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養生和食療密不可分,應當如何去食療養生?
應當根據每個人的自身情況來制定不同的食療計劃再去進行養生。
食療養生顧名思義就是 通過吃一些事物來改變身體的一些功能素質,從而使身體更加健康達到養生的目的。這種食療養生的方法一般是以食物所起到的營養作用來治療疾病,保持身體健康的。其實在很早的時候,我國的中醫就了解到人們所吃的食物不光可以提供人類生存所需要的基本營養,而且也可以治療一些疾病。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養生這個方面,漸漸地社會上就被人推出一些養生的配方食物和保健品,一般見得多的都五穀雜糧,葯膳等,在中國傳統之中,人們講究人們平常所吃的膳食要平衡,要講究各種食物的攝入,一般以穀物為主,其他的食物也要隨之搭配適量食用,這樣才能飲食合理。
在中醫方面,一般覺得食物補比葯物補更為有效。如果是身體比較虛的經常生病的女性,就建議食葯共補,要吃中葯進行調理,另外還要多喝熱水,還有一些滋補的的湯,這樣對女生的身體比較好。而且,一定不要太挑食、偏食,各種食物都盡量要去吃一點,最好多吃一些穀物類的食物,並且要養成吃淡食的習慣。
如果是有高血壓的人,就建議將芹菜榨成汁喝,還有可以用山楂,砂糖等配料與穀物一起煮,或者吃蓮子糯米粥,水果也是少不了的,最好多吃一些蘋果,獼猴桃,西瓜,特別對於老年人血管硬化的話最好多吃木瓜,能夠很好地幫助其血管軟化,蔬菜的話可以吃韭菜、黑木耳等等。
2、食療與飲食養生的區別體現在哪幾個方面?
食療的含義: 我國自古就有「寓醫於食」、「醫食同源」之說,「食療」故名思義,即食物療法或飲食療法。根據各人不同的體質或不同的病情,選取具有一定保健作用或治療作用的食物,通過合理的烹調加工, 成為具有一定的色、香、味、形的美味食品。
「食療」既是美味佳餚,又具有養身保健、防病治病,能吃出健康,益壽延年。 我們的祖先把「美食養身」和「防病治病」兩者相互結合,溶為一體,能補能治,創造了「中國食療學」。,食療與葯膳的關系: 「食療」和「葯膳」的概念常被人們混淆,「食療」和「葯膳」既有區別,又有聯系。
「食療」是研究養身保健,防病治病,延年益壽的一門學科,「食療」是不加葯物,「葯膳」是食物加葯物,是一種含有葯物成分的膳食,使苦口的葯物,變成美味的佳餚。 「葯膳」是在傳統「食療」的基礎上,進一步將食物與葯物相結合,運用傳統的飲食烹調技術和現代加工方法,製成的色、香、味、形俱佳,具有養身防病,治療康復和益壽延年的功效。
「葯膳」包括:葯菜、葯粥、葯酒、葯茶等。嚴格地說,「葯膳」屬於葯物劑型之一,只是這種劑型形式多樣,品種不一,按功能分類,可分為: 益氣健脾,補血養營,氣血雙補,滋陰生津,助陽補腎, 安神益智,開胃消食,溫里散寒,理氣止痛,活血化瘀, 平肝熄風,解表散邪,祛痰止咳,清熱解毒,祛風除濕, 利水退腫,潤腸通便等等。
「葯膳」是在食療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可以說是「葯療」 加「食療」,因此有「葯膳食療學」之稱。「葯膳食療學」的歷史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由簡到繁的發展過程,是一門既古老而又新興的臨床實用學科,頗得國內外各界人士的青睞。
保健養身須趁早、 依據情況選食療。 若問食療之根本、平衡膳食最重要。
3、食療養生的原理
中國傳統膳食講究平衡,提出了「五穀宜為養,失豆則不良;五畜適為益,過則害非淺;五菜常為充,新鮮綠黃紅;五果當為助,力求少而數」的膳食原則。用現代語言描述就是,要保持食物來源的生物多樣性,以谷類食物為主;要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每天要攝入足夠的豆類及其製品;魚、禽、肉、蛋、奶等動物性食物要適量。
中國的傳統膳食結構是非常合理的,但我國民眾的飲食結構卻越來越西化。資料顯示,1997年到2002年,我國居民所消費的十大類食物中,糧食和豆類食品的消費量分別下降了l2.6%和6.8%,糖類食品增長了42.1%,植物油類、肉類、禽類和蛋類的消費都分別上升了20%以上。這種局面的出現跟洋快餐泛濫等問題有關,洋快餐大多是油炸、烘焙加工的食品,肉類比例非常高,這種「吃肉才有營養」的錯誤導向是造成飲食結構西化的重要原因,而實際上,食物熱量的60%左右來自碳水化合物,25%來自脂肪,12%~15%來自蛋白質,如此才是理想的膳食構成比。洋快餐的特點是三高和三低,即高熱量、高脂肪和高蛋白質,低礦物質、低維生素和低膳食纖維。由於營養嚴重失衡,所以國際營養學界稱洋快餐為能量炸彈和垃圾食品.
實際上,在一些國人熱衷於飲食西化的時候,以中國傳統飲食結構為代表的東方膳食結構,卻越來越為世人所矚目。1989年,美國參議院史無前例地召開了有關膳食營養的聽證會,聽取了美國康乃爾大學、英國牛津大學、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在中國6年的合作膳食調查研究結果,認為中國的傳統飲食結構是非常有利於健康的.
概括而言,中國傳統膳食結構有四大優勢。第一是主副食分明,傳統膳食非常注重穀物的健康作用。第二是關注新鮮蔬菜的健康作用。中國傳統膳食新鮮蔬菜來源廣泛,食用量大,「食不可無綠」已經成為中國傳統飲食的金科玉律。中國居民每個人一天大約要吃500克新鮮蔬菜,德國只有80克,英國是83克,荷蘭大約100克,[NextPage]美國l02克~103克,法國120克。第三是強調「可一日無肉,不可一日無豆」;「青菜豆腐保平安」的膳食原則,第四,我們的傳統膳食堅持了低溫烹飪的方法,如主食饅頭、米飯、面條、餃子、粥等烹制都在水環境中進行,採用100C左右的溫度加熱,比烘烤的溫度要低得多,爆炒菜餚也是短時間完成,這種烹調方式不僅有益於保持蔬菜的營養成分不受損失,也滿足了菜餚表面殺菌的需要,同時也減少了油脂的氧化。
所以,我們要堅持中華民族的傳統飲食結構,學會食療養生的方法,要多吃「神」造的天然食物,少吃人造的加工食品。
4、養生、葯膳、食療、保健的概念和區別?
概念
養生指保養、調養、頤養生命。即以調陰陽、和氣血、保精神為原則,運用調神、導引吐納、四時調攝、食養、葯養、節欲、辟穀等多種方法,以期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葯膳發源於我國傳統的飲食和中醫食療文化,葯膳是在中醫學、烹飪學和營養學理論指導下,嚴格按葯膳配方,將中葯與某些具有葯用價值的食物相配伍,採用我國獨特的飲食烹調技術和現代科學方法製作而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美味食品。(簡言之,葯膳即葯材與食材相配伍而做成的美食。)
食療又稱食治,即利用食物來影響機體各方面的功能,使其獲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種方法。
保健,意思:保護健康。亦指為保護和增進人體健康、防治疾病,醫療機構所採取的綜合性措施。
區別
養生產生於上古先民為抗禦嚴酷的自然環境,調整體力,抗禦疾病,防治疾病的需要。養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養生是先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總結生命經驗的結果。
葯膳它是中國傳統的醫學知識與烹調經驗相結合的產物。它「寓醫於食」,既將葯物作為食物,又將食物賦以葯用,葯借食力,食助葯威,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既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強身、延年益壽。
食療通常認為,食物是為人體提供生長發育和健康生存所需的各種營養素的可食性物質。也就是說,食物最主要的是營養作用。其實不然,中醫很早就認識到食物不僅能營養,而且還能療疾祛病。如近代醫家張錫純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曾指出:食物「病人服之,不但療病,並可充飢;
養生,指合理選用養精神,調飲食,練形體,慎房事,適寒溫等保健方法,通過長期的鍛煉和修習,達到保養身體、減少疾病、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目的的技術和方法。簡而言之,所有促進健康、延長壽命的活動都是養身活動。
5、中醫食療與養生的關系
?
6、食療與飲食養身的區別
食療是中醫療法的一種,源於宮廷葯膳。主材為各類型的中葯材及滋補品,經過合理的烹飪加工,使食材和葯材中的成分充分混合,更加易於腸胃吸收,葯物能夠更充分的被人體吸收並起到應有的作用,而其中的實物的營養成分又可以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所以食療的根本是食為葯。有較長的療程周期。
飲食養身是在對的季節吃對的食物、是養身的一種方法。運動可以健身、減肥、增加肺活量、增強體質。對的飲食可以調理腸胃、調理氣血,增加維生素攝取。通過不同季節不同蔬果的不同做法,已達到營養均衡,調理內分泌等功效。
簡單的說食療是一種療法!飲食養生則是簡單針對我們怎麼吃會比較健康,什麼季節該吃什麼。而沒有什麼療法啊,療程啊。
冬吃蘿卜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葯方。白菜蘿卜湯,益壽保健康。吃飯先喝湯,到老不受傷。這都是說飲食養生的方法。
希望對你有幫助吧!
7、飲食與養生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飲食與養生之間的關系:
酸與鹼:食物分為酸性與鹼性,一般糧食類(大米、麵粉、玉米等)、肉類(豬、牛、羊等)、禽類(雞、鴨、鵝等)、水產類(魚、蝦、貝等)、蛋類、花生、核桃、糖類、用穀物釀制的酒等,含磷、硫、氯等元素較多,是酸性食物;而蔬菜、水果、牛奶、紅薯、土豆、海帶、豆類、香菇、黃瓜等,含鉀、鈣、鈉、鎂等元素較多,則屬鹼性食物。酸性與鹼性食物分別會給人體血液和體液帶來酸性或鹼性傾向。在健康狀態下,人的體液一般呈弱鹼性,如攝入太多酸性食物,會影響營養吸收,形成酸性體質,易患疾病;過多進食鹼性食物會使人體液偏鹼,也不利身體健康。日常膳食中應注意兩類食物的適量搭配,力求酸鹼平衡。
寒與熱:食物從中醫角度來說都可入葯,且具寒、涼、溫、熱、平等性質。因體質應以陰陽協調為好,日常飲食應針對性多吃或少吃某些食物,使陰陽相調和,才是健康之本。某些病患更應注意食物寒溫性。適當忌口,更有利疾病治療。如溫性食物有雞肉、芋頭、南瓜、辣椒、生薑、大蒜、韭菜、糯米、柑桔、柿子、李子、石榴等,羊肉、狗肉、胡椒、荔枝、菠蘿等則性熱助火;寒性食物有鴨肉、豬肉、海帶、田螺、竹筍、白菜、茄子、苦瓜、香蕉等;涼性食物則有黑豆、黃瓜、芥菜、梨子、桃果、柚子等;平性食物有雞蛋、食糖、番茄、紅薯、玉米、蓮藕、蘋果等。要注意不同食物性質的合理搭配,保持身體陰陽調和。體質虛寒者不宜多吃溫熱性食物,也應視氣候適當擇性偏食。
精與粗:現代人越來越食而偏精,近年來出現粗食雜食熱。精食通過加工已屬非天然食品,並不利健康;但精食在加工中損失大量營養物質,容易導致營養不平衡,產生高生活水平下的營養不良。因此,要改變「食不厭精」的不良飲食習慣,主食粗精搭配,保證充足營養。
肥與瘦:過去,人們愛吃肥肉以保證足夠脂肪。生活好了,人們又怕脂肪過多產生脂胖或膽固醇過多,易患上腦血管疾病、冠心病、動脈硬化症等。其實,脂肪在人體能量代謝中起重要作用。肥肉中含膽固醇為每百克107毫克,遠低於蛋黃、蝦米、魚籽等,但含有維生素A、D,所以應肥瘦兼取。特別是正在發育的青年人吃些肥肉更有益於生長。人們普遍愛食用植物油,更應適量進食肥肉,使部分動物油發揮調節營養作用。
軟與硬:食物有軟硬之分,飯也有干稀之別。幼兒應多吃硬食,利於牙齒生長;老年人體質衰退多進食軟食以加快營養吸收。腸胃病患者不可常食太硬太乾的食物,會加重腸胃負擔,誘使病情復發或加重。年輕人常食硬食利於保持良好的咀嚼功能。故生活中可多食軟性食物,保證營養充分吸收。最好軟硬相配而有所側重。
咸與淡:鹽有助於維持人體正常血容量,控制人體細胞內外水分的流通。人體進食鹽分過少會影響健康,但食鹽量過高已被證明與高血壓、心臟病的高發病率有聯系。目前人們的食鹽量普遍過高,所以要適當控制食鹽量。一般正常成年人每天攝入鹽的量應在5~6克之間,相當於15~35克醬油的含鹽量。
甜與苦:常吃甜食能補氣血,利於解除肌肉緊張,還有解毒作用;但食甜過多會導致血糖升高和血液中膽固醇增加,使身體虛胖。青少年吃糖過多會影響營養吸收造成營養不良,故每人每年有8千克糖足矣。苦味食品多含氨基酸、維生素、生物鹼、甙類、苦味素、微量元素等,具有抗菌消炎、解熱去暑、幫助消化、增進食慾、提神醒腦、消除疲勞等作用。研究發現苦味食物具抗癌及降血糖作用,適當多些「自找苦吃」,能得到「苦口良心」的好處。
葷與素:葷者,肉食也。葷食過多給現代人帶來許多身體的不適和疾病,如使膽固醇增多,心血管疾病增加,高血壓及肥胖症高發等,由此人們特別是國外開始興起「吃素」。確實,葷食過多給健康帶來消極影響,多吃素食會促進酸鹼平衡,預防心血管疾病及避免肥胖,還能養顏美容,但長期素食也是弊多利少。素食者會使蛋白質得不到充分供給,人體某些消化功能逐漸衰退,引起物質交換失調,導致記憶力下降、精神萎靡、反應遲鈍,長期蛋白質不足還是消化道腫瘤和胃癌的重要致病原因。建議每周一素食或一日葷一日素的飲食方式。
快與慢:社會節奏加快,「快餐」應運而生,大受青睞,但快餐也存在不少問題,化學添加劑較多,營養不全面,衛生條件較差,有違傳統飲食文化及飲食習慣。國外目前已在興起「慢餐」運動,以保護歷史形成的飲食文化為己任,推薦豐富多彩的傳統烹調方式,提倡進餐時細嚼慢咽,以幫助消化,保護胃、胰、膽等器官不受強烈刺激,降低餐後高血糖。
飢與飽:人餓了要進食。現代人生活優越,有人以享口福為首選,大吃大喝引來身體諸多疾病。那麼,人應該吃飽一些還是飢餓一些好呢?《內經》說「飲食自倍,腸胃乃傷」,「飲食有節」是「度百歲乃去」的重要條件之一。孫思邈說: 「不欲極飢而食,食不過飽;不欲極渴而飲,飲不欲過多。」現代人科學飲食觀應是「凡食之道,無飢無飽」,即不可經常餓極也不可時常飽極。長期飢餓會使人體肝臟解毒能力降低,而短時間內大量攝入高蛋白食物會超過肝、腎處理氨的能力,產生氨中毒,毒害中樞神經,故最好能做到早餐好、中餐飽、晚餐少,飢飽有度。有關醫學研究還表明,人飢一餐或一日還可使人體處於空虛狀態利於排除體內的廢物雜質,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和改善身體代謝狀況。
8、中醫食療與養生的介紹
《中醫食療與養生》是2009年04月由中國戲劇出版社編輯出版的秋雨的中醫食療養內生方面的專著。本書容詳細論述疾病與食物的關系,從傳統中醫的角度,指出食葯同源,葯膳在防病治病中的作用。同時作者對如何製作葯膳,從選材、加工到成品,均給出了詳細的方法。針對不同的疾病,本書提供了幾百種相應的葯膳食譜,以滿足患者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