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和尚為什麼長壽???
根據歷史資料,在唐宋時代的和平時期,人均壽命最多不過40~50歲,當時詩人在人群體已經算是高壽了,卻沒想到和尚的年齡更誇張了!所謂「人生七十古來稀」,而和尚們的平均年齡接近74歲,就算是在當代,這也絕對算是高壽群體了,高壽者都在百歲之上。目前中國人的平均壽命也不過72歲(男性為70歲),卻也沒能達到一千多年前僧人的水平!為什麼和尚能如此高壽呢?當然不是因為有什麼「神力」,我想也許清心寡慾、與世無爭是個重要的原因;佛教實際上是門哲學,而這些高僧大德們其實都是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終生都在思考,客觀上也避免了諸如老年痴呆症等老年病的發生;另外,「天下名山僧占盡」,山清水秀,遠離喧囂的居住環境大概也是個因素吧!和尚心境很有講究 還有一般寺廟空氣質量好,相對的攝入的水份和營養成分都比我們城市裡的人要干凈的多,所以壽命高。查閱資料發現,世界上最長壽的人和最長命的僧尼,都趕不上我國唐代慧昭和尚。據《中國人名大辭典》記載:「慧昭自言姓劉,為宋鄱陽王休業曾孫。年已二百九十歲。廣求為弟子,遁去,不知所終。」另據姜亮夫《歷代名人碑傳總表》載:「唐代高僧慧昭壽終290歲。」慧昭的具體生卒年代,則在《歷代高僧生卒年表》里有明確記述:「慧昭,男,五二六年生,八一五年卒,終年二百九十歲。」僧尼多壽之秘,絕非因僧尼信佛或信佛有方所致,亦非由於僧尼隱居在寺廟內煉食「仙丹」而成。和尚、尼姑亦是人,乃血肉之軀。人的生老病死從來是不能為宗教信仰所左右的自然規律。何況,世界上迄今尚沒有發現可令人長生不老的仙丹靈葯。僧尼多長壽之謎,不妨從下列幾方面探索:1、居住環境優越,大凡僧尼居住的寺廟、庵堂,多建築在遠離鬧市、山青水秀的風景勝地。且居高臨下,門前開闊,周圍『林繁果茂,鬱郁蔥蔥,鳥聲啁啾,陽光充足,空氣清新,環境幽美,既無雜訊,又極少污染,令人神清氣爽,心曠身健。素食有利養生眾所周知,僧尼忌葷戒腥,飲食戒律嚴,三餐食有節。吃的是五穀雜糧、四時蔬果以及豆類、花生、蜂蜜、香菇、木耳、板栗、植物油、粗茶淡飯,用現在的話說吃的都是健康食品。清心寡慾,有精神寄託(信仰),作息時間規律,沒有世人的爭斗,能不長壽嗎!2、我們目前處在高速度發展、激烈競爭的環境中,只要一比,還真能比出個中緣由來。和尚少思寡慾,少飯多煉,雜念少,一心向佛,粗茶淡飯,有利身體健康;打坐靜坐冥思念經,雙手合什等等動作都有益身心健康,心中只有「阿彌托佛,我佛慈悲」,我常說:「和尚他們是一個人吃飽全家飽,什麼都不想。」而當今之人首先在吃上,講究「吃文化」,生猛海鮮,大魚大肉,兩天不吃肉便進不了食。而這些正是和尚所忌諱的。科學家做過實驗,凡肉皆有毒。因為在宰殺它時,它會發怒,這時它便分泌大量毒素。此時一口豬的毒素完全可以毒死一隻小白鼠的。3、說在喝上,今時之人講究梁山泊的喝法:就像《黃帝內經》說道:以酒為漿(飲料)酒一碗一碗的,論斤喝。喝的瀟灑,喝的火熱,也喝的痛快,一醉方休!但最終喝的是半身不遂,英年早逝。而和尚是滴酒不沾的。5、說在口福上,我們還看到有特殊愛好,實際是一種陋習,抽煙!吸煙有害健康連三歲小孩都曉得的。大量的焦油熏黑了肺葉、肺管,加重了它的負擔。據報道,患肺癌的百分之八十是由煙引發的,二手煙危害更大,而和尚是不抽煙的。7、我們再想一想,比較多的就是怎麼樣能多賺錢,怎麼樣能撈個官,怎麼樣把他(她)搞臭,怎麼樣再自己「輝煌」!想出一個」抑鬱症、強迫症、神經衰弱、整夜睡不著覺長此以往就出來個頑固性失眠。總之,我們當代人比和尚做的想的很多很多,我們活的很累很累,你說安能長壽乎?而和尚們之間、心平氣和,無攀比、無爭斗,經常調息打坐,經常鍛煉勞動,吃素,都有利於養生,焉能不長壽嗎! 8、說在(性)欲上,和尚是禁止的。當今之人,醉(酒)以入房,傷精耗氣,未老先衰,能不早世嗎?以上只是本人想到寫之而已,請君千萬不要對號入座!別傷害你的自尊性。注意任何事與物都存在兩面性,和尚也有短命的,可能是功夫不到位還是心不純。
2、古代名人的養生趣事有哪些?求解答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這是曹操在《龜雖壽》詩中說的。他認為所謂「萬歲」自然不靠譜,但通過正確的保養之法來延年益壽,想必是可以的。那麼,曹操是如何養生的呢?古代那些長壽名人又是如何養生的?(註:名人往往有錢、有權、有閑、有地位、有資源,他們可以享用名貴葯材以及大補之物,而普通民眾則不行,另外,氣功養生過於玄乎,一般人難以企及,所以,本文不涉及氣功及葯食養生) 玉泉啄齒度長年 什麼叫「玉泉」和「啄齒」?前者就是唾液,後者則是叩齒。古人認為,吞咽唾液可以養生;每日上下牙互相輕叩27或36次,亦有益於健康。據張華《博物志》載:「(操)好養性法,亦解方葯,招引方術之士。廬江左慈、譙郡華佗、甘陵甘始、陽城郗儉,無不畢至。又可啖野葛至一尺,亦得少多飲鴆酒」。他還積極向術士們學習養生之術,「間行其術,亦得其驗」。其中最具象的方法,是敦煌太守皇甫隆教他的「玉泉啄齒法」。 曹操曾寫信向皇甫隆求教,皇甫隆回信:「要想壽命延,朝朝服玉泉」「朝朝服食玉泉啄齒......朝旦未起,早漱津令滿口而吞之,啄齒二七遍。」曹操有無去照做,趙炎無法知道,他僅活了65歲,不算高壽。但這個方法應該是有效的,曾被後世不少人借用。如蘇東坡說唾液「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葯,其效百倍」;明代名醫王蔡亦指出:「每朝早起啄齒漱口,唾滿咽之」,能使人耳聰目明延年。清代長壽皇帝乾隆,年過八旬,其養生法之一就是「齒常叩,津常咽」。 少近女色多讀書 這是南朝梁武帝的養生法門。如果說在歷代皇帝中,乾隆(89歲)是長壽冠軍的話,那麼,85歲的梁武帝就是亞軍,史稱其80歲還能騎射弓馬、上陣征戰,絲毫不輸與廉頗、黃忠等古之老將。 所謂多讀書,取其「聚精會神」之意,最早的醫書《內經》就有「聚精會神是養生大法」之說。研究證明,勤於讀書能促進「腦運動」,有點象「氣功」入靜一樣,輸送充足的氧氣和營養物質,帶動血液循環,能使全身保持協調統一,延緩衰老,預防痴呆症。 梁武帝讀書,那是手不釋卷的,「六藝備閑,棋登逸品,陰陽緯候,卜筮占決,並悉稱善」,讀書不但多,而且精。陸游曾說「病中書卷作良醫」「讀書有味身忘老」,大概就是跟梁武帝學的。有趣的是,陸游也活了85歲,跟梁武帝一樣。 梁武帝還有一招,就是少近女色。他後宮里有那麼多美麗的大小老婆,卻4次捨身人寺當和尚,真的是一心向佛嗎?未必,恐怕「老驥伏櫪」,志在長壽吧。據說他剛過50歲即停了房事,順應「養心莫善於歡」之理。房事,即性生活。房事養生,是我國古代養生學的一大特色。 中醫認為,「房中之事,能生人,能煞人。譬如水火,知用之者,可以養生;不能用之者,立可屍之矣。」這倒讓我想起明清文人的那句戲言:「二八佳人體似酥,腰間仗劍斬愚夫」。梁武帝在治國理政上或許昏庸可笑,但在養生上絕非「愚夫」。 常聽音樂練書法 李隆基(79歲)楊玉環夫婦,不光是流行音樂的創作者,同時也是痴迷音樂的聽眾。《舊唐書·本紀》稱玄宗「多藝尤知音律,善八分書」。關於練書法的養生作用,趙炎在以前的文章里有所介紹,這里不再贅述。有專家曾做預測,若無「安史之亂」,唐明皇很可能會活過九十歲,而楊玉環的壽命想必也不會定格在38歲。 音樂養生是中醫養生學的一個組成部分,運用音樂來調劑人們的精神生活,改善人們的精神狀態,從而起到預防、治療某些心理情志疾病的作用,這在我國很早的文字記載中就出現了。戰國時公孫尼有《樂記》雲:「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物使之然也」。明代張景岳有《類經附翼》雲:「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於物」。 經常聽聽音樂,練練書法,頗有些小資生活的情調,但別忘了,這也關乎健康大事呢,不可等閑視之! 不拘小節懂幽默 這方面的名人長壽案例很多,跟李隆基基本同時代的賀知章,享年84歲,其典型性格特徵,就是曠達豪放,不拘小節,還自號「四明狂客」。另一位詩人顧況,活了88歲,特別喜歡玩幽默,白居易被他「幽」了一回,竟然名聲在外了。《幽閑鼓吹》載:顧況尚書,白居易應舉。初至京,以詩作謁顧況。況睹姓名,熟視白公曰:「米價方貴,居亦弗易。」乃披卷,首篇曰:「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卻嗟賞曰:「道得個語,居即易矣。」因為之延譽,聲名大振。 清代的紀曉嵐,電視劇里稱他為「紀大煙袋」,典型的搞笑版角色,此君享年81歲,也算高壽了。老紀在生活中壞習慣很多,如嗜煙、嗜肉、好女色等等,還大碗喝酒,很少吃蔬菜和米面。但紀曉嵐也有正確的養生觀,《閱微草堂筆記》里記載了不少與養生有關的故事。他認為,養生不能照搬書中的方法,須因人而異、辯證施為;做人要豁達樂觀、詼諧幽默,也對養生有益,「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無求品自高」。 老紀之「心常泰」三字,可謂深解養生妙旨。中醫理論認為,不拘小節之人,必定心胸寬廣而安泰,善於幽默之人,必定心情和順而快樂。伴隨快樂,活得開心,焉能不長壽?(來源:網路)
3、名人養生詩詞有哪些
華佗的養生之道
淡薄名利地位,動靜相濟,勞逸適度。
華佗生活於東漢末年三國初期,也是一個戰爭紛亂,災疫流行的時代,《後漢書?華佗傳》復說華佗「年且百歲,而猶有壯容,時人以為仙」,說明了華佗的養生有道,名人養生詩詞,華佗是中國醫學史上極富盛名的醫生,有「神醫」之稱,首創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術,被後世尊之為「外科鼻祖」。創史上最早麻醉劑劑「麻沸散」,還創立了著名的養生體操「五禽戲」,可惜死於曹操之手。
孔子的養生之道
精神豁達,知足不貪,食居慎節,愛好廣泛。
註:孔子生活在戰國時代,那個時代由於醫學落後,物質匱乏,戰亂紛爭,所以人的壽命很短,孔子的一生也充滿了坎坷,制仍以73歲高齡度過了自己的一生,名人養生詩詞,總結其養生之道,便是這十六字。
曹操龜雖壽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註:曹操這首《步出夏門行·龜雖壽》雖然沒有指出具體的養生方法,但卻指出了養生的重要性,文中以長壽的動物為例闡述了生老病死的規律,提出了壽命的長短在養生不在天。
4、歷史上最長壽的人是誰,活了多少歲,長達千年究竟是真是假?
歷史上活的最長壽的人據說是活了千歲的印度的寶掌和尚,歷史上也是有記載的,應該是真的吧。其實是印度的也不太奇怪了,畢竟印度是個開掛的民族。而且和尚皈依佛門,青燈古佛粗菜淡飯,乘著佛願來到世間上歷劫普渡眾生,一般壽命也是比較長的。只是這個寶掌和尚的壽命確實有點長過頭了。別人已經喝了十幾次孟婆煮的茶湯,他還在世上喝茶談論佛經。
據說寶掌和尚出生之際左手握掌,七歲剃了頭發當了和尚才打開左手,因此賜名寶掌。他在魏晉南北朝的時候來到中土,到過四川峨眉山普賢道場參拜普賢菩薩。記載裡面說,寶掌師父很慈悲,經常不用吃飯,每天都能誦經千卷。他某次跟眾人說,他乘著佛願住世一千年,現在他有六百二十六歲了。後來也真的活到了一千零七二歲。
我們國內歷史上雖然沒有像寶掌和尚活了一千多歲的,但是也有活得比普通人久的,比如彭祖活了八百歲,陳俊活了443歲,李慶遠256歲,張三豐兩百餘歲。還有唐代醫學甄權葯王孫思邈等人也是百餘歲身體還倍兒棒外出診治病人。縱觀這些活得久的名人們,都是喜歡粗茶淡飯,清心寡慾,無憂無慮的很注重養生的。
而我們現在的人天天手機電腦游戲蹦迪喝酒熬夜,是最消耗人的精力和元氣的。我們現代的人食物太精細化多元化,調味料化學品也太多,導致我們的七情六慾太豐富了。這些東西都在傷害我們的身體,沒有天災人禍的外在因素影響下,我們想活到百歲也是比較難的。畢竟我們不能像那些有錢大佬們動不動百萬續命針「幾億長生不老葯」的。
5、歷史上最長壽的人是誰?
李慶遠 (1677-1933),壽享256年,是清末民初的中醫葯學者,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長壽老人。
在他100歲時曾因在中醫中葯方面的傑出成就獲政府的特別獎勵,在他200歲時,仍常去大學講學。這期間他曾接受過許多西方學者的來訪。李慶遠一生娶過24個妻子,子孫滿堂。
1933年活了256歲的李慶遠與世長辭,他先後共有24位妻子,180位後人。當時的紐約時報與時代雜志都做了報道。按照這個年代推算,他應該生於清康熙16年(1677年),先後歷經了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九代至民國,在世256年,是世界上極罕見的長壽星。
(5)名人養生經 長壽擴展資料認為自己健康長壽的原因有三:一是長期素食;二是內心保持平靜、開朗;三是長期服用黑豆、馬齒莧、芹菜、金銀花、山楂、綠茶、海藻、菊花等,其命名為「百草長生方」,以保持人體三通,血通、尿通、便通」
這就是李慶遠留給後人長壽的秘訣指引。他始終認為保持一個平靜安寧的心態和「三通」是長壽所必須的。保持一種平靜的心態,坐如龜,行如雀,睡如狗」這就是李慶遠留給後人長壽的秘訣指引。他的飲食主要以米飯和少量的葡萄酒為主。
茶的養生及葯用已載入《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而花枝茶具體出處不詳,史料記載應出自湖北;《本草綱目》記載決明子具有清熱瀉火、明目的功效;荷葉具有消炎、利尿的功效;羅漢果具有潤腸通便、清咽潤肺的功效。
6、古代名人有哪些有趣的養生故事?
古代那些長壽名人又是如何養生的?
玉泉啄齒度長年
什麼叫「玉泉」和「啄齒」?前者就是唾液,後者則是叩齒。古人認為,吞咽唾液可以養生;每日上下牙互相輕叩27或36次,亦有益於健康。據張華《博物志》載:「(操)好養性法,亦解方葯,招引方術之士。廬江左慈、譙郡華佗、甘陵甘始、陽城郗儉,無不畢至。又可啖野葛至一尺,亦得少多飲鴆酒」。他還積極向術士們學習養生之術,「間行其術,亦得其驗」。其中最具象的方法,是敦煌太守皇甫隆教他的「玉泉啄齒法」。
曹操曾寫信向皇甫隆求教,皇甫隆回信:「要想壽命延,朝朝服玉泉」「朝朝服食玉泉啄齒......朝旦未起,早漱津令滿口而吞之,啄齒二七遍。」曹操有無去照做,趙炎無法知道,他僅活了65歲,不算高壽。但這個方法應該是有效的,曾被後世不少人借用。如蘇東坡說唾液「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葯,其效百倍」;明代名醫王蔡亦指出:「每朝早起啄齒漱口,唾滿咽之」,能使人耳聰目明延年。清代長壽皇帝乾隆,年過八旬,其養生法之一就是「齒常叩,津常咽」。
少近女色多讀書
這是南朝梁武帝的養生法門。如果說在歷代皇帝中,乾隆(89歲)是長壽冠軍的話,那麼,85歲的梁武帝就是亞軍,史稱其80歲還能騎射弓馬、上陣征戰,絲毫不輸與廉頗、黃忠等古之老將。
所謂多讀書,取其「聚精會神」之意,最早的醫書《內經》就有「聚精會神是養生大法」之說。研究證明,勤於讀書能促進「腦運動」,有點象「氣功」入靜一樣,輸送充足的氧氣和營養物質,帶動血液循環,能使全身保持協調統一,延緩衰老,預防痴呆症。
梁武帝讀書,那是手不釋卷的,「六藝備閑,棋登逸品,陰陽緯候,卜筮占決,並悉稱善」,讀書不但多,而且精。陸游曾說「病中書卷作良醫」「讀書有味身忘老」,大概就是跟梁武帝學的。有趣的是,陸游也活了85歲,跟梁武帝一樣。
梁武帝還有一招,就是少近女色。他後宮里有那麼多美麗的大小老婆,卻4次捨身人寺當和尚,真的是一心向佛嗎?未必,恐怕「老驥伏櫪」,志在長壽吧。據說他剛過50歲即停了房事,順應「養心莫善於歡」之理。房事,即性生活。房事養生,是我國古代養生學的一大特色。
中醫認為,「房中之事,能生人,能煞人。譬如水火,知用之者,可以養生;不能用之者,立可屍之矣。」這倒讓我想起明清文人的那句戲言:「二八佳人體似酥,腰間仗劍斬愚夫」。梁武帝在治國理政上或許昏庸可笑,但在養生上絕非「愚夫」。
常聽音樂練書法
李隆基(79歲)楊玉環夫婦,不光是流行音樂的創作者,同時也是痴迷音樂的聽眾。《舊唐書·本紀》稱玄宗「多藝尤知音律,善八分書」。關於練書法的養生作用,趙炎在以前的文章里有所介紹,這里不再贅述。有專家曾做預測,若無「安史之亂」,唐明皇很可能會活過九十歲,而楊玉環的壽命想必也不會定格在38歲。
音樂養生是中醫養生學的一個組成部分,運用音樂來調劑人們的精神生活,改善人們的精神狀態,從而起到預防、治療某些心理情志疾病的作用,這在我國很早的文字記載中就出現了。戰國時公孫尼有《樂記》雲:「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物使之然也」。明代張景岳有《類經附翼》雲:「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於物」。
經常聽聽音樂,練練書法,頗有些小資生活的情調,但別忘了,這也關乎健康大事呢,不可等閑視之!
不拘小節懂幽默
這方面的名人長壽案例很多,跟李隆基基本同時代的賀知章,享年84歲,其典型性格特徵,就是曠達豪放636f70797a6431333332613736,不拘小節,還自號「四明狂客」。另一位詩人顧況,活了88歲,特別喜歡玩幽默,白居易被他「幽」了一回,竟然名聲在外了。《幽閑鼓吹》載:顧況尚書,白居易應舉。初至京,以詩作謁顧況。況睹姓名,熟視白公曰:「米價方貴,居亦弗易。」乃披卷,首篇曰:「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卻嗟賞曰:「道得個語,居即易矣。」因為之延譽,聲名大振。
清代的紀曉嵐,電視劇里稱他為「紀大煙袋」,典型的搞笑版角色,此君享年81歲,也算高壽了。老紀在生活中壞習慣很多,如嗜煙、嗜肉、好女色等等,還大碗喝酒,很少吃蔬菜和米面。但紀曉嵐也有正確的養生觀,《閱微草堂筆記》里記載了不少與養生有關的故事。他認為,養生不能照搬書中的方法,須因人而異、辯證施為;做人要豁達樂觀、詼諧幽默,也對養生有益,「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無求品自高」。
老紀之「心常泰」三字,可謂深解養生妙旨。中醫理論認為,不拘小節之人,必定心胸寬廣而安泰,善於幽默之人,必定心情和順而快樂。伴隨快樂,活得開心,焉能不長壽?
7、中國是哪位名人活了103歲?
彭祖活130歲,
彭祖,彭姓,名翦,又稱篯鏗,中國神話中的長壽仙人,傳說中是南極仙翁的轉世化身,並以享壽八百多歲著稱於世。據古代典籍記載,彭祖是顓頊的玄孫,相傳他歷經唐虞夏商等代,活了八百多歲。彭祖精於養生, 《莊子·刻意》曾把他作為導引養形之人的代表人物, 《楚辭·天問》還說他善於食療。據《史記·楚世家》載:「彭祖氏,殷之時嘗為侯伯,殷之末世滅彭祖氏。」「氏」在上古多用作宗族的稱號。
8、和尚為什麼長壽
根據歷史資料,在唐宋時代的和平時期,人均壽命最多不過40~50歲,當時詩人在人群體已經算是高壽了,卻沒想到和尚的年齡更誇張了!所謂「人生七十古來稀」,而和尚們的平均年齡接近74歲,就算是在當代,這也絕對算是高壽群體了,高壽者都在百歲之上。目前中國人的平均壽命也不過72歲(男性為70歲),卻也沒能達到一千多年前僧人的水平!為什麼和尚能如此高壽呢?當然不是因為有什麼「神力」,我想也許清心寡慾、與世無爭是個重要的原因;佛教實際上是門哲學,而這些高僧大德們其實都是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終生都在思考,客觀上也避免了諸如老年痴呆症等老年病的發生;另外,「天下名山僧占盡」,山清水秀,遠離喧囂的居住環境大概也是個因素吧!和尚心境很有講究 還有一般寺廟空氣質量好,相對的攝入的水份和營養成分都比我們城市裡的人要干凈的多,所以壽命高。查閱資料發現,世界上最長壽的人和最長命的僧尼,都趕不上我國唐代慧昭和尚。據《中國人名大辭典》記載:「慧昭自言姓劉,為宋鄱陽王休業曾孫。年已二百九十歲。廣求為弟子,遁去,不知所終。」另據姜亮夫《歷代名人碑傳總表》載:「唐代高僧慧昭壽終290歲。」慧昭的具體生卒年代,則在《歷代高僧生卒年表》里有明確記述:「慧昭,男,五二六年生,八一五年卒,終年二百九十歲。」僧尼多壽之秘,絕非因僧尼信佛或信佛有方所致,亦非由於僧尼隱居在寺廟內煉食「仙丹」而成。和尚、尼姑亦是人,乃血肉之軀。人的生老病死從來是不能為宗教信仰所左右的自然規律。何況,世界上迄今尚沒有發現可令人長生不老的仙丹靈葯。僧尼多長壽之謎,不妨從下列幾方面探索:1、居住環境優越,大凡僧尼居住的寺廟、庵堂,多建築在遠離鬧市、山青水秀的風景勝地。且居高臨下,門前開闊,周圍『林繁果茂,鬱郁蔥蔥,鳥聲啁啾,陽光充足,空氣清新,環境幽美,既無雜訊,又極少污染,令人神清氣爽,心曠身健。素食有利養生眾所周知,僧尼忌葷戒腥,飲食戒律嚴,三餐食有節。吃的是五穀雜糧、四時蔬果以及豆類、花生、蜂蜜、香菇、木耳、板栗、植物油、粗茶淡飯,用現在的話說吃的都是健康食品。清心寡慾,有精神寄託(信仰),作息時間規律,沒有世人的爭斗,能不長壽嗎!2、我們目前處在高速度發展、激烈競爭的環境中,只要一比,還真能比出個中緣由來。和尚少思寡慾,少飯多煉,雜念少,一心向佛,粗茶淡飯,有利身體健康;打坐靜坐冥思念經,雙手合什等等動作都有益身心健康,心中只有「阿彌托佛,我佛慈悲」,我常說:「和尚他們是一個人吃飽全家飽,什麼都不想。」而當今之人首先在吃上,講究「吃文化」,生猛海鮮,大魚大肉,兩天不吃肉便進不了食。而這些正是和尚所忌諱的。科學家做過實驗,凡肉皆有毒。因為在宰殺它時,它會發怒,這時它便分泌大量毒素。此時一口豬的毒素完全可以毒死一隻小白鼠的。3、說在喝上,今時之人講究梁山泊的喝法:就像《黃帝內經》說道:以酒為漿(飲料)酒一碗一碗的,論斤喝。喝的瀟灑,喝的火熱,也喝的痛快,一醉方休!但最終喝的是半身不遂,英年早逝。而和尚是滴酒不沾的。5、說在口福上,我們還看到有特殊愛好,實際是一種陋習,抽煙!吸煙有害健康連三歲小孩都曉得的。大量的焦油熏黑了肺葉、肺管,加重了它的負擔。據報道,患肺癌的百分之八十是由煙引發的,二手煙危害更大,而和尚是不抽煙的。7、我們再想一想,比較多的就是怎麼樣能多賺錢,怎麼樣能撈個官,怎麼樣把他(她)搞臭,怎麼樣再自己「輝煌」!想出一個」抑鬱症、強迫症、神經衰弱、整夜睡不著覺長此以往就出來個頑固性失眠。總之,我們當代人比和尚做的想的很多很多,我們活的很累很累,你說安能長壽乎?而和尚們之間、心平氣和,無攀比、無爭斗,經常調息打坐,經常鍛煉勞動,吃素,都有利於養生,焉能不長壽嗎!8、說在(性)欲上,和尚是禁止的。當今之人,醉(酒)以入房,傷精耗氣,未老先衰,能不早世嗎?以上只是本人想到寫之而已,請君千萬不要對號入座!別傷害你的自尊性。注意任何事與物都存在兩面性,和尚也有短命的,可能是功夫不到位還是心不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