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在太空中培養生物

在太空中培養生物

發布時間:2020-11-05 10:07:45

1、有沒有生活在太空中的生物?

生活在太空中的生物應該是有的,但是一口吞噬整個星球的應該沒有

2、在太空生物技術中,目前研究得最多的是什麼?

在太空生物技術中,目前研究得最多的是太空育種。美國研究人員於2002年把大豆帶到太空,獲得了誘導突變的良種,現在正在進一步分析其中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其他成分的含量。如果能獲得成功,這將是繼轉基因大豆後的另一種培育育種大豆的方法。

我國的太空育種從1987年開始,現在通過國家品種審定的已經有18個。太空育種的機理是,太空中具有失重、高真空、宇宙高能粒子輻射、宇宙磁場的綜合作用,能使植物DNA鏈條發生斷裂或重組,基因組發生易位,產生新的突變體。當然,這種突變是隨機的,可以像選種一樣挑選那些產生了較好變異的品種。現在,我國經過太空育種的作物有50多個品種,其中有的已經大面積推廣。

3、生物太空技術的內容是什麼?

生物技術應用於太空發展,可以為宇航員構建長期太空探險所需的生命支持環境。在微弱的重力環境下,由於重量差異,沉降與對流較難發生,所以在地球上由於流體所造成的干擾現象可利用生物太空技術獲得改善,對於實驗的進行以及材料的製造有極大助益。有關太空中所進行的生物技術實驗內容有生理實驗、蛋白質結晶生成、分離與精製、細胞培養、生產有用物質以及在太空環境中與衣食住行相關的生物技術。

航空員

4、太空生物實驗的收獲是什麼(一)?

自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以來,人類活動范圍從陸地、海洋、大氣層擴展到宇宙空間,從此,宇宙空間成為人類的第四疆域。而人類發展空間技術的最終目的則是開發太空資源。而要開發太空資源,首先要在太空進行生命科學和宇宙醫學研究,以深入了解太空環境對地球上各種生物的影響。

我們知道,太空環境最顯著的特點是失重。多年來,科學家將多種生物隨著航天器帶入太空,進行失重生物學的實驗研究,並取得了不少成果。

研究表明,太空失重環境對生物生長的影響很多,而主要則分以下6個方面。

(1)影響生物正常生長的機理

20世紀60年代,在前蘇聯「宇宙110」衛星上,前蘇聯科學家裝載了兩只小狗,在太空中飛行了22個晝夜後,發現它們的水鹽代謝,特別是鈣的代謝功能被破壞,肌肉萎縮,血液成分改變,心血管系統功能也受到影響。但是,這些影響並沒有危及小狗的生命,當它們回到地面後又進入了正常的發育狀態。研究發現,植物在太空中受失重的影響,改變了根向地和莖背地的習性;同時,由於航天器每天繞地球14~16圈,晝夜交替很快,破壞了原有的正常生長的機理。但是,當這些植物返回地面後,卻又恢復了原有的生長習性。這些太空生物實驗說明失重環境對生物的影響有可逆性。

(2)太空失重環境影響生物的遺傳性

在1962年8月和1964年10月,前蘇聯科學家在「東方3」號和「上升」號宇宙飛船上搭載了紫跖草,發現紫跖草在細胞分裂時染色體的性狀遭到破壞。美國科學家則在太空失重的環境中輻射谷盔甲蟲,發現它在發育過程中基因突變的頻率增加。1987年8月中國在返回式衛星上搭載種子,返回後經地面種植,也發現了種子誘變的情況,產量增加。例如,江西宜豐縣播種衛星搭載過的水稻種子,經6年培育,水稻穗多、顆粒大,畝產達600千克,最高達750千克,蛋白質的含量增加8%~20%,生長期平均縮短10天。在黑龍江播種衛星搭載過的青椒種子,經幾年優選,也達到高產、優質,單果從90克提高到160克,有的達到300~400克,畝產4000~5000千克,是對照組產量的兩倍,維生素含量提高20%。衛星搭載的西紅柿種子,當代的發芽率比地面的種子低,而栽種後的長勢比地面的強,到第二代就全面優化,經過5年的種植,其平均產量提高20%以上。

(3)太空失重環境使生物生長過程變化很大

在失重環境下,有一些生物的生長速度變得緩慢。1994年9月8日,日本航天員把4條青鱒魚和340顆青鱒魚卵帶到太空。結果是,從地面上帶到太空的魚卵經過4~5天就孵出了魚苗,而青鱒魚在太空產下的魚卵過了13天才開始孵化。看來在太空孵化養魚沒問題,但在太空中魚的繁殖卻很慢。

而另外一些生物的生長速度卻加快。1990年12月,俄羅斯科學家曾把人參組織培養基帶到空間站,進行太空培植實驗,10天後發現人參在太空的生長量已相當於地面上一個月的生長量。還有,在太空中蠶蛹孵化成成蟲、產卵、再孵化成幼蠶的時間比地面縮短兩個月。許多微生物的生長速度要比地面快得多,有的生長速度甚至提高了400倍。

(4)失重環境會影響生物機體的形狀和功能

研究表明,地面上的植物,其80%的能量用於莖的生長,而在太空空間站的溫室中植物幾乎沒有莖,但是葉更加茂盛,果實更加豐碩。1975年,前蘇聯科學家在「禮炮」號空間站種植了一批豌豆,發現豌豆的幼芽總是朝著明亮的地方生長,而新生的根和莖卻朝著相反的方向生長,苗的生長期很短,不久就枯萎。

1985年4月,美國科學家在「空間實驗室3」號上放置了12隻出生僅56天的幼鼠,經過7天飛行後,發現幼鼠的前腳重量減少了14%,腰骨的重量減少了7%,前腳抗彎曲的強度也減弱了28%。

(5)失重與輻射的綜合影響

在失重和太空輻射的共同作用下,植物品種會發生變異,動物機體會發生變化。如家鼠的造血器官和淋巴組織的變化要比僅處於失重狀態下的變化更加劇烈,有的家鼠的肺部出現點狀出血現象。

(6)失重對生物節律的影響很明顯

1990年12月2日,日本航天員將6隻2~3厘米長的雨蛙帶上太空梭。這種雨蛙背綠腹白,體側有黑斑,趾的末端有吸盤,趾間有蹼,因而它們在太空失重狀態下能平穩行走,跳動自如,既能向前跳,又能向後跳,但很少吃東西。

1991年6月,美國航天員將2478隻水母帶上太空梭,研究水母的生活和動物的定向能力。水母在太空很活躍,不停地搏動身體,但行為異常,在水中不停地轉圓圈。

美國宇航員曾將大量水母帶上太空梭

1992年9月,美國航天員將12枚已受精的青蛙卵帶上太空梭,結果孵化出7隻蝌蚪。這些小蝌蚪行為很怪,在水面上竄來竄去,飛快地轉圈游動,不停地搖動尾巴或前後翻滾。

而前蘇聯航天員則在「和平」號空間站進行了孵化鵪鶉蛋的試驗,鵪鶉孵化出來後,不能抓住鐵籠的鐵絲,在籠內擠成一團,最後因營養不良而死亡。

在「和平」號空間站上收獲小麥

1990年12月,俄羅斯科學家在「和平」號空間站試種過一批小麥,但結果並不理想,生長期遠遠超過地球上的生長期,只生長卻沒有收獲。後來在1996年12月,俄羅斯和美國科學家合作成功地在「和平」號空間站的暖棚里培育並收獲了第一批太空小麥。這塊麥田只有900平方厘米,收割了150多穗。這批墨西哥矮小型雜交小麥從播種到成熟只有97天。這證明生物在太空站內是可以生長發育的,為人類未來在星際旅行時解決食品問題走出了可喜的一步。

「太空植物園」試驗

我們知道,要在太空長期居住先要解決食物問題。為此,科學家正在開展「太空植物園」的試驗,准備在太空建造一座農場,種植各種植物,飼養動物。

雖然美國的「生物圈」試驗以失敗而告終,但美國科學家在佛羅里達州迪斯尼樂園附近建造的一座生態研究中心正在研究太空農業開發項目。他們將從月球上帶回的土壤製成「月土」,栽培植物,以了解月土中哪些成分可供植物生長。

1984年,前蘇聯曾在仿造太空飛行條件的裝置內,放入人工土壤。這種人工土壤是兩種塑料的混合物,很像沙土,其中含有15種養分。在這種人工土壤中栽培植物,植物的生長周期大大縮短,產量明顯提高。例如,在普通土壤中,每平方米的面積上70天產1千克蘿卜;而在人工土壤中,每平方米的面積上21天就可產10千克蘿卜。這一試驗基本上解決了太空農場的土壤問題。

5、太空中,有人培養一種生物,結果人都被殺了,電影

電影《異星覺醒》
該片講述的是國際空間站宇航員在對一份從火星取回的樣本檢測後,發現其中顯現出生命跡象,而且是一種比人類預料的智慧的多的生命。

6、太空中最多的生物是什麼?

當人們談到太復空居民時,制首先想到的就是航天員,有人也可能會想到為了進行醫學和生物學實驗的動物、植物和細菌,但很少有人會注意到這些生物本身攜帶的細菌。實際上,在圍繞地球軌道旋轉的航天器上,數目最多的生物是生物體自己帶上去的細菌。在我們的身體內到處都有細菌,它們中的大多數棲息在我們的內臟中,更多的是溜到我們吃的食物里和我們所呼吸的空氣中。僅在一名航天員的內臟中,就有數以億萬計的細菌生活著,例如在結腸中就有1014個細菌,手和嘴裡的細菌超過億萬個。實際上在人體內細菌的數量超過人體細胞的數量。這些緊緊粘附在人體中的細菌,人走到哪裡,它就跟到哪裡,哪怕進入月球和火星,它們都會緊追不舍。那麼,人們首先提出的一個問題是「太空旅行對細菌有何影響?」「太空中的細菌是變老實了,還是更猖狂了?」。

7、外太空有其他生物存在嗎?

是有的,
不論是地球以外的生物還是地球人在地球以外的地方進行探索都是外太空存在內的生命的.
因為容宇宙這么大,不可能只有地球上存在生命的,一定還有其它星球上是存在生命的,只是目前我們還沒有發現而已.
而地球人早就在外太空常駐有太空人了,這也是一種在外太空的生命了.

8、有能在太空環境中生存的生物么?

有,水熊。水熊是一種微型節肢狀動物,體長只有1-2毫米,必須用顯微鏡才能看清它的面貌。水熊最早是於1773年被發現的,目前共有900多種水熊分布在世界的各個角落,6000米高度的喜馬拉雅山脈、海平面4000米之下的海底都會找到它們的蹤跡。

據了解,水熊時常生活在青苔、苔蘚、濕土、樹乾等棲息地,其中它們最喜歡聚集生活在苔蘚。水熊通常只能通過顯微鏡進行觀測,它的外形看上去很笨拙,豐滿的身體,長著短而小的足部,外形與熊有一些相似。水熊可以承受零下272攝氏度的低溫,也可以承受181攝氏度的高溫,同時,它們也能夠抵禦輻射光線,其抵禦輻射的能力要比人類和許多動物強500多倍。

令研究人員驚奇的是,水熊當之無愧為世界上生命力最頑強的物種。即使將水熊冷凍處理、然後放入沸水中煮、進行風干、再暴露在太空輻射光線下,經過200年後只要恢復常溫並給予水分,它們仍能逐漸蘇醒過來!研究人員還發現,一旦它們的棲息地點缺少水分,水熊就會進入假死狀態,進入休眠。即使時隔100多年,那怕被風干十分徹底的水熊只需要一滴水滋潤就能再次復活。

為了進一步測試水熊生命力的極限,瑞典克里斯蒂安斯特大學(Kristianstad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英瑪-強森(Ingemar J nsson)和他的同事選取了兩個不同品種的水熊作為研究對象。他們將這兩種水熊風干,然後放到歐洲航天局於2007年9月發射的Foton-M3號飛船上。在經過10天的太空之旅後,這些水熊隨同Foton-M3號飛船一同安全返回地球。研究人員在為這些水熊補充水分後,發現它們竟然大部分都蘇醒過來了。隨後,研究人員為它們進行了「體檢」,結果發現真空環境對它們沒有一點影響,不過太空中過強的紫外線還是對它們的細胞組織和DNA產生了一定的作用。

在接受測試的兩種水熊中,有一種水熊接受了來自太陽的高能輻射。研究人員在給它們補充水分後,發現有68%的水熊在30分鍾內蘇醒過來,而且它們當中大部分還產卵了,所產的卵然後可以繼續孵化。而另外一種則沒有這么幸運,它們接受了來自太陽的強紫外線照射,只要小部分存活下來。研究人員指出,太空中的紫外線要比地球上的強出1000倍。
在此之前,科學家們只發現苔蘚和部分細菌能夠在太空如此惡劣的環境中存活下來。

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生物學教授鮑勃-高德斯坦(Bob Goldstein)表示,「此前從沒有動物能夠在太空開放的空間中生存下來。這次的研究結果真的非同尋常」。德國宇航中心的天體生物學家葛達-霍內克(Gerda Horneck)也指出,「這種能在太空極端環境下生存下來的能力對於人類在太陽系或者更遠的空間中尋找適合人類生存的天體非常重要」。

不過,這次研究結果並沒有表明水熊是如何在太空極端環境下進行繁殖的。研究人員也表示,他們目前還無法確定水熊是如何能夠抵禦太空中超強的紫外線輻射的。他們猜測這可能與水熊能夠從脫水的狀態下蘇醒的能力有關。

9、宇宙中有沒有可以直接在太空中生存的生物?

可能性非常大,現在生物學家已經發現很多蛋白質在其它一些液體環境中的生物活性非常高,各類有液態氨、液態CO2、液態H2S等.所以在宇宙中完全可能存在不依賴於水的生命形式.

10、生物太空技術的內容是什麼?

生物技術應用來於太空發展,可源以為宇航員構建長期太空探險所需的生命支持環境。在微弱的重力環境下,由於重量差異,沉降與對流較難發生,所以在地球上由於流體所造成的干擾現象可利用生物太空技術獲得改善,對於實驗的進行以及材料的製造有極大助益。有關太空中所進行的生物技術實驗內容有生理實驗、蛋白質結晶生成、分離與精製、細胞培養、生產有用物質以及在太空環境中與衣食住行相關的生物技術。

航空員

與在太空中培養生物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