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濕熱天氣 中醫養生注意什麼

濕熱天氣 中醫養生注意什麼

發布時間:2020-12-11 10:00:49

1、秋季飲食該注意哪些?

民間有「飲食養生」的說法,秋季養生飲食為先。秋季養生吃什麼最好?
營養內學家認為,秋季養容生,最適宜吃以下食物。
黃綠色蔬果
即橙黃色蔬果和綠葉菜。 秋季乾燥,要多吃水果、蔬菜才能滋潤。
發酵食品
主食可以選擇發面餅、饅頭等發酵面製品,尤其推薦雜面發糕,粗細糧搭配營養更高。副食可以多吃豆類發酵製成的豆豉、豆醬、醬豆腐、麻豆腐、豆汁,奶類發酵製成的酸奶,還有大米發酵製成的醪糟等。
各種薯類
秋季正是薯類出產的旺季。薯類食品多有強健身體的作用,其中富含B族維生素和鉀、鎂等礦物質。傳統認為薯類食物能補中氣,現代研究又認為它們作為主食食用,有利於預防肥胖和多種慢性病。經常吃山葯、甘薯、芋頭、馬鈴薯等,作為精白米面的替換品,是非常好的養生措施。

2、中醫中五季的具體劃分時間

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分界,其中立秋到秋分為長夏,立春到立夏為春季應肝,立夏到版立秋權為夏季應心,立秋到秋分為長夏應脾,秋分到立冬為秋季應肺,立冬到立春為冬季應腎。
春生樣肝—春季五行中屬木,五肝應肝,為陰中之少陽:春天陽氣漸生,萬物復甦,泛指具有生長,升發,調達舒暢等作用的事物。肝藏血,主疏泄,主動,主升,故有「肝體陰用陽」之說,在十二官中被稱為「將軍之官」
夏至養心—夏季五行中屬火,五臟應心,為陽中之太陽,夏天陽氣最盛,生長迅速,泛指具有溫熱,升騰作用的事物。心主血,藏神,起著主宰生命活動的作用,故在十二官中被稱為「君主之官」
長夏養脾—長夏五行中屬土,五臟應脾,為陰中之至陰,泛指具有生化,承載,受納等作用的事物。脾主運化水谷精微,為人生氣血生化之源,所以被稱為「後天之本」
秋收養肺—秋季五行中屬金,為收獲的季節,五臟應肺,為陽中之少陰,泛指具有宣發,肅降,收斂等作用的事物。肺主管一生之氣,負責呼吸,宣發肅降,通調水道,具有協助心君治理調節的功能,在十二宮中被稱為「相博之宮」
冬藏養腎—冬季五行屬水,五臟應腎,為陰中

3、中醫的健康標準是什麼

根據中華中醫葯學會2009年4月9日發布的《中醫體質分類判定標准》,將體質分為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氣郁質、特稟質九個類型。該標準是應用了流行病學、免疫學、分子生物學、遺傳學、數理統計學等多學科交叉的方法,經中醫臨床專家、流行病學專家、體質專家多次論證而建立的體質辨識的標准化工具,並在國家973計劃「基於因人制宜思想的中醫體質理論基礎研究」課題中得到進一步完善。通過21948例流行病學調查,該標准具有指導性、普遍性及可參照性,適用於從事中醫體質研究的中醫臨床醫生、科研人員及相關管理人員,並可作為臨床實踐、判定規范及質量評定的重要參考依據。該標准曾在多家「治未病」中心及中醫葯科研單位以及26個省、市、自治區(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台灣地區等)試用。《中醫體質分類判定標准》是我國第一部指導和規范中醫體質研究及應用的文件,旨在為體質辨識及與中醫體質相關疾病的防治、養生保健、健康管理提供依據,使體質分類科學化、規范化。體質分類概述:平和質(A型)總體特徵:陰陽氣血調和,以體態適中、面色紅潤、精力充沛等為主要特徵。形體特徵:體形勻稱健壯。常見表現:面色、膚色潤澤,頭發稠密有光澤,目光有神,鼻色明潤,嗅覺通利,唇色紅潤,不易疲勞,精力充沛,耐受寒熱,睡眠良好,胃納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紅,苔薄白,脈和緩有力。心理特徵:性格隨和開朗。發病傾向:平素患病較少。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適應能力較強。氣虛質(B型)總體特徵:元氣不足,以疲乏、氣短、自汗等氣虛表現為主要特徵。形體特徵:肌肉鬆軟不實。常見表現:平素語音低弱,氣短懶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紅,舌邊有齒痕,脈弱。心理特徵:性格內向,不喜冒險。發病傾向:易患感冒、內臟下垂等病;病後康復緩慢。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不耐受風、寒、暑、濕邪。陽虛質(C型)總體特徵:陽氣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溫等虛寒表現為主要特徵。形體特徵:肌肉鬆軟不實。常見表現:平素畏冷,手足不溫,喜熱飲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脈沉遲。心理特徵:性格多沉靜、內向。發病傾向:易患痰飲、腫脹、泄瀉等病;感邪易從寒化。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風、寒、濕邪。陰虛質(D型)總體特徵:陰液虧少,以口燥咽干、手足心熱等虛熱表現為主要特徵。形體特徵:體形偏瘦。常見表現:手足心熱,口燥咽干,鼻微干,喜冷飲,大便乾燥,舌紅少津,脈細數。心理特徵:性情急躁,外向好動,活潑。發病傾向:易患虛勞、失精、不寐等病;感邪易從熱化。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熱、燥邪。痰濕質(E型)總體特徵:痰濕凝聚,以形體肥胖、腹部肥滿、口黏苔膩等痰濕表現為主要特徵。形體特徵:體形肥胖,腹部肥滿松軟。常見表現:面部皮膚油脂較多,多汗且黏,胸悶,痰多,口黏膩或甜,喜食肥甘甜黏,苔膩,脈滑。心理特徵:性格偏溫和、穩重,多善於忍耐。發病傾向:易患消渴、中風、胸痹等病。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對梅雨季節及濕重環境適應能力差。濕熱質(F型)總體特徵:濕熱內蘊,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黃膩等濕熱表現為主要特徵。形體特徵:形體中等或偏瘦。常見表現:面垢油光,易生痤瘡,口苦口乾,身重睏倦,大便黏滯不暢或燥結,小便短黃,男性易陰囊潮濕,女性易帶下增多,舌質偏紅,苔黃膩,脈滑數。心理特徵:容易心煩急躁。發病傾向:易患瘡癤、黃疸、熱淋等病。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對夏末秋初濕熱氣候,濕重或氣溫偏高環境較難適應。血瘀質(G型)總體特徵:血行不暢,以膚色晦黯、舌質紫黯等血瘀表現為主要特徵。形體特徵:胖瘦均見。常見表現:膚色晦黯,色素沉著,容易出現瘀斑,口唇黯淡,舌黯或有瘀點,舌下絡脈紫黯或增粗,脈澀。心理特徵:易煩,健忘。發病傾向:易患症瘕及痛證、血證等。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不耐受寒邪。氣郁質(H型)總體特徵:氣機郁滯,以神情抑鬱、憂慮脆弱等氣郁表現為主要特徵。形體特徵:形體瘦者為多。常見表現:神情抑鬱,情感脆弱,煩悶不樂,舌淡紅,苔薄白,脈弦。心理特徵:性格內向不穩定、敏感多慮。發病傾向:易患臟躁、梅核氣、百合病及郁證等。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對精神刺激適應能力較差;不適應陰雨天氣。特稟質(I型)總體特徵:先天失常,以生理缺陷、過敏反應等為主要特徵。形體特徵:過敏體質者一般無特殊;先天稟賦異常者或有畸形,或有生理缺陷。常見表現:過敏體質者常見哮喘、風團、咽癢、鼻塞、噴嚏等;患遺傳性疾病者有垂直遺傳、先天性、家族性特徵;患胎傳性疾病者具有母體影響胎兒個體生長發育及相關疾病特徵。心理特徵:隨稟質不同情況各異。發病傾向:過敏體質者易患哮喘、蕁麻疹、花粉症及葯物過敏等;遺傳性疾病如血友病、先天愚型等;胎傳性疾病如五遲(立遲、行遲、發遲、齒遲和語遲)、五軟(頭軟、項軟、手足軟、肌肉軟、口軟)、解顱、胎驚等。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適應能力差,如過敏體質者對易致過敏季節適應能力差,易引發宿疾。判斷出體質後如何調理?中醫體質研究課題組的專家指出:體質是可以調整的。體質既稟成於先天,亦關系於後天。體質的穩定性由相似的遺傳背景形成,年齡、性別等因素也可使體質表現出一定的穩定性。然而,體質的穩定性是相對的,個體在生長壯老的生命過程中,由於因受環境、精神、營養、鍛煉、疾病等內外環境中諸多因素的影響,會使體質發生變化。體質只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同時具有動態可變性。這種特徵是體質可調的基礎。葯物及有關治療方法可糾正機體陰陽、氣血、津液失衡,是體質可調的實踐基礎。重視不同體質對疾病與證候的內在聯系及對方葯等治療應答反應的差異是實施個體化診療、貫徹「因人制宜」思想的具體實踐,根據不同體質類型或狀態,或益氣,或補陰,或溫陽,或利濕,或開郁,或疏血,以調整機體的陰陽動靜、失衡傾向,體現「以人為本」、「治病求本」的治療原則;及早發現、干預體質的偏頗狀態,進行病因預防、臨床前期預防、臨床預防,實現調質拒邪、調質防病及調質防變,以實踐中醫「治未病」。如陽虛體質怕冷的人,在飲食上,可多食牛肉、羊肉、韭菜、生薑等溫陽之品,少食梨、西瓜、荸薺等生冷寒涼食物,少飲綠茶,還可食當歸生薑羊肉湯等,進行個體化健康管理。

4、早上洗澡對身體有害嗎?

早上洗澡對身體有好處的。

1、看起來更漂亮。

早上洗澡不僅能讓人精神煥發,頭發更光澤、自然、強韌,還能幫助身體燃燒額外的熱量,加速新陳代謝。

2、皮膚更有光澤。

無論膚質如何,早上洗澡能讓肌膚「喝飽水」,皮膚看起來更好、更潤澤。

3、心情更愉悅。

很多人早上醒來總是昏昏沉沉的,甚至心裡還會有一股莫名的火,那不妨洗個澡吧。它能改善情緒,給人注入能量,對抗壓力和焦慮,保持愉悅。

4、增強免疫功能。

早上洗澡能改善循環系統功能,促進血液循環,提升免疫力。

5、一整天都精神。

早上洗澡能讓人重新煥發生機,開啟大腦,完成工作更有效率。咖啡因是一種精神興奮劑,稍涼些的洗澡水也有同樣的作用。早起洗個澡能完全「沖」走睡意,讓你精力充沛。

(4)濕熱天氣 中醫養生注意什麼擴展資料:

洗澡的注意事項:

1、溫度不宜過高

不管是在炎熱的夏天還是在寒冷的冬天,洗澡水的溫度不宜過高,洗澡水溫度太高,會造成皮膚脫水,可能會發生昏厥,而且對皮膚不好,會傷害皮膚,一般情況下水溫在37度左右為宜。

2、莫圖干凈使勁兒搓

皮膚表面的角質層、脂質膜共同構成了皮膚的屏障保護層,不但可以保護機體免受外界損害,還能防止體內營養物質尤其是水分的喪失。使勁兒用搓澡巾搓就會破壞這層保護膜。如果洗後用手指搓皮膚能聽見吱吱的聲音,就說明搓洗過度了。

建議勤洗澡,而不是「攢著洗,用力搓」,可用柔軟的海綿蘸沐浴露輕輕擦洗,只在肘部、膝蓋等角質層厚的部位使用搓澡巾即可。

5、天氣潮濕適合種什麼水果

從中醫理論而言,「濕」的一種徵兆。體內有了濕氣,氣血不暢,也是一種失調,需要通過各種食補或者葯療來「祛濕」。
祛濕類食物有促進水濕排出的作用,宜於治療濕症。
1、南瓜補脾利水,解毒殺蟲。宜於脾虛食少腹脹,脾虛水飲停胃。
2、鯉魚利水消腫,下氣,通乳。宜於脾虛水停於胃,寒濕泄瀉。外感病者忌食。
3、茯苓利水滲濕,健脾補氣止瀉,寧心安神。宜於脾虛水停於胃,寒濕腹瀉。不宜與米醋同食。
4、薺菜清熱利水,涼血止血,平肝降壓。宜於濕熱胃痛,濕熱泄瀉,血熱吐血、便血。
5、金針菜(黃花菜)清熱利濕,解毒,通乳。宜於濕熱胃痛,濕熱泄瀉。虛寒症忌食。
6、萵苣清熱利尿,通乳。忌同金針菜同食。
7、冬瓜利水消痰,消熱解毒。宜於濕熱泄瀉。虛寒泄瀉者忌食。
8、鯽魚補脾利水。宜於脾虛水停於胃,脾虛泄瀉。不宜油炸,不宜與薺菜同食。
9、蠶豆清熱利濕,健脾澀精。宜於濕熱泄瀉。氣滯腹脹者忌食。
10、赤小豆利水除濕,通乳,解毒排膿。宜於濕熱泄瀉。
11、莜麥補氣益力,除濕止瀉。宜於脾虛泄瀉,濕盛泄瀉。不易消化,不宜多食;虛寒症忌食。
12、薏苡仁(薏米)健脾利濕,清熱排膿。宜於脾虛水停於胃,脾虛泄瀉,寒濕泄瀉。
13、玉米補中健胃,除濕利水。宜於脾虛泄瀉,濕熱泄瀉。
14、砂仁化濕行氣,溫中止泄,安胎。宜於氣滯濕阻,食慾不振,惡心嘔吐,胃腹脹痛,寒濕泄瀉。不宜久煮。
15、白豆蔻化濕行氣,溫中止嘔,健胃消滯,解酒。宜於氣滯濕阻,胃脹腹痛,食慾不振,嘔吐。熱症、陰虛症忌食,不宜久煮。
下面介紹幾種健脾去濕食療偏方:
1)參芪粥健脾祛濕 
做法是:黃芪15克,黨參15克,炒薏米60克,炒扁豆15克,紅棗2個,大米100克。先將薏米、扁豆炒至微黃,紅棗去除核,用清水洗凈黃芪、黨參並放入砂鍋內,加水煎汁。葯汁熬好後,去除葯渣,將炒薏米、炒扁豆、紅棗肉、大米一同放進葯汁中煮沸,後用文火煮成粥。
黃芪、黨參具有健脾益氣的作用,薏米、扁豆能夠祛濕,做成能夠養胃的粥,可補中益氣,健脾祛濕,緩解夏季帶來的身體不適。建議可以在粥中加點荷葉,其芳香的味道能夠醒脾化濕、開胃。需要注意的是,黨參和黃芪是補氣的葯物,冬季進補時使用更為妥當。如果氣虛、乏力的症狀不是十分明顯,最好在粥中少放一些,避免上火。
2)赤小豆、冬瓜煲生魚湯
功效:補脾、利水、消腫,其作用為補脾而不留邪,利水而不傷正氣。
生魚一條、宰凈,冬瓜(連皮)500克,赤小豆60克,蔥頭5個,煲湯,不放鹽。
3)莧實煲老鴨
功效:滋陰養胃,健脾利水。
莧實100~120克,老鴨一隻,宰凈,莧實放鴨腹內加水文火煮2小時,加少許鹽服食。
4)炒扁豆淮山粥
功效:健脾養胃。炒扁豆60克、淮山60克、大米50克煮粥服食,小兒減半。
5)蘿卜蓮子豬舌湯
功效:清潤滋補,寬中下氣,可除春寒去濕困。
蘿卜750克、蓮子50克、莧實25克、蜜棗3個、豬舌500克、豬骨750克。
6)鵪鶉湯
功效:健脾開胃。
鵪鶉一隻、黨參15克、淮山30克煲湯。
7)另外,還有土茯苓赤小豆鯽魚湯、綿茵陳煲鯽魚、赤小豆煲鯉魚、豬肚粥、冬瓜煲老鴨子等,均有一定的健脾去濕功效。
不讓皮膚病在春天萌發 
一場突如其來的「倒春寒」讓不少人感到措手不及,除了突發的感冒等呼吸道問題以外,有的人還出現了疹子、紅斑、全身或局部癢等皮膚問題,專家說,這很有可能是夾雜在寒風中的冷雨引起的,因為春季多見潮濕天氣,而「濕」可引起多種皮膚病,所以皮膚病也成為這個季節常見問題。而保護皮膚免受瘙癢斑疹困擾,春季要做的功課除了注意皮膚清潔和所處環境的衛生,還要致力除去身體內外濕氣。

6、濕熱體質 白蛋白不夠 求專業的營養師 養生大師 中醫大師解答

濕熱體質,可以吃一點中葯涼茶,清熱解毒除濕。可以食療,健脾除濕,淮山薏米蓮子枸杞子百合茯苓粥,可以改善體質,增強體質。

7、中醫傳授養胃秘方,脾胃濕熱怎麼辦?

精於養生的朋友們都知道養生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養脾,其實大家可以通過觀察手和臉就可以判斷出來我們的脾胃是否出現了一些情況,利用這個小方法我們可以更加方便的進行養生啦。

怎樣通過觀察手和臉進行判斷脾胃情況呢?

觀察在於看手和臉的顏色,尤其是手可以觀察手的大魚際部位的顏色,即為五色對五臟,如果大魚際部位發黃、發白,鼻頭較紅,那麼您的消化系統方面就可能出現了問題,還有可能出現濕熱疾病。

脾胃濕熱的不良影響

當身體長期處於中焦濕熱的情況,比較容易出現口臭、下肢出現皮膚病,女性出現婦科疾病,嚴重的還會出現丹毒的症狀。

如何從養生角度去調理脾胃濕熱?

養生首先是越早越好,可以從兩個角度進行養生,第一個是飲食結構科學,第二個就是要依據自己體質進行養生。特別是濕熱體質的朋友一定要減少喝酒或者不喝酒,否則脾胃濕熱的症狀會越來越嚴重。除了減少喝酒,還要清淡飲食,避免暴飲暴食。

健脾養胃小妙招

我們可以利用穴位按摩進行增強體質,減少濕熱的現象,首先是腿上的三里穴,它位於膝蓋外側下方約四指處,長期按摩可以健脾清熱,屬於強健穴。

養生之道在於養脾,除了在平時我們要經常通過觀察手和臉的顏色進行自我判斷外,還要注意飲食結構,減少喝酒,還可以進行穴位按摩進行強胃健脾。

與濕熱天氣 中醫養生注意什麼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