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黃帝內經》養生理論,四季該如何飲食?!
我國傳統醫學對飲食營養的認識有悠久的歷史,早在2000多年前的《周禮》中,就有食醫的記載,並「以五味、五穀、五葯養其病」。《黃帝內經》在飲食治療和養生方面有明確的治則,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醫書《五十二病方》中有大量食物入葯的記載,《神農本草經》記載有50種左右的葯用食物,《傷寒雜病論》中的食療內容也很豐富,其中的當歸生薑羊肉湯、豬膚湯等,至今仍是臨床常用的食療處方。唐代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中列有食治篇,是現存最早有關飲食療法的專述;孟詵著有《食療本草》,收集了本草食物200餘種,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飲食療法專著。宋代陳直《養老奉親書》對牛乳的食養有詳細的說明。元代忽思慧著有《飲膳正要》,是我國第一部營養學專著,直到今天,在飲食搭配、合理進食和某些慢性疾病的治療方面,仍有指導意義。明清時期,食療本草有了進一步發展,有的還從營養學角度闡述食物的營養價值和治療價值。近代對營養成分研究已取得較大進展,尤其是將食物進行分子量化、計算熱量等,給古老的中醫營養學注入了現代科學的內容。
水谷精微是飲食營養的主要來源
水谷精微,又稱谷氣、食氣,泛指各種飲食所提供的精微物質,是飲食營養的主要來源。正如《醫宗必讀》所說:「一有此身,必資谷氣,谷入於胃,灑陳於六腑而氣至,和調於五臟而血生,而人資之以為生者也。」《千金要方》說:「安生之本,必資於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身也。」可見飲食是營養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的基本物質。
關於飲食在人體內的代謝過程,《素問·經脈別論》有比較詳盡的闡述:「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行氣於府。府精神明,留於四藏,氣歸於權衡。」指出了食物的消化、吸收、輸布過程,即食物經過胃的受納腐熟之後,轉化為水谷精微,通過脾的「散精」作用,將水谷精微輸布於五臟六腑、筋經皮毛,對各臟腑組織進行滋潤濡養。其中,「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藏陰陽,揆度以為常也。」則指出了水飲在人體的輸布代謝過程,即水飲進入胃腑,通過脾的散精作用,將水飲精微上輸於肺,通過肺朝百脈的作用,宣發水液以濡潤周身,肅降水液以下輸膀胱,如此水飲精微布達一身上下內外,全面地對人體進行滋養。
氣血精津液是飲食營養的基本物質
飲食進入人體,經過胃納脾運的消化吸收後,轉變成水谷精微,水谷精微進一步化生為氣、血、精、津、液等營養物質,對人體進行滋養,使生命活動得以延續,所以氣血精津液是發揮營養作用的基本物質。
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氣的營養作用,主要指氣為人體臟腑功能活動提供營養物質的作用,「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靈樞·決氣》),衛氣具有溫養肌肉、筋骨、皮膚、腠理的作用,營氣更是富含營養精微的水谷精氣。
血同樣來源於水谷精微,由中焦脾胃運化而來。「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為血」(《靈樞·決氣》),《難經》概括血的功能為「血主濡之」,即血在脈的「壅遏營氣」作用下,循行於脈道之中,通過經絡系統,將營養物質輸送到全身各臟腑組織,使「目得之而能視,耳得之而能聽,手得之而能攝,掌得之而能握,足得之而能步,臟得之而能液,腑得之而能氣。是以出入升降,濡潤宣通者,由此使然。」(《金匱鉤玄》),所以血是營養人體不可缺少的物質,同時,血還是神志活動的物質基礎。
精也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精分為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先天之精是與生俱來的生殖之精,後天之精是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精是胚胎形成和發育的物質基礎,人出生後,有賴於精的充養,才能維持人體生長發育。腎藏精,精生髓,腦為髓之海。腎又主骨,齒為骨之餘。所以腎精充足,則腦髓充足,骨髓盈滿,骨骼得到髓的滋養而強健有力,運動敏捷。牙齒得到髓的滋養,則堅固而有光澤。
《靈樞·決氣》說:「谷入氣滿,淖澤注於骨,骨屬屈伸,泄澤,補益腦髓,皮膚潤澤,是為液」,可見津液是人體富有滋潤濡養作用的正常液體。其中清稀者為津,濁厚者為液。津的流動性較大,主要分布於皮膚、肌肉、孔竅等部位,並能滲入脈中,以滋潤周身;液的流動性較小,主要充養於骨節、臟腑、腦髓等部位,以滋養臟腑組織。
四氣五味是飲食營養的基本性質
中醫營養學認為食物也有「四氣」和「五味」。四氣五味理論,不僅是用葯治療的依據,也是飲食養生和飲食治療的重要依據。
1.四氣 又稱四性,即寒、熱、溫、涼四種不同的性質,其中寒與涼、熱與溫有其共性,只是程度上的不同,溫次於熱,涼次於寒。寒、熱、溫、涼四性,是與病性的寒、熱相對而言的。《素問·至真要大論》曰:「寒者熱之,熱者寒之。」這是治療用葯之大法,同樣也是選擇食物時的重要依據。從常見食物來看,平性食物居多,溫熱性次之,寒涼性更次之。溫熱性質食物多有溫經、助陽、活血、通絡、散寒、補虛等作用,適合寒證等選用,如生薑、韭菜、辣椒、羊肉、狗肉、雞肉、龍眼、橘子;寒涼性質食物多有滋陰、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作用,適合熱證等選用,如西瓜、白菜、冬瓜、蘿卜、苦瓜、絲瓜、梨、綠豆等。
2.五味 指酸、苦、甘、辛、咸五種不同的味道。中醫認為五味入於胃,分走五臟,以對五臟進行滋養,使其功能正常發揮,不同的食物對臟腑的選擇性迥異,如《靈樞·五味》說:「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腎。」這種五味的劃分,不僅適用於五穀,同樣也適用於五果、五畜、五菜、五色等,這是中醫飲食營養的理論基礎。食物中五味的不同,與葯物一樣具有不同的作用,因此,從五味的角度,又是考察食物功效的一個重要方面。如《素問·至真要大論》中指出的:「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鹹味涌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這將不同功效的五味,按陰、陽不同屬性歸納為兩大類,即辛、甘、淡味屬陽;酸、苦、鹹味屬陰。在《素問·藏氣法時論》說:「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緩、或急、或堅,四時五藏,病隨五味所宜也。」這里進一步明確闡述了由於五味的不同,才有了或散、或收、或緩等功效上的差別。
2、四季飲食養生保健的序言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財富。自古以來,健康長壽是每一個人的願望,尤其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物質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精神文明生活不斷豐富的今天,健康長壽更是人們的理想與追求。然而,現代人的健康卻面臨著四大憂患:快節奏的生活、沉重的工作壓力,致使70%的人處於「亞健康」;過分講衛生,講舒適,過度自我保護,致使機體與病原體接觸幾率減少,抵抗力大大降低;環境污染,生態失衡,人類的生存和繁衍面臨著巨大的威脅;交通便捷,來往頻繁,使疾病擴散機會明顯增大,新的病原體不斷「脫穎而出」。怎樣才能有備無患?除了運動、心理調節等方式,更重要的還是飲食,正如古人所說的:「養生之道,莫先於食。」合理的飲食,可以使人身體強壯,益壽延年。而飲食不當,則是導致疾病和早衰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們的祖先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經認識到了飲食養生的重要性。唐代名醫孫思邈對飲食養生非常重視,他認為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悅神爽志以資氣血,最易收養生之效益。清代名醫王孟英「頤氣無玄妙,節其飲食而已」的說法更揭示了養生長壽的奧妙在於調整飲食。飲食是人類維持生命的基本條件,而要使人活得健康愉快、充滿活力和智慧,則不僅僅滿足於吃飽肚子,還必須考慮飲食的合理調配,保證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素的攝入充足且平衡,並且能被人體充分吸收利用。自然界的變化也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人體。中國歷代養生家強調,人們的生活規律必須順應四季的變化。四季養生的關鍵在於順應陰陽變化。人的五臟和四季變化是完全相通的,春氣通於肝,夏氣通於心,秋氣通於肺,冬氣通於腎。中醫經典巨著《黃帝內經》早已指出四季養生的方法,而這些方法也是遵循四季陰陽消長的規律進行的。
春天,是指從立春之日起,到立夏之日止,包括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六個節氣。春為四時之首,萬象更新之始,正如《黃帝內經》里所說:「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意思是,當春歸大地之時,冰雪已經消融,自然界陽氣開始升發,萬物復甦,柳絲吐綠,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出現欣欣向榮的景象,「人與大地相應」,此時人體之陽氣也順應自然,向上向外疏發。因此,春季養生必須掌握春令之氣升發舒暢的特點,注意保衛體內的陽氣,使之不斷充沛,逐漸旺盛起來,凡有耗傷陽氣及阻礙陽氣的情況皆應避免,這個養生原則應具體貫串到飲食方面去。
夏天,是從立夏之日起,到立秋之日止。其間包括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六個節氣。《黃帝內經》在描述夏天的節氣特點時,這樣寫道:「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夏季是一年裡陽氣最盛的季節,氣候炎熱而生機旺盛,對於人來說,此時是新陳代謝旺盛的時期,人體陽氣外發,伏陰在內,氣血運行亦相應的旺盛起來,並且活躍於機體表面。為適應炎熱的氣候,皮膚毛孔開泄,而使汗液排出,通過出汗,以調節體溫,適應暑熱的氣候。夏季養生的基本原則:在盛夏防暑邪;在長夏防濕邪;同時又要注意保護人體陽氣,防止因避暑而過分貪涼,從而傷害了體內的陽氣,即《黃帝內經》里所指出的「春夏養陽」,也就是說,即使是在炎熱的夏天,仍然要注意保護體內的陽氣,外越的症狀,甚至猝然昏倒,不省人事而導致死亡,由此觀之,夏季防暑不可等閑視之。
秋天,是從立秋之日起,到立冬之日止,其間經過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等六個節氣。並以中秋作為氣候轉化的分界。《管子》指出:「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這里的陰氣始下,是說在秋天由於陽氣漸收,而陰氣逐漸生長起來;萬物收,是指萬物成熟,到了收獲之時。從秋季的氣候特點來看,由熱轉寒,即「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人體的生理活動,隨「夏長」到「秋收」,而相應改變。因此,秋季養生不能離開「收養」這一原則,也就是說,秋天養生一定要把保養體內的陰氣作為首要任務。秋天養生主要是防止燥邪對人的傷害,這樣才能養護好體內的陰氣。
冬季是從立冬日開始,經過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直到立春的前一天為止。冬三月草木凋零,冷凍蟲伏,是自然界萬物閉藏的季節,人體的陽氣也要潛藏於內。因此,冬季養生的基本原則是要順應體內陽氣的潛藏,以斂陰護陽為根本,由於陽氣的閉藏,人體新陳代謝水平相應較低,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動力「腎」來發揮作用,以保證生命活動適應自然界變化。祖國醫學認為,人體能量和熱量的總來源在於腎,就是人們常說的「火力」。「火力」旺,反映腎臟機能強,生命力也強;反之,生命力弱。冬季時節,腎臟機能正常,則可調節機體適應嚴冬的變化,否則,將會使新陳代謝失調而發病。人身之陽氣盛衰,往往標志著人體生理功能活躍的程度,但威脅人體陽氣的莫過於寒邪。寒邪傷陽後,人體陽氣虛弱,體內生理機能受到抑制,就會產生一派寒象。冬季養生很重要的一點是養腎防寒。那麼,具體到飲食問題上應該如何來做?
本書以傳統中醫理論為依據,論述了四季的氣候特點與人體變化特徵,重點介紹了春、夏、秋、冬四季飲食養生保健的具體方法,使讀者能根據季節變化和自身體質、年齡等狀況來安排自己的飲食,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實用性和可讀性,是您健康長壽的航標。
3、《黃帝內經》四季養生法的txt全集下載地址
《黃帝內經》四季養生法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百度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4、黃帝內經四季養生和十二時辰養生法這本書怎麼樣
曲黎敏教授講述的《黃帝內經》分養復生智慧i和養生智慧ii
養生智慧i共十章:1、為什麼要學《黃帝內經》2、中醫與日常生活 3、因天之序——十二時辰養生法制 4、上古天真論 5、四季的養生 6、關於飲食 7、情志病 8、中醫如何對治亞健康 9、醫道總綱 10、中醫的要點
養生智慧ii共七章:百1、中度醫的定義 2、健康的生活方式——養生的四個方面 3、五臟與中醫意象思維 4、《靈蘭秘典論》的五臟解讀 5、不可輕視的六腑 6、中醫是如何看病的 7、人生智慧與養生智慧
5、聖度四季養生茶和《黃帝內經有關系》嗎?
有關系的,聖度四季養生茶遵循的是《黃帝內經》四季養生理論,和古代眾聖賢養生,四季為度的方法。
6、春、夏、秋、冬四季養生的側重點分別是什麼?為什麼?
《春夏秋冬說養生》:養生就是順天時!過好每一天,健康一輩子。每個季節對應的臟器都與季節的特點有關,五臟六腑的功能都隨四季變換而盛衰不同,因此在養生上,其側重點就是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
養生不能與自然相違背,否則將大大增加得病的機會。本書將《黃帝內經》「順四時、適寒暑」之四季養生道理進行了詳細的解讀,教會讀者適時養生、擇時養生、順時養生,從老百姓日常生活方式及衣食住行上為廣大讀者闡述了春夏秋冬的養生智慧。
《春夏秋冬說養生》緊密結合《黃帝內經》的中醫養生思想,分春夏秋冬四大篇展開論述。全書在春三月、夏三月、秋三月、冬三月的經文要旨基礎上,分別針對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以及春夏秋冬四季常見病,將《黃帝內經》「順四時、適寒暑」之四季養生道理進行了詳細的解讀,教會讀者適時養生、擇時養生、順時養生。真正地從老百姓日常關心的及常見的衣食住行上為廣大讀者解讀春夏秋冬的養生智慧。
冬季是自然界萬物閉藏的季節,人體的陽氣也要潛藏於內。由於陽氣的閉藏,人體新陳代謝水平相應降低,因而需要生命的原動力「腎」來發揮作用,以保證生命活動適應自然界的變化。人體能量和熱量總來源於腎,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火力」。「火力」旺說明腎臟機能強,生命力也強;反之,生命力就弱。冬天,腎臟機能正常可調節機體適應嚴冬的
變化;否則將會導致心臟代謝失調而發病。綜上所述,冬季養生的重點是「防寒養腎」。
7、黃帝內經四季養生法參考文獻人是誰
1、從《攝生月令》看道教的順時養生理論
【作者copy中文名】 宋野草;
【作者單位】 廈門大學哲學系;
【文獻出處】 中國宗教, china religion, 編輯部郵箱 2010年 09期
2、四季、養生與企業理財
【作者中文名】 王化成;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zd學;
【文獻出處】 財務與會計, 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