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春季的養生要點與主要方法有哪些

春季的養生要點與主要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1-01-04 19:46:21

1、春季的養生要點與主要方法有哪些?2.冬季養生核心要旨是什麼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春季屬生發季節,知注意早睡早起,多吃一些芽菜(發芽的,比如道豆芽)或剛下來的青菜。另外,春寒料峭,注意保暖――春捂秋凍嘛回。冬季屬收藏的季節,注意早睡晚起,食物可以以補氣血多些,比答如羊肉、八寶粥,少運動(適量)少出汗。

2、春季養生要點有哪些?

春季:萬物復甦、陽氣生發重養生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

——《黃帝內經》

春季養生要點:春天的三個月,是啟陳發新的季節,天地俱生,萬物以榮。人要順應天地萬物,晚睡早起,讓體內的陽氣順應春天的氣息一起發出來,早上在庭院里寬緩地散步,以運動生陽之氣;頭發披下來,行動要和緩,頭發披下來,是疏通肝木之氣,肝屬木,是春的臟象,肝木的性質就是要疏達,不能郁結。春天來了,萬物復甦,百花吐蕊,大地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我們就應該藉助春天的生機,長養自己的生氣。多與大自然接觸,對改善肝臟功能及全身心的健康十分有益。

祖國醫學認為,「人卧血歸於肝」,「人動則血流於諸經」,經過伸懶腰,血液循環加快,全身肌肉關節得到了活動,睡意皆無,頭腦清楚,並激發了肝臟功能,符合春季養肝之道。同時,伸懶腰時可使人體的胸腔器官對心、肺擠壓,利於心臟的充分運動,使更多的氧氣能供給各個組織器官。由於上肢、上體的活動,能使更多的含氧血液供給大腦,使人頓時感到清醒舒適。五臟有了生氣,生命才能旺盛,人才有活力。

在寒冷的冬季里,人體的新陳代謝,藏精多於化氣,各臟腑器官的陽氣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因而入春後,應加強鍛煉。春天是體質投資的最佳季節。俗話說得好:「春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春天懶一懶,多喝葯一碗。」由此可見,春季運動在養生中的作用。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運動健身,既可補充冬季寒冷之氣所消耗的陽氣,又能供奉將要來臨的夏暑炎熱之氣消耗的陰津。春煉不應簡單選擇高強度的劇烈運動,以免由於過度活動反而損耗人體陽氣。散步,放風箏,釣魚都是比較好的運動項目。

春季的日出之後、日落之時是散步的大好時光,散步地點以河邊湖旁、公園、林蔭道或鄉村小路為宜,因為這些地方空氣中負離子含量較高,空氣清新。散步時衣服要寬松舒適,鞋要輕便,以軟底為好。散步時可配合擦雙手、揉摩胸腹、捶打腰背、拍打全身等動作,以利於疏通氣血,生發陽氣。散步宜緩不宜急,緩步而行,全身鬆弛,手臂自然擺動,手腳合拍,利於呼吸和諧,心怡神悅。散步不拘形式,宜以個人體力而定速度快慢,時間的長短也要順其自然,應以勞而不倦,見微汗為度。

春天放風箏是一種集休閑、娛樂和鍛煉為一體的活動。放風箏時,通過手、眼的配合和四肢的活動,可達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強身健體的目的。中老年人在放風箏時要注意保護頸部,頭頸不要長時間後仰,而應後仰與平視交替,以平視為主。放風箏最好2~3人一起,選擇平坦、空曠的場地。

在緊張工作之餘,離開嘈雜的城區,來到幽靜的曠野,屏息靜氣地拋鉤垂釣也是春季非常好的鍛煉方式。一邊呼吸著沁人心脾的新鮮空氣,一邊欣賞著青山綠水、白雲藍天的美好景色,不時還有魚兒上鉤,使人感到無比舒暢,悠哉樂哉。

明代醫學家李時珍認為垂釣能解除心脾燥熱,可以去除雜念,舒緩神經。釣魚時要求腦、手、眼配合,靜、意、動相助,置身於此,種種雜念均棄於九霄雲外。它對提高人的視覺敏感和頭腦反應的靈敏性都起到了積極作用。尤其是春天垂釣,有美麗的景色和新鮮的空氣相伴,是一種很好的自然療法。因此有人說「湖邊一站病邪除,養心養性勝葯補」。

3、春季有哪些養生的方法?

春天,萬物復甦,百花綻放,綠意盎然,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故養生者在精神、飲食、起居等各方面,都必須順應春天陽氣初升、萬物始蘇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使陽氣暢達。

精神調養

春應於肝,肝喜疏泄調達而惡抑鬱,生氣動怒易導致肝氣郁滯不舒,久之易患肝病。故在春光明媚之日,應踏青郊遊,登高觀景,游山戲水,加強戶外活動,務使精神愉快,氣血調暢,學會制怒,不生悶氣。

起居調養

春回大地,人體的陽氣開始趨於體表,皮膚腠理逐漸舒展,肌表氣血供應增多而肢體反覺睏倦。宜晚睡早起,舒展形體,在戶外呼吸新鮮空氣,信步漫行,並注意防風禦寒,養陽斂陰。

飲食調養

春季陽氣初生,宜食辛甘發散之品,不宜多食酸收之味,尤其應適當食用麥、棗、豉、花生、香菜、蔥、姜等辛溫發散食品。對生冷黏雜之物、米面團餅,不可多食,飲酒不宜過量,以免損傷脾胃。

運動調養

春季氣候很適宜體育鍛煉,應早起鍛煉身體,到空氣清新之處,打球、跑步、玩拳舞劍、放風箏、做健身操等,取其所好,盡量多活動。

防病保健

春日溫暖,溫熱毒邪開始滋生,致病微生物生長繁殖,感冒、流感、肺炎、麻疹、猩紅熱、流腦、急性支氣管炎等傳染病多有發生、流行。故應加強防禦,多開窗戶,讓空氣流通;加強鍛煉,提高機體免疫能力;用食醋熏蒸法或室內置薄荷油,或口服板藍根沖劑等以預防疾病。少接觸毒物,慎用或不用有損肝臟的葯物,注意自我保健按摩,均屬防病措施。

4、春季養生的要點有哪些?

《黃帝內經》已經對四季的養生注意事項做了說。其中《四氣調神大百論篇》說:「春三月度,此為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回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實寒變,答奉長者少。」可以作為參考!

5、春天養生有哪些方法?

調節飲食
春天新陳代謝旺盛,飲食宜甘而溫,富含營養,以健脾扶陽為食養原則,忌過於酸澀,宜清淡可口,忌油膩生冷,尤不宜多進大辛大熱之品,如參、茸、烈酒等,以免助熱生火。春天宜多吃含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特別是B族維生素)豐富的食品,特別是各種黃綠色蔬菜,如瘦肉、豆製品、蛋類等,此外,還應注意不可過早貪吃冷飲等食品,以免傷胃損陽。

運動鍛煉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體質投資最佳季節。春天空氣清新,這種環境最有利於吐故納新,充養臟腑。春天多鍛煉,會增強免疫力與抗病能力,一年之中少患流感等各種疾病,且令人思維敏捷,不易疲勞,人們可根據自己年齡與體質狀況選擇戶外活動,如太極拳、慢跑、放風箏、春遊踏青等。

調養精神
春天陽光明媚,風和日麗,精神調攝應做到疏泄條達,心胸開闊,情緒樂觀,戒郁怒以養性,假日去踏青問柳,游山戲水,陶冶性情,會使氣血調暢,精神旺盛。

防風禦寒
春天宜晚睡早起,到室外多活動,舒展形體,使一天精力更加充沛。春天要特別注意防風禦寒,養陽斂陰。根據初春天氣乍寒乍暖一日三變的特點,衣服不可頓減,過早脫去冬衣,極易受寒傷肺,引發呼吸系統疾患。根據「春捂秋凍」的原則,一定要隨氣溫的變化增減衣服,以適應春季氣候多變的規律。

6、春季有什麼養生的方法

春季養生需注意去肝火,要知道這一季節以肝氣為令,冬天蓄積體內的陽氣隨著春暖轉為向上外發,若藏陽氣過多會化成熱邪外攻,如果遇到陽氣驟升,內外兩陽碰撞,易引動內熱而生肝火,繼而誘發多種疾病,此時需調養肝氣。 春天裡病菌蟲害孳生,又是蔬菜淡季,容易使人體缺乏維生素,導致體內積熱,病發春日常見的鼻孔、牙齒、呼吸道、皮膚等出血症,以及頭痛暈眩,目赤眼疾等各種疾患,所以這一時令,少吃酸味多吃甘淡性溫微辛食物,以養肝健脾和胃,抗禦外邪對人體侵襲。應增加黃綠色蔬菜與時令水果的攝取,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的不足。春季養生需注意去肝火 谷豆類:黑米、豆豉、大豆及其製品; 禽魚類:的鴿子、鵪鶉、鯽魚、泥鰍; 蔬菜類:的芥菜、菠菜、油菜、胡蘿卜、春筍; 果品類:的栗子、紅棗、枸杞、菠蘿、甘蔗、橄欖等。 將這些食品加以科學搭配食用,就能從中攝取豐富的營養,尤其是蔬果中的多種維生素可充分滿足肝臟的需求。但值得注意的是禁忌大辛大熱及海腥類的食物,不吃過膩過酸及煎炸食品,加辣椒、羊肉、海蝦、肥肉、烏梅等,以免「火」上澆油。 肝陽過盛體弱者,在春季容易引發「肝火」,患上熱感冒、熱咳嗽、熱哮喘,要防患於未然,就得盡量避開突熱暴暖熱風侵襲。若已感染成疾,熱感冒初起,應戒煙禁酒薄厚味,以杜絕生痰之源。 春季是由冬寒向夏熱過渡時期,氣候變化多端,時有風寒溫濕交替侵襲人體。所以這時除了飲食調理,還要調養精神,修身養性,陶冶情操,精神樂觀豁達,排除憂郁,制怒養肝。

7、春季養生的要點是什麼?

春季:祖國醫學認為,從立春至立夏前一天為春三月,春天三個月是生發的季節,天氣由寒轉暖,東風解冷,春陽上升,自然界各種生物萌生發育,棄故從新。
人們應早些睡覺,早一點起床,在庭院散散步,適當鍛煉,以發布「生」氣,注意運動應暖和,以適應春氣。並要讓身心感到舒暢、活潑,以使身體與春氣相適應。生活中應注意心情愉快,切忌惱怒,內存生而勿殺、予以勿奪、賞而勿罰的意念,從而使肝氣保持正常的生發、調暢。如果違犯了這一自然規律,就會損傷肝氣,夏季易患寒性疾病,從而導致人體難以適應夏季藩秀的「長」氣。
祖國醫學認為,養生的效果,不僅限於季節,還應為下一季節打下良好基礎。換句話說,就是在這個季節里不能很好地養生,就會引起下一個季節的不健康狀態,有不少疾病就容易產生。如春季能注意「生發之氣」,本季節即不患病或少患病,而到夏季也就不得寒性病。若不注意調養「生發之氣」,不僅近在當時,並且能遺患於後。《內經》指出:「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不變。」肝屬木而主風,屬於自然界的東方,旺於春季。所以春季養生不好,不注意調養,易傷肝,肝傷則不能生心火,到了夏季火就不足,火不足而寒水便來侮之,於是都容易發寒性疾病。
春回大地,萬物復甦,陽春三月,氣候漸暖,這是春的主要象徵。然而春季又是氣候多變的季節,尤其是初春,氣候變化更大,常有寒流侵襲,氣溫急降。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講「春捂秋凍」,所謂「春捂」的意思,就是指春天不要過早地脫下棉衣,應晚脫一點,而且要一件件地減。這從春天的天氣、氣候特點與人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來說,是有其科學道理的。
由於春季氣候變化多,忽冷忽熱,風沙大,春雨少,再加肝木旺於春,惱怒等情志易刺激傷肝,一些冠心病人的病情易惡化。另外,由於由冬入春,人們的抗病能力、氣候適應能力較弱,流行性傳染病又較多,稍不注意就會感染疾病。特別是年老體弱和少年兒童應注意,春季易患感冒,若治療不當,防護不周,常會導致肝炎。另外,麻疹猩紅熱、腮腺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傳染病都易傳染。
祖國醫學還認為,春天肝氣旺、脾氣衰,應少吃酸,多吃甜的食物,因酸味屬肝,甘味屬脾,故需注意調養。
在春季里,除注意以上幾方面的調理外,還要針對春天的特點,加強體育鍛煉,注意勞逸適度,增進營養,以增強體質的抗病能力。

與春季的養生要點與主要方法有哪些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