漠,心悸怔忡,若經久不已,甚至可誘發癌症。古今養生家所倡導的情志轉移法、暗示法、開導法、節製法、疏泄法等,均為暢志舒情、愉悅心神的有效方法。但願諸君從養生保健角度出發,天天保持好心情。
人生在世,孰能無欲。但人之慾望,永無滿足,這是普通的心理狀態。要養生保健,就必須節制慾望,誠能做到「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素問·上古天真論》)。若能如此,可謂養生修心之高人矣。
俗話說:「妄想一病,神仙難醫。」因欲壑難填,終日憂心忡忡、胡思亂想,使心神處於無休止的混亂之中,便會嚴重影響人體臟腑組織以及氣血陰陽的功能活動,而損害身心健康。《道德經》指出:「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要想清心寡慾、靜養心神,就應自覺地、盡力地做到薄名利、禁聲色、廉貨財、損滋味、除妄想、去妒忌
8、如何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養生思想
中國傳統養生思想的根源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養生文化是根植於中國傳統文化母體而衍生發展成的,只有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一個比較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全面地學習與研究傳統養生文化。
中國文化是指產生於歷史、積淀於人們的普通心理中,並根植於人們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之中,成為中華民族共同的、具有穩定結構的潛質文化。
中國文化是多元復合體的綜合型文化,其基本精神之一的人文主義強調以人為本,重視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強調「萬物與吾一體」的整體和諧,它具有重自然技藝的傾向和整體直觀的直覺思維,缺乏嚴密的分析思維傳統和形象邏輯系統。
正是構建在這種中國母體文化之上,中國傳統養生學才形成了獨特的傳統養生思想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