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樊正倫健康之路中醫文化與養生

樊正倫健康之路中醫文化與養生

發布時間:2020-12-31 17:27:35

1、健康之路醫生答題為什麼提示醫生信息不存在

說到養生,很多朋友馬上就會想到比如說吃些什麼對自己特別好,或者進補什麼樣的葯物對自己好。可能很多人往往忽略像天氣一樣變化無常的心情,人有喜怒哀樂、七情六慾,那麼這些情緒和我們人的健康之間到底有沒有關系?
中醫文化如何認識情緒與人體、情緒與疾病的關系?如何調情志進行養生呢?
主講人樊正倫教授系我國著名的中醫學家,多年潛心研究國學醫葯典籍,對中醫文化有著非常獨到的見解。他的講座引經據典且通俗易懂,頗受廣大百姓歡迎。
本期節目是《中醫文化與養生》系列節目其中的一期。本期節目中樊教授將結合中醫文化談如何「調情志」養生的話題。並闡述他對於人生中生死、得失、功名等的獨到見解。
說到養生,很多朋友馬上就會想到比如說吃些什麼對自己特別好,或者進補什麼樣的葯物對自己好。可能很多人往往忽略像天氣一樣變化無常的心情,人有喜怒哀樂、七情六慾,那麼這些情緒和我們人的健康之間到底有沒有關系?中醫文化如何認識情緒與人體、情緒與疾病的關系?如何調情志進行養生呢?
今天要講的是調情志,因為中醫研究的是人的生命規律,不僅僅是研究病人,跟西醫不太一樣,中醫學常常把人放在兩個圈裡,第一個圈是自然圈,比如春夏秋冬,中醫經常講風寒暑濕燥火,就是當人和自然界之間不能協調時會產生疾病,這是疾病的第一個原因;社會圈講的是人的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和人的生命之間,健康之間有什麼有機的關系,那麼今天我主要向大家介紹一下,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和人到底有什麼關系。中醫在養生中有一句話叫做恬淡虛無,真氣從之,就是說當你自己心情處在非常平靜狀態的時候,你的氣血就會正常的運行,這種正常的運行是維持你生命活動的重要功能,反之當你的情緒出現異常變化的時候,它就會使得你氣血產生逆亂,進而產生疾病。
中醫在講到社會這個圈的時候,就講到人和人之間的關系,講到這個圈的時候,非常強調七情和五臟之間有密切的關系,我們說七情五臟到底有一個什麼關系,我們說喜就是高興,喜和心氣相通,怒和肝氣相通,悲和肺氣相通,思和脾氣相通,恐和腎氣相通,用中醫的話講,心主喜,肝主怒,脾主思,思就是思慮了,腎主恐,肺主悲,這么講大家可能覺得很茫然,我們的中醫很多的知識都是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人的七情和五臟之間密切相關。
很多女同志特別愛生氣,而且是月經前後期特愛生氣,因為女同志以血為主,以肝為先天,當月經要來時和來月經中間,由於血往下行,血行於下,氣浮於上,氣血不平衡,氣有餘便是火,所以愛發怒,所以我希望女同志在月經來前後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調養自己的情緒,不要過怒,也不要郁悶,過怒和郁悶都不符合你的心理狀態。時間長了都會造成疾病。我常常跟很多女同志說,我說你要是跟你先生吵了架,你一定告訴你先生把你氣哭再走,別氣你一半你先生就走,回來還得接著打,為什麼呢,因為是肝主怒,當你生氣的時候,你怒氣滿胸的時候,這時候肝氣非常旺盛,如果這個時候他就走了,你這個氣就淤滯在裡面了,發泄不出去就淤滯在裡面了,淤久就會化熱,回來就會接著吵,如果你要是哭了,只要一哭,剛才我們講了悲與肺相關,當一哭的時候肺氣就旺盛出來了,它就把肝氣平下去了,因為中醫說肺和肝之間是金和木的關系,他們倆有一個相互制約的關系。你有什麼不順心的事兒馬上大哭一場,哭完了馬上覺得舒服了。
很多肝病的病人特別愛發脾氣,為什麼,因為肝主怒,肝經本來就有熱,所以他動不動就發火,所以你無緣無故覺得這段時間特別愛生氣的時候,你得讓中醫給你調一調肝,這個肝不是西醫說的肝臟,也不是說你得了肝炎,而是你的這種狀態出問題了,這時候需要一個調整的過程。因為我們知道有很多疾病它都是從量變到質變的,剛量變的時候發現不了,你到西醫檢查說你沒病,比如說有的人生氣以後特別不舒服,頭也疼,腦袋也暈,到醫院去檢查說你沒事兒,但是你就是不舒服,如果這時候吃一點平肝的葯,讓中葯調整調整它就過來了。
心主喜,就是高興,我們大家都知道心花怒放,我們也很多老年人,說心臟不好的病人,為什麼孩子都回來特別高興,哈哈一笑他就走了,因為喜則氣散,過於高興的時候,他的心氣就耗散了,所以高興是一件好事,而過度的高興也未必是好事。
脾主思,就是過度思慮的人他的脾胃就會出現問題,我們舉一個例子,比如說經常用腦的同志,他的脾胃功能都是比較差的,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大家知道,我們吃完飯的時候,人的氣血都往胃上走,幫助你消化去了,如果這時候你的血不往胃上走,長期往腦子上走,那麼時間長了,脾胃的功能就要受到影響了,比如我們有很多司機,開長途車的很多司機都有胃病,就是因為他的職業習慣,只要他往汽車座上一坐,血自然就往腦袋上走,久而久之,他的血老往上走,吃進去的食物得不到充分的消化,那麼時間長了,脾胃病就出來了,所以中醫說思和脾胃之間是憂思傷脾,思則氣結,就是這個道理。
悲主肺,大家都看過紅樓夢,您看林黛玉肯定是有肺病,要不然她不會沒完沒了的老哭。經常哭,經常想掉眼淚,肯定跟肺有關,我前些日子看過一個肺癌的老先生,他說大夫我不知道怎麼搞的,我特別想哭,我說這是因為你肺上有毛病了,因為肺和悲的情緒有直接關系的。
恐傷腎,恐跟腎有直接的關系,《三國演義》張飛在當陽橋上一喊,就把那人給嚇死了,那人肯定腎氣虛,恐則氣下。老百姓有一句話俗話說嚇得他屁滾尿流,其實這個人要被槍斃的人怎麼大小便都失禁了,因為腎是控制二便的,當你過度恐懼的時候,你的腎的固攝功能就差了,這樣大小便就失禁了,所以中醫說了喜怒憂思悲恐驚情志的變化,和人的五臟是休息相關的。我們看到歷史小說中,這樣的人比比皆是,你看王熙鳳,王熙鳳為什麼得病,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姓名,她對誰都算計著呢,最後老天爺就把她算計了,林黛玉天天哭,哭著哭著她那肺結核就來了。你看周瑜那麼年輕,就是因為他嫉賢妒能,由於他的心態太不平靜了,他老覺得諸葛亮比他聰明,他老不服氣,說諸葛亮把他氣死,不如說他自己把自己氣死。 情志對人的影響是極其重要的,所以中醫說你如果一動心則「五內俱焚」,實質上你內里的臟腑的狀態就不平衡了,不平衡了就是疾病,就會影響你的壽命,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講,喜怒憂思悲恐驚是正常人的七情,一定要記住,不可過度,那麼我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當你情緒突然間出現最大改變的時候,其實就給了你的信號,告訴你你可能內里的臟腑有不調的地方了,就需要加以調整,防範於未然。
現在飲食都好了,但是疾病的發病率卻變高了,疾病種類也不一樣了,就是因為我們現在自覺不自覺的精神壓力變大了,尤其是我們現在的年輕人,他們的營養條件比咱們那時候好多了,但是他們的身體狀態卻比我們差了,為什麼,就是因為他們所受到的那種精神上的壓力,比我們年輕的時候要大,所以調節情志的問題,現在也日益突出的提到我們議事日程上來了。
我們有很多糖尿病的病人,糖尿病病人其實嚴格的講話有三種原因造成,第一個是吃出來的,天天拿著老祖宗給你消化纖維性食物的肚子,去對付那牛排、雞腿,你消化不了,吃進去的東西消化不了在體內就形成了熱,第二個病因就是瘀出來的,就是郁悶,現在我們有很多人,你看他的飲食還好,但是他的精神壓力非常大,大家都知道,處在一種淤滯的狀態下,淤久就化熱了,就使得你的代謝出來問題了,所以我說我們有很多年輕的糖尿病病人,不是吃出來的,是淤出來的,是郁悶的結果,使得氣血不能正常流動,這樣的話時間長了淤久就化熱了,糖尿病在中醫叫消渴病,為什麼消渴,就是因為它裡面形成了一種熱,這種熱打亂了他身體內的平衡。
中醫講情志中最主要的是心,

2、中醫文化與養生:人為什麼會生病

濁氣 濁氣是虛濁,比如你跟別人吵架生氣,或者有事總悶在心裡的氣,這氣就是濁氣。這種氣上到頭就會頭痛,沖到四百肢便成風濕,進入胃腸則成潰。這種氣停而不走,阻礙氣血正常運行,使血液循環減緩,很容易在體內郁結成塊,度甚至形成腫瘤,因為氣滯必血瘀。血瘀的地方多了,必然會表現出各種症狀,如肝膽病、腎臟病、高血壓、心臟病、月經病及腫瘤等,中醫言百病從氣生,正是此意。

濁水 濁水就是問濕濁。老愛吐痰的人,就是因為體內濁水太多;濁水對人體的危答害很大,它若竄到腿上,就是水腫;若跑到皮膚表面,就成了濕疹;若上到頭部就導致暈眩症。這種濕濁如果不及時早排出,循經上頭則頭痛眩暈,滯塞毛孔則發皮炎濕疹,遇肝火則化痰,逢脾虛則腹瀉,遺患無窮,必須及早清除。

濁物是實濁,就是我們專常說的宿便。宿便堆積體內會導致身體抵抗能力迅速衰退,病痛也會越來越多,皮膚和五臟六腑都會受到侵害;可以說宿便是女人衰老屬的重要殺手。所以一定要注意按時排便,保持體內排毒系統的暢通。

3、哪裡有健康之路--樊正倫教授講座的視頻下載?

tuo dou 網

4、求:樊正倫 教授在北京衛視《中華文明大講堂》上講的《中醫文化與養生》的第八、九、十講的下載鏈接

?

5、中醫文化與養生

養生文化有作悠久歷史和豐富內涵,無限極健康理念深厚的文化淵源。養生是「治未病」,調養身體、調飲食、練形體、慎房事、適寒溫等各種方法去實現的,是一種綜合性的強身益老。簡單說:養生是1、未病先防、我老先養的預防觀。 2、強調人和自然的環境、社會環境、心理與生理回的調養一致的整體觀。 3、調整陰陽答補偏救弊,人體養生離不開協調平衡和陰陽平衡的宗旨。 4、生命在於運動,才能增進健康、預防疾病的和諧的辯證觀。

與樊正倫健康之路中醫文化與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