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冬至和立冬到底哪個才是冬天的開始
立冬是冬季的開始,立冬是冬天到來的意思。每個季節開始的節氣都有一個「立」字,四個節氣分別是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
冬至是冬季的六個節氣中的第四位,這六個分別是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按照科學的分析,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太陽照射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從冬至開始,日照將會漸長,黑夜會逐漸縮短。
而我國古代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過後,北半球氣候都進入全年中最寒冷的季節。
2、一年的,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分別是什麼時候
1、立春: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於公歷2月3-5日交節。立春,意味著新的一個輪回已開啟,乃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也。立春期間,氣溫、日照、降雨,開始趨於上升、增多。立春古稱正月節、立春節、歲首、歲旦等。這個節令有迎春行春的慶賀祭典與活動,古時候立春要貼「宜春」春貼,辭舊布新、迎春祈福,祭春神、祭太歲。
2、春分:春分表示晝夜平分。公歷3月20-22日交節。春分, 太陽直射點在赤道上,此後太陽直射點繼續北移,故春分也稱「升分」。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春分是個比較重要的節氣,它不僅有天文學上的意義:南北半球晝夜平分,在氣候上,也有比較明顯的特徵。春分時,從理論上說,全球晝夜等長(參見晨昏蒙影)。春分之後,北半球各地晝漸長夜漸短,南半球各地夜漸長晝漸短。春分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
3、立夏:夏季的開始。公歷5月05-07日交節。立夏是為 夏季之始, 小麥齊穗, 開始揚 花上漿。此時, 各種候鳥相繼入境, 並繼續播種秋作物。 農諺雲:「 立夏茭子小滿谷, 芒種玉茭大疙哚。」 立夏日 忌無雨、 無風。
4、夏至:炎熱的夏天來臨。公歷6月21-22日交節。夏至是農事很重要的節氣,氣溫升高, 天氣變熱,忌連陰 雨,有「荒谷爛麥長玉茭」 之說。「春爭日 , 夏爭時, 中 耕鋤草不宜遲」。夏至三庚入伏, 伏有三十天或四十天, 分頭伏、 中 伏和末伏。 每伏十天, 中伏有二十天的。夏至是太陽在天空位置最高的一天,在民間有「夏至一陰生」的說法。
5、立秋:秋季的開始。公歷8月07-09日交節。立秋,秋季開 始, 時在三伏之中。 有「 三 伏 不 到, 秋來到」 之說,但天氣仍然炎熱難耐, 有「秋老虎」 之說。 農事有「立了秋, 掛鋤鉤」 之說,意為莊稼不再鋤了; 還有「立罷秋, 萬事休」, 「立秋種芝麻, 老死不開花」, 意為此時各種作物不能再種了。
6、秋分:晝夜平分。公歷9月22-24日交節。秋分,秋季的一半, 此後, 北半球漸短, 夜漸長。 秋分後, 既要抓緊送糞犁地, 積極備播小麥, 又夾帶收秋,是秋季最忙時期。
7、立冬:冬季的開始。公歷11月7-8日交節。立 冬,意味著冬天的到 來,太陽過黃經為225° 。古有「冬是終了 」, 是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意思。諺有「立了冬, 把地耕,能使土裡養分增」, 「冬耕深,出 黃金」 之說。
8、冬至:寒冷的冬天來臨。公歷12月21-23日交節。冬至,太陽直射南回 歸線, 是日交九, 此後天氣漸入嚴寒。
3、短文2018年12月3日立冬一過,冬至位置平靜的一天。這樣開頭的好處是什麼?怎麼
好處就是以平鋪直敘的方式交代時間和節氣。
點出節氣的文字,一般還有為後文渲染烘托氣氛的作用。但是你只寫了開頭這句話,後文沒看到,所以此條供你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