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想知道養生的概念是什麼
養生定義
養生妙方
整個中醫學說就是廣義的養生學。《呂氏春秋》中將醫學定義為「生生之道」——前一個「生」是動詞「提高」,後一個「生」是名詞「生命力」,「道」是根本性的規律。養生就是人類提高自身組織、自身康復能力的學問,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境界。[3]
保養生命
消除疾病的學問——因此有別於現代西方治療疾病的「醫學」。《黃帝內經》中黃帝與老師岐伯有一段精彩對話。談到瘟疫時,黃帝問老師為什麼有些人被傳染了卻不得病,岐伯的回答是「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這就是為什麼說整個中醫學就是大養生學。當然,這里所說的中醫學是指中華原創醫學,而不是「一代明君」康熙閹割華夏文明後已經面目全非的「現代中醫」。
通常所說的養生是狹義的養生學,是指通過非葯物的方法達到提高自我康復能力的學問。公元前五十世紀人天合一整體觀的形成標志著養生概念的成熟;公元610年,隋大業年間,當時的太醫令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集中論述了各種疾病的病源和病候,但書中沒有葯方,只列養生方、導引法213種。由此可知,中國從那時起就已經將養生作為治療的常規方法,並得到官方的提倡。[4]
養生的宗旨是身體陰陽平衡,【黃帝內經】中養生的主意觀點是陰陽平衡,陰陽平衡人則健康,有神;陰陽失衡就會患病,早衰,甚則死亡,當身體陰陽失衡時,應選擇葯療、食療、體療、針灸療法,使身體陰陽恢復平衡,病自然就好了。[5]
3養生源流
健康、長壽是人們夢寐以求的目標。大自然中日月經天的現象,啟發人們師法自然、回歸自然,以使生命永在。《周易象上傳》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素問?上古天真論》中說:「余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蔽天地,無有終時」。這種期望雖然難以實
養生書籍
現,但自古以來追求長壽者卻大有人在。漢末[[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序中說:「怪當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醫葯,精究方術。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明確提出運用醫葯的辦法進行養生的觀點。華佗授其弟子的五禽戲是導引練形以養生的早期記載,華佗授其另一弟子的漆葉青黏散則是延年益壽方劑的早期記載,可知華佗在養生的研究上確有相當的造詣。以恬淡虛無為主導的精神養生或精神調養,源於老莊之學,後來主要發展於佛、道兩家,它與兩家倡導修煉和清靜無為的主張分不開,而這也正是[[氣功]]修煉的重要前提。儒家的氣功,遺禍亦烈,傷身殞命者比比,這從隋代《諸病源候論》有關記載中可以窺見;唐以後,衰而未絕,帝王豪門因之亡命者代有記述。房中術則在秦漢以前似乎較為開放,這從古時記述中及1973~1974年出土的馬王堆漢墓殘存帛書中可以看出。[4]
4養生文獻
延年益壽,人同此心。達官貴胄、方外修真、三教九流,於此莫不關注,故而養生文獻不限於醫家,諸子百家均有所涉及。中國現存養生類著作約數百種,尚不包括涉及養生內容又非養生專著的書籍。養生書籍可分為以下幾大類。[4]
通論類
主要從養生的大旨、理論、指導思想等立論,全面分述各種養生方法,泛而不專,有助於人們了解養生理論,並指導一般的養生,如漢代魏伯陽著《周易參同契》、梁代[[陶弘景]]著《養性延命錄》、唐代[[孫思邈]]著《孫真人養生銘》、宋代陳直著《養老奉親書》、元代李鵬飛著《三元延壽參贊書》、明代高濂著《遵生八箋》及胡文煥著《壽養叢書》、清代曹庭棟著《老老恆言》等。
2、健康養生是什麼,健康養生的概念又是什麼?
健康養生是什麼,健康養生的概念又是什麼?
健康養生的概念非常廣,現代人的健康包括:軀體健康、心靈健康、智力健康、心理健康、社會健康、道德健康、環境健康。
健康是人的基本權利,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之一;健康是生活質量的基礎;健康是人類自我覺醒的重要方面;健康是生命存在的最佳狀態,有著豐富深蘊的內涵。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素質的提高,對養生保健的需求也越來越大,請試想,如果全中國人民因為預防疾病而減少了疾病發生,每個人節省1元錢,那麼該有多少醫療費節約下來了呢?
養生保健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保持心態的平和,《黃帝內經》中所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意思就是要注意調暢情志,不要太過於緊張、焦慮、抑鬱。
第二、要注意飲食,三餐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不要吃太過辛辣、刺激、油膩、生冷的食物,同時也不要吃一些煎炸、燒烤類的食物,飲食結構要合理。
第三、適當的體育運動,生命在於運動,適當的鍛煉可以增加全身的血液循環,增強體質;第四、保證充足的睡眠,一般來說,子午覺非常重要,也就是中午1點左右和夜間1點左右,這個時候人一定要在入睡的狀態。
任何高明的醫生,都是無法讓病人恢復到病前的狀態。好醫生不是給病人治好病,好醫生是不讓人生病,好醫生是讓人們健康快樂的生活。
無論何時何地,防病都比治病更重要。健康概念是一個身心健康的理念。隨著科學的進步,社會的發展,人類對營養健康的知識也大幅度提高。我們的經濟發展了,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些人反而過早死亡。
有人認為,心血管病,腦血管病,糖尿病都是因為經濟發達、生活水平提高造成的,錯!很錯!!這些病都是因為健康知識貧乏造成的,錯誤的生活方式造成的。
養生是一個中醫話題,現在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首先、應該鍛煉身體,可以打球、慢走、跑步、騎行、游泳等等。
第二、應該注意飲食,垃圾食品盡量不吃,不要暴飲暴食。
第三、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良的情緒會使內分泌失調,整個身體都會受到影響,應該保持好的心態。
第四、不抽煙、不喝酒,如果喝酒也可以少喝,但是煙最好不抽。第五、有好的生活習慣,比如打太極拳、喝茶等等,但一切都應該適可而止,不要過度。
3、養生會館概念
(一)、「養生會館」是什麼?
「養生會館「就是指通過提供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的場所。
所謂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長之意;所謂養,即保養、調養、補養之意。總之,養生就是保養生命的意思。以傳統中醫理論為指導,遵循陰陽五行生化收藏之變化規律,對人體進行科學調養,保持生命健康活力。
健康養生包括心理養生和生理養生兩大方面,其中前者主要強調精神層面的內在休養以及平衡祥和的心理狀態;而後者注重身體上的放鬆和康復以及身體機能的維護。 在我國,養生學的含義很廣,主要包括優化生存環境、善化生命質量等。健康養生的方法很多,但是要靠某一方面的調養是難以達到最佳目的的。重慶寅初元打造的養生會館以放鬆心靈、使身體和精神得到雙重升華。從休息、運動、療疾和益智四大方面將休閑活動與養生相結(二)、「養生會館」的構成要素
1.自然舒適環境:打造舒適、健康的自然環境,進入空間內,彷彿置身於綠色田園般的大自然環境,神清氣爽,有一種放鬆的感覺;
2.高品質自然空氣:運用世界頂尖的還原離子技術營造出森林級的清爽空氣,猶如在大自然進行療養。可積極調動細胞自身的修復能力,讓人體恢復體能;
3.優美的養生音樂:賦予符合人體器官振動頻率的旋律(聲波)、音頻產生的振動聲波能量養生音樂,調理修復精神壓力,調整身體的身心機能;
4.養生活動:包括瑜伽養生、熏治養生、食餌養生、導引養生等養生活動,使你的身心合一。
5.養生知識的傳授:系統的養生知識講解、傳導,培養正確的養生健康觀念和生活飲食方式。
(三)、「養生」的基本原則
1、適自然規律:人的生命活動是遵循自然界的客觀規律而進行的,人體自身具有與自然變化規律基本上相適應的能力,如果人能掌握其規律,主動地採取各種養生措施適應其變化,就能避邪防病,保健延衰。
2、重視精神調養:1、 避免不良刺激,一要盡量地避免外界環境的不良刺激對人體的影響。二要積極地治療軀體性疾患,2、提高自我心理調攝能力過激、過久的情志刺激,只有在超越人的心理調節范圍時才能成為致病因素。
3、注意形體鍛煉:形體的鍛煉,不僅可以促進氣血的流暢,使人體筋骨勁強,肌肉發達結實,臟腑功能健旺,增強體質,還能以「動」濟「靜」,調節人的精神情志活動,促進人的身心健康。
4、謹和五味:1、辯飲食之宜忌,一般來說,體質偏熱者,進食宜涼而忌溫;體質偏寒者,進食宜溫而忌涼;平體之人,宜進平衡飲食而忌偏。2、平衡膳食,安身之本必資於食,而機體對於營養物質的需求則是多方面的。
5、防止病邪侵害:慎避外邪,是寓於養生學中的一條重要原則。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是「虛邪賊風,避之有時。」其二是要注意「避其毒氣」,以防止其致病和「染易」。其三是實施葯物預防等。
4、現代人的養生觀念是什麼
人人都想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但怎樣才算健康呢?很多人對此不太清楚,包括大學莘莘學子.過去人們都認為身體沒有生病就是健康,這種認識是非常膚淺的.隨著時代的前進和科學的進步發展,現代人對健康有了更科學更全面的認識。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新確定的定義是:『人的身體、精神與社會的最佳狀態,而不是單純的沒有生病」。
新的健康觀認為,沒有生病只是健康的一個基本方面,主要是機體的正常狀態,同時還包括心理健康和對社會、自然環境適應上的合諧.也就是說人的機體、心理與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均處於協調和平衡的狀態.這就是新的健康的完整而全面的觀念.
那麼,如何恆量一個人是否健康,其共同標準是什麼呢?世界衛生組織為此對健康定了10條准則:
一、有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地擔負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且不感到過分緊張和疲勞.
二、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事無大小,
三、善於休息,睡眠良好。
四、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外界環境中的各種變化。
五、能抵制一般性感冒和傳染病.
六、體重適當,身材發育勻稱,站立時,頭、肩、臂的位置協調。
七、眼睛明亮,反應敏捷,眼睛不易發炎。
八、牙齒清潔,無齲齒,不疼痛,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
九、頭發有光澤,無頭屑.
十、肌肉豐滿,皮膚有彈性。
這10條准則亦即健康的標准,是就一般情況和普遍情況而言的,但對不同年齡的人還有不同的標准.
新的健康觀的核心思想是「人人為健康,健康為人人」.任何集體的、個人的對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和污染及不道德、不講衛生的行為,不但危害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也危及他人的健康.這種健康觀是「機體一心理一社會一自然一生態一健康』的一種整體觀,是一種社會協調發展型的健康觀.
我國傳統醫學中,也有一套健康的標准。
這一整套健康標准主要是針對中年人而盲,因此也可以視為中年人的10大健康標准.這]0大標準是:
一、眼有神:目光炯炯,無呆滯的感覺,說明精氣旺盛,臟器功能良好,思想活躍.
二、聲息和:聲如洪鍾,呼吸從容不迫,心平氣和,反映出肺臟功能良好,抵抗力強.
三、前門松:指小便通暢,說明泌尿,生殖系統大體無恙.
四、後門緊:大便每日一次,有規律,無腹痛、腹瀉之慮,說明消化功能健旺.
五、形不豐:保持體型勻稱,注意不宜過胖,標准體重(公斤)=身高(厘米)—105(女性減l00)。
六、牙齒堅:注意口腔衛生,基本上無齲齒,反映腎精充足。
七、腰腿靈:表現肌肉、骨骼和四肢關節有力或靈活,中年知識分子因工作性質尤其要保持腰腿靈。
八、脈形小:指每分鍾心跳次數保持在正常范圍(60-80次/分),說明心臟和循環功能良好.
九、飲食穩:飲食堅持定時定量,不挑食和偏食,不飽食濫飲,無煙酒嗜好,注意飲食養身法。
十、起居准:能按時起床和入睡,睡眠質量好。
5、養生術的概念
養生之道與養生之術
在生活中,不少人都將養生之道等同於養生之術,其實不然。中醫將養生的理論稱為「養生之道」,而將養生的方法稱為「養生之術」。
養生之道,基本概括了幾千年來醫葯、飲食、宗教、民俗、武術等文化方面的養生理論。其內容不外以下四點:
順其自然:
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強調在養生的過程中,既不可違背自然規律,同時也要重視人與社會的統一協調性。正如《內經》主張:「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
形神兼養:
在養生過程中既要注重形體養護,更要重視精神心理方面的調攝,正所謂「形神兼養」、「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
動靜結合:
現代醫學主張「生命在於運動」,中醫也主張「動則生陽」,但也主張「動中取靜」、「不妄作勞」。
審因施養:
養生不拘一法、一式,應形、神、動、靜、食、葯……多種途徑、多種方式進行養生活動。此外,也要因人、因地、因時之不同用不同的養生方法,正所謂「審因施養」和「辨證施養」。
而「養生之術」則是要求在養生之道的指導下,方能實施。其內容囊括了以下七方面:
神養:
包括精神心理調養、情趣愛好調養和道德品質調養等方面。多涉及了中醫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內容。
行為養:
包括衣、食、住、行和性生活等生活起居行為調養。
氣養:
主要為醫用健身氣功的「內養功」。多涉及了中醫文化、宗教文化和武術文化內容。
形養:
主要包括形體鍛煉及體育健身活動。多融合了醫學文化和武術文化內容。
食養:
為中醫養生之術的主要內容之一,其應用范圍較廣,適應人群也較多。主要內容為養生食品的選配調制與應用,以及飲食方法與節制等。內容包括了醫、葯、食、茶、酒以及民俗等文化。
葯養:
主要內容為養生葯劑的選配調制。其制劑多為純天然食性植物葯;其製法也多為粗加工調劑;其劑型也多與食品相融合。因此,中醫常有「葯膳」之說。
術養:
是以上養生之術以外的一種非食非葯的養生方法,即利用按摩、推拿、針灸、沐浴、熨燙、磁吸、器物刺激等療法進行養生。主要涉及醫葯文化。
總之,養生的特點就是要強調在養生之道和養生之術基礎上的「因人施養」,在群體中並不強求統一性。例如,甲需要重點形體養護;乙需要著重調理飲食;而丙則需要著重調攝精神等,如果我們對甲乙丙三人不分青紅皂白,一律要求他們加強形體鍛煉或一律改變某種飲食結構,或一律靜坐練習氣功就不一定符合每個人的養生需要了。
6、第18題. 養生學的概念是什麼?
7、美國人和中國人養生的概念有什麼不同
還是兩種文化的區別
1、中國講究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一個身體整體的系統性。
2、美國講究的個人獨立性,某一葯、食物、運動對人某一部位的功效
與中葯、西葯的區別差不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