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最經典中醫養生

最經典中醫養生

發布時間:2020-12-27 21:27:33

1、求幾首關於 養生 的詩詞

1、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步出夏門行·龜雖壽》曹操

詩中以長壽動物神龜為例,說明生老病死的規律。同時也是一曲養生之道的千古絕唱,是曹操給後世養生長壽的渡人金針!今人常用詩中「烈士暮年,壯志不已」來抒發老當益壯的胸襟。

2、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飲酒》 陶淵明

這首典型的養生詩,境與意會,物與心融,真是妙不可言。

3、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

負暄閉目坐,和氣生肌膚。

初似飲醇醪,又如蟄者蘇。

外融百骸暢,中適一念無。

曠然志所在,心與虛空俱。——《負冬日》 白居易

唐代詩人白居易,在詩作中有不少是抒寫養生方法的。他的「養生方法」之一就是勤煉氣功。從詩中可以看出,白居易不但愛好氣功,而且已修煉到很高的層次。他練功時「外融百骸暢,中適一念無」。

4、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程顥

健身需健心,「心樂才有身樂」,樂觀曠達,內心歡樂,才能健身強體。怎樣才能「心樂」呢?北宋名家程顥他認為人的一生,即便老了,生活也應當和少年人一樣豐富多彩,以愉悅身心,歡度晚年。

5、羽蟲見月爭翻翻,我亦散發虛明軒。

千梳冷快肌骨醒,見露氣人霜逢根。——《蘇沈良方》蘇軾

宋代文學家蘇東坡一生仕途坎坷,但他卻處世達觀,淡泊名利,晚年除寄情山水外,還潛心研究醫葯,收集民間驗方,這首詩說的就是他在皎潔的月光下,站立在空曠的軒閣之中,梳發健身的情景。

他還經常練習氣功,「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便是他練習氣功時清朗精神境界的寫照。

6、惜氣存精更養神,少思寡慾勿勞心。

食惟半飽無兼味,酒止三分莫過頻。

每把戲言多取笑,常含樂意莫生嗔。

炎涼變詐都休問,任我逍遙過百春。——龔廷《攝養詩》

明代名醫龔廷賢活到92歲,他寫的《攝養詩》,是根據多年從醫治病,保健養生的實踐,歸納出的一套有關「吃喝玩樂」的科學規律。

這首詩告訴人們,別輕視「吃喝玩樂」。這四個字是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做的「大文章」,只不過歲月給每個人判的分數不同罷了。「吃喝玩樂」不是人生目的,而是保證身心健康的生活工作手段。

7、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常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得神仙。——陸游

南宋大詩人陸游,一生共走過了85個春秋。他詩中蘊含的獨特養生之道,可以使我們參悟到這位詩人的長壽秘訣,對現代人提高健康素養無疑具有現實的借鑒意義。陸游鍾情食養,清淡為主。在諸多食療方法中,陸游似乎對食粥有所偏好。

他認為豐盛的飲食會加重腸胃的負擔,粗茶淡飯為宜。粥系流質食物,老幼皆宜,味美香糯,營養豐富,易為人體消化吸收。如果在粥中加入相應的食品或食物,如蓮心、薏苡仁、花生米、羊肉、西洋參、胡蘿卜等,還有防治疾病、祛病延年的功用。

2、關於養生的書籍有哪些,給我推薦些

【明】張景岳的《景岳全書百》是一部很好的中醫書籍
清人吳澄所著《不居集》
周守中《養生頻纂》
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
楊力《周易與中醫》
洪紹光《養生錄》

中醫四大經典:
《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學》。

《醫學心悟》 《醫宗度必讀》》

《傷寒雜病論》,

養生的話去看《求醫不如求問己》《葯補不如食補》,多去看看營養方面的書籍 中醫養生,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所謂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長之意;所謂養答,即保養、調養、補養之意。總之,養生就是保養生命的意思。以傳統中醫理論為指導,遵循陰陽五行生化收藏之變化規律,對人內體進行科學調養,保持生命健康活力。 精神養生是指通過怡養心神,調攝情志、調劑生活等方法,從而達到保養身體、減少疾病容、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的目的。

3、吃什麼可以補血?

女性因其生理有周期耗血多的特點,若不善於養血,就容易出現面色萎黃、唇甲蒼白、肢澀、發枯、頭暈、眼花、乏力、氣急等血虛症。嚴重貧血者,還極易過早發生皺紋、白發、脫牙、步履蹣跚等早衰症狀。血足,皮膚才能紅潤,面色才有光澤,女性若要追求面容靚麗,身材窈窕,必須重視養血,養血則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神養。 心情愉快,性格開朗,不僅可以增進機體的免疫力,而且有利於身心健康,同時還能促進身體骨骼里的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起來,使得皮膚紅潤,面有光澤。所以,應該經常保持樂觀的情緒。 2.睡養: 保證有充足睡眠及充沛的精力和體力,並做到起居有時、娛樂有度、勞逸結合。要學會科學生活,養成現代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不熬夜,不偏食,不吃零食,戒煙限酒,不在月經期或產褥期等特殊生理階段同房等。 3.動養: 要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特別是生育過的女性,更要經常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和戶外活動,每天至少半小時。如健美操、跑步、散步、打球、游泳、跳舞等,可增強體力和造血功能。 4.食養: 女性日常應適當多吃些富含「造血原料」的優質蛋白質、必需的微量元素(鐵、銅等)、葉酸和維生素B12等營養食物。如動物肝臟、腎臟、血、魚、蝦、蛋類、豆製品、黑木耳、黑芝麻、紅棗、花生以及新鮮的蔬菜、水果等。 5.葯養。 貧血者應進補血養血葯膳。可用黨參15克、紅棗15枚,煎湯代茶飲;也可用麥芽糖60克,紅棗20枚,加水適量煮熟食用;還可食用首烏20克,枸杞20克,粳米60克,紅棗15枚,紅糖適量煮成的仙人粥,有補血養血的功效;貧血嚴重者可加服硫酸亞鐵等。 此外,還應該根治出血病症。女性患有月經過多、月經失調以及腸寄生蟲病、萎縮性胃炎、上消化道潰瘍、痔瘡或反復鼻出血等疾病時,均要及早就醫,盡快根治。防止過多流產,可少消耗許多血液,也是婦女保證健美身體的一項重要條件。

4、所謂的有名中醫真的有用嗎?

中醫好處真不大,若從個人的得失權衡利弊來講。若說經濟效益更不大。當你花費十年八年的光陰學好時,你就會發現願來的選擇是蠢的。尤其是通過自學去學時,那就更會有一種悔不當初的感覺。因為,哪怕你認為學成,你也公開不了行醫。
就算勉為其難做了,你也沒什麼大的收益。從收入來講,甚至比不上做個工廠技術工種的工人。若如你科班出身而到醫院上班,對比起西醫生,也有一種「蚊與牛比」的感覺。若講到你去開間葯店吧,十行九檔里算你獨占鰲頭了,也比別人賺不了多少。總之,辛辛苦苦而得的報酬,會讓你大失所望,會讓你離心中的成功人士的距離相差十萬八千里。你會連個開理發店的剃頭匠也比不上。
於此,例子很多,舉不勝舉。一句話,學中醫,除非你將來不靠它而活,而想作為還心願的話,那就學吧。否側,學中醫是現今社會最低劣的學業。最沒有收入保證的工種。就算它不令你家徒四壁也大致相近。這不是嚇你的。
況且,你這個題主的出發點並不是高雅的話,而只是認為能有效,能有利可圖就想去學,望將來學成會大富大貴的,那麼,我就勸你千萬別想。它將會無情地擊碎你這個巴望。也因為,從各方面來看,你都不是個學中醫之人。具備不了學中醫的條件。最好你問一問自已,你骨子裡有沒有三心兩意。
而如今更多的是假·中醫,他們打著中醫的旗號,利用人們對西醫的不信任,獲得自身利益。他們吹噓中醫能治百病,又罵西醫只為了錢(迎合當前輿論導向)。很多老年人就相信了,從此成為中醫粉。
而假·中醫吹噓的言語騙不了有點判斷力的人,於是便出現了反對的人,這些人只是反對假·中醫的不實言論,卻被說成了中醫黑。於是在互相的謾罵中,假·中醫成功的搞臭了中醫的名聲,就如同幾個收紅包,不負責任的一個搞臭了整個醫生群體一樣。
對於那些無腦中醫粉,那些說「我中醫吃幾副葯就治好腦淤血,治好癌症,治好艾滋,治好各種各樣疾病,省事又省錢,你們西醫一點用也沒有,除了坑錢啥也不會」的人。我想說西醫沒用,沒有西醫你怎麼知道自己腦淤血,艾滋,癌症自己得了什麼病!
所以啊,中醫或許有好的地方,但它需要有人去研究。任何事物就靠著以前留下來的方法而自己不去創新是肯定要被時代淘汰的。

5、早上幾點起床最好啊?

我們該如何確定早上的健康起床時間呢?其實可以根據中醫養生的學問來判斷,其實我們人體器官在每個時辰都在進行不同的工作,要麼工作,要麼休息。比如說如膽、肝、肺這些器官,是在晚上的11點到凌晨5點之間排毒養經的,這是在我們深度睡眠中進行的。而從早上5點開始,我們的大腸就會接著開始排毒,這個時間就是適合排便的時間,站在排毒的驕傲度,那麼就會在每天的5:00-7:00之間排便是很好的。所以我們可以認為這個時間段也是起床的最佳時間,但最好不要早過5點,另外最好不要超過7點,這樣可以方便腸道更好的排毒,身體可以更加健康。

健康起床時間應遵循兩個原則。
1

我們已經了解到最佳的起床時間,大約是早上7點之前。但這是有前提的,局勢前一天我們應該是10點前上床睡覺的。如果你做不到每天十點睡覺,那麼為了保證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你的最佳起床時間可以往後推移。我們說的5-7點起床好是對於睡得早的人而言的,所以,如果你睡得早,十點前就睡了,那麼七點左右起來,去排個宿便,這是很健康的,如果你的沒有辦法,睡得晚,那麼也是可以向後推遲的,但最好注意早睡早起。

2

判斷最佳的起床時間,除了要保證規律的睡眠,最關鍵的還要保證自己睡眠充足,讓身體休息好再起來。我們常說的說最佳的睡眠時長是8小時,也是因人而異的,有些人精力旺盛,可能6小時早已休息足夠,而有些人相對精力不足,會需要更長的睡眠時間來休息,達到9-10小時都是可能的。
另外如果你最近有心事沒有睡好,或者白天身體太過勞累,你就可以適當妨延長一下睡眠時長,如果你睡滿了八小時,醒來後還是覺得很累,這就表示你需要再睡一會了,但睡覺再舒服,不能貪睡,自己休息沒休息好,每個人心裡應該有個數。

睡眠對我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我國有龐大的失眠人群,我國失眠率高達38%,這是很驚人的。為了我們的健康著想,睡眠應該養成好的習慣,每天定時定點休息,睡前沖個熱水澡,或能幫助你迅速進入夢鄉。一般來講,每天10點睡覺,7點起床是最健康的,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個人狀況以及近期是否勞累過度來決定自己幾點起來,但也要注意不能貪睡。

6、中醫如何發展?

中醫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在與大自然作斗爭中就創造了原始醫學。人們在尋找食物的過程中,發現某些食物能減輕或消除某些病症,這就是發現和應用中葯的起源;在烘火取暖的基礎上,發現用獸皮、樹皮包上燒熱的石塊或沙土作局部取暖可消除某些病痛,通過反復實踐和改進,逐漸產生了熱熨法和灸法;在使用石器作為生產工具的過程中,發現人體某一部位受到刺傷後反能解除另一部位的病痛,從而創造了運用砭石、骨針治療的方法,並在此基礎上,逐漸發展為針刺療法,進而形成了經絡學說。 中醫理論主要來源於對實踐的總結,並在實踐中不斷得到充實和發展。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專著《黃帝內經》問世。該書系統總結了在此之前的治療經驗和醫學理論,結合當時的其他自然科學成就,運用樸素的唯物論和辨證法思想,對人體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治療與預防,做了比較全面的闡述,初步奠定了中醫學的理論基礎。《難經》是一部與《黃帝內經》相媲美的古典醫籍,成書於漢之前,相傳系秦越人所著。其內容亦包括生理、病理、診斷、治療等各方面,補充了《黃帝內經》之不足。 秦漢以來,內外交通日漸發達,少數民族地區的犀角、琥珀、羚羊角、麝香,以及南海的龍眼、荔枝核等,漸為內地醫家所採用。東南亞等地的葯材也不斷進入中國,從而豐富人們的葯材知識。《神農本草經》就是當時流傳下來的、中國現存最早的葯物學專著。它總結了漢以前人們的葯物知識,載葯365種,並記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氣五味等葯物學理論。長期臨床實踐和現代科學研究證明:該書所載葯效大多是正確的,如麻黃治喘,黃連治痢,海藻治癭等。 公元三世紀,東漢著名醫家張仲景在深入鑽研《素問》、《針經》、《難經》等古典醫籍的基礎上,廣泛採集眾人的有效葯方,並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著成《傷寒雜病論》。該書以六經辨傷寒,以臟腑辨雜病,確立了中醫學辨證施治的理論體系與治療原則,為臨床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後世又將該書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其中,《傷寒論》載方113首(實為112首,因其中的禹余糧丸有方無葯),《金匱要略》載方262首,除去重復,兩書實收劑269首,基本上概括了臨床各科的常用方劑,被譽為「方書之祖」。 西晉醫家皇甫謐(公元215~282)將《素問》、《針經》、《明堂孔穴針灸治要》三書的基本內容,進行重新歸類編排,撰成《針灸甲乙經》12卷,128篇。該書為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針灸專書,其內容包括臟腑、經絡、腧穴、病機、診斷、針刺手法、刺禁、腧穴主治等。書中經過考查確定了當時的腧穴總數和穴位349個(包括單穴49個,雙穴300個),論述了各部穴位的適應證與禁忌,總結了操作手法等,對世界針灸醫學影響很大。公元701年日本政府制定醫葯職令時規定,本書為醫學士必修書。 公元610年,巢元方等人集體編寫的《諸病源候論》,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病因證候學專著。全書共50卷,分67門,載列證候1,700餘條,分別論述了內、外、婦、兒、五官等各疾病的病因病理和症狀。其中對一些疾病的病因及發病原理已描述得比較詳盡而科學。例如:對某些寄生蟲的感染,已明確指出與飲食有關;認為絛蟲病系吃不熟的肉類所致。書中還記載了腸吻合術、人工流產、拔牙等手術,說明當時的外科手術已達到較高水平。隋唐時期,由於政治統一,經濟文化繁榮,內外交通發達,外來葯物日益增多,用葯經驗不斷豐富,對葯物學成就進一步總結已成為當時的客觀需要。公元657年唐政府組織蘇敬等二十餘人集體編修本草,於公元659年完稿,名為《唐·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這是中國古代由政府頒行的第一部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國家葯典。它比歐州紐倫堡政府公元1542年頒行的《紐倫堡葯典》早883年。該書共54卷,包括本草、葯圖、圖經三部分,載葯850種,在國外影響較大。公元713年,日本官方就以此書的傳抄本規定為學醫的必讀課本。 唐代醫家孫思邈(公元581~682)集畢生之精力,著成《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其中,《千金要方》分為30卷,合方論5,300首;《千金翼方》亦30卷,載方2,571首。二書還對臨床各科、針灸、食療、預防、養生等均有論述。尤其在營養缺乏性疾病防治方面,成就突出。如認為癭病(指甲狀腺腫類疾病)是因人們久居山區,長期飲用一種不好的水所致,勸告人們不要久居這些地方;對夜盲病人,採用動物肝臟治療等。公元752年,王燾著成《外台秘要》,全書共40卷,1,104門(據今核實為1,048門),載方6,000餘首,可謂集唐以前方書之大成。 宋代對中醫教育比較重視。宋政府設立「太醫局」,作為培養中醫人材的最高機構。學生所學課程包括《素問》、《難經》、《傷寒論》和《諸病源候論》等。教學方法也有很大改進,如針灸醫官王惟一曾設計鑄造銅人兩具(公元1026年),精細刻制了十二經脈和354個穴位,作為針灸教學和考試醫師之用。考試時,試官將銅人穴位注水,外用蠟封。受試者如取穴正確,可針進水出。是這中國醫學教育事業的創舉。公元1057年,宋政府專設「校正醫書局」,有計劃地對歷代重要醫籍進行了搜集、整理、考證和校勘,歷時十餘年,約在1068~1077年陸續進行。目前我們所能讀到的《素問》、《傷寒論》、《金匱要略》、《針灸甲乙經》、《諸病源候論》、《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外台秘要》等,都是經過此次校訂、刊行後流傳下來的。 公元十二至十四世紀的金元時代,中醫學出現了許多各具特色的醫學流派。其中有代表性的有四大家、即:劉完素(公元1120~1200),認為傷寒(泛指發熱性疾病)的各處症狀多與「火熱」有關,因而在治療上多用寒涼葯物,被後世稱之為「寒涼派」:張從正(約公元1156~1228),認為病由外邪侵入人體所生,一經致病,就應祛邪,故治療多用汗、吐、下三法以攻邪,被後世稱之為「攻下派」;李東垣(公元1180~1251),提出「內傷脾胃,百病由生」,治療時重在溫補脾胃,因脾在五行學說中屬「土」故被後世稱之為「補土派」,朱震亨(公元1281~1358),認為人體「陽常有餘,陰常不足」(即認為人體常常陽氣過盛,陰氣不足),治療疾病應以養陰降火為主,被後世稱之為「養陰派」。 明代醫葯學家李時珍(公元1518~1593)親自上山采葯,廣泛地到各地調查,搞清了許多葯用植物的生長形態,並對某些動物葯進行解剖或追蹤觀察,對葯用礦物進行比較和煉制,參考文獻800餘種,歷時27年之久,寫成了《本草綱目》,收載葯物1,892種,附方10,000多個,對中國和世界葯物學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大約在公元十一世紀,中醫即開始應用「人痘接種法」預防天花,成為世界醫學免疫學的先驅。公元十七至十九世紀,由於傳染病的不斷流行,人們在同傳染病作斗爭的過程中,形成並發展了溫病學派。如明代吳有性認為傳染病的發生,「非風非寒,非暑非濕,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他稱之為「戾氣」。他指出「戾氣」的傳染途徑是自口鼻而入,無論體質強弱,觸之皆病。這就突破了中醫學歷來認為的病邪是由體表進入人體的傳統理論,在細菌學尚未出現的十七世紀中葉,這無疑是一偉大創舉。到了清代,中醫在治療溫病(包括傳染性和非傳染性發熱性疾病)方面成就的代表著作有葉桂的《溫熱論》、薛雪的《濕熱條辨》、吳瑭的《溫病條辨》及王士雄的《溫熱經緯》等。 清代醫家王清任(1968~1831)根據屍體解剖和臨床經驗寫成《醫林改錯》,改正了古代醫書在人體解剖方面的的一些錯誤,強調了解剖知識對醫生的重要性,並發展了瘀血致病理論與治療方法。 近百年來,隨著西醫在中國廣泛地傳播,形成中醫、西醫、中西醫結合並存的局面。一些醫家逐漸認識到中西醫各有所長,因此試圖把兩種學術加以匯通,逐漸形成了中西醫匯通學派。其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是:唐宗海(1862-1918)之《中西匯通醫書五種》;朱沛文約19世紀中葉)之《華洋臟腑圖像合纂》;張錫純(1860-1933)之《醫學衷中參西錄》等。 中醫葯學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幾千年來為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並以顯著的療效、濃郁的民族特色、獨特的診療方法、系統的理論體系、浩瀚的文獻史料,屹立於世界醫學之林,成為人類醫學寶庫的共同財富。中醫葯學歷數千年而不衰,顯示了自身強大的生命力,它與現代醫葯共同構成了我國衛生事業,是中國醫葯衛生事業所具有的特色和優勢。

7、辟穀真的可以減肥嗎?

8、我想自學中醫,怎麼學呢

雖不知你自學中醫的動機是什麼,但可以肯定是對你有用你才肯學,當然我也碰到一些人,他們學中醫的目的是為了批判中醫。我學的第一本書是《中醫基礎理論》,什麼陰陽五行臟腑經絡,剛開始你會覺得難以理解,但只要你花心思多聯系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普通道理,是可以很快入門的,然後就要自學一下人體解剖學,搞清楚人體的一些最基本的知識,分得清橈側、尺側,找得到橈動脈在哪裡,就可以開始練習把脈了。
把《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方劑學》、《中葯學》、《內科學》這五門中醫學課程學完後,你就可以在中醫老師的幫助下看病開方了,當然,你的第一個病人天經地義的就是你自己,切忌避開有毒性的中葯,用葯以平和的為主,一步步來。
學習以上課程的同時,你可以看看《黃帝內經》、《傷寒論》這兩本書,從現在開好,一直學到你駕鶴西去的那一刻,象談戀愛一樣,愛它一輩子。把它讀透,背爛,在治病時要想念著它們,這是成為名醫的必經之路。
中醫是一門實踐性、經驗性很強的東西,書讀透了,病還不一定看得好,一定要拜師學藝,這是學中醫的捷徑,切記切記!!!
最後一點,不瞞您說,學中醫真的要悟性,這絕不是故弄玄虛!!
有不明白的可以問我,一定耐心回答!祝你心想事成!

9、我國古老的養生文化經典是哪本書?

《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醫學文獻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它比較全面地闡述了中醫學理論體系的系統結構,反映出中醫學的理論原則和學術思想,為中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黃帝內經》一書,不僅是一部偉大的醫學巨著,而且也是一部光輝的養生學、康復學著作。因為它全面地反映並總結了秦漢以前的養生學、康復學成就,對於中醫養生學、康復學的有關理論、原則和方法,進行了比較全面而系統的論述,從而奠定了我國養生學、康復學的理論基礎,是學習中醫養生學、康復學的必讀之書。

《黃帝內經》是戰國秦漢以來各醫家的論文匯編,其匯編成書的時間約在西漢。然自成編以後,直至唐代,仍有增損。因此,《內經》這部著作,並不是出自一人的手筆,也不是一個時代、一個地方的醫學成就,而是在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各醫家的經驗總結匯編。所謂黃帝著《內經》,亦僅是託名而已。

《黃帝內經》中所闡述的養生學思想如下:

第一,正確地回答了「生命的起源是什麼」。《黃帝內經》認為生命與自然界息息相關,如《素問·寶命全形論》里指出:「天地合氣,命之曰人」;《靈樞·本神篇》亦曰:「德流氣薄而生者也」,即認為自然界的陰陽精氣是生命之源,這種認識是符合實際的。

第二,認為「天人相應」,養生學、康復學的根本點在於「順應自然」。《黃帝內經》把人與自然界看成一個整體,自然界的種種變化,都會影響人體的生命活動,即天有所變,人有所應,因而,強調要適應自然變化,避免外界侵襲。如《靈樞·本神篇》指出:「要順四時而適寒暑」,《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則提出了「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四時順養原則。《素問·上古天真論》又明確指出「虛邪賊風,避之有時」,從而開辟了中醫防病養生的先河。

第三,清楚地闡明了生命的發展規律。《黃帝內經》對人體生、長、壯、老、已的生命規律有獨到的觀察和科學的概括,不僅注意到年齡階段的變化,也注意了性別上的生理差異,如《素問·上古天真論》中,男子8歲為一生理階段,女子7歲為一生理階段的遞變規律,《靈樞·天年篇》以10歲為一階段的遞變規律,分別詳細闡述了人的生理變化特點。

第四,對衰老的認識是正確的。《黃帝內經》詳細論述了衰老的變化過程及衰老表現,並指出情志、起居、飲食、縱欲、過勞等諸方面若調節失當,是導致早衰的重要原因,並提出要「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素問·上古天真論》),初步建立了抗老防衰及老年病防治的理論基礎。

與最經典中醫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