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85式楊式內家功養生拳

85式楊式內家功養生拳

發布時間:2020-11-05 06:49:53

1、楊氏85式太極拳和楊氏老六路太極拳練哪個養生效果好

當然是老六路好,好在老六路的動作安排更符合人體生理功能,編排合理給人的感覺自然順暢。是養功增功的套路,85式必須是帶棚勁打,經常打不養功反而耗功,沒有深厚的內功基礎是打不出來它的氣勢版的,目前看過的視頻只有董虎嶺打的權最好。

2、傳統楊氏太極拳85式基本功訓練

貓步,活動關節!

3、楊式太極拳85式口令

序號 拳 名 序號 拳 名
1 預備式 31 左右分腳 61 提手上勢
2 起勢 32 轉身蹬腳 62 白鶴亮翅
3 攬雀尾 33 左右摟膝拗步 63 左摟膝拗步
4 單鞭 34 進步栽捶 64 海底針
5 提手上勢 35 翻身撇身捶 65 扇通背
6 白鶴亮翅 36 進步搬攔捶 66 轉身白蛇吐信
7 左摟膝拗步 37 右蹬腳 67 搬攔捶
8 手揮琵琶 38 左打虎式 68 攬雀尾
9 左右摟膝拗步 39 右打虎式 69 單鞭
10 手揮琵琶 40 回身右蹬腳 70 雲手
11 左摟膝拗步 41 雙峰貫耳 71 單鞭
12 進步搬攔捶 42 左蹬腳 72 高探馬帶穿掌
13 如封似閉 43 轉身右蹬腳 73 十字腿
14 十字手 44 進步搬攔捶 74 進步指襠捶
15 抱虎歸山 45 如封似閉 75 上步攬雀尾
16 肘底看捶 46 十字手 76 單鞭
17 左右倒攆猴 47 抱虎歸山 77 下勢
18 斜飛式 48 斜單鞭 78 上步七星
19 提手上勢 49 野馬分鬃 79 退步跨虎
20 白鶴亮翅 50 攬雀尾 80 轉身擺蓮
21 左摟膝拗步 51 單鞭 81 彎弓射虎
22 海底針 52 玉女穿梭 82 進步搬攔捶
23 扇通背 53 攬雀尾 83 如封似閉
24 撇身捶 54 單鞭 84 十字手
25 進步搬攔捶 55 雲手 85 收勢
26 上步攬雀尾 56 單鞭
27 單鞭 57 下勢
28 雲手 58 金雞獨立
29 單鞭 59 左右倒攆猴
30 高探馬 60 斜飛式

4、誰有傳統楊氏太極拳85式內功心法

太極拳的內功心法 : 太極拳在初練時,是感覺不出什麼味道來的。但是只要有耐心,有恆心,細細地體會,時間久了,便會感覺趣味濃厚,使人百練不厭,愈研究愈有味道,愈體會愈有興趣甚至形成一種癖好,一輩子離不開它,其終身健康也就在不知不覺之中得到了。為了功夫的增進,要經常不斷的思悟其中的道理。每練功進,如何虛無的氣勢,如何才有松軟沉穩的情形,如何才有丹田之沉勁,如何才能有綿綿不斷的味道,如何用意不用力,如何身勢經常保持中正,如何有滿身輕利頂頭懸的意思,如何才有入里透內之勁道,如何打松凈之勁,如何以心意之去,如何以神經之動,如何能來之不知,去之不覺,打人於不知不覺之中,如這樣練下去,以後就有好的進步了。平時要在出動時,心裡應如何作想,如何形態,如何神氣,如何出手若無所為而又有包羅萬象無所不為之氣勢,這也是很要緊的。假若是出手有所為,心裡先有一個主觀的定見,那就恐顧此失彼,掛一漏萬,流於外功之明勁,成了多著多法之硬功拳的情形了,此理不可不知。在練時,穩靜安舒,心神泰然,反聽觀內以審身心之合,這才是練太極拳功夫的態度,否則雖表面似太極拳,實則非太極拳功夫也。 太極拳功夫,不外乎是動靜開合而已,但一切要在穩靜的基礎上作,不可有慌張冒失的現象。它雖是靜,但靜中藏動機。雖是動,但動中存靜意,一動一靜,互為其根,此太極拳之道理也。其健身方面,全憑呼吸深長,氣血暢通,頭腦安閑,心神穩靜。其應用方面,全憑虛無的氣勢,沾粘跟隨,在幾跟幾隨之中,我之身勢早已吃進彼身,一切的機會自送上手來,在這個時候,我的神氣一動,早已如觸電樣將其打出矣。
在練功時,要以神走,以氣化,以腰領,以意去,內外一體,心神合一,神氣貫串,上下一致,久而久之,便會養出非常的靈覺來,以這種靈覺用之於推手,體會對方之來勁,是百無一疾的,既已知道對方之來勁,便可順其來勢,隨其方向,而作跟隨沾粘之動作,他身上之缺點,便會自然的發現出來,我趁勢擊之,則自無不中之理也。練體以固精,練精以化氣,練氣以化神,練神以還虛,這是太極拳的四步功夫。學者宜本此方向細細體會,才能練到妙處。 人身之靈機,最為寶貴。凡一切處事接物,皆全賴於此,不獨打拳推手也。但靈機是出於大腦神經,所乙太極拳的功夫,首要在穩靜的基礎上練功,以養其大腦中樞神經。但所謂穩靜者,是心神泰然之後,自然之中出來的真穩靜,而不是強制著不動作出來的表面上的穩靜,這種強制著身體不動,表面上是穩靜,而心性方面仍是不靜的。如果這樣,就不是真靜,不是真靜,就不能養大腦中樞神經,也就出不來特殊的靈感,此理又不可不知。
練太極拳的功夫,在預備勢時,就一定要使身心穩靜下來,真穩靜下來之後再行出動。尤須注意的,是在動的時候,更要保持其穩靜,不要將穩靜的情形分散了,這更是最重要的一回事。切記切記。
在動時,要以心行氣,以氣運身,以腰脊率領,牽動四肢,綿綿軟軟,鬆鬆沉沉,勢如行雲流水,抽絲掛線,綿綿不斷,又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的。將一趟太極拳形容出來,不是四肢局部之動,練後有甜液生於口中,便是練之得法處,身心已感泰然。如此可堅持日日按時練功,不要間斷,以後就會有顯著的進步。假如練後口中沒有甜液發現,這便是練之不得法,心神未靜下來,在這種情形下,就不必按時練功了,當速請太極拳明師指正了,否則毛病暗出,則更不易改正。
在呼吸方面,務須深長,使呼吸趁著緩和的動作鼓盪,又要使緩和的動作,趁著呼吸的鼓盪開合,並須要作得自然而順隨,這才是正確的練法。穩靜安舒可以蓄神,呼吸深長可以養氣,久而久之,則神氣自能充實,身體健康也自然增進。太極拳所講的柔軟,是指的周身均勻,配合一致合度。在生理上、在健康上、在技擊上所需要的柔軟,而不是腳翹得特別高,腰折得特別彎,這樣失掉了靈感性,不合生理的局部的特殊的柔軟。因為這些不合生理的柔軟,只是好看而已,但在技擊和健身方面,都沒有什麼好處的。
在太極拳的功夫方面,只是有些軟活柔動還是不夠的,需要在這些軟活柔動中作到均勻有沉著的心勁和雄偉的氣勢才夠味。以上這情況,是要在練拳日子久了,功夫有了基礎之後,再經老師詳細的口傳面授,說些比喻,作些示範,形容其氣勢,慢慢地悟會才會有的,而不是一言兩語可以了事的,也非筆墨所能描繪。這種雄偉的氣勢及沉拳的心勁,是在身勢氣魄之內含而不露的,不是擺在外面的。以上這些情況,要有真的太極拳傳授而又有功夫的人,才能鑒別出來的,如哪些毛手毛腳的太極拳家,是看不出來的。如他們看了,反以為是不好,或出些反對的言語,如說什麼太慢了,或說架子太大了,或說太神化,太迷信了雲雲。所以說,凡是對某一項學識設有研究的人,就會發言不當。
練剛柔不如練柔勁,練柔勁不如練松軟,練松軟不如練輕靈,練輕靈又不如虛無。虛無的氣勢,才是太極拳最上層的功夫。其主要的練法,是以心行氣,以氣運身,以意貫指,日積月累,內勁自通,拳意主能上手。四肢是外梢,不可自動,胯為底盤,務須中正,以思想命令於腰脊,以腰脊領動於四肢,尚須以神氣相配,上下相隨,完整一氣,否則非太極拳功夫。松軟沉穩的形勢,如載重之船,沉沉穩穩地盪於江河之中,既有沉重而又有軟彈之力。  
凡是一舉一動,是以意為主使,以氣來牽引,無論伸縮開合,或收放來去,吞吐含化,皆是由意氣的牽引為主動,由腰脊來領動,此是太極拳與他種拳不同之處。如一勢之開,不但四肢開,而心意胸脊必先為之開;如一勢之合,不但四肢合,而心意胸部必先為之合,凡一切動作必須由內達外,所以稱為內功。  
找上下相隨,是初步之練法。找輕靈綿軟,是中乘之功夫。找虛無所有,才是最後的研究。蓋輕靈仍有物也,如到虛無則無物也,則一切無不從心所欲,以達通玄通妙之境界。太極拳之虛無氣勢,在技擊方面,其變化作用,其妙無窮。如遇剛勁來犯,可以使其捕風捉影;遇柔勁來犯,可以化之於無形,使對方找不著實地,摸不著重心,英雄無用武之地。
太極拳在前清咸豐時代,有些人稱它為神拳。余以為這個名稱很有道理。稱神拳者,並非指神怪之神,而是神經之神,神氣之神。一者是因在練功時不是用力,而是用意,用神用氣;二者是在對手時,其動不是專靠肌肉的伸縮為主,而是以神經之動為主,其變化運用巧妙神奇,有令人不可測度之處,故稱之為神拳。每練功夫,要細細的體會功夫中的精微奧妙。這種精微奧妙,是在思想之內心而不在手勢之外面,所以太極拳的功夫,只靠操練還不行,需要用悟。用悟就必須緩慢,必須穩靜,如不緩慢穩靜,就悟不出去,悟不進去,就找不著太極拳的味道。學者須特別注意。

5、楊式85式太極拳的口令

楊式太極拳85式拳架舒展簡潔,結構嚴謹,身法中正,動作和順,輕靈沉著兼而有之;練法上由松入柔,剛柔相濟,形成獨特的風格。其口令如下:

第一段

第一式-預備勢

第二式-起勢 

第三式-攬雀尾

第四式-單鞭 

第五式-提手上勢

第六式-白鶴亮翅

第七式 -左摟膝拗步 

第八式-手揮琵琶

第九式-左右摟膝拗步 

第十式-手揮琵琶 

第十一式-左摟膝拗步

第十二式-進步搬攔捶

第十三式-如封似閉

第十四式-十字手

第二段

第十五式-抱虎歸山 

第十六式-肘底看捶

第十七式-左右倒攆猴

第十八式-斜飛勢 

第十九式-提手上勢

第二十式-白鶴亮翅 

第二十一式-左摟膝拗步

第二十二式-海底針

第二十三式-扇通背 

第二十四式-撇身捶

第二十五式-進步搬攔捶 

第二十六式-上步攬雀尾

第二十七式-單鞭

第二十八式-雲手 

第二十九式-單鞭 

第三十式-高探馬

第三段

第三十一式-左右分腳 

第三十二式-轉身左蹬腳

第三十三式-左右摟膝拗步

第三十四式-進步栽捶 

第三十五式-翻身撇身捶

第三十六式-進步搬攔捶 

第三十七式-右蹬腳 

第三十八式-左打虎勢

第三十九式-右打虎勢 

第四十式-回身右蹬腳

第四十一式-雙峰貫耳

第四十二式-左蹬腳

第四十三式-轉身右蹬腳

第四十四式-進步搬攔捶 

第四十五式-如封似閉 

第四十六式- 十字手

第四段

第四十七式-抱虎歸山 

第四十八式-斜單鞭

第四十九式-野馬分鬃

第五十式-攬雀尾 

第五十一式-單鞭

第五十二式-玉女穿梭

第五十三式-攬雀尾

第五十四式-單鞭

第五十五式-雲手 

第五十六式-單鞭

第五十七式-下勢

第五段

第五十八式-金雞獨立 

第五十九式-左右倒攆猴

第六十式-斜飛勢

第六十一式-提手上勢 

第六十二式-白鶴亮翅

第六十三式-左摟膝拗步

第六十四式-海底針

第六十五式-扇通背 

第六十六式-轉身白蛇吐信 

第六十七式-搬攔捶

第六十八式-攬雀尾 

第六十九式-單鞭 

第七十式-雲手

第七十一式-單鞭 

第七十二式-高探馬帶穿掌

第六段

第七十三式-十字腿 

第七十四式-進步指襠捶 

第七十五式-上步攬雀尾

第七十六式-單鞭

第七十七式-下勢 

第七十八式-上步七星

第七十九式-退步跨虎 

第八十式-轉身擺蓮 

第八十一式-彎弓射虎 

第八十二式-進步搬攔捶 

第八十三式-如封似閉

第八十四式-十字手 

第八十五式-收勢

傳統楊式太極拳

一、傳統楊式太極拳運動的特點和風格

楊式太極拳為內家拳,其特點概括為「圓」——動作走弧線,處處含圈;「連」——勢勢銜接,連綿不斷;「慢」—練功以慢為主,呼吸自然;「內」—內練精氣神為主;「柔」—以柔克剛,借力發人,四兩撥千斤。

其拳勢柔和緩慢、虛實分明、圓活連貫、上下相隨、精神貫注、外柔內剛、剛柔相濟、心靜體松、意隨心動、中正安舒、輕柔沉穩、舒展大方。

(5)85式楊式內家功養生拳擴展資料:

楊式太極拳練習的基本方法

基本手型、手法

1、手型、手法。在練習太極拳時,在手、眼、身法、步的要求中把手放在第一位,說明了它的重要性。現分別介紹如下:

拳:四指卷屈握攏,拇指扣壓於食指和中指的第二關節上,拳面要平,拳不易握的太緊,拳有拳心、拳背和拳面。其拳勢有搬攔捶、肘底捶、撇身捶、栽捶、指襠捶,還有打虎式、雙峰貫耳、彎弓射虎之捶等八種捶法。

掌:五指自然舒展,掌心微含,虎口呈弧型。掌易微伸,指易微屈,指縫稍離。掌分為2個類型約9種:

第一類型:坐腕立掌型,有5種掌法,立掌(如摟膝拗步上方掌)、正掌(如攬雀尾之按)、平掌(如由按勢轉單鞭之過渡式)、俯掌(如白鶴亮翅之下方掌)、反掌(如玉女穿梭之上方掌);

第二類型:「直伸型」有4種掌法,垂掌(如預備式)、直掌(如單鞭過渡)、側掌(如雲手的棚)、仰掌(如高探馬的下方掌)等。易犯錯誤:五指並攏;掌心外挺,食指翹起。

勾:五指第一指關節自然捏攏屈腕,也稱為吊手。易犯錯誤:屈腕僵硬,不鬆弛。

2、手法的動作說明。

(1)內旋:拇指向手心方向旋轉。
(2)外旋:拇指向手背方向旋轉。
(3)纏繞:手臂自然運轉的同時在空間弧形運轉。

基本步型、腿法

1、步型。

弓步:兩腳前後分開站立,前腿屈膝,膝尖不的超過腳尖,後腿微屈前蹬,腳尖向前傾斜45度,全腳著地,兩腳橫向距離約10—30厘米。

順弓步:(如「單鞭」,左腿、有左手一順或右手、右腿一順)兩腳橫向距離約10—15厘米。

拗弓步:(如「摟膝拗步」,左腿與右手前,或右腿、左手在前時),兩腳橫向距離可以在15—30厘米之間。易犯錯誤:前腳尖外撇,膝與腳方向不一致,後腿挺勁綳的太直。

虛步:兩腿屈膝,後腳尖斜向前方,屈膝半蹲,全腳踏實,前腿微屈,腳尖或腳跟點地,兩腳橫向距離約5厘米左右。易犯錯誤:前腿膝部綳的太直;前後膝部由於腿力不足,形成過分內扣夾襠。

仆步:一腿全蹲,大腿和小腿貼緊,臀部接近小腿,膝部與腳尖稍外展;另一腿自然伸直,腳尖內扣,兩腳著地。易犯錯誤:伸出的腳外側掀起,蹲腿膝部向里裹扣成跪膝;上體前傾,導致突臀。

丁步:兩腿屈膝半蹲,重心落在全腳著地的支撐腿上,另一腳前掌點地於支撐腿的內側。易犯錯誤:腳尖點地。

獨立步:一腿自然直立,另一腿屈膝提起,大腿膝高於胯根,小腿及腳尖自然向下微內收。易犯錯誤:支撐腿過屈或綳的太直。

2.腿法:主要有分、蹬、踢、拍、擺、踹、踩等。

參考資料:網路-楊式太極拳

6、85式楊氏太極拳傳統套路的內功練法是怎樣的?

你已經上層到另一個層次了,我等凡人已經無法教導你

7、85式楊式太極拳每天練幾躺

這個沒有規定,完全可以根據個人的體質,作息時間等具體情況來定。一版般來權說,每天至少練一遍吧,但是也不一定,每周有四到五天能保持每天練一遍也是可以的。如果你時間充裕,體力也沒有問題,每天可以練3-6次,早、中、晚各練一到兩次。如果再勤快一些,沒聽說有太極前輩一天練20遍的嗎?總之,你看著辦就行,沒有硬性規定。

與85式楊式內家功養生拳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