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煎葯要多久
一般宜先武火(大來火)後源文火(小火),沸前用大火,沸後用小火保持微沸狀態。煎葯時間取決於不同葯物的性質和質地,通常解表葯及其它芳香性葯物,一般用武火迅速煮沸,改用文火維持10-15分鍾左右,避免久煮而致香氣揮散,葯性損失;滋補葯則在煮沸之後,用文火維持30-40分鍾,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
2、煎中葯要煎多少時間
煎葯中注意的問題
1.煎葯前的浸泡:葯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這是因為來源於植物類的中葯多是乾燥品,通過加水浸泡可使葯材變軟,組織細胞膨脹後恢復其天然狀態,煎葯時易於有效成分浸出。 一般以花,葉,莖類為主的葯物,浸泡時間為1-1.5小時。以根,種子,根莖,果實類為主的葯物浸泡時間為2-3小時。
2.煎煮次數:以多次煎煮比一次長時間煎煮的效果好。實踐證明,湯劑煎煮兩次能夠煎出所含成分的80%左右,所以煎葯的次數以兩次或三次為宜。
3.煎葯的溫度:煎葯溫度的高低,中醫稱之為"火候"一般習慣上稱為"文火"或"武火"。所謂文火,就是弱火,溫度上升緩慢,水份蒸發較慢。所謂武火,就是強火,溫度上升快,水份蒸發的也快。如煎葯時火候過強,水份蒸發快,會影響有效成分的浸出,也容易糊鍋。反之,火候弱,煎煮的葯效果就差。一般是在未沸騰前用武火,至煮沸後再改用文火,保持在微沸狀態,可減慢水份的蒸發,這樣有利於有效成分的煎出。
4.煎煮時間:主要根據葯物和疾病的性質,以及葯物的情況而定。一般對第一煎以沸騰開始計算需要20-30分鍾,第二煎30-40分鍾。
治療感冒類葯物,第一煎10-15分鍾,第二煎15-20分鍾。
滋補類葯物,第一煎30-40分鍾,第二煎40-50分鍾。
5.留取葯液量:一般指一劑葯經兩次煎煮合並後的葯液量。成人取400-600毫升,每日分兩次服用。兒童取200-300毫升,每日分兩到三次服用。
6.服葯的方法:一般一劑葯煎煮兩次後合並葯液,分兩次服用。兒童可分2-3次服用。治療感冒,發熱,腸炎,腹瀉的葯,也可採用頻服的方法,即每4小時服一次,每次服用30-40毫升,病癒即止,再改為每日服2-3次,小兒以少量多次為好。
7.特殊葯的煎煮: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病情和葯物的性質,在處方中開出帶注腳的葯物。
3、中葯一般要熬多久的????
中葯的煎法
一、煎葯容器以砂鍋、搪瓷器皿、不銹鋼為宜,嚴禁用鐵器。版
二、中葯入煎前應權先用冷水浸泡20分鍾左右。煎葯用水量一般以浸過葯面1-3厘米。
大劑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葯物可適當增加用水量。
三、煎葯時間應根據葯性而定,一般葯為30分鍾。解表葯、清熱葯、芳香類葯物不宜久煎,沸後煎15-20分鍾。滋補葯先用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鍾。煎葯時要攪拌葯料2-3次。每劑中葯一般煎二次,第二次煎時間可略短。
四、煎葯量:兒童每劑50-100毫升。成人每劑150-200毫升。
五、特殊葯物的煎煮方法:
1、「先煎葯」:煮沸10-15分鍾,再加入其它葯同煎。
2、「後下葯」:在一般葯即將煎至預定量時,投入同煎5分鍾即可。
3、「溶化葯」:應在其它葯煎至預定服葯量,取葯汁,微火煎煮,不斷攪拌溶解即可。
4、「沖服葯」:將沖服葯調入煎好葯汁或開水中沖服。
5、其它特殊葯物按醫囑煎煮。
中葯的服法:
一、每天煎一劑,每劑煎二汁,早、晚各服一汁,一般在飯後服為宜。
二、丸葯一般每天服二次,服時最好將葯烊開服用,便於吸收增強療效。
未煎葯需妥善保管,防止受潮、變質。
4、養生寶煎葯鍋怎麼調火候
科力佳陶瓷自動養生壺,有高低兩檔,你可以選擇低檔和高檔煎葯哈。
天貓。科力佳旗艦店
5、養生寶煎葯壺沒煎好怎麼跳掉了?
葯壺真材實枓,工藝還不錯,使用正常。且內加熱罩不粘葯渣,解決了最煩惱問題
6、中葯的煎葯時間一般是多長?
你好:我是一名中醫學生~!
湯劑是臨床最常用的劑型,根據葯物性質及病情的差異,應採用不同的煎葯方法.《醫學源流論》說:「煎葯之法,最宜深講,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
1煎葯用具 一般以瓦罐,沙鍋為好,搪瓷器具或鋁具亦可,忌用鐵器,銅器,因為有些葯物與銅,鐵一起加熱之後,會起化學變化,或降低溶解度。煎具容量亦大一些,以利葯物翻動,並可避免外溢損耗葯液。同時應加蓋,以防水分蒸發過快,使葯物有效成分不全釋放。
2煎葯用具 以用潔凈的冷水,如自來水,井水,蒸餾水均可。用水量可視葯量,葯物質地及煎葯時間而定,一般以漫過葯面3—5CM為宜,每劑葯多煎煮2次,有的煎煮3次,第一煎可適當多些,第二三煎可略少。每次煎得量100-150毫升即可。
3煎葯火候 一般先武火,沸騰後即用文火。解表與瀉下之劑,煎煮時間宜短,其火易急,水量易少;補益之劑,箭煮時間易長,其火宜慢,水量宜多。
(此劑是後者煎法) 如將葯煎煮焦枯,則應棄置不用,以防發生不良反映。
4煎葯方法 煎葯前,先將葯物浸泡20-30分鍾之後在煎煮,其有效成分易於煎出。煎煮時間在葯劑沸騰之後20-30分鍾,少數須50分鍾以上~!(此劑不屬這類)。
5服葯時間 《神農本草經》記載:「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後服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葯而後食病在四肢血脈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飽食而在夜。」而現在不粉太清,一般對胃有刺激飯後吃,沒有的在飯前。
7、中醫熬葯要多長時間
1一般葯,開鍋15到20分鍾,
2花類葯單用純棉白沙布袋封好,放入其他滾開葯水時3一5分鍾,不可過長時間,
3某些葯物長達兩三個小時!
具體熬制時間,尊聽醫囑!
8、熬葯要熬多長時間?
中葯的煎法===
一、煎葯容器以砂鍋、搪瓷器皿、不銹鋼為宜,嚴禁用鐵器。
二、中葯入煎前應先用冷水浸泡20分鍾左右。煎葯用水量一般以浸過葯面1-3厘米。大劑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葯物可適當增加用水量。
三、煎葯時間應根據葯性而定,一般葯為30分鍾。解表葯、清熱葯、芳香類葯物不宜久煎,沸後煎15-20分鍾。滋補葯先用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鍾。煎葯時要攪拌葯料2-3次。每劑中葯一般煎二次,第二次煎時間可略短。
四、煎葯量:兒童每劑50-100毫升。成人每劑150-200毫升。
五、特殊葯物的煎煮方法:
1、「先煎葯」:煮沸10-15分鍾,再加入其它葯同煎。
2、「後下葯」:在一般葯即將煎至預定量時,投入同煎5分鍾即可。
3、「溶化葯」:應在其它葯煎至預定服葯量,取葯汁,微火煎煮,不斷攪拌溶解即可。
4、「沖服葯」:將沖服葯調入煎好葯汁或開水中沖服。
5、其它特殊葯物按醫囑煎煮。
中葯煎服方法簡介
1.煎葯器具:在煎葯時盡量使用砂鍋、不銹鋼、玻璃、搪瓷等為佳,忌用鐵器、鋁器、銅鍋。因為前者理化性質比較穩定,不易與葯物中的成份發生反應,以保證葯物的療效。而鐵銅類成份性質較為活潑,易與葯物中的成份發生反應,影響療效。
2.浸泡方法:煎葯前,應先將葯物放入葯鍋內,加干凈的冷水浸泡葯物,加水量以淹沒過葯面3-5cm,浸泡20-60分鍾為宜(過久則葯物易發霉變質),這樣有利於葯物有效成份的煎出。
3.煎煮方法:每劑葯煮兩次。第一煎先用大火將浸泡好的葯煮沸後,改用中、小火,維持葯物沸騰;第二煎加水適量少些(以淹沒過葯面),火候同第一煎。煎時最好加蓋, 一般情況下煎葯時注意不宜頻頻打開鍋蓋,否則氣味易走失,葯效降低。
4.煎熬時間:葯物煮沸後開始計算時間。一般葯物第一煎20-30分鍾,第二煎15-25分鍾;滋補及質地堅實的葯物第一煎40-60分鍾,第二煎30分鍾左右;解表、理氣及質地輕松、芳香的葯物第一煎6-15分鍾,第二煎5-10分鍾。
5.濾取葯液:葯液煎取量需根據病人的病情、年齡等具體情況決定,成人量約200-300ml,兒童量約為成人的1/4-1/2,即50-150 ml。
6.服用時間:每日一劑,早晚各服一次。上午服用第一煎所煎出的葯液,下午服用第二煎所煎出的葯液,這樣可以使兩煎葯物在體內的濃度和所起的作用均勻可靠。也可以將兩煎葯汁混合,分上午和下午兩次服用,兩次以相隔6小時左右為宜。當天煎的葯當天最好服用完,不宜保存。滋補葯宜飯前半小時服用;清熱葯及對胃腸有刺激的葯物宜飯後半小時服用;其它葯劑請遵醫囑。
7.服用方法:服用方法分熱服、溫服、冷服3種,一般而言,發汗解表葯和溫補葯宜溫服;祛寒葯、治療關節痛和潰瘍病的葯宜熱服,清熱解毒葯宜冷服。
8.注意事項:中葯包里經常看到用紙或紗布另包的中葯,標有先煎、後下、包煎、沖服等字樣。一定要按要求去做,否則將影響葯物的效果。煎煮過程中視情況可以補加水量,但要不斷攪拌,防止溢鍋、糊鍋。
(注意:熬焦、熬糊葯物的葯液切不可服用,以免中毒。)
特 殊 煎 法 要 切 記
對一些性質特別的葯物,根據病情需特殊煎煮的,醫師一般都在處方上註明,負責調配處方的葯師也會特別囑咐病家,並予以單包,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先煎: 對於礦石類、動物角甲、貝殼葯物、有毒類葯物,如生石膏、龜板、烏頭等,因其質地堅硬、有效成份不易煎出、具毒性等原因,需在煎煮其它葯物之前砸碎,提前煎煮30分鍾;
後下: 對於含揮發性成份如薄荷、青蒿、藿香等,還有不宜長時間煎煮的如鉤藤、杏仁等葯,應該在其它葯物煎好前10-15分鍾再放入鍋內煎煮;
包煎: 對於一些花粉種子類如松花粉、蒲黃、葶藶子等,質地較輕體積小的顆粒種子的如車前子等,含細小絨毛的如旋復花等,煎煮前須用紗布包好後與其它葯物同時煎煮;
烊化: 對於某些膠質或粘性較大且易溶的葯物,如阿膠、鹿角膠、飴糖等,先加溫使其溶化,再加入已去渣的葯液中微煮,或趁熱攪拌使之溶解;
溶化: 對於芒硝、玄明粉等易溶化的葯物可直接在煎好的葯液中溶化;
另煎兌入:對於人參、西洋參、鹿茸、蟲草等貴重葯物可以另行煎煮,汁液直接兌入其它葯液服用;
沖服: 對於牛黃粉、三七粉、麝香等可直接用葯湯沖下。
9、養生寶煎葯壺怎麼樣
我用的是文新祝爾康壺,很好用,就是貴了點,在葯店買的,280元。不過現在覺得很值,煲葯效果很好,不煲葯的時候煲湯,煲糖水也很好用。
10、如何煎中葯? 一般煎多少時間?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嗎? 謝謝
煎中葯需要注意幾點:煎葯所需的器具、放水的多少、火力的大小、煎煮的時間及是否有先煎、後下、包煎等。具體如下:
1、煎葯時最好選用砂鍋,避免用金屬器具。葯先用冷水(高出葯面少許)浸泡20~30分鍾,目的是使葯物充分滲透,煎時葯物有效成份更易溶解出來。
2、煎葯時,水不足時再加水,以水高出葯面3~5厘米為易。
3、先大火急煎至葯液沸騰,再小火(保持葯液較小的沸騰即可)煎約20分鍾,不過這時間要視煎煮的葯物而定,不能一概而論。如補益葯煎的時間可稍長,解表葯煎的時間可稍少短。煎煮過程中稍可作攪拌。煎好後倒出葯液,此為頭煎。
4、待鍋稍冷卻後再放水,水量比頭次稍少,但以浸過葯面為易,大火煎開,再小火煎約15分鍾即可。此為二煎。
5、頭煎、二煎的葯液合一起約300~500毫升。分數次溫服。具體服用次數按醫生要求。
6、一劑葯一般煎兩次就可以了。有的一煎、有的三煎,但具體還是按醫生要求的為好。
如處方中有先煎、後下、包煎之類或特別服用方法的,醫生會告知的。希望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