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莊子 養生作文

莊子 養生作文

發布時間:2020-11-27 06:53:36

1、莊子 精神世界的一座豐碑 800字作文

他終生貧困卻蔑視權貴,他生性放達,卻順應自然,他嚮往淳樸,嚮往自由,為文給橫躍宕奇氣迫人胸襟宏害谷,極盡變化幽渺文妙。威王聞其賢厚幣禮聘,笑而作譬以辭,終身不任。
孔子贊頌他「神龍見著不見尾」對他人作以如此文高評價,可見「他」在孔於心中神聖的位置。
他就是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莊周,他的一和是蝴蝶從容的美麗。
「北冪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這是《庄於·逍遙游》中的篇章莊周以鵬之大暗示人渺小,以椿之壽暗示人生短暫,而莊周毅然否定有待之游非無窮之游,他的理想插上羽翼超脫世俗他眼中的逍遙是無所依,無所從,無所為,是絕對自由永恆的精神世界,這是靈魂境界之所在,這是蒼茫宇宙中最純潔本真的心靈港灣。那個「乘天地文正而六氣之辯以游無窮」的境界,除了庄於,恐怕也沒有第二個人了。
相傳,莊周做夢夢境中一隻美麗飄逸的蝴蝶,歡樂的在風中飛翔它駐足於花朵,讓花純真般的靈魂與它精神相依。它踮足於花瓣之上輕輕振翅,美麗的身影永留在那片純凈的天空;它播灑一路芳香,舞動的雙翼猶如春天柳絮般輕柔,卻又如春花般絢爛,輕盈的舞姿,翩翩飛舞在淡卓的花叢中那般灑脫,那般自由,它的美不僅僅停留在花叢。他的夢在遠方,它可以任情舞蹈,任情飄飛,任情駐足在這宇宙塵埃之中……轉瞬即逝,莊周夢醒,不知所由「是蝴蝶變成了自己,還是自己變成了蝴蝶」。
《莊周夢蝶》被世人看作是莊子對自由、對夢想對本真的追求,正因為心靈自由而在夢中化蝶。既使一貧如洗卻嚮往與追求精神境界。
但或許事實並不是這樣,在《莊子》書中庄於以冶國喻養生,以養生喻冶國,冶國養生,緊密相連。他認為養神以保形,保形以養神,形神兼養,才能長生,他習氣功修養生息,靜化心靈達天人合一境界,與天地相通,靈魂便破繭而出,幻化蝴蝶,因為人面部骨骼的上半部與蝴蝶的形狀極為相似。
兩者相比,我們也許會更願意相信那個蝴蝶般美麗的故事,不僅因為它藝術的吸引和我們想像中莊周的自由渴望之情。更重要的是我們也在追求,追求我們心靈的自由,心靈的純真,在如此紛爭喧嚷的世界中,我們需要一個讓精神棲息的家園,讓心靈釋放的大自然不僅僅是天真爛漫,還有理想與未來。

2、天真的莊子作文及評語

莊子莊子至人抄無己,神人無襲功,聖人無名題記中華上下五千年,關於莊子,我們熟悉不過了。他作品名篇《逍遙游》,《齊物論》,《養生主》,《養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為後世傳誦。莊子約前369----前286著名哲學家。家貧,曾借栗於監河侯,但拒絕了楚周王的厚幣禮聘。他繼承和發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觀點,認為「道是無限的,「自本子根」,「無所不在」的,強調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認有神的主宰。他的思想包含著樸素辯證法因素,他認為「道」是「先天生地」的,從「道未始有封」,他看到一切事物都在「無動而不變,無時而不移」中,卻忽略了事物質的穩定性和差別性,認為「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泰山為小;莫壽乎殤子,而彭祖為夭」。主張齊物我,齊是非,齊生死,齊貴賤,幻想一種「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主觀精神境界。莊子,一個不朽的人物。

3、我心中的莊子作文500字

第一次知道《莊子》並非是在什麼書香盈室的圖書館里,也不是在什麼哲學或者文學雜志上,而是在一本被多數「學者」所看不起的所謂「網路文學」中,是一本《神遊》讓第一次我窺見了一種奇妙的,有些不可思議的境界,即「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自那時起我便對兩千多年前的一位名叫莊周的人感到一絲好奇,是什麼樣的人才能說出這樣的話?
正是因為好奇我拿起了《莊子》,而拿起後便再沒捨得放下。那「坐忘」、「心齋」、「嬰寧」銘刻在我心上,再也抹不去了。而隨著對《莊子》的閱讀時間一天天增加,我對那位被後世尊為南華真人的莊子也越發敬仰。
因此我讀了很多關於後人評價莊子的資料,其中或褒或貶,莊子本人也是或人或仙,其中虛實我無從考證,但這卻讓我不禁想到,我眼中莊子又是怎樣的呢?
人的性情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化,莊子是人,自然也是如此的,但他的人生卻有著一個永遠不變的中心,那就是,逍遙。
少年時期的莊子,在我看來是率性任真的,他對這天地自然,造化萬物有著無與倫比的熱愛,他的身心似乎從不屬於市井,只屬於山野。
少年的莊子常常在山邊溪畔流連忘返,沐浴著溫暖的陽光,看著那波光粼粼,金光閃閃的水面,迎著那溫和柔順春風,他會覺得無比的自在,無比的逍遙。看到水裡的魚兒他會感嘆魚兒的歡快,魚兒的自由,開到絢爛的花朵,他會天真的問,花兒花兒你為什麼這樣紅。在我的眼中,我的心中,少年的莊子便是這樣的,這樣地熱愛自然,這樣地率性任真。
青年時期的莊子非毀禮法,他看厭了中原諸侯名為仁義實為盜賊的行徑,所以他離開了宋國,遠離了自己的家鄉,南訪楚越,為的是尋訪古風,尋找他心中那沒有禮法,萬民皆自然的理想世界。在那少與秦塞通人煙的楚越之地,淳樸的民風讓莊子忘記了世俗煩雜將自己融入了天地,融入了自然。也許就是在那個時候南華真人體會到了「坐忘」的境界。
「仲尼蹴然曰:『何為坐忘?』顏回曰:『墮(隳)肢體,黜聰明,離行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莊子大宗師》)」
中年時期按照儒家的說法正是有所作為的時候,而莊子在這個年紀的時候卻也做起了官,一個油水不小的漆園吏。但是莊子自己似乎不在意這漆業所能帶來的利益,並不貪污也不受會賄,誰家需要漆了莊子便給他,從不索取什麼,即使這樣可能會被某些「不法分子」用來謀取利益,莊子也從不在意,只是老老實實地做自己的官,拿自己應得的俸祿。他做官不過是一種謀生的手段罷了,莊子是人,即使他的精神世界已臻極高的境界,但是現實中他還是肉體凡胎,肉體凡胎是會餓的,所以莊子做官了。這不禁讓我想起了陶淵明,那位在莊子千年後的隱士,潛以一篇《歸去來兮》結束了自己的仕途,而莊子呢?
莊子雖然入仕了,但卻沒有失掉自己的本心,他依然是要逍遙的,為此南華想到了「心齋」。
「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耳止於聽,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不過,當宋國政變時,莊子想到自己的養生之道,那趨吉避凶之道,方猛然覺醒,辭官回鄉了。
老年的莊子依舊是自在逍遙的,從不去強求什麼,雖然沒有什麼榮華富貴他卻也怡然自得,而且即使年的風雨已讓他看透了許多,便是生死他也不在意了。
對於死,莊子並不畏懼,甚至有些嚮往。早在他青年外出遊歷時,他便會通路邊的骷髏聊天,言語間死後的世界時很美好的,沒有壓迫,沒有禮法的禁錮,自在的很。在他妻子過世時他鼓盆而歌,慶祝自己的妻子完成了自己一生的使命返回了本源。而到了莊子自己要面對死亡時,他的弟子要厚葬他,但是他拒絕了,他是這樣對自己的弟子說的。
「吾以天地為棺,以日月為連壁,星辰為珠璣,萬物為齋送,吾葬具豈不備邪,何以加此?」
他的弟子怕莊子被鳥吃掉,莊子如是說道。
我眼中的莊子作文7篇我眼中的莊子作文7篇
「在上為鳥食,在下為螻蟻食,為彼奪此,何其偏也。」
自然而然地死去對於莊子來說是一種美好的境界,也許死對莊子來說不過是蝴蝶夢醒,物化而回罷了吧。所以他才能如此坦然,如此的欣然而去。而古往今來能夠如此看待生死的,有幾個?如南華真人這般「大夢一覺,視死如歸」的有幾個呢?
由生到死,南華的逍遙從未變過,游歷也好,入仕也罷,在莊子的一生充滿了種種變化,但是自始至終他那顆逍遙的心卻從未失去,在那數十年的風風雨雨中,他堅持自己心中的到而未同諸侯合流,他放棄那唾手可得的相位,放棄榮華,放棄富貴,只是為保己心不亂,保住那顆清澈的,率性任真,無拘無束的道心。
在莊子的心中他的道便是如他自己一般,可以說是道在我在,道亡而亡了。
人生在世,但求逍遙二字,無拘束於禮法,無禁錮於功利。「與日月參光,與天地為常。」他的逍遙不單單體現在人間,他的逍遙起於俗世卻又超脫了凡塵,超越了生死,超脫了天地。
這,便是我眼中的南華真人、逍遙大聖——莊周。

4、與莊子共舞 作文600

我眼中的莊子
一位須發皆白的老者,在斜陽晚照下的河邊悠然的擺弄著他的魚竿。有經邦濟世之才,虛懷若谷之量的他拋棄了那個時代。他義無反顧的選擇屬於他的人生。不與世俗爭名利,只在深山求逍遙。楚王的盛情相邀只換來他的淡然謝絕。他是一向視權貴如腐鼠的,在他眼裡,竊國者諸侯,與盜賊共事豈不是對他的侮辱?
自嘲曳尾塗中的他卻有凌雲之志。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的豪言是英雄的氣魄與哲人的睿智最完美的結合。他人最大的志向不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人間過上極盡奢華的生活,得到萬古流芳的美名,誰看到了頭上高遠的天空?別人俯下身子,只有他昂著頭。
一貧如洗的他永遠不會放棄他的尊嚴,魏王嘲笑他的潦倒,他立即譏諷諸侯的昏庸。如此桀驁不馴,以凜然不可侵犯之氣示人。孔子哀嘆累累若喪家之犬,比起莊子,實在是相形見絀。孔子永遠彎著腰,莊子卻從不低下他高傲的頭顱。
他也有無奈的時候,不是源於君王不聽忠言的苦痛,也不是國勢危如累卵的壓抑。而是源自對物與我,肉與靈之間錯綜復雜關系的思考。是夢境還是現實,他迷茫了。也許,只有他會迷茫,在那個人人為功名利祿而生的時代,誰能把眼光放到如此的高度?
他又是可愛的,濠梁之上的辯論讓人忍俊不禁。惠子中了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圈套,他的思想不依託於艱澀的文字,而是活潑的故事。傲骨只外,還有和氣。凜凜之中,透著親切。孔孟總是以教導人的姿態講話,韓非總是發號施令,在他們身上發生的故事,永遠與功利緊緊相連,少了幾分真誠。
汪洋恣肆的文章,帶著濃厚的浪漫。諸子的文字毫無韻味,只有他能給人美感,一種到了極致的美。同時慨嘆人生苦短,孔子說逝者如斯,他卻道白駒過隙,哪個更美?
從文學與哲學的角度不足以全面了解他,他還是古代科學的先驅,無論是類似於原子的理論,還是數學中的極限思想,都是極其超前的。那些對鬼神敬而遠之的士大夫還在依靠神靈的庇佑,哪會想到這些?
他超越了任何知識體系和意識形態的限制,註定他不會被人理解。也許,在他人眼裡,他只是個衣不遮體,食不充飢的乞丐,只是個不拘成法,特立獨行的狂人。他註定會生活在無休止的孤獨里,孔孟成了至聖先師,韓非的思想統治了上千年,墨翟的理論偶而還會被人提及,唯有他的思想被斥為家人言。只有零星幾個超然物外的隱士與他神交。即使這樣,也是他們的無奈之舉。他們只把莊子當做精神上的導師,而不是推心置腹的朋友,更不是大成至聖的聖人,他的思想,只是山水突圍的理論武器。
諸子之中,孔孟太虛偽,韓非太冷酷,墨翟太平庸,老聃太消極,孫武太權謀,王詡太迷信,惠施太勢利。只有莊子用一顆真誠的心感動著中國人,用一種超人的智慧教育著中國人。斯人已去,雖死猶生。
生與死,它們的意義是那麼深刻,另人琢磨不透,直到遇見了他,一個重塑我靈魂的人——莊子開始,我一直天真的以為,人生最大的事情,是生和死,但是「鼓盆而歌」的故事卻激盪著我的內心。  
試問,如果你最親近的人離你遠去,你是痛苦流涕,還是放聲高歌,面對妻子的離去,你萬萬想不到,莊子竟然敲著盆盆碗碗在一邊低聲吟唱,這時的莊子,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心態呢?是喜悅嗎?還是悲傷?當惠子問起,面對親人的死亡,為何還這樣沉著冷靜,他的回答卻另人難解。他說:「當妻子剛剛去世的時候,我何嘗不難過得流淚!只是細細想來,妻子最初是沒有生命的;不僅沒有生命,而且也沒有形體;不僅沒有形體,而且也沒有氣息。在若有若無恍恍忽忽之間,那最原始的東西經過變化而產生氣息,又經過變化而產生形體,又經過變化而產生生命。如今又變化為死,即沒有生命。這種變化,就像春夏秋冬四季那樣運行不止。現在她靜靜地安息在天地之間,而我卻還要哭哭啼啼,這不是太不通達了嗎?所以止住了哭泣。」他將親人的生死看得如此的平淡,那麼他自己的生死應該更微不足道吧! 
莊子死時,弟子們痛哭流涕,因為莊子對他們有恩,他們卻連一口薄棺都買不起,而莊子卻說:做人不能太偏心,你買棺材,螻蟻食我,你不買棺材,我暴屍荒野,烏鴉老鷹食我,你為什麼非要讓螻蟻食我,不讓烏鴉老鷹食我,那樣豈不是太偏心了。  
連生死都看得如此平淡,那麼對於莊子而言,還有什麼更重要的呢?功名,財富,還是地位,不,莊子視此為糞土,但是他自己的人格與精神卻另人敬佩不已。  
超越了生死,還有什麼做不好的呢?此時的我,再也不把生死看得那麼重了,人生最重要的事,是靈魂,而莊子,才是我靈魂的工程師,才是值得我一輩子追求與學習的人。

你也可以登陸: http://www.zuowenku.net查閱其他文章,希望有幫到你。

5、莊子,心中的一輪明月800字作文

在循規蹈矩的大眾思維之外,有一個人天馬行空;在崇尚權勢的世俗社會之中,有一個人不屑一顧;在人們說話講究合乎情理、禮儀時,有一個人荒唐無端。這,就是莊子,一個追求奇特、思想奇幻的鬼神之才。
在我們取得成就沾沾自喜,忘乎所以時,有一本書給我們當頭一棒,打破蒙蔽我們的小我空間;在我們陷入困境絕地看不到希望時,有一本書給我們掘出光明,指出一條實現突圍的路徑;當我們為了成績、功名、利益等累得筋疲力盡、氣喘吁吁時,有一本書給我們指明生命的價值無與倫比的生命真諦。這就是《莊子》。
讀《莊子》是一種挑戰,挑戰我們這些世俗之人固執、呆板幾乎快要生銹的想像力;讀《莊子》是一次洗腦,我們必須忘掉之前大腦中固有的判斷和思維習慣,從零開始,才能體會那幻化無方的言詞之下的妙不可言;讀《莊子》是一次重生,蛻去我們負載過多功名利祿的軀殼,釋放我們被小聰明禁錮的心靈。
他人說莊子:想常人之未能想,見常人之未能見,言常人之未能言。莊子自嘲說自己那些全都是:「謬悠之說,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辭。」
對於生命來說,生老病死雖說是在所難免的,但一個人的離去總會令人感傷,而且往往越是越親近的人越悲痛。有一個人在自己的妻子剛剛去世後,竟拿了個爛盆拾了根木棒「哐哐當當」地在院子里敲打起來,還邊敲邊唱著,高興得很。這個人便是莊子。在常人看來,莊子簡直是瘋了!但莊子卻說:「人本來就是從虛無中來的,造物主讓她變成什麼她就變成什麼,現在她死了,又回到了虛無中去,這是又回到了她真正的家啊!我為什麼不高興呢?」好一個「鼓盆而歌」,將像雨像霧又像風、緣生緣滅還自在的生命境界表達得淋漓盡致。可謂見解之妙。
不論是從言談舉止,還是思想行為上看,莊子絕對能稱得上是一個古今少有的怪才。他的思維簡直就是一頭瘋狂的讓你出其不意的野牛,不但有野馬的速度更有超越野馬的力度。莊子的誇張手法從來都誇張到離奇,讓人目瞪口呆,但這看似鬼話連篇,奇怪迭出的語言後面卻盡是情真意切,寓意深刻的肺腑之言。
或許是幾千年的進化歷程讓人類自認為有了資本,又或許是人類本性中的自我意識太過根深蒂固。人總是這樣在不自覺中就容易滿足於現狀,沾沾自喜也會在我們不知不覺中悄悄潛入我們的身體,一點點的吞噬掉我們原有的雄心壯志遠大理想。這就是生活,讓我感到平凡普通又深不可測的生活,因為即使表面上我們每天都在過著波瀾不驚如出一輒的生活但只要你猛一回頭你便會發現那個我們曾經所嚮往的、所追求的、立志要得到的生活早已不知何時化成泡沫,在我們奔波於柴米油鹽、專注於蠅頭小利時已一點一點在我們的咫尺悄然破碎。我們卻仍然在賣弄著小聰明耍著小手段貪圖著眼前的小利益渾然不知。於是我們大多數人就這樣,在生活中放棄了主動權,甘於反被生活主宰,隨波逐流;於是我們大多數人就這樣,自己親手放逐了大作為,成了普通人。但莊子卻通過給我們講故事企圖告訴我們一些道理,因為我們只能讀懂故事卻無法輕易讀懂生活。莊子通過釣一條驚天駭地的大魚的故事,將只有大才能、大思想、大學說、大抱負、大作為的人才有能力有資格參與管理世事的道理拋磚引玉般的道出。還通過寫大到極致的鯤鵬與小到不足掛齒的蟬、學鳩等一系列小大之比的事物啟發我們:人生在世,應當有高遠的追求,遠大的志向,達到那種不偏執自我,不在意功名的境界,正所謂「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以高翔」。
宇宙之中的萬物,一切皆因有生命而變的彌足珍貴,可往往我們是在社會這個大染缸中漸漸迷失,忘記了自己,更忽略了生命本身的意義。我們被世俗名利牽累,束縛住了情感和行為,無法表露出自己的真性情。我們被榮譽地位羈拌,束縛住了情感和行為,難以展現出自己的真本色。我們不但沒做到珍愛自己,珍惜生命,享受生活。反而使生命淪為工具,甚至自身被役使而不能主宰外物,被異化成物質、技術、權利等手段,抑或把他人工具化。這是何等的悲哀啊,我們明明才是自己的主宰,可現在竟然淪落到為了得到一些生帶不來死帶不走的東西而強迫自己去改變、迎合。我們自身的價值被丟到哪裡去了?莊子說:「能尊生者,雖貴富不以養傷身,雖貧賤不以利累行。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豈不惑哉?」在常人眼中,「天下」是最尊貴的東西,而在莊子看來,生命的價值才是無與倫比的,所以人不僅要珍重自己的生命,更要關懷他人的生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是彌感悟莊子

6、有關莊子思想的作文

莊子何其人 註:對於於丹教授的《<莊子>心得》的十講,我們可以把它看作十個作文話題,從中思索汲取有益的寫作營養。 莊子一生窮困潦倒,卻能超越貧困樂在其中,莊子能言善辯,尤其善用寓言和小故事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嘲諷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莊子的文章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想像,充滿了尖酸刻薄的諷刺和挖苦。他的所作所為,經常令人瞠目結舌,又令人拍案叫絕。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祿。 2月19日:境界有大小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常常以世俗的眼光,來判斷一個事物的有無和無用,莊子卻告訴我們,境界的大小決定了對事物的判斷,站在大境界上,就會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無為。境界的大小可以完全不同地判斷一個東西的有用和無用,也可以完全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2月20日:感悟與超越 司馬遷在《史記》中說到,世上熙熙皆為利來,世上攘攘皆為利往。可見名利二字是世人難以舍棄的追求。但是莊子的人生哲學是淡薄為大,因為只有超越了所有的功名利祿之心,才能感悟到人生的最高境界,那就是莊子所說的「逍遙游」。 2月21日:認識你自己 莊子里有許多寓言故事告訴我們,由於我們習慣於自以為是,常常把自己的主觀願望強加於客觀事物,於是就會出現好心辦壞事的現象。而我們又經常會被社會中各種各樣的外部評價所影響,而不能真正認知自己的內心,結果被所謂的潮流而左右,在紛繁的大千世界中迷失了自己。 2月22日:本性與物性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遙游。但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這個游的境界似乎很難達到。人們被太多的物質利益所迷惑,小迷惑也許只是改變了人生的方面,大迷惑則改變了人的本性。人的物質慾望是沒有止境的,在瘋狂追求物質利益的同時,人們也就失去了幸福的生活。 2月23日:總有路可走 在人生的道路上,人們總會遇到種種困難,有的人天生醜陋,有的人身有殘疾,有的人因罪受過刑罰,有的人心理遭受過創傷。當遇到這種種不如人意的事情時,我們該怎麼辦呢?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面對身體的殘缺和心理的創傷?我們應該如何選擇自己的人生之路? 2月24日:堅持與順應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但同時也是社會中的一員。莊子認為,在人的內心應該堅持自己的秉性而不要隨波逐流,而面對外在的世界,則應該通達和順應。我們怎樣才能做到內心的堅持和外在的順應呢?莊子告訴我們要想做到內心的堅持和外在的順應,就要做到「外化內不化」。 2月25日:談笑論生死 生與死,是人生起始的兩個端點。人生自古誰無死,生死,是每一個都要面對的人生課題。而人生就像是一條不歸路,當你走到終點時,才會想起途中的遺憾。那麼莊子是如何看待生死的?他面對生死為什麼會鼓盆而歌呢?只有真正解讀了生命,才可能正確地對待死亡。 2月26日:心態與狀態 決定人生成功的,絕不僅僅是才能和技巧,而是一個人面對生活的心態。那麼,當我們在確定人生目標時,如何判斷何事可為,何事不可為呢?莊子用他的許多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做事時,如果患得患失,如果心有所慮,那他所有的經驗和技巧,都不可能得到最好的發揮。 2月27日:大道與自然 每一個個體和每一件事之間的比較,是沒有單純技巧高下之分的,而只有境界優劣之辨,那麼莊子認為辨別境界高低的標准就是是否合乎自然。莊子作為道家的代表人物,認為每一個人要遵循內心的道德,聽從自在的聲音,而不必有任何外在的刻意。 ================================================================ 我看莊子 只說秋水二段 看過《秋水》的第一段是在高一的語文課本里,當時只讀了一段,因為課本只節選了一段。如今,欲雨未雨的中午,我續讀《秋水》二段。 說實話,在我眼裡秋水很美,光看「秋水」兩字便可知,更不用說文章里有我喜愛的諸神——河伯,海神。其實與水有關聯的,我都喜歡;不僅喜歡「煙雨江南」,「秋水綿連」,「江河浩瀚」,「雪逝冰消」;也喜歡「破屋漏雨」,「南水北調」,「麗水」,「四川」。對水的喜愛已然忘乎所以,有時極致瘋狂——在某個傾盆大雨抑或說瓢潑大雨的日子裡,拉上個會說話的人就往雨中「漫步」。不僅「漫步」,還一吐心中對雨水的「情思」,吐到天暈地暗,吐到聲絲力竭。於是有人驚嘆,愛水如斯,難啊!於是有人反詰:你真的愛水嗎?…… 我真愛水嗎?《莊子》將此道理含笑娓娓道來:「……伯夷辭之以為名,仲尼語之以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爾向之自多於水乎?」生活中的我,確實如此,自誇愛水如是如是,到處宣揚,惟恐天下有人不知;自誇嗜書中命,自稱淡泊書生,自比莊子、陶潛……其實自比於他人而告之於人,便也是自誇;非旦自誇且又輕視他人「這般庸俗」之人,乃是真正的俗人,相比於河伯之寡聞鮮見,「伯夷讓國取名」,「孔子游談以顯淵博」,更加自誇更加庸俗。 我愛水嗎?《莊子》說,我不愛。我想,我愛的不是「水」,而是「水」這個名詞以及形容詞吧。 有惑不解 《莊子-山木》里有載:「周將處夫材與不材之間。……若夫徒乘道德而浮游則不然……若夫萬物之情人倫之傳,則不然,合則離,成則毀,廉則挫,尊則議,有為則虧,賢則謀,不肖則欺,胡可得而必乎哉?……」在此,莊子明確:要免於累患,不可偏執一方,應隨順自然。 又,《莊子-秋水》有雲:「莊子持竿不顧。……莊子曰:『往矣!吾將曳尾於塗中。』」 莊子一前一後的言論,在我看來,有些許漏洞。想要免於累患,所以不可偏執一方,不可固執,要隨順自然;而楚王執意請莊子出山,此時的莊子卻執意曳尾於塗。所以唯一可能的是,莊子不想免於累患,或莊子不怕累患。既然不怕累患,又為何放著能救濟楚人的相位而不坐?所以惟一可能的是,他在兩種累患當中更懼怕坐相位之患。且莊子主張「無為」,而卻執意曳尾於塗即是「有為」。就好比,有人說:「我一直在保持著沉默。」 對莊子了解甚少,不知是否真如我想? 幸福的死亡 《莊子-外物》里有一段「假粟於監河侯」的故事,讀了非常喜歡。監河侯不肯假粟於莊子,於是故意說「等我收入到封地的稅金,就借你三百金」。莊子聽罷,「忿然作色」。 我要是莊子,既然已經猜到監河侯故意推託不借,也會以微笑報之。至少監河侯沒有說出一句冷冰冰的話直刺人心,而以謊言掩蓋自己的真心、本意。在現實生活中,我也經歷這樣「美麗」的謊言,而且我並不知情。但我事後卻感激那些謊言的製造者,因為他們沒有當著我的面,面露兇相並拿著把鋥亮的匕首「殺害」我;而是待我轉過身帶著對謊言深信不疑並著甜蜜的微笑行走時,暗暗地給了我一刀,讓我幸福地「死去」。 如果說謊言必然,「死亡」必然,那麼我只願接受後者。我不是一個不怕受傷的人,只是我在選擇在我不得不受傷時,我所能接受的受騙方式。 人與人之間有很多美好的故事,也有很多醜陋的真相。活在當下,猶其在爾虞詐、金錢利益至上的當下,每天每夜,誰不是在經歷這些故事,而又恍悟這些真相?左心房的傷剛結痂,右心房已然殷殷滴血。無法改變現實,只希冀受傷的間隔能否拉長? 所以莊子本應感到滿足,雖已受了愚弄,心靈卻沒有淌血,反而讓他討回了口氣。要是莊子是今天的莊子,不知他能忿然作色幾回?

7、作文《走進莊子》

恣肆怪誕,美麗灑脫,一塵不染,超凡脫俗,這,便是他,一隻美麗自由的蝴蝶——莊子. 當初讀莊子,是因為仰慕他的淡泊名利.如今,不得不承認自己達不到那種境界.太多的是非名利爾虞我詐讓我不得不面對現實,在紛擾世事中起伏沉淪.有時,一時的得失會讓我迷茫不知所措.而他,莊子,不為外物所拘,不為世俗議論所限,忘飢於自然.真正做到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有人說他消極無悶,但有多少人能哪怕暫時地做到像他一樣真正的曠達,真正的不慕名利,真正的不會為了功名利祿而出賣自己? 當你終於厭倦了官場上的為了一個小小的職位而低三下四,當你終於疲勞於商海中的為了一個商品地推銷而奔波勞碌,也許就能體會到人生旅途上真的不會有一帆風順.但要你放棄手中的一切,去遠離塵世的鄉間"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再也不接觸塵世的紛紛擾擾,你能做到嗎? 他可以,他似乎天生就是淡泊的.他是一隻美麗而高貴的蝴蝶,破繭之後就一直自由地翩躚於自然.遠離塵世,雖然不被世人理解,卻仍自得其樂. 他有過顯達的機會,但卻斷然拒絕了. 他在濮水邊釣魚,楚威王派了兩位大夫去表達心意:"我希望將國內的政事委託先生!" 他持竿憑釣,頭也不回地說:"我聽說楚國有隻神龜已經死了三四年了,威王把它盛在竹盒裡,用布包著藏於廟堂之上.請問,這只龜寧可死了留下一把骨頭受人尊敬呢,還是願意活著拖著尾巴在泥里爬?" 兩位大夫回答:"當然是寧願活著拖著尾巴在泥里爬." 他依然頭也不回地說:"那麼,兩位請回吧!我寧願拖著尾巴在泥里過一輩子,也不願為了名利去做會損害生命的事." 這就是莊子!面對名、利、權,持竿不顧. 先秦諸子,誰不願做官?墨子利天下而為之;楊朱拔一毛而利天下;孟子鋒芒畢露;荀子循規蹈矩蓄勢待發......只有他,莊子,富貴名利於他皆如浮雲,在遠離的姿態中顯出格外的美麗與灑脫.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他不慕紅塵,視名利榮華為枷鎖,為糞土,棄之如敝屣.他一生都浪跡在帝王們找不到他的江湖上.流浪結束,他走向了永恆. 他是一隻灑脫自由的蝴蝶,守候在記憶里,編織著千年的美麗......

8、有關莊子思想的作文

莊子何其人

註:對於於丹教授的《<莊子>心得》的十講,我們可以把它看作十個作文話題,從中思索汲取有益的寫作營養。

莊子一生窮困潦倒,卻能超越貧困樂在其中,莊子能言善辯,尤其善用寓言和小故事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嘲諷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莊子的文章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想像,充滿了尖酸刻薄的諷刺和挖苦。他的所作所為,經常令人瞠目結舌,又令人拍案叫絕。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祿。

2月19日:境界有大小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常常以世俗的眼光,來判斷一個事物的有無和無用,莊子卻告訴我們,境界的大小決定了對事物的判斷,站在大境界上,就會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無為。境界的大小可以完全不同地判斷一個東西的有用和無用,也可以完全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2月20日:感悟與超越

司馬遷在《史記》中說到,世上熙熙皆為利來,世上攘攘皆為利往。可見名利二字是世人難以舍棄的追求。但是莊子的人生哲學是淡薄為大,因為只有超越了所有的功名利祿之心,才能感悟到人生的最高境界,那就是莊子所說的「逍遙游」。

2月21日:認識你自己

莊子里有許多寓言故事告訴我們,由於我們習慣於自以為是,常常把自己的主觀願望強加於客觀事物,於是就會出現好心辦壞事的現象。而我們又經常會被社會中各種各樣的外部評價所影響,而不能真正認知自己的內心,結果被所謂的潮流而左右,在紛繁的大千世界中迷失了自己。

2月22日:本性與物性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遙游。但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這個游的境界似乎很難達到。人們被太多的物質利益所迷惑,小迷惑也許只是改變了人生的方面,大迷惑則改變了人的本性。人的物質慾望是沒有止境的,在瘋狂追求物質利益的同時,人們也就失去了幸福的生活。

2月23日:總有路可走

在人生的道路上,人們總會遇到種種困難,有的人天生醜陋,有的人身有殘疾,有的人因罪受過刑罰,有的人心理遭受過創傷。當遇到這種種不如人意的事情時,我們該怎麼辦呢?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面對身體的殘缺和心理的創傷?我們應該如何選擇自己的人生之路?

2月24日:堅持與順應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但同時也是社會中的一員。莊子認為,在人的內心應該堅持自己的秉性而不要隨波逐流,而面對外在的世界,則應該通達和順應。我們怎樣才能做到內心的堅持和外在的順應呢?莊子告訴我們要想做到內心的堅持和外在的順應,就要做到「外化內不化」。

2月25日:談笑論生死

生與死,是人生起始的兩個端點。人生自古誰無死,生死,是每一個都要面對的人生課題。而人生就像是一條不歸路,當你走到終點時,才會想起途中的遺憾。那麼莊子是如何看待生死的?他面對生死為什麼會鼓盆而歌呢?只有真正解讀了生命,才可能正確地對待死亡。

2月26日:心態與狀態

決定人生成功的,絕不僅僅是才能和技巧,而是一個人面對生活的心態。那麼,當我們在確定人生目標時,如何判斷何事可為,何事不可為呢?莊子用他的許多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做事時,如果患得患失,如果心有所慮,那他所有的經驗和技巧,都不可能得到最好的發揮。

2月27日:大道與自然

每一個個體和每一件事之間的比較,是沒有單純技巧高下之分的,而只有境界優劣之辨,那麼莊子認為辨別境界高低的標准就是是否合乎自然。莊子作為道家的代表人物,認為每一個人要遵循內心的道德,聽從自在的聲音,而不必有任何外在的刻意。
================================================================

我看莊子
只說秋水二段

看過《秋水》的第一段是在高一的語文課本里,當時只讀了一段,因為課本只節選了一段。如今,欲雨未雨的中午,我續讀《秋水》二段。

說實話,在我眼裡秋水很美,光看「秋水」兩字便可知,更不用說文章里有我喜愛的諸神——河伯,海神。其實與水有關聯的,我都喜歡;不僅喜歡「煙雨江南」,「秋水綿連」,「江河浩瀚」,「雪逝冰消」;也喜歡「破屋漏雨」,「南水北調」,「麗水」,「四川」。對水的喜愛已然忘乎所以,有時極致瘋狂——在某個傾盆大雨抑或說瓢潑大雨的日子裡,拉上個會說話的人就往雨中「漫步」。不僅「漫步」,還一吐心中對雨水的「情思」,吐到天暈地暗,吐到聲絲力竭。於是有人驚嘆,愛水如斯,難啊!於是有人反詰:你真的愛水嗎?……

我真愛水嗎?《莊子》將此道理含笑娓娓道來:「……伯夷辭之以為名,仲尼語之以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爾向之自多於水乎?」生活中的我,確實如此,自誇愛水如是如是,到處宣揚,惟恐天下有人不知;自誇嗜書中命,自稱淡泊書生,自比莊子、陶潛……其實自比於他人而告之於人,便也是自誇;非旦自誇且又輕視他人「這般庸俗」之人,乃是真正的俗人,相比於河伯之寡聞鮮見,「伯夷讓國取名」,「孔子游談以顯淵博」,更加自誇更加庸俗。

我愛水嗎?《莊子》說,我不愛。我想,我愛的不是「水」,而是「水」這個名詞以及形容詞吧。

有惑不解

《莊子-山木》里有載:「周將處夫材與不材之間。……若夫徒乘道德而浮游則不然……若夫萬物之情人倫之傳,則不然,合則離,成則毀,廉則挫,尊則議,有為則虧,賢則謀,不肖則欺,胡可得而必乎哉?……」在此,莊子明確:要免於累患,不可偏執一方,應隨順自然。

又,《莊子-秋水》有雲:「莊子持竿不顧。……莊子曰:『往矣!吾將曳尾於塗中。』」

莊子一前一後的言論,在我看來,有些許漏洞。想要免於累患,所以不可偏執一方,不可固執,要隨順自然;而楚王執意請莊子出山,此時的莊子卻執意曳尾於塗。所以唯一可能的是,莊子不想免於累患,或莊子不怕累患。既然不怕累患,又為何放著能救濟楚人的相位而不坐?所以惟一可能的是,他在兩種累患當中更懼怕坐相位之患。且莊子主張「無為」,而卻執意曳尾於塗即是「有為」。就好比,有人說:「我一直在保持著沉默。」

對莊子了解甚少,不知是否真如我想?

幸福的死亡

《莊子-外物》里有一段「假粟於監河侯」的故事,讀了非常喜歡。監河侯不肯假粟於莊子,於是故意說「等我收入到封地的稅金,就借你三百金」。莊子聽罷,「忿然作色」。

我要是莊子,既然已經猜到監河侯故意推託不借,也會以微笑報之。至少監河侯沒有說出一句冷冰冰的話直刺人心,而以謊言掩蓋自己的真心、本意。在現實生活中,我也經歷這樣「美麗」的謊言,而且我並不知情。但我事後卻感激那些謊言的製造者,因為他們沒有當著我的面,面露兇相並拿著把鋥亮的匕首「殺害」我;而是待我轉過身帶著對謊言深信不疑並著甜蜜的微笑行走時,暗暗地給了我一刀,讓我幸福地「死去」。

如果說謊言必然,「死亡」必然,那麼我只願接受後者。我不是一個不怕受傷的人,只是我在選擇在我不得不受傷時,我所能接受的受騙方式。

人與人之間有很多美好的故事,也有很多醜陋的真相。活在當下,猶其在爾虞詐、金錢利益至上的當下,每天每夜,誰不是在經歷這些故事,而又恍悟這些真相?左心房的傷剛結痂,右心房已然殷殷滴血。無法改變現實,只希冀受傷的間隔能否拉長?

所以莊子本應感到滿足,雖已受了愚弄,心靈卻沒有淌血,反而讓他討回了口氣。要是莊子是今天的莊子,不知他能忿然作色幾回?

9、關於莊子的作文

莊子 (約公元前369梷前286),名周,宇子休,蒙城縣城東郊(今城關鎮東城路)人。曾為漆園吏,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文學家。莊子是繼老子之後,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同時他也是一位優秀的文學家、哲學家。他以其代表作《莊子》(又被稱為《南華經》)闡發了道家思想的精髓,發展了道家學說,使之成為影響深遠的哲學流派。
人物事略
濠梁之辯 莊子和惠子一一道在濠水的橋上遊玩。莊子說:"倐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魚游得多麼悠閑白在,這就是魚兒的快樂)。"惠子說:"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說:"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說:"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莊子說:"請循其本。子日 『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嚎上也(還是讓我們順著先前的話來說。你剛才所說的 『你怎麼知道魚的快樂』的話,就是己經知道了我知道魚兒的快樂而問我,而我則是在壕水的橋上知道魚兒快樂的)。"《秋水》
鴟得腐鼠 惠子在魏國做宰相,莊子前去看他。有人對惠子說:"莊子來,欲代子相。"於是惠子十分恐慌,在都城內搜尋莊子,整整三天三夜。莊子去看他,對他說:"南方有鳥,其名為鵷雛,子知之乎?夫鵷雛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於是鴟得腐鼠,鵷雛過之,仰而視之口:『嚇!』今子欲以子之魏國而嚇我邪(南方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鵷雛,你知道嗎?鵷雛從南海出發飛到北海,不是梧桐樹它不會停息,不是竹子的果實它不會進食,不是甘美的泉水它不會飲用。正在這時一隻鷂鷹尋覓到一隻腐爛了的老鼠,鵷雛剛巧從空中飛過,鴟鷹抬頭看著鵷雛,發田一聲怒吼:『哧!』如今你也想用你的魏國來怒吼我嗎?"
材與非材 莊子行走於山中,看見一棵大樹枝葉十分茂盛,伐木的人停留在樹旁卻不去動手砍伐。問他們是什麼原因,說:"沒有什麼用處。"莊子說:"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這棵樹就是因為不成材而能夠終享天年啊)!"莊子走出山來,留宿在朋友家中。朋友高興,叫童僕殺鵝款待他。童僕問主人:"其一能鳴,其一不能鳴,請奚殺(一隻能叫,一隻不能叫,請問殺哪一隻呢)?"主人說:"殺不能鳴者。"第二天,弟子問莊子:"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今主人之鵝,以不材死。先生將何處?"莊子笑道:"周將處乎材與不材之間(我將處於成材與不成材之間)。"
莊周夢蝶 莊子為了說明"物化"的道理,講了一個故事: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莊子說這就叫物化。簡單的一個故事,既表現了一種人生如夢的人生態度,又把形而上的"道"和形而下的莊周與蝴蝶的關系揭示出來。形而下的一切,盡管千變萬化,都只是道的物化而已。莊周也罷,蝴蝶也罷,本質上都只是虛無的道,是沒有什麼區別的。
鼓盆而歌 莊子回到家不到一年,妻子就病死了。好朋友惠子前來弔唁,見莊子正盤腿坐地,鼓盆而歌。惠子責問道:"與人居,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人家與你夫妻一場,為你生子、養老持家。如今去世了,你不哭亦足矣,還鼓盆而歌,豈不太過分,太不近人情了嗎)?"莊子說:"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獨何能無慨!然察……人且偃然寢於巨室,而我噭噭然隨而哭之,自以為不通乎命,故止也(不是這意思。她剛死時,我怎會獨獨不感悲傷呢?思前想後,我才發現自己仍是凡夫俗子,不明生死之理,不通天地之道。如此想來,也就不感悲傷了)。"他主張人生在世,要"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人"樂觀豁達。
莊子陪葬 莊子快要死了,弟子們l打算用很多東西作為陪葬。莊子說:"吾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璧,星辰為珠璣,萬物為齎送。吾葬具豈不備邪?"弟子說:"吾恐烏鳶之食夫子也。"莊子說:"在上為烏鳶食,在下為螻蟻食,奪彼與此,何其偏也!"

10、我看莊子 作文600字

莊子之時抄,百花齊放,百家襲爭鳴,異彩紛呈。儒、墨、楊各領風騷,爭吵也最激烈。而莊子則如幽谷百合,雖國色天香,但孤芳自賞,不與人爭,人亦不與之爭。莊子動手不動口,以木為紙,化刀為筆,力戰儒墨。

在莊子看來,儒家是最大的對手,幾乎整部莊子都在與孔子爭論。這是因為他認定儒家學說最易惑眾、最難對付。但是不是還出於南北對抗的分庭抗禮心態?莊子對儒家,尤其是對孔子的態度非常復雜,欽佩有之,褒揚有之,譏諷有之,貶抑有之,怒斥有之。是道不同不相與謀,還是道相近而「術」不同?是水火不容,還是陰陽互斥?

與莊子 養生作文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