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寒露怎麼養生,寒露的養生方法,寒露養生保
貫眾健康指導建議:過了寒露應起居調整。秋季涼熱交替,氣溫逐漸下降,不要經常赤膊露身以防涼氣侵入體內。「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這是一條很好養身之道,而「一場秋雨一場涼」,提醒我們要隨著天氣轉涼逐漸增添衣服。但添衣不要太多、太快,俗話說「春捂秋凍」,秋天適度經受些寒冷有利於提高皮膚和鼻粘膜耐寒力,對安度冬季有益。秋天早晚涼意甚濃要多穿些衣服。另外,秋季腹瀉多發季節應特別注意腹部保暖。
秋季宜早睡早起,保證睡眠充足,注意勞逸結合。初秋白天氣溫高電扇不宜久吹;深秋寒氣襲人,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經常打開門窗,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條件許可情況下,居室及其周圍可種植一些綠葉花卉讓環境充滿生機又可凈化空氣促進身體健康。
飲食調養。「寒露」時節起,雨水漸少,天氣乾燥,晝熱夜涼。從中醫角度上說,這節氣在南方氣候最大的特點是「燥」邪當令,而燥邪最容易傷肺傷胃。此時期人們的汗液蒸發較快,因而常出現皮膚乾燥,皺紋增多,口乾咽燥,乾咳少痰,甚至會毛發脫落和大便秘結等。所以養生的重點是養陰防燥、潤肺益胃。
飲食上應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類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銀耳、蘿卜、番茄、蓮藕、牛奶、百合、沙參等有滋陰潤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水果有梨、柿、香蕉等;蔬菜有胡蘿卜、冬瓜、藕、銀耳等及豆類、菌類、海帶、紫菜等。早餐應吃溫食,最好喝熱葯粥,因為粳米、糯米均有極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參粥、生地粥、黃精粥等。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應多吃些紅棗、蓮子、山葯、鴨、魚、肉等食品。同時室內要保持一定的濕度,注意補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蘋果、水柿、提子等水果。此外還應重視塗擦護膚霜等以保護皮膚,防止乾裂。
精神調養。精神調養也不容忽視,由於氣候漸冷,日照減少,風起葉落,時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涼之感,出現情緒不穩,易於傷感的憂郁心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態,因勢利導,宣洩積郁之情,培養樂觀豁達之心是養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內容之一。
寒露養生的注意事項
寒露時節的飲食應注意葷素搭配。寒露過後,適當進食一些高蛋白食物補充能量。寒露之後,天氣乾燥,很容易出現口渴、咽干、唇燥、皮膚干澀等「秋燥」現象,因此,還應多吃一些新鮮蔬菜,多喝白開水、綠豆湯、牛奶等;水果以應季水果為主,橘子、梨、葡萄等都是不錯的選擇。特別是年老體弱之人,可對症選擇相應的西洋參、枸杞等適時進補。
寒露時節應及時添加衣物。要知道,寒露過後,早晚溫差較大,空氣乾燥,這往往會使感冒病毒的致病能力增強。因此,對於喜歡外出鍛煉的人來說,最好避免太早或太晚出門;為了及時預防感冒,要適時添衣,加強鍛煉。這個時節,哮喘病會越來越重,有痔瘡的人也可能病情加重,此類患者應格外當心。
那麼,為什麼「寒露不露腳」呢?
「寒露不露腳」的含義
進入寒露後,就不能再「秋凍」了,夜晚溫度將會降得更低,因此老人、小孩要特別注意保暖,不要赤膊,以防涼氣侵入體內。最重要的是注意腳部的保暖,以防「寒從足生」。「寒露不露腳」,正是這個道理。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較少,再加上脂肪層薄,保溫性能差,非常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響。
因此,寒露過後足部保暖是重中之重,除了要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襪外,還要養成睡前用熱水泡腳的習慣,熱水能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腳部皮膚和組織營養,可減少下肢酸痛的發生,緩解或消除一天的疲勞,同時還能提高抵抗力。
2、寒露養生方法有哪些 衣食住行全攻略
寒露養生須知:
白露、寒露、霜降三個節氣,都表示水汽凝結現象,而寒露是氣候從百涼爽到寒冷的過渡。在這節氣里最容易誘發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的疾病。此時的氣候實際上是夏秋暑熱與秋涼乾燥的交替,最容易患上季節交換的感冒發熱,這些季節性的常見病都要充分防範,加以警惕。
飲食養生在平衡飲食五味基礎上,根度據個人的具體情況,適當多吃甘、淡滋潤的食品,既可補脾胃,又能養肺潤腸,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
水果有梨、柿、香蕉等;回蔬菜有胡蘿卜、冬瓜、藕、銀耳等及豆類、菌類、海帶、紫菜等。
早餐應吃溫食,最好喝熱葯粥,因為粳米、糯答米均有極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參粥、生地粥、黃精粥等。
3、寒露是什麼意思 寒露養生注意要點有哪些
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知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
寒露養生注意要點:
1、適時添加衣物
換季穿衣服別換得太快,最好厚薄搭配,以保暖為主,「不穿單衣」也是寒露養生的重要道一點。寒露時節,在起居上,更要合理安排。研究認為,在氣溫下降和空氣乾燥時,感冒病毒的致病能力增強。
2、朝鹽晚蜜
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則喝點蜜水,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專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現代醫學證明,蜂蜜對神經屬衰弱、高血壓、冠狀動脈硬化、肺病等,均有療效。
4、寒露養生有哪些注意事項
5、寒露節氣 寒露養生需要注意哪些
1、足部保暖
常言道:"寒露腳不露。"寒露過後,氣溫逐漸降低,因此市民不要經常赤膊露身以防涼氣侵入體內,同時夏季的涼鞋基本可以收起來,以防"寒從足生"。市民可每天晚上用熱水泡腳,這樣可以使足部的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腳足部皮膚和組織營養,減少下肢酸痛發生,緩解疲勞。
從養生理論看,腳離人體的心臟最遠,而負擔最重,因此,這個地方最容易導致血液循環不好,再加上腳的脂肪層很薄,保溫性能差,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響。研究發現,腳與上呼吸道黏膜之間有著密切的神經聯系,一旦腳部受涼,就會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細血管收縮,纖毛運動減弱,導致人體抵抗力下降。因此,足部保暖格外重要。
2、適時添衣
另外,寒露過後,天氣寒冷,老人、兒童和身體體質較弱的市民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漸增添衣服。俗話悅"春捂秋凍",秋天適度經受些寒冷有利於提高皮膚和鼻粘膜耐寒力,但是老年人和患有各種慢性疾病者,則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凍"出病來。換季穿衣服別換得太快,最好厚薄搭配,以保暖為主,"不穿單衣"也是寒露養生的重要一點。寒露時節,在起居上,更要合理安排。研究認為,在氣溫下降和空氣乾燥時,感冒病毒的致病能力增強。當環境氣溫降低後,人體上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就會下降,因此,為了及時預防感冒,要適時更衣。
同時,還應隨時備好急救葯品,防止因氣溫驟降而引發哮喘、中風、心肌梗死等突然疾病。
3、朝鹽晚蜜
寒露是熱與冷交替的秋季的開始。在秋天裡,秋燥是讓人煩惱的一件事。養生專家提出,對付秋燥的最佳飲食良方就是:"朝朝鹽水,晚晚蜜湯"。發現皮膚越來越乾燥,不少人以為,只要多喝水,就可以補充水分啦。真相卻是,光喝白開水,水分反而易流失。不過,如果在白開水中加入少許食鹽,情況就大不同了,這種方法,與補充生理鹽水是一個道理。
4、早睡早起
寒露過後晝短夜長,自然界中的"陽氣"開始收斂、沉降。此時便是人們保養陽氣之時,因此,人們的起居時間也應當做相應調整。《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就有"秋三月,早卧早起,與雞俱興。"的論段,就是告訴人們秋季養生的道理
6、寒露時節養生注意哪些事項
1、泡腳養copy腎
不少女性在秋冬都會出現手腳冰涼的症狀,這或許是腎氣不足的表現,因此,在進入深秋之前的白露時節,大家應該注意腎氣,這時可以堅持晚上泡腳,用溫水泡,水要沒過腳腕,時間在15到30分鍾,泡到身體微微發熱最好,不僅可以養腎,還可以讓你睡得更好。
2、動靜結合
白露之後是一年中鍛煉身體的好季節,選擇的項目因人而異,重點在於量力而行並持之以恆。在運動鍛煉的同時,還可以做一些呼吸、閉目養神的動作,做到動靜結合。
3、飲食清潤
養肺是秋季的養生重點,要想養肺,滋潤是關鍵。白露期間飲食應以清潤為主,不宜大魚大肉進補。大家不妨早晨喝碗粥,能防秋燥,如銀耳粥、蓮米粥、芝麻粥、紅棗粥、紅薯粥、玉米粥等。
4、不要過早穿太多衣物
白露時節,早晚會讓人有涼意。坊間一直有「春捂秋凍」的說法,也就是說,秋季也要保持適當的涼爽刺激,如果過早就把厚衣服穿上,毛孔就會因為受熱而張開,突然降溫帶來的寒氣就容易透過毛孔傷人。當然,兒童老年人和體弱的人士還是要注意保暖,以防著涼。
7、關於寒露的知識
寒露節氣的由來
每年月8日或9日是太陽到達黃經195°時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
寒露時節,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已進入秋季,東北和西北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首都北京大部分年份這時已可見初霜,除全年飛雪的青藏高原外,東北和新疆北部地區一般已開始降雪。
我國古代將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此節氣中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大舉南遷;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很多蛤蜊,並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所以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黃華」是說在此時菊花已普遍開放。
寒露的習俗
登高習俗
如果說白露時節天氣轉涼,開始出現露水,那麼到了寒露,則露水增多,且氣溫更低。此時我國有些地區會出現霜凍,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雲紅葉,偶見早霜,南方也秋意漸濃,蟬噤荷殘。北京人登高習俗更盛,景山公園、八大處、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節,更會吸引眾多的遊人。
農事習俗
寒露時天氣對秋收十分有利,農諺有:黃煙花生也該收,起捕成魚采藕芡。大豆收割寒露天,石榴山楂摘下來。寒露蜜桃屬北方晚熟桃品種,成熟期在寒露前後,故名「寒露蜜桃」。
飲食習俗
寒露時節,應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製品等柔潤食物,同時增加雞、鴨、牛肉、豬肝、魚、蝦、大棗、山葯等以增加體質;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薑、蔥、蒜類,因過食辛辣宜傷人體陰精。有條件可以煮一點百棗蓮子銀杏粥經常喝,經常吃些山葯和馬蹄也是不錯的養生辦法。
8、寒露過後,如何養生?
寒露節氣,是天氣轉涼的象徵,標志著天氣由涼爽向寒冷過渡。此時天氣晝暖夜涼,一派深秋景象,常有露珠寒光四射。因此,養生也進入了一個新時期。
這個時期的養生重點,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
進補:重在養陰防燥、潤肺益胃
秋季適合進補,但進補也講究禁忌,不然容易好心辦壞事,得不償失。
一般來說,葯補不如食補。重葯物輕食物是不科學的。“多吃補葯,有病治病,無病強身”也是不科學的。
寒露前後的氣候特點,最顯著的是“燥”邪當令。而燥邪,最容易傷肺傷胃。所以這個時期,養生的重點是養陰防燥、潤肺益胃。
因此,建議大家多吃些芝麻、核桃、銀耳、蘿卜、番茄、蓮藕、牛奶、百合、沙參等有滋陰潤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
同時,可增加雞、鴨、牛肉、豬肝、魚、蝦、大棗、山葯等食物的攝入,以增強體質。
練太極拳,以柔克剛活氣血
寒露,宣告著秋涼的真正到來。寒蟬鳴泣,罡風漸起。此時最適合的運動,莫過於以柔克剛的太極拳。它能活氣血,通經絡,頗具驅寒保暖之功效。
在練太極拳的過程中,血管和內臟可得到適度的擠壓和放鬆,如同按摩效果一樣,能使血行加速,增加氧氣的供給,同時也促進淋巴系統的新陳代謝,增強人體抵抗力。
不過,練太極拳也是頗有講究的,如果犯了以下5個習拳大忌,效果可能適得其反。
這五大忌為:一忌出招僵、用蠻力;二忌鬆散無力; 三忌突擊使招;四忌神不守舍;五忌心雜多言。
秋日登高,改善人體適應能力
秋日登高,感受到的溫度變化最為頻繁,這對人體健康本身是有益處的。
簡單來說,它能使人的體溫調節機制不斷地處於緊張狀態,從而提高人體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
不過,登山雖有益,但畢竟是一項生理負荷較重的運動。因此,有心臟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人,以及年老體弱者,不適宜登高。
另外,登高並不是一項說走就走的活動,有4個細節,大家必須注意:
1. 登高前要做好准備,例如帶上必要的急救葯物及電子設備;
2. 最好結伴而行;
3. 登高時間要避開氣溫較低的早晨和傍晚;
4. 登高速度要緩慢,上下山時可通過增減衣服達到適應空氣溫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