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李道純 養生

李道純 養生

發布時間:2020-11-14 00:35:20

1、何為「道教的雙修」?

道教養生家提出的性命雙修的思想,是建築在形神統一的生命觀上。一般而論,性命和形神是兩對可以相通的概念。性與神是相通的,均指人的心性、精神、意識等;命與形也一致,是指人的生命、形體。但由於時代的先後與觀念的演變,稱謂和內涵也就有了相當的差異。在漢唐時期的養生家,多稱「形神共養」。唐宋以後的內丹家,則多稱「性命雙修」。從思想內涵上看,漢唐養生家的形神共養理論缺乏完整性,方法上比較零碎單調。而宋元內丹家的性命雙修的理論,卻非常完整,方法上也相當系統豐富,從而達到了十分精微的程度。
關於「性命」二字,儒釋道三教各有不同的理解,道教內各個宗派亦有各自的看法。就道教內部而言,一般地講,「性」指心性,理性,又謂之「真意」「真神」等;「命」指生命、形體,又謂之「元精」「元氣」等。內煉心神為性功,外煉精氣為命功。元代全真派大師丘處機指出:「金丹之秘,在於一性一命而已。性者天也,常潛於頂;命者地也,常潛於臍。頂者性根也,臍者命蒂也,一根一蒂,天地之元也,祖也。」故丹家千經萬論,只此性命而是。
南宗初祖張伯端說:「道家(指他以前的傳統道教)以命宗立教,故詳言命而略言性;釋氏以性宗立教,故詳言性而略言命。」在他看來,性命本不相離,道釋本無二致。「彼釋迦生於西土,亦得金丹之道,性命兼修,是為最上乘法,故號曰金仙。傅大士詩雲:『六年雪嶺為何因?只為調和氣與神。一百刻中為一息,方知大道是全身。』鍾離正陽亦雲:『達摩面壁九年,方超內院;世尊冥心六載,始出凡籠。』以此知釋迦性命兼修。」
從《悟真篇》來看,這確屬張伯端的主張。該篇七絕第一首即批評禪宗之徒說:「饒君了悟真如性,未免拋身卻入身,何以更兼修大葯,頓悟無漏作真人。」謂單修禪宗不如兼修內丹。至於佛教下乘禪法,更被斥為下乘。《悟真篇序》曰:「唯閉息一法,能忘飢絕慮,即與二乘坐禪頗同,若勤行而之,可以入定出神」,其最高功果也不過達到內丹派所謂五等仙中最下等的「鬼仙」。
張伯端自認己家之說為性命雙修,故無所偏,最為圓滿,乃得三教先聖性命真傳的正宗。究其實際,則是直承魏伯陽《參同契》之說。內丹以人身精氣神為三寶,精氣屬命,神屬性。從《鍾呂傳道集》、《靈寶畢法》看,五代鍾離權的丹法,從修命入手,循序漸進。至呂洞賓、陳摶,受佛教禪宗影響,倡性命雙修。張伯端繼承了這一思想,更加強調性命必須雙修,以此融合三教。
白玉蟾再傳弟子蕭廷芝,發揮張伯端性命之學。他說:「夫道也,性與命而已。命者有生也,性者萬物之始也。夫心者,像日也;腎者,像月也。日月合而成易,千變萬化而未嘗滅焉,然則腎即仙之道乎?寂然不動,蓋剛健中正純粹精者存,乃性之所寄也,為命之根矣。心即佛之道乎?感而遂通,蓋喜怒哀樂愛惡欲者存,乃命之所寄也,為性之樞紐矣。吁!萬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繼曰復命,窮理盡性而至於命,則性命之道畢矣。」
北宗對於性命的看法,和南宗基本上一致。如王重陽說:「性者神也,命者氣也。」但因其貴性,故對性的議論甚豐。他們多以性來指人精神的先天本原或不變不動的本體,名之曰「真性」、「真心」、「元神」等。並謂這一真性不生不滅,本空本凈,為超脫生死的可靠根據。王重陽說:「是這真性不亂,萬緣不掛,不去不來,此是長生不死也。」丘長春說:「吾宗所以不言長生者,非不長生,超之也。」盡管南北二宗在一些看法與修持次序上有所不同,但皆以性命雙修雙了為第一要義。元李道純融二宗之說,著《性命論》一篇,詳論雙修要旨。他說:「性者,先天至神,一靈之謂也。命者,先天至精,一氣之謂也。性之造化系乎心,命之造化系乎身。見解智識出於心也,思慮念想心役性也;舉動應酬出於身也,語默視聽身累命也。命有身累則有生有死,性受心役則有往有來。是知身心兩字,精神之舍也,精神乃性命之本也。性無命不立,命無性不存,其名雖二,其理一也。」這就把性命身心之說融和一處,佛道二家貫通一體。
他還批評了傳統的「緇流道子」,謂其分性命為二,各執一邊,互相是非,「殊不知孤陰寡陽皆不能成全大事。修命者不明其性,寧逃劫運?見性者不知其命,末後何歸?仙師曰:煉金丹,不達性,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真性不修丹,萬劫英靈難入聖。誠哉言歟!高上之士性命兼達,先持戒定慧而虛其心,後煉精氣神而保其身。身安泰則命基永固,心虛澄則性本圓明。性圓明則無來無去,命永固則無死無生,至於混成圓頓,直入無為,性命雙全,形神俱妙也。」道教內丹家性命雙修之旨,於此可謂披露無余。
明代丹經《性命圭旨·元集》有「盡性了命圖」,並以日月的運轉來說明性命雙修的道理。書中說,丹田元精好比是日,心中元性好比是月,日光自返照月,「蓋交會之後,寶體乃生金也。月受日氣,故初三生一陽者,丹即居鼎,覺一點靈光,自心常照,而無晝夜,一陽生於月之八日,而二陽產矣。二陽者,丹之精氣少旺,而元性又少現。自二陽生之於望,而三陽純矣。三陽純者,是所謂元性盡現而如月之圓也。月既圓矣,十六而一陰生。一陰者,性歸於命之始也。自一陰生,至於月之二十三,而二陰產矣。二陰者,乃性歸於命三之二也;自二陰生於月之三十日,而三陰全矣。三陰全,乃性盡歸於命也。方其始也,以命而取性;性全矣,又以性而安命,此是性命雙修大機括處。」
可見,性命二者乃同一本體的兩方面的功能,所謂「本一,而用則二也」。這種從性命角度認識人體生命現象的方法,是道教傳統哲學的重要特徵。
道教所獨具的這種性命雙修雙了的養生學,和西方傳統的養生學比較,有一個完全不同之處。那就是道教養生學不是單純講壽命、講延年益壽的問題,而是整個人生修養方法。借這個方法,去完成人生的最高修養境界,即到達「天人合一」的大同世界。在西方養生家看來,健康長壽是養生學的唯一目的,故在他們的論著中僅僅局限於對體質與力量的論述,而不涉及心性與道德的修持。如被譽為西方養生學開山鼻祖和運動醫學的創始人、古希臘的希波克拉第,著有《論養生》四卷,從養生法的原理到處方,論述得很全面。又著《論健康時的養生》,不僅闡述了飲食養生,而且從普通人到鍛煉者如何確定運動處方都談到了。這些著作的內容相當豐富,都是以飲食養生為中心而論述了塗油、按摩、洗澡、嘔吐、絕食、睡眠以及運動等的處方,卻沒有一處談及道德的修持。

2、道教養生修煉的方法是什麼?

據元代李道純的統計,當時流傳的養生修煉方法有三千餘種,而道書上記載的大約只有二百種,歸納起來,大致可分為十大類。

1、導引按摩類

這一類功法是以健身強體為目的的動功,包括導引術、按摩術、點穴術、叩齒法、鼓漱咽津法、鳴天鼓、干梳頭、乾洗臉、揉耳運目、仙鶴點水、擦腳心、兜外腎、自發動、周身拍打等等。多以動搖肢體為門徑,與服氣、存思配合,組成系列功法。

馬王堆導引術(資料圖圖源網路)

2、吐納行氣類

這類功法是以調煉呼吸為門徑,達到精滿、氣足、神旺的延年益壽效果,並能發放內氣利他濟人。這類方法包括采氣、食氣、閉氣、煉氣、布氣(發氣)、胎息、調息、六字訣等。大體可歸為服食外氣、吞咽元氣、存思服氣、調動內氣等四種。

3、意念修煉類

我國道教氣功,除「內丹」堪為不二法門,「行氣」久稱一樹奇葩,其他如守一術、虛靜術、存神、內觀、定觀、冥想、守中、默念、坐忘、守竅、存思術等等,方法尚多;而這些方法歸結到一點,不外以意念修煉為主,所以,可一言以蔽之為「意念修煉」,並從而與「內丹周天」、「吐納行氣」鼎足而三。

教氣功:十二段錦(資料圖圖源網路)

道教三大類功法足以概括我國氣功中的一切靜功,其中「行氣」以呼吸修煉為主,「意念修煉法」以意念修煉為主;然而兩者卻又不是河水不犯井水,涇渭分明,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輔相成。「行氣」功法常須藉助意念活動進行配合,而「意念修煉法」也少不了呼吸的參與,只不過是各有專攻,側重不同罷了。而「內丹」之術則綜合「呼吸」、「意念」,嫁接孕育,另展奇姿,從而成為我國氣功中的千古絕招。

4、內丹周天類

這是指以自身先天精氣神為「葯物」,而在體內煉「丹」的系統修煉方法。在道教修煉諸法中,內丹的理論最稱精湛,方法最為周密成熟,堪稱道教氣功的代表、精髓。內丹的流派分為南宗、北宗、中派、西派、東派、三豐派、青城派;修煉的方法有十多種,但皆以性命二字為綱宗。就修煉的順序來說,有修性自然了命的頓法,亦有先修性後修命及先修命後修性的漸法。

修性自然了命的頓法,亦稱「上品丹法」、「最上一乘」,是煉神之道與禪宗之禪的融合,入手即逕直煉神還虛,絕情忘念,明心見性。

內經圖(資料圖圖源網路)

先修性後修命,為全真道北宗所倡。此法從除情去欲、收心止念、明心見性入手,至念住心息,再依次了徹命功。這種丹法的修習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百日築基,煉精化氣,亦稱為小周天;第二階段為十月養胎,煉氣化神,亦稱為大周天;第三階段為三年哺乳,練神還虛;第四階段為九年面壁,練虛合道。

先修命後修性,為南宗所倡。其法從鍾呂派內丹的傳統方法入手,守竅調息,循序煉精化氣,練氣化神,煉神還虛,至煉神階段,參究禪宗性理,以「打破虛空為了當」。

從修煉方式講,內丹又分為清修、雙修二派。清修派主張陰陽具足自身,只可自己清修,這是內丹的主流。雙修派認為陰陽分具於異性之身,主張男女合修,取葯於「同類彼法」。這類方法實屬秦漢以來房中術的進一步發展。道教還認為,男女生理不同,故煉丹的方法應有所區別。宋元以來,出現了不少「女丹」的修煉方法,一般都從意守膻中「煉體」入手。

5、辟穀斷食類

辟穀亦稱「卻谷」、「休糧」、「絕粒」、「斷谷」等,即在一段時間內,乃至長期不食蔬谷和煙火食。我國辟穀起源很早,並不是有了道教以後才有辟穀的。道教興起後,接過辟穀之法,不僅把辟穀實踐推向縱深,而且還予理論上賦予一種神秘色彩。辟穀大略可分為辟穀後服氣、辟穀後飲水、辟穀後服食葯物三種,其中辟穀服葯法有百種之多。這三種辟穀法,一般都與服氣等類靜功配合。

6、滋補服食類

這類養生修煉方法又稱為「服餌」、「服食」。所服之物大體可分為草本金石類葯物。道教宣揚服食用金石等煉成的丹葯可長生成仙,已被實踐證明屬謬誤之談。但所服草木之類葯物,多有滋補作用,服食得當,當非無益。比如適量的服食大棗、靈芝、胡麻、五加皮、茯苓、枸杞、松脂、五味子、人參、乾地黃等對人均有滋補作用。

道士煉丹(資料圖圖源網路)

7、房中養生類

此法因議論不一,在此不再論述,望見諒。

8、起居攝生類

道家養生修煉之術,除內丹、行氣、存思、服餌、房中、導引等法之外,還包括心身兩方面的養生之道,涉及行止坐卧、生活起居、飲食、語言、情緒等方面的雜修之法,這就是起居攝生類修煉法,可謂博大精深,網羅無遺。它包括四時調養法、情緒調攝法、飲食調養法、起居調養法等。

9、香湯沐浴類

在多種多樣、異彩紛呈的道教修煉方法中,還有一類不被外界注意,但在養生修煉中確有一定特殊作用的養生修煉法,這就是香湯沐浴。所謂「香湯」,就是調進各種芬芳葯料的溫熱洗澡水。香湯沐浴的作用不僅在於洗凈身體,滌盡垢膩,並且還在於藉助洗滌身垢的啟發影響,反過來對潔凈內心起到一定的作用。人的神氣自然清朗,有利於養生修煉。道教作道法之前,皆當香湯沐浴,自有一定的道理。

香湯沐浴(資料圖圖源網路)

沐浴的香湯常用五種香湯。所謂「五香」,就是白芷、桃皮、柏葉、零陵、青木香五種香葯或香料的總稱。其中白芷含有多量揮發油,味芳香,據道教密傳,有避邪和去三屍的作用。桃皮是桃樹去掉栓皮後的樹皮,因其皮含柚皮素、香橙素等,所以氣味芳香,具有較強的健腦醒腦作用,且可以殺諸瘡蟲,止息痧氣。柏葉,則具有輕身益氣,令人耐寒暑、去濕痹、止飢的作用。零陵香,對心腹惡氣、齒痛、鼻塞皆有較好的療效。青木香,有升降、利吐的作用。還能清醒毛孔,促進皮下毛細管的血液循環,使沐浴者遍體舒適。香湯要按照一定的配量和火候以及特殊的水、澡豆、蜜湯等加制而成。調湯之人,功德無量。

10、指印符咒類

道教和佛教密宗一樣,也有手印、咒語。道教的手印「訣」、「手訣」,手指做成訣的姿勢叫「掐訣」。訣的種類有數十種,其作用與佛教的手印相同,但手指配合之法則相異。道教的咒語,稱為「祝」或「咒」。

道家手訣(資料圖圖源網路)

大約有三種形式:第一種是韻文,第二種是無韻的短語,第三種取自佛教咒語。道教在修煉時,多用咒語,尤其是存思、存服外氣一類,在開始做功及做功結束時,都要掐訣念咒。內丹修煉中亦往往用咒語。念咒時不但要掐訣,而且要存思。存思、念咒、掐訣同時配合,有如佛教的三密相應。道教的符篆派,在修煉時,還常書符。符的種類很多,各有其用場,雖召神制鬼自屬無稽,但符?的實際運用,都與氣功修煉密切相關。

3、道教養生思想有?

養生思想是道教教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道教的最高信仰是道,而作為得道的最高境界是「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1,由此成為仙人或真人。仙或真人的觀念是從古老的方仙道中繼承的思想。它的特點在於,希望通過一定的修煉,人的精神和形體都得到改造,微妙靈通,超越現實世界的束縛,甚至在天地毀滅的大劫到來時,仍能保持生命的存在。成仙就是與道合一,因此它是所信仰的道與現實的人之間的連結點。成仙的理想是道教教義思想的核心之一,而養生,就是成仙理論與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同時,成仙在於追求形神俱妙,即形神永久的結合。盡管對其結合方式,即形神俱妙的具體內涵,歷代道教徒的理解有所變化,這也是道教與其他宗教,如佛教的一個根本區別。南朝的道教理論家陶弘景曾簡明地闡述過道教與佛教的重大區別,在他看來,仙家與釋家,兩家的性質(體相)差異主要表現在對形神關系的不同的理解和追求上。「凡質象所結,不過形神。形神合時,則是人是物,形神若離,則是靈是鬼。其非離非合,佛法所攝,亦離亦合,仙道所依。今問何以能致此?仙是鑄煉之事極,感變之理通也。……假令為仙者,以葯石煉其形,以精靈瑩其神,以和氣濯其質,以善德解其纏,眾法共通,無障無礙,欲合則乘雲駕龍,欲離則屍解化質,不離不合,則或存或亡。於是各隨其業,修道講學,漸階無窮,教功令滿,亦畢竟寂滅矣。」

2他說的形神相合,或離合自如,是仙家的根本特點,與佛教不求形神相合大有不同。所以著名學者湯用彤先生認為:「從宗教理論上闡明佛道兩教之不同,陶弘景此作似甚為重要。」

3因此,仙學理論是道教教義和基本面貌與其他宗教相區別的標志。從這一角度看,包含在仙學理論中的養生思想,是道教特質的表現。

道教以長生成仙為終極追求。長期以來,道教徒們無時無刻不在尋求通向長生成仙的道路和途徑,道教文獻中的大量的養生著作和道教養生方術,便是他們努力研究和不斷實踐的結果。這充分表現了道教熱愛生命、渴望永生的熱忱和探索精神。

所謂道教養生觀,就是道教對人的生命、人與自然、精神與自然關系等一系列問題的基本認識和態度,也就是道教養生思想的基礎。事實上,道教養生思想又是道教思想和哲學的主體和特色。

重人貴生——道教養生思想的出發點

「重人貴生」既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重要命題,也是中國傳統養生文化的基礎和出發點。道教既然以長生成仙為終極追求,那就必然要對人的生命價值作出判斷,回答現實生命的意義等一系列重大問題。

早期道教繼承了先秦以來的「重人貴生」的傳統思想,並以此作為要旨之一。道教是世界上最重視現世生命存在的宗教。在道教徒看來,人的生命是最為可貴的,因此人生最為重要的任務和最大的目標,是要努力養護和發展自己的生命。道教教義的核心是道,所謂得道,就是人們經過修煉獲得的長生不死之道。得道之人可以返本還原,和大自然之道同一體性,永恆不變。早期道教經典《太平經》說:「天地之性,萬二千物,人命最重」。所以,人們應當熱愛自己的生命。「人最善者,莫若常欲樂生,汲汲若渴,乃後可也。」4基於這樣的認識,煉養軀體、健康長壽自然就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葛洪說:「天地之大德曰生。生,好物者也;是以道家之所至秘而重者,莫過乎長生之方也。」5因為道教將長生作為信仰的核心,所以道教將身體的養護與延續置於一個極高的價值尺度之上。唐代著名道士司馬承禎在《坐忘論》中說:「夫人之所貴者,生也,生之所貴者,道也。故養生者慎勿失道;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與生相守,生與道相保,二者不相離,然後乃長生。言長久也,得道之質也。」6人們只要得道,就可以「形體得之永固」,成為長生不死的神仙。在道教養生家看來,要想做到長生不死,肉體成仙,首先應當從愛護、保養自己的身體和生命著手,注意自身的鍛煉和養護。因此,早期道教養生家提出了重命養身、樂生惡死的主張。
對於如何獲得長壽,《太平經》提出了「自愛自養」的主張,所謂「得長壽者,本當保知自愛自好自親,以此自養,乃可無凶害也」。7這就是說,只有通過自我養護和鍛煉,才能求得生命的長存。道教基本教義認為:生活在世界上是一件樂事,死亡才是痛苦的,因而鼓勵人們至少要爭取盡其天年,最好能長生不死。這是道教有別於其他宗教的特有的積極的養生觀。《太平經》說:「人命近在汝身,何為叩心仰呼天乎?有身不自清,當清誰乎?有身不自愛,當念誰乎?有身不自責,當責誰乎?復思此言,無怨鬼神。」東晉道士葛洪說:「夫陶冶造化,莫靈於人,故達其淺者,則能役用萬物;得其深者,則能長生久視。知上葯之延年,故服其葯以求仙。知龜鶴之遺壽,故效其道(導)引以增年。」8概括起來,道教的上述觀點和主張,反映了這樣一個主題,即要以人的主動精神去探索和實現人類的健康長壽,並通過各種實踐方法,取得人類把握自身生命的途徑。因此,重人貴生的養生觀,乃是道教養生學的重要特徵之一。

元氣論——道教養生觀的基礎

道教養生的基礎是元氣論。元氣論是中國古代哲學、醫學、養生學以及其他自然科學的思想基礎和理論基礎。道教在養生思想上全面繼承和發展了元氣論,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中國古代養生學的氣功、服食、房中等實踐方法和理論體系。早期道教經典《太平經》認為,氣分為天氣、地氣與中和之氣,三氣「交而為合」,「相親相愛」,以養芸芸萬物眾生。人是天地中和之氣的產物,人慾長生不老,就應修其根本,以養氣煉氣為主要手段來實現這一目標。「然天地之道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守氣而不絕也。故天專以氣為吉凶也,萬物象之,無氣則終死也。子欲不終窮,宜與氣為玄牝,象天為之,安得死也。」9從魏晉到隋唐,道教逐步形成了一套完備的元氣學說,這個學說將宇宙生成論、人體生命生成論、養生論通過元氣論統一起來,其目的是論證「道在養生」的宗旨以及「養生以養氣煉氣為主」的理論。元氣是人的生命之源,生命之基,生命之本。養生以煉養元氣為根本,因此,道教養生無論是導引行氣、服食葯餌、房中補導還是日常衛生,其目的無不在於煉氣養氣,使人體元氣充實,精神旺健,最終達到健康長壽,長生不死。由此可以看出,道教養生學之所以在世界同類文化中獨具持色,並在基本思想、理論、方法上自成體系,其根源在於它是以元氣論為基礎的。不研究和了解元氣論,就不可能真正認識和實踐道教養生文化和方法技術。更為重要的是,煉氣養氣是長壽健康的第一步,也是修煉成仙的前提。

天人合一——養生中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理論模型

道教養生思想的又一顯著特點是,將人的養生實踐活動置於一個宏觀的環境中去考察和認識。人天觀是道教養生思想的又一重要觀點,它以中國古代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理論為核心,反映了道士們在養生實踐中對人與自然關系的認識。這種認識的重要意義在於,它直接影響了道教養生理論與實踐模式的形成發展。

道教養生思想中的人天觀,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認為人體的內環境系統與外界的自然環境系統是一致的,二者有著共同的生成、變化和興衰規律。這是繼承了以《黃帝內經》為代表的天人合一理論。《黃帝內經》中說:「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又說:「夫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人能應四時者,天地為之父母;知萬物者,謂之天子。天有陰陽,人有十二節;天有寒暑,人有虛實。能經天地陰陽之化者,不失四時,知十二節之理者,聖智不能欺也。」10《太平經》指出:「人者,乃象天地,四時、五行、六和、八方相隨,而壹興壹哀,無有解己也。故當豫備之,救吉凶之源,安不忘危,存不忘亡,理不忘亂,可長久矣。」
道教養生非常注重按照季節和時辰進行修煉,服食養生和房中養生也很講究季節和時間;而日常攝養衛生更是如此。這些養生方法的理論根源,都來自於道教的人天觀。

第二,人體與宇宙的結構是相同的。不僅人的身體器官構造與宇宙結構相應,而且通過陰陽五行八卦等符號體系,將天人結構巧妙地組合在一個同構體系中。宇宙是一個放大的人體,人體則是一個縮小了的宇宙。東漢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首先利用陰陽五行八卦理論闡發這一觀點。他以黃老學說為指導,以《周易》卦爻為理論框架結構,以內外丹合修為方法,求「含精養神,通德三元,精液腠理,筋骨致堅,眾邪辟除,正氣常存,累積長久,變形而仙」11的養生效果。魏伯陽發揮《周易》天人合一的宇宙圖式,結合黃老清靜思想和自身內、外丹修煉的體驗,建立了一個納天道變化和人體養生、外丹煉制與內丹煉養為一體的養生修煉理論實踐體系。其目的和作用在於把握人體與天道自然的共同變化規律,法天地日月變化、陰陽消長來從事養生修煉,使人體精氣在「抱元守一」的意念作用下上下運行,從而促進人的生命系統的改善和發展。《周易參同契》開創的這一內煉思想,對道教養生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模式具有極為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唐末五代及宋元之際曾風行於世。宋代道教養生家俞琰說:「觀天之道,執天之行。遂借天符之進退,陰陽之屈伸,設為火候也,法象示人。蓋天地儼如一鼎器,日月乃葯物也。日月行乎天地間,往來出沒,即火候也。人能即此,反求諸身,自可默會火候進退之妙矣。」(《周易參同契發揮》)12

修煉方術——養生的技術體系和下手思路

前面我們指出了道教養生思想的前提、基礎和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思維模式。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一套旨在使人健康長壽的養生方術。這是一個實際操作的技術體系,它代表和反映了道士們對養生的基本認識和態度,並成功地將其轉化為養生實踐。

道教養生觀的特點是積極進取的,《西升經》中說:「我命在我,不屬天地」13這種精神貫穿於道教養生發展的全過程。其內在實質是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使人生自我的生命得到極大的延續和發展,從而獲得生命的超越和自由。這種思想使道教養生不斷獲得生命之源和動力,促使其不斷發展。陶弘景《養性延命錄》引《大有經》說:「夫形生愚智,天也。強弱壽天,人也。天道自然,人道自己。始而胎氣充實,生而乳食有餘,長而滋味不足,壯而聲色有節者,強而壽。始而胎氣虛耗,生而乳食不足,長而滋味有餘,壯而聲色自放者,弱而夭。生長全足,加之導養,年未可量。」14闡明了道教「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含義和道教養生觀的真諦。由此出發,歷代道教徒對於養生方術進行了長期不懈的探索,留下了極其豐富的經驗和理論。

在養生手段和原則方面,道教又形成了不少修煉觀點。大致說來可劃分為以下幾種。

第一,清靜養生的思路。道教的修生理論是清心寡慾、清靜無為,其具體方法便是「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語、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怒、少好、少惡。行此十二少,養生之都契也。」15認為這十二「少」,是養生的基本法則,並以此反對「十二多」。「十二多」是指多思、多念、多欲、多事、多語、多笑、多愁、多樂、多喜、多怒、多好、多惡。16道士們認為:多思索則精神受到危害;多雜念則神志散逸;多嗜欲則神志昏蔽;多事累則形體疲勞;多說話則氣短神累;多嘻笑則五臟損傷;多憂愁則內心恐懼;多快樂則意氣驕溢;多喜則善忘錯記頭腦昏亂,多發怒則血脈噴張不定;多愛好則迷戀於中不可控制;多厭惡則內心慌悴沒有歡樂。如果這十二多不除,勢必傷生、喪身。行十二少,去十二多,修煉時間長了,達到無少無多,隨心所欲的地步,那就接近於得道的境界了。
第二,運動養生的思路。《金丹心法·勞筋骨》中說:「天體運轉,日月星辰皆流轉,蓋陽精主動,動而有常,唯行健自強,所以永貞而不息。」17道教養生學既強調運動養生,又主張運動要適度。葛洪《抱朴子內篇·極言》說:「養生之方,唾不及遠,行不疾步,耳不極聽,目不久視,坐不至久,卧不及疲。……不欲甚勞甚逸,不欲起晚,不欲汗流,不欲多睡,不欲奔車走馬,不欲極目遠望。」18陶弘景《養性延命錄·教誡篇》稱:「養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視、久聽……能中和者,必久壽也。」19又說:「夫流水不腐,戶摳不朽者,以其勞動數故也。」20孫思邈說得更明白:「養生之道,無作搏戲強用氣力,無舉重,無疾行。」「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堪耳。」21這一運動養生的觀點,極大地促進了道教各種導引術和內煉方法的發展,至今仍具有養生健身價值。「生命在於運動」就是其實質的集中體現。

第三,性命雙修的思路。宋代張伯端開創的南宗重命,主張先命後性,即從命功下手,以性功為圓滿。而北宗即全真道,主張先性後命,即從性功下手,然後及於命功。但兩家區別僅限於修煉方法的次第,並不偏於一功。其實質都是主張在養生實踐中,將有形的形體器官和精神意識合而為一,將其視為在養生實踐中具有同等重要意義的修煉對象。全真道的開創者王重陽在《五篇靈文》中指出:「命無性不靈,性無命不立。」22這種性命雙修的思想對道教養生學的發展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將道教養生推向了一個層次更高的、更完整的方法體系,即既注重「命功」的身體保健修煉,又注重「性功」的精神意識和思想道德的修煉;元代道士李道純在《性命論》中指出:「性者先天至神,一靈之謂也。命者先天至精,一氣之謂也。性之造化系乎心,命之造化系乎身。」23他認為:「高上之士性命兼達,先持戒定慧而虛其心,後煉精氣神而保其身。身安泰則命基永固,心虛澄則性本圓明。性圓明則無來無去,命永固則無生無死,至於混成圓頓,直入無為,性命雙全,形神俱妙也。」24

第四,眾術合修的思路。葛洪提出「藉眾術之共成長生」的觀點,認為「凡養生者,欲令多聞而體要,博見而善擇。偏修一事,不足必賴也。」25他反對並抨擊那些「知玄素之術者,則曰唯房中之術可以度世矣;明吐納之道者,則曰唯導引可以難老矣;知草木之方者,則曰唯葯餌可以無窮矣」26的養生偏見,提出了眾術合修,取長補短的科學養生主張。他說:「養生盡理者,既將服神葯,又行氣不懈,朝夕導引,以宣動榮衛,使無輟閡。加之以房中之術,節量飲食,不犯風濕,不患所不能,如此可以無病。」27葛洪眾術合修的理論,是他對道教養生學的一大貢獻,並對後世道教養生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陶弘景繼承了葛洪的傳統,在《養性延命錄》中輯錄了自上古以來的養生理論和養生術,對行氣、導引、煉丹都有所研究。這種兼收並蓄的傳統一直被後代卓有成就的養生家們所繼承,從唐初孫思邈的《千金方》(包括《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以至明清的養生著作中都廣收行氣、導引、服食等養生術。

從上面提到的各種思路看,每一種思路都可以引導出不同的方法,同時所有的思路又都指向對人的形體和精神的共同的改良。由此,道教的養生思想不僅是一個智慧的寶庫,也是一個具體方法的無窮資源。

註:

1《道藏》第11冊334頁。

2《答朝士訪仙佛兩教體相書》。

3《湯用彤學術認論集》,中華書局,1985年,第142頁。

4《太平經·樂得天心法》。

5《抱朴子內篇·勤求》。

6《道藏》第22冊第2頁。

7《太平經·經文部數所應訣》。

8《抱朴子內篇·對俗》。

9《太平經·包天裹地守氣不絕訣》。

10《素問·寶命全形論》。

11《道藏》第20冊91頁。

12《道藏》第20冊199頁。

13《道藏》第14冊594頁。

14《養性延命錄·並序》,《道藏》第18冊474頁。

15《養性延命錄》引《小有經》,《道藏》第18冊476頁。

16《養性延命錄》引《小有經》,《道藏》第18冊476頁。

17《藏外道書》第25冊444頁。

18《道藏》第28冊221頁。

19《道藏》第18冊477頁。

20《道藏》第18冊478頁。

21《干金翼方·養老大例第三》。

22《五篇靈文·序》。

23《中和集》卷四《道藏》第4冊503頁。

24《中和集》卷四《道藏》第4冊503頁。

25《抱朴子內篇·微旨》,《道藏》第28冊第193頁。

26《抱朴子內篇·微旨》,《道藏》第28冊第193頁。

27《抱朴子內篇·微旨》,《道藏》第28冊第193頁。

4、小坑園道教

中國道教:解說............

晉江小興源道教.吳金撮道長..............解釋

道教是中國固有的一種宗教,距今已有1800餘年的歷史。它的教義與中華本土文化緊密相連,深深紮根於中華沃土之中,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並對中華文化的各個層面產生了深遠影響。

道教是中國主要宗教之一。東漢時形成,到南北朝時盛行起來。道教徒尊稱創立者之一張道陵為天師,因而又叫「天師道」。後又分化為許多派別。道教奉老子為教祖,尊稱他為「太上老君」。
因以「道」為最高信仰,認為「道」是化生宇宙萬物的本原,故名。東漢張道陵創立的「五斗米道」為道教的定型化之始。南北朝時宗教形式逐漸完備。奉老聃為教祖,尊稱「太上老君」。以《道德經》(即《老子》)、《正一經》和《太平洞經》為主要經典。奉三清為最高的神。要人脫離現實,煉丹成仙。
道教的第一所國家級道觀位於洛陽上清宮。

神仙的來源
自然崇拜
天、地、日、月、星辰、雷、電、風、雨、山川、河流等都作為信仰對象,神化而加以崇拜。
例如土地、星君、雷公、電母、風伯、雨師、山神、河神等。

圖騰崇拜
把某種動物或植物作為崇拜的對象。
例如龍、鳳、熊、虎、玄鳥,花、槐等,成為龍神、花仙等。

鬼魂崇拜
例如閻王、黑白無常、鬼王等。

生殖、 祖先崇拜
例如黃帝、三皇五帝等。
彝族、瑤族、基諾族、漢族等許多民族。

對聖賢崇拜的承襲
孔子、孟子、關公、岳飛等。

幾千年間,中國的道教
歷史
道教源於先秦時代的道家思想和盛行於秦漢時期的的神仙方術。東漢末年,由張道陵在四川地區創立了第一個道教組織——五斗米道。後張角又提倡太平道,支持黃巾起義。

到南北朝時期,隨著煉丹術的盛行,道教獲得了很大發展。寇謙之在北魏太武帝支持下建立了北天師道,陸修靜建立了南天師道。到了唐朝,道教非常受到重視

教理和教義
道教從創教之初,就以老子的《道德經》為根本經典,將其中「道」和「德」作為基本的信仰。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原和主宰,無所不在,無所不包,萬物都是從「道」演化而來的。而「德」則是「道」的體現。

道教文化 ★內 丹★養 生★武 術

發展歷程
道教的發展一般分為漢魏兩晉的起源時期、唐宋的興盛、元明期間全真教的出現和清以後衰落四個時期。

道教的形成是一個緩慢的發展過程。作為道教最終形成的兩個標志性事件,一是《太平經》的流傳,一是張道陵的五斗米道。東漢順帝時(126年-144年),於吉、宮崇所傳的《太平清領書》(即後來所謂《太平經》)出世,得到廣泛傳播。到東漢靈帝時,張角奉《太平清領書》傳教,號為太平道,自稱大賢良師,信徒遍布天下九州,已是頗有影響。後來黃巾起義失敗,太平道日趨衰微。同樣是在東漢順帝時,張陵學道於蜀郡鵠鳴山,招徒傳教,信道者出米五斗,故稱五斗米道。其孫張魯保據漢中多年,後又與最高統治當局合作,使得五斗米道的影響從西南一隅播於海內,遂為道教正宗。

兩晉南北朝時期,隨著煉丹術的盛行和相關理論的深化,道教獲得了很大發展。同時道教也吸取了當時風行的玄學,豐富了自己的理論。東晉建武元年,葛洪對戰國以來的神仙家理論進行了系統地論述,著作了《抱朴子》,是道教理論的第一次系統化,豐富了道教的思想內容。南北朝時,寇謙之在北魏太武帝支持下建立了「北天師道」,陸修靜建立了「南天師道」。

到了唐宋,唐高祖李淵認老子李耳為祖先,宋真宗、宋徽宗也極其崇信道教,道教因而備受尊崇,成為國教。此時出現了茅山、閣皂等派別,天師道也重新興起。在理論方面,陳摶、張伯端等人闡述的內丹學說極為盛行。

金朝時,在北方出現了王重陽創導的全真道。後來,王重陽的弟子丘處機為蒙古成吉思汗講道,頗受信賴,並被元朝統治者授予主管天下道教的權力。而同時,為應對全真道的迅速崛起,原龍虎山天師道、茅山上清派、閣皂山靈寶派合並為正一道,尊張天師為正一教主,從而正式形成了道教北有全真、南有正一兩大派別的格局。

明代時,永樂帝朱棣自詡為真武大帝的化身,而對祭祀真武的張三豐及其武當派大力扶持。此時,道教依然在中國的各種宗教中占據著主導的地位。

清代開始,滿族統治者信奉藏傳佛教,並壓制主要為漢族人信仰的道教。

道教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哲學、文學、藝術、音樂、繪畫、建築、醫學、葯物學、養生學、氣功、化學、武術、天文學、地理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此外,它對於華人的思維方式、倫理、道德、民俗、民族關系、民族心理、民族性格等各方面也有很深的影響

道教活動
道教的活動主要在宮觀內進行。宮觀可以分為兩種:

子孫廟:廟產由廟主私有,師徒相傳,一般規模不大。
十方叢林:廟產屬於道教徒或者某個道派公有,凡是道教徒都可以在這里通過一定的手續掛單居留。一般規模較大。十方叢林可以傳戒,但是不能收徒弟。
另外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子孫叢林」,是兩者的混合物。一般都是從子孫廟發展過來的。

此外正一道的宮觀和全真道的宮觀在制度和日常活動上也是不一樣的,二者一般不混雜。

教派
從修行方式上來說道教主要分為兩個派別--符籙派和丹鼎派。前者主張以符咒等方術治病驅鬼,後者主張煉金丹求仙,分外丹與內丹二脈。
道教的分派,一般認為是開始於宋、元。道教歷史上比較有影響的有5個大派:
正一道:下面又分有靈寶派,正一派、凈明派
全真道:又有南宗和北宗之分。支派也有很多,如龍門派,遇仙派,南無派等。
真大道教:金朝時創立,元朝以後逐漸衰微。
太一道:金朝時創立,元末以後逐漸衰微。
凈明道:南宋時創建,明朝以後衰微
明朝以後,道教分為正一道和全真道兩大派別,其他宗派全部歸納到這兩個宗派之下。現在北京的白雲觀藏有《諸真宗派總簿》,所列道派共有86家,實際上只有80家。

正一道:正一道即東漢末年的五斗米道,後更名為天師道,正一道。其道士可以在家修行,不戒葷腥,可婚娶生子。其道觀,一般被稱作為「子孫廟」。
全真道:全真道興盛於金元時代,是宋元新道派中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派。代表人物王重陽,丘處機。全真道講求清修,其道士必須出家、吃素。其道觀,一般被稱作為「十方叢林」。

道教南宗正一派雖然以符籙、齋醮、科儀為主,但北宋以後也主張三教一理,修煉內丹,出現了《悟真經》、《金丹四百字》等經典。道教北宗全真派更主張三教合一,煉氣全神,明心見性,兼融釋儒,以《道德經》、《孝經》和《般若心經》三家經典為主,提倡「孝謹純一,敦厚樸素」

道教的儀式統稱為「齋醮科儀」,齋是清潔的意思,醮是指祈禱,又稱為道場。道教祭祀神仙,由於認為神仙清靜潔高,因此祭祀前需要沐浴更衣,不喝酒吃葷,進行齋戒。進行祭祀活動稱為「醮」,道教在發展過程中吸取了許多的內容,名目繁多。道教認為通過這些儀式可以去災求福。占卜也是道術的一部分,包括卜卦、抽簽、測字等。此外,道教很有特色的是使用符、籙。符是用硃砂畫在黃紙上的一些符號,道教認為可以用來治病,而籙則被認為可以驅使天神。另外道教認為口念禁咒可以治病驅使鬼神,趕走野獸。這些主要都是正一道的法術。

道術
道教的宗教活動十分龐雜,主要分兩大類,道士的自身修行(稱為道術)和道教儀式,內容包括道教經法、懺法、齋、醮、符咒、禁咒、隱遁、乘蹻、驅邪、伏魔、降妖、消災、祈禳、房中術、神仙術、辟穀等。

戒律
道教戒律是一些約束道士思想言行的准則。戒律的內容主要有不得殺生,不得喝酒吃肉,不得偷盜,不得邪淫等。戒律是教徒必須遵守的,而且必須有一個受戒儀式一名道士才能算作教徒。根據規則的嚴緊程度,戒律可以分成上品戒,中品戒,下品戒。根據節律的多少有「三戒」、「五戒」、「八戒」、「十戒」、「老君二十七戒」等。

道教養生:

一、道教養生要求人們重視自己思想道德晶質的修養,這是養生長壽最重要的前提條件。道教先賢曾這樣教導養生者,「養生者,不但餌葯餐霞,其在兼於自行。自行周備,雖絕葯餌,足以遐年。德行不克,縱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壽。」也就是說,道教在修煉養生中常講的要修仙道,必先修人道,人道不修,仙道難成。為了強化養生者的思想道德修養,道教制定了許多清規戒律,強調必須要做到與人為善,積功累德,忠孝友悌,正己化人,諸惡莫作,諸善奉行,救人之急,憫人之孤等。通過這些具體的道教行為規范,凈化社會,凈化人們的心靈,最終就可達到不求壽而壽自延的目的。

二、道教養生素重煉氣之法。這是一種動靜結合以養護元氣為主的養生之道。道教認為,人的元氣為生命之源,得元氣則生,失元氣則死,欲保生命之體,就必須養氣。養氣分為服氣和行氣兩個方面。服氣即吸收天地之生氣,具體操作時應該注意:時間以每天清晨為主,以晴天為主,端立或平坐,閉目叩齒,舌抵上顎,津液回咽,吸氣平穩適度有力。行氣的要求是以我之心,行我之氣;適我之體,攻我之疾。實際就是用體力真氣抵抗外部邪穢之侵襲,從而達到氣血兩旺,身體免疫力增強的效果。道教服氣、行氣早已成為氣功修煉的基本要領,同時也被醫學界所推廣,用於治療很多慢性頑固性疾病。如養生治病的呼吸行氣的「呵、呼、咽、吹、噓、唏」六宇訣即是最好的例證。

三、道教養生十分注重適度鍛煉,而且必須持之以恆。生命在於運動,這是養生的基本要求。有病者要注意鍛煉,無病者也應該經常加以鍛煉。鍛煉身體能夠強筋骨、健精神、增食慾、活氣血、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為此,道教的修煉者發明了武當拳、太極拳、形意拳、太極劍、八段錦等等。當然,鍛煉的方式很多,打拳舞劍、長跑短跑、散步淡心、跳舞做操等。人們可以根據身體的承受能力選擇其中的若干項作為鍛煉的基本方式。鍛煉身體切記要做到持之以恆、堅持不懈,不要一暴十寒,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只有堅持不斷才能收到強身健體的理想效果。這是益壽延年、養生強身的治本之道。

四、道教養生尤其重視個人的心理衛生修養。具體地說來,就是要求人們心胸開闊、性情直爽、能夠抑喜忍怒、甘於淡泊、清靜無為,具有處世不驚,調適自己心理變化和狀態的自製力和適應力,避免感情上的大起大落,無論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始終保持一個心情平和的良好精神狀態,只有這樣,才能駕馭各種養生之術。否則,養生便不可能收到預期的效果。什麼是健康的心理衛生呢?按照孫思邈的要求,那就是:「故善攝生者,常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語、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怒、少惡行。此十二少者,養性之都契也。」有一個良好的心理氛圍,盡量避免情緒波動和各種愁緒的干擾,是養生的必要條件。從反面例證來說,怒氣傷肝,哀怨傷心,情緒不穩定是養生的大敵和剋星。

五、道教養生把養成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搞好膳食營養平衡作為養生的重要途徑。道教認為,百病從口人。所以應該杜絕葷腥,以素食為主。現代科學證明,高蛋白、高熱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菜餚有害於人的身體健康,會引發多種疾病。至於煙酒,對人的身心健康危害更大。所以,道教徒們謹遵「三皈五戒」的教義,忌食葷腥煙酒,忌食蔥蒜辛辣之味。「廚膳勿使脯肉豐盈,常令素食為佳」,米面雜糧、蔬菜果瓜,粗纖維食品既利於消化,,又營養豐富,這就是素食能夠長壽的秘訣。同時,主張一日三餐不能吃得過飽,不要吃夜餐,先飢而食,先渴而飲,如果飲食不加節制,久則「傷神損壽」。道教中著名的壽星彭祖曾說:「苟能節宣其宜適,抑揚其通塞者,可以增壽。一日之忌者暮無飽食,一月之忌者暮無大醉」,他還告誡說:「夜飽損一日之壽,夜醉損一月之壽」。這些都是養生注意養成良好飲食習慣的至理名言。

六、道教養生強調要做到有病早治、無病早防,服食一些必要的維生素葯物健身強體。養生的目的是祛病,祛病才能延年。那種認為養生不需重視疾病的防治的觀點是片面的、錯誤的。當然,現代社會的防病治病所需用的葯物,絕不同於以往的砂鉛汞石,診治疾病、服食葯物,必須要到醫院求醫問葯,只有真正的做到防病治病同養生鍛煉的有機結合,祛病延年、延緩衰老、健康長壽才能夠真正地成為可能。
內養心性,外煉形體,使其相合,從而使「性命雙修」之養生之道,臻於合一,而益壽延年。正所謂:養生健身得天地造化,益命康體求長久福安。 道家的養生,是在天人合一的生命原則中順應天地;道家的養生,是在返樸歸真的生活態度中親近自然;道家的養生,是在清凈無為的精神境界中融人世俗;道家的養生,是在長生不老的終極追求中珍愛生命。

道教神仙
道教是一個多神教,最高的神是由道衍化的三清尊神,即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和道德天尊,其中道德天尊即是太上老君。另外道教按照人間的秩序創造了天廷及其皇帝玉皇大帝和一系列官員,吸收了佛教地獄和海中世界的概念,作為天廷的附屬,也創造了閻羅殿和水晶宮的一系列神仙官員,再加上地方神仙系列如四值功曹、山神、城隍、土地、灶王等。還吸收了眾多中國古代神話中的西王母、八仙等作為天廷秩序之外的「散仙」。所以道教的神仙眾多,還隨時可以吸收地方百姓創造的任何神仙以及崇拜的名人,如媽祖、關帝等都可以納入道教的神仙系統。但一般宮觀只供奉三清神像,其他的神可以建立自己的廟宇。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隨著中國政府新的宗教政策的執行,以前的一些道教的清規戒律由於和現行法律抵觸而作廢。1957年,成立了中國道教協會,管理中國道教內部的事務。到文化大革命時期,道教同中國其他的宗教一樣經受了一場浩劫。直到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後,道教才開始恢復正常的宗教活動。

泉州小興源道教史:

從清初開始,晉江縣興源里小興源村(也稱小坑園村)吳氏「世掌道門」,子弟多以從事道教法事為生。《興源里長房三族譜·序》載:「由東皋三世吳源逵公分居開建於此,地號興源,卜宅兆而安焉。其地也:東枕豸角,西拱虎山,土厚地肥,山明水秀,至今十餘傳,世掌道門,列三教之一,宜乎地靈而出人傑,洵不誣也,是為序。」「民國壬子年(1912年)菊月重輯工竣謹筆登錄。」該村道教傳乘至今已有廿一世。

小興源打城戲又稱法事戲、和尚戲、道士戲。流行於泉州、晉江、南安、龍溪以及廈門、金門等地。它從釋、道兩教法事活動的宗教儀式,逐步衍化為戲曲藝術形式。 佛教初期嚴禁僧侶"聽歌觀舞",及大乘稍有寬松,至密宗則於儀式中即有歌舞樂伎成份,唐代的寺廟幾乎普遍成了戲優演唱的場所。宋代錢易《南部新書》記載:"長安戲場,多集慈恩,小者在青龍,其次薦福、永壽。"泉州開元寺(初名蓮花寺,開元中易現名)自唐歷經五代至宋天禧年間(1017-1021),朝例普渡,寺僧築壇,打城超度眾生。唐宋時期,泉州多種宗教並存,和睦共處。而釋、道兩教關系尤為密切。兩教在經典、哲理乃至神譜、儀式等等方面經常互相浸透、吸收。在齋醮儀式中,兩教相同的模式體現尤為明晰,"打城"這一儀式也同樣存在道教的法事活動之中。不過,道教的"打城",稱為"打天堂城",演說芭蕉大王巡視枉死城,釋放屈死冤魂的故事;釋教的"打城",稱為"打地下城",演說地藏王大開鬼門關,放出元辜冤鬼的故事。道教在進行庄嚴肅的齋醮儀式之後,情緒上往往需要加以調節,於是有了以藝術形象宣講教義的小節目出現,除"打城"之外,還有《哭城鬼》、《放敖》、《雙挑》、《白猿搶經》等《目連》的片段表演。此外,還有純粹展獻伎藝的廣場雜耍表演,如弄飛撥鈸、跳桌、頂碗、高蹺等等。

齋醮儀式的余興表演,為滿足觀眾的欣賞要求,不斷提高藝術成份,增強戲劇性,逐步走向戲劇化。這一過程當然是較長的,由於文獻缺乏記載,已無法了解它更早階段的發展沿革。據現在調查所得,

大約在清咸豐十年(1860),在具有七百餘年道教傳承的晉江縣小興源村(也稱小坑園村),由吳永詩、吳永寮兄弟出面創建打城戲班(俗稱師公戲),在晉江、南安、同安、金門一帶進行民俗法事活動。隨後又延聘提線木偶藝師口授《目連救母》戲文全本,並排演《四游記》和《楚漢》、《叄國》、《說岳》等歷史故事連台本戲。凡民間喪儀、孟蘭盆會、水陸大醮、中元節等都延請他們搭台演出,成為半專業性的戲班。

清光緒十一年(1885),晉江縣小興源村的打城戲班已具有相當規模,擁有一批藝術人才,較知名的有吳遠明(老生)、吳汝埔(老生)、吳混沌(旦)、吳傳家(小生)、吳受恩(北)、吳添埔(北)、吳灌注(雜),這個戲班到宣統二年,又有所擴展,演員增加吳千真(雜)、吳寶駕(武生兼司鼓)、吳芬津(旦)、吳萬聖(北、丑)、吳寶燦(老生)、洪金水(旦)、龔打(老生)、吳坤山、吳健、吳深枝、八師等人。

小興源道教.道長簡介:

大約...清————民國;

吳遠明.吳汝埔.吳混沌.吳受恩.吳添埔.吳灌注.吳千真.吳寶駕.吳芬津.吳萬聖..吳健.吳深枝.吳傳家.吳寶燦.吳寶藏.吳深機.吳圓通.《吳瑞英.道號.鼎雄》.吳寶慶.吳寶月.吳寶增.吳仁義.吳祖家.

大約...民國————共和;

吳澤汪.吳延束.吳炎宣.吳金田.吳天乙.吳地四.《吳金塔.道號.大地》.吳純洲.吳清珵.吳鴻鍾.吳橋.吳鋃才.《文得.道號.大意》中秋..吳建成.

《吳金撮.道號.大宏》.吳鋃戶.吳清暖.吳建民.

吳健新.吳健德.吳樹一.吳秋炎.吳金尚.吳海庭.吳玉樹.吳健鋒.吳榕桐.吳天色.吳文場.吳乾坤.吳全清.吳慈.吳文出.吳清輝.吳榮坎.吳文集.

尤以吳遠明更是邇遐馳名。當年在安海水心亭做水醮 。至今民間尚有傳頌。

至共和《2000》庚辰年.泉州小興源道教已有三十一代。《注三十一代為:武.》

小興源道教宗旨.濟生度死.發揚中國道教文化。

小興源道教系譜:

守道明仁德.

籙真復太和.

至賢宣流典.

玉律演金科.

沖極通妙蘊.

宵漢鼎大羅.

武當愈興進.

福祿起洪波.

晉江小興源道教.吳金撮道長.道號吳大宏.摘

注釋 :

三十六洞天與七十二福地

十大洞天:小有清虛天、大有空明天、太玄總真天、三玄極真天、寶仙九室天、上玉清平山、朱明耀真天、金壇華陽天、左神幽虛天、成德隱玄天

三十六洞天:第一霍林洞天、第二蓬玄洞天、第三朱陵洞天、第四仙林洞天、第五玄關洞天、第六司馬洞天、第七虛陵洞天、第八洞靈真天、第九山赤水洞天、第十會極亢洞天、第十一玄德洞天、第十二天寶洞天、第十三生上洞天、第十四天司洞天、第十五玄真洞天、第十六真化洞天、第十七太樂洞天、第十八大玉洞天、第十九耀寶洞天、第二十寶玄洞天、第二十一秀樂洞天、第二十二玉寶洞天、第二十三陽觀洞天、第二十四太元洞天、第二十五華妙洞天、第二十六金庭洞天、第二十七丹霞洞天、第二十八仙都洞天、第二十青田洞天、第三十朱日洞天、第三十一太生洞天、第三十二良常洞天、第三十三紫玄洞天、第三十四天蓋洞天、第三十五白馬洞天、第三十六金華洞天
七十二福地:地肺山、蓋竹山、仙山、東仙源、西仙源、南田山、玉溜山、青嶼山、郁木洞、丹霞山、君山、大若岩、焦源、靈墟、沃洲、天姥嶺、若耶溪、金庭山、清遠山、安山、馬嶺山、鵝羊山、洞真墟、青玉壇、光天壇、洞靈源、洞宮山、陶山、皇井、爛柯山、勒溪、龍虎山、靈山、泉源、金精山、閣皂山、始豐山、逍遙山、東白源、缽池山、論山、毛公壇、雞籠山、桐柏山、平都山、綠蘿山、虎溪山、彰龍山、抱福山、大面山、元晨山、馬蹄山、德山、高溪藍水山、藍水、玉峰、天柱山、商谷山、張公洞、司馬梅山、長在山、中條山、湖魚澄洞、綿竹山、瀘水、甘山、漢山、雲山、廬山、東海山 。

人物

黃帝 老子 莊子 列子 關尹子 茅盈 河上公 嚴君平 張陵 魏伯陽
於吉 左慈 葛玄 許遜 葛洪 寇謙之 陸修靜 陶宏景 王嘉 孫思邈
成玄英 李榮 王玄覽 司馬承禎 吳筠 杜光庭 鍾離權 呂洞賓 劉海蟾 彭曉
陳摶 張伯端 石泰 薛道光 陳楠 白玉蟾 劉永年 翁葆光 蕭廷芝 彭耜
王重陽 馬鈺 邱處機 譚處端 劉處玄 王處一 郝大通 孫不二 曹文逸 李道純
張君房 王志謹 張三豐 孫玄清 孫汝忠 陸西星 伍沖虛 王常月 黃守中 閔小艮
劉一明 傅金銓 柳華陽 李涵虛 黃元吉 汪東亭 徐頌堯 劉名瑞 趙避塵 陳攖寧

組織

中國道教協會,省一級地方道教協會,地區、市一級地方道教協會, 2010年.吳金撮.作.

5、宋元時期有哪些中醫氣功養生著作?

宋元時期氣功著述頗豐,有李道純撰《中和集》、《三天易髓》,王介百著《還真集》,余洞真著《悟玄篇》,林轅著《穀神篇》,牛道淳著《析疑指迷論》,金度月岩著《抱一子三峰老人丹訣》、《紙舟先生全真直指》,玄全子著《內真仙直指語錄》、《諸真內丹集要》,李鵬飛著《三元延壽參贊書》,王硅著《泰定養生主論》等,均為中醫氣功容養生著作。尚有「食後將息法」及「養性」等氣功養生方面的內容。

與李道純 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