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成拳的養生樁練多久有效果
養生樁是大成百拳一切訓練的基礎,因此大成拳訓練從養生樁開始。養生樁是培養體質的根本練習,大成拳的整個訓練體系最終還是要回到養生樁,以養生樁圓融萬法,以養生樁調養心性。度大成拳的訓練內容如果粗略的分成消耗體力性練習與休息性練習兩大部分的話,那麼除養生樁外,其它練習都可歸入消耗體力性練習,養生樁相對來說是休息性比較強的。在養生樁的練習中,身心知最易於放鬆,而越是高度的放鬆,身體動作越能夠做到敏捷流暢的變化道,對敵時越能夠做到從容不迫、氣定神閑。所以各種訓練都做完了,最後一步就是歸根返本、調養心性,回到養生樁去。
一般通過一周乃版至一月的養生樁練習即能產生以下效果:睡眠改善、食慾增強、精神轉旺、力量增加、動作敏捷等等。若是有識有志之士,用心鑽研,苦習不權輟,則會發現養生樁實乃入道之門徑,它與丹道是息息相通的。
2、養生樁該怎麼站,具體的姿勢和標准
【1腳】站立,兩腳跟相抵,雙腳成一條直線,然後以腳趾支地,兩腳跟旋轉使雙腳成兩條平行直線。說白了,就是兩腳的距離問題,雙腳姿勢上也可稍成內八字。
【2腰】全身站直,雙腿微曲,放鬆。全身先用力挺直一下,這時候能夠感覺到腰部是向前挺的,而後立刻雙腿微曲,只要那麼稍微一彎曲,同時全身放鬆,就可以體會到,腰部不再向前挺,而是稍微向後凸。腰部最理想的狀態就是處於這二者之間,無需用力而能自然垂直。
【3頭】腰部以上所有部位的姿勢都與腰的姿勢密切相關,也就是整個脊椎姿勢如何調節的問題。肩部放鬆,手臂自然下垂,貼於兩腿外側即可,這些簡單,重要的是頸椎與腰椎的配合。腰部若是用力前挺,就利於頸椎後仰,利於腦袋後放;腰部若是往後凸,頸椎就容易前仰,腦袋前傾。這種脊椎姿勢的效果必須是在全身放鬆的狀態下來體會,體會到了,也就容易辦了。合理的姿勢就是整個脊椎自然直立,不是完全的直,是略有彎曲,那麼怎麼判斷這個直立和略彎的標准呢,藉助腦袋!腦袋有重量,在完全放鬆的狀態下,腦袋會自然的下壓和傾斜,由此,如果整個脊柱的姿勢對了,那麼腦袋將自然直立,既不前傾也不後仰,在毫不用力的情況下,呈現自然平直狀態,就是腦袋平平穩穩的「放」與頸椎之上。
【4重心】站樁姿勢的人有點像一個扁形的尖三角,腦袋應當利於正上位置,與會&陰&穴成一條直線,重心最終分攤到雙腳,落於湧泉穴位置,體會的感覺就是,雙腳底各有一隻螞蟻,走不掉也踩不死。
3、站養生樁有什麼具體的細節要求?
養生樁也有很多種,這里主要圍繞平步撐抱樁來講。撐抱樁是眾多樁法中最基本的樁法,將來也是最高級的樁法,不論是養生樁中的平步撐抱還是技擊樁中的丁八步撐抱都是如此。故而這兩種撐抱樁都曾一度被稱之為「渾圓樁」。因此,雖然養生樁有很多種不同的練法,但是在實際的練習中,只要可能還是多站站撐抱樁。
具體的姿勢這里就不強調了,任何一本書上都可以找到,這里只強調一些要領。不要小看這些要領,「細節決定成敗」,有時候站樁的效果如何往往就是這些看似不起眼的要領起主導作用。
一、雙膝微曲。
雙膝微曲是基本要求,關鍵是曲多少合適。我們要求站立之後,雙膝放鬆一軟剛好有個台兒,這是最舒適的狀態,我們要保持的就是這個狀態。不要相信架子越低越上功夫的說法,因為意拳的樁法是很豐富的,而這么豐富的樁法並不是白白設立的,它們各有各的用處,想站低樁的話自然有低架子的樁法供我們練習。而對於這個樁法,我們求的就是舒適,——在舒適中找到最初步抱球的實感,在舒適中達到「渾圓擴大,空洞無我」的境界。
二、肘下壓木板。
在剛開始站樁的時候,初學者最難放鬆的就是肩部,時常是還沒站多長時間已經酸痛難忍。很多朋友往往是憑一開始的熱情堅持一段時間,這樣有效果還好,如果沒有效果往往就半途而廢了。其實,如果大家注意到並做好「肘下壓木板」這個要領,就可以較為容易的度過這一關。
意念誘導:齊胸高的水上浮著一塊木板,想像自己將肘部放在這個木板上,放鬆肩部,僅用足夠保持間架的力量就足夠了,細心體會木板托起自己手臂的感覺。在今後的鍛煉中,如果有肩部有僵硬的現象,都要首先檢查壓木板的感覺是否丟失了。
三、腳跟踩螞蟻。
在初學站樁時,很多人對「腳底重心」這個問題比較頭疼。而各流派不同的教學中也各不相同。我們不強調重心在哪裡,而是強調一點——「腳跟踩螞蟻」。踩重了螞蟻就死了,踩輕了螞蟻就跑了,這樣能保持腳底的彈性。大家在將來的試力發力中逐漸體會到這樣訓練的好處。老師在教學中經常這樣說「一人發給你兩只螞蟻,伴隨你們終身,不要讓它死掉,也不要讓它跑掉。」這句話形象的說明了「腳跟踩螞蟻」意念的重要性,也說明了在今後的練功過程中,這個要領要貫徹始終。
四、真實的抱球感。
在間架的調配上,我們經常會看到含胸、拔背、收腹等在細節上的要求。這些要求不能說沒用,然而,由於過多和過於分散,往往會讓初學者花了大量的時間在反復調配上,還時常丟三落四,記起這個忘了那個。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尋找真實的抱球感。
尋找真實的抱球感不是讓你真的拿一個球抱著,而是要求練習者一方面在動作上要像真的抱起來一個氣球,另一方面在意念上也要引導懷中的球體逐漸漲大。你會發現,當你的動作和意念都到位的時候,你的身體也已經自然而然的符合了幾乎所有的要求。
五、舒適得力。
舒適得力是站樁一個重要的要領,很多人都知道,但是能真正做到的卻不多。不是這個要求難以做到,而是大部分的人常常自覺不自覺地被「苦練出真功」的常規思想所引導,從而放棄了「舒適得力」的原則。正確的做法是:保持「舒適得力」的原則,站樁多長時間讓自己的身體做主,累了就放下休息一下;而不是在站樁之前已經自己給自己下了目標「這次我要站XX分鍾」,這樣不但很容易失去舒適得力的原則,而且還很容易思想上先緊張起來,這樣也失去了「放鬆」的基本要求,其害大矣。
以上就是我們在養生樁乃至今後的訓練中將要反復強調的幾個要領。當然,其他的要領肯定還會有,但是筆者認為初學者只要注意並遵循這五個要領可以較容易的找到感覺,而在將來高級的練習中遵循這五個要領也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養生樁需要注意什麼?
做養生樁的時候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去持續不能輕易的斷開,要投入進去,也就是俗話說的走火入魔。
5、為什麼要練樁功?養生樁修煉的意義是什麼?
從表層現象上看,樁功的功架五花八門,正如俗語所說,“身體的任何間架狀態均可作為功架”,但無論“樁功”的種類如何繁多,其修煉意義不出以下三類:養生、抗擊、發力。本文解讀養生樁修煉的意義,供健身的朋友們參考!
求暢通經脈,以養生
以養生為主的樁功,一般被稱為“養生樁”。所有養生樁,他們不無例外都是在松中求養生,李紫劍先生將“養生樁” 稱為“松樁”,他描述:“松樁修證的方式是站好樁架,筋骨舒展,肌肉蓬鬆,長時間保持功架功態,靜態守恆即可。”可見養生樁的一個核心的特徵就是“松”,是在“松”中求養生。
對於內勁一指禪等一類養生樁,馬步站樁對體力的消耗比較大,下盤很緊,這其實也是在強調松。馬步站樁緊的是下身,而上半身的姿勢與發力是相當自然的,功法的精妙在此,下身緊了,上半身自然就鬆了。下身的緊強化了上半身的松。
為什麼要練樁功?養生樁修煉的意義
中醫理論,可以解釋站樁求得“松”養生的機理。中醫認為,人身有十二正經與奇經八脈,人身是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聯系的通道就是人身上的這些經脈,人得了病,勢必會影響到經脈中氣的運行,或氣虛,或氣滯。有病,相關的經脈就不暢通。因此中醫說“痛則不通,通則不痛”。作個實驗,蜷縮身體,然後起來伸伸懶腰,肯定是舒服,這就是通暢的好處。治病,只要使經脈恢復暢通,至少對於病症會有積極影響。
通過“養生樁”的這種放鬆,求得阻滯的經脈重新順暢通達,給予病症積極的影響。養生樁是通過求“松”,使經脈得以充分的舒展,再給予一定的外力引導(例如特定的呼吸、導引動作等),使經脈暢通,調節氣血的運行,虛則補,實則泄,最終達到“通則不痛”的養生祛疾效果,這就是樁功的養生意義。近來流傳頗廣的“蹲牆”功,就是太極秘傳的“松腰”法,其以“松腰”暢通脊椎與督脈而得到的養生效果與養生樁以“松”求養生有異曲同工,可見經脈養生的大道不二。
6、子午養生樁怎麼做?
子午門內養功簡單易學,不出偏差,陰陽並練,內外兼修,練子午門內養功3日後有氣感,10日後感到精力倍增,百日後可內氣外放,外氣內收,練習子午門內養功不但可祛除疾病,強身健體,還可發氣給人治病。
子午門內養功站樁:
兩小臂抬於腰間,內與上臂成90度,兩小臂平行,左腿向左橫跨一步與肩同寬,沉肩墜肘,含胸拔背,頭正身直,百會、會陰成一直線,下頜微收舌頂上齶,嘴唇微閉,全身放鬆,意守丹田,逆腹式呼吸,逐步達到呼吸細長、均勻,站樁時間,根據年齡與身體狀況而定,由短而長,爭取每次達到30分鍾以上。
首先勞宮穴開始發熱,發麻跳動至丹田發熱,即有氣感,只要練功者身容體素質很好,練功時間長,就能在短期內打通全身大小經脈。
7、經常站渾圓樁,有什麼養生效果?
經常站渾圓樁,對養生有一定的效果的。
我國傳統醫學認為來陰陽和調則百病不生,陰盛陽衰則機體失調,陰沉陽亢則脾氣暴燥。因此,養生長壽第一步要做的便是平秘陰陽,調和心態源,這也是最基本的一步。 渾圓功夫的內修內養原則是超越自我,超長壽百的生存。其具體的內修法也就是進行生理上陰陽平衡的修煉,即從「獨立守神、抱圓守一」的渾圓養生樁修煉開始。渾圓養生樁是渾圓功夫中的基本養生手段度,也是積蓄高能量,調整心態陰陽平衡的唯一方法。其以五內環境的內煉為主,把渾圓知功夫特有的「麻熱脹」意識作為體內感應的誘導,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使身心發生全面的變化,達到身心的高度自然凈化、平衡肌體身心狀態,從而道起到養生治病、強身健體,超長壽生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