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養生與武術中的精氣神

養生與武術中的精氣神

發布時間:2020-12-24 16:13:17

1、書法與武術的聯系

中國武術和中國書法是我國的兩大國粹。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有幾千年的歷史,並且流傳海
外,深受中外人民的喜愛。武術,古代首稱「手搏…『武藝」等,近代又稱國術。是幾千年我國
人民用以鍛煉身體和自衛的一種獨特方法,門派繁多,技法各異。書法,是漢字書寫的藝術,有
筆法、字法、章法。書體繁多,有真(正)、草、隸、篆,真體又有歐、柳、顏、趙,蘇、黃、米
、蔡等。本文主要談武術中的劍術和書法中的行草,側重探討劍術和書法的相同及骨勢,以此來
說明劍術與書法有著密切的關系,習練劍術和書寫行草,可互相溝通,互相補充,共同進步,既
利於這兩門技藝的發展,也有利於習練者身心健康。

劍術「精氣神」
劍是武術中短兵器的一種,系由古兵器演化而來。《釋名·釋兵》中說:「劍,檢也。」劍是
一種防範非常的衛體武器。武術諺語有「刀如猛虎,劍如飛風」,「刀似下山猛虎,劍如翻海蛟
龍」。劍術特點是靈活、敏捷、瀟灑、飄逸,氣勢連貫,演練起來變化多端,劍神合一,一氣呵
成,步法輕快,腰似蛇行。劍法主要有點、崩、刺、撩、掛、劈、雲、抹等。劍術套路有多種,
根據不同拳種而定。比賽中的劍術,有規定「騰空跳躍…立劈橫抹…『點刺撩崩…『勾掛纏雲」
等動作。其快捷兇猛,剛柔相濟,瀟灑大方,給人以美的享受。
漢代是劍術發展的黃金時代,鋼鐵劍以全新面貌取代了青銅劍,並已成型,隨著劍的鑄造技
術和制型的改革,其使用方法也日趨完善。至今劍的種類和名稱頗多,但其整體均由劍身和劍柄
組成,其中劍身包括劍尖、劍刃、劍脊;劍柄包括護手、劍首。而且劍首大都繫上劍穗。除擊劍
格鬥外,還出現了整套動作組成的「舞劍」。漢代有《劍道三十八篇》,對以前使劍之法進行了
系統的總結闡述,至今已形成系列的整套劍術有昆侖劍、青萍劍、蟠龍劍、純陽劍、太極劍、八
卦劍、形意劍、雙手劍、螳螂劍和龍鳳雙劍水魯雙劍等等。
演練太極劍有如行雲流水,始終處於連綿運動中。其動作銜接緊密,勁斷意不斷,勢斷意相
連,如春蠶吐絲連綿不斷。其柔中藏剛,內有虛實、動靜、開合、屈伸等諸多矛盾。這些矛盾是
對立統一的,又是相互轉化的。又如八卦劍內容豐富,舒展大方,腳踏八方,步走九宮,行如游
龍穿梭,連綿不斷,身械齊動,如白蛇吐信,青龍探爪,出神入化。有如急風閃電,擰旋滾轉,
一身是圓。劍隨身動,身帶劍行,青雲平浮。
行草「骨筋韻
行書是書法不可缺的一種,乃書法學習的難點,也是古今眾多書法家所追求的,具有很高的欣
賞價值。文采奕奕的唐代李北海,容魏碑入行書,筆毫流動,骨力滲透,凝重如山頓,雄健而又
活潑。明代書畫家董其昌對他的評價很高,說「右軍如鳳,北海如鷹」,「羲之如龍而李如象」。
黃庭堅是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傳說長年來往過江,慣看盪槳撥棹,以致他用筆也「似長槍大戟,
縱伸橫逸,勢若飛動」。也有形容韋誕字似「龍威虎振弩張」;索靖的「飄鳳忽舉,鷙鳥乍飛」;
王恆的「插花美女,笑舞鏡台」等,無一不是對行、草書法的真實寫照。草書是急就章。它起源於
漢,正如東漢末年書法理論家趙壹所分 析:「蓋秦之末,刑峻網密,官書頻,戰攻並作,軍書
交馳,羽檄紛飛」,稍加快書寫就有連筆。即成為隸書的變體,人稱「章草」。其特點:「一簡
、二連、三圓轉」,結構省減,書寫接連,圓轉不方折,簡約明快,與我們現代行草書一樣。
行草是介於真書、草書之間的書體,事實上早已存在。秦漢時期的真書與草書都沒有明確的
概念,故行書也無從談起,章草(隸草)逐漸成熟並被規范後,行書才顯示出來,但得到承認還是
較晚的事。行書對隸書演化為楷書起著促進作用,而楷書地位確立後,行書、草書則成為一種為
人們所喜愛而富有極強藝術魅力的書體。
在東漢時期草書有杜度、崔援、張芝、蔡邕等,他們不僅書法一流,而且在書理研究上給人
們留下了寶貴的遺產。東漢至西晉的行草發展,I為東晉王羲之、王獻之、王殉等行草達到高峰打
下堅實的基礎,「三王」的作品大多為唐代的摹刻本。
行草書是靠用筆墨「點畫」構成。運筆必有「筆勢」,點畫有「起止轉折」,筆勢亦須「起
承轉合」,靈活轉換,變化無常,深有「骨勢」。每一種用筆都是多變的。實際上,同一種用筆
往往因書體、字體、章法和書家風格習慣不同而有所不同(略同武術中太極劍和八卦劍一樣);下
筆之際,明於審時度勢,隨機應變,使筆鋒下的點畫形態隨之適應結字和章法的需要而變化,做
到「翰不虛動,下必有由。一畫之間,多起伏於峰抄;一點之內,殊衄挫於毫藝」(孫過庭《書
譜》)。只有這樣,用筆才能生動活潑。

品味相似
劍術動作是由點、刺、劈、雲等攻防動作組成的各種劍法,劍法又配合手、眼、身法、步組
成劍術組合,又由各種劍術組合組成完整的套路。視同於行草書法中的點、橫、撇、捺等筆法,
從而組成字法,又有數個字的連帶或筆斷意連等組成章法。無論是劍法、筆法或是整套劍路和
整篇章法都有「骨勢」,這就是它們的相同點。「骨」即內含,如武術中的「精氣神」,也視
同於書法中的「骨架」或「神韻」。勢即外形,如劍術中的劍體和書法I中的書體,包括:劍法
、組合和套路;行草的筆法、字法和章法。
欣賞一個劍術套路,要從起勢到收勢,看它全套動作是否合理到位,不但要看勢,還要看
骨,如同整篇書法的章法是否合理,不但外形(勢)好,內涵(骨)、神韻更為重要。劍術中有「
點、撩、劈、\刺,,等,書法l}1釘「橫、豎、撇、捺」等;劍術中有展縮,書法中有開合;
劍術有一氣呵成,書法有一揮而就;劍術中有「犀牛望月…」燕勢平衡」,書法中有「斜而不
倒,凌涯獨立」;劍術有「騰空」,書法有「飛動」;劍術中要體現「精氣神」,有劍與"手、
眼、身法、步』』的緊密協調配合默契,書法中有「含而不露…『有藏有露」,「內含神韻,
內外合一」,「有方有圓,時隱時現」,上下左右,協調順達。
劍術的「虛、實」,俯拾可得,「虛」就是偽裝、隱蔽。隱蔽自己的真實出妻的劍法,
如「近而示之遠,攻而示之防」等,這是一種以假亂真、迷惑對方的謀略。「實,,就是明
火執仗的實打實著。《草廬經略.卷六.虛實》:『『實而示之以虛,以我之實,擊彼之虛
,如破竹壓卵。」比如劈劍本是自己的強項,卻偽裝虛弱,麻痹對方,達到出奇制勝的目的
。在劍術中「緩與急」輕與重…『輕撩與重劈」「退步與進步…『防與攻…『虛與實」等,
要靈活運用、有機配合。如在整套劍術中,有時「行走如雲」以配合雲劍、抹劍;有時急跑猛
跳,以配合崩劍、刺劍。還有定勢,如「金雞獨立…『犀牛望月」。全套運用到場地四周,動
作協調合理,體力分配均勻,使得見此套劍如見整篇行草書一樣。 虛與實是一對對立統一的
矛盾。對立,僅是它們矛盾關系的一種形態。它們是相互對立、相互包容的不可分割的關系。
這此關系在劍術和行草中,比比皆是。劍術與行草書就是「竅幽極渺,汪洋姿肆。」
行草書法也有「虛實」,在結字、章法中不斷地表現出來。如用筆上的「輕與 重 「
與急…『藏鋒與露鋒」,結字上的 「疏密…·爭讓…『白黑…『次主…『短長」「小大」,
而章法方面利用字距行距 的「疏密」、重心的「斜正」,黑色的「枯潤」「淡濃」,以及落
款用印的尺寸、位置,均須適宜恰當等等。拿用筆說,筆不實就欠沉著;筆不虛又欠圓活。只
用實筆,行貌笨滯;全用虛筆,近似油滑。在變化中應當求和諧,有韻律,有規則,才不雜亂
。請看米芾行草,點畫用筆較重,筆力沉勁,毫不漂浮,非點畫處偶相引連,用筆偏輕,一片
虛靈。他那一行一字的重心線,左右擺動,跌宕起伏,卻整體仍維持平衡,這就是他的風格,
如同在醉劍中,翩躚起伏,上下左右搖晃,看似失去平衡卻又保持平衡;似醉非醉,但卻醉態
百出,暗藏殺機,待得勢即閃電般地出擊,給人以驚心動魄、美的享受。再看唐代書法變革家
顏真卿書寫的《裴將軍詩》,陽剛之美在字里行間流動。那「戰馬若龍虎』』五字,尤為雄偉
壯觀。全篇字有正、有斜,有靜、有動,有肥、有瘦,有枯、有潤,真是潑墨淋漓,氣吞山河
。唐代書法「癲狂」大家張旭、懷素的狂草更是不受約束,自由奔放,大起大落,離合聚散,
令人盪氣回腸。這與「劍如飛鳳」如1出一轍。唐代詩人杜甫曾以詩來形容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
為「來如雷霆收震怒,罷若江海凝青光」,「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又雲:「往者吳人
張旭,善草書書貼,數長於鄴縣見公孫大娘舞劍《西河劍器》,自此草書長進,豪盪感激,即公
孫可知矣。。』』做為一個書法家,經常觀看練劍或親身體驗劍術中的韻味,會對自己的行草書
創作,大有裨益。劍術中的輕柔飄逸連綿不斷,快捷掃劍及清脆點崩,或變化無窮的劍花等,對
習字練字有莫大的啟發。
用氣略同
凡習練內家拳者,均重內功。以內功為基本功,亦稱築基功。書法的筆力和神韻也可以說與氣
有著直接關系,練習書法,除腕部有力外更主要的是寫字與氣配合,寫出的字才能人木三分。書
寫者的底氣不足,字也不會雄健有力。書法家年積月累的寫字如有意配合運氣書寫,久而久之則
內功基礎自然堅實深厚 劍術在行劍中均要氣沉丹田。攻防用力時,則用鼻哼氣;起跳時要提氣
使氣l廠
上走,這樣才能跳得高;落地時,氣要上浮,才能做到輕如鴻毛;震腳時,氣要下 沉,做到重
如鋼鐵。氣與劍要配合協調,才能做到靈活多變,虛實分明,柔軟如水,強硬如鋼,綿里藏針,
剛中有柔,颯爽』優美,變化無窮。 .
書法用氣也很重要。排除雜念,氣沉丹田。行筆要均,力達筆尖。筆鋒轉換要閉氣。筆鋒上
提時,氣上行。按筆要沉氣,收筆要放氣。我們經常看到一些有造詣的書法家寫字時或寫很重要
一筆時閉住氣息,舌舔上牙,待字寫完後出一口氣,電就是將廢氣放出。書法中的用氣繁多,幾
年或幾卜年的用筆運氣練字對身體健康好處莫大,無數優秀的書法家大都是長命的老壽星。
劍術與行草中的用氣基本上是一樣的。氣同劍與筆的行動同時運轉,有提氣、閉氣、沉氣、
出氣、運氣。—位好的武術家或書法家能將氣運至劍尖或筆鋒,能使手中的劍或筆運用得靈活多
變,沉穩有力。
綜上所述,雖然隔行的劍術和行草概念各異,但其理存於一。

2、武術套路中的精氣神到底是什麼意思

一般指看不到的東西。精是人之本,即指人的身體所包含的精氣,就是身體素版質。權氣,就是運氣,活動時所需的氣。武術有運氣一說嗎,通過使用氣的吸收和吐納,配合身體的運動,是運動產生更好的效果,例如加強防守和攻擊。神,指大腦思想。就是在武術運動中體現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長期練習,會改變一個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反映。

3、我很喜歡武術,但有手淫的毛病,又克服不了,聽說這對精氣神有影響,到底如何修養呢?

你不練氣功沒什麼大問題

4、武術、精氣神如何練就

炯炯的目光,健壯的身板,一身傳統的中式服裝,握手時堅定有力。初次見到的邢台市政協委員夏雲飛,一股「俠氣」撲面而來。記者難以想像,眼前的夏雲飛已是做爺爺的人了。
夏雲飛出生在河北省巨鹿縣的古雲城村。這個普通的小村子有著世代習武的習俗。用夏雲飛的話來說:「我們村子裡幾乎家家戶戶都是一個練武場,個個都是『武林中人』」。
受此熏陶,夏雲飛從小就練習站弓步,耍棍棒,練得一身硬氣,以致到了遇見沙坑就練「掏沙功」,看見牆頭就練「凌雲步」,逮著一棵樹,差不多地也要格鬥兩下的地步。
然而,對於習武之人來說,僅僅做到「習」是不夠的,「悟」才是進入境界至關重要的一環。悟者才能得到武術的精髓,不悟者終歸只是一介莽夫。
夏雲飛的悟性是有目共睹的。他先後拜太極高手李英才、無影手張來快、神腿三絕趙電光為師,經三位拳師傳藝調教後,夏雲飛不光身快,腿快,出手更快。13歲那年,夏雲飛獲得了巨鹿縣武術比賽的第一名。
夏雲飛告訴記者,當時在村子裡,他的身手算是非常不錯的,也算是小有名氣。「我們村附近有一些人專門找我來摔跤,卻從來沒人能把我撂倒過,我也就得了一個外號,叫『不倒翁』。」他說。
頻繁的交手,讓夏雲飛的身體越來越靈活,經驗越來越豐富。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已經是「周身上下無不拳也」。
憑著一身真本事,夏雲飛開始走江湖傳授武術。在具備了相當的經驗和經濟基礎後,他創辦了屬於自己的武術教育機構。目前,他的河北省雲飛武術學院,已經成為華北地區規模最大的全日制、全封閉武術院校。
雖然武術有很多派別,但是「內練精氣神,外練筋骨皮」是各家各派練功的准則。夏雲飛告訴記者,練習武術時,人體的各部位幾乎都要參與運動。系統地進行武術訓練,體現在外在的層面,可以利關節,強筋骨,壯體魄;而對內,可以理臟腑,通經脈,調精神。
武術能讓個體的心身處於不斷的協調配合當中,但是需要進行艱苦的訓練,達到與常人不一般的體質特徵。所以,習武多年也是教武多年的夏雲飛認為,除了強身健體、靈活頭腦之外,學習武術更重要的是培養不怕苦、積極向上的拼搏精神。望採納

5、武術中的,精 氣 神

手眼身法步是技巧、方法、經驗,是外。精氣神其實就是力量方面,是內。一個人精不旺、氣不足、神不佳,談何力量,所以要內外兼修。力量方面一個大力士有時也不一定能贏得過那些傳統武術大師,比如太極.

6、請問怎麼把武術套路練的大方?和怎麼練武術的眼神,也就是精氣神

通過描述,你技術問題不大,主要是心理問題,須知,大方源於自然,自然源專於放鬆屬,放鬆源於心靜!確切的說,你心無雜念是根本,消除喜、怒、哀、樂、恐、煩、貪、等困擾自然心靜,心靜自然放鬆,此時行拳走架,以自我為中心,莫管他人的存在,即「無人」之境界,自然「大方」!

再說說氣勢!例如長拳類,姿勢舒展大方,動作靈活敏捷,節奏分明,干凈利索,快慢有致,該快則如疾風暴雨,該停則嘎然而止,不拖泥帶水!例如練太極拳,動作要連綿不斷,銜接和順,處處分清虛實,重心保持穩定,眼、身、心配合協調,多練多體會,功夫用到「家」,氣勢自然會出來!

最後說說眼神!因為我們中國的拳法要求各異,有的拳法,在招數停頓的時候要求看手,有的看腳,有的要求緩回頭,有點要求猛回頭;還要通過眼神表達出,平靜、犀利、兇狠等拳術內涵來!通常採用如下方法訓練,例如對著鏡子進行修正姿態、凝視物體眼神不錯練意境、冷水潑面不動練定力...等等!

7、武術練習對青少年的精氣神有什麼影響

武術練習對青復少年的精氣神有變製得更加強旺盛、強悍。
武術不管是真實的格鬥還是套路的演練,主題本質都是攻與防,如何用最大的技巧擊倒對,保護自己,在套路的演練中要表現出勇敢,兇猛的攻防意境,如果散打類實戰,要真實的對面拳腳的攻擊,要克服恐懼與不安,長期練習,對青少年的精氣神是有一種旺盛、強悍表現。

8、怎樣講解武術精氣神

哎,來精氣神簡單啊。天有三寶日月自星,人有三寶精氣神。精是指精力,精神,即你的思想意志;氣是指你全身的氣血,有內氣、外氣之分;神就是你的意識,神智。練很多功夫 氣功,拳法都要講究精氣神高度合一,這樣精神高度集中,才會發揮出最佳效果,最大力量。
氣功周天運行法,講到,練氣要練丹田之氣;先要使元神充足,精力充沛,才能煉精化氣,練氣化神,煉神還虛。精可以理解為精子,精力,可以煉化成為全身的氣,隨氣血遊走周身,沖開穴道,打通周天;然後練氣化神。

9、武術的特點與作用?

武術的特點:

1、寓技擊於體育之中

武術作為體育運動,技術上仍不失為攻防技擊的特性,而是將技擊寓於搏鬥與套路運動之中,而搏鬥運動集中體現了武術攻防格鬥的特點,在技術上與實用技擊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從體育觀念出發,他受到競賽規則的制約以不傷害對方為原則。

如在散手中對武術中有些傳統的實用找擊 方法作了限制,而且嚴格規定了擊打部位和保護護具,短 兵中使用的器具也作了相應的變化,而推手則是在特殊技 術規定下進行競技對抗的。因此,可以說武術的搏鬥運動具有很強的攻防技擊性,但又與實用技擊有所區別。

2、內外合一,形神兼備的民族風格

既究形體規范, 又求精神傳意。內外合一的整體觀,是中國武術的一大特 色。所謂內,指心、神、意等心志活動和氣總的運行:所謂外,即手眼身步等形體活動。內與外、形與神是相互聯系統一的整體。

比如五禽操就是一種模仿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的的奇妙功夫,其精髓就是:「外動內靜、動中求靜、動靜兼備、有剛有柔、剛柔並濟、練內練外、內外兼練」,著名學者申寶峰用二十字把五禽操概括為:「健身五禽操,虎鹿熊猿鳥,形神兼具備,長練永不老。」

3、廣泛的適應性

武術的練習形式、內容豐富多 樣,有競技對抗性的散手、推手、短兵,有適合演練的各種拳術、器械的對練,還有與其和適應的各種練功方法。不同的拳種和器械有不同的動作結構、技術要求、運動風格和運動量,分別適應人們不同年齡、性別、體質的需求。

武術受時間、季節限制也很小。 較之不少體育運動項目,俱有更為廣泛的適應性,武術能在廣大民間歷久下衰,與這一特點不無關系利用 這一特點可為現代群眾性體育活動提供方便,使武術 進一步社會化。

武術的作用:

1、提高素質,健體防身

武術套路運動其動作包含著屈伸、回環、平衡、跳躍、翻騰、跌撲等,人體各部位幾乎都要參與運動。武術對外能利關節,強筋骨,壯體魄;對內能理臟腑,通經脈,調精神.武術運動講究調息行氣和意念活動,對調節內環境的平衡,調養氣血,改善人體機能,健體強身十分有益。

2、鍛煉意志,培養品德

練武對意志品質考驗是多面的。練習基本功,要不斷克服疼痛關,磨練「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常年有恆,堅持不懈的意志品質。套路練習,要克服枯燥關,培養刻苦耐勞,砥礪精進,永不自滿的品質。遇到強手克服消極逃避關,鍛煉勇敢無畏、堅韌不屈的戰斗意志。經過長期鍛煉、可以培養人們勤奮、刻苦、果敢、頑強、虛心好學、勇於進取的良好習性和意志品德。

3、競技觀賞

武術豐富生活武術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無論是套路表演,還是散手比賽,歷來為人們喜聞樂見。唐代大詩人李白好友崔宗字贊他」起舞拂長劍,四座皆揚眉」杜甫在《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著名詩篇中有「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

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的描繪。漢代打擂台,「三百里內皆來觀」。都說明無論是顯現武術功力與技巧的競賽表演套路,還是鬥智較勇的對抗性散手比賽,都會引人入勝,給人以美的享受,都具有根高的觀賞價值。通過觀賞,給人以啟迪教育和樂趣。

4、交流技藝,增進友誼

武術運動蘊涵豐富,技理相通,入門之後會有「藝無止境」之感。群眾性的武術活動,便成為人們切磋技藝,交流思想,增進友誼的良好手段。隨著武術在世界廣泛傳播,還可促進與國外武術愛好者的交流。

(9)養生與武術中的精氣神擴展資料:

武與表演、體育、競技和格鬥的不同:

1、武術與舞術不同

舞術不是武術,就如放煙花不是投炸彈,一樣。盡管舞術有從武術中提煉出與其對應的同、通之理,但舞術是傾向美學之術,缺失了武術中殺傷實力,不可混淆。

2、武術與體育不同

體育,是育體之術,是以有形的解剖學為判斷准繩的肌體鍛煉,是磨練意志之術,但缺乏解決對敵時的意識訓練,所以體育訓練不具備實戰能力。

在真實的戰斗中,破壞對手的意識、意念及意向,才能達到攻其不備、以弱制強的效果。中級武術,是以修習這一點為導向的。這方面的訓練,不是有形的解剖學范疇,是無形的意識訓練范疇。

3、武術與競技不同

競技,是以提升參與者技藝為目標的切磋、琢磨行為,所以,同門、同等級的競技才能達到這個效果;不同門、不同等級的競技,只會失漏本門技術和製造仇恨,不可取。

4、武術和格鬥不同

格鬥,是介乎競技和模擬真實搏鬥的行為,是違悖了武「不主動動戈」的宗旨,有三方面弊端:

主動參與,主動暴露其技術漏洞;無論勝敗,都輸給了名利;格鬥是參與暴力,而不是制止暴力,違悖了武的善性,與「通過習武達到修習個人心性完美」的宗旨、背道而馳,是屬於「爭斗」范疇、而不屬於「止戈」范疇的行為。

與養生與武術中的精氣神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