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養生吐氣

養生吐氣

發布時間:2020-12-07 19:41:16

1、為什麼吸氣吐納之道跟養身有很大關系?非常謝謝

吐納屬氣功中的煉氣技法,吐納即呼吸,呼吸包括外呼吸和內呼吸。外呼吸是指在肺內進行的外界空氣與血液的氣體交換,也 稱肺呼息。所謂內呼吸,是血液與組織細胞的氣體交換,也稱組織呼吸。氣功的呼吸,主要調整肺呼吸,使之達到古人形容的「吐惟細細,納惟綿綿」的均勻、細緩、深長的程度。進而對內呼吸產生良好的影響。據說吐納練習均為入門者修煉,當吐納練息達到高層次時,則無息可調。那時呼吸微微,忽然遽斷,進入胎息境界。〈〈抱朴。釋滯〉〉說:「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噓吸,如入在胞胎之中」。意指練功至深者,就像胎兒在母腹之中,鼻無出入之氣。胎息是吐納練息的最高境界,道教中許多道士都偏愛此功。

吐納練息的要訣是吸氣時氣貫注於腹部,呼氣時氣上引至頭巔,這樣可以吸取生氣,排出死氣和病氣,同時提高人體潛能,進入功能態。吐納的方法很多,分動靜兩類,此處介紹幾種流行的吐納練息法。

六字氣訣 ――通過鼻吸口呼,呼氣時結合默念噓、呵、呼、歙、吹、嘻六個字音,用以影響肝、心、肺、脾、腎、三焦,祛除各臟腑病邪的一種氣功鍛煉方法,道、佛氣功中都有此內容。

六字氣訣最早見於陶弘景的〈〈養生延命錄〉〉,其練法是:坐式、站式均可,口呼鼻吸,呼氣時根據需要默念噓、呵、呼、欷、吹、嘻六字。噓治肝之實證,如頭痛目赤,肋疼易怒;呵治心之實證,如口舌生瘡、心煩不寐;呼治脾之實證,如脘腹悶脹,食積不化;

噓治肺之實症,如痰多氣壅:口乾咽疼;吹治三焦之實證,如腹脹、大小便不通。六字氣訣可以單獨作,也可配合其他功法。另外,六字氣訣是一種以瀉實為主的功法,陽虛自汗者禁練,虛症者也要慎用。春季脾氣衰不練「呼」字;夏季肺氣衰不練「噓字」,秋季金克木,不練「噓」字,以免傷肝。冬季不練呵,以免心衰。明代的〈〈修齡要旨〉〉、〈〈類修要訣〉〉都強調練六字訣時要配合肢體導引動作。1297

抱朴子胎息法 ――此法載於晉代葛洪〈〈抱朴子。內篇》,但本功法並非葛洪所創,而是葛洪根據師傳整理而成,特點是通過逐漸延長閉氣不息的時間,最終達到胎息狀態。具體練法:每日子後午前取仰卧式,瞑目靜心,摒絕雜念。先鼻緩緩吸氣,吸氣極滿後閉目不息,隨即默數數字,自一至百以上。當閉氣至極,則以口緩緩吐氣,吸氣或吐氣皆須極細極微,毫無氣息出入之聲,以鴻毛置鼻孔處命紋絲不動為標准。練習日久,每次閉氣默數的數字可達數百以至數干,在此期間將自然出現胎息狀態。

何仙姑胎息訣 ――何仙姑為傳說中的道教八仙之一。姓何,名瓊,唐代零陵人,住雲母溪,遇呂洞賓之後授以修養之術,遂成道。其功訣說:「夫煉者修也,息者氣也,神也,精也。息氣本源者,清靜本氣也。觀入丹田,細細出入,如此者龍虎自伏。若心無動,神無思,氣無欲,則名曰大定。真氣存於形質,真仙之位變化無窮,號曰真人矣。夫胎息者;須存神定意,抱守三關者精、氣、神也。凡修行之人,每於六時,常抱守三法,則自然有寶聚也。國富民安,心王自在,乃神和暢,少病也,少惱也,身體輕便也,耳目聰明也,是修真之人真道徑路。若三五年常行此法,天護佑,神加持,凡人愛敬,久而自然得道矣。 」

2、中醫養生有哪些方法?

「少房事多運動重食療選環境」這是我國唐代著名的醫學家、葯王孫思邈的養生法。孫思邈長期居住民間研究醫學,為人療疾,采種中葯,著書立說,被人們尊稱為「葯王」。同時,孫思邈又是一位著名的養生學家,他提倡養生、食治和怡老,內容豐富,涉及到預防醫學、心身醫學、老年醫學諸方面。由於他身體力行,活到了101歲,從而成為中國歷史上罕見的能將養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長壽老人。具體地說:他的養生理論歸納有如下四點。

1.提倡抑情節欲

孫思邈認為情慾過度是罹疾早衰的重要因素之一,提倡要做到「十二少」,即「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語、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怒、少好、少惡行」。並強調性醫學保健的重要性,認為房事太過,不僅可以影響本人的身體健康,而且還會影響優生優育、波及下一代的身心發育。為此,他引用彭祖的觀點:「上士別床,中士異被,服葯百裹,不如獨卧。」以說明節制房事的重要性。

2.主張「常欲小勞」

孫思邈說:「養性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堪耳。」他認為運動比營養、休息更為重要,從而把按摩、搖動肢節等全身運動作為養生的重要內容。

3.強調食養重視葯餌孫思邈指出:「安身之本必須於食,救疾之道惟在於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生;不明葯性者,不能以除病。」可見其對食養與葯餌的重視。在飲食調養方面,他主張飲食清淡,少吃葷、腥,忌吃生、雜。他還力倡「先飢而食、先渴而飲、食慾數而少、不欲頓而多」,認為少食多餐有益身心健康。同時,他把服食具有滋補和防治老年病功效的中葯作為養生的措施之一。

4.環境居處很重要

在住地方面,孫思邈強調要「背山臨水,氣候高爽,土地良沃,泉水清美」及「山林深處,固是佳境」。現在世界各地幾乎都把山清水秀、鳥e68a847a6431333431336661語花香、空氣清新、環境幽靜處作為療養勝地,可見葯王對居住環境的要求是有道理的。在住室方面他又指出:「但令雅素潔凈,無風雨暑濕地為佳。」

總之,葯王孫思邈的養生思想和方法是非常豐富的,他說到了,也做到了,名副其實。

3、尋找呼吸吐氣的最好方法

試試這兩招氣能行血,氣能攝血,氣能生血,血能載氣,氣行血則行,氣滯血則凝。調節呼吸,氣血通暢,經絡通暢了,一切就好了。冬季養生早卧晚起,以待日光。中午少睡一會足夠。子時(晚上11~1點)和午時(中午11~1點)都是陰陽交接的時辰,晚上子時陰盛至極,開始陽升陰降,中午午時陽盛至極,開始陽降陰升。中醫養生注重睡好子午覺,可以健康長壽。教你一招,調節呼吸法——也叫呼吸吐納法。呼吸的方法有自然呼吸和正呼吸兩種:第一自然呼吸,也叫做腹式呼吸,因為在呼吸時,一呼一吸,必須都能達到下腹部。在吸氣時,空氣入肺,充滿周身,肺底舒張,抑壓橫膈膜,使空氣下降,這時胸部空松,腹部外凸,在呼氣時,腹部收縮,橫膈膜被推而上,上抵肺部,使肺底濁氣,外散無余。可見呼吸作用,雖與肺葉有密切關系,但它的伸縮,常須依靠下腹和橫膈膜的運動,方能合乎自然大法,使血液循環流暢。我們不但在靜坐時,須用此法,實際上,不論行、住、坐、卧,應該隨時使用。關於自然呼吸法的調和方法如下:(a)、呼息時,臍下腹部收縮,橫膈膜向上,胸部緊窄,肺底濁氣可以擠出。(b)、吸息時 , 從鼻中徐徐吸入新鮮空氣,充滿肺部,橫膈膜向下,腹部外凸。(c)、呼息吸息,均使自然,漸漸細長,達於下腹。(d)、呼吸漸漸靜細,出入很微,反復練習,久之自己不知不覺,好像無呼吸的狀態。(e)、能做到無呼吸的狀態,那末沒有呼息,也沒有吸息,雖有呼吸器管,好像不必用它;而氣息彷佛從全身毛孔出入,到這一步,可以說達到了調息的極功。不過初學的人,切不可有意去求,必須聽其自然。第二、正呼吸,這一方法,主張呼吸宜細長,宜達於腹部,以及使橫隔膜上下運動等,都與自然法,沒有兩樣。不過呼吸時腹部的張縮,完全相反。因為反乎自然呼吸,所以也叫做逆呼吸。關於正呼吸的調和方法如下:(a)、呼息宜緩而長,臍下氣滿,腹部膨脹,胸部空松,橫膈膜馳緩。(b)、吸息宜深而長,空氣滿胸,胸部膨脹這時臍下腹部收縮。(c)、肺部氣滿下壓,腹部收縮上抵,這時橫隔膜上下受壓迫,運動更為靈敏。(d)、在靜坐時,呼息及吸息,宜極靜細,以自己也不聞其聲合宜。全身放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不一會就會睡著。 睡眠質量好了,一切就都OK堅持,你會受益!物我兩忘,無欲無求,天人合一,順其自然。心靜就是真功夫!還有一招,腹部按摩法。睡前用手心按摩腹部。方法是單手手心貼在腹部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按摩和逆時針各按摩相同的圈數,直至手掌心感到熱,累了可以換另外一隻。做的同時並配合深長的呼吸,一定要靜心!注意力集中在呼吸和按摩上。這樣的按摩可以促進腸蠕動,加快消化和提高腸道的吸收功能,並同時起到女性保健的作用還可以促進睡眠,提高睡眠質量。堅持吧,你會受益一生!用過的都受益了!!!

4、312養生的腹部呼吸問題

腹式呼吸可分為順呼吸和逆呼吸兩種,順呼吸即吸氣時輕輕擴張腹肌,在感覺舒服的前提下,盡量吸得越深越好;呼氣時再將肌肉放鬆。逆呼吸與順呼吸相反,即吸氣時輕輕收縮腹肌,呼氣時再將它放鬆。逆呼吸與順呼吸的細微差別:呼吸只涉及下腹部肌肉,即緊靠肚臍下方的恥骨區。吸氣時輕輕收縮這一部位的肌肉,呼氣時放鬆。呼吸在這種方式下會變得輕緩,只佔用肺容量的一半左右。舌尖輕輕頂住上齶。 ●呼吸是人的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同時又是重要的養生之道。人的一呼一吸承載著生命的能量。科學家們研究發現:人的肺平均有兩個足球那麼大,但大多數人在一生中只使用了其中三分之一的能力。 美國健康學家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不論在發達國家,還是在發展中國家,城市人口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呼吸方式不正確。很多人的呼吸太短促,往往在吸入的新鮮空氣尚未深入肺葉下端時,便匆匆地呼氣了,這樣等於沒有吸收到新鮮空氣中的有益成分! 坐辦公室的人,由於坐姿的局促和固定,通常是淺短、急促的呼吸,每次的換氣量非常小,所以造成在正常的呼吸頻率下,依然通氣不足,體內的二氧化碳累積;加上長時間用腦工作,機體的耗氧量很大,進而造成腦部缺氧。於是白領們經常出現頭暈、乏力、嗜睡等辦公室綜合征。 呼吸方式 ●常見的呼吸主要有兩種方式: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胸式呼吸以肋骨和胸骨活動為主,吸氣時胸廓前後、左右徑增大。由於呼吸時,空氣直接進入肺部,故胸腔會因此而擴大,腹部保持平坦。 ●腹式呼吸腹式呼吸以膈肌運動為主,吸氣時胸廓的上、下徑增大。正常的胸式呼吸一次約10-15秒,能吸入約500毫升空氣。腹式呼吸時,橫隔肌會下降,腹壓增加,感覺好像是空氣直接進入腹部,這時若把手放在肚臍上,會感覺手上下微微抬放。 我們大多數人,特別是女性,大都採用胸式呼吸,只是肋骨上下運動及胸部微微擴張,許多肺底部的肺泡沒有經過徹底的擴張與收縮,得不到很好的鍛煉。這樣氧氣就不能充分地被輸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時間長了,我們身體的各個器官就會有不同程度的缺氧狀況,很多慢性疾病就因此而生。 所以學會呼吸,能有效地增加身體的氧氣供給,使血液得到凈化,肺部組織也能更加強壯。這樣我們就能更好地抵抗感冒、支氣管炎、哮喘和其他呼吸系統疾病;同時由於橫膈膜和肋間肌也在呼吸中得到鍛煉,我們的活力與耐力也都會相應得到增加,精力也就更充沛了。以下方法能幫你判斷自己的呼吸方式是否健康: 如果吸氣時胸部和腹部收緊,呼氣時反而鼓起,則說明呼吸方式錯誤。 如果放在胸部的手比放在腹部的手起伏明顯,或者放在腹部的手幾乎靜止不動,則說明呼吸方式不健康,呼吸過於淺短。 要學會深呼吸特別要採取腹式呼吸,這樣你會更健康!

5、呼吸氣功,最好的是用嘴巴呼氣還是鼻子呢,謝謝了

醫療保健養生用嘴巴呼氣,修身養性坐禪用鼻子呼氣。

6、道家有一種發聲養生的方法,就六個字的發聲方法,這六個字,我只記得前兩個是:噓,呵,後面是什麼誰知道

練習六字訣掌握了要領有利於提高質量,消除練功中不良反應,使練功能沿著正確的軌道順利發展,以期取得良好的效果,六字訣的基本要領為:

第一,松靜自然:在練功中要做到關節肌肉盡可能地放鬆,身體各個部位放鬆了,氣就自然順暢,肌肉筋骨全部松開,就自然達到了「氣遍周身不少滯」的要求,松是舒展,而不是軟和縮,形體舒松氣自順通,從而達到體松、意靜、氣運自然。

靜是由定中產生,神不外馳,精神內守,靜了以後才能安心,心安以後才能達到充分發揮調整肌體自然平衡的本能。靜,並不是思想靜止。練功中的要求神不外馳,集中注意力,以一念代萬念,排除外來的一切干擾。不要過分緊張強求入靜,不必向其它方面追求。六字訣是動中求靜,是以動促進靜而收養氣之效,以靜養之氣促進體內血液循環暢旺。

法歸自然。自然就是有規律的運動,運動的協調均衡是自然發展規律的體現,任何物體的運動必須符合於協調均衡的自然規律才能夠存在和發展。違背自然就要發生混亂偏差以至停止運動而消亡。由於宇宙運動永遠保持整體協調平衡,所以宇宙無始無終,永恆長存。養氣功效法自然。自然必須在靜的條件下才能實現。養生的目的是為了益壽延年,在日常生活應付事物中,也應注意到「自然」,所以中庸上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所以中和之氣就是自然。自然就是均衡。經常保持著生命活動的協調均衡,也就會自然而然的得到益壽延年。松靜自然的要領即是練功的過程,又是練功的目的。

第二,呼吸鍛煉:六字訣是通過調整呼吸來達到吐出臟腑之毒,吸進天地之清的目的,是練功中的重要環節之一,六字訣屬於吐納法。人們的呼吸活動,是由植物神經系統支配的,可以控制和調整。呼吸活動又是對人體生理各方面有著廣泛的影響,通過對呼吸的鍛煉來達到調整整個肌體的功能,極為重要。

六字訣是採用順腹式呼吸,吐字呼氣時略提會陰(小腹內收,提肛縮腎),橫膈上升,使濁氣排除,吸氣時輕合嘴唇,舌抵上齶,會陰放鬆,腹部自然隆起。呼吸深、細勻長,加強了呼吸功能,促進了肺循環,同時,加強 腹內的自我按摩,改善腹腔的血液循環,增強了胃腸的蠕動,加強了食物消化及營養吸收功能,在意識上是主動呼氣,吸氣時自然放鬆,使神經系統做到最大的放鬆。

第三,注意吐字時的口型鍛煉:臟腑的內部運動和經絡的運行受人體內外不同作用力的影響,而呼氣時用不同的口型可以使唇、舌、齒、喉產生不同型狀和位置,從而造成胸腔、腹腔不同的內在壓力,影響不同的臟腑。古代養生家從長期實踐中總結出六個宇,分別以口型影響著不同臟器的氣血運行,從而取得治病健身的效果。

多年臨床經驗證明,開始初學時,一定要出聲,這樣可以使氣通順,通過發音才能正確掌握口型。因為念字的口型不一樣,唇、舌、齒、喉,開口、合口、半合口、半開口部有很大的區別。正因為這種不同的念字口型,才能區別我國五聲音階上的角、徵、宮、商、羽,配合肝、心、脾、肺、腎五臟的關系。不發聲則沒有五音,就沒有口型,那就失掉了六字訣養生法的治病效能。

我在臨床應用時,曾分別試驗,發聲的比不發聲的收效快,所以就決定初練時要發聲,發聲時口型容易掌握。我給它起名叫風呼吸。等到口型正確,腹式呼吸練熟了,自然呼吸深長,由胸腔深入小腹丹田之內,真氣調動起來,水到渠成,就不期然而然地不出聲了。一般說來,半個月或一個月就不出聲了。這時會感覺到有一種氣流通行上下,有的感到熱,有的感到涼,有的感到麻脹,有的感到輕松。

第四,導引動作要柔和,並要做到氣盡式成。使動作的快慢與吐氣的速度一致並受氣的支配,做到「氣為元帥,手足為兵丁」之格言。

第五,在練功的初級階段,不要強調以意領氣或意氣相隨,隨著動作的熟練,松靜程度的提高,在明確了經絡的起始運行路線以後,氣感就會在練功中自然產生,就會在精神內守的前提下,隨著吐字,氣就會相依地在經絡軌道中運行,這樣就會水到渠成。

這就是太極拳經所謂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之理論,所謂「著熟」就是練氣功之呼吸自然,所謂漸悟就是「勿助長」,不要急於求成。這一條戒律要特別注意,求急者反以得緩,所以孔子再三說,率性之謂道。孟子謂拔苗助長之比喻。

第六,六字訣中六個字的次序是根據祖國醫學五行生剋之理論排列的。它影響著病情好轉還是加重,不宜變更顛倒。要按次序練習。肝屬木,木旺於春,四季以春為首,所以先練噓字功,是因應天時,收效較快。木能生火,心屬火,練呵字可以補心氣。再煉呼字補脾,脾屬土,為火所生。呼字練完,可以練呬字功,呬能補肺氣。肺屬金,為脾土所生。練完呬字功,再練吹字,吹能補腎氣,腎屬水,為肺金所生。吹字練完,五臟之氣都得到補養。三焦主氣,再加嘻字功,導引行氣則全身之氣血通調而疾病不生。

六字訣還可根據個人身體條件和病情疾患的虛實需要進行補瀉。先按順序練,然後有針對性地單獨練某個字;我們在臨床上,應用幾十年都收到了可喜的效果。

7、上乘的呼吸吐納方法

呼吸靜功法是一種以調息為主的內丹修煉方法,原載明代龔延賢的《壽世保元》卷四。其基本方法是「以意隨呼吸,一往一來,上下於心腎之間」。龔延腎認為:「人生以氣為本,以息為元,以心為根,以腎為蒂……,人呼吸常將心腎之間,則血氣自順,元氣自固,七情不熾,百骸之病自消矣。」

功法;
(一)每日於子(23時-1時)、午(11-13時)、卯(5-7時)、酉(17-19時)四個時辰,獨處靜室,床鋪厚褥,盤坐於上,以干棉球塞耳。
(二)閉目絕念,意隨呼吸上下於心腎之間,呼吸不急不慢,任其自然。坐約一炷香時間,可覺口鼻之氣似無出入。
(三)下坐前,先緩緩伸腿、開目、去耳塞。下床行數步後,仰卧床上稍睡片刻。起床後喝稀粥半碗。

歷史文獻認為,六字訣的吐納法為鼻吸口呼,勻細柔長。但在吐氣時是否出聲的問題上,認識各不相同。陶弘景《養性延命錄》中「氣聲逐字」是出聲的,孫思邈也基本沿用其法,而唐代胡愔以後的大多數文獻改為呼吸皆應令「耳不得聞其聲」。「養氣功六字訣」主要應用的是發聲法。認為,臨床應用時發聲比不發聲收效快;只有發聲才能區分宮、商、角、徵、羽,才能配合五臟,更好地治病,並稱其為「風呼吸」。但同時也要求:「初學者,一定要出聲,便於氣機通暢和掌握口型;等口型正確、腹式呼吸練熟了,自然呼吸深長……真氣調動起來,水到渠成,就不期然而然地不出聲了。」

課題組認為,陶弘景與孫思邈的吐氣出聲法主要應用於治療疾病,而後世「吐氣無聲」則是治病與養生相結合並向養生應用轉變。古人常稱六字訣為「六字氣」「六氣訣」或「六字氣訣」。這說明,氣息為六字吐氣時的關鍵,而不是聲音。發聲是氣息由慢變急、由清變濁的表現,中醫認為它偏重於瀉法的作用。

另外,是否出聲還與是否配合動作及導引動作的特性有關。動作有力、轉折停頓明顯的,自然應以出聲為好,像武術家對六字訣等聲法的運用;而靜功或動作舒緩、圓轉自然者,則應以不出聲為好。具體運用上應區別對待,辯證施功。

對於「健身氣功·六字訣」,根據習練對象的不同,要求並不一樣。總的要求是,「吐氣不出聲」。具體來說,對於初學者,可以吐氣出聲,主要是為便於口型校正,防止憋氣;功法熟練後,則應逐漸轉為吐氣輕聲,乃至勻細柔長的無聲狀態。

試驗中,課題組專門觀察了「呼」字不同狀態對練功人群平均肌力的影響,以探索對以上問題的科學驗證方法。結果顯示:單純讀字出聲與不出聲比較雖然差異無顯著性(P>0.05),但握力平均值出聲組高於不出聲組。這可能與測試對象大都是六字訣初學者和評價方法(肌力)與發聲的用力狀態更接近有關(因為發聲用力可調動肌肉的工作能力)。對此,尚需進一步研究探討。

二、關於六字訣中導引動作的配合

明代以前六字訣沒有動作配合的記載,基本是單純的吐納方法。明代以後,才開始有關於動作配合的資料。其中「噓字訣」是眼睛的動作,「呼字訣」是口型,其他幾種也是單純的定式動作描述。另外,在宋、元、明、清等不同時期各種健身術中,也有配用六字訣作為其輔助練習的記載,如八段錦、易筋經、峨眉庄、形意拳、八卦掌、大雁功等,但都未形成獨立的六字訣導引功法,而是各種特色的六字訣應用,與原始的靜功六字訣已不完全一樣,在武術動功中大多已變成了助力練氣的聲法練習。

經過對文獻及各種實踐經驗的研究分析,課題組確定了「健身氣功·六字訣」動作設計原則:(一)應符合六字訣吐納法對人體氣機的調整規律和節律,簡捷明了,切實做好吐納的輔助,而不應是導引與吐納的簡單相加。(二)新功法以健身為主,動作配合上也應與臨床治療相區別,做到舒緩圓活,連綿不斷,養練結合。(三)每個字訣的動作特點都要符合它所對應臟腑的氣化特點,如肝之升發、腎之閉藏等。在這些原則的指導下,課題組博採眾長,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編創了「健身氣功·六字訣」的輔助導引動作(詳見第四章「健身氣功·六字訣」動作說明)。

同時,通過「呼」字不同狀態對練功人群的平均肌力影響的實驗,探討導引動作與吐納之間的關系。從實驗結果來看,雖然目前有動作組與無動作組之間比較差異無顯著意義,但有動作組的肌力平均值大於無動作組。這些表明,呼吸與動作相結合,效果較為理想,二者有相輔相成的作用。

三、關於六字訣中的呼吸法

傳統六字訣文獻中對呼吸法的介紹主要集中在「鼻吸口吐」、吐氣有聲或無聲上,對呼吸方法則沒有具體論述。而根據氣功養生的基本原則和六字訣要求深長細柔的呼吸要領來分析,應為「腹式呼吸」。

在「健身氣功·六字訣」中,主要運用逆膜式呼吸方法,配合圓緩的以肚臍為中心的升降開合動作。動作開合與內氣的呼吸開合相應,能進一步調動人體內氣的平衡,使「健身氣功·六字訣」更具有養生健身的特色。

與養生吐氣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