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年人雨水季節如何養生
如何飲食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
一、粗、細糧合理搭配
有些粗糧的蛋白質的生理價值比細糧高,並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粗、細糧合理搭配,既可提高食物蛋白質的生理價值,又可增添多種風味。如玉米面和麵粉混合做的二面蜂糕、小豆雜合面窩頭(玉米面、豆面、小米麵、麵粉)、綠豆乾飯、小豆大米粥、大玉米渣粥等,都是我國民間喜食易做的食物。
二、干、稀合理搭配
利用主食的干、稀搭配,是選配谷類蛋白質的簡單易行的方法。例如饅頭、花捲配玉米粥或小豆粥,窩頭、絲糕配面湯或大米粥等,均能使蛋白質得到互補。
三、蔬菜的多品種搭配
蔬菜在平衡膳食中占很重要的地位。由於各種蔬菜含營養素的多少和種類不一,在選擇蔬菜時,應特別注意選食含鈣、鐵和維生素b2、c及胡蘿卜素多的食物。一般情況下,每人每天有一斤蔬菜即可。但是,食用蔬菜的品種應愈多愈好,最好每天能有2~4個品種,而且其中最好能有一半以上是綠葉蔬菜,此外,黃色、橙色和紅色的蔬菜也應盡量食用。在缺菜地區和缺菜季節,多吃些豆芽,特別是綠豆菜,也可以補充維生素。
四、副食的葷素搭配
副食是攝取多種營養素的主要來源,也只有採取多品種搭配的方法,才能保證全面充分地供給人體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
葷素搭配,是副食調配上的一個重要原則。例如麵筋、豆製品與動物蛋白質搭配,能提高蛋白質的生理價值。它們再與蔬菜搭配,又使我們獲得豐富的維生素和無機鹽。在平衡膳食中,豆類和動物性蛋白質的數量最好能佔全部蛋白質供給量的三分之一。
秋季養生的注意事項
1、注意養陰
秋季天氣乾燥,秋季養生要注意養陰。秋天養陰,第一,要多喝水,以補充夏季丟失的水分。第二,多接地氣,秋季我們要多走進大自然的懷抱,漫步田野、公園,這都有助於養陰。第三,避免大汗淋漓。汗出過多會損人體之「陰」,因此,秋季鍛煉要適度。
2、調理脾胃
立秋之後應盡量少吃寒涼食物或生食大量瓜果,尤其是脾胃虛寒者更應謹慎。夏秋之交,調理脾胃應側重於清熱、健脾,少食多餐,多吃熟、溫軟開胃,易消化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油膩類食物,秋季調理一定要注意清泄胃中之火,以使體內的濕熱之邪從小便排出,待胃火退後再進補。
3、預防秋乏
俗語說的好「春困秋乏」。秋乏,是補償夏季人體超常消耗的保護性反應,常表現為倦怠、乏力、精神不振等。防秋乏的最好辦法就是適當地進行體育鍛煉,但要注意循序漸進;保持充足的睡眠,亦可防秋乏。
4、注意防燥
秋天雨水較少,天氣乾爽,人體容易虛火上延出現「秋燥」,中醫認為,燥易傷肺,秋氣與人體的肺臟相通,肺氣太強,容易導致身體的津液不足,出現諸如津虧液少的「乾燥症」,比如皮膚乾燥,多有咳嗽。防秋燥,重在飲食調理,適當的選食一些能夠潤肺清燥、養陰生津的食物,比如梨、甘蔗、荸薺、百合、銀耳等。
5、預防感冒
秋季感冒增多,預防感冒,首先要根據氣溫變化適當增減衣服,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注意;其次室內的空調溫度不要過低,一般在25℃~27℃最好。秋季是疾病的高發期,遇到疾病一定要及時就醫以免耽誤病情。
2、雨水節氣怎樣按摩穴位來養生保健
雨水節氣關節痛基本都是風濕性的關節病,以肩關節、膝關節疼痛為主。
一、膝關節取穴
【犢鼻穴】它可是膝關節病的剋星,這個穴位在膝部,髕骨與髕韌帶外側凹陷中。又名外膝眼穴,在膝蓋骨下緣的外側凹陷處。用拇指或食中指按揉,用力方向斜向上方,以有酸脹感為宜,每側按揉3~5分鍾。
【伏兔穴】:在髂前上棘與髕骨外上緣的連線上,髕骨外上緣上6寸處。用指揉法,因為伏兔穴肌肉比較豐厚,力度宜重,有酸痛感為佳,按揉3~5分鍾。
【梁丘穴】:在髂前上棘與髕骨外上緣的連線上,髕骨外上緣上兩寸處。用指揉法,指端垂直點按揉動,這個穴位點按力度宜重,按揉3~5分鍾。
【陽陵泉】: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中。在小腿外側近膝蓋的位置有個比較突出的骨頭叫腓骨小頭,在它前下方的凹陷處就是陽陵泉,指端點按,以有酸脹感為佳,每次3~5分鍾。
二、肩關節、臂、肘關節痛取穴
【外關】:前臂外側,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之間。外關穴點按的時候要用拇指指端垂直點按,食指放在對側相同位置上(內關穴),以加強刺激,點按3~5分鍾。
【陽谷】:在手腕尺側,當尺骨莖突與三角骨之間的凹陷中。陽谷適宜用指尖點按,位置比較狹窄,點在穴位上有酸疼感,一般點按2~3分鍾即可。
【陽池】:在腕背橫紋中,當指總伸肌腱的尺側緣凹陷處。陽池穴位置也比較狹窄,適宜用指尖或者比較尖銳的東西點按,酸麻感較輕,疼痛感較重,一般點按2~3分鍾。春季天氣反復,尤其現在,春寒料峭,乍暖還寒,一定不能及早脫下棉衣,要注意保暖,遵循季節規律進行養生。
3、雨水怎麼養生?
雨水季節,氣溫開始升高,北方冷空氣活動仍很頻繁,天氣變化多端。既然這說到個季節冷空氣活動頻繁,就不能不提人們常說的「春捂」。這是古人根據春季百氣候變化特點而提出的穿衣方面的養生原則。
初春陽氣漸生,氣候日趨暖和,人們逐漸去棉穿度單。但此時北方陰寒未盡,氣溫變化大,雖然雨水之季不像寒冬臘月那樣冷冽,但由於人體皮膚腠理已變得相對疏鬆,對風寒之邪的抵抗力會有所減弱,因而易感邪而致病。所以此時注意「春捂」是有一定道理的。
這種變化無常的天氣,容易引起人的情緒波動,乃至心神不安,影回響人的身心健康,對高血壓、心臟病、哮喘患者更是不利。
為了消除這些不利的因素,除了應當繼續進行春捂外,應採取積極的精神調攝養生鍛煉法。保持情緒穩定對身心健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雨水後,春風送暖,致病的細菌、病毒易隨風傳播,故春季傳染病常易暴發流行感冒。每答個人應該保護好自己,注意鍛煉身體,增強抵抗力,預防疾病的發生。
4、中醫雨水節氣養生吃什麼
雨水時節,空氣濕潤,又不燥熱,也是養生的好時百機,可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以補充人體水分,少食辛辣、油膩之物,以免助陽外泄而傷肝損脾,可多食蜂蜜、大棗、山葯、蓮子、韭菜、度菠菜、豆芽菜等。
據了解,「雨水」是立春後的第二個節令,知每年2月18日或19日,太陽移至黃經330度,為「雨水」節氣。該節氣有兩層含義:一是表示寒冷冬季降雪天已經過去了,從天道而降的不再是雪花,而是雨水;二是表示暖濕的氣流加強,雨水增多,專有利於莊稼返青生長。民諺有「春雨貴如油」之說。
氣象專家稱,「雨水」節氣是寒去熱來的轉折初期,經常會有冷空氣從西北或北部入侵我國北方大屬部地區,帶來陣陣寒意。
5、雨季怎麼保健養生?
這些天來南方幾省強對流天氣已讓我們經歷了淋漓的大雨,體驗了清新的濕意。然而,雨天帶來的不僅如此。潮濕生菌,你的皮膚和腸胃是否因此不安?風雨夾涼,你是否有「羅衾不耐五更寒」的感嘆?連日陰霾,你是否出現情緒障礙而鬱郁寡歡?專家提醒,在這樣一個多雨的季節,做好飲食、起居、心理等方面的養生保健對於身體健康十分重要。飲食:謹防腸胃病多吃除濕品
大雨可以驅走高溫,為我們帶來絲絲涼意,很多人因此胃口大開。但是多雨潮濕的夏季,往往也是腸胃病多發的季節,因此飲食衛生馬虎不得。
「多雨潮濕的季節很適宜腸道病菌和黴菌生長,因而極易誘發夏季急性腸道傳染病和食物中毒,如痢疾、腹瀉等。」郭連澍說,不衛生的食物不要吃,尤其生吃的水果和蔬菜一定要洗干凈後再吃;隔夜飯最好不吃,如果吃應先回鍋加熱;不吃直接從冰箱中取出的食品,應等其溫度回升或加熱後再吃,因為太寒涼的食物會損傷胃的陽氣,造成不適;飲食宜清淡,少吃油膩的食物,防止生熱過多;水果也要選擇一些不太膩的品種,如西瓜等,但要注意適度。
同時,可以選擇一些除濕的食物,如薏仁性涼味甘淡,有健脾利濕、補肺清熱、止瀉抗癌等作用,可以加入飯中同煮、煮湯、磨成粉服用或沖泡食用;絲瓜、木瓜可以通絡去濕;馬齒莧可去腸胃濕邪等。另外,中醫講「暑必夾濕」,食用竹葉、荷葉、西瓜翠衣等可以解暑利濕;「苦能燥濕」,多吃苦瓜、苦菜、萵筍、芹菜、蒲公英、蓮子、百合等苦味食物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起居:避免受濕邪衣被常曝曬
雖然濕漉漉的空氣對於久居北方的人來說是難得的,但是出現一段時間里過於潮濕的環境又會讓人徒生不少煩惱。郭連澍提醒,為預防濕邪侵入人體及潮濕帶來的其他皮膚病,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注意以下幾點:
根據天氣變化適時增減衣物。不管是吹空調還是外出,不可過分貪涼,防止受風、受濕、受寒。
不要淋雨,防止感冒及關節炎、風濕等疾病復發。中醫認為,「風邪易去,而濕邪黏膩最難去」,風濕病人最怕陰冷潮濕的氣候,潮濕多雨的天氣會使「老風濕」復發,也可能使一些健康人發生風濕病。
加強室內通風,但晚上睡覺前最好關上窗戶,或著將窗戶開一窄縫,拉上窗簾,睡覺時蓋好被子,不要著涼。
衣服一定要晾乾,被褥經常清洗晾曬,防止多雨潮濕天氣滋生病菌導致蕁麻疹、丘疹性蕁麻疹、濕疹、接觸性皮炎等皮膚病。布藝沙發很容易吸潮,要保持沙發的清潔,定期除塵,另外最好定期清洗。還要把拖把消毒清潔,洗後放在通風的房間。
雨季纏綿而又漫長,陰霾的天空總給人一種快塌下來的感覺,人的心情也跟著在風雨中惆悵起來。郭連澍說,雨天氣壓低,人體會感到胸悶氣短,心情也會變得郁悶。另外,在雨天特別是連雨天,人體內甲狀腺素及腎上腺素的濃度相對降低,使得細胞的生理功能減弱,易產生煩躁、焦慮、抑鬱等情緒或心理障礙。
1.找一件自己感興趣的、能使自己快樂的事情來做,藉此放鬆心情。
2.多到室外空氣清新、場地寬敞的地方進行運動,如散步、跑步、練太極拳、跳健身舞等。
3.多參加娛樂活動或其他社交活動,多和他人進行交流。
4.增加糖類攝入,以提高血糖水平、增加活力、減輕憂郁,但糖尿病患者除外。另外,可適當服用復合維生素B類、谷維素等,調節精神情緒。
在炎熱和多雨的夏季,高溫與悶濕並存。很多人喜歡吹空調,這樣極易導致感冒、發燒、咽喉疼痛、食慾不振等,小孩易出現受涼或腹瀉等症狀。
炎夏雨季養生好建議建議一,
多喝綠茶和白開水,並適當安排一些與平常不同的生活、工作方式,改換一下「霉變」的心情:多和他人進行交流,增加糖類攝入,以提高血糖水平、增加活力、減輕憂郁,另外,可適當服用復合維生素B類、谷維素等調節精神情緒。少吃肥膩、甘甜的食物。也不要暴飲暴食、酗酒,因為飲食沒有節制、肥膩味甘的食物吃得過多會加劇濕熱蘊結於脾胃。
建議二,日常飲食首推清熱祛濕、健脾和中的食物。冬瓜、綠豆芽、小白菜、苦瓜等能清熱;薏苡仁、芡實、赤小豆等能利水滲濕。薏苡仁粥、赤豆粥等都是這一季節不錯的選擇。
建議三,要格外注意食品的衛生和新鮮度。這個季節食物很容易霉變,誤食霉變食品易引發胃腸炎,甚至食物中毒。
建議四,兒童不宜吃過多的瓜果和冷飲。兒童的消化功能原本就較弱,如果再貪食冷飲或瓜果,會出現大便不成形、厭食、睏乏等脾濕症狀。
建議五,常備藿香正氣水。如出現四肢沉重、嗜睡等現象,可適當服用藿香正氣水,以抵禦濕熱的侵襲。如果因脾胃虛弱,出現易疲倦、四肢無力、氣短、胃口不佳等表現,可用黨參、黃芪、白術、甘草等和胃化濕、益氣健脾的葯物。
衣服一定要晾乾,防止多雨潮濕導致蕁麻疹、丘疹性蕁麻疹、濕疹、接觸性皮炎等皮膚病。不要淋雨,防止感冒及關節炎、風濕等疾病復發。也可能使一些健康人發生風濕病。如果穿涼鞋走在雨水裡,回到家要及時把腳擦乾,換上乾燥的鞋子。少穿透氣性差的雨鞋和運動鞋,內褲、鞋襪濕後要迅速更換,清洗後以風筒吹乾,保持乾爽也是防止真菌感染的最好方法。
建議六,最好早睡早起,中午小憩片刻。
6、梅雨季節保健養生要注意什麼
家世比家居為您解答:
1、保持家居衣物乾燥
梅雨期濕度大,真菌很活躍,皮膚癬容易在身體各部位蔓延,運動或流汗後應立即沐浴、更衣,保持乾爽。少穿又厚又緊的牛仔褲或緊身褲,盡量穿棉質內衣。涉水、淋雨、出汗後應及時將身體擦乾並換下汗濕的衣服。
大家要注意保持家居衣物通風乾燥,衣服要常洗常換,如果衣服曬不到太陽,不妨用烘乾機、吹風機等弄乾衣物。可用樟腦丸、防霉餅、竹炭、木炭製品等防霉、除濕用品,降低衣櫥、鞋子裡面的濕度。
梅雨天更加要注意保持鞋子乾爽,如果有多雙鞋子可以換著穿,讓鞋子通風透氣。即使再熱,記得晚間睡覺鋪條小毯子,搭上薄被子,以免著涼。出門前,先關空調,開窗適應室外溫度,再換薄衣出行。
2、預防食物霉變
陰雨天氣,空氣悶熱、潮濕。這種環境下,食物極易發生霉變,食用後會引起急、慢性中毒。霉變產生的毒素常見的有黃麴黴毒素、青黴類毒素和鐮刀菌毒素。一般清洗、燒煮等方法,無法清除黴菌毒素,即使煮熟煮透也會發生食物中毒。因此,一旦發現食物外觀或味道異常,應立即停止食用,並及時丟棄。
梅雨季節,如何預防霉變?一是乾燥保存。干香菇、木耳、筍乾等干貨一定要密封保存,防止受潮,有條件的應在容器內放置乾燥劑;米、面等糧食製品,應儲存在通風乾燥處,可大幅降低黴菌產毒量。如蛋糕、牛奶、肉、蛋等易腐敗變質的食物,就一定要及時冷藏。在低溫條件下,黴菌繁殖速度會減慢。在0℃-4℃的冷藏條件下,肉類食品可保存20天。
盡量做到少量、多次,多吃新鮮、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建議將剩菜剩飯倒掉,避免食用變質米飯和變質的蔬菜。一旦誤食霉變食物,引起中毒,應盡快送到醫院救治,並盡可能保留樣品,供專業人員救治時參考。
3、保持室內通風
不要以為梅雨季節來了,家裡就要天天關門關窗,不透一丁點兒風。這樣子做也是不對的,空氣不流通更會導致蟎蟲的滋生。每天看情況開門開窗,在有風的情況之下,要適當開門開窗,保持室內通風。
可以使用短時間的空調抽濕,但不能長時間開著空調,不利於空氣的新鮮。可將吸濕盒用於局部除濕,如放在壁櫃、衣櫃、鞋櫃內。傢具及時清除表麵灰塵,可適當放一些乾燥劑來保持乾燥,適時讓家電進入待機狀態,驅散機體裡面的潮氣。
專家提醒:梅雨季節不宜用水或者潮濕拖把拖地,如果地板不慎被雨水打濕,應及時用棉布吸干,切勿用電熱器烘乾或在陽光下暴曬。
4、准備防曬用品
對於防曬這件事,幾乎每個妹子都知道,無論是陰天還是晴天,都要做好防曬。但你知不知道,即使是雨水不斷的日子,你也要做好防曬工作。
白天出行前准備防曬用品,如陽傘、遮陽帽、墨鏡等。正午時分,避免在太陽下運動,易虛脫。出門隨帶鹽汽水或綠茶,適當補充水分,能減緩勞累症狀。晚間飯後,休閑娛樂,酌情活動,散步慢走。
梅雨季節如何養生 9個要點要留意
相對晴天來說,梅雨季節的防曬產品指數不需要太高,能做到日常防護就可以了。但在質地選擇上,因為氣溫高空氣濕度大,最好選擇水乳狀等流動性比較好的防曬乳,不然,過於厚重的產品不光會讓肌膚不透氣容易出油,還很容易堵塞毛孔。
5、注意平時多鍛煉
梅雨時節氣壓較低,人體血液內的含氧量相對較低,體質不好的人就會覺得有些憋悶。對於原來就有高血壓、心臟病或哮喘病的人來說,這種感覺更加明顯。因此,在梅雨季節里,要注意適當運動。
運動後會感覺神清氣爽,精力充沛。雖然最近經常下雨,早晚鍛煉不方便,但只要重視,養成習慣,哪兒都有鍛煉的機會。比如:早上上班,提前幾站下車,走到辦公室;不坐電梯,走樓梯;少騎車,少開車,多走路;在家裡認真做幾十個俯卧撐;在辦公室里工作一段時間後起身動動、走走。
在鍛煉時間上也要掌握,不必過早,可選在傍晚時間段進行鍛煉。陰雨天氣不要外出運動。
7、梅雨時節是疾病多發的季節,不注意養生容易生病,那麼梅雨季節該怎麼養生呢?
梅雨季節是疾病多發的時節,不注意養生是容易生病的。那麼梅雨季節如何養生呢?
我覺得要從幾個方面來做:
1、注意多鍛煉
梅雨時節,氣壓往往比較低,體血液內的含氧量也相對較低,對於體質不好的人就會覺得有些憋悶。對於原來就有高血壓、心臟病或哮喘病的人來說,這種感覺更加明顯。因此,在梅雨季節里,要注意適當運動。
2、保持室內通風
不要以為梅雨季節來了,家裡就要天天關門關窗,不透一丁點兒風。這樣子做也是不對的,空氣不流通更會導致蟎蟲的滋生。每天看情況開門開窗,在有風的情況之下,要適當開門開窗,保持室內通風。
3、預防食物霉變
陰雨天氣,空氣悶熱、潮濕。這種環境下,食物極易發生霉變,食用後會引起急、慢性中毒。霉變產生的毒素常見的有黃麴黴毒素、青黴類毒素和鐮刀菌毒素。一般清洗、燒煮等方法,無法清除黴菌毒素,即使煮熟煮透也會發生食物中毒。因此,一旦發現食物外觀或味道異常,應立即停止食用,並及時丟棄。
4、保持家居衣物乾燥
梅雨期濕度大,真菌很活躍,皮膚癬容易在身體各部位蔓延,運動或流汗後應立即沐浴、更衣,保持乾爽。少穿又厚又緊的牛仔褲或緊身褲,盡量穿棉質內衣。涉水、淋雨、出汗後應及時將身體擦乾並換下汗濕的衣服。
總之,梅雨時節由於天氣潮濕,不注意養生是極容易生病的,我們需要多加註意,祝大家都有一個好身體哦!
8、夏季多雨天如何保健養生
多雨潮濕的季節易誘發夏季急性腸道傳染病和食物中毒,如痢疾、腹瀉等。也是腸胃病多發的季節,因此飲食衛生馬虎不得。
尤其生吃的水果和蔬菜一定要洗干凈後再吃;隔夜飯最好不吃,如果吃應先回鍋加熱;不吃直接從冰箱中取出的食品,應等其溫度回升或加熱後再吃,因為太寒涼的食物會損傷胃的陽氣,造成不適;
飲食宜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慎食高脂、高糖、高鹽等油膩或辛辣的食物,尤其是老人和小孩,胃腸功能較弱,夏天消化功能差,應節制飲食;可以選擇一些健脾除濕的食物,如薏仁、絲瓜、木瓜、馬齒莧等;
水果也要選擇一些不太膩的品種,如西瓜等,但要注意適度;食用竹葉、荷葉、西瓜翠衣等可以解暑利濕;「苦能燥濕」,多吃苦瓜、苦菜、萵筍、芹菜、蒲公英、蓮子、百合等苦味食物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雨天氣壓低,當空氣濕度大時,人的精神容易出現疲憊、煩躁不安、極易發怒等症狀。多喝綠茶和白開水,並適當安排一些與平常不同的生活、工作方式,改換一下「霉變」的心情:多和他人進行交流,增加糖類攝入,以提高血糖水平、增加活力、減輕憂郁,另外,可適當服用復合維生素B類、谷維素等調節精神情緒。
不要淋雨,防止感冒及關節炎、風濕等疾病復發。也可能使一些健康人發生風濕病。如果穿涼鞋走在雨水裡,回到家要及時把腳擦乾,換上乾燥的鞋子。少穿透氣性差的雨鞋和運動鞋,內褲、鞋襪濕後要迅速更換,清洗後以風筒吹乾,保持乾爽也是防止真菌感染的最好方法。
多通風換氣,加強室內空氣流動,衣服一定要晾乾,晴天時不妨曬曬太陽。
9、雨水如何養生 3種食療方最實用
多喝湯粥養脾胃
雨水時節,人的脾胃容易虛弱,此時應多食湯粥以滋養脾胃。湯粥容易消化,不會加重脾胃負擔,山葯粥、紅棗粥、蓮子湯都是很好的選擇。如果將湯粥配上適當的中葯做成葯膳還能滋補強身。如可根據初春時節肝氣旺盛的特點,在葯膳中加入沙參、西洋參、決明子、白菊花、首烏粉等升發陽氣之葯材。
脾胃虛弱的人應避免進食餅乾等干硬食物。因為干硬食物不僅不好消化,還可能給胃黏膜造成損傷。另外,老年人脾胃功能不好,此時應以流食和松軟的食物為主,這類食物可以促進人體對營養的吸收。最後,晚餐要盡量少吃,因為如果晚餐過量,則可能造成消化不良的症狀,還會影響睡眠,「胃不合則卧不安」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不吃辣,放燥熱
雨水時節,空氣濕度增加,但氣溫仍然很低,因此此時的天氣寒中帶濕。在這種環境下,人體往往預熱壅阻。此時若吃燥熱的食物無異於「火上澆油」。預熱讓人想吃涼東西,但吃涼過多,則會使臟腑為濕寒所傷,出現胃寒、腹瀉等症狀。所以,雨水時節飲食應以中庸為原則,不吃生冷之物,也不能吃大熱之物。冷飲、辣椒都是應當慎食的,尤其要注意的是要少喝酒,特別是白酒。
高蛋白,御春寒
雨水時節還屬於早春,寒流經常光顧,晝夜溫差也較大。在寒冷的條件下,人體內的蛋白質加速分解,從而使人的抗病能力降低。所以,此時人體就需要攝入足夠的熱量來保持體溫,應對寒冷。魚、蝦、雞肉、牛肉、豆製品等含有較高的熱量和豐富的蛋白質,所以此時應該多吃。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此時飲食也應該多吃一些比較容易消化且富含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品,牛奶、酸奶、蛋類都是比較合適的食物。
雨水最應該吃的食物
山葯
養生功效:雨水時節,寒氣未消,濕氣又至。山葯可以健脾利濕、護衛脾胃陽氣、提高免疫力,還能調理脾胃、提高食慾,所以雨水時節應該多吃一些山葯。
挑食標准:皮外無傷,斷層純白如雪,黏液多,水分少的山葯品質較好。
食而有道:最好去皮食用,因為山葯帶皮食用容易產生麻、刺等異常口感。
山葯比較易熟,所以不能煮得太久,否則會造成營養物質的流失,因此燉山葯時應該先放其他食材和調味料,最後放入山葯。
適可而止:85克/次。
5. 雨水的食譜
(1)百合蓮子湯
【材料】百合、蓮子、山葯各50克,紅棗、水發銀耳各20克。
【調料】冰糖適量。
【做法】
①百合洗凈;紅棗洗凈,去核;蓮子洗凈,去心;山葯去皮,洗凈,切塊;銀耳洗凈,去蒂,撕小朵。
②取一大碗,放入百合、紅棗、蓮子、山葯、銀耳,倒入清水,浸泡1小時,放入百合、蓮子、山葯、紅棗,小火煮至熟軟,加入銀耳煲1小時,倒入冰糖,攪勻即可。
(2)竹蓀蓮子絲瓜湯
【材料】鮮蓮子、水發玉蘭片各50克,水發竹蓀40克,嫩絲瓜500克。
【調料】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
①竹蓀洗凈,去頭,切塊;鮮蓮子焯5分鍾,去衣、心;嫩絲瓜洗凈,去皮、瓢,切片;玉蘭片洗凈。
②各料入鍋,加水小火煮30分鍾,瀝水,放湯碗中。
③鍋內放入鹽、味精,大火煮沸,倒入湯碗內即可。
6. 人群養生
1. 男士
(一)初春就要開始養脾胃
根據中醫理論,肝屬木,主升發,所以春季肝氣比較旺盛;脾屬土,所以脾土易為肝木所克,春季養生失當則可能傷及脾臟,影響脾胃的功能。而雨水過後不斷增多的降水也容易帶來濕邪,影響脾胃,所以,雨水前後調養脾胃十分重要。
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根本,如果脾胃出現病變,人體健康將受到巨大損害,如胃納容易出現食慾不振等症狀;脾運失調則可能出現食後腹脹、便溏等症狀。脾胃的病變還會影響其他疾病的治療效果,使人體對葯物的吸收大打折扣。
雨水時節保養脾胃應注意:飲食要有規律,不宜過飽;食物以清淡為主,少食油膩厚味;營養均衡,不偏食,多食五穀雜糧;禁食過冷或者過熱的食物;不要勉強飲食,如果不渴卻強飲則傷胃,不餓而強迫進食則傷脾。
來自:卿春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