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醫食物養生論文
以下這篇中醫養生學論文範文來至論文動力,一共有兩篇的範文,這篇就只列舉一篇供大家參考,如需查看更多的中醫養生學論文範文,請直接點擊進入>>中醫養生學論文 試論《周易》哲學對中醫養生學的影響
摘要:《周易》是我國最古老的著作,其中的辯證法思想滲透各個學科,尤其對中醫學的深遠不可小視。張景岳說得好:「醫易相通,理無二致」。今就《周易》哲學的「天人相應」、「居安思危」、「潛龍勿用」、「反身修德」,與中醫養生的「四氣調神」、「防微杜漸」、「不妄作勞」、「德全不危」作一淺探,以明《周易》哲學對中醫養生學的巨大貢獻。
《周易》是古代著名的哲學著作,自古以來,倍受推崇,被尊為群經之首。正如《四庫提要》所說:「《易》道廣大,無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樂律、兵法、韻學、算術,以逮方外之爐火,皆可援易以為說。」[1]顯而易見,《周易》是中華民族公認的古老文化的奠基石,當然中醫學也不會例外。明代張景岳說得好:「醫易相通,理無二致」、「易具醫之理,醫得易之用」、「醫不可以無易,易不可以無醫。」[2]可見中醫學從一開始就與《周易》結下了不解之緣,今就《周易》與中醫養生作一淺探,以求學者之斧正。
一、《周易》「天人相應」與中醫「四氣調神」
「天人相應」是《周易》哲學思想的精髓,被譽為「最古老的宇宙哲學」。《豐卦·彖傳》即蘊涵這一奧義:「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於人乎?」人與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自然界是人類生命賴以生存的外在環境,人類作為自然界的產物及其組成部分,定當受自然的支配與制約,因而人類只有順應自然界的變化而變化,才能與天地日月共存,達到頤養天年的最終目的。
中醫養生完全吸收了《周易》這一哲學思想,提出了自己的「四氣調神」的養生觀點。
《內經》認為:春三月為萬物發陳的季節,應「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夏三月為萬物番秀的季節,應「夜卧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秋三月,其氣容平,應「早卧早起,與雞具興,使志安寧」;冬三月,其氣閉藏,應「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志若伏若匿。」[3]經中還告誡人們要「春夏養陽,秋冬養陰」,至此我們看到:《內經》的作者是根據自然界「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變化規律,提出了「四氣調神」的具體措施,而「四氣調神」的目的又在於保持陽氣的充沛,人體陽氣充沛,則生機活潑,精神煥發,就能達到預防疾病健康長壽的目的。上古真人、至人、聖人、賢人四類養生家便是實踐了「智者之養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4]的諾言,故能「提攜天地,把握陰陽」「處天地之和」而不危。他們之所以不反向運動,是深知逆四時的嚴重後果:「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內變;逆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內洞;逆秋氣則太陽不收,肺氣焦滿;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沉。」[5]的經驗,揭示了一條永恆:的真理「陰陽曲時者,萬物之終使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6]
二、《周易》「居安思危」與中醫「防微杜漸」
「居安思危」是《周易》哲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系辭下》曰:「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也,故惡積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坤卦》初六言:「履霜,堅冰至。」以上兩則經文的意旨提醒人們:事物的總會由量變達到質變,而要防止事物向壞的方面轉化,必須「見微知著」,「居安思危」。故《周易》中有「懼以始終」之言,也有「君子思患而豫防之」之語,《系辭傳》還將「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
亡,治而不忘亂」作為響亮的座右銘鄭重提出以警示世人。
中醫養生繼承並發展了《周易》這一哲學思想,提出了自己的「防危杜漸」的養生觀。《內經》中「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7]體現的便是「未病先治」的哲學思想,並以「渴而穿井斗而鑄錐」加喻闡明治未病的重要意義。何謂治未病?明代張景岳感受深刻:「禍始於微,危因於易,能預此者,謂之治未病,不能預此者,謂之治已病。知命者,其謹於微而已矣。」[8]張氏還指出:「履霜堅冰至,貴在謹於微,此誠醫學之綱領,生命之樞機也。」[9]張景岳一語中的,道出了「謹於危」便是「治未病」的關鍵所在。世上任何事物的發生,都有其先兆,所謂「山雨欲來風滿樓」,健康當然也不例外,能將影響身體健康的微兆扼殺在搖籃中,這便是掌握了醫學的綱領、攝生的法則。
在「未病先治」方面中醫養生還有其獨具的特色,傳統的針、灸、按摩、葯補均可成為「治未病」的妙計良策。宋代太醫竇材雲:「人於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門、中脘,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年壽矣。」[10],《內經》《千金方》亦記針關元、足三里,灸膏肓穴均有強身作用。宋代醫家張呆有一名言:「若要安,三里長不幹。」山]是說經常按摩足三里,有舒筋活血,促進新陳代謝的養生功能。另外,中醫葯補的作用亦不可小視,《神農本草經》被列入「上品」的葯物均冠以「輕身益氣,不老延年」之辭。如此豐富多彩的預防措施,實在是中醫養生的一大驕傲。
三、《周易》「潛龍勿用」與中醫「不妄作勞」
「潛龍勿用」是《周易》思想的又一重要名題。《乾卦》初九日:「潛龍,勿用。」龍是指龍星。《說文》「龍,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故「潛龍」是指潛淵之龍,隱而不見。爻辭提醒人們,處在這種狀態,便應靜而不動,以伺時機。《艮卦·彖傳》亦曰「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艮卦卦義為靜止,與「潛龍勿用」一脈相承。兩則爻辭在於表明凡事必須等待時機,謹小慎微,而不可肆意妄為,失去理智;否則便大難當
頭,災不可免。
中醫養生接受了《周易》這一哲學思想,提出了「不妄作勞」的養生觀點。
《內經》曰:「上古之人,知其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具,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12]在此把「不妄作勞」作為「盡終天年」的必備條件之一,可見其在養生學中的重要地位。那麼要做到「不妄作勞」,在日常生活中,應當從何人手呢?首先,要做到「精神內守」。中醫養生注重內因,所謂「精神內傷,身必敗亡」、「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真氣的保養是人體健康的重要標志。所以《內經》主張「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13]以養生著稱於世的道家代表人物莊子在「精神
內守」方面亦有異曲同工的妙語:「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汝形,無搖汝精,乃可長生;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汝神將守形,形乃長生。」[l4]其次,要注意節制房事。情慾是人之本性,兩性活動是人的本能,正常的性生活有利於人體的健康,然而房事必須有節。若恣情縱欲,房勞過度,便會「耗傷腎精」,動搖根本,導致陰陽失調、早衰及百病叢生。《千金方》言:「恣情縱欲,命同朝露。」《內經》也告誡人們:「醉以入房,以
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故半百而衰也。」[15]故此重視腎精與腎氣的保養,是長生的秘訣之一。第三,注意飲食有節。飲食是人類賴以生存,保持健康的重要條件之一。《需卦》九五「需於酒食,貞吉。」人是需要服食酒食的(古人的酒,是用糧食果類發酵而成的,度數較低),但不能「困於酒食」,故要達到「酒食貞吉」,必須「節飲食」。如若飲食不節、暴飲暴食,超過機體的代謝能力,便嚴重損害脾胃,健康。《內經》有忠告:「飲食自備,腸胃乃傷。」「內傷脾胃,百病皆生。」第四,注意勞逸適度。《內經》反對「過勞」,它告誡人們「勞則氣耗」[16],勞力太過則氣少力衰,精神疲憊;勞心太過,則陰血暗耗,心神失養。因而「過勞」對人體造成的危害不可小視。如《內經》所言:「久視傷血,久卧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17],可見「過勞」是健康的大敵。華佗認為:「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爾,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18]他的弟子吳普,得其「五禽戲」之真傳,「年九十餘」。因而適度的活動,將壽蔽天地成為現實。
四、《周易》「反身修德」與中醫「德全不危」
「反身修德」是《周易》哲學思想的又一精華。《周易》注重道德修養。重視自身的完善,強調自強、自立、自省、自謙。《周易》書中關於德性修養的警句比比皆是,如《易傳》在釋《蹇卦》、《乾卦》、《晉卦》時分別提出了「君子以反身修德」、「君子自強不息」、「君子自昭明德」、「君子以厚德載物」等等。何為德?《正韻》歸納得好:「凡言德者。善美、正大、光明純懿之稱也。」德性的修養是人們事業成功的保證,也是趨吉避凶的法寶。《益卦》與《大傳》揭示得深刻「有孚惠心,勿問,元吉。」「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中醫養生承襲了《周易》重德的哲學思想,提出了自己的「德全不危」的養生觀。
《內經》曰:「上古之人……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19]故「大德者必得其壽。」所以「淳德全道」是「任我逍遙過百春」的先決條件。俗話說得好:「心底無私天地寬」。道德高尚的人虛懷若谷,寬宏大量,心地善良,為人正派。故能心安不懼,心廣體舒。魯哀公曾向孔子請教,智者壽乎?仁者壽乎?孔子回答道:「智者仁者皆可以致壽。觀世人凡氣質溫和者壽,質之慈良者壽,量之寬宏者壽,貌之重厚者壽,言之簡點者壽。蓋溫和也,慈良也,寬宏也,重厚也,簡點也,皆仁之一端。其壽之長,決非猛厲、殘忍、偏狹、輕薄、淺燥者之所能及。」[20]孔子的精湛回答揭示了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養德養性無二術」。縱觀我們看到:孔子不但提倡「仁者壽」,而且以崇高的德行履行自己的諾言,晚年「讀《易》,韋編三絕。」[21]七十高齡後仍堅持著書立說,誨人不倦,造福於子孫後代。唐代名醫孫思邈壽高德劭,被後人傳為佳話。他不但醫術精湛、醫德高尚,而且注重德性的修養,「心誠意正」、「順理修身」是他的至理名言。百歲後仍登山采葯,出診行醫,攻讀《易經》,撰寫醫籍。孔孫兩氏的輝煌人生向人們展示了「大德必得其壽」的必然結果,
當為後人養生的楷模。
綜上所述,《周易》哲學是《內經》醫學的活水源頭,《內經》充分汲取了《周易》中豐富的辯證法思想及其思維模式,並將其創造性地和養生學緊密結合,從而創立了中醫養生獨特的體系,為中華民族的健康作出了不朽的貢獻。讓我們深研《易》理,盡啟其秘,以促進中醫養生學的新。
2、飲食文化論文
飲食文化論文
人生在世,吃穿二事,很早我們就知道了這句話。人雖然作為高級動物,但仍需要與普通動物一樣:「吃」。所以,零零總總令人眼花繚亂的各類美食也孕育而生,從古至今,長盛不衰。飲食行業也成為三百六十行常展長新的行當,而飲食業也形成了自己的獨特的文化,說的更直接些就是一種「吃」的文化。
中國有著5000年的悠久歷史,中國有著燦爛豐富、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中國人注重「天人合一」,中餐以食表意、以物傳情的特點。所以也就使得中國傳統的飲食美食都「食出有門」如中華飲食文化理論奠基人??孔子的《論語》中就有關於飲食「二不厭、三適度、十不食」的論述。直至兩千年後的今日,仍具有極高的理論指導性。中華茶道始主??陸羽認為茶道在中華飲食文化中的地位幾乎與酒等量齊觀,他曾遍訪名茶產區薦評品第,又精研泉水,次第品級。中華食文化之聖??袁枚其《隨園食單》經歷五十年才寫成,成為中華飲食史上光前裕後之作,也有中華飲食文化「食經」的美譽。還有以味道治國的大臣??伊尹將飲食的「色、香、味、形」與治國相融合,所以就有了 「治國若烹小鮮」之說。
由此,這就形成了我們傳統的飲食有「四重」的特點:
1、重食:古人就有:「民以食為天」之說,見面常問「吃過沒有?」足見飲食文化的地位。
2、重養:以「五穀」養「六臟」,飲食中重視人體養生保健。
3、重味:中華飲食最注意食物的味,講究「色、香、味、型」。各種味道差異構成各種菜系的基礎。
4、重理:注意各種食物的搭配,以相生相剋、相輔相成等陰陽調和之理性認識指導烹飪。
正是由於中華飲食講究料、作、食等等的精細,內容豐富且博大精深,民族特色鮮明,既兼容又特別,從古到今,歷代相傳又推陳出新。
不同的飲食習慣造就了不同的飲食文化。中國人大而全的一貫作風,吃飯時自然是七大盤、八大碗,一是顯示了富足,二是擺足了排場;近而各地比吃、全國爭雄,最終形成了八大菜系,也就是吃方面八個不同的「高手」;說得雖有些低俗,但還是很能傳情達意的。
因此,中華飲食文化就其深層內涵,可以簡單概括成八個字:精緻、悅目、墜情、禮數。這八個字,反映了飲食活動過程中飲食品質、審美體驗、情感活動、社會功能等所包含的獨特文化意蘊,也反映了飲食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密切聯系。
精緻;我們在得意時都喜歡在酒館、餐廳里點幾個精緻小菜,或自己做幾個精緻小菜來犒賞自己與親戚友人,而這時就需要吃出一種氣氛、品位甚至是文化來。飲食既然作為一種文化,一種「吃」的文化,精品意識作為一種文化精神,卻越來越廣泛、越來越深入地滲透、貫徹到整個飲食活動過程中。選料、烹調、配伍乃至飲食環境,都體現著 「精緻」。尤其是現在非常注重個人身體保健的現代社會,更是要求我們的飲食向精緻化發展,使飲食中融入文化,透出文化,從而「吃」出文化來,避免和摒棄那種「過之屠門而大嚼」不雅行為和有損健康的不良習慣。
悅目;這是將「吃」的文化與內涵進行升華的高級階段,體現了飲食文化的審美特徵。中華飲食之所以能夠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於它美,它令食者有「三月不知肉味」的同時,更令人拍案叫絕和賞心悅目。這種悅目,是指中國飲食活動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統一,是指它給人們所帶來的審美愉悅和精神享受,首先是味道美。孫中山先生講「辨味不精,則烹調之術不妙」,將對「味」的審美視作烹調的第一要義。
令人悅目的美味佳餚作為飲食文化的一個基本內涵,它是中華飲食的魅力之所在,悅目貫穿在飲食活動過程的每一個環節中。
墜情;這是對中華飲食文化社會心理功能的概括。因為菜系和飲食中蘊藏著各種感情在其中。做的人付出心血和真情用心去做,而吃者更是品味到自己喜歡的飲食則抱著的是一種感激與贊賞。吃吃喝喝,不能簡單視之,它實際上是人與人之間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種別開生面的社交活動。一邊吃飯,一邊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訪。朋友離合,送往迎來,人們都習慣於在飯桌上表達惜別或歡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風波,人們也往往借酒菜平息。這是飲食活動對於社會心理的調節功能。過去的茶館,大家坐下來喝茶、聽書、擺龍門陣或者發泄對朝廷的不滿,實在是一種極好的心理按摩。
中華飲食之所以具有「抒情」功能,是因為「飲德食和、萬邦同樂」的哲學思想和由此而出現的具有民族特點的飲食方式。對於飲食活動中的情感文化,有個引導和提升品位的問題。我們要提倡健康優美、奮發向上的文化情調,追求一種高尚的情操。
禮數;是指飲食活動的禮儀性。中國是禮儀之邦,而這種禮儀與禮數也滲透到了飲食當中。而飲食講究「禮數」,這與我們的傳統文化有很大關系。生老病死、送往迎來、祭神敬祖都是禮。《禮記?禮運》中說:「夫禮之初,始諸飲食。「禮數」中也講究著一種秩序和規范,比如在重要場合坐席的方向、箸匙的排列、上菜的次序、有些菜的象徵、來歷等等都體現著「禮數」。
我們談「禮數」,更應把它理解成一種精神,一種內在的倫理精神,這種精神,貫穿在飲食活動過程中,從而構成中國飲食文明的邏輯起點。
飲食中的精緻、悅目、墜情、禮數分別從不同的角度概括了中華飲食文化的基本內涵,換言之,這四個方面有機地構成了中華飲食文化這個整體概念。但是,它們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依存、互為因果的,四者環環相生、完美統一,便形成中華飲食文化的最高境界。而中華飲食也是中華民族從古至今用嘴「吃」出來了一種文化,一種濃厚的中華飲食文化,這種文化已經得以前仆後繼的不斷弘揚,已經影響到了我們自己和身邊,影響到了全世界的飲食行業。
3、哲學通論中有哪八種八種哲學觀
一、普遍規律說
1、「普通規律說」認為:各門科學只是研究世界的各種「特殊領域」,並提供關於這些領域的「特殊規律」;而哲學則以「整個世界」為對象,並提供關於整個世界的運動與發展的「普遍規律」。
2 、歷史基礎:具有深遠的哲學史背景。例如,古希臘哲學「尋取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德國古典哲學「尋求全部知識的基礎和提供一切科學的邏輯」等都是把哲學定位為「對普遍規律的尋求」。
3 、心理基礎:人類的思維在面對千姿百態的世界時,總是力圖在最深刻的層次上把握其內在的統一性,並期望採用這種「統一性」去解釋世界上的一切現象,以及關於這些現象的全部知識。這就是人類思維所追求的:把握和解釋世界的「全體的自由性」。
4 、辯證看待:該學說在尋求「普遍規律」時忽略/脫離了「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把哲學理論混同為一般的實證知識。因此,我們需要從哲學的基本問題「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出發,重新理解「普遍規律說」。
二、認識論說
1 、哲學的研究對象不是「整個世界」,而是作為哲學基本問題的「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哲學關於「普遍規律」的認識,不是通過研究「整個世界」而獲得的,而是以辯證法、認識論和邏輯學三者統一的方式來實現的。
簡言之,「沒有認識論的本體論為無效」,也就是,哲學關於「普遍規律」的認識,必須以對人類認識的反省為前提。
2 、歷史基礎:①是在反思「普遍規律說」的過程中形成的。②當時正處於「認識論轉向」時期。
人們通常把西方哲學的發展概括為三個階段,古代的本體論哲學,近代的認識論哲學,現代的語言哲學,並把近代哲學的變革稱為「認識論轉向」,把現代哲學的變革稱為「語言轉向」。
三、語言分析說
1 、人類必須用語言去理解和表達自己的「認識」及其所表達的「世界」,並用語言去表達自己對「世界」和自己的「認識」的理解。「語言」是思維和存在之間的中介/媒介。
2 、歷史基礎:哲學從「反思認識這個世界的方式」轉向「注意表達這種認識的媒介」,即「語言轉向」。這種哲學觀,既是「拒斥形而上學」的產物,又是反思「普遍規律說」的結果。
3、辯證看待:過分地注重於「技巧」,而低估了「理論」的重要性,尤其低估了哲學理論自身和哲學反思方式的重要性。實質上是把語言當作進行邏輯分析的工具,但過分地強調了語言的邏輯性。導致:並非把語言升華到哲學的高度,反而是把哲學降低到邏輯性語言的層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哲學通論
4、急求中國飲食哲學方面的論文綜述
同志你好:
你下是我給你總結的資料,請核對後使用。
最後,祝你工作愉快
中華民族飲食文化的四大基礎理論
被西方文化界譽為功能派文化人類學開山大師的馬林諾夫斯基,說過如下一句十分淺顯,但卻十分正確的名言:「人類極其關心的是傳種與營養。」他所說的「營養」,其實是指人們為維系生命發展基本需要和能量消耗所必要的食料的攝取;而他所說的「傳種」,則是人類為了延續生命——事業和理想的繼續而生產「自己的」孩子,也就是使自己的生命基因通過婚媾孕育下一代以保證種的延續。如同演員走下舞台便是現實生活中的一個普通人——擁有普通的思想與普通的需求一樣,當作為群體與社會生物人的種種文化表象及屬性被逐一剝離之後,我們看到人類最關心的真的莫過於這樣兩件大事。這一點在近代文明以前尤其表現得顯明。這一相同的看法,在中國,至遲於兩千幾百年前便見於文獻記載了:「食、色,性也。」「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中國古人所講的「食」、「色」,即「飲食」、「男女」,也即是西方現代學者所謂的「營養」與「傳種」。
與西方人的認識方法與側重有所不同的是,中國人很早形成並一貫堅持的看法是將飲食列於食、色二者的首位。「民以食為天」,食是最重要不過的,如俗諺所雲:「人生萬事,吃飯第一。」不僅位序第一,還是最重要、最基本的生活內容:「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件件都與飲食有關。庶民百姓人生如此,國家管理者的大政亦本於此:「八政:一曰食……」。國家大事千頭萬緒,搞好民食是第一項大政。幾千年來,老百姓耕種、收獲、吃飯,吃得飽就是「太平盛世」,吃不飽,便來一場「革命」。歷朝歷代,興也是因為「吃」,亡也是因為「吃」。吃成了中國改朝換代最直接、最普遍、最根本的原動力與導火線。
正是因為食事在中國百姓民生和國政中居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因而食事很早以來便受到歷代各階層人們的高度重視,所以我們民族遠古時代的「禮」——最早的社會精神文明建設便與之結下了深緣:「夫禮之初,始諸飲食。其燔黍捭豚……猶若可以致其敬於鬼神。及其死也,升屋而號,告曰:皐某復,然後飯腥而苴孰。」早在陶器尚未發明的遙遠的古代,先民們便鄭重地將精心洗過的米、仔細撕開的小豬肉置於火塘中燒得極熱的石塊上炙熟後祭獻給鬼神,以表達自己的敬畏之情、祈禱之意。待到人死之時,人們則反復呼喊他的名字,讓他的魂魄歸來。然後則用生米、熟肉來祭享死者。這是漢代學者對上古歷史文化的理解。那時,人們生產和生活中無論是吉祥還是凶喪的大事都要祭告鬼神,即他們所理解的人事與自然萬事萬物的主宰們,總是要拿他們可能有的最貴重美好的食物獻祭。食物既是人們的養生之物,也是他們用以「通靈」之具。禮,是少不了食物的,要通過食物的烹飪和獻祭來演示和完成。照春秋至漢代時學者們的理解,這種「禮之初」是陶器發明以前的事,距今至少有八千年左右的歷史了。從人類的食生活文明發展歷史來說,那是在陶烹時代之前的燔炙時代。如同那個埃及和希臘神話中的斯芬克斯用以難人的繆斯謎語是適合於全體人類的一樣,「夫禮之初,始諸飲食」的結論也應當是人類遠古時代精神文明與食文化發展的一般規律。
很顯然,人類的飲食生活,是一定歷史階段的文明基準與文化風貌的綜合反映。如果我們剝離某一民族文化中的食文化因素,即該民族食生產、食生活及全部與食有直接和間接關系的文化成分,那麼,那個民族的面貌一定是極其奇怪的畸形和令人難以想像的。事實上,我們也無法作這種剝離,因為這種食文化與民族文化的關系是無所不在的生命機體的結合,也就是說,任何一個民族的文化都具有相當濃厚強烈的「食」的色彩,也就是一定意義上的該民族的飲食文化,反之亦然。這種情況,越是在歷史的來路上追溯得久遠便越是明顯。食文化的這種廣泛滲透生活各個領域的特性,決定了它是一個普泛的范疇。
但是,如同千人千面、心情各異一樣,一個民族的文化也有自己的個性;各個民族的食文化彼此間也有許多差異,表象的差異和思想心理的深層差異。當我們對中華民族食文化的發展作了系統的歷史考察,尤其是對中外文化的歷史發展作了一番比較之後,我們發現幾乎沒有哪個民族能像中國人的祖先那樣,在自己的飲食生活中傾注了如此多的注意力,有如此深刻的理解、如此輝煌獨特的創造。也就是說,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有更為鮮明和典型的「飲食色彩」。中華民族文化的這種「飲食色彩」不僅表現在餐桌上,而且表現在中國人食生活的全部過程之中,更表現在他們對自己食生活、食文化的深刻思考與積極創造、孜孜探索中。任何民族文化,最終決定於哲學;哲學的深厚土壤乃在於該民族一定歷史階段的社會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文化和文明發展的水準與特徵。因此,飲食生活作為基本的社會生活內容,飲食文化作為主要的文化門類,也就無疑是哲學的肥沃土壤。而哲學的決定作用,在施加於民族文化的同時,也對該民族飲食生活的風格、飲食文化的特質及思想產生了不可低估的深遠影響。中國飲食文化的輝煌發展,主要得益於飲食思想的肇基久遠和內蘊豐富。這種深厚堅實的思想淵源,表現為基礎理論的四?原則以及相關的五大特性
5、中國飲食文化理論有哪四大原則?
1、精
孔子說過:「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這反映了先民對於飲食的精品意識。當然,這可能僅僅局限於某些貴族階層。但是,這種精品意識作為一種文化精神,卻越來越廣泛、越來越深入地滲透、貫徹到整個飲食活動過程中。選料、烹調、配伍乃至飲食環境,都體現著一個「精」字。
2、美
中華飲食之所以能夠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於它美。這種美,是指中國飲食活動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統一,是指它給人們所帶來的審美愉悅和精神享受。首先是味道美。孫中山先生講「辨味不精,則烹調之術不妙」,將對「味」的審美視作烹調的第一要義。
3、情
這是對中華飲食文化社會心理功能的概括。吃吃喝喝,不能簡單視之,它實際上是人與人之間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種別開生面的社交活動。一邊吃飯,一邊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訪。朋友離合,送往迎來,人們都習慣於在飯桌上表達惜別或歡迎的心情。
4、禮
是指飲食活動的禮儀性。中國飲食講究「禮,這與我們的傳統文化有很大關系。生老病死、送往迎來、祭神敬祖都是禮。《禮記·禮運》中說:「夫禮之初,始諸飲食。」「三禮」中幾乎沒有一頁不曾提到祭祀中的酒和食物。
(5)飲食養生中的哲學觀淺析擴展資料
在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的陰陽五行哲學思想、儒家倫理道德觀念、中醫營養攝生學說,還有文化藝術成就、飲食審美風尚、民族性格特徵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創造出彪炳史冊的中國烹飪技藝,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文化。
中國的烹飪,不僅技術精湛,而且有講究菜餚美感的傳統,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協調一致。對菜餚美感的表現是多方面的,無論是個紅蘿卜,還是一個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種造型,獨樹一幟,達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諧統一,給人以精神和物質高度統一的特殊享受。
中國烹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僅對飯菜點心的色、香、味有嚴格的要求,而且對它們的命名、品味的方式、進餐時的節奏、娛樂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國菜餚的名稱可以說出神入化、雅俗共賞。菜餚名稱既有根據主、輔、調料及烹調方法的寫實命名。
6、道教的食俗並且從科學養生的角度進行評價
食物養生,就是按照中醫理論,調整飲食,注意飲食宜忌,合理地攝取食物,以增進健康,益壽延年的養生方法。飲食是供給機體營養物質的源泉,是維持人體生長、發育,完成各種生理功能,保證生命生存的不可缺少的條件。《漢書·酈食其傳》所說:「民以食為天」,就是這個意思。古人早就認識到了飲食與生命的重要關系。他們在長期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和寶貴經驗,逐漸形成了一套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飲食養生理論,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飲食養生的目的在於通過合理而適度地補充營養,以補益精氣,並通過飲食調配,糾正臟腑陰陽之偏頗,從而增進機體健康、抗衰延壽。由於飲食為人所必需,而飲食不當,又最易影響健康,故食養是中醫養生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黃帝內經養生(掌握十二時辰養生秘訣,四季養生精髓。);
易經養生(群經之首,從陰陽五行變化中學習養生);
風水養生(風水是一門擇地而居的學問,是一種人性最真實的祈求);
道教養生(從收心求靜入手,以達到返樸歸真、延年益壽的養生良法);
禪門養生(明心見性,智慧超脫,東方禪洞徹心靈的深度智慧);
太極養生(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內外雙修,身心並練);
藏醫養生(系統了解藏醫對生命的獨特觀點和極具民族特色的養生理念);
食物養生(「民以食為天」向專家學習飲食科學,延緩衰老、防治疾病);
導引養生(動行與調氣相結合,培育真氣,舒筋健骨,平秘陰陽);
養生與修身養德(養生先養神,從古人的哲學思想中學習哲學養生)。
7、飲食中的哲學道理嗎
中華傳統飲食,講究色香味俱全,講究搭配與調和,體現了中華傳統哲學中,和的思想,和的完整意思是,不同而和。和實生物,同則不繼。
8、為什麼說廣東傳統的養生文化中飲食文化佔主流
廣東的飲食養生理念,充分體現出飲食養生中的天人合一、陰陽五行、形神相即的哲學觀念,以及醫食同源,食養盡之的重要理念
9、歷史上提出飲食養生理念的人是誰
歷史上《黃帝內經》最早提出了一系列的飲食養生理念,充分體現出飲食養生中的天人合一、陰陽五行、形神相即的哲學觀念,以及醫食同源,食養盡之的重要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