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想問下有誰知道現在真的還存在傳說中的中國古武學嗎?
氣功發祥遠古,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據史書和醫典記載,古代氣功稱作行氣、導引、吐納、胎息、按 、靜坐、心術、內業等等,名目真是不少,說明氣功在古代就有許許多多的形式和練法,其形成一定不是出自一人一家之手,更不是哪位神靈所賜,而是很多人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共同努力的結果。 「氣功」之名最早見於晉代許遜所著《凈明宗教錄》,近代《少林拳術秘訣》一書也使用了「氣功」:一詞,但這一名稱一直未受青睞,沒能推廣。氣功這一名稱被普遍承認和使用,還是全國解放以後的事情。 氣功產生於古代的醫療衛生活動。《呂氏春秋·古樂篇》有一段記載: 「昔陰康氏之始,陰多滯伏而湛積,水道壅塞,不行其原, 民氣郁闊而滯著,筋骨瑟縮不達,故作為舞而宣導之。」陰康氏是傳說中伏麥時代的一位古帝,在炎帝神農氏之後。在陰康氏當政之初,發生了水患,由於河道淤塞不通,民眾居所被濕冷之氣浸淫,許多人為陰氣所滯,關節不暢,筋骨不達,患了風濕病。為了和病痛作斗爭,人們發現舞蹈動作可以減輕痛苦,舒展關節,於是編制出適當的舞步以宣導體內滯著之氣,這段記載所述之事可以看做是導引行氣的濫筋。1975年,在青海省樂都地區出土了一尊雙耳彩陶罐。據考證屬半山馬廠文化,距今已有4000-4500年,相當於傳說中的黃帝時代。此罐雙耳,小口,大腹,底部緊收,面積如罐口。罐體有一清晰彩繪浮塑裸體人像。這人像雙腳平放,比肩稍寬,下肢彎曲作蹲襠式,腹部微隆,雙手環抱,置於腹部之前,口張開,作吐氣狀,二目微閉,似凝視守神,面部表情平和靜穆。整個身體呈站樁功氣沉丹田的姿態。令人驚異的是,此裸體人像上身為男性,下身為女性,顯示了下陰上陽,陰陽合和的思想。專家們認為,這是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以藝術的形象顯現氣功演練的實物。這樣一個意守丹田的姿勢,對於古代提高氣功的醫療保健效果,一定起過巨大的推動作用,成為人們競相學習的榜樣。因而古代的藝術家們才創作了這樣的陶罐塑像。這尊雙耳彩陶罐充分證明,我國氣功不僅發樣甚早,而且在遠古時代就已十分流行,並已形成了相當成熟的演練方法和思想觀念。相傳黃帝時代的名醫俞附在治病時,就常使用氣功療法。《史記·扁鵲列傳》載:「上古之時,醫有俞跗,治病不以湯液醴酒。饞石、橋引、案撫、毒熨,一拔見病之應。」橋引、案撫即為氣功療法。古人設計舞蹈和氣功演練程式常常以禽獸的姿態動作為模本,禽獸的某些特殊行為和效果可能給古人以啟發。《莊子·刻意篇》說:「吹響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為壽而已矣。此導引之事,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昀」音虛,xu,即吸氣。「吹響」與「呼吸」意同,指呼氣吸氣。意恩是,通過呼吸,吐出污濁之氣,納入新鮮之氣,像老熊攀樹時那樣伸長脖頸,像飛烏翱翔大空時那樣展翅伸腳,這是氣功家們為長壽而演練的動作。在長沙馬王堆出土的珍貴文物中,有一幅帛畫《導引圖》。其年代約早於公元前168年。圖上繪制了44種導引形象,有立有卧,有蹲有坐,可辨之仿生動作有鷂背、壑狼、龍登、鳥伸、獼猴喧嘩、鴿口、猿呼、熊經、鶴回等,煞是壯觀。該圖所載導引所治之病症包括:引 引聾、引腳積、引項、引靈中、引渴病、引痹痛、引膝病、引煩、 厥等,達十餘種,遺憾的是《導引圖》只記載了西漢早期流傳的導引術的「死」圖,題記也較少,不容易讓現代人照圖操練。令人感到慰藉的是,1984年在湖北省江陵張家山地區,考古工作者在一座西漢早期墓葬中,發現了一部先秦時代的氣功專著《引書》。它圖文並茂,記錄了先秦氣功理論、練法和治則,包括大量仿生術式。還論述了40餘種疾病(涉及內、外、婦、兒多科)的導引治療動作、時間和療程,以及四時起居、性生活宜忌,等等。讀者完全可以依照此書的指引,有選擇地進行自我操練。全部文獻生動展現了公元前2世紀以前我國氣功療法的發達景象,有力地證明了氣功是在古代醫療養生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為古代醫家所創。 春秋戰國時代,我國醫學己十分發達,而氣功在醫術中佔有重要地位。除了《導引圖風引書》之外,《行氣玉佩銘》和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帛醫書《卻穀食氣篇》也是難得的早期氣功專著。《足臂十一脈灸經調陰陽十一脈灸經》則是最早的經絡學論著,也與氣功有密切關系。 漢代成書的《黃帝內經》,為中國醫學氣功學的理論淵藪,歷代醫家必精心研讀之寶典。現存《黃帝內經》由《素問》《靈樞》兩部分組成,各包括81篇論文,流傳至今,已經漢晉唐宋各代醫家多次編補校訂。所匯論文之內容和文字風格、體例有很大差別,可斷定非一時一人之筆。其主要篇章的寫作年代,上可推至戰國,下可延至東漢,甚至更晚。可見,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黃帝內經》是一段很長的歷史時期眾多醫學學派之學術成果的總匯,集中了許多醫學大家的智慧。 在這部醫典中,有相當多的篇幅專門論述氣功養生和氣功治療。如《素問·上古天真論》主張,養生須「和於陰陽,調於四時」,「呼吸精氣,獨立守神」,「適嗜欲於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慮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意思是,生活起居要與晝夜四時等自然界的陰陽變化相適應。要節制七情六慾,不過度勞累,無怒無怨,恬靜自愉,舒暢樂觀。每天還要作吐納導引、靜坐意守等必要的氣功鍛煉,以使身體氣血通暢,與自然界保持和諧。《黃帝內經》認為,如果堅持這樣做,就可健康長壽,享盡天年。 對於氣功治療,《黃帝內經》也有不少論述,如《素問·移精變氣論》載:「古之治病,惟其移精變氣,可祝由而已。」「移精變氣」,就是精神內守,導引行氣,「祝由」,即通過語言開導,說明病因,為患者進行心理治療,也屬於氣功范疇。令人矚目的是,《黃帝內經》不僅對氣功養生和氣功療法有許多經典性的闡釋,而且還談到什麼樣的人適宜作氣功醫生。《靈樞·官能篇》說:「緩節柔筋而心和調者,可使導引、行氣。」意思說,肢節緩和,筋骨柔順,心神和調的人,可以教授他導引行氣的醫術。
2、中國古代真的存在練氣士嗎
氣功發祥遠古,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據史書和醫典記載,古代氣功稱作行氣、導引、吐納、胎息、按、靜坐、心術、內業等等,名目真是不少,說明氣功在古代就有許許多多的形式和練法,其形成一定不是出自一人一家之手,更不是哪位神靈所賜,而是很多人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共同努力的結果。「氣功」之名最早見於晉代許遜所著《凈明宗教錄》,近代《少林拳術秘訣》一書也使用了「氣功」:一詞,但這一名稱一直未受青睞,沒能推廣。氣功這一名稱被普遍承認和使用,還是全國解放以後的事情。氣功產生於古代的醫療衛生活動。《呂氏春秋·古樂篇》有一段記載:「昔陰康氏之始,陰多滯伏而湛積,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氣郁闊而滯著,筋骨瑟縮不達,故作為舞而宣導之。」陰康氏是傳說中伏麥時代的一位古帝,在炎帝神農氏之後。在陰康氏當政之初,發生了水患,由於河道淤塞不通,民眾居所被濕冷之氣浸淫,許多人為陰氣所滯,關節不暢,筋骨不達,患了風濕病。為了和病痛作斗爭,人們發現舞蹈動作可以減輕痛苦,舒展關節,於是編制出適當的舞步以宣導體內滯著之氣,這段記載所述之事可以看做是導引行氣的濫筋。1975年,在青海省樂都地區出土了一尊雙耳彩陶罐。據考證屬半山馬廠文化,距今已有4000-4500年,相當於傳說中的黃帝時代。此罐雙耳,小口,大腹,底部緊收,面積如罐口。罐體有一清晰彩繪浮塑裸體人像。這人像雙腳平放,比肩稍寬,下肢彎曲作蹲襠式,腹部微隆,雙手環抱,置於腹部之前,口張開,作吐氣狀,二目微閉,似凝視守神,面部表情平和靜穆。整個身體呈站樁功氣沉丹田的姿態。令人驚異的是,此裸體人像上身為男性,下身為女性,顯示了下陰上陽,陰陽合和的思想。專家們認為,這是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以藝術的形象顯現氣功演練的實物。這樣一個意守丹田的姿勢,對於古代提高氣功的醫療保健效果,一定起過巨大的推動作用,成為人們競相學習的榜樣。因而古代的藝術家們才創作了這樣的陶罐塑像。這尊雙耳彩陶罐充分證明,我國氣功不僅發樣甚早,而且在遠古時代就已十分流行,並已形成了相當成熟的演練方法和思想觀念。相傳黃帝時代的名醫俞附在治病時,就常使用氣功療法。《史記·扁鵲列傳》載:「上古之時,醫有俞跗,治病不以湯液醴酒。饞石、橋引、案撫、毒熨,一拔見病之應。」橋引、案撫即為氣功療法。古人設計舞蹈和氣功演練程式常常以禽獸的姿態動作為模本,禽獸的某些特殊行為和效果可能給古人以啟發。《莊子·刻意篇》說:「吹響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為壽而已矣。此導引之事,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昀」音虛,xu,即吸氣。「吹響」與「呼吸」意同,指呼氣吸氣。意恩是,通過呼吸,吐出污濁之氣,納入新鮮之氣,像老熊攀樹時那樣伸長脖頸,像飛烏翱翔大空時那樣展翅伸腳,這是氣功家們為長壽而演練的動作。在長沙馬王堆出土的珍貴文物中,有一幅帛畫《導引圖》。其年代約早於公元前168年。圖上繪制了44種導引形象,有立有卧,有蹲有坐,可辨之仿生動作有鷂背、壑狼、龍登、鳥伸、獼猴喧嘩、鴿口、猿呼、熊經、鶴回等,煞是壯觀。該圖所載導引所治之病症包括:引引聾、引腳積、引項、引靈中、引渴病、引痹痛、引膝病、引煩、厥等,達十餘種,遺憾的是《導引圖》只記載了西漢早期流傳的導引術的「死」圖,題記也較少,不容易讓現代人照圖操練。令人感到慰藉的是,1984年在湖北省江陵張家山地區,考古工作者在一座西漢早期墓葬中,發現了一部先秦時代的氣功專著《引書》。它圖文並茂,記錄了先秦氣功理論、練法和治則,包括大量仿生術式。還論述了40餘種疾病(涉及內、外、婦、兒多科)的導引治療動作、時間和療程,以及四時起居、性生活宜忌,等等。讀者完全可以依照此書的指引,有選擇地進行自我操練。全部文獻生動展現了公元前2世紀以前我國氣功療法的發達景象,有力地證明了氣功是在古代醫療養生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為古代醫家所創。春秋戰國時代,我國醫學己十分發達,而氣功在醫術中佔有重要地位。除了《導引圖風引書》之外,《行氣玉佩銘》和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帛醫書《卻穀食氣篇》也是難得的早期氣功專著。《足臂十一脈灸經調陰陽十一脈灸經》則是最早的經絡學論著,也與氣功有密切關系。漢代成書的《黃帝內經》,為中國醫學氣功學的理論淵藪,歷代醫家必精心研讀之寶典。現存《黃帝內經》由《素問》《靈樞》兩部分組成,各包括81篇論文,流傳至今,已經漢晉唐宋各代醫家多次編補校訂。所匯論文之內容和文字風格、體例有很大差別,可斷定非一時一人之筆。其主要篇章的寫作年代,上可推至戰國,下可延至東漢,甚至更晚。可見,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黃帝內經》是一段很長的歷史時期眾多醫學學派之學術成果的總匯,集中了許多醫學大家的智慧。在這部醫典中,有相當多的篇幅專門論述氣功養生和氣功治療。如《素問·上古天真論》主張,養生須「和於陰陽,調於四時」,「呼吸精氣,獨立守神」,「適嗜欲於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慮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意思是,生活起居要與晝夜四時等自然界的陰陽變化相適應。要節制七情六慾,不過度勞累,無怒無怨,恬靜自愉,舒暢樂觀。每天還要作吐納導引、靜坐意守等必要的氣功鍛煉,以使身體氣血通暢,與自然界保持和諧。《黃帝內經》認為,如果堅持這樣做,就可健康長壽,享盡天年。對於氣功治療,《黃帝內經》也有不少論述,如《素問·移精變氣論》載:「古之治病,惟其移精變氣,可祝由而已。」「移精變氣」,就是精神內守,導引行氣,「祝由」,即通過語言開導,說明病因,為患者進行心理治療,也屬於氣功范疇。令人矚目的是,《黃帝內經》不僅對氣功養生和氣功療法有許多經典性的闡釋,而且還談到什麼樣的人適宜作氣功醫生。《靈樞·官能篇》說:「緩節柔筋而心和調者,可使導引、行氣。」意思說,肢節緩和,筋骨柔順,心神和調的人,可以教授他導引行氣的醫術。
3、春戰國最流行的醫學著作哪七經
醫學著述( 春秋戰國時期)
一、簡書《萬物》
《萬物》是1977年在安徽阜陽雙古堆第二代汝陰侯夏侯灶墓出土的漢簡之一(文化部古文獻研究室,安徽阜陽地區博物館,阜陽漢簡整理小組:阜陽漢簡《萬物》,文物,(4):36,1988)。夏侯灶卒於漢文帝前元十五(公元前165)年,故《萬物》的竹簡抄本年代,在西漢初年,據竹簡「出現的'越』、'符離』等春秋時期才有的地名」,考證《萬物》的撰寫時代,可能是戰國初期或春秋時代(胡平生、韓自強:《萬物》說略,文物,(4):48,1988)。竹簡殘損嚴重,初以「雜方」名之。後胡平生、等據W001號竹簡:「……,不可聞也;萬物之本,不可不察也;陰陽之化,不可不知也」的簡文而定名為《萬物》。《萬物》殘簡共計133支,共約1100字,最長者約21.6厘米,載30餘字,其餘長短不一,字數多寡不等。敘事記物,一句一讀,兩句之間,以墨色圓點隔開,一支簡有寫二、三句者。
《萬物》的本草學成就:《萬物》的葯物種類,初步統計為71種,其中:玉石部5種,草部23種,木部5種,獸部11種,禽部4種,魚部11種,果部4種,米穀部4種,菜部4種。此外,還有「莫盜」、「鼠享」、「大發」、」石卦」等待考。分析《萬物》所記載葯物,絕大多數為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觸到的東西,這是葯物早期發展階段的一個特徵。從「蜀椒」來說,可以推測,這在戰國初期或春秋時代,各地之間的葯物交流就早已存在。
《萬物》記載葯物治療的疾病,初步統計有病名31種,其中有的「澮」等個別病名尚待考證。這些疾病,包括內、外、五官、神經等各科疾病。《萬物》所記載的病證,如寒熱、煩心、心痛、氣臾、鼓脹、瘺、痤、折、痿、癰、耳、惑、睡、夢噩、失眠、健忘等,皆流傳於後世,其中有的至今仍被沿用。
《萬物》記載的葯物功用,有很多不僅與後世本草學相符合,而且至今仍在臨證醫療中被應用。《萬物》關於葯物的採集,幾乎沒有記載。但加工炮製,則已記載有「煮」、「焙」、等幾種原始方法。對葯物服法與禁忌的記載亦極為簡略,只有一條與服法或禁忌有關,如:「服烏喙百日令人善趨也」。烏喙,即烏頭,有毒。由於應用適當炮製方法,可以降低烏頭的毒性。因此雖不確切但可初步推測為服食烏頭。
分析各方面的資料,《萬物》的撰述年代應早於五十二病方,《萬物》的出土,填補了中國本草史和醫學史上戰國初期至春秋時代之間的空白,提供了十分珍貴的文獻資料。
二、馬王堆出土醫書
1972年初至1974年初,考古工作者相繼對長沙市東郊的一、二、三號漢墓進行了發掘。經考證,其中一號漢墓的墓主是西漢長沙國國相侯利蒼的妻子,名叫辛追;二號墓的墓主即利蒼本人;三號墓的墓主則是利蒼的兒子。在這群墓葬中,出土了大批稀世的文獻資料,包括許多已經失傳了的醫葯文獻。
在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帛書中,有古醫書《足臂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灸經》甲本、《脈法》、《陰陽脈死侯》、《五十二病方》、《卻穀食氣》、《陰陽十一脈灸經》乙本、《導引圖》、《養生方》、《雜療方》和《胎產書》等。以上十一種,由於《陰陽十一脈灸經》有甲、乙兩種本子,文字基本相同,可以算一種,所以實際上是十種。馬王堆三號漢墓還出土竹木簡200支。全部是醫書,分為《十問》、《合陰陽》、《雜禁方》、《天下至道談》等四種,以上帛書和訂木簡醫書共計為十四種。這些都是後世已經失傳的古醫書。
1、兩部古脈灸經
馬王堆漢墓帛書《足臂十一脈灸經》(以下簡稱《足臂》)和《陰陽十一脈灸經》甲、乙本(以下簡稱《陰陽》),全面論述了人體十一條經脈的循行走向及所主治的疾病。這是我國目前發現最早論述經脈學說的文獻。從成書的年代來看,在兩部脈經中,《足臂》最為古樸,《陰陽》則稍晚,而《靈樞·經脈》比兩部脈灸經都晚,我們可以說,兩部脈灸經是《靈樞·經脈》的祖本。其主要依據是:
第一,兩部脈灸經只記載了人體的十一條經脈,和《靈樞·經脈》相比,少了一條手厥陰經。《內經》的十二經脈,是在帛書十一條經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第二,在經脈的循行走向上,《內經》所述十二經脈互相銜接,循行走向很有規律;而帛書所載十一條經脈互不銜接,循行走向只偏重於某些部位。
第三,在兩部脈灸經中,看不出各條經脈與臟腑有什麼必然聯系,即使偶有聯系,也無規律可循。
第四,兩部脈灸經對經脈的命名尚不統一,有些命名比較原始。
2、帛書《五十二病方》
帛書《五十二病方》,現存一萬余字,全書分52題,每題都是治療一類疾病的方法,少則一方、二方,多則二十餘方。現存醫方總數283個,用葯達247種,書中提到的病名有103個,所治包括內、外、婦、兒、五官各科疾病。內科病的治療在全書中所佔比重不大,但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治療內科病的水平。如該書對「癃」即淋病的治療,處方合理,且大多為現今臨床所沿用。尤其是血淋、石淋、膏淋、女子淋的分證治療,可以說是對淋病進行辨證論治的雛型。全書以外科病所佔比重為最大,也最為突出。該書在論述疽病的治療時,已初步運用了辨證論治的原則,其處方講究加減化裁,注意對證用葯。例如:「睢(疽)病,冶白薟(蘞)、黃蓍(耆)、芍樂(葯)、桂、姜、椒、朱(茱)臾(萸),凡七物。骨睢(疽)倍白簽(蘞),(肉〕睢(疽)(倍)黃蓍(耆),腎睢(疽)倍芍葯,其餘各一。並以三指大最(撮)一入懷酒中,日五六飲之,……。」
這就是說,一般疽病用白蘞、黃耆、芍葯、桂、姜、椒、茱萸等七味葯物通治,但必須注意辨證,症狀不同,則用葯的分量亦各有區別。
《五十二病方》在論述痔瘡的治療時,除了運用各種葯物療法外,還記載了精彩的手術療法。
其它所載治法多種多樣,除了以內服湯葯為主之外、還有大量的外治法,如敷貼法、煙熏或蒸氣熏法、熨法、砭法、灸法、按摩療法、角法(火罐療法)等。治療手段的多樣化,也是當時醫療水平提高的標志之一。
3、《卻穀食氣》與《導引圖》
帛書《卻穀食氣》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的氣功導引專著。帛書《卻穀食氣》篇幅較長,原文有將近500字,惜因殘損太甚,現今可辨認者僅270餘字。從現存《卻穀食氣》的殘文來看,它主要記載的是導引行氣的方法和四時食氣的宜忌。該篇認為,要根據月朔望晦和時辰早晚及不同的年齡特徵來行氣,講究呼吸吐納,盡量吐故納新,做好深呼吸。
帛畫《導引圖》,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醫療體操圖。經復原後,此圖長約100厘米,高約50厘米。在這幅色彩絢麗的導引圖上,描繪了44個不同性別年齡的人在做各種導引動作。他們分別列成四排,每排11人,人象高9~12厘米。這些人物形態逼真,姿勢各殊,服裝各異,一個個栩栩如生,都在凝神操練。這44人的動作姿態大致可分為三類:一為呼吸運動,一為活動四肢及軀乾的運動,一為持械運動。如「引聾」,即以導引防治耳聾,「引脾病」,即以導引防治痹證或腹痛。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料。
在帛畫《導引圖》中,還有許多模仿動物動作的導引術式。在以仿生動作作為導引術式這一點上,對後世的影響是很大的。
4、帛書《養主方》、《雜療方》和《胎產書》
帛書《養生方》殘損相當嚴重,估計原書有6000字左右,現僅存3000餘字。該書正文在前,目錄在後,原有標題卅二個,經整理後尚可辨認者有27個,如「老不起」、「為醴」、「益甘」、「病最種(腫)」、「莖(輕)身益力」、「除中益氣」等。
從全書內容來看,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類是健身補益方,主要用於強身健體,增強筋力,黑發益氣美色等。一類是補益性機能的。
該書在敘述胎兒逐月發育的狀態時,曾經明確地寫道:「三月始脂,果隋宵效,當是之時,未有定義(儀),見物而化。是故君公大人,毋使朱(侏)儒,不觀木(沐)侯(猴)等等。這是最早對胎教的論述,認為孕婦的飲食起居,所見所聞,思想情志等,都將對胎兒發育的優劣,乃至胎兒性別的形成等,產生直接的影響。
三、江陵張家山醫簡
1983年底至1984年初,湖北省荊州地區博物館在挖掘江陵縣張家山M247、M249、M285三座西漢初州古墓時,相繼發現了大批竹簡。其中以M247出土的竹簡最多、達1000多枚,大部分貯藏在竹簡(箱)內,保存較完整,字跡清晰。除了法律、軍事、數學和遣冊等類文獻外,還有兩種醫書,題名為《脈書》和《引書》。據張家山漢簡整理小組對墓葬形制、出土器物以及M247隨葬竹簡的歷譜推算,其墓葬年代為西漢呂後至文帝初年(約公元前2世紀中期),與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墓葬年代漢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同期或稍早。
1、《脈書》述要
《脈書》共2028字,約在西漢初期被抄寫在65枚竹簡上,其內容可分五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論述病候,自頭至足依次敘述了67種疾病的名稱及簡要症狀,涉及內、外、五官、婦、兒科病症,其中內科病約佔2/5,不同於馬王堆醫書《五十二病方》側重於外科病;第二部分內容與馬王堆醫書《陰陽十一脈灸經》甲、乙兩本完全相符,且所保存的文字較甲本多332字、較乙本多122字,使《陰陽十一脈灸經》在更大程度上得以復原成為可能。第三部分內容與馬王堆醫書《陰陽脈死候》基本相同,且多出69字,其中說:「夫留(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以其動。動則實四支(肢)而虛五臧(臟),五臟虛則玉體利矣。」是目前書已知古籍中最早甲「流水」與「戶樞」的比喻論述人體運動有利健康的原理。第四部分,用四言韻體論述人體骨、筋、血、脈、肉、氣等6種組織或生理機能及其發病為「痛」的癥候特徵;第五部分內容與馬王堆帛書《脈法》基本相同,且多出124字,因而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彌補帛書缺文。
2、《引書》述要
《引書》共3235字,約西漢呂後二年(公元前186年)前抄寫在113枚竹簡上,其內容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論述四季養生之道,篇首指出:「春產(生)、夏長、秋收、冬藏(藏),此彭祖之道也」,接著依四季之序介紹各季的養生方法,這一部分的基本精神與《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所載養生·養長·養收·養藏之道相同,即養生必須順應自然界的運行規律。
第二部分論述導引術式及其作用。
總之,《引書》共載導引術110種,除去重復者還有101種。其中述術式者85種,用於治病有50種,僅述功用者有16種。可見,漢初以前運用導引治療疾病已經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引書》是漢初之前醫療導引術的一次總結。
《引書》所載導引術與馬王堆帛畫《導引圖》相比較,兩者風格相近,命名原則相同。而《引書》所載導引種數更多。內容更豐富,除了折陰、熊經、引膝痛、引聾和引頹等5種導引名稱相同(其中3種名同術異)外,帛畫所載導引數只有《引書》的2/5左右,而且單個動作的靜態畫面,很難反映導引的動態過程,更難描述呼吸、意念方面的要領,《引書》則可以彌補這些不足。總之,《引書》的發現,為研究漢以前導引術提供了極為珍貴的資料。
《引書》第三部分討論了致病因素、防治方法以及養生理論等問題。
總之,江陵張家山醫簡的發現,對於中國醫學史研究具有重大的意義。譬如,它改寫了一些中國醫學史上的最早記錄,如《引書》記載下頜關節脫位整復術和叩齒術,較晉代葛洪的記錄要早四五百年等等。隨著研究的深入,將越來越顯示它的重要價值。
四、《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簡稱《內經》,是託名黃帝及其臣子岐伯、雷公、鬼臾區、伯高等論醫之書。《黃帝內經》包括《靈樞》和《素問》兩部分,各卷81篇,共80餘萬言。
《黃帝內經》的著作時代,至今尚無定論。從其內容看,非一人一時之作,但一般認為其主要內容是反映戰國時期醫學理論水平的,基本定稿時期應不晚於戰國時期。當然,其中有些內容可能出於秦漢及六朝人之手。
《黃帝內經》所引古代醫籍。有《上經》、《下經》、《揆度》、《陰陽》、《奇恆》、《經脈》段逕貳ⅰ堵鼉返取K得髟凇賭誥分耙延行磯嘀忠絞榱鞔妒饋?br> 經絡與針灸,在《黃帝內經》中,居於主體地位,繼承和發展了馬王堆帛書《足臂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灸經》、《脈法》、《陰陽脈死侯》和張家山漢簡《脈書》,乃至扁鵲等的經絡學說和針刺治療經驗,在針刺治療上,不僅突破了上述帛簡醫書和《五十二病方》等只採取灸法的水平,同時也遠比《史記·扁鵲傳》記載的治療經驗更加具體和系統。在《黃帝內經》中,《靈樞》:經脈篇、經別、經筋,更加完整和系統地論述了經絡學;《靈樞》:九針十二原、九針論等篇,論述了針刺器材的制備;《素問》:氣穴、氣府、骨空、水熱穴等各篇,論述了腧穴分布;《靈樞》:九針十二原、邪客等各篇,論述了持針法則;《素問》:八正神明、離合真邪等各篇,論述了針刺的補瀉方法;《靈樞》:診要經終、禁例等各篇,論述了針刺禁忌等,以及各種疾病的針刺療法。
陰陽五行學說被引入醫學,最早是秦國醫和,馬王堆帛書《陰陽十一脈灸經》中的「病至則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驚」,也反映了五行學說的內容,這段文字後來載入《靈樞·經脈篇》,《素問·脈解篇》說:「所謂甚則厥,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者,陽氣與陰氣相薄,水火相惡,故惕然而驚也。」說明陰陽五行學說,已被引入醫學理論中。
《黃帝內經》撰成之初,在戰國時代可能為《黃帝脈書》、《扁鵲脈書》等20餘種單行本。西漢後期,劉向、劉歆父子校書,始由李柱國等校定為《黃帝內經》十八卷。到東漢初班固撰《漢書》時,這些醫籍的傳本仍被完整保存,而載於《漢書·藝文志》。東漢末張仲景撰《傷寒雜病論》、魏末皇甫謐撰《針灸甲乙經》時,《漢書·藝文志》的十八卷本《黃帝內經》傳本即已不復存在,不僅被分割為《素問》、《九卷》或《針經》兩書,而且「亦有所亡失」。
1、《靈樞》,亦稱《九卷》、《針經》、《九靈》、《九墟》等。漢魏以後,由於長期抄傳出現多種不同名稱的傳本,唐·王冰所引用古本《針經》傳本佚文與古本《靈樞》傳本佚文基本相同,說明為一共同的祖本,但與南宋史崧發現的《靈樞》傳本(即現存《靈樞》傳本)則不盡相同。史載北宋有高麗獻《針經》鏤版刊行,今無書可證。至南宋初期,《靈樞》和《針經》各種傳本均失傳。紹興二十五年(1155),史崧將其家藏《靈樞》九卷八十一篇重新校正,擴展為二十四卷,附加音釋,鏤版刊行。至此,《靈樞》傳本基本定型,取代各種傳本,而一再印行,流傳至今。
2、《素問》,在漢魂、六朝、隋唐各代皆有不同傳本。為張仲景、王叔和、孫思邈、王燾等在其著作中所引用。主要有:(1)齊梁間(公元6世紀)全元起注本,是最早的注本,但當時其中的第六卷已亡佚,實際只有八卷。這個傳本先後被唐·王冰、宋·林億等所引用,至南宋以後失傳。(2)唐、王冰注本,唐·寶應元年(762),王冰以全元起注本為底本注《素問》,將已亡佚的第七卷,以七篇「大論」補入,到北宋·嘉祐·治平(1057~1067)年間,設校正醫書局,林億等人在王冰注本的基礎上進行校勘,定名為《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雕版刊行,而定型。
《黃帝內經》的著成,標志著中國醫學由經驗醫學上升為理論醫學的新階段。《黃帝內經》總結了戰國以前的醫學成就,並為戰國以後的中國醫學發展提供了理論指導。在整體觀、矛盾觀、經絡學、臟象學、病因病機學、養生和預防醫學以及診斷治療原則等各方面,都為中醫學奠定了理論基礎,具有深遠影響。歷代著名醫家在理論和實踐方面的創新和建樹,大多與《黃帝內經》有著密切的淵源關系。
《黃帝內經》的著成,不僅在中國受到歷代醫家的廣泛推崇,即使在國外的影響也不容低估。日本、朝鮮等國都曾把《黃帝內經》列為醫生必讀課本,而部分內容還先後被譯成英、法、德等國文字,在世界上流傳。近年來一些歐美國家的針灸組織也把《黃帝內經》列為針灸師的必讀參考書。
望採納謝謝
4、黃帝內經大概講的是什麼?裡面哪些內容對陰陽調和有益?
《黃帝內經》是一本綜合性的醫書,在黃老道家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從整體觀上來論述醫學,呈現了自然、生物、心理、社會"整體醫學模式"。 其基本素材來源於中國古人對生命現象的長期觀察、大量的臨床實踐以及簡單的解剖學知識。《黃帝內經》奠定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以及治療的認識基礎,是中國影響極大的一部醫學著作,被稱為醫之始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之作,不僅僅是一部經典的中醫名著,更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化巨著,以生命為中心,從宏觀角度論述了天、地、人之間的相互聯系,討論和分析了醫學科學最基本的命題——生命規律,是一部圍繞生命問題而展開的百科全書。
<篇名>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
黃帝曰∶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
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
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
陽化氣,陰成形。
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氣生濁,熱氣生清。
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脹。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
故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雲出天氣。
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
水為陰,火為陽,陽為氣,陰為味。
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
味傷形,氣傷精,精化為氣,氣傷於味。
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
味濃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濃者為陽,薄為陽之陰。
味濃則泄,薄則通。
氣薄則發泄,濃則發熱。
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
壯火食氣,氣食少火。
壯火散氣,少火生氣。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重寒則熱,重熱則寒。
寒傷形,熱傷氣。氣傷痛,形傷腫。
故先痛而後腫者,氣傷形也;先腫而後痛者,形傷氣也。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干,寒勝則浮,濕勝則濡瀉。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故喜怒傷氣,寒暑傷形。暴怒傷陰,暴喜傷陽。
厥氣上行,滿脈去形。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
故重陰必陽,重陽必陰。
故曰∶冬傷於寒,春必溫病;春傷於風,夏生飧泄;夏傷於暑,秋必瘧;秋傷於濕,冬生咳嗽。
故曰∶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陰陽者,萬物之能始也。故曰∶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
帝曰∶法陰陽奈何?岐伯曰∶陽勝則身熱,腠理閉,喘粗為之俯仰,汗不出而熱,齒干以煩冤腹滿死,能冬不能夏。陰勝則身寒汗出,身常清,數栗而寒,寒則厥,厥則腹滿死,能夏不能冬。此陰陽更勝之變,病之形能也。
帝曰∶調此二者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損八益,則二者可調,不知用此,則早衰之節也。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矣。年六十,陰痿,氣大衰,九竅不利,下虛上實,涕泣俱出矣。
故曰∶知之則強,不知則老,故同出而名異耳。智者察同,愚者察異,愚者不足,智者有餘,有餘則耳目聰明,身體輕強,老者復壯,壯者益治。是以聖人為無為之事,樂恬之能,從欲快志於虛無之守,故壽命無窮,與天地終,此聖人之治身也。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陰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滿東南,故東南方陽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強也。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東方陽也,陽者其精並於上,並於上則上明而下虛,故使耳目聰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陰也,陰者其精並於下,並於下則下盛而上虛,故其耳目不聰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於邪,其在上則右甚,在下則左甚,此天地陰陽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紀,地有五里,故能為萬物之父母。清陽上天,濁陰歸地,是故天地之動靜,神明為之綱紀,故能以生長收藏,終而復始。
惟賢人上配天以養頭,下象地以養足,中傍人事以養五臟。天氣通於肺,地氣通於嗌。風氣通於肝,雷氣通於心,谷氣通於脾,雨氣通於腎。六經為川,腸胃為海,九竅為水注之氣。以天地為之陰陽,陽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陽之氣,以天地之疾風名之。暴氣象雷,逆氣象陽。故治不法天之紀,不用地之理,則災害至矣。
故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臟。治五臟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臟;水谷之寒熱,感則害於六腑;地之濕氣,感則害皮肉筋脈。
故善用針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觀過與不及之理,見微得過,用之不殆。
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審清濁,而知部分;視喘息,聽音聲,而知所苦;觀權衡規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觀浮沉滑澀,而知病所生以治;無過以診,則不失矣。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輕而揚之,因其重而減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滿者,瀉之於內;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其在皮者,汗而發之;其悍者,按而收之;其實者,散而瀉之。
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血氣,各守其鄉,血實宜決之,氣虛宜引之。
5、古書《黃帝四經》原文有多少個字
網路
中國馬王堆漢墓3號墓出土的帛書。年12月出土於湖南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放在一塗漆木匣中。有寫在整幅帛上的和寫在半幅帛上的兩種。
帛書簡介編輯
馬王堆帛書
字體有篆、隸之分。篆書的抄寫於漢高祖十一年 (前196)左右,隸書的約抄寫於漢文帝初年。長沙馬王堆三號墓出土的帛書共有28種,計十二萬余字,均破損嚴重。依《漢書·藝文志》分類 ,六藝類的有《周易》、《喪服圖》、《春秋事語》和《戰國縱橫家書》;諸子類的有《老子》甲本(後附佚書4種)、《九主圖》、《皇帝書》和《老子》乙本(前附佚書4種);兵書類有《刑德》甲、乙、丙3種;數術類有《 篆書陰陽五行》、《隸書陰陽五行》、《五星占》、《天文氣象雜占》、《彗星圖》、《出行占》、《木人占》、《符籙》、《神圖》、《築城圖》、《園寢圖》和《相馬經》,其中《五星占》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天文書;方術類有《五十二病方》 (附佚書4篇)、《胎產圖》、《養生圖》、《雜療方》、《導引圖》(附佚書2篇),其中 《五十二病方》是中國已發現的最古老醫書。另外,還有《長沙國南部地形圖》、《駐軍圖》、《城邑圖》3幅地圖。
這批帛書,基本已被整理出來,並裝訂成各種版本印行。《老子》、《戰國縱橫家書》、《法經》均已有平裝本問世,極便於使用。
帛書目錄編輯
1老子甲本
2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
3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
4老子乙本
5春秋事語
6戰國縱橫家書
7足臂十一脈灸經
8陰陽十一脈灸經甲本
9脈法
10陰陽脈死候
11五十二病方
12穀食氣
13陰陽十一脈灸經乙本
14導引圖題記
15養生方
16雜療方
17胎產書
18十問
19合陰陽
20雜禁方
21出行占
重要意義編輯
帛書內容涉及戰國至西漢初期政治、軍事、思想、文化及科學等各方面,有重要學術價值,又可作為校勘傳世古籍的依據。它不僅是研究歷史的第一手資料,也是研究漢代書法及書法演變、發展提供了珍貴的依據。如《老子》甲乙寫本,是研究道家學說和漢初思想的寶貴資料;另一部類似《戰國策》的帛書,約六成不見於《戰國策》,現定名為《戰國縱橫家書》,為研究戰國中期合縱連橫斗爭的重要史料。馬王堆帛書是漢代簡帛文獻最具重要意義的發現。此外馬王堆道家文獻出土之豐富,也可證實老學及黃老之學的主導地位。馬王堆出土的這批珍貴帛書,確實是「道家學派的資料匯編」①。《老子》甲、乙本及《黃帝四經》之震撼學壇固不用說,新近帛書《系辭》之全文公布,可以看出它是現存最早的道家抄本②,而其他《易》說類的佚書《二三子問》、《易之義》、《要》及《繆和》、《昭力》等,則全都滲透著濃厚的黃老思想。
馬王堆帛書
學習和鑒編輯
我們一般能看到的漢人書法多為刻石,能看到這么多墨跡,實為幸事。因沒有經過人為的修飾刻鑿和傳拓的因素,讓我們清楚地認識了「古隸」的本來面目。其書風古樸、自然,筆墨飽滿流暢。用筆已規范化,波筆、挑筆形成了特色,字體富於變化,錯落有致而又氣脈貫通。學習和借鑒它,或許能給我們今天的書法實踐找到更多、更廣闊的路子來。
文獻書簡編輯
長沙馬王堆出土帛書
1973年12月長沙馬王堆三號墓出土了20餘萬字的帛書和竹簡,內容涉及戰國至西漢初期政治、軍事、思想、文化及科學等各方面,有如《老子》、《周易》等傳世文獻,也有我國最古老的天文書、醫書,還記載了養生方、房中術等,堪稱「百科全書」。這些帛書和竹簡可作為校勘傳世古籍的依據,不僅是研究歷史的第一手資料,也為研究漢代書法及書法演變、發展提供了珍貴的依據。現藏於湖南省博物館。
6、養生的道教養生
道家學說是春秋戰國時期以老子、莊子為代表的人們所提出的哲學思想。他們的學術思想在中醫養生學的形成過程中產生過一定的影響。道家因崇尚自然高遠,鄙棄狹隘功利主義,長期以來被今人錯誤的認為道家走向極端,因為今人錯誤的認為道家思想中有這些歷史局限性和消極面,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許多不良影響,也對中華民族精神具有一定的腐蝕性。其實,今人的這些觀點是極端錯誤的。要正確理解道家思想中的無為,並非不求有所作為,只是指凡事要「順天之時,隨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違反「天時、地性、人心」,憑主觀願望和想像行事。老子的「無為」學說,當代的哲學家和政治家們多把它當作一個消極的思想來理解,其實這是錯誤的。從《道德經》的全篇哲學理念的反映,無為其實就是無主觀臆斷的作為,無人為之為,是一切遵循客觀規律的行為。按通常的說法,無為,就是科學的作為,就是合理的作為,因而也是積極的作為。其實現代詞彙里的「消極」和「積極」,都是以訛傳訛被人們約定俗成地誤解了。消極,就是消除偏執和極端,是非常對頭的行為;積極,就是強化偏執和極端,是非常錯誤的行為。既然已經以訛傳訛,實在無可奈何。只望細心研究的人,讀到此處,知道有人糾正即可。
1.少私寡慾
《道德經》所說的「少私寡慾」。這種以養神長壽的思想,一直為歷代養生家所重視,浸透到養生學中養精神、調情志、氣功導引、健身功法等各方面。
2、貴柔、返璞歸真
老子在實際生活中觀察到,新生的東西是柔弱的,但卻富有生命力;事物強大了,就會引起衰老。他在《道德經》中指出:「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如果經常處在柔弱的地位,就可以避免過早地衰老。所以,老子主張無欲、無知、無為,回復到人生最初的單純狀態,即所謂「返樸歸真」。
3.形神兼養
莊子養生倡導去物慾致虛靜以養神,但也不否認有一定的養形作用。《莊子·刻意》說:「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此道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所好也」。由此可見,我國古代的導引術是道家所倡導的,從其產生開始就是用於健身、治病、防病的。
《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中說:「昔在皇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表面上,這個描述是說黃帝跟我們普通大眾不同,一生中每個階段都遠遠超過眾人——剛生下有神靈,柔弱時就能夠說話,幼小時就非常的迅速、果斷;長大後非常敦實、敏捷,成人後就登上了天子之位。其實,這不僅僅是說黃帝,而且是在說我們所有人——每一個人都是「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
小孩子都是手握著拳頭來到這個世界上的,這就叫「生而神靈」。剛出生的小孩是把拇指扣在裡面握拳。拇指都壓著一個穴位(在無名指和小指之間),即心經的少府穴。心藏神,心主神明,說明嬰兒是內含神靈,神氣不外泄的。所有人剛出時都由臍帶跟母親的精氣神連在一起,隨著「啪」的一聲把臍帶剪斷,人就變先天為後天。當人長大之後,手慢慢地松開了,之後的一輩子里有的人抓權,有的人抓名,有的人抓利,有的人抓錢,有的人抓人,最後逐漸老去,撒手而歸,撒手就沒有神靈了,神靈散掉了,人就死了。老子也發現了這個秘密,老子發現嬰兒「骨弱筋柔而握固」,雖然筋骨柔弱,但握拳卻很堅固。所以提示我們,養生就要復歸,要慢慢地回歸到嬰兒的那個狀態去。
「弱而能言」是指柔弱的時候就會說話,我們試想小孩子剛開始說話時,都在說什麼?他們總在發問:「媽媽,我從哪裡來的?」還有的會問:「媽媽,人會不會死啊?死了以後到哪裡去呢?」這是對生命本質的發問,這是終極的問題,是哲學問題。嬰兒問的都是哲學問題,一個人離哲學越近,就離嬰兒的狀態越近;離嬰兒的狀態近了,你想不長壽都難啦。而我們長大後問的多是世俗問題,比如我們總是問:「吃了沒有?」「你一年能賺多少錢?」「你住多大的房子?」我們失去了我們幼小時的童心和超脫,不再關懷生命本質,越來越失掉天真。今天,當我們吃穿不愁的時候,其實需要超脫一些,去關懷一下生命的本質,對終極問題發問,只有多考慮這樣的問題,你才能成為天真的人,才能長壽。
「幼而徇齊」是指幼小時做事情非常快,想做什麼就立即去做,不瞻前顧後、猶豫不決。每一個人小時候都是如此專注,比如說小孩子看到一朵花,他會一下把花抓住,不管花上有沒有刺,有沒有毒,也不管路有多麼的坎坷不平。可長大後,想要什麼,我們常常瞻前顧後、思左想右、猶豫不決、左右搖擺。考慮問題太多了,不再「徇齊」,做事情有意無意地背離真實、專一,煩惱漸生,健康受損。
所以,《黃帝內經》中描述黃帝的一生,實際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只是隨著長大,我們慢慢淡忘、失掉了「神靈」、「能言」、「徇齊」、「敦敏」,失掉赤子之心。而通過修煉,把我們越來越年老的生命回歸到兒童時代,復歸嬰兒的「敦敏」「徇齊」「神靈」,這就是養生。
養生困境
無人領導改革
重術輕學,信徒的素質難以提升
道士,要他演述科儀,可以長達三天三夜;但要他講經說法,則難以啟口,也難以維持半個小時。「學」與「術」嚴重失調。今日在台灣許多宮廟的住持,不僅看不懂道經,甚至誤把佛經當道經來誦念。宮廟的住持及信眾,普遍存在素質低落的問題。這種現象的形成,雖然原因很多,但是道廟重「術」不重嘉言錄》,一九八二年四月基隆十方大覺寺印贈等書,《印光法師文鈔》是收集印光文鈔最全的書,後來台中蓮社亦予出版,而不收錄此信,殆出自於為賢者諱的心態。印光受到太虛學生的攻擊,不止一次,印順《太虛大師年譜》民國十八年條雲:「時印老(五月二十九日)《復某居士書》,痛斥大愚。」可見除佛化青年會的傳單外,太虛剃度的弟子大愚也撰文攻擊過印光。
「學」,則是主要原因之一
「術」是指科儀、風水、占卜、命相。「學」是指對經書道理的闡揚。台灣及東南亞一帶的華人社會,非常重視俗稱「山」、「醫」、「命」、「相」、「卜」等五術。山(仙道),指靜坐、煉氣、養生、葯餌、靈修等。醫(醫療),指針灸、方劑、推拿、食療、心靈治療等。命(算命),指紫微斗數、八字、四柱等。相(勘察),指手相、面相、骨相、名相(姓名學)、墓相(陰宅)、宅相(陽宅)、風水勘輿等。卜(卜卦),指易占、六壬、太乙神術等占卜術。這些流傳久遠的術數之說,自有它存在的價值,唯過度重視「術法」科儀,而不從哲理著手配合來論述,易使人誣指為迷信。「術」須有「學」來做領導、介紹,才不致流於庸俗低劣,且術越深,修持應越高,才不會以術為惡。「學」是指經書中的哲理要義。道經中不乏好的經典,有些談論義理,如《道德經》、《南華經》、《黃帝陰符經》、《太平經》、《周易參同契》、《抱朴子》、《清靜經》、《悟真篇》等等,有些涉及民俗如《北斗經》、《南斗經》、《老子守庚申求長生經》、《受生經》、《玉歷至寶鈔》、《玉匣記》等等,這些均必須有人來加以簡擇,以古籍今譯的方式,將其義理及其對後世民俗的影響,介紹給世人。 今日道教的術法太過,而學理的認知則普遍受到忽略,造成了信眾的素質難以提升。
三、缺乏教團組織,傳教無方,無認同感
今日世界的宗教,如西方的基督教、天主教,甚至台灣的佛教、新興宗教等,大都有定期聚會(或經常聚會),有教團組織、傳道方式。但相對的,道教徒則是一盤散沙,平時各人拜各人的神,並無定期聚會,各宮廟也互不相屬,無人講經傳道。拜媽祖的,自認是媽祖信徒;拜關公的,是關公信徒;對道教神只毫無概念,對道教也無認同感,甚至不認為自己是道教徒;有的更刻意去攀緣佛教,弄成道廟由和尚住持,而成了非佛非道的怪現象。所以在台灣雖然有不少香火鼎盛的宮廟,但卻因各自為政,無認同感,而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
四、缺乏講經佈道者
宮廟的住持及道士,終其一生,大都以科儀術數為職志,能講經說法者極少,也無定期公開的講經活動。台灣無線的電視台甚多,定時播出佛教講經節目的,有六七個,甚至有許多電視台是整日播放佛教節目的。佛教有自己傳道的專用電視台。除電視台外,擴播電台亦有佛教講經節目。相對的,在電視台或播音電台方面,幾乎全看不到道教的講經節目。如此傳道,如何能得信眾?而在培養人才上,雖有一間小規模的木柵道教學院,也一直沒培養出能講經傳道的人才。一個缺乏主動向民眾傳道的宗教,在起跑點上已輸了一大截。不培訓說經人才,不重視說經人才,將使道教在年青一代的信徒中迅速流失。老乾而無新枝,其後果可想而知。
五、修持法門過於雜散,未加整理
在世界各宗教中,常將信徒分為「聖」與「凡」二者。一般的民眾為「凡」,經過特定的宗教修持法門後,才能轉「凡」而為「聖」。「修持」在宗教活動中,占著極大的分量。以道教來說,悟道者為聖,未悟道者為凡。凡夫為凡,神仙為聖。一般民眾,未加修持為凡;對社會人民有貢獻死後成「神」,及由積善並加修持而來的「仙」,皆屬「聖」。由凡入聖,須以修持(修煉)為橋梁。 道教由於流傳久遠,所以派別眾多,修煉法門各異。正一重符籙,上清重存思,外丹主黃白,內丹煉精氣神,房中重男女和調;此外,禱祀、召遣、葯餌、避谷、食氣、守一、清靜無為等等法門不一而足。在今日好簡惡繁的功利社會中,須有人來簡化其修持次第,循序誘導。道教的眾多法門,如無人來加以綜匯整理,初學者將難以入手,也無法吸引信眾。
六、過度的包容,喪失了自己
兼容並蓄,本來是一種美德,也應是成功的條件之一;由於道教有寬廣的包容性,所以在中土,雖有宗教爭執,卻不會產生宗教戰爭。而爭執的結果,則是逐漸走向融合。但過度的包容,卻反而使優點變成了缺點,喪失了自己的特色,而成為失敗的主因。自宋以下,長期來大量混佛入道的結果,造成了今日的民眾不能區分佛教與道教,以為拜佛即是信道。這種情形不僅在台灣如此,在海外的華人社會也如此。筆者今年三月初曾到新加坡開會,道教界的李至旺道長告訴筆者說新加坡有的道廟甚至將印度神及回教神一起設在廟中來拜,但這種看似宗教融合、民族共存的寛大胸懷,不僅得不到認同,反而招來了印度教徒、回教徒的抗議,認為褻瀆了他們的神只。這個例子說明了過度的包容,不僅無益,反而有害。包容並非壞事,但必須有選擇性,也不能僅從包容對方神祗入手而已,而是須從哲學義理、科儀、傳教方式等多方面上著手,用包容來將對方長處攝取為己有,如此才能得蒙其利。道教包容,促成了佛、道的融合,但過度的包容,也讓道教喪失了自己。舉例而言,由於明末《西遊記》、《封神演義》等小說的倡導,於是道教將觀音、錠光佛、文殊等神吸收為己神,同屬玉帝所轄。但因給予過高的地位,這樣的做法,反而造成佛、道不分的後果。相對的,佛教雖也吸收道教的神祗,如關公在道教的階位是帝君,然而佛教卻把他說成是受智顗渡化的神而已,階位僅是佛教的護法神,地位低下可知。道教將佛教的神置於高階,佛教將道教的神置於低階,於是相形之下,造成了佛在道上的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