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儒家養生思想的優點
儒家學派創始於春秋末期,後世把孔子、孟子作為儒家學說的代表人物。其學術思想被後世封建社會統治階級封為正統思想,對中華民族精神生活影響很大,自然也影響到養生學。
養生理念:
修身養性:仁德、孝道;
中庸平和:和為貴,欲而不貪;
飲食養生:美食、衛生;
興趣廣泛:「六藝」 —— 禮、樂、射、御、書、數。
(一).修身養性
1. 倡仁德——施「仁」於人
儒家宣揚「仁『的學說,孔子提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觀點。「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2. 講孝道——敬老愛幼
《孟子》雲: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孝者壽」)
3.「仁」者壽
孔子提出「仁者壽」,「智者壽」。「仁」是修養品德,勤奮學習的結果。仁德之人樂觀大度,沒有憂愁。孔子明確告訴後人說:
「發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這種勤奮好學品德是孔子所提倡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治學精神。
「君子坦盪盪,小人常戚戚」。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仁德之君子,心胸開朗,積極向上,精神樂觀豁達,使自己處於平衡狀態。
社會調查證明,與人為善有利於健康。美國耶魯大學病理學家曾對7000多人進行跟蹤調查,結果表明, 凡與人為善的人其死亡率明顯降低。
(二).中庸平和
1. 「和為貴」的人生理念
孔子在《論語》中曰:「禮之用,和為貴」。
《中庸》雲:「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孟子提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荀子提出:「萬物各得其和以生」。
「和」的思想是中華民族普遍具有的價值觀念和人生追求。「和」就是強調「天人調諧」,其包括和諧、和睦、和平、和善、祥和、中和等含義,蘊涵著和以處眾、和衷共濟、共生共榮、政通人和、內和外順等深刻的處世哲學和人生理念。「和」的思想,
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養生健身之道,也是經商發財之道、社會發展之道。
2.「欲而不貪」,知足常樂
儒家提倡中庸之道,主張勤儉節用,克己復禮。
孔子曰:「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常以「修己」、「克己」約束自己,不放縱自己的慾望,只有這樣才能產生知足常樂的作用。《孟子
盡天下》也說:「養心莫善於寡慾」。《論語》中指出:「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孔子贊揚其弟子那樣「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的艱苦作風,抨擊統治階級的貪得無厭的丑惡行為。
3.因人而宜,養生「三戒」
孔子根據人的年齡不同,總結出著名的養生「三戒」有:
「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這確為經驗之談。
4. 順應天道,養氣中和
西漢前期儒家大師董仲舒將中庸思想和養生相結合,強調養氣中和。他說:「循天之道,以養其身;中者,天地之所始終;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能以中和養其身者,其壽極命」。這種以「天人感應」為中心,以中和之道養身健體的思想是頗有道理的。
(三).飲食養生
孔子是美食家,他很提倡飲食衛生,並提出飲食原則和宜忌,這是我國養生文獻中有關飲食衛生的最早記載。
1. 飲食精美
《論語 鄉黨》中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禮記
內則》中言:「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調以甘滑」。這種順應四時的飲食烹調,可使飲食精美,烹調味美,可增加食慾,促進吸收,有利健康。
2. 飲食衛生
孔子在飲食衛生方面提出「八不食」的膳食禁忌:
「食殪而靄不食,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醬不食」。
進食衛生提出:「食不言,寢不語」。這些飲食衛生要求對健康是有益的。
(四). 興趣廣泛
孔子一生顛破流離,能享73歲的高壽,在當時的確是一個奇跡。除了他科學地遵循上面所談的一些養生原則和方法外,興趣廣泛,多才多藝也是保證身心健康重要條件。孔子自言他的一生是「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這的確是對他一生的生活的概括總結。孔子知識淵博,愛好廣泛,他不僅精通詩、書,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而且對「六藝」
—— 禮、樂、射、御、書、數等各種活動都非常有興趣。他十分欣賞「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樂曲。正是這種廣泛的性趣愛好,陶冶的性情,促進了健康長壽。
2、中醫養生和道家佛家儒家養生的關系
中醫養生是以傳統經絡學說、陰陽五行知等為理論。 基本上包含了三家養生
1、儒家講的是道敬,修身,道家講的是靜,練氣。佛家講的是凈,養心。
儒家更重專視的是修身,道家注重的是練氣,佛門主要是養心.養形,養氣,養心合而為一屬.這是養生的最高境界.佛家講:出世儒家講:入世道家講:避世。
3、儒家養生主張是什麼意思儒家飲食養生觀儒家養生方法
儒家養生主要從百生的角度來看待生命,是一種入世的生命觀。儒家度不注重死亡本身,而講究慎終,主問張把嚴肅的生活態度堅持到最後一刻。肉體生命具有價值,但為答了某種原則我們應該拋卻生命。
這里摘版抄不了太多,權有字數限制。自己去查資料看吧
4、儒家養生思想是什麼?
大致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
強調精神調攝 《禮記·緇衣》說:「心以體全,亦以體傷」。養心與養形是養生的重要內容,然而精神與形體之間,具有統帥支配作用的是精神。養生首先要強調精神調攝,而最好的方法是減少物質慾望,即所謂:「養心莫善於寡慾」(《孟子·盡心下》)。人生存在著慾望是正常的,然而只能在社會許可的條件下實現慾望,不可有過分地要求,這就需要遵循「禮」的原則。正如《論語·顏淵》中所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孔子還提出了君子三戒,即「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論語·季氏》)。行則從禮、君子三戒等內容,即為寡慾。儒家關於精神調攝的原則,在中醫養生學思想中得到了闡發和應用。
二
注意身體護養 這也是儒家養生思想的一個方面。合理的安排生活、注意起居有時、勞逸適度、飲食有節等,是護養身體的基本原則。反之,如果不注意這些原則,「寢處不適,飲食不節,逸勞過度者,疾共殺之」。這是需要予以注意的。
三
倡導飲食衛生 孔子對於飲食衛生十分重視,為了保證身體健康,他提出了飲食保健的原則,即《論語·鄉黨》中所說的:「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飲食精,則營養豐富,膾宜細,則味道美,可增進食慾,有利於消化吸收。並且,提醒人們一定要食新鮮、清潔的食物,以防止疾病的發生。他指出:「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則不食;色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貪。」強調了食品要精細、烹調要得當,進餐要定時,經久變味、腐敗發臭的食物不宜食用等飲食衛生要求。同時,也提出了調和飲食五味,要順應四時的原則。
儒家的養生思想,是極寶貴的養生經驗,因而為歷代養生家所遵循。時至今時,仍有其實用價值。
5、儒教的養生功
介紹一種儒家養生功——易華養生功
《易百華養生功》是一種儒家養生功法。中國的三大教派,唯儒教是入世修煉,其它兩大教派(道度教、佛教)則是出世修煉。孔子在《大學》里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一種次第,最終是平天下。所以儒家是以治世為宗旨的學派,它的養生修持功夫也是為平問天下而作的基本准備。三大教派在修持中答都有很好的健身作用,也能激發人體的一些超常能力,也就是現在人說的氣功和特異功能。但是儒家只以治國平天下為專正道,其它的副產品(佛、道所說的神通、法術)則視為旁門左屬道,只在修持中感悟,並不正面示人。這就是儒家功法多不為今人所知,傳世不多的原因所在。
http://www.szyswh.com/newsInfo.aspx?id=202
6、儒教的養生理論與養生方式分別是什麼?
儒家之教是崇奉孔子學說的一大學派,其思想主要是以孔孟學說為基礎而發展起來的,對中國文化影響深遠,成為歷代封建統治的思想支柱。儒教本不以養生為專務,然而其思想觀念及道德行為規范里也含有養生學的基本原則,同樣對中華養生學有深遠的影響。
「仁愛」是儒家學說的核心內容。一部《論語》,「仁」字的出現有百餘處,其含義之廣遠非僅僅是《說文》所謂的「仁,親也」的意思了,更深層的則是其所謂「仁者愛人」,也即「泛愛眾」。
儒家的仁愛思想也包括了孝悌、寬、信、敏、儉、恭、謙、溫、剛、毅、勇等道德行為規范,是將追求至善至美的道德修養作為自己的最高目標,把人的自我完善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如《論語》所謂「仁愛」,要求做到「忠恕」,待人以寬,賜人以惠;對己則應「罕言利」,節儉而謙恭有禮。儒家的鼻祖孔子不僅對「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的弟子顏回大加褒揚,自己也是「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也。不義而富貴,於我如浮雲」。這種思想品行的修為,從養生學的角度來看,也屬於致壽之道。
所謂「仁者不憂」、「君子坦盪盪」以及「仁者壽」等,反映了「修身」與「長壽」之間的內在聯系。《春秋繁露》對此是這樣認識的:「故仁人之所以多壽者,外無貪而內清凈,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其身。是且多且治。」
至於《孔子家語》中說「智士仁人,將身有節,動靜以義,喜怒以時,無害其性,雖得壽焉,不亦家乎」以及《孟子》中說:「養心莫善於寡慾」之類,則尤具有養生學的意義。
「孝悌」是儒家道德規范的又一項重要內容。諸如《論語》中「弟子入則孝,出則悌」,「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等說法,固然反映了忠孝的封建倫理觀,然而其中畢竟也有些為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所尊奉的美德。
儒家所強調的「孝道」,主張對待父母尊長不僅要「養」,而且還要做到「敬」。孔子指出:「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世間皆以不孝為恥,從而在客觀上形成了尊老、養老的道德風尚。儒家影響所及,就是像張仲景、孫思邈等這樣的名醫方家也以「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為己任。壽親養老的論著更是層出不窮,養老之學蔚然大觀。唐孫思邈《千金翼方》有「養老大」「養老食療」等專論;宋元有《養老奉親書》、《壽親養老新書》等;明清有《壽世青編》、《壽養叢書》、《老老恆方》等等,對養生學的發展,尤其是對當今老年醫學的研究很有幫助。
儒家十分重視「禮儀」,包括治理國家的典章制度、各種禮節儀式等。儒家的「禮治」,是其施行德政的保證,十分繁瑣,而涉及日常生活起居、婚喪嫁娶的一些制度,同養生有較直接的關系。
如生活起居,尤其是包含衛生方面,《論語》談到了「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食不語」等等。
在睡眠方面,提出了「寢不言」以及「寢不屍,居不客」等等,這些認識是講究衛生預防疾病的。
此外,《論語》還記載了康子饋葯而孔子以「丘未達,不敢嘗」為由拒服的故事,顯然當時對葯性不明的葯物未可輕用已有所認識。古諺有所謂「不服葯為中醫」者,也許就是從這里來的。
在婚姻嫁娶上,也有禮制。且拋開那些封建等級名分及繁文縟節的儀禮不談,孔子所說的「非禮無以別男女父子兄弟之親、婚姻疏數之交」(《禮記·哀公問》)以及「娶妻避其同姓」(《國語·晉語》)等,卻具有優生學的意義。
《論語·述而》載魯昭公娶呈國女為妻,魯、吳二國皆姬姓,昭公為飾其同姓通婚的非禮行為,將吳姬氏改姓名為吳孟子。於此可見「禮」的約束力之大,即使位居公卿者亦受其制約。
類似這種規定,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近親婚配的陋習。在封建社會里男尊女卑,母系為了維持其家庭中的地位,時有採用中表聯姻方式,以獲得娘家的某些依靠。這種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又局限了「同姓不婚配」的優生意義。
「中庸」是儒家的思想行為准繩。所謂「中庸」,就是要求人們的行為和處事不偏不倚,「允執其中」;而禮則是衡量太過或不及的標准,此即「以禮節之」的意思。
《孔子家語·五儀解》所謂「勞逸過度者,疾共殺之」,便是中庸觀念在養生方面的具體表現。其影響所及,養生學中幾乎無不循為法式。如《素問·上古天真論》之「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淮南子·詮言訓》說「節寢處,適飲食,和喜怒,便動靜」,《抱朴子·釋帶》之「人復不可絕陰陽(指房事)……唯有得其弟子宣之和,可以不損」,乃至於明成全《養生四要》之「人食必兼味者,相因欲其和也。無放飯、無流啜者,節之禮,謹防其過也……苟不知節,心饜足而後止,則氣味之偏,其中和之氣傳之遲,斯成菀病之職」等等,莫不以其「允中」之道。
7、儒家養生思想是怎樣的?
儒家的養生思想,是極寶貴的百養生經驗,因而為歷代養生家所遵循度。時過千年,仍有其實用價值。
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養生思想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問息」。這種思想形成了一個靜動結合的思維方式答,貫穿在中醫養生學發展過程中。「仁版者壽」、「智者壽」、「欲而不貪」是儒家在養生道德理念上的重要思想權。
8、儒家在傳統養生中提出什麼思想
在儒家的養生理論中,孔子首先提出了「仁者壽」(《論語.雍也》)的觀點,後來又十分肯定地提出:「大德必其得壽(《禮記.中庸》),認為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可能長壽。
9、簡述儒家、道家、佛家各自養生主張
境緣無好醜,好醜在人心。養生不如養心。殺生短命報,吃肉多病報。不造十惡業,自然健康長壽。
如果一個人殺生吃肉,再怎麼鍛煉身體也無濟於事,禍福無門,唯人自招,善惡之報,如影隨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