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家的貴生、養生、樂生是什麼意思
貴生,指宣揚道家子華子學派以生命最為貴重的思想。樂生,指以生為樂。
養生指道家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養,即調養、保養、補養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長之意。現代意義的「養生」指的是根據人的生命過程規律主動進行物質與精神的身心養護活動。
(1)在養生方面 子華子主張擴展資料
以養神長壽的思想,一直為歷代養生家所重視,浸透到養版生學中養精神、調情志、氣功導引、健身功法等各方面。
老子在實際生活中觀察到,新生的東西是柔弱的,但卻富有生命力;事物強大了,就會引起衰老。如果經常處在柔弱的地位,就可以避免過早地衰老。所以,老子主張無欲、無知、無為,回復到人生最初的單純狀態,即所謂「返樸歸真」。
莊子養生倡導去物慾致虛靜以養神,但也不否認有權一定的養形作用。
2、養生文化在漢代形成與發展受到以下哪些方面的影響
道家思想的介紹道家是中國春秋時期戰國時期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學派之一。西漢初年,漢文帝、漢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國,使人民從秦朝苛政中得以休養生息。歷史稱之為文景之治。其後,儒家學者董仲舒向漢武帝提倡「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並被後世帝王採納。道家從此成為非流思想。雖然道家並未被官方採納,繼續在中國古代思想的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魏晉玄學,宋明理學都揉合了道家思想發展而成。佛教傳我國後,也受到了道家的影響,禪宗在諸多方面受到了莊子的啟發。道家先秦各學派中,雖然沒有儒家和墨家這么多的門徒,地位也不如儒家崇高但隨著歷史的發展,道家思想以其獨的宇宙、社會和人生領悟,在哲學思上呈現出永恆的價值與生命力。 道家思想的發展和構成過程 道家思想起始於春秋末期的老子,但秦時期並沒有道家這一名稱。用「道」一詞來概括由老子開創的這個學派由漢初開始的。這時,道家也被稱為德家。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曾寫過名為《論六家要旨》一文,把秦學派概括為道德、儒、墨、名、法陰陽六家,並闡述了六家要旨和得失漢初道家思想普遍流行,加之司馬談是道家思想信徒弟,所以他給予了道最高的評價。他指出道家兼有其他五之長,同時避免了它們的短處。用來國修身,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漢代淮王因謀反而自殺,謀反者使用的理論器是黃老之學,黃老之學的無為而治到了嚴重挑戰,使道家思想逐漸走向落。漢武帝獨尊儒術後,從此不再成中國主流思想。之後道家思想滲透在國文化的各個方面中,魏晉玄學是最明顯的復興思潮。 先秦各家內,一般都可以區分出眾多派別,道家不例外。東漢班固所作的《漢書藝志》中,共列有道家著作37種,933篇,們大多作於先秦時期。道家思想的主流派有: 老子 、 莊子 、 黃老 學派,此外楊朱思潮可能影響了老子和莊子,同時又會於兩者中。不同的學派之間思想重也不同,或偏於治國,或偏於治身。馬談所說道家,主要指黃老學派。 道家與道教的區別道家思想是一種哲學學派, 道教是一種宗教信仰。道家思想成形於先秦時期,直到東漢末「黃老」一詞才與 神仙 崇拜這樣的概念結合起來。就本身來,這種崇拜和道家思想沒有相關聯的份, 老子 、 莊子 都是以相當平靜的心態來對待亡的引起兩者相關聯的原因可能是在道家文字中描述了對於領悟了「道」並體「道」的長生者的意象。所以就道教老子為宗又追求修煉成仙的本質來說荒謬的,這是一直以來認識上的誤區東漢時期以道家思想為本的 王充 著有無神論作品《 論衡 》,對漢末流行的神仙方術進行了全批判,在中國思想史上獲得了很高地。在西方,道家與道教被統稱為Taois ,以Religious Taoism(道教)和Philosophical Taoism(道家)將他們區分開來。西方者普遍認為道教是純哲學的道家思想落腐敗的產物,而道教支持者認為道和道家在思想上有互補之處。 道家對生命的觀點一般認為道家思想的特徵之一,是幻想通過各種養生修煉而達到長壽不,「因而開創了中醫養生學」 ;或從考察養生學源流的角度說:「壽命的無限延長說,即源自哲學特別是老莊學說 。著名的中國科學史家李約瑟在其《中國科學技術史》中強調指出:「道家思想乃是中國的科學和技術的根本」,研究道家思想體系「對於了解全部中國科學技術是及其重要的」。但他也同樣認為:「道家思想從一開始就迷戀於這樣一個觀念,即認為達到長生不老是可能的」;「道家迷戀於肌肉堅實、膚色豐美的青春,他們相信可以找到能夠用以遏制衰老過程或返老還童的技術。」 可見,李約瑟乃至許多科學史家都自然而然地將追求不成仙的思想和服食、導引、房中、行氣等各種具體養生方法的起源歸之於道家和道家思想體系。然而如果我們認真考察一下先秦道家對於「壽命生」問題的看法,就不難發現上述觀點並非道家宗旨。在《老子》中,雖然沒有直接討論人的壽命生問題,但從其一切均不得違反自然規律的宗旨觀之,是不可能相信長生不的,即所謂:「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而成書於其後的《莊子》,對於生乃自然規律這一點,則有較明確的說明,如:「終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生,命也。」 「生之來不能卻,其去不能止。」 在《莊子》借寓言、故事闡發道家思想的表現形式中,雖然提到壽限「上及有虞,下及五伯」的彭祖;在南伯子葵與女偊的對話中有「子之年長矣,而色若孺子,何也」 ;肩吾聞於接輿言:「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 [⑩] 等等,但不能將這些描述作為道家追求長生不的例證。因為道家引用這些故事傳聞,目的在於說明凡事不可刻意追求,即所謂「世之人以為養形足以存生,而養形果不足以存在,則世奚足為哉」 。另外,《莊子》在以封人與堯之名寫成的對話中,更加明確地表達了道家「不知說(悅)生,不知惡」,方為「真人」的思想:封人曰:「壽、富、多男子,人之所欲也。女獨不欲,何邪?」堯曰:「多男子則多懼,富則多事,壽則多辱。是三者,非所以養德也,故辭。」類似的言詞還有許多,但均說明了一個事實,即先秦道家作為一種富含哲學內容的思想體系,不僅原本不存在追求長生不老、得道成仙的思想,而且與這種思想還是相互對立的。道家關於養形不足以存生的見解,或「方生方,方方生」 等關於生命現象的闡說,並不僅僅在於要人們懂得追求不成仙的荒謬,而更重要的是藉助「生」這一最能反映自然規律無法抗拒的事實,去說明自然規律和「道法自然」的思想宗旨。道家是主張「保身」的,但這一概念同樣不包含追求長壽的含義。《莊子》曾以舜讓天下於子州支伯,而子州支伯卻以「予適有幽憂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卻之,和子華子以「兩臂重於天下」勸昭僖侯莫爭鄰國之地等事例,說明「此有道者之所以異乎俗者也」,「能尊生者,雖貴富不以養傷身,雖貧賤不以利累形」,不可「見利輕亡其身」 [14] 的價值觀念. 若參之以《韓非子·顯學》中有關「身」與「壽」的議論,則更能清楚地看到這兩個概念的差別:今或謂人曰:使子必智而壽,則世必以為狂。夫智,性也;壽,命也。性命者,非所學於人也。而以人之所不能為說人,此世之所以謂之為狂也。今有人於此,義不入危城,不處軍旅,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脛一毛,世主必從而禮之,以為輕物重生之士也……今上尊貴輕物而重生之士,而索民之出而重殉上事,不可得也。盡管在言及「保身」思想時,必須要考慮到楊朱學派的影響,以及《莊子》外篇、雜篇的一些內容是否出於後學之手等問題,但有一點是十分清楚的,即無論是道家的「保身」還是楊朱的 「貴身」,原本都是對人生價值觀的闡發。至於說楊朱後學與道家後學如何將這種身與天下孰輕孰重的價值觀念改造成清心寡慾、長生久視的養生理論,則將在後面討論。 道家的養生思想道家學說是春秋戰國時期以老子、莊子為代表的人們所提出的哲學思想。他們的學術思想在中醫養生學的形成過程中產生過一定的影響。道家所主張的「道」,是指天地萬物的本質及其自然循環的規律。自然界萬物處於經常的運動變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則。《道德經》中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關於「道」的具體闡述。所以,人的生命活動符合自然規律,才能夠使人長壽。這是道家養生的根本觀點。道家思想中,「清靜無為」、「返樸歸真」、「順應自然」、「貴柔」等主張,對中醫養生保健有很大影響和促進。 1、清靜無為清靜,在這里主要指的是心神寧靜;無為指的是不輕舉妄動。具體地說,就是《道德經》所說的「少私寡慾」。這種清靜無為以養神長壽的思想,一直為歷代養生家所重視,浸透到養生學中養精神、調情志、氣功導引、健身功法等各方面。 2、貴柔、返樸歸真老子在實際生活中觀察到,新生的東西是柔弱的,但卻富有生命力;事物強大了,就會引起衰老。他在《道德經》中指出:「堅強者,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如果經常處在柔弱的地位,就可以避免過早地衰老。所以,老子主張無欲、無知、無為,回復到人生最初的單純狀態,即所謂「返樸歸真」。 3、形神兼養莊子養生倡導去物慾致虛靜以養神,但也不否認有一定的養形作用。《莊子·刻意》說:「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此道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所好也」。由此可見,我國古代的導引術是道家所倡導的,從其產生開始就是用於健身、治病、防病的。道家的自然養生思想對後世影響極大,歷代都有眾多的崇拜者與繼承者。他們一方面身體力行,體驗效果,同時還闡述發揮補充老莊養生思想,撰述著作,指導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