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養生項目起源

養生項目起源

發布時間:2020-12-15 19:14:05

1、遠古起源期的養生方法有哪些?

 中醫有著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積累了豐富的診療經驗,與西醫相比,對許多疾病具有獨到見解、獨特治療方法和確切療效。下面學習啦小編給大家介紹中醫養生的優勢,希望對你有用!

中醫養生優勢

中醫養生,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從源流上說,第一個時期是遠古起源期。這個時期,膳食養生、環境養生、針灸按摩和導引吐納術等出現。第二個時期是先秦奠基期。這一時期出現的周易、道家、儒家、《黃帝內經》共同營造了中醫養生的根基。第三個時期是秦漢魏晉豐富期。由於吸納了董仲舒、《神農本草經》、王充、張仲景、華佗、葛洪、陶弘景等人的養生保健思想,內容更加豐富。第四個時期是隋唐充實期。巢元方、孫思邈、佛家等都更加充實了中醫養生保健學的內容。第五個時期是宋金元發展期。這時,老年醫學得到不斷發展,醫葯養生保健方法日臻完善,飲食養生更豐富多彩,「金元四大家」對養生保健學作出了貢獻。第六個時期是明清推廣期。這時,養生重「命門」和「寶精」說,有豐富多彩的養生保健方法,動靜結合養生,導引武術健身,並重視老年頤養。第七個時期是近現代弘揚期。預防保健取得顯著成就,開展養生保健理論研究和學術交流,重視養生保健教育。

中醫養生的基本觀念非常科學,一是生命觀。講究生命的物質觀和生命的運動變化觀。二是壽夭觀。講究先天稟賦和後天因素。三是和諧觀。講究人與自然的和諧、人體自身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四是權衡觀。講究自然、生命的權衡自穩和養生的權衡自穩。五是健康觀。既有傳統健康觀,又有現代健康觀。

中醫養生治未病是世界醫學發展的方向

「預防是最佳的醫葯」,這是當代美國科學院院士、哈佛大學醫學院終身教授、醫學博士亞歷山大·利夫說的一句話。然而,早在兩千多年前成書的《黃帝內經》中就已提出了「治未病」的概念。

書中有三處明確提出「治未病」的概念。治未病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未病先防,二是既病防變。在未病先防方面,重要的手段就是養生。

馬孝文教授曾指出:「中醫的可貴之處就在於"上工治未病"的防治思想。中醫注重養生,保持健康之生,注重人體的自強。西醫雖然也有預防思想,但它講的是打預防針,是滅菌,其實有點細菌不是壞事,人體才有抗病能力。」因此養生是中醫無可匹敵的獨特優勢。

中醫養生法則

動靜互涵、形神合一。動靜適宜;動以煉形,靜以養神;保形全神,調神安形。

三因制宜,審因施養。因時施養、因地施養、因人施養。

知行並重,持之以恆。知之不易,行之更難。養生保健貫穿一生,練功貴在精專,養生保健重在生活化。

內因為主、正氣為本。護腎保精,扶正固本;調理脾肺,益氣扶正;清靜養神,真氣從之;慎避邪氣,正氣安和。

天人相應、內外統一。積極主動,順應自然;協調內外,調內為主;因時之序,順應天時;異法方宜,適應地理。

中醫養生方法

1、氣功養生法。要注意練功的注意事項,切不可走火入魔。

2、神志養生法。修德怡神、調志攝神;積精全神、四氣調神。

3、行為養生法。像膳食、起居、房事、運動、交際、休閑娛樂、旅遊、沐浴等均可養生。

4、針推養生法。使用針灸、推拿、刮痧等進行。

5、本草養生法。即葯物養生,應用著眼於補、瀉兩個方面。用之得當,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益壽延年的作用。但葯物不是萬能的,如果只依靠葯物,而不靠自身鍛煉和攝養,畢竟是被動的、消極的。葯物只是一種輔助的養生措施,在實際應用中,應掌握如下原則:不盲目進補,補勿過偏,應辨證進補。另外,要注意盛者宜瀉、瀉不傷正等。

6、審因施養法。即因地(地理環境、居住環境)、因時(年月、四季、晝夜等)、因人(即因人的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體質、不同職業人群、不同體表部位)區別施養。

2、武術與氣功的起源和發展

武術與氣功的真實名字,叫內功,內氣加武功。
武術分器械和拳法,器械的話,中國很早就有。
拳法和氣功,應該是達摩祖師所創造。
達摩祖師根據古代瑜伽術提煉精華而成。
古代瑜伽術,要比佛教還早,也為佛教所用。
達摩面壁,佛門正解: (轉自 neigong.cc 內功網)
達摩祖師,是唯一一個親臨中國傳法的佛祖。
古代社會,法治淡薄,弱肉強食,悲慘殺戮,歷盡滄桑,疾病折磨,生死離別,苦不堪言。
達摩祖師,初到中國,皇帝接見,三問達摩:佛法無邊,可防病否?可防身否?可長壽否?
達摩搖頭,轉身而去,山洞面壁,頓悟禪理,九年苦修,佛心結果,真經問世,普渡善緣。
達摩真經:防病洗髓經(醫),防身心意把(武),長壽易筋經(禪)。
達摩三經,威力無窮,為防落入歹人之手貽害眾生,定下門規:達摩真經一字無,只可師承親傳。

何為佛?即佛心,佛行,佛果,方可稱佛。
佛心即救苦救難之慈悲心;佛行即救苦救難之實際行動; 佛果即普度眾生,救苦救難取得的成果。
有心,無行,無果算不得佛。

何為善?即救心,救病,救命,方可稱善。
達摩祖師自禁於山洞,犧牲九年生命,換取救世三經,以大無量功德,現身說法,感化後人和弟子。
口善,不施,不救算不得善。

何為佛經?達摩祖師面壁以前,所傳經文,為佛經,佛經是口念的。
何為真經?達摩祖師面壁之後,所創經典,為真經,真經是修練的。

達摩真經:
是武林之絕學,是智慧的結晶,是搏擊的藝術,是養生的經典,是醫武禪的根。

武林古傳:
寧贈一錠金,不傳一句真。真,指的是達摩真經。
練拳不練把,等於瞎胡打。把,指的是古心意把。

達摩真經,曠劫精勤,難行能行,非忍而忍,斷臂求法,衣缽相傳。
真經,豈以小德小智,輕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勞勤苦,終老自欺。
宋元戰亂,外魔入侵,不開殺戒,只有歸隱,達摩真經,落於民間。

3、知道什麼是十二時辰養生法、起源、由來嗎?

工作最旺時間 臟器名稱
==========================================================================
子時(23~01) 膽 (主腦,腦有病反映於膽)
丑時百(01~03) 肝 (主眼,眼有病反映於肝)
寅時(03~05) 肺 (哮喘,晚度上睡覺前吃些白蘿卜)
卯時(知05~07) 大腸(多吃維生素。維生素:易溶道於水,40℃以上分解)
辰時(07~09) 胃 (不吃早點,胃酸進到腸道,易患病)
巳時(09~11) 脾 (主運化,產氣之處。專虛則心臟不適)
午時(11~13) 心 (主血和咽,咽炎者中午吃苦為宜)
未時(13~15) 小腸(吸收營養。皇上的早餐,屬大臣的午餐,叫花的晚餐)
申時(15~17) 膀胱(排泄、降溫。低燒可調此處)
酉時(17~19) 腎
戌時(19~21) 心包
亥時(21~23) 三焦(休息為宜)

4、養生源品質野生海參起源於哪裡

養生源品質野生海參來源於復長島。我之前吃過大連的後來制換的就是你說的這個。主要是長島的長島海域擁百有一個其他海域沒有的優勢就是有非常厚的海泥,海參本身就是吃海里的浮游度生物與海泥的,所以煙台海域這種特殊優勢造就了獨問特的煙台海參品質。如果買海參,建議買這個,還答是不錯的。

5、養生起源於哪個朝代?

天:比喻賴以生存的最重要的東西。人民以糧食為自己生活所系。指民食的重要。
成語出處: 《漢書·酈食其傳》:「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
由此可見,此句諺語最晚也要出現在在秦末楚漢爭霸的時代。
至於天表示皇帝,恕在下不能苟同,實在是講不通啊。

至於養生之道,最早的記載就是下面這段話。這段話出自距今二千五百多年前成書、被後世奉為醫學聖典的《黃帝內經》素問篇第一卷上古天真論篇第一 。

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為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乃問於天師日: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岐伯對日: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倏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闡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日朴。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帝日:人年老而無子者,材力盡邪?將天數然也?岐伯日: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發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丈夫八歲,腎氣實,發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發鬢頒白;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八八則齒發去。腎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寫 。

根據成書年代來看,我國在春秋時期即重視養生之道;根據書中記載來看,黃帝時代就開始講究養生之道;而根據故事中人物對話來看,「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養生之道的歷史更是被推進到更加遙遠、五千年前即稱為上古的太古時代。當然,這故事未必可信。但是,這至少說明,在春秋時期,我國人民,至少是上層貴族(春秋時會寫書的人應該是貴族吧),已經非常講究養生之道,而且他們的養生之道時成熟而系統的,由此推測,養生之道的開始,必定更早一些。

考古會證明養生之道的確是歷史悠久。我來舉個例子吧。古代有一種飲酒器皿「爵」,爵上有小柱,就是用來測量爵中酒量,以避免因酒過度。這無疑是養生之道的一種。公元前1900-前1600年的二里頭文化遺址中發現的青銅爵,有的已經具備柱的雛形。而爵上的柱,僅僅是養生之道的一個方面而已。

6、養生的歷史背景,養生的產生,養生文化的起源。

道教養生學的出現,並非偶然。它淵源於中國最古老的原始巫教,是先秦神仙家思想、老莊道家煉養學說及秦漢方仙道、黃老道發展的必然結果。和道教的創立一樣,道教養生學的產生也有其特定的歷史條件。道教產生的歷史背景主要是基於東漢後期政治黑暗、社會動亂;道教養生學的問世則是先秦兩漢科學文化發展的結果。

在哲學思想方面,處於社會大變革風雲中的春秋戰國時期,先後出現了道家、儒家、墨家、陰陽家、兵家、名家、法家、縱橫家、神仙家等,從而形成了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諸子百家之中,除道家、神仙家對道教氣功養生學的形成與發展的影響最大以外,儒家、墨家、陰陽家亦有相當的影響。

我國古代有「生死有命」的說法。《孔子家語·本命題》說,「分於道謂之命,形於一謂之性,優於陰陽,象形而發謂之生;化窮數盡謂之死。故命者性之始也,死者生之終也,有始則必有終矣。人始生而有不具備者五焉,目無見,不能食,不能行,不能言,不能化;及生三月,而微煦,然後有見;八月生齒,然後能食;期而生臏,然後能行;三年囟合,然後能言;十有六而精通,然後能化。陰窮反陽,故陰以陽變;陽窮反陰,故陽以陰化。是以男子八月生齒,八歲而齔,二八而化;女子七月生齒,七歲而齔,二七而化。一陰一陽奇偶相配,然後道合化成,性命之端形於此也。」即把生死的變化歸結於陰陽的運動,認為隨著陰陽兩種原素的不斷地消長,人的一生從嬰兒、少年、中年,以至老年、死亡,這是一個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則。應該承認,這種觀點是不悖科學的。

當然,儒家內對於性命的看法也是有分歧的。如孟子說:「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盡心》),認為性乃所受於天,故存心養性乃所以事天。夭壽皆命,對之不存疑慮,惟修身以立命。立命即肯定自己的性命。

荀子對於命的態度,則講制而用之。他說:「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望時而待之,孰與應時而使之?」(《荀子·天論》),主張制裁天命而利用之。命雖然是有的,但人不應止於待命,而當設法控制它,利用它。這是荀子獨有的思想。

《易傳》中也頗講命。《象傳》雲:「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系辭傳》雲,「樂天知命故不憂。」《說卦傳》雲,「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後來的學者即把這些觀點看作是儒家對於性命的一貫心傳,並把易學惟崇為闡述性命至理、天人合一的理論。

儒家的這些性命學說,許多觀念都為道教養生學所吸收,尤其荀子人定勝天的「戡天」思想和《周易》的理論體系,對道教養生學的影響更加深刻廣泛。

墨家對道教氣功養生學的影響,主要是它的五行學說與人為的變化觀。我國古代的五行說,初期是樸素的唯物主義。認為水、火、金、木、土是構成整個世界的五種最基本的物質。到了戰國時期,這種思想為唯心主義所剽竊,產生以鄒衍為代表的陰陽五行派。他們把五行排列成相生相勝的系列,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反之,水勝火,火勝金,金勝木,木勝土,土勝水。這就是所謂「常生常勝」。鄒衍的這種循環、凝固的「五行常勝說」,對於我國科學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礙作用。

後期墨家打破了這種學理,在五行相生相勝的舊說上,提出了「五行毋常勝」的新主張。《墨子·經下》說,「五行毋常勝,說在宜。」《經說下》解釋說:「五○金、水、土、木、火、離。然火爍金,火多也。金靡炭,金多也。金之府水,火離木。若識麋與魚之數,唯所利。」在這段文句中,既駁五行相勝之說,亦斥五行相生之言。

譚戒甫先生解釋說:「金、水、土、木、火五者,皆彼此相附麗,並非相生,故曰金水土木火離。何以故?以水聚藏於金而火附麗於木耳。」正如同「麋之所利,於山之林;魚之所利,在川之水。故林盛而麋赴焉,水大而魚藏焉。若能識別此道,則水非生於金而木非生火,可以恍然悟矣。」

至於相勝,也不是凝固不變的。相反,因其質與量的多少,因其種種機運,而發生變化。如金與火的關系,金少火多,則能把金熔銷;反之金多火少,則能把火熄滅。王充《論衡·命義篇》雲:「譬猶水火相更也,水盛勝火,火盛勝水,遇其主而用也。」也認為五行相勝是隨著矛盾雙方質與量的變化而變化,並沒有一套僵化的發展程序。

墨家的這種辯證的五行學說,不僅批判了鄒衍等人對五行的神秘思想和形而上學觀,也為後來的道教辯證地探索自然與科學,開辟了一條道路。在道教內,無論是漢唐之際的外丹派,還是宋元時期的內丹派,他們都吸收了墨家的這種辨證的思想。

如《周易參同契》中關於五行的論述,即與墨家一脈相承。書中說:「丹砂木精,得金乃並,金水合處,木火為侶。」這是以墨家五行附麗說立論。在此基礎上,《周易參同契》進一步提出了「五行錯王」的學說。書中說:「五行錯王。相據以生,火性銷金,金伐木榮。」元俞琰解釋說:「金生水,木生水,此常道之順五行也。今以丹法言之。則木與火為侶,火反生木;金與水合處,水反生金。故曰五行錯王,相據以生也。」(《周易參同契發揮》卷中)。也就是說,五行的變化既有一般規律,即「常道」;亦有特殊規律,即「錯王」。而修煉丹道的關鍵,正是在於掌握運用五行變化的特殊規律。

這種特殊規律又被叫作「五行顛倒術」。張伯端《悟真篇》說:「震龍汞自出離鄉,兌虎鉛生在坎方,二物總由兒產母,五行全要入中央。」宋翁葆光解釋說:「汞為震,龍屬木,木生火,木為火母,火為木子,此常道之順也。及乎硃砂屬火,火為離,汞自砂中出,卻是火返能生木,故曰兒產母也。太白真人歌曰:『五行顛倒術,龍從火里生』……鉛為兌,虎屬金,金生水,金為水母,水為金子,此常道之順也。及乎黑鉛屬水,水為坎,銀自鉛中生,卻是水返能生金,故曰兒產母也。太白真人歌曰:『五行不順生,虎向水中生。』」(《紫陽真人悟真篇註疏》卷4)。所謂「五行順兮,常道有生有滅;五行逆兮,丹體常靈常在」,正是高度地概括了內丹修煉一個基本原則。

從《周易參同契》的「五行錯王說」,到《悟真篇》的「五行顛倒術」,其思想的源頭都是墨家的五行毋常勝說。

墨家講變化。《墨子·經上》說:「化,征易也。」《經說上》解釋說:「化,若蛙為鶉。」變化的形態是多樣的。《經上》說:「為、存、亡、易、盪、治、化。」《經說上》解釋說:「為,亭合,存也;病,亡也;買、鬻,易也,霄、盡,盪也;順、長,治也;蛙、屈,化也。」認為這些變化並非皆出於自然,如亭台之存,疾病之愈,買賣交易,消盡的盪除,順長之修治,都是人的作為;即使是蛙屈一類的變化,也是人們能夠觀察了解的。墨家這種強調人為的變化觀是很可貴的,因為它看到了人在改造自然中的重大作用。後來的道教養生家吸收發揮了這種進步的變化觀,並在探究自然與生命的漫長路途中實踐著。

在自然科學技術上,先秦兩漢時期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因在「天垂象,見吉凶」的天人合一思想籠罩下,我國歷代都非常重視天文的觀測;朝廷中有專司天文觀測的欽天監,正史也設有《天文志》專記其事,因此中國的天象紀錄可說是人類的寶藏,而且這種記錄可以上溯到殷商時代。這些珍貴的記錄,包括歷史上最早的一次哈雷慧星紀錄和最早的琴座流星雨紀錄。戰國時的《甘石星經》和《石申星經》,各記有500-800多個恆星,是現存世界上最早的恆星分布圖。

在宇宙理論上,有「蓋天說」,「渾天說」等。東漢科學家張衡在《渾天儀圖注》、《靈憲》中,總結了當時天文學成就,闡敘了「渾天說」宇宙論,並創制了世界上最早用水力轉動的渾天儀。

在地理方面,戰國問世的《禹貢》載有中國各地土壤的特徵,並首分天下為九州。各地產品的性質,河川的流向都有記載。《山海經》的《山經》中記載了礦物89種,產地309處,並以硬度、顏色、光澤、狀態來識別。此外還記載了礦床學的共生現象,如鐵與文石,白金與鐵,這比希臘喬非史蒂斯(公元前371-公元前286)的《石頭記》要早200年,且較豐富。在地殼變化和地震學方面,《詩經》明言了「高岸為谷,深谷為陵」。《竹書紀年》記載了公元前1831年泰山的一次地震,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記載。至東漢張衡時,更發明了候風地動地動儀,可測地震方位及強度,為世界地震儀之始。

在化學方面,煉丹術的起源可能也很早。因為《戰國策》及《韓非子·說林上篇》已有方士向楚王獻不死葯的記載。另從《考工記》中,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合金成分的研究。

生物學方面,《詩經》上記有植物名稱100多種,動物名稱200種。漢代綴輯而成的《爾雅》,則注釋了《詩經》中草木蟲魚鳥獸之名。在《周禮·地官》中,把動物與植物正式分開,各為毛羽介鱗裸、皂膏核莢叢五類,可見先人的分析是頗精細的。

在農學方面,《尚書·禹貢》列舉了當時九州各類型的土壤及其主要農作物。《管子·地員篇》更是講解土壤的一篇專文。《呂氏春秋》中的《上衣》、《任地》、《辨土》、《審時》四篇專講農業,為我國現存最古老的農學論著。據《漢書·藝文志》著錄,西漢時已有《汜勝之農書》等九種農學著作。東漢時崔實的《四季月令》,也是現存較早的一部農學名著。

在醫葯方面,《山海經》己明確提到130多種葯,包括動物、植物和礦物,並提到簡單的用法,如食、浴、佩帶、塗抹等。所治療的疾病包括30多種。以後醫學逐漸經驗化,與巫分家,並且還有了分科。如《周禮·天官》即分醫官為食醫、疾醫、瘍醫、獸醫,並提出一套醫政制度。由《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可知,戰國時秦已設有太醫令,後世也多從之。

中國獨特的針灸術起源也很早。針法的前身為砭石療法,《說文解字》說:「砭,以石刺病也。」在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發現了不少的骨針、竹針。到了周代由於青銅技術的發達,更進步到了用金屬針。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了多種周代編寫的醫書,其中《足臂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經》所載內容,說明春秋戰國時針灸療法己相當普遍,醫療質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此外,河北省滿城縣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墓中出土的隨葬金針,甘肅武威出土的漢代醫簡,都是其時醫學發達的明證。正是在這些實踐的基礎上,產生了幾部千古不朽的醫學著作,如《黃帝內經》、《黃帝八十一難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這些經典文獻的誕生,標志著中國醫學理論體系的初步形成。

其次,在衛生保健上,夏商以來對衛生就有了講究,養成了洗臉洗手洗澡等習慣,如甲骨文中即有浴字,象人用水在盆里洗澡。另外甲骨文中還發現有灑掃和在室內除蟲掃灰的資料(圖為黃帝像)。

體育運動方面,古人很早就知道跳舞可以舒筋壯骨。後來在這個基礎上更發展出體操和物理治療,當時稱為導引。《黃帝內經》中提到了導引、守神等下法,《素問·異法方宜論》中說:「中央者,其地平以濕……故其病多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蹺。」《素問·上古天真論》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又說:「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這些都是指保健方面的方法。

《莊子》中有彭祖「熊經鳥伸」法、坐忘、心齋、守一等內養功法,《淮南子》中提到的導引式有熊經、鳥伸、鳧浴、猿攫、鴟視、虎顧六種。至東漢時,《政論》中把導引、行氣和治理國家聯系起來,強調平時的保養修持。

荀悅《申鑒·俗嫌篇》中,談到了氣功治病和意守臍下的重要性,「若天導引蓄氣,歷藏內視,過則失中,可以治痰。」「鄰臍二寸謂之關。關者,所以關藏呼吸之氣,以稟授四氣也。故長氣者以關息,氣短者其息稍升,其脈稍促,其神稍越,至於以肩息而氣舒;其神稍專,至於以關息而氣衍矣。故道者常致氣於關,是謂要術。」己開始提到「氣沉丹田」的問題。

大思想家王充著《養性書》16篇,充分肯定了氣功的科學價值,並且堅持煉功,「養氣自守,適食則酒,閉明塞聰,愛精自保,適輔服葯引導,庶翼性命可延」。(《論衡·自紀篇》)名醫張仲景《金匱要略》說,「四肢才覺重滯,即導引吐納、針灸膏摩,勿令九竅閉塞。」明確指出氣功治病具有特殊的功效。

外科專家華陀根據《呂氏春秋·季春紀》所說「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形氣亦然」的理論,在前人導引術式的基礎上,整編了一套「五禽戲」。並且「提出了導引強身的理論,」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耳。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戶樞終不朽也。」(《後漢書·方技傳》)

出土文物也證明我國氣功在秦漢時期已達到相當的水平。現存最早且完整地描述氣法運煉的,要數戰國初年製作的《行氣玉佩銘》。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西漢導引圖》共有畫象40餘幅,其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且多數為下層普通人們,可見導引運動在秦漢時已普及到社會的下層。另有《卻穀食氣篇》,亦為先秦的珍貴氣功文獻。

社會上已出現了一大批功夫高深的實踐者。如戰國時的王喬、赤松子、彭祖,漢代的張良、裴元仁、封君達,范幼沖、王真、皇化、葛越、越廣信等,皆為顯名於世的氣功家。由於他們顯現奇絕的技能和超人的功夫,而被世人神化。道教的成立。本身即包含著方士煉養家的成份,自然先秦兩漢時的這些著名人物都被納入道教的體系,成為道教氣功養生史上的重要人物。

以上所說,是道教氣功養生學產生的歷史背景。由於秦漢統治階級的提倡,求仙長生的風氣盛行,氣功養生學說已廣泛影響了社會的各個階層,從而出現了許多氣功家和專門著作,這就構成了道教氣功養生學形成的社會條件。諸子百家的蜂起,神仙學說的勃興,黃老之道的鋪張,科學技術的發展,成為道教氣功養生學形成的條件。正是在這些歷史背景下,孕育、產生、形成了道教氣功養生學這種獨特的氣功養生體系。

7、氣功的起源?

氣功究竟起源於何時,至今未見直接的文獻資料,目前是根據幾個間接文獻的互相佐證推測的。據中國最早的史書《尚書》記載:在四千多年前的唐堯時期,中國中原地區曾洪水泛濫成災。《呂氏春秋•古樂篇》就有用有「宣導」作用的「舞」來治療「筋骨瑟縮不達」之疾的記載。《黃帝內經》也有用導引、按蹺來治療骨關節病的記載,到春秋戰國時期已發展成為「導引按蹺」。

1975年在青海樂都地區柳灣三坪台出土的馬家窯時期的文物——浮雕彩陶罐上,是一個練氣功站樁的人形,說明中華氣功至今至少有5000年的歷史。

一、殷周時期的氣功萌芽
殷商時期,我們的祖先創時歷,應用干支紀日法,製造石器、骨器,進而是青銅器。農業生產較前發展,生活和文化較前進步,人們對自然的認識也漸增進。雖然天體運動與神話相伴,周天之說已見端倪,對身體各部分結構已有觀察,對疾病的危害也已有所認識,並具有了一定的醫葯知識。這都為氣功養生法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傳說殷時活了八百歲的彭祖,得益於「常食桂芝,善導引行氣。」(《中國人名大辭典》•彭祖)又有一位容成公「自稱黃帝之師,見周穆王,能善補導之事,取精於玄牝,其要穀神不死,守生養精氣者,發白復黑,齒墜更生。」(《雲笈七簽》)說明殷時已有氣功導引養生法的存在。據《呂氏春秋•古樂篇》記載:「昔陶唐之始,陰多滯伏而湛積,水道壅塞,不行其源,民氣郁閼而滯著,筋骨瑟縮不達,故作為舞以宣導之。」創編「舞」用以疏通經絡,理氣導滯,以防治郁滯不通之疾,這種「舞」已類似今天的健身氣功。

二、先秦諸子與氣功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科學技術發展的第一個高峰時期,道家、儒家、仙家、兵家、法家、雜家、陰陽家相繼出現,形成了歷史上「百家爭鳴」的時代。隨著人們對社會和自然的認識逐步加深,開始積極探索生命的生長壯老規律以及與之相應的衛生保健方法,導引、食氣(服氣)、吐納、行氣之術逐漸為人們所採用,為氣功理論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春秋戰國時期,老子的《道德經》除了是一部經典的哲學著作外,也為探索氣功學的理論奠定了基礎,它把氣功養生的三大要素——調心、調息、調身都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守一法」也出自該書,故《道德經》對後世氣功的發展很有影響。 「守一」的「守」是指「意守」,「一」是指意念集中為「一」。所謂「守一」,即指練功時意念集中於身體的一個點,或一件自然景物,或一件其他事物,也可以說是在眾多的意念中,選擇其中一項,並對此一項意念活動保持較長時間的穩定。

孔子提倡修身(健身),以「守中」類功法傳世。所謂「守中」,即在練功時,意念集中於身體或臟腑,或自然景物之內,不前不後,不左不右,不上不下,恰處天和之中。

《莊子•刻意》中的「吹口句(xu音虛)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此導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則說明了習練氣功的目的只是為了健康長壽而已。

孟子提倡「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強調練氣功要重視道德修養的修身方法,這與當今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健康新觀念:「一個人在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四個方面皆健康的人才算健康的理念」不謀而合。

宋、尹則把老子的「道」和「氣」統一起來,認為「道在天地之間也,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遍流萬物而不變」(《心術》)。又進一步提出了精、氣、神的概念,其「氣論」對氣功學的基礎理論有很大影響。

動靜結合的觀點則首見於《呂氏春秋》,呂氏首先指出了「靜」的重要性,「精神安乎形,而年壽得長焉」。接著又指出了「動」的重要性,「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形氣亦然,形不動則精不流,精不流則氣郁」。由於靜與動對人體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宜動者靜,宜靜者動也」。呂氏這一思想對後世產生了十分重大的影響

戰國時期還出現了專以養生為務的「神仙家」,其中的突出代表有被後世廣為傳揚的王喬與赤松子,他們對氣功的影響也很大,致使不少功法都冠以二者的名字。

《戰國玉銘》又稱《行氣玉佩銘》、《行氣玉銘》以及《行氣銘》,據專家考證,這是公元前5世紀末至4世紀初一件反映氣功歷史的珍貴文物,也是到迄今為止最早且完整描述氣功鍛煉的實物,在這一中空但未透頂的十二面體玉制飾物上,刻有四十五個銘文,表明在戰國時代氣功功法確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在戰國至漢初成書的第一部中醫經典《黃帝內經》,奠定了古老氣功的醫學基礎。《素問•上古天真論》中記載:「余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從氣功鍛煉的角度來看,這正是古人對遠古時期人們修煉氣功境界的描述。「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已有了三調的雛形。《黃帝內經》的醫學理論是一種社會醫學,它所奠基的氣功學,古時稱為「黃老之學」,恰好符合當代的「社會一心理一生物」醫學模式。《素問•上古天真論》雲:「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正是氣功鍛煉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理。《素問•遺篇刺法論》更介紹了氣功治療慢性病的具體方法。後世練功的「入靜」、「氣貫丹田」、「舌抵上齶」、「叩齒吞津」、「玉液還丹」等等,也都由此而來。

先秦時期,社會上已有從事氣功研究的術士、方士。氣功養生術從休息以利於體力恢復的簡單應用,成為有理論、有實踐的預防養生、祛病健身的導引氣功。如楚國盛行導引行氣,著名的方士就有「羨門高豀 、上成鬱林、公樂聚榖」(宋玉《高唐賦》)。姜亮夫先生說:「燕齊以求仙方而延年為主,而楚南以養氣而外生死為宗,故燕齊多方士,而楚南多隱逸……而導引行氣,始於楚南。」(《屈原賦校注》)可見戰國後期社會上氣功養生術的普遍流行。《素問》即有「中央者,其地平以濕……故其病多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蹺」 之論(《異法方宜論》)。

《管子》則謂「故能正能靜,然後能定。定心在中,耳目聰明,四肢堅固,可以為精舍」,此乃以穩定形神立法。《荀子•修身篇第二》提出「治氣養心之術,血氣剛強,則乘之以調和」,提倡用中和法調節精神與形體。功法已有動功、靜功等不同,並且收載在諸子的著作里流傳下來。

三、秦漢時期的氣功學
公元前221年,秦統一中國。雖然秦朝持續時間不長,但在經濟文化方面做了許多統一的工作,為漢代經濟文化的發展、農業生產水平的提高,奠定了一定的基礎。秦漢在醫學方面有較大發展,氣功學也因此受到良好的影響。尤其是漢初,統治階級曾一度提倡「黃老」之術,「清靜無為」之風盛行一時。政府休養生息,人民安居樂業,客觀上對氣功的發展是一個促進。即使以後董仲舒提出「尊崇儒術,罷黜百家」,但氣功並未因儒家經學的興盛受到影響,反而在理論認識上有顯著提高。東漢時期,佛教傳入中國,佛家的一些修持方法,也被人們用來作為攝生養性的手段。至此,中國氣功明顯形成了儒、道、釋三家。

秦漢時期,由於科學文化的發展,論著日多。受先秦諸子的影響,秦漢論著也包羅萬象。其中以生命科學為中心的論著不少,較有代表的如:《呂氏春秋》、《淮南子》、《素書》、《春秋繁露》、《韓詩外傳》、《申鑒》、《老子指歸》、《論衡》、《老子河上公章句》、《太平經》等。除哲學、社會學、心理學、天文、地理、氣候的知識外,有的篇章直接闡發氣功養生的內容,其中尤以《呂氏春秋》對發展氣功整體論的觀點有較大的推動,將天地自然、社會人事、機體生命合為一大系統。後世氣功家觀察自然、社會與機體生命的關系,多以《呂氏春秋》十二紀為指導,足見其影響之深。另外《老子指歸》對「道」的論述,明確提出「道」即是平衡,是事物形成過程中的相對穩定狀態,較先秦諸子所述平衡問題在氣功中的應用更為具體。《淮南子》「言神仙黃白之術,亦二十萬言」。其中淑真、精神、道應、人間等篇所述(部分)內容,可以說是氣功基本理論和實踐功法的具體闡發。還有《太平經》闡述功法之多,也是其他同時著作所少見的。至東漢,魏伯陽著《周易參同契》,首次應用十二消息卦,說明了氣功氣化學說的數學原理。
秦漢時期,氣功實踐加強,不僅用於預防攝生,也用於治療外感內傷多種疾病。道士、醫師應用其作為防治疾病的方法,有知識之士用以作為養生法,連普通民眾也有應用氣功的記載。在攝生防病方面,社會上已流行各種不同作用的功法。如漢•荀悅的「關息法」,就重在壯陽。有側重養陰的功法,靜而生陰,多從靜功方面入手進行。養陰又多重在精、血、津液等體內物質的獲得上,如長沙出土的青銅鏡銘文:「尚方佳鏡真大巧,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飲)玉泉飢食棗。」「渴飲玉泉」即是練氣功時吞咽口中分泌出的津液。較多的氣功家,還是提倡應用「和」法。如《呂氏春秋》的「精神安乎形」、「心志欲其和」;劉安的「形神志氣,各盡其宜」;韓嬰的「君子務結心乎一」;董仲舒的「心平和而不失中正」;陸賈的「寧其心而安其性」;徐平的「疏神達思,怡情理性」。尤其是嚴君平對「和」法的論述:「其為化也(『其』指道),變於不變,動於不動;反以生復,復以生反,有以生無,無以生有,反復相因,自然是守。」(《老子指歸•卷三》)是說道在不變中變,不動中動,自身在相對穩定中產生變化的運動。明確闡發了氣功的氣化作用,從理論上對「和」法進行了深入的總結。除說明秦漢時期廣泛應用「和」法之外,還表明秦漢氣功對動靜、復反、有無等辯證關系的認識,已具較高的水平。

值得說明的是,秦漢時期健身氣功的應用已很普遍。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導引圖》上雖僅存44幅圖畫,但導引姿勢復雜多變,運動全身各部,男女老幼都有,都著平民裝束。有的註明了導引作用,並且注意了意識活動要與動作協調,而且已有仿生物的「鷂背」、「龍登」、「熊經」、「鳥伸」,較《莊子》的記載有所發展,顯然是後世「五禽戲」的起源之一。

華佗在氣功學方面的貢獻是創制五禽戲,即虎、鹿、熊、猿、鳥五戲。五禽戲為時間較早、系統全面的健身動功功法之一。《三國志•華佗傳》說:「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爾。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猶戶樞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為導引之事。熊頸鴟顧,引挽腰體,動諸關節,以求難老。我有一術,名五禽之戲,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猨,五曰鳥,亦以除疾,並利蹄足,以當導引。體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戲,沾濡汗出,因上著粉,身體輕便,腹中欲食。」簡要地介紹了五禽戲的由來以及臨床上的應用。說明五禽戲較之春秋二禽戲,較之戰國末西漢初的導引法又有提高。華佗五禽戲的創制,促進了氣功的發展,是其他方法不能相比的。

四、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氣功
晉初(又謂漢末)女氣功學家魏華存的氣功學專著《黃庭內景經》、《黃庭外景經》問世。就基本理論和實踐方法而論,主要應用人天觀、臟象學說研究氣功養生法,說明腦神經及心、肝、脾、肺、腎等五臟。提高了氣功對人體結構及臟腑間聯系的認識,對後世廣有影響。

晉代醫學家、煉丹家葛洪所著的《抱朴子》一書,對推動古代氣功的發展,起了一定作用。他認為導引的作用是「療未患之疾,通不和之氣」,可以延年益壽。

南北朝的陶弘景、陸修靜對氣功的發展也有較大的貢獻。陶弘景著有《養性延命錄》、《真誥》,創制了許多具有實際作用的功法。陸修靜撰有《三洞經書目錄》,為保存南北朝前的氣功文獻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還有北齊•顏之推說的「愛養神明,調護氣息」,論述了氣功在預防醫學中的應用,後世多有效法。

晉以後,各種功法相繼出現。其中有以練氣為主的「命功」,如魏華存的「出日入月呼吸存法」和陶弘景的「六字服氣法」:「納氣一者謂吸也。吐氣六者,謂吹、呼、唏、呵、噓、口四,皆出氣也。」(《養性延命錄》)有調神,協調精神為主的「性功」,如魏華存的「思一法」,用以穩定腦神,其實就是補腦安神的性功。梁劉勰的「理神法」,實際上也是調節精神、穩定情緒的安神法,即所謂「靜則養神」。臨床還用於治療神形失調引起的各種內傷疾病,有調身、運動形體的「導引」。將「導引」用來預防攝生,祛邪療疾。如晉許遜所創的「補肝三勢」、「補脾三勢」、「補心臟三勢」、「補肺臟三勢」、「補腎臟三勢」,用於治療五臟疾病。方法簡明易行,有實效,至今仍用於實踐,即是經後人改動而更名為「立式八段錦」的原型。兩晉南北朝的氣功較秦漢時期又有新的發展,除有以上的功法外,還有按摩、咽津等多種輔助功法。如陶弘景的以活動形體,動搖肢節,強壯身體,增進健康的「導引按摩法」等。

與養生項目起源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