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五穀雜糧 小米 小麥 養生之路

五穀雜糧 小米 小麥 養生之路

發布時間:2020-11-17 06:38:27

1、排毒食物五穀雜糧排第一 怎麼吃最養生健康

大米

又名粳米,味甘性平,具有補中益氣、健脾和胃、除煩渴的功效。冬天室內暖氣較熱,空氣乾燥,早晚喝點大米粥,可以遠離口乾舌燥的困擾。特別需要提醒糖尿病患者的是,大米不同的烹調方法對血糖的影響不同。研究表明,等量大米煮成的干飯比稀飯對血糖的影響小。因此,糖尿病患者早餐進食干飯有利於控制血糖。

小米

又名粟米,味甘性平,有健脾和胃的作用,適用於脾胃虛熱、反胃嘔吐、腹瀉及產後、病後體虛者食用。小米熬粥時上面浮的一層細膩的黏稠物,俗稱為「米油」。中醫認為,米油的營養極為豐富,滋補力最強,有「米油可代參湯」的說法。

小麥

小麥味甘,性平微寒,有健脾益腎、養心安神功效。心煩失眠者可用小麥與大米、大棗一起煮粥服食。此外,麥麩含高膳食纖維,對高脂蛋白血症、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痔瘡、老年性便秘、結腸癌都有防治作用。

玉米

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利濕、開胃益智、寧心活血的作用。玉米油中的亞油酸能防止膽固醇向血管壁沉澱,對防止高血壓、冠心病有積極作用。此外,它還有利尿和降低血糖的功效,特別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美國科學家還發現,吃玉米能刺激腦細胞,增強人的記憶力。玉米中所含的黃體素和玉米黃質可以預防老年人眼睛黃斑性病變的發生。

黃帝內經指出「五穀為養」,可見五穀雜糧養生功效不可小視。而現代人心腦血管疾病多發,經常食用五穀雜糧不僅能均衡飲食更能起到調節健康的作用。那麼五穀雜糧有哪些?五穀雜糧養生怎麼吃健康?

五穀雜糧有哪些 五穀雜糧養生怎麼吃健康

研究表明,五穀雜糧可養五臟。早在古代就有「一谷補一臟」的說法。五穀有小米、大米、小麥、大豆、高粱。其中小米可養脾、大豆可養腎等等。中醫認為,五穀不僅可以裹腹,還是五臟食療養生的好食材。

大米重潤肺

大米涵蓋稻米、紫米等,在出現肺熱等症狀時,具有很好的滋陰潤肺的作用。

做法:用小火熬制大米粥,直至米湯濃稠,只喝米湯不吃米粒,隨時可服用。

小米重養脾

小米是五穀之首,常食能補脾益胃。小米對脾虛體弱的人而言,可謂是進補的上品,可補中益氣、延年益壽。

做法:熬一鍋小米粥,用湯匙撇出小米粥上層的精華——米油,空腹喝下,有很好的養脾胃的療效,每天早晚均可服用。

小麥重養心

小麥被稱為「五穀之貴」。中醫認為它能養心安神、除煩去燥。對消除女性更年期綜合征、自汗盜汗以及煩躁情緒有食療作用。

做法:取帶皮的全小麥熬粥,或去中葯店買一些浮小麥熬水,每天早中晚服用。

玉米顏色不同功效不一

不同顏色的玉米,保健功效略有不同,這主要是因為它們含有的色素品種不一樣。與白色玉米相比,紫玉米中多了花青素,因而具有抗氧化、防衰老的功效。黃色玉米含有胡蘿卜素和玉米黃素,對於維持視力健康有好處。不同口感的玉米,營養價值也有區別。甜玉米香甜可口,受人喜愛,更有一種「水果型甜玉米」,可以像水果一樣生吃。

這種甜玉米的蛋白質、脂肪及維生素含量比普通玉米高1—2倍,硒的含量則高8—10倍,其所含有的17種氨基酸中,有13種高於普通玉米。但甜玉米含糖量高,大部分是蔗糖、葡萄糖,易引起血糖升高。糯玉米蛋白質含量較高,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B1等,其中支鏈澱粉含量非常高,不適合糖尿病人食用。而老玉米中粗纖維含量較高,可溶性糖含量低,對於減肥人群、糖尿病人群是非常好的選擇。

2、吃五穀雜糧是種類越多越好嗎

雜糧的健康吃法 合理配對營養翻倍 第三章:自製五穀養生茶 健脾補血 編者按:黃帝內經指出逗百五穀為養地,可見五穀雜糧養生功效不可小視。而現代人心腦血管疾病多發,經常食用五穀雜糧不僅能均衡飲食更能起到調節健康的作用。那麼五穀雜糧有哪些?五穀雜糧養生怎麼吃健康? 研究表明,五度谷雜糧可養五臟。早在古代就有逗一谷補一臟地的說法。五穀有小米、大米、小麥、大豆、高粱問。其中小米可養脾、大豆可養腎等等。中醫認為,五穀不僅可以裹腹,還是五臟食療養生的好食材。 大豆重養腎 大豆中的黑豆被稱為逗腎之谷地,中醫認為它具有補腎強身、解毒、潤膚的功效,對腎虛、答浮腫有較好的食療作用。 做法:泡發後打製成豆漿,或煮黑豆粥,每天早晚各一次。 大米重潤肺 大米涵蓋稻米、紫米等,在出現肺熱等症狀時,具有很好的滋陰潤肺的作用。 做法:用小火熬制大米粥,直至米湯濃稠,只喝米湯不吃米粒,隨時可服用。 小米重養脾 小米是五穀之首,常食能補脾益胃。小米對脾回虛體弱的人而言,可謂是進補的上品,可補中益氣、延年益答壽。 做法:熬一鍋小米粥,用湯匙撇出小米粥上層的精華--米油,空腹喝下,有很好的養脾胃的療效,每天早晚均可服用。

3、養生小竅門:五穀雜糧要怎樣吃才最養生

1、小麥重養心

小麥被稱為「五穀之貴」,中醫認為它能養心安神、除煩去燥,對消除女性更年期綜合征、盜汗以及煩躁情緒有食療作用。

做法:取帶皮的全小麥熬粥,每天早中晚服用。

小麥紅棗粥

原料:小麥100克,大棗10枚,糯米100克,飴糖(麥芽糖)100克。

做法:小麥、大棗、糯米加水煮2小時,放入飴糖即可。

2、小米重養脾

小米是五穀之首,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特別適合脾胃虛弱的人食用,是進補的「上品」。煮小米粥時,待到粥熟後稍稍冷卻沉澱,可以看到粥的最上層浮有一層細膩的粘稠物,也就是粥油。粥油具有保護胃粘膜、補益脾胃的功效,適合慢性胃炎胃潰瘍患者食用。煮小米粥時,新米的補益效果比陳米好。
做法:熬一鍋小米粥,用湯匙撇出小米粥上層的精華米油,空腹喝下,有很好的養脾胃的療效,每天早晚均可服用。

小米南瓜粥

食材:小米100g、南瓜300g

做法:

1、南瓜去皮切塊,小米洗凈後用清水浸泡20分鍾;

2、准備半瓶開水,倒入電飯鍋中,下小米煮30分鍾;煮小米時,用攪拌機將南瓜打成泥;

3、30分鍾後,加入南瓜同煮,繼續煮15分鍾左右即可,中間要時時攪一攪,避免粘鍋。

3、黑豆重養腎

豆類中的黑豆被稱為「腎之谷」,中醫認為它能補腎強身、解毒、潤膚,特別適合腎虛的人食用,對腎虛、浮腫有較好的改善作用。

做法:泡發後打製成豆漿,或煮黑豆粥,每天早晚各一次。

黑豆枸杞粥

材料:黑豆100克、枸杞子3~5克、紅棗5~10個、料酒、薑汁、食鹽各適量。

做法:上述配料加水適量,用急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熬至黑豆爛熟,即可取湯飲用,每日早、晚飲用,每次2~3杯為宜,可長期飲用。

4、大米重潤肺

大米,入脾、胃、肺經,具有補中益氣、健脾和胃、滋陰潤肺、除煩渴的作用。古代的養生家倡導「晨起食粥」以生津液,因此,因肺陰虧虛所致的咳嗽、便秘患者可早晚喝些大米粥。

同時,常喝大米粥有助於津液的生發,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皮膚乾燥等不適。

做法:用小火熬制大米粥,直至米湯濃稠,只喝米湯不吃米粒,隨時可服用。

核桃枸杞大米粥

材料:大米80克(1/2杯)、核桃10克、枸杞2克

做法:

1、鍋內放約水,大火燒至水似開非開。

2、大米用清水沖洗干凈,放入鍋中,加入一點食用油和食鹽。

3、大火煮開,轉中小火熬制約20分鍾。

4、核桃用刀切成小碎塊,放入鍋中,煮約10分鍾至鍋開。

5、枸杞用清水洗凈。

6、將洗凈的枸杞放入鍋中,繼續煮約10分鍾。

7、煮粥的期間要間隔一段時間,就用小勺把粥攪拌一下。

8、直到將粥煮熟,至湯汁剩下一半濃稠為止。

5、高粱重養肝

高粱屬於雜糧,但卻是五穀里不可缺的配角。高粱具有養肝益胃、收斂止瀉的功效,尤其是患有慢性腹瀉的人,持續吃一段時間後,會有良好的功效。

做法:把高粱米加工成麵粉後炒熟,用開水調成稀糊,每天早晚飯前服用。

山楂高粱米粥

山楂干20克,高粱米50克

1、山楂干用水洗凈,浸泡10分鍾。

2、高粱米,洗凈備用。

3、鍋中加入適量水,放入泡好的山楂干。

4、煮開後,放入高粱米開始煮。

5、大火煮15分鍾,換小火接著煮。

6、大約煮20分鍾,把高粱米煮軟即可食用。

吃五穀雜糧要注意什麼

1、五穀雜糧在烹調前需要用水浸泡一段時間

2、雜糧不要過量食用,避免引起消化不良

3、五穀類雜糧不宜用冷水來煮飯

4、不宜常食用五穀剩飯

5、五穀類雜糧不宜加鹼煮食

6、大豆不能夾生吃,不然營養會降低

7、服用四環素葯物時,不宜食用豆類食品

8、胖症朋友不宜多食土豆、番薯、豆類食品

9、脾胃虛寒的人不宜吃綠豆

10、胃腸道疾病患者不應多食大豆及其製品

1、肝腎病患者不應多食大豆及其製品

12、嬰兒不宜喝大量豆奶

13、消化不良的朋友應避免過多食用雜糧

14、跌打損傷、高血脂、口腔潰瘍者不宜食用花生

15、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糯米

16、孕婦不宜吃薏米和麥芽

17、紅豆不能和鹽搭配食用

18、花生仁與螃蟹共食會導致腹瀉

19、蕎麥與羊肉不能共食

20、土豆與柿子共食,不利消化,不利排泄

21、番薯與香蕉同食會引起身體不適

4、糯米,大米,小米,小麥,大麥,五穀雜糧?

「五穀抄」是指稻、麥、黍、稷、菽襲五種糧食作物。黍指玉米,也包括黃米,稷指粟,菽指豆類。

雜糧通常是指水稻、小麥、玉米、大豆和薯類五大作物以外的糧豆作物。主要有:高粱、穀子、蕎麥(甜菜、苦蕎)、燕麥(莜麥)、大麥、糜子、薏仁、籽粒莧以及菜豆(芸豆)、綠豆、小豆(紅小豆、赤豆)、蠶豆、豌豆、豇豆、小扁豆(兵豆)、黑豆等。其特點是生長期短、種植面積少、種植地區特殊、產量較低,一般都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

粗糧是相對我們平時吃的精米白面等細糧而言的,主要包括谷類中的玉米、小米、紫米、高粱、燕麥、蕎麥、麥麩以及各種干豆類,如黃豆、青豆、赤豆、綠豆等。

5、請問為什麼說五穀雜糧是未來的養生趨勢?

 五穀雜糧有哪些 五穀雜糧養生怎麼吃健康
研究表明,五穀雜糧可養五臟。早在古代就有「一谷補一臟」的說法。五穀有小米、大米、小麥、大豆、高粱。其中小米可養脾、大豆可養腎等等。中醫認為,五穀不僅可以裹腹,還是五臟食療養生的好食材。
大豆重養腎
大豆中的黑豆被稱為「腎之谷」,中醫認為它具有補腎強身、解毒、潤膚的功效,對腎虛、浮腫有較好的食療作用。
做法:泡發後打製成豆漿,或煮黑豆粥,每天早晚各一次。
大米重潤肺
大米涵蓋稻米、紫米等,在出現肺熱等症狀時,具有很好的滋陰潤肺的作用。

做法:用小火熬制大米粥,直至米湯濃稠,只喝米湯不吃米粒,隨時可服用。
小米重養脾
小米是五穀之首,常食能補脾益胃。小米對脾虛體弱的人而言,可謂是進補的上品,可補中益氣、延年益壽。
做法:熬一鍋小米粥,用湯匙撇出小米粥上層的精華——米油,空腹喝下,有很好的養脾胃的療效,每天早晚均可服用。
小麥重養心
小麥被稱為「五穀之貴」。中醫認為它能養心安神、除煩去燥。對消除女性更年期綜合征、自汗盜汗以及煩躁情緒有食療作用。
做法:取帶皮的全小麥熬粥,或去中葯店買一些浮小麥熬水,每天早中晚服用。
高粱重養肝
高粱和大豆都屬於雜糧,但卻是五穀里不可缺的配角,高粱具有養肝益胃、收斂止瀉的功效,尤其是患有慢性腹瀉的人,持續吃一段時間後,會有良好的功效。
做法:把高粱米加工成麵粉後炒熟,用開水調成稀糊每天早晚飯前服用。
玉米顏色不同功效不一
不同顏色的玉米,保健功效略有不同,這主要是因為它們含有的色素品種不一樣。與白色玉米相比,紫玉米中多了花青素,因而具有抗氧化、防衰老的功效。黃色玉米含有胡蘿卜素和玉米黃素,對於維持視力健康有好處。不同口感的玉米,營養價值也有區別。甜玉米香甜可口,受人喜愛,更有一種「水果型甜玉米」,可以像水果一樣生吃。
這種甜玉米的蛋白質、脂肪及維生素含量比普通玉米高1—2倍,硒的含量則高8—10倍,其所含有的17種氨基酸中,有13種高於普通玉米。但甜玉米含糖量高,大部分是蔗糖、葡萄糖,易引起血糖升高。糯玉米蛋白質含量較高,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B1等,其中支鏈澱粉含量非常高,不適合糖尿病人食用。而老玉米中粗纖維含量較高,可溶性糖含量低,對於減肥人群、糖尿病人群是非常好的選擇。

6、五穀雜糧種類多,身體弱的人怎麼吃才養生?

小米:安眠健胃
小米能益腎和胃、除熱補虛、安神健胃,小米所含豐富的色氨酸,可輕松被人吸收,色氨酸會促使分泌五羥色氨酸促睡血清素,是很好的安眠健胃食品。
高粱:養肝護肝
中醫認為高粱具有健脾益胃的作用,動物實驗證明,高粱具有養肝護肝的作用,脾胃虛copy弱、小兒消化不良者,可取高粱面在鍋中焙黃,然後熬成粥服用,小孩子要少吃,一般一次不超過半兩面。
薏米:清毒素、健骨骼
薏米中含有非常豐富的膳食纖維,它可以促進我們的腸道蠕動,有助於消化、預防便秘,此外還可以清楚我們身體產生的毒素。預防腸道疾病。經常吃薏米還可以抑制身體中的骨骼肌肉收縮,能夠增強骨骼的發育。減少肌肉痙攣,還能夠延緩骨骼衰老,讓我們的骨骼變得更加健康。
芡實:防止衰老
芡實含有豐富的澱粉,可為人體提供熱能,並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碳物質,保證體內營養所需成分。芡實制劑「八仙糕」有明顯延長壽命的作用。

7、五穀雜糧(小麥,黑豆,紅豆,黃豆,小米)炒熟磨成粉後有營養嗎

有的

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養精氣",在2千多年前《黃帝內經》已經提出健康飲食的合理結構。現代人生活水平提高,飲食精細化,魚肉、果菜等在飲食結構中所佔比例增加,導致飲食失調,疾病橫生。因此,重建合理飲食對健康生活有相當意義。
在古代,五穀沒有粗雜糧的分別,50年代起,我國從口糧制度管理出發,將糧食人為地分為主糧、雜糧,或稱細糧、粗糧。大米和小麥被稱為細糧,其他就成了粗糧或雜糧。隨著研究深入,人們發現,粗雜糧除了與細糧一樣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外,還有多種治病防病功能。下面介紹日常幾種粗糧、雜糧的營養及防病價值。

小米

小米所含營養成分與大米相比,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的含量比大米高,還有豐富的尼克酸和胡蘿卜素,對產婦及小兒適宜。性味甘、咸涼,有補虛損、健脾腎,清虛熱,除濕利尿之功,能益脾和胃,可治脾胃氣弱、食不消化、反胃嘔吐等症;有滋陰液、養腎氣作用,可治消渴口乾、腰膝酸軟等症,並可除濕熱、止泄痢、利小便、治身體煩熱、小便不利或瀉痢等症,外用還可治赤丹及燙、火灼傷等。

糯米

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物、鈣、磷、鐵;維生素B1,B2和尼克酸等。性味甘溫,能暖補脾胃,益肺養氣。有補中益氣之功,治自汗盜汗、泄瀉等症,能益肺、暖胃、溫脾,可治煩渴、尿多等症,能解毒發瘡,治痘疹癰癤諸瘡。本品性粘滯,難以消化,脾胃虛者不宜多食,病人宜煮粥或調糊食用。

玉米

含澱粉、脂肪,維生素B1、B12、尼克酸、泛酸、生物素;雖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但缺少一些必要的氨基酸,故不宜單獨長期服用;含有大量不飽和脂肪酸及卵磷脂,有利於降膽固醇;性味甘平,能調中開胃,降濁利水;可用於高血壓、高血脂、尿路結石、膽囊結石等。

小麥

澱粉和脂肪的含量與大米相近,蛋白質、鈣含量遠高於大米,還含有B族維生素和維生索E,尤以維生素E的含量最為豐富,含有膽鹼、卵磷脂、精氨酸等,可增強記憶;還含鈣、磷、鐵及幫助消化的酶;甘、咸,涼,能補虛損,健脾胃,清虛熱,利尿養腎。凡脾胃虛泄及老年淋澀皆能服用。有養心退熱之功效,使津液不為火擾,可用於治療心煩不寧,失眠,臟燥。

蕎麥

含有碳水化物、蛋白質、脂肪及鈣、磷、鐵,維生素B1,尼克酸等;性味甘、涼,有開胃寬腸,下氣消積的功效。可用於大便秘結,濕熱腹瀉等。外用還可以治療燙火傷。另,因其含有豐富的礦物質,特別是磷、鐵、鎂,對於維持人體造血系統的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義。

高粱

蛋白質、脂肪、騰食纖維等含量均較大米為高。性味甘、澀,溫,能健脾和胃,消積止泄。常適用於小兒消化不良,脾胃氣虛,大便稀搪。

紅薯

紅薯除富含澱粉和可溶性糖外,還含有蛋白質、脂肪酸、多種維生素、氨基酸及鈣、磷、鐵等無機鹽類。其營養成分除脂肪外,其它都比大米和白面高,發熱量也超過許多糧食作物。此外, 紅薯還是一種生理鹼性食品,人體攝入後,能中和肉、蛋、米和面等所產生的酸性物質,故可調節人體酸鹼平衡。性味甘平、無毒、補脾胃、養心神、益氣力、通乳汁、去宿淤臟毒。日本科學家研究發現其具有防癌保健作用,被譽為"抗癌之王"。還發現紅薯含有豐富的粘液蛋白,這種物質不僅能保持關節腔內的潤滑作用,而且還能保持人體心血管壁的彈性,阻止動脈粥樣硬化,減少皮下脂肪,防止肝腎中結締組織萎縮,提高肌體的免疫能力。

8、五穀雜糧怎樣吃才最養生?

研究表明,五穀雜糧可養五臟。早在古代就有「一谷補一臟」的說法。五穀有小米、大米、小麥、大豆百、高粱。其中小米可養脾、大豆可養腎等等。中醫認為,五穀不僅可以裹腹,還是五臟食療養生的好食材。大豆度重養腎 大豆中的黑豆被稱為「腎之谷」,中醫認為它具有補腎強身、解毒、潤膚的功效,對腎虛、浮腫有較好的食療知作用。 做法:泡發後打製成豆漿,或煮黑豆粥,每天早晚各一次。 大米重潤肺 大米涵蓋稻米道、紫米等,在出現肺熱等症狀時,具有很好的滋陰潤肺的作用。 做法:用小火熬制大米粥,直至米湯濃稠,只喝米湯不吃米粒,隨時可服用。 小米重養脾 小米是五穀之首,常食能補脾益胃。小米對脾虛體弱的人而言版,可謂是進補的上品,可補中益氣、延年益壽。 做法:熬一鍋小米粥,用湯匙撇出小米粥上層的精華米油,空腹喝下,有很好的養脾胃的療效,每天早晚均可服權用。

與五穀雜糧 小米 小麥 養生之路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