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體哪些血穴位不能敲打 保健養生
?
2、女生如果想通過養生穴位按摩減肥,怎麼做比較合適呢?
通過中醫方法按摩四個穴位能快速減肥,成本相比較低又沒有副作用,不僅可以瘦身減肥還可以保健養身,算是一舉兩得,當然以下人員不適合做穴位減肥哦:
孕婦不可以做穴位減肥,會影響到孕婦和胎兒的健康;生理期的女性不可以做穴位減肥,會影響到經血的流動;一歲以下的寶寶不可以做穴位減肥,寶寶的身體很脆弱,適合一歲以後再做穴位按摩;剛吃飽或者是空腹不適合做,要飯後一個小時後再做穴位按摩;身體有外商,有惡心的心臟病、糖尿病等都不適合做,會因為穴位按壓導致出血。除以上人員其他想減肥的朋友都可以通過按摩四個穴位能快速減肥的中醫方法來做,一定要找相關的專業按摩師傅操作哦,不要自行亂按,不但起不了什麼減肥的作用還會有反效果,所謂的四穴減肥法,主要是有以下的操作方式:
首先是中脘穴,在胸窩口處肚臍中間的位置,可以對胃部的免疫力有很好的作用;其次就是元海穴,在肚臍向下的一個手指寬處,可以有效的治療精神紊亂,心情憂郁的症狀
,可謂是心情好,身體自然就會好;再一個就是關元穴,在肚臍下三根手指寬處,可以治療腹涼等女性寒性體質;最後再收胸部下方開始垂直往下至腹部,雙後重疊使用波浪式重復按摩三次,再順同一個方向以柔捏的方式按摩五次,這樣可以有助於促進脂肪分解以及排水功能。以上就是結合中醫的方法按摩減肥的具體操作方法,當然每個醫師在按摩時都會有不同的手法,按摩四個穴位能快速減肥這種方式是可取的,想減肥的朋友可以嘗試一下
3、哪些穴位對養生保健有重要意義?
傳統中醫保健流行一首十要穴保健歌,幾千年以來為人類所利用,不花錢,能治病,人人可以動手,無副作用。「三百六十穴,不外十要穴」,可以增強抗病能力,提高人體免疫功能。
三里內關穴,胸腹中妙訣。
曲池與合谷,頭面病可徹。
腰背痛相連,殷門昆侖穴。
頭項若有病,後溪並風池。
膝前兼胸脅,環跳與陽陵。
三百六十穴,不外十要穴。
一、 風池穴
取穴:在項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足少陽膽經與陽維脈的會穴。
方法:1、先將右手拇指與食指岔開,分按兩側風池,兩指同時用力一捏一松25下;2、換左手捏拿風池25下;3、雙手兩拇指分按兩風池,餘四指抱頭,兩拇指同時用力揉捻旋轉各50下。
二、曲池穴
取穴:在肘橫紋外側端,屈肘,當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的中點。(屈肘成直角時在紋外端凹陷處,掌心向內取穴。)
手陽明大腸經的合穴,馬丹陽天星十二穴之一。
方法:1、用右手食指按壓在左手曲池上,拇指托住少海穴(在肘窩底曲池對面),拇、食兩指同時用力捏捻50下;2、換左手拇指捏拿揉捻右肘曲池50下。
三、內關穴
取穴:在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手少陰心包經絡穴。
方法:1、用右手拇指按壓左手內關,食指托住外關穴(在腕關節背側,與內關相對)。兩指同時按壓,一捏一松50下;換左手捏拿右手內關50下。2、用右手拇指按壓捻揉左手內關50下;換左手拇指捻揉右手內關50下。
四、合谷穴
取穴:在手背,第1、2(拇、食指)掌骨之間,當第2掌骨橈側中點處。
手陽明大腸經原穴,四總穴,馬丹陽天星十二穴和回陽九針穴之一。
方法:用右手拇、食指岔開,捏拿左手合谷50下;換左手捏拿右手合谷50下。
五、後溪穴
取穴:在手掌尺側,微握拳,當小指本節(第5掌骨指關節)前的掌指橫紋頭赤白肉際。手太陽小腸經腧穴,八脈交會穴通督脈。
方法:1、用右手拇、食指岔開,拇指在左手掌上,食指在左手背,兩指同時用力掐捏捻揉左手後溪50下;換左手掐捏捻揉右手後溪50下。2、兩手握拳,拳心朝上,兩後溪對敲50下。
六、環跳穴
取穴:在股外側部,側卧屈股,當股骨大轉子最凸點與骶管裂孔連線的外1/3與中1/3交點處。經驗取穴:側卧屈股,術者以拇指掌指關節橫紋壓在大轉子凸點上,指頭指向脊椎,拇指尖之處是穴。
足少陽膽經與足太陽膀胱經的會穴,馬丹陽天星十二穴和回陽九針穴之一。
方法:1、脫去外衣留內衣,兩手握拳,手心向內,兩拳同時捶打兩側環跳各50下。
七、足三里穴
取穴:正坐屈膝垂足,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足陽明胃經合穴,四總穴,馬丹陽天星十二穴和回陽九針穴之一。
方法:1、穿著內衣正坐,雙腿屈膝,用兩手拇指分別按壓在兩腿足三里上,餘四指並攏扶住小腿肚,兩拇指同時用力按揉50下。2、雙掌同時拍打兩腿足三里50下。足三里是降虛火、定神志、強壯保健的要穴。
八、殷門穴
取穴:在大腿後面,當承扶與委中連線上(臀橫紋至膕橫紋正中連線上),承扶下6寸。
足太陽膀胱經腧穴。
方法:1、脫去外衣留內衣,正坐床上或椅凳上,用兩手拇、食指岔開,同時捏拿兩殷門各50下。2、兩手掌分別按兩腿殷門,同時上下摩擦50下。
九、陽陵泉穴
取穴:在小腿外側,當膝下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
足少陽膽經合穴,馬丹陽天星十二穴之一,八會穴中的筋會穴。
方法:1、用兩手拇指按壓在兩腿陽陵泉上,其餘四指並攏托住小腿肚,同時用力揉捻50下。2、兩手掌分按兩膝外側,同時用力拍打各50下。
十、昆侖穴
取穴:在足部外踝後方,當外踝尖與跟腱之間凹陷處。
足太陽膀胱經腧穴,馬丹陽天星十二穴之一。
方法:1、用右手拇、食指岔開,食指按住右足昆侖穴,拇指按在右足內踝下照海穴上,拇食指同時用力捏拿50下;換左手捏拿左足昆侖穴50下。2、兩拇指分按兩足昆侖穴同時揉捻50下。
4、雨水節氣怎樣按摩穴位來養生保健
雨水節氣關節痛基本都是風濕性的關節病,以肩關節、膝關節疼痛為主。
一、膝關節取穴
【犢鼻穴】它可是膝關節病的剋星,這個穴位在膝部,髕骨與髕韌帶外側凹陷中。又名外膝眼穴,在膝蓋骨下緣的外側凹陷處。用拇指或食中指按揉,用力方向斜向上方,以有酸脹感為宜,每側按揉3~5分鍾。
【伏兔穴】:在髂前上棘與髕骨外上緣的連線上,髕骨外上緣上6寸處。用指揉法,因為伏兔穴肌肉比較豐厚,力度宜重,有酸痛感為佳,按揉3~5分鍾。
【梁丘穴】:在髂前上棘與髕骨外上緣的連線上,髕骨外上緣上兩寸處。用指揉法,指端垂直點按揉動,這個穴位點按力度宜重,按揉3~5分鍾。
【陽陵泉】: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中。在小腿外側近膝蓋的位置有個比較突出的骨頭叫腓骨小頭,在它前下方的凹陷處就是陽陵泉,指端點按,以有酸脹感為佳,每次3~5分鍾。
二、肩關節、臂、肘關節痛取穴
【外關】:前臂外側,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之間。外關穴點按的時候要用拇指指端垂直點按,食指放在對側相同位置上(內關穴),以加強刺激,點按3~5分鍾。
【陽谷】:在手腕尺側,當尺骨莖突與三角骨之間的凹陷中。陽谷適宜用指尖點按,位置比較狹窄,點在穴位上有酸疼感,一般點按2~3分鍾即可。
【陽池】:在腕背橫紋中,當指總伸肌腱的尺側緣凹陷處。陽池穴位置也比較狹窄,適宜用指尖或者比較尖銳的東西點按,酸麻感較輕,疼痛感較重,一般點按2~3分鍾。春季天氣反復,尤其現在,春寒料峭,乍暖還寒,一定不能及早脫下棉衣,要注意保暖,遵循季節規律進行養生。
5、打通穴位廋身的好處與壞處
平時穴位因各種原因可能造成堵塞,所以要用按摩等方式打通。打通不同的穴位後,可以緩解疾病,保健養生。但值得注意的是打通穴位因人而異,不是所有人都適合。
穴位:
醫學上指人體上可以針灸的部位,多為神經末梢密集或較粗的神經纖維經過的地方。也叫穴、穴道。
按摩養生穴位的好處:
平常按摩養生穴位可以治療和緩解疾病,有養生保健的作用,但並不意味著它能包治百病。除了局部按揉外,還要調整全身的狀況。值得注意的是,穴位按揉雖然簡單有效,也並不是人人適合,尤其是孕產婦和體弱者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不要隨意嘗試。
養生穴位-足三里穴
在民間一直有「常按足三里,勝吃老母雞」的說法,在本站中,關於足三里穴位的介紹文章也有好幾篇,看來這個穴位的確是人體內非常重要的養生穴位,足三里的位置在外膝蓋窩下方3寸。中醫有「肚腹三里留」的要訣,說的是,如果我們有肚腹部的疾病,如慢性胃腸炎、慢性腹瀉、胃寒等,都可以按揉足三里。另外,足三里對高血壓、冠心病、肺心病、腦出血、動脈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也有很好的預防作用。在白領和亞健康人群中,每天按壓足三里養生穴位10分鍾,可以減輕工作壓力,緩解疲勞狀態。
養生穴位二:湧泉穴-安神健體穴
湧泉穴為腎經之首,位於足底,在足掌的前1/3、彎屈腳趾時的凹陷處。民間有「三里湧泉穴,長壽妙中訣;睡前按百次,健脾益精血」的說法。每天洗腳後,可以用艾灸來回灸上十分鍾,或者用雙手大拇指摩搓兩足底湧泉穴10分鍾左右,非常有助於睡眠。對於有神經衰弱的人,可將漸漸將時間延長為半個小時。夏天快到了,你可赤腳或穿襪在鵝卵石路上散散步,多刺激湧泉穴,雖然開始不習慣時會很痛,多練習就好了,不要怕痛對身體效果很好的。
養生穴位-湧泉穴查看大圖
養生穴位二:湧泉穴
養生穴位三:三陰交穴-滋陰養顏穴
三陰交被稱為女人的穴位,位於小腿內側,腳踝骨的最高點往上3寸處。按揉三陰交,有助於打通人體淤塞,保養子宮和卵巢,還有調月經、除斑、祛皺、祛痘,治療皮膚過敏、皮炎、濕疹的作用。從經期前三天開始,每天按揉三陰交,堅持三個月,可以緩解月經不調、痛經等問題。按揉時,將拇指直立放在穴位上,先向下按壓再揉,每次1分鍾左右,停歇後再揉。按揉三陰交有調暢人體氣血運轉的作用,但它並不適合孕婦,如果您快當媽媽了的話,就不要常按了哦。
養生穴位四:關元穴-補腎固元穴
十大養生穴位中的關元穴在肚臍以下3寸(約為除拇指外四根手指並攏的寬度)處就是關元穴。按揉關元穴可補充腎氣,延緩衰老。對男性來說,按揉關元穴可以緩解腎虛、腰酸、掉發等問題。對女性來說,按揉關元穴可以治療和緩解很多婦科病。按揉關元穴前,要先搓熱手掌,將掌心對准腹部的關元穴做搓揉的動作,由輕到重,直到感覺發熱。
養生穴位-關元穴查看大圖
養生穴位-關元穴
養生穴位五:風池穴-明目醒腦穴
中醫講「頭目風池主」,就是因為風池穴能治療大部分風病。風池穴位於後頸部,後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陷窩處,與耳垂齊平,常與攢竹穴、太陽穴、睛明穴、四白穴等配合,治療眼部疾病,緩解眼部症狀。按揉以上穴位,同時配合頸椎矯治,對治療近視眼有很好的療效。此外,按揉風池穴和周圍肌肉,可以有效地緩解頸椎病、外感風寒、內外風邪引發的頭痛,以及長時間低頭工作導致的頸部疲勞。工作間隙,輕叩風池穴,可起到提神醒腦、消除疲勞的作用。
養生穴位六:中脘穴-養胃穴
中脘穴在腹部正中線上,胸骨下端與肚臍連接線中點處,按壓時會有酸痛感。胃不好的人可以常按中脘穴。急性胃刺痛患者可點按中脘穴,用手指按壓10秒,松開,再壓,如此反復,三五分鍾就可緩解症狀;慢性胃不適患者可按揉中脘穴,用手掌輕揉,可促進消化;急性胃腸炎患者在按揉中脘穴的同時,還可以按揉天樞穴(位於肚臍旁2寸處)、大巨穴(位於臍下2寸旁開2寸)配合治療。
養生穴位七:內關穴-養護心臟穴
伸開手臂,掌心向上,握拳並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間有兩條筋,內關穴就在離手腕距離兩個手指寬的兩條筋之間。按揉內關穴有助於血氣暢通,用大拇指垂直往下按,每次按揉3分鍾左右,直至局部感到酸麻。除了保護心臟,內關穴還是個救急的穴位,在病人突發心臟病時,先讓病人平躺,在等待急救期間,配合按揉內關穴可起到緩解疼痛的效果。此外,按揉內關穴還能緩解頭疼、口乾、嗓子疼、頸椎病、肩周炎、腰部疼痛等病症。
養生穴位八:合谷穴-清熱止痛穴
合谷穴又稱虎口,位於拇指和食指合攏後,隆起肌肉最高處。合谷穴有清熱解表、鎮靜止痛的作用,對頭面部疾病,有很好的緩解和治療作用。由於風熱感冒引起的頭痛發燒、上火牙疼,吃了葯不能馬上見效,均可通過指壓合谷穴來緩解,力道以感到酸、麻、脹為宜。如果伴有發燒,可用瓷湯勺刮頸後部皮膚或用手指揪拉周圍皮膚,直到發紅發紫,有助於排出熱毒,較快退燒。
養生穴位九:委中穴-解腰背酸痛穴
委中穴位於膝內窩腘窩處中點。中醫講,「腰背委中求」,長期久坐、姿勢不當造成腰背和肩膀不舒服的上班族或常感腰酸背痛的老年人,常按委中穴可以通暢腰背氣血。按揉委中穴時,力度以稍感酸痛為宜,一壓一松為1次,一般可連續按壓20次左右。值得提醒的是,腎虛引起的腰痛還是要以補腎為本。
養生穴位十:陽陵泉穴-舒筋活絡穴
陽陵泉在小腿上,找它的時候要端坐不動,用手摸腿,膝關節外下方有一個突起,叫腓骨小頭,腓骨小頭前下方的凹陷就是陽陵泉的位置。平時按揉陽陵泉,再配合活動肩膀,可以緩解肩膀周圍的疼痛。此外,陽陵泉還對乳房脹痛、兩肋脹痛,肋間神經痛有緩解作用。
6、即保健又強壯身體的穴位是
足三里穴是足陽明胃經上的百合穴,有理脾胃、調氣血、主消化、補虛弱之功效。灸「足度三里」能補中益氣,宣通氣機,導氣下行,調整消化系統使版之功能旺盛,吸收營養增加能源,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和抗病和抗過敏功能,對全身各系統都有強壯權作用
7、針灸養生常用的主要穴位有哪幾個?
針灸養生經常用到的主要是五大穴位zd,《四總穴歌》里說「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版缺,面口合谷收」,深入淺出地概括了足三里、委中、列缺、合谷4穴位的功能與主治,後權世又加上內關穴,這五大要穴對全身起到了重要的養生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