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大學初冬養生

大學初冬養生

發布時間:2021-01-10 18:04:10

1、初冬養生保健要注意什麼

1、斂陰護陽
冬季由於自然界陰盛陽衰,寒氣襲人,極易損傷人體的陽氣,所以冬季養生應從斂陰護陽出發。首先要盡量早睡晚起。冬季早睡晚起,保持較長的休息時間,可使意志安靜,人體潛伏的陽氣不受干擾,這是冬季保健首先要注意的。其次,要十分注意背部的保暖。背部是陽中之陽,風寒等邪氣極易透過人體的背部侵入,引發疾病。
2、調節飲食
冬季膳食的營養特點應該是:礦物質的攝取量應較平時需要略高一些。維生素的部分,應特別注意增加維生素 C 的需要量。攝取足夠的動物性食品和大豆,以滿足優質蛋白質的需求。此外,蔬菜、水果和奶類得攝取量也需充足。
3、適度進補
根據中醫「虛則補之,寒者溫之」的原則,在冬季膳食原則中應多吃溫性、熱性特別是溫補腎陽的食物進行調哩,以提高人體的耐寒能力。冬季「食補」,應選用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易於消化的食物。可選食:糙米、玉米、小麥、黑豆、豌豆等榖豆類;生薑、韭菜、大蒜、蘿卜、花椰菜、木耳等蔬菜;羊肉、牛肉、雞肉、豬腰子及鱔魚、鯉魚、鰱魚、帶魚、蝦等肉食;核桃、桂圓、栗子、芝麻等果品。體質虛弱的老年人,冬季可常吃燉母雞、瘦肉、蹄筋,常喝牛奶、豆漿等,可增強體質。
4、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在冬季,人們習慣把房子的門窗關得緊緊的,如此會造成室內二氧化碳濃度過高,若再加上汗水的分解產物,消化道排除的不良氣體等,將使室內空氣受到嚴重污染。冬季也是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好發季節,因此一定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新鮮。
 5、皮膚乾燥多喝水
冬天天氣較干,而現在又處於逐漸變冷的時期,一些過敏體質較容易產生一些皮膚問題,比如慢性濕疹,皮膚瘙癢、乾裂等症狀。尤其是老年人,身體抵抗力較差,則容易出現皮膚問題。
要及時補水,但是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也不要說每天非得喝夠十杯、八杯。要保持飲水量,應間斷性喝水。一次喝一杯左右的量,不要超過300毫升,間隔一段時間後再喝,不要一次大量飲水,這樣對腎的負擔太大。
5、起居上要注意保暖
初入冬季,此時在起居上一定要注意保暖。中醫認為「寒性凝滯,寒性收引」,天氣寒冷,則關節痛、頸椎病甚至是心腦血管疾病都容易發病。
保暖是第一要務,尤其是對肩頸部、腳部等易受涼的部位要倍加呵護。對於老人家,則在保暖的同時還要注意通風,密切防範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2、初冬養生方法

1、六分飽,四分餓;2、六分粗糧,四分精食;3、六分熟食,四分生食;4、六分素食。四分葷食;5、六分忍耐,四分宣洩;6、六分養心,四分養生

3、冬季的養生要點有哪些?

冬季6節氣寒臨大地,萬物收藏,而寒為陰邪,易傷人之腎陽。因此,冬季6節氣養生重在養藏固精,補腎斂陰。《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說:「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意思是說:冬季三個月,是萬物閉藏、冰凍地裂的寒冷季節。為適應冬季的特點,就應早睡晚起,到日光照耀時起床才好。不要輕易地擾動陽氣,使精神守伏藏而不外露,好像有個人的隱秘,嚴守而不外泄,又像得到了渴望所得到的東西,把它秘藏起來一樣,要躲避寒冷,求取溫暖。不要使皮膚開泄而令陽氣不斷地損失,這就是與冬氣相適應的保養藏氣的道理。這段話強調了在冬季6節氣,人們應從精神調攝、飲食調攝、葯物調攝、運動調攝等多方面人手,圍繞「養藏」這個中心,重視自身陽氣的養護。否則「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也就是說,如果冬季6節氣不注意「養藏之道」,而損傷了腎中陽氣,就會影響來年春天的升發能力,從而導致四肢枯萎無力,患痿厥病,損害健康。

冬季6節氣是自然界陽氣衰微、萬物收藏、氣候寒冷的季節。古人說:「冬者終也,萬物皆收藏也。」此時,萬物生機收藏,陽氣潛伏,草木凋零,昆蟲蟄伏,大地冰封,雪壓風寒,大自然中的動植物處於休眠狀態,養精蓄銳,以待來年春天生機勃發。人與四時相應,自然界的四時氣候的變化,對人體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人體必然會應時令的變化而變化。這變化反映人體生理的適應性,正如《內經·靈樞》中說:「人與天地相應也」,「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和月相應也」。人體的生理機能也與之相應,新陳代謝處於相對緩慢的狀態。是謂「陽氣內潛」,這有益於精氣的充養和積聚,所以冬季6節氣是保健養生的最佳時節。

1.冬宜藏精,應時而養冬季6節氣養生應根據「萬物藏,腎氣水旺」的特點,避寒就曖,斂陰護陽,調和陰陽相平衡,養「藏」而固腎氣,增強體質,防病益壽。冬季,是一年的最後一季,歷經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個節氣。人們要順應冬季6節氣的特點而養生。如冬季6節氣天氣寒冷,陰盛陽衰,易患陽虛之症,無論是保健益壽,還是補虛祛病,都應注意以溫補陽氣為主,慎用或少用滋陰葯物。

2.養陽防寒,起居調攝嚴冬臘月,寒風凜冽,雨雪紛飛,江河冰封,草木枯瘦,如此萬物凋零之象,常會使人觸景生情,情緒低落,尤其是老弱多病之人,情志的變化更為明顯。因此,精神調攝十分重要。冬季6節氣精神調攝,重在安定心志,注意神情安靜,不要使情志過激,以免騷擾潛伏的陽氣。正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這里即是指適應冬季精神調攝的「養藏之道」。

冬三月,天地閉藏,起居調攝應順乎於自然。《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指出冬季宜早睡遲起,早睡以養人體的陽氣,保持身體的溫熱;遲起以養陰氣,待日出而作,可躲避嚴寒,求其溫暖,使人體陰平陽秘。特別是陽氣不足的人,當風起驟寒之時,尤宜早卧晚起。《理虛元鑒》說:「冬防寒,又防風。」《養生鏡》提出:「冬三月乃收藏閉塞之時,最宜固守元陽,以養真氣。」故冬季應注意保持室內溫度。室內溫度太低,易耗傷人體陽氣;室內溫度過高,又易劫傷陰精。冬季陽氣閉藏於內,陰氣在外,若調攝失當,過貪辛熱暴暖,就會內擾陽氣,迫其外泄,或積熱於內,形成陰虛火旺之候。到了春天,就會發為溫病,或誘發宿疾。這也是違背《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秋冬養陰」的攝生准則的。

冬季6節氣在保暖的同時,應重視保持室內空氣新鮮。經常開窗交換空氣,防止因通風不良,引起頭暈、胸悶等缺氧現象,導致呼吸道傳播疾病,如感冒、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等病的發生。室內也可放一盆水,或者養些水仙花和觀賞魚,以調節空氣濕度。寒冬,人們的衣著,注意禦寒保曖,隨氣候變化增減衣服。內衣以彈性良好為佳,貼身保暖。外衣要稍寬大一點,使氣血流通,四肢伸縮活動自如舒暢。俗語說:「寒從腳下起。」足部與地面接觸,散熱量大,足部肌肉、脂肪少,血管較細,離心臟遠,供血、保溫性能差,一旦足部著了涼,很容易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婦女痛經和泄瀉等症,所以,冬季足部的保暖,十分重要。足部的保曖方法很多,除了穿著保曖性能好的衣褲、鞋襪外,平時還要注意多活動腳部,如跑步、競走、散步等運動。尤其是每晚臨睡前的洗腳,擦足心,既能祛除污垢、禦寒保暖,又能補腎強身、解除疲勞、促進睡眠、延緩衰老,並可防治感冒、高血壓、冠心病等多種病症。冬天一般宜在室內活動,適其寒溫。室內環境宜溫暖、舒適、潔凈,防寒以養精。

3.房事調攝,益腎蓄精冬季6節氣養生,重在保持腎精的閉藏,這對促進健康長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內經》說:「冬不藏精,春必病溫。」明確指出,人若不知冬季養藏之道,冬令依然精液頻泄,那麼身體必然日趨虛弱,虛則寒邪乘虛而入,並伏藏於體內,伏邪積郁日久,等來年春陽上升,必發為溫病。《壽世保元》也說:「精乃腎之主,冬季養生,應節制房事,不能恣其情慾,傷其腎精。」唐代名醫孫思邈則認為「當今少百歲之人」的原因,就是「不知節欲養精」。老年人由於腎精虛衰,導致髓海空虛而出現頭暈、耳鳴、記憶力衰退等症狀。腎主骨,故腎虛還能影響骨的生理,導致老年人骨質脆弱,出現腰酸無力、行動不便等衰老現象。可見「精氣」虛衰,導致人體的衰老。冬三月「養藏之道」的重要內容就是保養腎精,做到房事有節制,以保持體內精氣充足,維持五臟六腑的正常生理功能。《養性延命錄》說:「冬常閉精勿施,夫天道,冬藏其附,人能法之,故能長生」,指出「冬一施當舂百」,認為冬季6節氣應該實行絕欲,絕欲則精神氣血有餘,腎陽鞏固,身體強健。同時,人體背部是陽經循行之處。寒冬季節,背部保暖十分重要。背部保曖的方法較為簡單,冬季有陽光的中午,可背對太陽曬上l~2小時,既可曖背,又可吸收陽光中的紫外線,起到殺菌、促進人體對鈣的吸收的作用。也可穿一件貼身的純棉、羽絨或皮毛背心,起到暖背作用。此外,冬季睡覺時注意不要讓背部著涼。

4.運動調攝,護陽養形在冬季6節氣嚴寒的惡劣環境下,人體機能易發生紊亂,尤其是年老體弱者,當不能適應外界環境時,就會誘發一些疾病。如在冷空氣刺激下,人體免疫機能降低,防禦疾病能力減弱,一旦遭受到細菌、病毒的侵襲,可引起感冒、慢性支氣管炎和肺炎等疾病。冬季,由於寒冷刺激,使交感神經興奮,腎上腺素等物質分泌增加,引起周圍小血管阻力加大,血壓升高,血液流變發生變化,可加重原有心、腦血管粥樣硬化的病理損害,導致冠心病、心肌梗死、腦栓塞、腦出血等疾病發作或加重,甚至發生意外。此外,哮喘、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皮膚瘙癢症等,冬季多有復發,亦應引起足夠的注意。因此,要選擇適當的鍛煉項目鍛煉。鍛煉場所應以室內為主,風和日麗的天氣,可進行適度的戶外鍛煉。這樣既可舒服筋骨、流通血脈,又是增熱保暖防寒的積極措施。冬季6節氣養形,應根據不同地區氣候和人的體質,以動功為主,以適應冬季氣候,增強人體的抗寒能力。冬季6節氣鍛煉切忌在大寒、大風、大雪及霧露中進行,年老體弱者尤應避免。冬季6節氣鍛煉運動量要適度,《千金方》說:「冬時天地氣閉,血氣伏藏,人不可作勞出汗,發泄陽氣,有損於人也。」這就說明,冬季6節氣陽氣潛藏,若運動量過度,則會耗散陽氣。

4、初冬養生應遵循哪些原則

一要少出大汗
冬季屬陰,以固護陰精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祛寒就溫」,預防寒冷侵襲是必要的。但也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
二要健腳板
健腳即健身。必須經常保持腳的清潔乾燥,襪子勤洗勤換,每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時,還應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每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雙腳。早晚堅持搓揉腳心,以促進血液循環。此外,選一雙舒適、暖和輕便、吸濕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三要防犯病
冬季氣候誘使慢性病復發或加重,寒冷還刺激心肌梗死、中風的發生,使血壓升高和潰瘍病、風濕病、青光眼等病症狀加劇。因此,冬季應注意防寒保暖,特別是預防大風降溫天氣對機體的不良刺激,備好急救葯品。同時還應重視耐寒鍛煉,提高禦寒及抗病能力。
四要水量足
冬日雖排汗排尿減少,但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仍需水分滋養,一般每日補水不應少於2000~3000毫升。
五要調精神
冬天確實易使人身心處於低落狀態,改變情緒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動,慢跑、跳舞、打球等,是消除冬季煩悶,保養精神的良葯。
六要空氣好
冬季室內空氣污染程度比室外嚴重數十倍,應注意常開門窗通風換氣,或在室內放一台負離子發生器,以清潔空氣,健腦提神。
七要粥調養
冬季飲食忌黏硬生冷。營養專家提倡晨起食熱粥,晚餐宜節食,以養胃氣。特別是羊肉粥、糯米紅棗百合粥、八寶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適宜。
八要入睡早
冬日陽氣肅殺,夜間尤甚,古人主張「早卧遲起」。早睡以養陽氣,遲起以固陰精。

5、人在秋末初冬如何養生?

人在秋末初冬如何養生

空氣很乾燥,首先要多喝水。季節更替變化明顯,要適量加強運動。 冬天萬物斂藏,人們養生就該順應自然界收藏之勢,收藏陰精,使精氣內 聚,以潤五臟。用葯則以滋陰葯來補益陰氣,衣著則不必過厚過暖等等。而以上原則主要是從強化腎的功能著手的,所以,一切有關補益腎臟、強化腎臟、養護腎臟的養生方法,也就是冬季養生的主要內容和第一選擇。本文就冬季養生保健及好發疾病防治的方法做一概述,以提供網友做參考,敬祝各位有平安又健康的冬天。冬季養生保健的原則及方法1、斂陰護陽冬季由於自然界陰盛陽衰,寒氣襲人,極易損傷人體的陽氣,所以冬季養生應從斂陰護陽出發。首先要盡量早睡晚起。冬季早睡晚起,保持較長的休息時間,可使意志安靜,人體潛伏的陽氣不受干擾,這是冬季保健首先要注意的。其次,要十分注意背部的保暖。背部是陽中之陽,風寒等邪氣極易透過人體的背部侵入,引發疾病。2、調節飲食冬季膳食的營養特點應該是:礦物質的攝取量應較平時需要略高一些。維生素的部分,應特別注意增加維生素C的需要量。攝取足夠的動物性食品和大豆,以滿足優質蛋白質的需求。此外,蔬菜、水果和奶類得攝取量也需充足。3、適度進補根據中 醫「虛則補之,寒者溫之」的原則,在冬季膳食原則中應多吃溫性、熱性特別是溫補腎陽的食物進行調哩,以提高人體的耐寒能力。冬季「食補」,應選用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易於消化的食物。可選食:糙米、玉米、小麥、黑豆、豌豆等榖豆類;生薑、韭菜、大蒜、蘿卜、花椰菜、木耳等蔬菜;羊肉、牛肉、雞肉、豬腰子及 鱔魚、鯉魚、鰱魚、帶魚、蝦等肉食;核桃、桂圓、栗子、芝麻等果品。體質虛弱的老年人,冬季可常吃燉母雞、瘦肉、蹄筋,常喝牛奶、豆漿等,可增強體質。4、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在冬季,人們習慣把房子的門窗關得緊緊的,如此會造成室內二氧化碳濃度過高,若再加上汗水的分解產物,消化道排除的不良氣體等,將使室內空氣受到嚴重污染。冬季也是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好發季節,因此一定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新鮮。

6、初冬養生知識

阿美補腎葯酒:
「立冬為冬日始」,立冬一過就意味著進入冬季,冬季是養生的好時節,想要冬季過得健康,養生保健要重視。那麼初入冬季如何養生呢?今天就說說初入冬季養生的注意事項。
1.飲食增苦少咸
冬天腎的功能偏旺,如果再多吃一些鹹味食品,腎氣會更旺,從而極大地傷害心臟,使心臟力量減弱,影響人體健康。
2.早睡晚起身體好
中醫理論認為,人與自然是一個整體,人應該順應自然的四時變化,合理安排起居休息。當太陽升起時,人體生物鍾就會發出指令,交感神經開始興奮,這就意味著你該起床了。
3.皮膚乾燥多喝水
冬天天氣較干,而現在又處於逐漸變冷的時期,一些過敏體質較容易產生一些皮膚問題,比如慢性濕疹,皮膚瘙癢、乾裂等症狀。尤其是老年人,身體抵抗力較差,則容易出現皮膚問題。
要及時補水,但是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也不要說每天非得喝夠十杯、八杯。要保持飲水量,應間斷性喝水。一次喝一杯左右的量,不要超過300毫升,間隔一段時間後再喝,不要一次大量飲水,這樣對腎的負擔太大。
4.起居上要注意保暖
初入冬季,此時在起居上一定要注意保暖。中醫認為「寒性凝滯,寒性收引」,天氣寒冷,則關節痛、頸椎病甚至是心腦血管疾病都容易發病。
保暖是第一要務,尤其是對肩頸部、腳部等易受涼的部位要倍加呵護。對於老人家,則在保暖的同時還要注意通風,密切防範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5.食物溫補來幫忙
冬季選擇屬性溫熱的食物或葯材進補,讓身體血液循環順暢、氣血活絡,能達到禦寒的作用。有溫補作用的食物一般是紅色、有甜味的食品,辛辣味調味品及食物,也有暖身的效果,有助促進新陳代謝。
適合冬天食用的溫、熱性食物如,羊肉、牛肉、海參、南瓜、栗子等。在烹調或食用寒性的食物時,可加入一些熱性的蔥、姜、蒜、胡椒、辣椒、(天下養生網)人參、黃芪、陳皮等調味料或中葯材來調和。女性日常可以用枸杞子、紅棗、人參、龍眼肉或生薑,沖泡茶水飲用,也能發揮禦寒的效果。
6.早餐多食熱粥
營養專家提倡冬季養生宜多食熱粥,常吃此類粥具有增加熱量和營養功能。晨起服熱粥,晚餐宜節食,以養胃氣。特別是糯米紅棗粥、八寶粥、小米粥等最適宜。
7.雙腳注意保暖
支撐人體生命大廈的雙腳,素有「第二心臟」之稱。但腳部皮下脂肪層薄,保溫性能差,又遠離心臟,若長時間下垂,易使血液循環不暢。腳一旦受寒冷侵襲,就會通過神經反射,引起上呼吸道黏膜的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抗病能力下降,使人發生感冒。
8.每天曬太陽30分鍾以上
曬太陽對養生很有幫助,曬太陽能夠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防治骨質疏鬆、皮膚組織受到溫熱的良性刺激,促使表皮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速,活躍細胞新陳代謝,改善皮膚組織營養狀況。除了上面的好處外,冬季曬太陽還能讓人感到溫暖。
9.別拒絕運動
冬天,不少人會中止健身活動。研究表明,空氣和皮膚溫度間的差異刺激,能加強體溫中樞調節活動,使皮膚血管收縮,提高肌肉興奮性與收縮能力;同時有效改善 內臟功能。經常從事戶外體育鍛煉,可增強人體對氣溫變化的適應能力。所以,掌握科學方法,進行多種健身鍛煉,同樣收效良好。冬季可選擇慢跑、跳健身操、打 太極拳、室內器械練習、冬泳等。
人體有五大保健特區,分別在背部、脊柱、前胸、腹臍和耳部。
冬季每天做好這五個特區的保健時,能夠促進新陳代謝、扶助正氣,從而達到強身健體、祛病延年的效果。
特區一、腹臍
養生關鍵詞:消除腹部脂肪,防治便秘。
腹臍部是養生專家很重視的保健「要塞」,中醫稱腹中央肚臍為「神闕」。對腹臍部按揉刺激、調理,可益肺固腎,安神寧心,舒肝利膽,通利三焦,防病健體。
揉腹還對動脈硬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腦血管疾病、

7、初冬養生保健怎麼做好

飲食宜適當進補
冬天是腎主令之時,腎主閉藏,元zd陽根於腎。因此,此時飲食養生宜適當進補,以養陽、藏陽,補腎藏精,促使體內陽氣的升發。
中醫師建議,此時宜多食些有禦寒功能的食物,進行益補和調養。如羊肉、牛肉、雞肉、甲魚、鴿子、蝦、鵪鶉、糯米、板栗、韭菜等,這些食物富含蛋白質及脂肪,產生熱量多,可溫中暖下、補氣生血,禦寒效果較好。還可多食養腎食材。腎陽虛者,可多食山葯、芡實、黑豆、胡桃、鹿茸、海馬、杜仲、肉蓯蓉等;腎陰虛者,可多食海參、芝麻、枸杞子、桑椹、何首烏、銀耳等。
但「進補」要科學,因人、因地施膳,辨證進補,最好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進補切勿過度。
同時,由於回高熱量食材攝入增多,要注意多食新鮮蔬果,如青菜、馬鈴薯、豆腐、豆漿、橙子、蘋果等,以避免維生答素缺乏,出現口腔潰瘍、舌唇乾燥、牙齦腫痛或出血、便秘等現象。此外,白蘿卜也是不錯的選擇,立冬後人體的消化功能相對增強,進食增多,容易產生內熱,此時進食白蘿卜,具有清熱化痰、消積除脹的作用,故有「冬吃蘿卜」的說法。

與大學初冬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