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涿州 涿州歷史名人 中醫葯 養生

涿州 涿州歷史名人 中醫葯 養生

發布時間:2021-01-09 13:59:28

1、中國傳統文化——涿州篇?

天下第一州--涿州

自北京天安門南行 60 公里,有一座古老而文明的城市,這就是河北省涿州市。全市總面積 742 平方公里,轄 15 個鄉鎮、辦事處、開發區, 407 個行政村, 30 個社區,總人口 59.4 萬。涿州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

250 多年前,清乾隆皇帝南巡路過涿州這塊京畿重地時寫下了「日邊沖要無雙地,天下繁難(音「南」)第一州」的詩句。如今的涿州,正以其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承接著難得的發展機遇。特別是 2005 年,涿州市被河北省政府確定為擴權縣(市),被賦予與設區市相同的經濟和社會管理許可權,這為涿州的騰飛插上了有力的翅膀。

無以比擬的歷史文化資源

涿州有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是北京周邊和河北省文化底蘊最深厚的縣(市)之一。在 2300 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涌現了漢昭烈帝劉備、漢桓侯張飛、東漢政治家盧植、中國地理學之父酈道元、北宋哲學家邵雍、宋太祖趙匡胤、禪宗六祖慧能等一大批歷史名人,使這座擁有「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稱號的古城更加顯得厚重、輝煌。

涿州是「三國文化」的發祥地。劉備與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廣為流傳。「三國文化」在涿州產生著重要影響,至今,漫步街頭還隨處可見三國文化的遺跡。桃園飯店、桃園大街、三義小學、三義宮、張飛廟無不展示著涿州人對先祖的仰慕和對忠義、誠信思想的崇尚。

以東漢政治家盧植為代表的盧氏,望出涿郡,名人輩出,千百年來,「文武兼備,詩禮傳家」,成為在中國大陸除孔氏家族之外的另一支經久不衰的家族文化。

與歷史文化遙相呼應的是這些珍貴的古城遺跡。經專家認定的中國第一長石拱橋——永濟橋;國家級重點文物——遼代雙塔;具有歷史、文化、藝術價值的古建築都將按照《涿州歷史文化資源挖掘、保護與利用》整體規劃得到全面挖掘和修復。

一座歷史文化資源集中、特色鮮明的涿州古城將以嶄新的風貌重現在世人面前,成為「人文涿州」的精品明片。不同於北京的「皇城文化」,涿州在京郊正以無法克隆的歷史文化優勢搶占著旅遊與文化產業發展的先機。

如果說,歷史文化是城市文化環境與文化品位的重要內涵,是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內在動力,那麼,在省級旅遊度假區內具有國際水準的高爾夫球場和北方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為涿州現代文化品味的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成為京南獨具特色的旅遊熱線。
參考資料:http://www.zhuozhou.gov.cn/

2、涿州歷史文化名人典故民風民俗的所見所聞 所感所悟 寫作文

涿州張飛,桃園三結義,長坂坡喝退曹軍,

3、涿州的歷史名人,越想越好

涿州歷史悠久,人傑地靈,經濟發達,文化燦爛,古跡眾多。古往今來,這里名流輩出,燦若繁星。
[盧植] (?——192),字子干,東漢涿郡涿縣(今涿州市)人。這是小黃門左豐來廣宗蛾軍,以魯植沒有送禮盧植以名著海內,學為儒宗,士之楷模,國之楨干,為歷代所敬重。盧植後人,歷代不衰,至今仍繁衍於海內外。
[劉備](161——223),字玄德,東漢涿郡涿縣人,故里在涿州城南大樹樓桑村。三國蜀漢皇帝。公元221至223年在位。
東漢遠支皇族。幼貧,與母織席販履為業。東漢末起兵,參與鎮壓黃巾起義和軍閥爭雄戰爭。先後投靠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後採用諸葛亮連孫拒曹的主張,與建安十三年(208)年聯合孫權大敗曹操與赤壁,乘勢佔領荊州,力量逐漸壯大。旋又奪取益州和漢,219年成漢中王。221年稱帝,都成都,國號漢,年號章武。次年,率軍進攻孫權,在夷陵之戰中大敗。章武三年(223)病危。四月,劉備死於白帝城,時年63歲,謚昭烈皇帝。
[張飛](?——公元221年)字翼德,東漢涿郡涿縣(今涿州市)人。故里在涿州市城南張飛店(現名忠義店)。三國蜀漢大將。東漢末年,為鎮壓黃巾農民起義,張飛、關羽和劉備在涿縣桃園結義,隨後聚集鄉勇起兵涿縣。
建安十二年(207),劉備依附荊州劉表。曹操發兵取荊州,劉備敗走夏口,至當陽長坂陂,曹兵把劉備等人打散,劉以張飛領20餘騎兵斷後,彰見曹兵迫近,據水斷橋,嗔目橫矛高吼:「身是張翼德,可來共決死。」以威武之勢嚇住曹兵,才是劉備得以脫身。後在進川路上,生獲巴郡太守嚴顏。劉備戰領益州後,馮長費為巴西太守。曹操派大將張郃取巴西,相持50餘曰,大破張郃,張郃只帶10餘人逃還。
章武元年(221),劉備在成都稱帝,封張飛為西鄉侯。同年東吳襲取了荊州,關羽被害。張飛隨劉備發兵擬奪荊州並為關報仇,行前因打罵部下,為部將張達、范疆殺害。追謚桓侯
[盧循](?——441),晉范陽郡涿縣人,字於先,晉司空從事中郎盧諶之曾孫。東晉孫恩農民起義軍首領之一,後發展成為嶺南地方割據勢力。
[酈道元](約446——527),北魏范陽郡涿縣人。故里在涿州市東道元村。道元,字善長,北魏平東將軍、青州刺史、永寧侯酈范之子。我國著名的地理學家、文學家。酈道元與太和十八年(494)步入仕途,不久承襲父位爵位,為永寧伯。後任太傅掾、書侍御史、冀州鎮東府長史、魯陽太守、東荊州太守、河南尹、御史中尉。其間曾兩次持節進行行政區劃建置更改和追討叛軍,最後死在關右大使任上,著成《水經注》40卷,為地理名著。文筆深峭,簡潔生動,秀永傳神,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後人對《水經注》研究有許多著述,被稱為「酈學」。近時國外許多學者對「酈學」大量研究,曰本甚至在大學內開有「酈學」課。酈道元的文風對後世,特別對柳宗元等人山水游記寫景手法有著一定影響。
[盧照鄰](約635——約689)唐著名詩人。字升之,自號幽憂子,幽州范陽縣(今涿州市)人。
尤善長七言歌行,對推動七古的發展有貢獻。楊炯譽之為「人間才傑」。代表作有《長安古意》詩筆縱橫奔放,富麗而不浮艷,,為初唐膾炙人口的名篇。擺脫六朝詩風影響。他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以文詞齊名,世稱「王楊盧駱」,其號為「初唐四傑」。《新唐書.藝文志》著錄《幽憂子》三卷,文集二十卷,以散失。明張燮輯有《幽憂子集》七卷,附錄一卷,是比較完備的輯本。《舊唐書.文藝傳上》為他立傳。
[賈島](779——843)唐著名詩人,字閬仙,涿州范陽縣人。
賈島家境貧寒,少時曾在瀛州(今河間)法普寺為僧,發明無本。後至東都洛陽,洛陽令禁止僧午後出寺,島為此作詩自傷,當時監察御史韓愈見詩,深表同情,教導棄僧讀書經科舉進入仕途。島遂還俗,但屢試不中。後曾經任長江(今四川遂寧西此)主簿、普州(今四川安岳縣)司倉參軍。後卒於普州任上終年44歲。
[竇禹鈞]五代時後周太常少卿右諫議大夫。生五子俱進士及第,後世家喻戶曉之《三字經》有句「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即指他教子有方,義風家法,為一時典範,傳頌至今。
禹鈞家素富有,常周濟危困,在自家創辦書院,聘請名師,購圖書免費供遠近寒士就讀,在他的資助下,不少人得以成名。終年82歲,死後,宋代名臣、文學家范仲淹為他撰《竇諫議陰德碑》樹於故里范陽墓在涿州團柳村。
[趙匡胤](927——976),即宋太祖,涿州范陽縣北台村(今涿州市)為其故里。他是中國宋王朝的創建者和開國皇帝。建元建隆,在位17年(960——976)。
後漢乾佑元年(948),應募隸郭威。後周顯德三年(956),積戰功為殿前都指揮使,拜定國軍節度使。後升殿前都點檢,執掌兵權。恭帝即位該宋州歸德軍節度使。七年初,在陳橋發動兵變,代周稱帝,創建宋朝,改元建隆。旋即平定李筠、李重進之亂。建隆二年,(961)及開寶二年(969),以杯酒釋兵權方式,先後解除石守信等禁軍將領及王彥超等節度使兵權。採取先南後北、先易後難、各個擊破的戰略,於乾德元年(963)平荊湖(荊南、湖南),三年平後蜀,開寶四年(971)平南漢,八年,平南唐。開寶間,又親征北漢,不克。選將戍邊要,加強對契丹防禦。在進行統一戰爭同時,設參知政事為副相,以樞密使掌軍政,三司使掌財政,以分宰相之權。加強禁軍,削弱地方兵力;立更戍法,使兵將不相知。命文臣、京朝官出知州、縣,並於各州置通判,分割知州權利;設監司掌管地方財權與司法。注意獎勵農桑,蠲免五代以來部分雜賦;整治汴京(今河南開封)為中心的河運系統。他的一系列措施,積強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統治,結束了唐末五代以來割據混亂的局面,對宋初經濟的恢復和社會安定,起了積極的作用。
[邵雍](1011——1077)北宋哲學家。字堯夫,其先范陽(今河北涿州)人。自號安樂先生。30歲後遊河南,隱居蘇門山百源之上,人稱百源先生,死後謚「康節」,又稱康節先生。
少隨父徙居衛州共城(今河南輝縣),居城西北蘇門山,刻苦治學。出遊河、汾、淮、漢,從學於李之才,研習《河圖》《洛書》、宓犧八卦。晚居洛陽,與司馬光、富弼、呂公著等交遊。卒謚康節。雜糅《易傳》及道教思想,構建象數學說,認為宇宙本原是「太極」,「太極」永恆不變;天地萬物皆按其《先天圖》運行變化;人類社會則以皇、帝、王、霸四期逐漸退化。著有《皇極經世》、《伊川擊壤集》等。
[張世傑](?——1279)南宋著名抗元將領。范陽縣(今涿州市)人。南宋德佑元年(1275),率部入臨安(今浙江杭州),收復浙西諸城。元軍迫臨安,與文天祥主張背城決戰,為陳宜中所阻。臨安失守,率軍由海路至福建,任樞密副使,堅持抗元。景炎三年(1278)任少傅、樞密副使,與元將張弘決戰海上,兵敗突圍,與台風溺死。

[馮銓] (1495-1672)字振鷺。明萬曆進士,受檢討。天啟五年(1625),諂事魏忠賢,以禮部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入內閣,不久即晉尚書,加少保兼太子太保。次年即免罷。崇禎初以諂事魏忠賢,贖徙為民。順治元年(1644),降清,令以大學士原銜入內院佐理機務。次年,授宏文院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十三年,加太保致仕,仍留備顧問。十六年,改設內閣,命以原銜兼中和殿大學士。著有《瀛州賦》、《獨鹿山房詩集》。
[盧坤] (1772——1835),清順天府涿州人,字靜之,號厚生。清嘉慶、道光年間封疆大吏。嘉慶進士。歷任兵部主事、湖北按察使、陝西巡撫等職。道光十年(1830)受湖廣總督,督師鎮壓湖南江華瑤民趙金龍起義及廣東各地瑤民起義,調兩廣總督。十四年英國侵略者律勞卑率艦入侵虎門,進迫黃埔,蠻橫要求通商,他照例封艙停市,加強防範,有加強海防,調集水陸軍堅拒。不久病死。贈兵部尚書。

[王柳汀](1906-1974)原名王慶春,別號漁父。又從齊白石、王雪濤等名家學畫,專攻花鳥。早期有《王柳汀花鳥集》問世。建國後曾為貴陽師范學院美術系副教授,北京全國美術展曾有其作品,1983年《河北畫集》有作品入選。病逝於貴陽。

[馮至](1905-1993)詩人,翻譯家。192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1935獲德國海貸山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同年回國。曾任同濟大學、西南聯合大學教授。建國後,歷任北京大學教授、西語系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為學研究所研究員、所長、名譽所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一屆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中國文聯第四屆委員,中國作協第三、四屆副主席,中國外國文學學會第一、二屆會長,中國德語文學研究會會長。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第五、六屆全國人大代表。1980年當選為瑞典皇家文學、歷史、文物研究院外籍院士。 1981年當選色聯邦德國麥因茨科學與文學研究員通訊院士。1983年獲聯邦德國學科院歌德獎章。1985年獲民主德國格林兄的文學獎金。1986年當選為奧地利科學院通訊院士。著有《昨曰之歌》、《十年詩抄》、《論歌德》,議有《海涅詩選》、《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

[張天民] 1933年7月7曰生,河北涿州市人,青年時代在北京第四中學讀書,1952年9月至1954年7月參加工作,1977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2年9月至1954年七月在中央電影學校(北京電影學院前身)做編輯工作,1956年3月至1983年1月,他在長春電影製片廠工作了27年,一步一個腳印的在風風雨雨中成長起來;1986年3月至1988年11月調人中央電視台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任中央電視台分黨組成員、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主任。張天民同志是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92年被評定為國家一級編劇,同年成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
張天民同志是我國知名度很高的劇作家和詩人,是我國影視界最有硬性的劇作家之一。他先後擔任中國電影文學會常務副會長、會長、電視劇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電影學會理事等社會職務,為中國影視事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張天民同志是一位有大無畏革命精神的優秀劇作家。在「十年動亂」期間,圍繞電影《創業》所張開的與「四人幫」斗爭中,張天民同志勇敢地站在戰斗第一線,冒著生命危險向「四人幫」發出了戰斗檄文,有力的支持和參加了鄧小平同志為首的老一輩無產階級無產階級革命家與「四人幫」反黨集團進行的殊死斗爭。毛澤東主席對電影《創業》的批示,標志著「四人幫」推行的錯誤文藝方針的失敗,對黨在社會主義時期的調整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五十年來,他孜孜不倦,筆耕不止,是一位不知疲倦的文學藝術創作家;他以他的勤奮和聰慧,以他的深邃和洞察,創作出一大批受喜愛的詩集、短篇、中篇、長篇小說、電影劇本、電影連續劇劇本,其中在當時社會產生較大影響的作品有:短篇小說《小五更》、《路考》等、電影劇本《鴻雁》《創業》、《春泥》《開國大典》等、電視連續劇本《武則天》、《潘漢年》、《中國命運的決戰》、《秦始皇》、《青年毛澤東》等,這些組品種有的被收入學校教科書,有的被譯成多國文字發行,而更多的作品在中央電視台一套黃金時段播出,在評獎中獲金雞獎、百花徑、華表獎、飛天獎、金鷹獎等,他本人也獲得最佳編劇獎。

4、涿州有什麼歷史人物?

宋太祖趙匡胤(927.3.21—976.11.14),祖籍涿郡(今河北涿州),宋朝開國皇帝,史稱宋太祖,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統帥。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寶十四年),中國這塊寧靜的土地上發生了安史之亂。 

蜀漢昭烈帝劉備(161—223)字玄德,涿郡涿縣(今河北涿州)人,據說是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公元221—223年在位。政治家,廟號烈祖。

宋太宗(939~997年)趙炅,漢族,本名趙匡義,後因避其兄宋太祖諱改名趙光義,即位後改名炅。

賈島(779~843年),字閬(讀浪)仙,人稱詩奴,又名瘦島,唐代詩人。漢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涿州市)人。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自號「碣石山人」。

盧照鄰(約636~695後)唐代詩人。字升之,自號幽憂子。幽州范陽(治今河北涿縣)人。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並稱四傑(見初唐四傑)。

酈道元(約472~527)字善長。北魏范陽涿(今涿州)人。酈范之子。

盧仝tóng〈形〉(約795-835) 唐代詩人,漢族,「初唐四傑」之一盧照鄰的嫡系子孫。祖籍范陽(今河北省涿州市),生於河南濟源市武山鎮(今思禮村),早年隱少室山,自號玉川子。

張飛(?~221)字益德,又稱翼德。東漢涿郡涿縣桃庄(今涿州市忠義店)人。早年與劉備、關羽意氣相投,在涿結成生死之盟,世稱「桃園三結義」。    

盧攜[唐](824年~880年)字子升,范陽(今河北涿縣)人。祖盧損,父盧求為寶歷元年(825)進士,被許多府第徵召,最終位至郡守。

5、涿州有什麼歷史人物

宋太祖趙匡胤(927.3.21—976.11.14),祖籍涿郡(今河北涿州),宋朝開國皇帝,史稱宋太祖,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統帥。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寶十四年),中國這塊寧靜的土地上發生了安史之亂。 

蜀漢昭烈帝劉備(161—223)字玄德,涿郡涿縣(今河北涿州)人,據說是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公元221—223年在位。政治家,廟號烈祖。

宋太宗(939~997年)趙炅,漢族,本名趙匡義,後因避其兄宋太祖諱改名趙光義,即位後改名炅。

賈島(779~843年),字閬(讀浪)仙,人稱詩奴,又名瘦島,唐代詩人。漢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涿州市)人。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自號「碣石山人」。

盧照鄰(約636~695後)唐代詩人。字升之,自號幽憂子。幽州范陽(治今河北涿縣)人。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並稱四傑(見初唐四傑)。

酈道元(約472~527)字善長。北魏范陽涿(今涿州)人。酈范之子。

盧仝tóng〈形〉(約795-835) 唐代詩人,漢族,「初唐四傑」之一盧照鄰的嫡系子孫。祖籍范陽(今河北省涿州市),生於河南濟源市武山鎮(今思禮村),早年隱少室山,自號玉川子。

張飛(?~221)字益德,又稱翼德。東漢涿郡涿縣桃庄(今涿州市忠義店)人。早年與劉備、關羽意氣相投,在涿結成生死之盟,世稱「桃園三結義」。    

盧攜[唐](824年~880年)字子升,范陽(今河北涿縣)人。祖盧損,父盧求為寶歷元年(825)進士,被許多府第徵召,最終位至郡守。

6、涿州的著名人物

酈道元:字善長,我國著名的地理學家、文學家。北魏范陽郡涿縣人。故里內在涿州市東道元容村。
盧植:字子干,東漢涿郡涿縣(今涿州市)人。
劉備:字玄德,東漢涿郡涿縣人,故里在涿州城南大樹樓桑村。三國蜀漢皇帝。
張飛:字翼德,東漢涿郡涿縣(今涿州市)人。故里在涿州市城南張飛店(現名忠義店)。三國蜀漢大將。
盧照鄰:唐著名詩人。字升之,自號幽憂子,幽州范陽縣(今涿州市)人。
賈島:唐著名詩人,字閬仙,涿州范陽縣人。
趙匡胤:即宋太祖,涿州范陽縣北台村(今涿州市)為其故里。他是中國宋王朝的創建者和開國皇帝。

7、涿州名人

涿州歷史悠久,人傑地靈,經濟發達,文化燦爛,古跡眾多。古往今來,這里名流輩出,燦若繁星。
[盧植] (?——192),字子干,東漢涿郡涿縣(今涿州市)人。這是小黃門左豐來廣宗蛾軍,以魯植沒有送禮盧植以名著海內,學為儒宗,士之楷模,國之楨干,為歷代所敬重。盧植後人,歷代不衰,至今仍繁衍於海內外。
[劉備](161——223),字玄德,東漢涿郡涿縣人,故里在涿州城南大樹樓桑村。三國蜀漢皇帝。公元221至223年在位。
東漢遠支皇族。幼貧,與母織席販履為業。東漢末起兵,參與鎮壓黃巾起義和軍閥爭雄戰爭。先後投靠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後採用諸葛亮連孫拒曹的主張,與建安十三年(208)年聯合孫權大敗曹操與赤壁,乘勢佔領荊州,力量逐漸壯大。旋又奪取益州和漢,219年成漢中王。221年稱帝,都成都,國號漢,年號章武。次年,率軍進攻孫權,在夷陵之戰中大敗。章武三年(223)病危。四月,劉備死於白帝城,時年63歲,謚昭烈皇帝。
[張飛](?——公元221年)字翼德,東漢涿郡涿縣(今涿州市)人。故里在涿州市城南張飛店(現名忠義店)。三國蜀漢大將。東漢末年,為鎮壓黃巾農民起義,張飛、關羽和劉備在涿縣桃園結義,隨後聚集鄉勇起兵涿縣。
建安十二年(207),劉備依附荊州劉表。曹操發兵取荊州,劉備敗走夏口,至當陽長坂陂,曹兵把劉備等人打散,劉以張飛領20餘騎兵斷後,彰見曹兵迫近,據水斷橋,嗔目橫矛高吼:「身是張翼德,可來共決死。」以威武之勢嚇住曹兵,才是劉備得以脫身。後在進川路上,生獲巴郡太守嚴顏。劉備戰領益州後,馮長費為巴西太守。曹操派大將張郃取巴西,相持50餘曰,大破張郃,張郃只帶10餘人逃還。
章武元年(221),劉備在成都稱帝,封張飛為西鄉侯。同年東吳襲取了荊州,關羽被害。張飛隨劉備發兵擬奪荊州並為關報仇,行前因打罵部下,為部將張達、范疆殺害。追謚桓侯
[盧循](?——441),晉范陽郡涿縣人,字於先,晉司空從事中郎盧諶之曾孫。東晉孫恩農民起義軍首領之一,後發展成為嶺南地方割據勢力。
[酈道元](約446——527),北魏范陽郡涿縣人。故里在涿州市東道元村。道元,字善長,北魏平東將軍、青州刺史、永寧侯酈范之子。我國著名的地理學家、文學家。酈道元與太和十八年(494)步入仕途,不久承襲父位爵位,為永寧伯。後任太傅掾、書侍御史、冀州鎮東府長史、魯陽太守、東荊州太守、河南尹、御史中尉。其間曾兩次持節進行行政區劃建置更改和追討叛軍,最後死在關右大使任上,著成《水經注》40卷,為地理名著。文筆深峭,簡潔生動,秀永傳神,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後人對《水經注》研究有許多著述,被稱為「酈學」。近時國外許多學者對「酈學」大量研究,曰本甚至在大學內開有「酈學」課。酈道元的文風對後世,特別對柳宗元等人山水游記寫景手法有著一定影響。
[盧照鄰](約635——約689)唐著名詩人。字升之,自號幽憂子,幽州范陽縣(今涿州市)人。
尤善長七言歌行,對推動七古的發展有貢獻。楊炯譽之為「人間才傑」。代表作有《長安古意》詩筆縱橫奔放,富麗而不浮艷,,為初唐膾炙人口的名篇。擺脫六朝詩風影響。他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以文詞齊名,世稱「王楊盧駱」,其號為「初唐四傑」。《新唐書.藝文志》著錄《幽憂子》三卷,文集二十卷,以散失。明張燮輯有《幽憂子集》七卷,附錄一卷,是比較完備的輯本。《舊唐書.文藝傳上》為他立傳。
[賈島](779——843)唐著名詩人,字閬仙,涿州范陽縣人。
賈島家境貧寒,少時曾在瀛州(今河間)法普寺為僧,發明無本。後至東都洛陽,洛陽令禁止僧午後出寺,島為此作詩自傷,當時監察御史韓愈見詩,深表同情,教導棄僧讀書經科舉進入仕途。島遂還俗,但屢試不中。後曾經任長江(今四川遂寧西此)主簿、普州(今四川安岳縣)司倉參軍。後卒於普州任上終年44歲。
[竇禹鈞]五代時後周太常少卿右諫議大夫。生五子俱進士及第,後世家喻戶曉之《三字經》有句「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即指他教子有方,義風家法,為一時典範,傳頌至今。
禹鈞家素富有,常周濟危困,在自家創辦書院,聘請名師,購圖書免費供遠近寒士就讀,在他的資助下,不少人得以成名。終年82歲,死後,宋代名臣、文學家范仲淹為他撰《竇諫議陰德碑》樹於故里范陽墓在涿州團柳村。
[趙匡胤](927——976),即宋太祖,涿州范陽縣北台村(今涿州市)為其故里。他是中國宋王朝的創建者和開國皇帝。建元建隆,在位17年(960——976)。
後漢乾佑元年(948),應募隸郭威。後周顯德三年(956),積戰功為殿前都指揮使,拜定國軍節度使。後升殿前都點檢,執掌兵權。恭帝即位該宋州歸德軍節度使。七年初,在陳橋發動兵變,代周稱帝,創建宋朝,改元建隆。旋即平定李筠、李重進之亂。建隆二年,(961)及開寶二年(969),以杯酒釋兵權方式,先後解除石守信等禁軍將領及王彥超等節度使兵權。採取先南後北、先易後難、各個擊破的戰略,於乾德元年(963)平荊湖(荊南、湖南),三年平後蜀,開寶四年(971)平南漢,八年,平南唐。開寶間,又親征北漢,不克。選將戍邊要,加強對契丹防禦。在進行統一戰爭同時,設參知政事為副相,以樞密使掌軍政,三司使掌財政,以分宰相之權。加強禁軍,削弱地方兵力;立更戍法,使兵將不相知。命文臣、京朝官出知州、縣,並於各州置通判,分割知州權利;設監司掌管地方財權與司法。注意獎勵農桑,蠲免五代以來部分雜賦;整治汴京(今河南開封)為中心的河運系統。他的一系列措施,積強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統治,結束了唐末五代以來割據混亂的局面,對宋初經濟的恢復和社會安定,起了積極的作用。
[邵雍](1011——1077)北宋哲學家。字堯夫,其先范陽(今河北涿州)人。自號安樂先生。30歲後遊河南,隱居蘇門山百源之上,人稱百源先生,死後謚「康節」,又稱康節先生。
少隨父徙居衛州共城(今河南輝縣),居城西北蘇門山,刻苦治學。出遊河、汾、淮、漢,從學於李之才,研習《河圖》《洛書》、宓犧八卦。晚居洛陽,與司馬光、富弼、呂公著等交遊。卒謚康節。雜糅《易傳》及道教思想,構建象數學說,認為宇宙本原是「太極」,「太極」永恆不變;天地萬物皆按其《先天圖》運行變化;人類社會則以皇、帝、王、霸四期逐漸退化。著有《皇極經世》、《伊川擊壤集》等。
[張世傑](?——1279)南宋著名抗元將領。范陽縣(今涿州市)人。南宋德佑元年(1275),率部入臨安(今浙江杭州),收復浙西諸城。元軍迫臨安,與文天祥主張背城決戰,為陳宜中所阻。臨安失守,率軍由海路至福建,任樞密副使,堅持抗元。景炎三年(1278)任少傅、樞密副使,與元將張弘決戰海上,兵敗突圍,與台風溺死。

[馮銓] (1495-1672)字振鷺。明萬曆進士,受檢討。天啟五年(1625),諂事魏忠賢,以禮部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入內閣,不久即晉尚書,加少保兼太子太保。次年即免罷。崇禎初以諂事魏忠賢,贖徙為民。順治元年(1644),降清,令以大學士原銜入內院佐理機務。次年,授宏文院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十三年,加太保致仕,仍留備顧問。十六年,改設內閣,命以原銜兼中和殿大學士。著有《瀛州賦》、《獨鹿山房詩集》。
[盧坤] (1772——1835),清順天府涿州人,字靜之,號厚生。清嘉慶、道光年間封疆大吏。嘉慶進士。歷任兵部主事、湖北按察使、陝西巡撫等職。道光十年(1830)受湖廣總督,督師鎮壓湖南江華瑤民趙金龍起義及廣東各地瑤民起義,調兩廣總督。十四年英國侵略者律勞卑率艦入侵虎門,進迫黃埔,蠻橫要求通商,他照例封艙停市,加強防範,有加強海防,調集水陸軍堅拒。不久病死。贈兵部尚書。

[王柳汀](1906-1974)原名王慶春,別號漁父。又從齊白石、王雪濤等名家學畫,專攻花鳥。早期有《王柳汀花鳥集》問世。建國後曾為貴陽師范學院美術系副教授,北京全國美術展曾有其作品,1983年《河北畫集》有作品入選。病逝於貴陽。

[馮至](1905-1993)詩人,翻譯家。192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1935獲德國海貸山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同年回國。曾任同濟大學、西南聯合大學教授。建國後,歷任北京大學教授、西語系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為學研究所研究員、所長、名譽所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一屆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中國文聯第四屆委員,中國作協第三、四屆副主席,中國外國文學學會第一、二屆會長,中國德語文學研究會會長。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第五、六屆全國人大代表。1980年當選為瑞典皇家文學、歷史、文物研究院外籍院士。 1981年當選色聯邦德國麥因茨科學與文學研究員通訊院士。1983年獲聯邦德國學科院歌德獎章。1985年獲民主德國格林兄的文學獎金。1986年當選為奧地利科學院通訊院士。著有《昨曰之歌》、《十年詩抄》、《論歌德》,議有《海涅詩選》、《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

[張天民] 1933年7月7曰生,河北涿州市人,青年時代在北京第四中學讀書,1952年9月至1954年7月參加工作,1977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2年9月至1954年七月在中央電影學校(北京電影學院前身)做編輯工作,1956年3月至1983年1月,他在長春電影製片廠工作了27年,一步一個腳印的在風風雨雨中成長起來;1986年3月至1988年11月調人中央電視台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任中央電視台分黨組成員、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主任。張天民同志是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92年被評定為國家一級編劇,同年成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
張天民同志是我國知名度很高的劇作家和詩人,是我國影視界最有硬性的劇作家之一。他先後擔任中國電影文學會常務副會長、會長、電視劇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電影學會理事等社會職務,為中國影視事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張天民同志是一位有大無畏革命精神的優秀劇作家。在「十年動亂」期間,圍繞電影《創業》所張開的與「四人幫」斗爭中,張天民同志勇敢地站在戰斗第一線,冒著生命危險向「四人幫」發出了戰斗檄文,有力的支持和參加了鄧小平同志為首的老一輩無產階級無產階級革命家與「四人幫」反黨集團進行的殊死斗爭。毛澤東主席對電影《創業》的批示,標志著「四人幫」推行的錯誤文藝方針的失敗,對黨在社會主義時期的調整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五十年來,他孜孜不倦,筆耕不止,是一位不知疲倦的文學藝術創作家;他以他的勤奮和聰慧,以他的深邃和洞察,創作出一大批受喜愛的詩集、短篇、中篇、長篇小說、電影劇本、電影連續劇劇本,其中在當時社會產生較大影響的作品有:短篇小說《小五更》、《路考》等、電影劇本《鴻雁》《創業》、《春泥》《開國大典》等、電視連續劇本《武則天》、《潘漢年》、《中國命運的決戰》、《秦始皇》、《青年毛澤東》等,這些組品種有的被收入學校教科書,有的被譯成多國文字發行,而更多的作品在中央電視台一套黃金時段播出,在評獎中獲金雞獎、百花徑、華表獎、飛天獎、金鷹獎等,他本人也獲得最佳編劇獎。

8、我國中醫葯發展史上的傑出人物及其成就

中醫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在與大自然作斗爭中就創造了原始醫學。人們在尋找食物的過程中,發現某些食物能減輕或消除某些病症,這就是發現和應用中葯的起源;在烘火取暖的基礎上,發現用獸皮、樹皮包上燒熱的石塊或沙土作局部取暖可消除某些病痛,通過反復實踐和改進,逐漸產生了熱熨法和灸法;在使用石器作為生產工具的過程中,發現人體某一部位受到刺傷後反能解除另一部位的病痛,從而創造了運用砭石、骨針治療的方法,並在此基礎上,逐漸發展為針刺療法,進而形成了經絡學說。
1。基本理論萌時期
中醫理論主要來源於對實踐的總結,並在實踐中不斷得到充實和發展。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專著《黃帝內經》問世。該書系統總結了在此之前的治療經驗和醫學理論,結合當時的其他自然科學成就,運用樸素的唯物論和辨證法思想,對人體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治療與預防,做了比較全面的闡述,初步奠定了中醫學的理論基礎。《難經》是一部與《黃帝內經》相媲美的古典醫籍,成書於漢之前,相傳系秦越人所著。其內容亦包括生理、病理、診斷、治療等各方面,補充了《黃帝內經》之不足。
2。發展成熟時期
秦漢以來,內外交通日漸發達,少數民族地區的犀角、琥珀、羚羊角、麝香,以及南海的龍眼、荔枝核等,漸為內地醫家所採用。東南亞等地的葯材也不斷進入中國,從而豐富人們的葯材知識。《神農本草經》就是當時流傳下來的、中國現存最早的葯物學專著。它總結了漢以前人們的葯物知識,載葯365種,並記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氣五味等葯物學理論。長期臨床實踐和現代科學研究證明:該書所載葯效大多是正確的,如麻黃治喘,黃連治痢,海藻治癭等。

公元三世紀,東漢著名醫家張仲景在深入鑽研《素問》、《針經》、《難經》等古典醫籍的基礎上,廣泛採集眾人的有效葯方,並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著成《傷寒雜病論》。該書以六經辨傷寒,以臟腑辨雜病,確立了中醫學辨證施治的理論體系與治療原則,為臨床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後世又將該書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其中,《傷寒論》載方113首(實為112首,因其中的禹余糧丸有方無葯),《金匱要略》載方262首,除去重復,兩書實收劑269首,基本上概括了臨床各科的常用方劑,被譽為「方書之祖」。

西晉醫家皇甫謐(公元215~282)將《素問》、《針經》、《明堂孔穴針灸治要》三書的基本內容,進行重新歸類編排,撰成《針灸甲乙經》12卷,128篇。該書為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針灸專書,其內容包括臟腑、經絡、腧穴、病機、診斷、針刺手法、刺禁、腧穴主治等。書中經過考查確定了當時的腧穴總數和穴位349個(包括單穴49個,雙穴300個),論述了各部穴位的適應證與禁忌,總結了操作手法等,對世界針灸醫學影響很大。公元701年日本政府制定醫葯職令時規定,本書為醫學士必修書。

公元610年,巢元方等人集體編寫的《諸病源候論》,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病因證候學專著。全書共50卷,分67門,載列證候1,700餘條,分別論述了內、外、婦、兒、五官等各疾病的病因病理和症狀。其中對一些疾病的病因及發病原理已描述得比較詳盡而科學。例如:對某些寄生蟲的感染,已明確指出與飲食有關;認為絛蟲病系吃不熟的肉類所致。書中還記載了腸吻合術、人工流產、拔牙等手術,說明當時的外科手術已達到較高水平。

隋唐時期,由於政治統一,經濟文化繁榮,內外交通發達,外來葯物日益增多,用葯經驗不斷豐富,對葯物學成就進一步總結已成為當時的客觀需要。公元657年唐政府組織蘇敬等二十餘人集體編修本草,於公元659年完稿,名為《唐·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這是中國古代由政府頒行的第一部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國家葯典。它比歐州紐倫堡政府公元1542年頒行的《紐倫堡葯典》早883年。該書共54卷,包括本草、葯圖、圖經三部分,載葯850種,在國外影響較大。公元713年,日本官方就以此書的傳抄本規定為學醫的必讀課本。
唐代醫家孫思邈(公元581~682)集畢生之精力,著成《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其中,《千金要方》分為30卷,合方論5,300首;《千金翼方》亦30卷,載方2,571首。二書還對臨床各科、針灸、食療、預防、養生等均有論述。尤其在營養缺乏性疾病防治方面,成就突出。如認為癭病(指甲狀腺腫類疾病)是因人們久居山區,長期飲用一種不好的水所致,勸告人們不要久居這些地方;對夜盲病人,採用動物肝臟治療等。公元752年,王燾著成《外台秘要》,全書共40卷,1,104門(據今核實為1,048門),載方6,000餘首,可謂集唐以前方書之大成。
3。輝煌時期
宋代,政府對中醫教育比較重視。宋政府設立「太醫局」,作為培養中醫人材的最高機構。學生所學課程包括《素問》、《難經》、《傷寒論》和《諸病源候論》等。教學方法也有很大改進,如針灸醫官王惟一曾設計鑄造銅人兩具(公元1026年),精細刻制了十二經脈和354個穴位,作為針灸教學和考試醫師之用。考試時,試官將銅人穴位注水,外用蠟封。受試者如取穴正確,可針進水出。是這中國醫學教育事業的創舉。公元1057年,宋政府專設「校正醫書局」,有計劃地對歷代重要醫籍進行了搜集、整理、考證和校勘,歷時十餘年,約在1068~1077年陸續進行。目前我們所能讀到的《素問》、《傷寒論》、《金匱要略》、《針灸甲乙經》、《諸病源候論》、《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外台秘要》等,都是經過此次校訂、刊行後流傳下來的。

公元十二至十四世紀的金元時代,中醫學出現了許多各具特色的醫學流派。其中有代表性的有四大家、即:劉完素(公元1120~1200),認為傷寒(泛指發熱性疾病)的各處症狀多與「火熱」有關,因而在治療上多用寒涼葯物,被後世稱之為「寒涼派」:張從正(約公元1156~1228),認為病由外邪侵入人體所生,一經致病,就應祛邪,故治療多用汗、吐、下三法以攻邪,被後世稱之為「攻下派」;李東垣(公元1180~1251),提出「內傷脾胃,百病由生」,治療時重在溫補脾胃,因脾在五行學說中屬「土」故被後世稱之為「補土派」,朱震亨(公元1281~1358),認為人體「陽常有餘,陰常不足」(即認為人體常常陽氣過盛,陰氣不足),治療疾病應以養陰降火為主,被後世稱之為「養陰派」。

明代醫葯學家李時珍(公元1518~1593)親自上山采葯,廣泛地到各地調查,搞清了許多葯用植物的生長形態,並對某些動物葯進行解剖或追蹤觀察,對葯用礦物進行比較和煉制,參考文獻800餘種,歷時27年之久,寫成了《本草綱目》,收載葯物1,892種,附方10,000多個,對中國和世界葯物學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大約在公元十一世紀,中醫即開始應用「人痘接種法」預防天花,成為世界醫學免疫學的先驅。公元十七至十九世紀,由於傳染病的不斷流行,人們在同傳染病作斗爭的過程中,形成並發展了溫病學派。如明代吳有性認為傳染病的發生,「非風非寒,非暑非濕,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他稱之為「戾氣」。他指出「戾氣」的傳染途徑是自口鼻而入,無論體質強弱,觸之皆病。這就突破了中醫學歷來認為的病邪是由體表進入人體的傳統理論,在細菌學尚未出現的十七世紀中葉,這無疑是一偉大創舉。到了清代,中醫在治療溫病(包括傳染性和非傳染性發熱性疾病)方面成就的代表著作有葉桂的《溫熱論》、薛雪的《濕熱條辨》、吳瑭的《溫病條辨》及王士雄的《溫熱經緯》等。

清代醫家王清任(1968~1831)根據屍體解剖和臨床經驗寫成《醫林改錯》,改正了古代醫書在人體解剖方面的的一些錯誤,強調了解剖知識對醫生的重要性,並發展了瘀血致病理論與治療方法。

近百年來,隨著西醫在中國廣泛地傳播,形成中醫、西醫、中西醫結合並存的局面。一些醫家逐漸認識到中西醫各有所長,因此試圖把兩種學術加以匯通,逐漸形成了中西醫匯通學派。其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是:唐宗海(1862-1918)之《中西匯通醫書五種》;朱沛文約19世紀中葉)之《華洋臟腑圖像合纂》;張錫純(1860-1933)之《醫學衷中參西錄》等。

中醫葯學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幾千年來為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並以顯著的療效、濃郁的民族特色、獨特的診療方法、系統的理論體系、浩瀚的文獻史料,屹立於世界醫學之林,成為人類醫學寶庫的共同財富。中醫葯學歷數千年而不衰,顯示了自身強大的生命力,它與現代醫葯共同構成了我國衛生事業,是中國醫葯衛生事業所具有的特色和優勢。

9、涿州古代名人,古跡,古墓

張飛就是涿州的

與涿州 涿州歷史名人 中醫葯 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