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學的專業是國家職業《高級中醫特色調理師》和國家職業中級《反射療法師》在開《中醫康復理療養生館》,
你學的那個都只能算是職業技能,所獲得的也只是國家承認的職業技能資格。但是你要開的卻帶有中醫二個字,如果只是理療養生,那肯定會給你辦,但是帶中醫就不行了。因為要中醫師資格證。就好像開診所一定要有醫師證一樣。
另外你可以去衛生部門或者更高級別的如工商局去咨詢一下,看怎麼說。
2、現在中醫養生行業還能賺錢嗎?考察了堯順堂特色理療想加盟來著
大健康產業是永遠的朝陽行業,畢竟是人都是會生病的,既然已經選擇好了,做就是了,養生是現在社會人人都需要的。
3、為什麼說食療是中國養生的特色?
為什麼說食療是中國養生的特色??
食物療法,是利用食物進行防病治病,或促進病體康復,是以食品的形式來具體應用。它既不同於葯物療法,也與普通的膳食有很大的差別。
食物療法與葯物療法的關系
食物療法和葯物療法有很大的不同。食物治病最顯著的特點之一,就是「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對人體基本上無毒副作用。也就是說,利用食物(谷肉果菜)性味方面的偏頗特性,能夠有針對性地用於某些病證的治療或輔助治療,調整陰陽,使之趨於平衡,有助於疾病的治療和身心的康復。但食物畢竟是食物,它含有人體必需的各種營養物質,主要在於彌補陰陽氣血的不斷消耗。因此,即便是辨證不準確,食物也不會給人體帶來太大的危害。正如名醫張錫純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所說「食療病人服之,不但療病,並可充飢,不但充飢,更可適口,用之對症,病自漸愈,即不對症,亦無他患」。因此,食物療法適應范圍較廣泛,主要針對亞健康人群,其次才是患者,作為葯物或其他治療措施的輔助手段,隨著日常飲食生活自然地被接受。
食物療法寓治於食,不僅能達到保健強身、防治疾病的目的,而且還能給人感官上、精神上的享受,使人在享受食物美味之中,不知不覺達到防病治病之目的。這種自然療法與服用苦口的葯物相比迥然不同,它不像葯物那樣易於使人厭服而難以堅持,人們容易接受,可長期運用,對於慢性疾病的調理治療尤為適宜。
此外,食療用品在劑型、劑量上不像葯物那樣有嚴格的規定,不能隨意更換,它可以根據患者的口味習慣進行不同的烹調加工,使之味美色艷,寓治療於營養和美味之中。
當然,由於食物療法和葯物療法各有偏長,故在防病治病的過程中二者都是不可缺少的,應利用其所長,運用於不同的疾病或疾病的不同階段,食物療法與葯物療法相互配合,相互協同,相得益彰。
中醫食療的特點
1體現預防為主的思想。強調了飲食是人體精充氣足神旺之本。提出了:「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正確選擇食物,合理配用膳食用食物進行養生防病的正確觀念。
2注意辯證(質)食治方法。辨證論治是中醫基礎理論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醫學的特點,中醫學的精髓。中醫食養食療作為中醫學的一部分也充分體現了這一特點。在治療中,葯治的對象是針對有明顯病症特點的病員,而飲食治療適應證多為疾病的前期,或疾病後期,這些階段病症還不十分明顯,但有體質偏頗的傾向,可以認為中醫食療以辨個人的體質偏頗來施食用膳。中醫的辯證論治包涵了辨體質偏差、辨證候表現兩方面內容。食治是以辨體質偏差為主要內容的。其中施食用膳的原則仍遵循《內經》提出的「虛者補之」,出現偏虛的體質用具有補益作用的食物;「寒者熱之」,出現類似寒證的體質用具溫熱作用的食物;「熱者寒之」,出現類似熱證的體質用具寒涼作用的食物。根據近年對人體體質的研究,認為各類人群中的體質大致可分晦澀質、膩滯質、燥紅質、遲冷質、倦恍質5類。其中晦澀質、膩滯質、遲冷質均忌生冷、寒涼食物而應選用具活血、化痰利濕、溫陽散寒的食物:燥紅質應忌溫熱,而應選用偏寒涼、具補陰生津、清熱涼血的食物。根據體質選用相應的食物,即謂辯質食治。
3強調食物的四性五味。中醫學認為中葯的性質可分溫、熱、寒、涼四性。食物也可分性,但具體施食只需分溫熱、寒涼以及介於兩者之間的平性。其溫熱食物對遲冷質、倦恍質以及寒證、陽虛者適合:寒涼的食物對燥熱質以及熱證陰虛火旺者適合;食物中屬平性較多,故大多可久服長服而不致體質的偏頗,如長服寒涼食物可致脾胃虛寒,損及脾陽;長服溫熱食物可致內熱內火熾盛而致燥熱,陰虛久而生痰。五味:中葯中的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中醫食療學認為食物中也具備上述五味。但這五味是指抽象的,僅是某些食物的性能作用的代表符號而已,是中醫用以歸納解釋食物的治療機制、營養作用,以及指導臨床用葯配膳的依據之一,並非指食物的滋味的定性。如中醫食療學中認為雞是甘味,甘味具緩急、補益作用,可治療虛證。並非說雞的食用口感是甜的。
4注意飲食禁忌。中醫食療非常強調食物禁忌,除了辨質禁忌以外,認為食物與季節,食物與疾病,食物與食物,食物與葯物都有不同的禁忌。
5因人因時因地擇食。中醫食養食療學在注重辨(質)證食治的同時,也認為食物養生與治療也需根據個人的年齡、體質情況、疾病情況、季節氣候、地方區域自然環境等因素而擇食。中醫飲食治療的研究
4、我想開個中醫養生館加盟怎麼樣?比較看中的是堯順堂特色理療
您好,現代人都缺乏運動,而且有很多的不良生活習慣,導致現在的人都存在健康問題,你想開店的話,還是比較可以的。
5、中醫美容養生的優勢與特點都有哪些?
&
6、中醫養生的特色有哪些
1.理論體系獨特
中醫養生理論,以「天人相應」、「形神合一」的整體觀念為出發點,去認識人體生命活動及其與自然、社會的關系。特別強調人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協調,講究體內氣機升降,以及心理與生理的協調一致。並用陰陽五行學說、臟腑經絡理論來闡述人體生老病死的規律。尤其把精、氣、神作為人體之三寶,作為養生保健的核心,進而確定了指導養生實踐的種種原則,提出養生之道必須「法於陰陽,和於術數」廣起居有常」,即順應自然,保護生機,遵循自然變化的規律,使生命過程的節奏隨著時間、空間的移易和四時氣候的改變而進行調整。
2.以和諧適度為宗旨
養生保健必須整體協調,寓養生於日常生活之中,貫穿在衣、食、住、行、坐、卧之間,事事處處都有講究。其中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和諧適度。使體內陰陽平衡,守其中正,保其沖和,則可健康長壽。例如,情緒保健要求不卑不亢,不偏不倚,中和適度,又如,節制飲食、節欲保精、睡眠適度、形勞而不倦等,都體現了這種思想。晉代養生家葛洪提出「養生以不傷為本」的觀點,不傷的關鍵即在於遵循自然及生命過程的變化規律,掌握適度,注意調節。
3.全面調養與辨證施養相結合
根據生命的發展規律,健康是指人的軀體、精神與社會關系等各個方面都處在一個相對良好的狀態,因此養生實踐活動應該伴隨著我們生命過程的各個環節,採取多種調養方法,持之以恆地進行審因施養,才能達到目的。中醫養生一方面強調從自然環境到衣食住行,從生活愛好到精神衛生,從葯館強身到運動保健等,進行較為全面的、綜合的防病保健。另一方面又十分重視按照不同情況區別對待,反對千篇一律、一個模式,而是針對各自的不同特點有的放矢,體現中醫養生的動態整體平衡和審因施養的思想。歷代養生家都主張養生要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全面配合。例如,因年齡而異,注意分階段養生;順乎自然變化,四時養生;重視環境與健康長壽的關系,注意環境養生等。
4.適應范圍廣泛
養生保健是一生相伴,長期實踐的活動。人生自妊娠於母體之始,直至耄耋老年,每個年齡階段都存在著養生的內容。人在未病之時,患病之際,病癒之後,都有養生的必要。不僅如此,對不同體質、不同性別、不同地區的人也都有相應的養生措施。因此,養生學的適應范圍是非常廣泛的。它應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進行全面普及,提髙養生保健的自覺性,把養生保健活動看做是人生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