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養生六字決的正確讀音是什麼呢?
六字訣自古有之,可不是現代人創編的。最好自己用心體會每個字和自己身心的感應,由自己來定讀音。別人提供的終究只是「像那麼回事」,你自己掌握了的才能「是這么回事」。
2、練習六字訣對人體有什麼作用
六字訣是以呼吸吐納為主,同時配合噓、呵、呼、百呬、吹、嘻六種獨特的吐音方法,並輔以簡捷的肢體動作和意念,來調整肝、心、脾、胃、腎、三焦等臟度腑及全身的氣機,起到內調臟腑、外壯筋骨、強身健體、養生康復的作用。健身氣功•六字訣的導引動作要做得松問、柔、舒、緩,不能因動作導引影響呼吸吐納和吐音發聲,這是健身氣功•六字訣有別於其它功法的獨特之處。
字訣主要是根據五臟與五答音相互之間的對應關系,通過六字呼氣時的發音來相應調節人體六臟。即噓調肝、呵調心、呼調脾、呬調肺、吹調腎、嘻調三焦,在吐音呼氣中排出臟腑的濁氣,又在相應的動作導專引和自然吸氣時,採納天地間的清氣,吐故納新,調和人體內外氣血運行,使五臟六腑得以陰陽平衡,從而起到健身強體,祛病延年的作用屬。
3、養生六字訣的嘶字對應什麼臟器?
五行、五臟六腑與六字訣對應表
木(肝、膽 六字訣 噓)
火(心、小腸 六字訣呵)
土(脾、胃 六字訣呼)
金(肺、大腸 六字訣呬)
水(腎、膀胱 六字訣 吹)
4、六字訣養生功是哪幾個字先後順序
先後順序:「噓、呵、呼、絲、吹、唏」 。
六字訣」,是人們利用古人養生經驗,針對配合呼氣時,所發出「噓、呵、呼、絲、吹、唏」 這樣的六個字音。通過這種以呼吸與聲音的配同,為一種鍛煉方法,以達到平衡體內陰陽為目的。這是一個,較有深層次的功法。它屬於「內養功」里的初級聲法。有素的握據它,可予清除內在的病患。
「六字訣」訣,來自上古時的「五戲勢」。後經梁代·陶弘景,加以整理與其提煉,而將其「五戲勢」中的聲勢,進行了柔性的靜配同。這樣一來,在簡化提純的基礎之上,更適宜大眾性的利用。他在《養性延命錄》中說:
「凡行氣以鼻納氣、以口吐氣,微而引之,名曰長息。納氣有一,吐氣有六。納氣一者,謂吸氣。吐氣有六者,謂:吹、呼、唏、呵、噓、絲也。此,皆出氣也。」
對六字聲,古有:春氣常噓,宜於肝。夏氣常呵,氣平田。秋氣常嘶,美中餐。冬亦守呼,眠安然。長夏宜守中宮灶,呼字為頭,自當然。嘻於三焦樂淘淘,長細敏在壽鄉間。
(4)名醫羅明山的六字養生決擴展資料:
六字訣,即六字訣養生法,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養生方法,為吐納法。它的最大特點是:強化人體內部的組織機能,通過呼吸導引,充分誘發和調動臟腑的潛在能力來抵抗疾病的侵襲,防止隨著人的年齡的增長而出現的過早衰老。
」在西漢時期《王褒傳》一書中,也有「呵噓呼吸如矯松」的記載。南北朝時代陶弘景發明長息法。他在《養性延命錄》一書中說:「凡行氣,以鼻納氣,以口吐氣,微而行之名曰長息。
納氣有一,吐氣有六。納氣一者謂吸也,吐氣六者謂吹、呼、嘻、呵、噓、呬,皆為長息吐氣之法。時寒可吹,時溫可呼, 委曲治病,吹以去風,呼以去熱,嘻以去煩,呵以下氣,噓以散滯,呬以解極」。
隋代天台高僧智顗大法師,在他所著的《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一書中,也提出了六字訣治病方法。他談到:但觀心想,用六種氣治病者,即是觀能治病。何謂六種氣,一吹、二呼、三嘻、四呵、五噓 、六呬。此六種息皆於唇口中,想心方便,轉側而坐,綿微而用。
頌日:心配屬呵腎屬吹,脾呼肺呬聖皆知,肝臟熱來噓字治,三焦壅處但言嘻。傳至唐代名醫孫思邈,按五行相生之順序,配合四時之季節,編寫了衛生歌,奠定了六字訣治病之基礎。
風格特點
六字訣是一種吐納法。它是通過呬、呵、呼、噓、吹、嘻六個字的不同發音口型,唇齒喉舌的用力不同,以牽動不同的臟腑經絡氣血的運行。
預備式 兩足開立,與肩同寬,頭正頸直,含胸拔背,松腰松胯,雙膝微屈,全身放鬆,呼吸自然。
呼吸法 順腹式呼吸,先呼後吸,呼所時讀字,同時提肛縮腎,體重移至足跟。
調息 每個字讀六遍後,調息一次,以稍事休息,恢復自然。
5、孫思邈六字養生訣中的發音到底怎麼發?急急急~~~~
每天晨練,我們可以長聲念誦六字秘訣,調整五臟六腑及相關經絡。
但有了來自植物世界和水世界對人類贊美感謝的感應事實之後,我們就要將中醫學中的「六字養生秘訣」和我們對身體的「贊美與感謝」結合起來。
那就別樣神妙了。
(30)
我們先用六字養生訣呵護心臟。
在空氣新鮮的清晨,先撫摸一下胸脯的心臟部位,對心臟做出由衷的贊美與感謝。
當你體會到它怡悅的反應之後,便對它說:我將繼續呵護你。
這時候,你長聲念誦「呵——」(發「科」音)。
它是與深呼吸相結合的。深呼吸之後,隨著均勻悠長的呼氣,拖長聲音念「呵——」。
你會體會到「呵——」對心區部位的震動與疏通,還會感到腹部小腸部位的震動與影響。
熟悉中醫「人體經絡」的朋友還能體會到長聲誦念「呵——」,對心經和小腸經的震動與疏通。
(31)
接著,用六字養生訣調理療養肺。
同樣,先在呼吸中找到與肺部對話的感覺。
贊美感謝它之後,覺著它怡悅的反應了。
而後長聲念誦「四——」。用其特定的波動調理療養肺。
方法依然是與深呼吸相結合。
深吸氣之後,拖長聲音念「四——」時,自然而然勻長呼氣。
要在贊美和感謝的態度中長聲念誦「四——」。
而長聲念誦「四——」,反之又是我們對肺贊美感謝的延續。
這樣,你能體會到肺部的舒適感覺。
從中醫學講,肺與大腸互為表裡,你還能體會到腹部、大腸部位的舒服。
熟悉經絡的人還能體會到肺經、大腸經受到震動和疏通。
(32)
接下來同理,在贊美感謝之後,長聲念誦「呼——」,震動、調理、呵護我們的脾胃,同時調理疏通脾經、胃經。
胃的反應十分敏感。
只要我們贊美感謝完了,「呼——」,它的怡悅舒服感覺漾然出現。
有脾胃疾病的人,如果每天一兩次,每次幾分鍾長念「呼」字訣,有可能你的疾病不治而愈。
(33)
接著,長聲誦念「吹——」。
調理療養我們的腎臟及膀胱,
一樣,要在贊美感謝之後。
一樣,要與勻長的深呼吸相結合。
一樣,在贊美感謝的態度中長聲誦念。
一樣,把長聲誦念當做贊美感謝的延續。
我們的腎臟、膀胱以及相關的腎經、膀胱經,都會得到調理和療養。
有些微妙的反應會讓你驚喜。
不做不知道。做了才知道。
(34)
再接著,長聲誦念「噓——」,調理我們的肝、膽。
當然,也要贊美與感謝。
也是與深長均勻的呼吸相結合。
用贊美感謝的波動,震動、疏通、理療我們的肝膽。
用長聲「噓——」的特殊波動,震動、調理我們的肝膽。
贊美感謝的波動與「噓——」音的波動相結合,影響力直達肝、膽以及相關的肝經、膽經。
我們的肝膽平時反應似乎不甚敏感。
但肝區不適的人會發現,經此誦念後,不適會有所減輕。正怒氣沖沖肝火旺盛的人也會發現,在長聲誦念「噓——」音後怒氣消褪,右肋部被怒氣憋脹的感覺也會消失。
肝極為重要。膽更不可缺少。
一個贊美感謝後的長聲「噓——」,呵護好了你的肝、膽。
(35)
最後,長聲誦念「嘻——」。
調理、疏通、療養三焦以及相連的三焦經。
方法自然與前面五字訣一樣。
也是贊美誇獎感謝在先。
長聲念誦是其延續。
念完以後,你會覺得胸腹從上到中到下都很舒服。
(36)
六字養生訣到此就操練完了。
每天早晨將六字訣反復念誦幾遍,效果極佳。遍數多少以時間而定。念五分鍾可以。十分鍾更好。如果念二十分鍾,那就是極佳極佳了。
如果時間短,不僅每個字可以少念幾遍,甚至不必六個字念全。
脾胃不好,可以集中多念「呼——」。
心臟這段時間有些不適,可以單念「呵——」。
這都是因時制宜的事情。
6、六字訣氣功的作用是什麼?
六字訣養生來法的作用是:強化人體內部的組織機能,通過呼吸導引,充分誘發和調動臟腑的潛在能力來抵抗疾病的侵襲,防止隨著人的年齡的增長而出現的過早衰老。
六字訣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養生方法,為吐納法。歷代文獻對此有不少論述,秦自漢的《呂氏春秋》中就有關於用導引呼吸治病的論述。《莊子·刻意》篇中說:「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徑鳥伸,為壽而已矣。
(6)名醫羅明山的六字養生決擴展資料:
六字訣是一種吐納法。它是通過呬、呵、呼、噓、吹、嘻六個字的不同發音口型,唇齒喉舌的用力不同,以牽動不同的臟腑經絡氣血的運行。
預備式 兩足開立,與肩同百寬,頭正頸直,含胸拔背,松腰松胯,雙膝微屈,全身放鬆,呼吸度自然。
呼吸法 順腹式呼吸,先呼後吸,呼所時讀字,同時提肛縮腎,體重移至足跟。
調息 每個字讀六遍後,調息一次,以稍事休息,恢復自然。
參考資料:網路-六字訣
7、六字訣需要意念嗎?有氣感嗎?
六字決開始的時候只做呼吸和動作也可以有效果,(甚至可以單獨把呼吸拿出來單練)等熟練了以後再加意念一起配合著做。
也可以單獨的意念練習一下行走路線,但我建議等呼吸和動作配合熟練以後再做。
可以這么練習,先只做六字的呼吸熟練之後再加動作,兩者配合熟練之後再加意念。
六字決的意念不要太重,只要按照大體的行走路線模模糊糊的想就可以了。就是只要知道起點在哪終點再哪經絡行走的方向就好了,中間那段可以很快的含含糊糊的帶過。
氣感因人而異有人有有人沒有,不要追求氣感那是捨本逐末。有氣感當然說明有效果了,但沒有氣感不代表沒有效果,因為有人體質敏感有人不敏感。和身體健康狀況也有關,身體好氣感弱一些身體差氣感就強一些。因為身體差筋絡不通,在通筋絡的時候反應就大,等身體好了筋絡通了氣感又會變弱。氣感不是分辨有無效果的標准,只是鍛煉之後出現的現象。
鍛煉效果的標准要看身體狀況是否有改善,比如食慾大增、精神變好、睡眠變香等等。比如練功中有打呵欠、流眼淚、眼睛有發脹,這個是練肝經的效果,因為肝開於目。
六字決本來就是一套獨立的鍛煉方法,要站什麼樁。
下面是一套六字養生決
http://www.chinaqigong.net/mltyqg/yqg/lzj/index.htm
8、有誰知道祥康健康快車中的六字決是怎麼做的
「六字訣」屬於吐納類功法,是中國傳統氣功經典性功法之一,主要用於養生康復。基本法則是鼻吸口呼,在呼氣時默念噓(xu)、呵(he或ke)、呼(hu)、四(si)、吹(chui或fu)、嘻(xi)六字,以對治肝、心、脾、肺、腎、三焦和膽系的疾病,故通稱「六字訣」或「六氣法」。此法來源甚古,因其治病效果顯著,故歷代養生名家多重視之,至今仍盛行不衰。
這里所載三法皆出於漢代,是「六字訣」的早期文獻,從中可見「六字訣」之原本。為省煩累,不列原文,不加註釋,而是直接用現代漢語譯出。有關學術問題和實踐問題,均在「解說」中以明之。
一、六氣法
納氣有一,即吸氣。吐氣有六,即吹、呵、嘻、呼、噓、四,皆是呼氣。平時人的呼吸都是用鼻一呼一吸,呼吸均勻,但六氣法就要用鼻微微吸氣,用口慢慢呼氣,這叫做「長息」。它的方法和作用是:
時寒可默念「吹」字呼氣,時溫可默念「呼」字呼氣。用「吹」字呼氣能去寒;用「呼」字呼氣能去熱;用「嘻」字呼氣能去病,又能去風;用「呵」字呼氣能去煩躁,又能使氣下行;用「噓」字呼氣能消散淤滯,用「四」字呼氣能解除疲睏。所以老子說:「從早到晚,經常練習不懈,就能健康長壽。」
解說:
本條出自《太清金液神丹經•注序》,又見《養性延命錄》、《神仙絕穀食氣經》、《服氣雜法秘要口訣》等。
六氣法,又稱「六氣訣」、「六字訣」,屬於行氣、服氣的吐納治病健身之法,起源甚早。《老子》二十九章有「或噓或吹」之說,河上公註:「噓,溫也。吹,寒也。」《莊子•刻意》有「吹四呼吸,吐故納新」之說,「四」即張口噓氣。老莊之說雖不足以證明春秋戰國時就有「六氣法」,但從西漢河上公注中已見有與《太清金液神丹經•注序》的相同內容,這至少可以肯定在西漢時就有「六氣法」的萌芽。《太清金液神丹經•注序》是東漢五斗米道創始人張道陵的弟子趙升、王長所撰,其書為晉代葛洪整理。由此可以肯定:「六氣法」在東漢時就已流行,並受到了著名養生家的重視。今之學者在提到「六氣法」時皆肯定它的作用,這是對的,但把其起源說得過晚則有失恰當。
二、吐納六字訣
四字:四主治肺,肺連五臟。受風即鼻塞有病,就用四字吐納治之。
呵字:呵主治心,心連舌和五臟。心熱舌干有病,就用呵字吐納治之。
呼字:呼主治脾,脾連唇。論雲:「脾溫熱,即唇焦。」有此病狀,當用呼字吐納治之。
噓字:噓主治肝,肝連目。論雲:「肝氣過剩,眼就發紅。」有此病狀,當用噓字吐納治之。
吹字:吹主治腎,腎連耳。論雲:「腎氣虛,耳就聾。」有此病狀,當用吹字吐納治之。
嘻字:嘻主治三焦。三焦有病,當用嘻字吐納治之。
解說:
本訣出自《太上老君養生訣•服氣吐納六字第二》,該書題「華佗授廣陵吳普」。如此,則本訣於東漢時已有之,但比前《太清金液神丹經•注序》所載為晚。前者只說去寒、去熱、去病等,較籠統。本訣則明確地說對治五臟、三焦,已與後世乃至現在的「六字訣」完全一致,但對於「吐納」之說未詳。茲略釋於下:
吐納,即「吐故納新」補瀉之法。納,即吸氣,緩緩地用鼻吸入清新之氣,為補;吐,即呼氣,緩緩地用口呼出病濁之氣,同時有針對性地默念六字之一,為瀉。其吐納的操作,可參考「閉氣六字訣」。
三、閉氣六字訣
夜半後至中午是生氣之時,可以練功;其餘時間是死氣時,不可以練功。練功首先要調氣、服氣。氣調適之後,須床鋪厚軟,枕頭高低與身取平,仰卧,兩腳舒展,兩手握固,離身四五寸。然後微微用鼻吸引太陽氣,氣從鼻進入後,再用意念送此氣通遍身體,隨即閉氣。閉氣到不能再閉時,即細細地從口中呼出,不要讓耳聽到吐氣之聲。如果患上寒熱、瘴氣、腳腫等病,不論什麼時節,都可以調治。如果當日調治不好,明日再進行調治,不過三兩日必定會調治好。如果患心病冷病,就用「呼」字吐氣;熱,就用「吹」字吐氣。如果肺有病,就用「四」字吐氣。吐納次數:半夜後二十四次,雞鳴時十八次,天亮時十二次,日出後十二次,次數多更好。要練此功,還需先做一些導引按摩,以有助於去掉疾病。
去五臟病的療法:
心病,體有冷熱。療法:用「呼」、「吹」二氣去之。「呼」去冷,「吹」去熱。
肺病,胸背脹滿,四肢煩悶。療法:用「呵」氣去之。
肝病,憂愁不樂,頭眼疼痛。療法:用「噓」氣去之。
脾病,體上游風習習,情悶疼痛。療法:用「嘻」氣去之。
腎病,體冷而陰衰。療法:用「四」氣去之。
某臟有病,每次行功皆須做三十六遍。如果感到疾病未除,還需要左右導引按摩。
解說:
握固,氣功掌訣。即以四指握大拇指,如嬰兒握拳之狀,具有「閉關防」、「固真氣」和防止「驚功」的作用。
閉氣,古代氣功的重要方法之一。即吸足一口氣後暫時停止呼吸,直到憋不住時再緩緩呼氣,然後把呼吸調勻,再反復為之。
本條出自《太上老君養生訣•服氣吐納六字第二》,是東漢時期與「吐納六字訣」並行的另一種「六字訣」,主要特點是吸氣後「閉氣」,可分兩部分:
一是講治療一些雜病之法。對行功的要求,如體勢及吐納之法等論說甚細,並明確了行功的最低次數。
二是講治療五臟病之法。此與一般的訣法不完全一致。如心病,通常用「呵」字,此則用「呼」、「吹」二字,這是從「去冷」、「去熱」上說的,與前「六字訣」之說相同。又如肺病用「呵」、脾病用「嘻」,亦與前「吐納六字訣」及一般說法相抵牾,然而與前「六氣訣」之說相聯系,亦與具體疾病和辯證論治理論有關,是為古人實踐經驗,不可視為傳抄之誤。
此兩者皆要求結合導引按摩,以加強功效。現在社會上流行的導引按摩之法甚多,可根據自身治療的需要,選用適宜者。
=參照http://www.chinaqigong.net/mltyqg/yqg/lzj/
9、六字訣是什麼
六字訣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養生方法,為吐納法。
六字訣不但蘊藏著深厚的民族文化內涵和東方哲理,而且以其獨特的運動形式及優雅的旋律,集健身、養生、美學於一體,特別是對練習者的身心健康有其獨特的功效。
它的最大特點是:強化人體內部的組織機能,通過呼吸導引,充分誘發和調動臟腑的潛在能力來抵抗疾病的侵襲,防止隨著人的年齡的增長而出現的過早衰老。
(9)名醫羅明山的六字養生決擴展資料:
六字回訣流傳到現在,在功法上已形成了較完整的體系:功法理論保持了唐宋以來按中醫五行五臟學說來闡述的主體框架,對呼吸口型及發聲方法的認識漸趨統一,肢體的動作導引與意念的導引原則上遵循中醫經絡循行規律。
但是,在功法的規范性上,尚存在一些疑難問題。如,個別字訣(呵、呬)的發音、六字的吐音口型及發聲與否、六字與臟腑的對應、六字在練習中的排列順序等都存在著一些歧義;各種功法的呼吸發音與肢體導引動作之間的關答系各有特色,尚缺乏統一的科學論證。
10、六字訣有哪些保健功能
孫思邈養生六字訣有什麼作用
2016-03-28 15:39:06 來源: 武林軍事 責任編輯:軍事小薇
孫思邈養生六字訣
孫思邈養生六字訣是一套以呼吸為主的養生方法,主要是在呼氣時,通過用口呼吸的配合疏通和調節經絡和氣血,排除身體內所對應的致命邪氣,已收到有病治病,無病健身的功效。對冠心病,高血壓或低血壓,肝腸炎,氣管炎等多方面疾病,甚至對癌症都取得了重大的治療效果。
孫思邈圖
孫思邈圖
孫思邈據傳享年102或141歲,是個名副其實的百歲老人,他的養生六字訣既能防病治病,又能健身健體,方法簡單實用,後來又被稱為《太上玉軸養生六字氣決》或《六字延壽決》等。這是孫思邈根據養生家陶弘景《六字氣決》改編的,也經過他自己的養生時間,這才流傳下來的保健養生方法。
這套六字養生訣主要分為平時練法和四季練法。平時練法分站式動練法、站式靜練法和坐式靜練法三種。主要是以依次練習「噓、呵、呼、呬、吹、嘻」六字訣為方法,而其中「噓」字功養肝,對於肝臟虛火旺盛,食慾不振,以及眼睛干澀,頭暈目眩都有作用。
「呵」字決補心。對心悸、心絞痛、失眠健忘等有功效。「呼」字健脾。可以治療脾虛,腹瀉腹脹、脾胃不和、消化不良等。「哂」字潤肺,可治療外感傷風,發熱咳嗽等呼吸疾病。「吹」字強腎。男子腰腿無力女子宮寒等都有療效。「嘻」字理三焦。主要可對耳鳴、眩暈、喉痛、小便不利有功效。
孫思邈著作
孫思邈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醫者,在醫學方面的成就非常高。而孫思邈的著作也非常多。據不完全統計,孫思邈著作大概有八十幾種,不過其中很多都已經失傳了。
孫思邈圖片
孫思邈圖片
現在我們所能了解的主要有《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還有《老子注》、《莊子注》、《福祿論》等等,其他的冠名孫思邈的著作還有四十多種,但是到底是不是孫思邈所寫的已經不能確定,而且其中大部分已經失傳,更加不能考究作者到底是誰。孫思邈著作裡面最為讓後世人稱道的就是他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這兩本著作是中國古代中醫的百科全書。
而孫思邈之所以成為醫者,是因為他小時候體質不好,總是生病,所以他才立志作為醫者。當然,孫思邈不僅僅是在醫術上有非常高的成就,就是在醫者的精神上也有頗多的研究,他的著作《大醫精誠》不僅講述了醫術,也講述了作為醫者的精神,是兩者的高度集合。
可以說,孫思邈注重的不僅僅是醫術,同時也注重作為一個醫者的仁心,是當之無愧的醫學界大家,值得後世人敬仰。
孫思邈的著作非常多,而且都是醫學方面的著作,他的一生可謂是完全奉獻給了醫學,不僅僅是對當時,就是在如今,他的著作也對醫學研究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可惜的是,他的大部分著作都失傳了,留下來的也就寥寥幾部作品。
孫思邈簡介
孫思邈(581-682),京兆華原(現陝西銅川市耀州區)人,唐代著名醫葯學家,被後人稱為「葯王」。在他生活的年代,社會動亂,孫思邈隱居在陝西秦嶺太白山中,後來聲名鵲起,當時的政府征他當國子監博士,孫思邈拒絕。
孫思邈像
孫思邈像
他主要研究鑽研道家經典,對醫學相當的有興趣,重點研究僱人的醫療方劑,更注重收集民間的經驗,多年之後,終於寫出了在我國醫學史上有深遠影響的《千金要方》。公元659年,又著有《唐新本草》,於公元682年無疾而終。據記載,孫思邈一生寫出80餘篇著作,不多現在大部分都早已失傳。
孫思邈的一生都寄託在醫學事業上,並不重視功名和官職,拒絕了朝廷多種的封官,希望自由自在的四處游歷,研究中草葯,峨眉山,終南山,下江洲,太白山,都有他游歷的蹤跡。
孫思邈從小體弱多病,家中散盡家財為他醫治,他自小聰慧,生於隋開皇元年,卒於唐永淳年,享年102歲。他在內科、外科、兒科和五官、針灸等多方面都非常精通,一生鑽研了二十四項成果,在醫學史上開創了歷史的先河。
他的思想在張仲景的基礎上,更加全面而系統的研究了中醫葯,是醫學史上的先驅,被西方國家尊稱為「醫學論之父」。孫思邈還十分的注重醫德,講究「無欲無求」,「一視同仁」、「華夷愚智,普同一等」,是我國古代著名而傑出的科學家,思想家和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