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簡析中華民族飲食養生思想的現實意義
要寫很累地!以下為行業概述,可以自己總結一下: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日益提高,居民消費力的提升,健康產業的市場發展迅速。民族健康產品在健康產業市場中,具有極大的優勢。民族健康產品具有天然特性、歷史特性、防治未病特性,這是區別於現代技術生產的健康產品的地方。推廣和擴大民族健康產品的市場,能夠有效促進民族養生文化的交流和合作,有效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的發展,有效促進民族品牌的建立和升值。
1.民族健康產品具有觀念優勢。來自國家公眾營養機構的信息顯示,全球65億人口中,有40多億人接受民族醫葯,反映出民族醫葯的強大生命力。西方國家尤其重視研究我國中醫葯、保健食品的領域,以彌補單純醫學手段的缺陷;也反映出食品、中醫葯、西醫相結合,共同服務於人類健康的歷史發展必然。2004年來自健康咨詢機構的報告顯示,西方消費者對健康產品的選擇,已經開始從「人工生產」轉變為「回歸自然」的趨勢。而民族健康產品具有來源自然、製作天然的優勢,符合市場消費者的觀念趨勢。
2.民族健康產品市場潛力大。據調查顯示,2001年至2004年,全球營養產業市場銷售額均達到1500億美元以上。而2003年中國的市場銷售額達到69.4億美元,佔全球營養產業份額的4%,增速達到了14.8%。到2004年,根據中國保健協會對保健食品終端市場進行的調查統計,我國功能食品產業規模約為300-350億元,在市場銷售的規范品種為1917種。功能食品是以其含有功能成分為特性的產品,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調節人體的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的特性,因此,在我國功能食品和保健食品的概念是一致的。民族健康產品與功能食品接近,符合相關規定,適合於保健產品市場流通,對於剛起步的民族健康產品而言,具有發展潛力大、市場容量大的優勢。
3.民族健康產品的文化優勢。我國歷來就有防治「未病」的優良傳統,當代社會提倡為社會健康工作的理念深入人心,重視「未病」的防治。《黃帝內經》有「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說法,認為「夫病已成而後葯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元朝朱震享在《格致余論》中說到:「與其求療於有病之後,不若攝養於無疾之先。」現代營養學家提出了「為祖國健康工作六十年」的口號。這些觀念都是一脈相承,以預防為主的。民族健康產品正是這些防治「未病」觀念下而誕生的產物,提倡少疾、安康、多壽的觀念,並經過數千年、數百年的實踐和傳承,形成了獨特的養生文化特色,符合國內外市場的訴求特點,不需要從新創造附加在產品上的文化解說,更容易建立市場和打造品牌。這是當代科技生產類的健康產品不具備的天然優勢。如果能夠將各民族的養生文化詳細整理,挖掘深層特徵,將有利於其文化優勢的突出,促進市場的開發。
參考:黎黍勻,《我國民族健康產品的發展問題與對策》論文.
2、中華飲食文化有什麼切入點
現在世界公認的飲食文化圈,有三大菜系:一為中國菜系,包括中國、朝鮮、日本、東南亞若干國家及南亞一些國家,以中餐為代表,這是世界人口最多的一個菜系。二是法國菜系:包括歐洲、美洲、大洋洲等許多國家,佔地面積最大,以西餐為主題。三是土耳其菜系:又成為清真菜系,包括中亞、西亞、南亞及非洲一些國家。還有一個影響力相對不大,但又不能被忽視的俄羅斯菜系。
飲食是一門古老的學問,它與人類的興衰、繁衍有著密切的關系。對於如何科學的飲食,中國歷代人們從來未停止過對它的探討和研究。我們的祖先很早就認識到了膳食模式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飲食與人體健康的密切關系。
中華飲食文化的淵源,是東方古老的陰陽學說,這是一種帶有濃厚浪漫色彩的哲學,至今仍在影響我們的飲食生活,中國人的飲食追求是"美味享受,飲食養生",把飲食的味覺感受擺在首要位置上,注意飲食審美的藝術享受。中國的傳統飲食觀,不存在營養的壤念,只講究養生。飲食養生包括"辨證施食"與"飲食有節"兩方面。原理還是陰陽五行的相生相剋,中國人把飲食作為一種藝術,以浪漫主義的態度,追求飲食的精神享受。
西方飲食的文化特點:西方近代科學文明,對西方飲食習俗的形成影響極大,西方發達的科學,分析食物的成份含量,掌握具體的營養要求,不過是小菜一碟。西方人對待飲食,首先講有什麼營養,能產生多少能量,味道則是次要的。如果加熱烹調,會造成營養損失,那就半生不熟甚至千脆生吃。西方人把飲食當作一門科學,以現實主義的態度注重飲食功能。
中華民族飲食文化圈是以今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版圖為基本地域空間,以域內民眾——中華民族大眾為創造與承載主體的人類飲食文化區位性歷史存在。迄止19世紀時,中國飲食文化的區域特徵如下:在今中華人民共和國版圖內是東北地區飲食文化圈、京津地區飲食文化圈、黃河下游地區飲食文化圈、黃河中游地區飲食文化圈、長江下游地區飲食文化圈、長江中游地區飲食文化圈、東南地區飲食文化圈、西南地區飲食文化圈、青藏高原地區飲食文化圈、西北地區飲食文化圈、中北地區飲食文化圈和素食文化圈等12個相對獨立又彼此緊密相連的子文化區位並存的民族飲食文化區域形態。
中國是美食王國,博大精深的中華飲食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人類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哈佛大學教授張光直曾斷言:「達到一個文化核心的最佳途徑之一就是通過它的肚子。」「吃」這一最為生物化、物質化的層面,可能是理解一個民族精神氣質和精神內核最重要的切入點
沒錯,我個人是比較贊同這為學者的觀點的,中國很早就進入農耕時代,,正因為我古代的地理位置,或農業文化等諸多原因.使得我們的祖宗對吃特別的重視。以至於古人對提高「吃技」的人十分尊重。在中國歷史上,廚師的地位都很高,發明熟食,善於烹調的先人,都被奉為聖人。比如,傳說中的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等,莫不是因為開辟食源或教人民熟食的豐功偉績,被後世尊為中華民族的始祖。第一個有年代可考的廚師,是四千年前的少康,他是夏朝的國王。
古人對吃的重視,使得如今流傳下來的中國美食,能把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的陰陽五行哲學思想、儒家倫理道德觀念、中醫營養攝生學說,還有文化藝術成就、飲食審美風尚、民族性格特徵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創造出彪炳史冊的中國烹飪技藝,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文化的曾面上,它是世界的物質財富及精神財富。!!!受到,中國飲食文化直接影響的是日本,朝鮮、韓國、泰國、新加坡等國家,我們同屬於這一文化圈。
以我個人對法國菜系的了解,感覺法國的美食在色、香、味、等都是無與倫比的境界,而且,更突出的是其食物的品質與服務水準用餐氣氛上,它們更能整體表現精緻化。
法國菜的口感之細膩、醬料之美味、餐具擺設之華美,簡直可稱之為一種藝術,所以請樓主不要在說什麼「法國菜算什麼啊」這種話,身為在飲食服務行業工作的我,實在不敢苟同。
3:飲食文化受到宗教,地域,民族,種群等等諸多影響,
4:美國菜菜簡單、不講雖究精細,清淡的特點不假,但也並非你說的一無是處,不要以為美國只有漢堡包、炸薯條、軟飲料之類的快餐食品,實際上美國的飲食文化也挺豐富多彩的。首先,美國等烹飪原材料特別豐富,這點不需要闡述了,其次,美國是個移民國家,來自歐洲和亞洲的移民為美式食品加入了更多的變化與風味。快速用畢早餐與午餐從而流行了麥當勞肯德基,是快節奏美國生活的一個表現,而不是美國飲食文化的體現。另外,美國人用餐是最注重營養搭配的,美國的廚師等級考核,考營養知識方面的是很重要的
餐飲產品由於地域特徵、氣侯環境、風俗習慣等因素的影響,會出現在原料、口味、烹調方法、飲食習慣上的不同程度的差異。正是因為這些差異,餐飲產品具有了強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間的差異造就了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而這種差異來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處世哲學。中國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為本」。 這里簡要從下面三個方面談談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 一、兩種不同的飲食觀念 對比注重「味」的中國飲食,西方是一種理性飲食觀念。不論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營養一定要得到保證,講究一天要攝取多少熱量、維生素、蛋白質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為有營養。這一飲食觀念同西方整個哲學體系是相適應的。形而上學是西方哲學的主要特點。西方哲學所研究的對象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為形上學理,形上學理互相連貫,便結成形上哲學。這一哲學給西方文化帶來生機,使之在自然科學上、心理學上、方法論上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中國人是很重視「吃」的,「民以食為天」這句諺語就說明我們把吃看得與天一樣重要。由於我們這個民族幾千年來都處於低下的生產力水平,人們總是吃不飽,所以才會有一種獨特的把吃看得重於一切的飲食文化,我想,這大概是出於一種生存需要吧。中國人在品嘗菜餚時,往往會說這盤菜「好吃」,那道菜「不好吃」;然而若要進一步問一下什麼叫「好吃」,為什麼「好吃」,「好吃」在哪裡,恐怕就不容易說清楚了。這說明,中國人對飲食追求的是一種難以言傳的「意境」,即使用人們通常所說的「色、香、味、形、器」來把這種「境界」具體化,恐怕仍然是很難涵蓋得了的。 中國飲食之所以有其獨特的魅力,關鍵就在於它的味。而美味的產生,在於調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熱以後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輔料的味以及調料的調和之味,交織融合協調在一起,使之互相補充,互助滲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國烹飪講究的調和之美,是中國烹飪藝術的精要之處。菜點的形和色是外在的東西,而味卻是內在的東西,重內在而不刻意修飾外表,重菜餚的味而不過分展露菜餚的形和色,這正是中國美性飲食觀的最重要的表現。 在中國,飲食的美性追求顯然壓倒了理性,這種飲食觀與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也是吻合的。作為東方哲學代表的中國哲學,其顯著特點是宏觀、直觀、模糊及不可捉摸。中國菜的製作方法是調和鼎鼐,最終是要調和出一種美好的滋味。這一講究的就是分寸,就是整體的配合。它包含了中國哲學豐富的辯證法思想,一切以菜的味的美好、諧調為度,度以內的千變萬化就決定了中國菜的豐富和富於變化,決定了中國菜菜系的特點乃至每位廚師的特點。 二、中西飲食對象的差異 西方人認為菜餚是充飢的,所以專吃大塊肉、整塊雞等「硬菜」。而中國的菜餚是「吃味」的,所以中國烹調在用料上也顯出極大的隨意性:許多西方人視為棄物的東西,在中國都是極好的原料,外國廚師無法處理的東西,一到中國廚師手裡,就可以化腐朽為神奇。足見中國飲食在用料方面的隨意性之廣博。 據西方的植物學者的調查,中國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種,比西方多六倍。實際上,在中國人的菜餚里,素菜是平常食品,葷菜只有在節假日或生活水平較高時,才進入平常的飲食結構,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說,菜食在平常的飲食結構中佔主導地位。中國人的以植物為主菜,與佛教徒的鼓吹有著千縷萬絲的聯系。
對於中國人,我們一出生便開始了品味中式飲食了,因而或多或少對厭倦中式飲食。同時我們現在又正處與經濟全球化的形式中,西方飲食的進入使得我們有了新鮮感,開始習慣出入西式快餐店,品味與中式飲食不同的西餐或西式快餐。然而,中國人的飲食觀念和習慣畢竟 與西方有天壤之別, 這決定了中式飲食在我國人民心目中的基礎地位,它決不會因為西餐的介入而改變。但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西餐在中國會越來越盛行,但它只能是大多數人生活的「調味劑」,總不會有中國人將西餐當主食的一天。
3、「民以食為天」,其中五穀養生是中國飲食文化的精髓之一,為何會有這種說法?
民以食為天」,中國以穀物為主體的飲食習慣已經沿襲了數千年,五穀養生是中國飲食文化的精髓之一,我國經典中醫著作《黃帝內經》中就有「五穀為養」的說法。
燕麥降血脂。燕麥最受推崇的保健成分是β-葡聚糖,它是一種水溶性纖維,能給燕麥帶來黏稠的口感,具有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降低膽固醇的功能。
黃帝內經,五穀雜糧,食物,飲食,健康,飲食,三高,血脂,氣血。此外,燕麥的血糖指數較低,有助控制血糖。燕麥同時還具有預防便秘和腸癌的功效。燕麥片最好煮3至5分鍾後食用,比沖泡的效果更好。
蕎麥。降血糖蕎麥以及我國特產的苦蕎中蘆丁的含量非常高,而蘆丁是防治糖尿病、控制餐後血糖上升葯物中的主要成分,因此,蕎麥和苦蕎特別適合糖尿病人食用。糖尿病人在選擇時需要認真看食品配料表,盡量選擇蕎麥含量高的產品。苦蕎食品現在較常見的有苦蕎茶和苦蕎沖調粉,糖尿病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
薏米仁防癌。薏仁米中的薏仁脂被發現有良好的控制癌細胞生長的功能,是理想的防癌食品,此外,薏仁米美白養顏的作用也不容小覷。薏仁米較硬,建議浸泡後煮粥食用。
小米。護胃小米的營養比較均衡,其中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種類較多,含量也相對較高。小米最大的特點是容易消化吸收,所以不會給胃帶來很大負擔。
紫米、黑米。護眼紫米和黑米等紫黑色的雜糧一般都富含花青素,具有抗氧化作用,能預防脂肪氧化和維護眼部血管健康。紫米和黑米還含有較豐富的膳食纖維和礦物質,但其質地較硬,吸水慢,因此在烹調前需要長時間浸泡,最好能達到12小時。紫米和黑米用來煮粥,更有利於人體消化吸收。
五穀雜糧營養豐富 葯食同源。西周時期的《周禮》中記載的五穀是指黍、稷、菽、麥、稻。現在中醫所指的五穀一般為:豆(菽)、玉米(黍)、粟(稷)、麥、稻;分別對應人體五臟:腎、心、脾、肝、肺。
4、飲食養生,是中國人的一種傳統習慣,中國有哪些食療文化?
食療是中國人的傳統習慣,通過飲食達到調理身體,強壯體魄的目的。食療文化源遠流長,食療是一種長遠的養生行為。以前的人通過食療調理身體,現今的人通過食療減肥、護膚、護發。食療是一種健康的健體之道。
「葯食同源」是中華原創醫學之中對人類最有價值的貢獻之一。五穀雜糧,有益於人類而無害於身體,因而性「中」。這是中華原創醫學選擇食品最主要的標准。這個標準是建立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而不是建立在以實驗動物「檢驗」的客觀基礎上。
中醫歷來強調「葯療不如食療」,以食物為葯物具有以下幾大突出的功效:
一、長期使用葯物治病往往會產生各種副作用和依賴性,而且還可能對人體的健康造成影響;而食療相對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
二、食療使用的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物,價格低廉,讓我們在日常用餐中便可達到調理的目的,這是昂貴的醫葯費所無法比擬的;
三、食物為葯還具有無痛苦的優點,讓人們在享受美食的過程中祛除病痛,避免了打針、吃葯,甚至手術之苦。有此幾大葯物無法可比的優點,我們又怎能不以食物為葯、以食療治病呢?
當然,食療是最好的偏方,食療確實是對防病治病有很好的功效,有不同於葯物治療的優點,但不等於食療能包治百病、也不能因此代替葯物治療。如果病情急重.或者應用食療後疾病不減輕,應該請醫生指導。
5、中國人的飲食養生之道是什麼?
古人雲,「民以食為天」。的確,在人類面臨的所有問題中,飲食是最為重要、最令人關注的了。
從本質上說,人類對飲食美的追求是一種價值追求。反之,對這種價值追求的差異,也就導致不同的飲食文化。中國傳統飲食養生,就是一種由於獨特的價值追求而產生的飲食文化現象。
中國傳統飲食文化所追求的,並不僅僅是口腹之樂,諸如對玉盤珍饈、色香味全的感官快感,而是更注重其實實在在的養生健身和延年益壽價值。這種文化的內涵在於,通過調養飲食來補益人體之精氣神,調整人體內部的陰陽五行關系,協調平衡人體內部系統和器官功能,從而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明代著名養生家高濂說過一段道盡飲食養生之道的話:「飲食,活人之本也。是以一身之中,陰陽運用,五行相生,莫不由於飲食。故飲食進則谷氣充,谷氣充則血氣盛,血氣盛則筋力強。脾胃者,五臟之宗。四臟之氣皆稟於脾,四時以胃氣為本。由飲食以資氣,生氣以益精,生精以養氣。氣足以生神,神足以全身,相需以為用者也,入於日用養生,務尚淡薄,勿令生我者害我,脾五味得為五內賊,是得養生之道矣。」追究歷史淵源,飲食養生堪稱眾多養生之道中最古老的一種。「神龍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其避就。」這表明古代先民在飲食上依靠主觀能動性來注意避害趨利,這種意識和行為顯然已經超越了動物的擇食本能,並包含了人類飲食養生文化的基本內涵。傳說商代宰相伊尹曾著《湯液經》,以論飲食調配烹飪養生之道。西周時,飲食養生已經上升為一種以五行學說為構架的理論。《黃帝內經》作為中國古代養生學和醫學理論思想的奠基者和集大成者的,更將飲食文化推倒一個極為重要的高度,總結並提出飲食養生的基本原則是「謹和五味」與「食飲有節」。先秦時期所奠定的飲食養生文化,在漢唐時期得到了更深的補充和完善。張仲景、孫思邈以及崔浩、劉休等人,更加註意探究各種食物的養生價值,並特別講究飲食衛生。宋元時期,陳直、鄒鉉、忽思慧等人,著重強調食養食補食調之道。元代宮廷飲膳太醫忽思慧,撰寫了中國第一部飲食養生學和營養學專著《飲膳正要》,選取歷代朝野食養食療之精粹,重視飲食禁忌問題,實乃古代飲食養生文化著作上的里程碑。明清時期,飲食養生更發展到了極為成熟的階段,飲食養生名家迭出,如明代李梃、龔廷賢和清代的曹庭棟、顧仲則等。
總之,中國古代飲食養生文化源遠流長,積累了非常豐富的內容和方法,堪稱世界飲食文化中的瑰寶奇葩。探求其價值取向,中國飲食養生文化惟養生利生為務的目標追求,是獨特的。探求其飲食文化結構,食養與食療,葯養與葯療是相互依賴、密切相關的兩個層次,而食與葯在很多情況下又緊密相連。從中國飲食養生的主要原則來看,主要有兩點:一是食飲有方,二是食飲有節。前者包括對飲食配伍、滋味、烹調等方面的方法要求和原則,是對食物要求而言;後者則是對進食方法和要求而言。食飲有方,包括合理配伍、五味調和、烹調得法、食宜清淡等原則。食飲有節,包括飲食有節制和節度,如因時以食、因時調節、飲食避忌、飲食所宜以及食後保養等。這些都是幾千年來聰慧的炎黃祖先對生活經驗的總結。
6、何為中國人的飲食養生之道?
古人雲,「民以食為天」。的確,在人類面臨的所有問題中,飲食是最為重要、最令人關注的了。
從本質上說,人類對飲食美的追求是一種價值追求。反之,對這種價值追求的差異,也就導致不同的飲食文化。中國傳統飲食養生,就是一種由於獨特的價值追求而產生的飲食文化現象。
中國傳統飲食文化所追求的,並不僅僅是口腹之樂,諸如對玉盤珍饈、色香味全的感官快感,而是更注重其實實在在的養生健身和延年益壽價值。這種文化的內涵在於,通過調養飲食來補益人體之精氣神,調整人體內部的陰陽五行關系,協調平衡人體內部系統和器官功能,從而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明代著名養生家高濂說過一段道盡飲食養生之道的話:「飲食,活人之本也。是以一身之中,陰陽運用,五行相生,莫不由於飲食。故飲食進則谷氣充,谷氣充則血氣盛,血氣盛則筋力強。脾胃者,五臟之宗。四臟之氣皆稟於脾,四時以胃氣為本。由飲食以資氣,生氣以益精,生精以養氣。氣足以生神,神足以全身,相需以為用者也,入於日用養生,務尚淡薄,勿令生我者害我,脾五味得為五內賊,是得養生之道矣。」(《遵生八箋》)追究歷史淵源,飲食養生堪稱眾多養生之道中最古老的一種。「神龍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其避就。」(《淮南子·修務訓》)這表明古代先民在飲食上依靠主觀能動性來注意避害趨利,這種意識和行為顯然已經超越了動物的擇食本能,並包含了人類飲食養生文化的基本內涵。傳說商代宰相伊尹曾著《湯液經》,以論飲食調配烹飪養生之道。西周時,飲食養生已經上升為一種以五行學說為構架的理論。《黃帝內經》作為中國古代養生學和醫學理論思想的奠基者和集大成者的,更將飲食文化推倒一個極為重要的高度,總結並提出飲食養生的基本原則是「謹和五味」與「食飲有節」。先秦時期所奠定的飲食養生文化,在漢唐時期得到了更深的補充和完善。張仲景、孫思邈以及崔浩、劉休等人,更加註意探究各種食物的養生價值,並特別講究飲食衛生。宋元時期,陳直、鄒鉉、忽思慧等人,著重強調食養食補食調之道。元代宮廷飲膳太醫忽思慧,撰寫了中國第一部飲食養生學和營養學專著《飲膳正要》,選取歷代朝野食養食療之精粹,重視飲食禁忌問題,實乃古代飲食養生文化著作上的里程碑。明清時期,飲食養生更發展到了極為成熟的階段,飲食養生名家迭出,如明代李梃、龔廷賢和清代的曹庭棟、顧仲則等。
總之,中國古代飲食養生文化源遠流長,積累了非常豐富的內容和方法,堪稱世界飲食文化中的瑰寶奇葩。探求其價值取向,中國飲食養生文化惟養生利生為務的目標追求,是獨特的。探求其飲食文化結構,食養與食療,葯養與葯療是相互依賴、密切相關的兩個層次,而食與葯在很多情況下又緊密相連。從中國飲食養生的主要原則來看,主要有兩點:一是食飲有方,二是食飲有節。前者包括對飲食配伍、滋味、烹調等方面的方法要求和原則,是對食物要求而言;後者則是對進食方法和要求而言。食飲有方,包括合理配伍、五味調和、烹調得法、食宜清淡等原則。食飲有節,包括飲食有節制和節度,如因時以食、因時調節、飲食避忌、飲食所宜以及食後保養等。這些都是幾千年來聰慧的炎黃祖先對生活經驗的總結。
7、中華飲食文化的基本內涵有哪些
中華飲食文化博大情深、源遠流長,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中國人講吃,不僅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飢,它往往蘊含著中國人認識事物、理解事物的折理,一個小孩子生下來,親友要吃紅蛋表示喜慶。「蛋」表示著生命的延續,「吃蛋」寄寓著中國人傳宗接代的厚望。孩子周歲時要「吃」,十八歲時要「吃」,結婚時要「吃」,到了六十大壽,更要觥籌交錯地慶賀一番。這種「吃」,表面上看是一種生理滿足,但實際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它借吃這種形式表達了一種豐富的心理內涵。吃的文化已經超越了「吃」本身,獲得了更為深刻的社會意義。通過中西交流,我們的飲食文化又出現了新的時代特色。如於色、香、味、型外又講究營養,就是一種時代進步。十大碗八大盤的做法得到了改革,這也是十分可喜的。但是,中華飲食文化在與世界各國文化碰撞中,應該有一個堅固的支點,這樣它才能在博採眾長的過程中得到完善和發展,保持不衰的生命力。我覺得,這個支點就是優秀傳統文化特質,也就是中華飲食文化需要探索的基本內涵。因此,對於中華飲食文化基本內涵的考察,不僅有助於飲食文化理論的深化,而且對於中華飲食文化占據世界市場也有著深遠的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