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書法軟筆等級考試最高幾級?
軟筆書法考級共分10個級別,1至3級為初級,4至6級為中級,7至10級為高級。
初級考核方式:對臨 字體選擇:楷書、隸書。
中級考核方式:對臨、創作 字體選擇(兩種以上)。
高級考核方式:對臨、創作、理論知識 字體選擇(兩種以上)。
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
中國漢字是勞動人民創造的,開始以圖畫記事,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變成了當今的文字,又因祖先發明了用毛筆書寫,便產生了書法。
古往今來,均以毛筆書寫漢字為主,至於其他書寫形式,如硬筆、指書等,其書寫規律與毛筆字相比,並非迥然不同,而是基本相通。
軟筆書法,一般指的是用軟筆創作的書法作品,理論應包括毛筆和軟筆。但就目前來講,其實並沒有軟筆書法一說,歷來只有硬筆書法與毛筆書法之分。便權當會意,不必深究。
聯系軟筆書法的好處
一、練習書法可以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
審美素養是一個人人文素質的重要內容。著名美學家宗白華先生說書法「像中國畫,更像音樂,像舞蹈,像優美的建築。」
練習、創作、欣賞書法作品的過程就是感悟美、創造美和醞釀美的過程。因此,開展書法藝術教育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好途徑、好方法。
二、練習書法可以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
學習書法,要從一筆一畫做起,有規有矩,如起筆、行筆、收筆都十分講究,這好像做事,起筆像做事的開端,行筆恰似做事的過程,收筆如做事的結尾。
通過練習書法,可以鍛煉一個人做事認真、沉穩、有始有終的品格。日復一日,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便會在不知不覺中養成。
三、練習書法可以強身健體。
書法不僅僅是一門藝術,而且還是一種養生之道。書法可以調節情緒,陶冶情操。
過喜傷心,怒傷肝,憂傷肺,恐傷腎,思傷脾。
而練習、創作和欣賞書法,其心態安穩,寧神息慮,修心養性,神定志安,即我們平常所說的「心理平衡」,從而促進人的身心健康。「壽從筆中來」就是指這個道理。
四、練習書法可以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
書法作品看似簡單,但真要寫好,卻並非易事,除書法的字內功(諸如筆法、墨法、章法等)外,更要修練研習「字外功」。
「字外功」對書法藝術來說非常重要,要想在書法上有成就,就必須字外求字,書外求書。「字外功」就是向「姐妹藝術」學習。
如,從繪畫中學布白,從音樂中悟節奏、韻律,從詩詞中找意境,等等。藝術是相通的,「姐妹藝術」往往能觸發書法創作的靈感。在追求提升書法藝術的過程中,人的綜合素質也就得到發展。
另外,書法還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招聘單位的招工表、履歷表都要求手寫,可見書寫也是測試的重要內容。
廣州某人才市場需招聘3000名畢業生,報名達3萬人,第一項內容就是「填表和寫簡歷」,僅通過寫字,就淘汰了1/3。
總之,在學生中開展書法藝術的教育活動,有利於全面發展學生綜合素質,促進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
2、書法的好處
一、字是「門面」,一手好字,受益一生。
書法具有廣泛的實用性。學書法最基本的活動是寫字,而寫字首要的目的是為了記事和交流感情,起碼的要求是把字寫得規范、整潔、清楚,使人看了樂於接受,如果把字寫得雜亂無章,甚至隨心所欲,胡亂造字,讀者如釋「天書」,無法辨認,就失去了它的實用價值。
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當今社會,寫得一手漂亮的字,無論是學習、工作,還是生活,都會給人留下好的印象,增強自信心。
二、書法可以修身養性。
學書法能使人變「靜」,培養人的專心、細心、耐心和毅力等優秀品質,從而提高人的整體素質――這是其它學科無法替代的。常言道:寧靜致遠,靜能生智。
當一個人的心靈處於寧靜狀態時,其思維質量和辦事效率是最高的;反之則心浮氣躁、思緒混亂或語無倫次。現在的社會生活節奏變快,但人心普遍浮躁、做事馬虎、缺少耐心和毅力等。通過書法,可以彌補。
三、書法可陶冶情操。
書法的內在規律決定了習書的嚴肅性。這就要求習書者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狀態,以高度的學習熱情,儼然誠懇的態度來對待;必須勤奮不息,孜孜不倦;必須加強修養,拓寬意境;必須豐富學識,博古通今,否則必將一事無成。
四、書法有益健康。
書法藝術不僅能給人以美的享受,還是養生保健的有效方法。醫學專家研究結論表明,在可使人長壽的二十種職業中,書法名列榜首。
寫字能祛病健身。古人雲:「寫字用於養心,愈病君子之樂。」寫字是一種高雅的藝術愛好,能使人在揮毫中自得其樂。人在寫字時「不思聲色,不思得失,不思榮辱,心無煩惱,形無勞倦」,使軀體和精神放鬆,對肌體起到調節、修復等作用,可推遲或延緩腦的老化。
「作書能養氣,也能助氣。」練習書法時,須絕慮疑神,全軀啟動,力送毫端,注於紙上,抒胸中氣,散心中郁。這樣,對人的心理和生理方面都有一定的調節和鍛煉作用,久而久之,可使人靈心煥發,無疾而壽。即便不幸患病,也可通過練習寫字,養心愈疾,暢達延年。古往今來說書法能使人健康長壽,並非虛傳。
(2)養生論書法擴展資料:
書法作為一門藝術,對於人的健康長壽的確有一定作用。 歷代著名書法家的年齡情況就是很好的一個例子。"人活七十古來稀",而歷代書法家卻有很多 活了七八十、甚至八九十高齡。
例如,唐代的柳公權八十七歲,歐陽詢八十四歲,虞世南八十歲; 其後的徐浩七十九歲,楊凝式八十一歲,楊維貞七十四歲,文徵明八十九歲,劉世安八十五歲, 梁同書九十二歲,翁同和八十五歲,包世臣八十歲,何紹基七十四歲等等。可見,練習書法的確有助於人的健康。
書法與養生的這種維妙關系,從"練功"的角度也可以得到解釋。事實上,寫字時端坐的姿勢,就是氣功里所講的"坐功"。
一個人若能每天堅持坐上一陣子,便可以像練氣功那樣,達到以意導氣,使人精神振奮,意守丹田,呼吸勻稱,肌體和精神得到協調一致。如此堅持下去,定會有益身心!少生疾病,健康愉快,延年益壽。
書法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發展五千年來最具有經典標志的民族符號。它是用毛筆書寫漢字並具有審美慣性的藝術形式。
書法堪稱中國的「第四宗教」,有著強烈的吸引力、儀式感和大眾參與性,故有五千多年來,各時期代表人物燦若星河,最重要的人物有王羲之、顏真卿、黃庭堅、米芾、趙孟頫、祝允明、王鐸、毛澤東等。
技法上講究執筆、用筆、點畫、結構、墨法、章法等,與中國傳統繪畫、篆刻關系密切。從表面字義理解,書法指書寫的法度。生活中,書法一詞另具備以下含義。第一,某幅書寫作品的代稱或者所有書寫作品的統稱;第二,一種藝術類別,一般指書寫漢字的藝術。
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說:」唐言結構,宋尚意趣「,由此可知唐代書法的法度追求最高、最嚴謹,唐代書法成就也是書法史上最頂峰的。
3、為什麼練習書法可以養生
書法養生方法其實,練習書法是動靜結合的運動,動靜結合、一張一弛是健康的必須條件。一個人光動不靜不行,光靜不動更不行。所以練習書法一方面能使人從緊張中輕鬆起來,另一方面又使人能從閑散中充實起來,從而起到調節生活節奏以及內在系統平衡的作用。而且,據專業人士介紹,不同的書法更可以帶來不同的養生功效:版
楷書:字體端正工整,結構緊密,筆法嚴謹,沉著穩重,適合於焦慮、緊張、恐懼症、冠心病、高血壓、心率紊亂患者的心理調節。
隸書:書體從容,風格變化多端,形象豐富,對於調節焦躁不安、固執偏激的情緒有幫助。
草書:大起大落如風馳電掣,一氣呵成。尤其適合精神壓抑、憂郁者抒情達性之用,而不宜於焦躁者練習。
篆書:嚴正安穩,行筆緩慢,尤適合於焦慮、緊張和躁動者練習,有利於調節心理,適合於冠心病、高權血壓患者的輔助治療。
4、朱鶴亭的介紹
朱鶴亭,道號玄鶴子,漢族,香港著名武術氣功名家,中醫學者,出身於玄學世家,父親是著名的嶗抄山道人玄中子,母親信仰佛教,他六歲開始練功。
自1974年開始診症至今,治癒過多種疑難病症,其關於養生的書籍深受海內外讀者的喜愛,曾多次受邀在東歐國家講授運動醫學和養生方法,長百於運用食療、點穴、針灸、氣功、中草葯等綜合療法。
(4)養生論書法擴展資料:
朱鶴亭從小耳濡目染獲益匪淺,加上多年的刻苦鑽研,形成了自己的保健養生理念。朱鶴亭將自己的養生之道概括為:注意呼吸和飲食度。呼吸和飲食是生命的兩知大核心,是維持人生命的根本。
朱鶴亭通過習武練習呼吸,通過變換飲食保證全面的營養。他每天早晨5點半起床,堅持用半小時的時間習練家傳的武功,以保證氣力充道沛,呼吸協調,尤其注重短促呼吸之間的調節,每天晚上則習練氣功。
這樣早晚通過一快一慢、一動一靜,一剛一柔的結合練習達到調節呼吸、強身健體的目的。在飲食上,朱鶴亭堅持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的飲食原則,在飲食的內容上講究變換。
參考資料:網路-朱鶴亭
5、什麼叫軟筆書法?
軟筆書法,一般指的是用軟筆創作的書法作品,理論應包括毛筆和軟筆。但就目前來講,其實並沒有軟筆書法一說,歷來只有硬筆書法與毛筆書法之分。便權當會意,不必深究。
(5)養生論書法擴展資料
好處
一、練習書法可以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
審美素養是一個人人文素質的重要內容。著名美學家宗白華先生說書法「像中國畫,更像音樂,像舞蹈,像優美的建築。」練習、創作、欣賞書法作品的過程就是感悟美、創造美和醞釀美的過程。因此,開展書法藝術教育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好途徑、好方法。
二、練習書法可以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
學習書法,要從一筆一畫做起,有規有矩,如起筆、行筆、收筆都十分講究,這好像做事,起筆像做事的開端,行筆恰似做事的過程,收筆如做事的結尾。通過練習書法,可以鍛煉一個人做事認真、沉穩、有始有終的品格。日復一日,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便會在不知不覺中養成。
三、練習書法可以強身健體。
書法不僅僅是一門藝術,而且還是一種養生之道。書法可以調節情緒,陶冶情操。過喜傷心,怒傷肝,憂傷肺,恐傷腎,思傷脾。而練習、創作和欣賞書法,其心態安穩,寧神息慮,修心養性,神定志安,即我們平常所說的「心理平衡」,從而促進人的身心健康。「壽從筆中來」就是指這個道理。
四、練習書法可以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
書法作品看似簡單,但真要寫好,卻並非易事,除書法的字內功(諸如筆法、墨法、章法等)外,更要修練研習「字外功」。「字外功」對書法藝術來說非常重要,要想在書法上有成就,就必須字外求字,書外求書。「字外功」就是向「姐妹藝術」學習。如,從繪畫中學布白,從音樂中悟節奏、韻律,從詩詞中找意境,等等。藝術是相通的,「姐妹藝術」往往能觸發書法創作的靈感。在追求提升書法藝術的過程中,人的綜合素質也就得到發展。
參考資料網路-軟筆書法
6、練習書法的意義
傳承文化,修身養性
書法
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中國漢字是勞動人民創造的,開始以圖畫記事,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變成了當今的文字,又因祖先發明了用毛筆書寫,便產生了書法,古往今來,均以毛筆書寫漢字為主,至於其他書寫形式,如硬筆、指書等,其書寫規律與毛筆書寫規律相比,並非迥然不同,而是基本相通。基於索本求源(指甲骨文之後),這里重點介紹毛筆書寫漢字的規律。只要我們對書法有了「狹義」的理解,那麼對領會「廣義的書法」也會大有裨益。
從狹義講,書法是指用毛筆書寫漢字的方法和規律。包括執筆、運筆、點畫、結構、布局(分布、行次、章法)等內容。例如,執筆指實掌虛,五指齊力;運筆中鋒鋪毫;點畫意到筆隨,潤峭相同;結構以字立形,相安呼應;分布錯綜復雜,疏密得宜,虛實相生,全章貫氣;款識字古款今,字大款小,寧高勿低等。
從廣義講,書法是指語言符號的書寫法則。換言之,書法是指按照文字特點及其涵義,以其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寫字,使之成為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隨著文化事業的發展,書法己不僅僅限於使用毛筆和書寫漢字,其內涵己大大增加。例如,從使用工具上講,僅筆這一項就五花八門,毛筆、硬筆、電腦儀器、噴槍烙具等種類繁多。顏料也不單是使用黑墨塊,墨汁、粘合劑、化學劑、噴漆釉彩等五彩繽紛,無奇不有。過去的文房四寶--筆、墨、紙、硯、,其涵義也大有擴展,品種之多,不勝枚舉;從執筆方式上看,有的用手執筆,有的用腳執筆,就是用其他器官執筆的也不乏其人,甚至有的人寫字根本就不用筆,如「指書」「擠漏書」等;從書寫文種上說,並非漢字一種,有的少數民族文字也登上了書法藝壇,蒙文就是一例;從書體和章法上看,除了正宗的傳統書派以外,在我國又出現了"曲直(線)相同、動靜結合的「意向」派,即所謂現代書法。它是在傳統書法基礎上,加以創新,突出"變"字,融詩書畫為一體,力求形式和內容統一,使作品成為「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佳作。在日本不少書家摒棄文字的語言性,樹立文字的「形象性」,出現了「墨象」派,以用筆的輕重和徐疾、筆鋒的開合及落筆位置的變化等,寫出各種形象的文字。這一書派,雖突出「意象」,其字賞之也新穎,但漢字並非都是「形象」字,因此步履艱難,發展受到限制。所有這些(當然不僅是這些),可以看出書法和其他事物一樣,也是在不斷地發展和變化著。這一點必須引起書法界人士的高度重視。
7、養生書法對聯
為您奉上,請參考:
哈哈哈,樂天樂地樂自己;
嘿嘿嘿,容你容我容大家。
人生易老,童心不能老;
歲許恆心,壯志需常存。
家有萬貫,飯不過一碗;
地有千傾,睡不過八尺。
養生莫善寡慾;至樂無如讀書。
事因知足心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
無求便是安心法;不飽真乃去病方。
欲無後悔須律已;各有前程莫妒人。
萬事莫如為善樂;百花爭比讀書香。
青菜蘿卜糙米飯;瓦壺天水菊花茶。
健康是長壽之本 強身乃事業之基。
健康是無價之寶 知識乃保健階梯。
健康讓智慧發光 運動使健康長駐。
莫嫌老圃秋容淡 且看黃花晚節香。
莫道人生無百歲 應知草木有回春。
老天喜作黃昏頌 滿目青山夕照明。
抒豪情青春永駐 寄壯志余熱生輝。
千金難買老來樂 古稀仍發少年狂。
奮斗中青春永駐 求索里樂趣無窮。
西山紅葉霜滿天 識途老馬不勞鞭。
古樹開花色更艷 老驥伏櫪志更堅。
<p 壯心未與年同老 白發銀髯再生輝。
除去私慾終身樂 洗去雜念渾身輕。
消憂去慮心常健 寡慾無私心自安。
自靜其心延壽命 無求於物長精神。
欲除煩惱須無我 想求康樂莫貪心。
對生活知足常樂 對藝術精益求精。
靜坐常思自己過 閑談莫論他人非。
退一步天高地闊 讓三分心平氣和。
胸有宏願春常在 心無煩憂壽自高。
胸有宏圖乾坤大 心無私念天地寬。
願乘風破萬里浪 甘面壁讀十年書。
著書豈在求名利 提筆總為益世人。
寡慾清心能益壽 素餐淡食可延年。
勞動是健康之本 懶惰乃疾病溫床。
練身體賽吃妙葯 講衛生勝服靈丹。
勤預防消災祛病 常鍛煉益壽延年。
8、書法的好處有哪些
書法具有廣泛的實用性
學書法最基本的活動是寫字,而寫字首要的目的是為了記事和交流感情,起碼的要求是把字寫得規范、整潔、清楚,使人看了樂於接受,如果把字寫得雜亂無章,甚至隨心所欲,胡亂造字,讀者如釋"天書",無法辨認,就失去了它的實用價值。有些人認為寫字用毛筆不如用硬筆方便,硬筆完全可以代替毛筆,只有寫毛筆字才學書法;有些人認為書法是"天才"的專利,"咱不是學書法的料"。特別是一些年歲稍高些的朋友,受"人過三十不學藝的"陳腐思想的束縛,認為學書法為時己晚。也有人認為書法及神秘,高深莫測,神不可征,形乃難表,好事難成。所有這些想法都是不可取的,因為只要寫字就有法則可言,特別是有不少場合沒有書法"門面",絕對不行。例如,商標、廣告、標語、對聯、字畫條幅等都離不開書法。不可否認,使用鋼筆、圓珠筆及其他工具定字是方便快捷,但不管用什麼工具寫字其法則基本與使用毛筆相同,所以無論在何種方式寫字都應該學習書法。關於學書法年齡問題,從幼年或少年開始學,無疑優勢很大,但上了年歲的人學書法,也有不少長處;有知識、有生活、有閱歷、理解快、感受深、善抒發等,年輕人是無法可比的。至於"天才",是專指"有這種才能的人",任何聰明智慧都是靠熱情、勤奮和科學的學習換來的。"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狠下一條心,不怕事不成"。有位書法家答學生問時幾句短語很有教益,言簡意明,回味無窮。問"什麼年齡學書法最適合?"答:"從識字起,任何年齡都適合。"問:"我能成為書法家嗎?"答:"你認為你能---你准能!"學習書法和學習其他藝術一樣,只要我們不懷疑自己的能力,有信心,有熱情,加上方法得當,定會獲得成功。千萬不要被一些壟斷者的玄學所嚇倒。他們把書法說得神乎其神,傳授抽象,舍本求末,昧於閉合圈內循環,貽誤後學。其實書法也像"窗戶紙",也是"一捅就破"。它的神韻可征,形象可表,技法可取,章法可達。"升堂入室",望而可及。
書法具有藝術性
中國文字的點畫、結構和形體與外文不同。它變化微妙,形態不一,意趣迥異。"通過點畫線條的強弱、濃淡、粗細等豐富變化,以書寫的內容和思想感情的起伏變化,以字形字距和行間的分布,構成優美的章法布局,有的似玉龍琢雕,有的似奇峰突起,有的俊秀俏麗,有的氣勢豪放,這些都有使書寫文字帶上了強烈的藝術色彩。"書法己是民族藝術中一枝永開不敗的鮮花,世人賞以欣慰,可從中領略其精神風度,心靈意境,生活情趣,審美追求,時代氣息·······這樣一種觀之激人感奮,聊以勵精自慰的藝術,何樂而不為呢!
書法有益健康
「作書能養氣,也能助氣。」練書時,須絕慮疑神,全軀啟動,力送毫端,注於紙上,抒胸中氣,散心中郁。這樣,對人的心理和生理方面都有一定的調節和鍛煉作用,久而久之,可使人靈心煥發,無疾而壽。即便不幸患病,也可通過練習寫字,養心愈疾,暢達延年。古往今來說書法能使人健康長壽,並非虛傳。如歷史上歐陽詢、顏真卿、大書法家平均壽命79.2歲,其中顏真卿76歲時遭殺害,不然壽命會更長。另據資料介紹,明清兩代著名書畫家(書畫相通)同高僧比較,28人中,書畫家比高僧長壽12.7歲,說明書畫活動可能比高僧修行還有利健康,己為世人共識。現己76歲高齡的「將軍書法家」李真先生,通過練習寫字,心臟病好轉,並不再為失眠而苦惱。他深有體會地說,學習書法,「時間一久,必有所得。這「得」不僅在書法上,對身體健康尤為有益」。可見臨池潑墨,確屬健身之功,只要持之以恆,鍥而不舍,便可變「書法」為美妙的「養生之道」。
書法可陶冶情操
情操是感情和思維的綜合,書法是一門學問,一種藝術。其美感來源於大自然,來源於生活,來源於社會實踐,與其他事物有著密切的互為表裡聯系。書法的特點、技巧、理論、表達意境極其廣泛。「胸中有書,下筆不俗。」學習書法,對文學、哲學、美學、天文、地理、歷史等知識無所不及。很顯然,我們不能把書法簡單地理解為就是寫字。書法家吳善茂先生說得好:「書法是寫字,但寫字不都是書法。」書法的內在規律決定了習書的嚴肅性。這就要求習書者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狀態,以高度的學習熱情,旺盛的進取精神科學的思維活動,儼然誠懇的態度來對待。必須勤奮不息,孜孜不倦,防止心血來潮,半途而廢;必須深入生活,擴大視野,防止狂妄虛偽,恃才傲物;必須加強修養,拓寬意境,防止墨守成規,捨本逐末;必須豐富學識,博古通今,防止不求甚解,出乖露醜;必須貪戀欣賞,鑒往創新,防止陳陳相因,依然故我。否則,會虛度年華,將一事無成。 總之,臨池潑墨,快樂無涯,願我們積人類之聰明才智於筆下生花吧!
9、寫書法心得,1500字左右。
淺談書法
中國書法歷史悠久,以不同的風貌反映出時代的精神,藝術青春常在。瀏覽歷代書法,「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書法藝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瑰寶,是中華文化的燦爛之花。書法藝術最典型的體現了東方藝術之美和東方文化的優秀,是我們民族永遠值得自豪的藝術瑰寶。它具有世界上任何藝術都無與倫比的深厚群眾基礎和藝術特徵。書法藝術愈加受到大家的青睞。
中國書法是一門古老的藝術,從迄今考古文物發掘的情況判斷為始於八千年前的中華黃河流域的古陶器文,再經由甲骨文、金文演變而為大篆、小篆、隸書,至定型於東漢、魏、晉的草書、楷書、行書諸體,書法一直散發著藝術的魅力。
書法有益健康---「作書能養氣,也能助氣。」練書時,須絕慮疑神,全軀啟動,力送毫端,注於紙上,抒胸中氣,散心中郁。這樣,對人的心理和生理方面都有一定的調節和鍛煉作用,久而久之,可使人靈心煥發,無疾而壽。即便不幸患病,也可通過練習寫字,養心愈疾,暢達延年。古往今來說書法能使人健康長壽,並非虛傳。如歷史上歐陽詢、顏真卿、大書法家平均壽命79.2歲,其中顏真卿76歲時遭殺害,不然壽命會更長。另據資料介紹,明清兩代著名書畫家(書畫相通)同高僧比較,28人中,書畫家比高僧長壽12.7歲,說明書畫活動可能比高僧修行還有利健康,己為世人共識。現己76歲高齡的「將軍書法家」李真先生,通過練習寫字,心臟病好轉,並不再為失眠而苦惱。他深有體會地說,學習書法,「時間一久,必有所得。這「得」不僅在書法上,對身體健康尤為有益」。可見臨池潑墨,確屬健身之功,只要持之以恆,鍥而不舍,便可變「書法」為美妙的「養生之道」。
書法可陶冶情操---情操是感情和思維的綜合,書法是一門學問,一種藝術。書法的特點、技巧、理論、表達意境極其廣泛。「胸中有書,下筆不俗。」學習書法,對文學、哲學、美學、天文、地理、歷史等知識無所不及。很顯然,我們不能把書法簡單地理解為就是寫字。書法家吳善茂先生說得好:「書法是寫字,但寫字不都是書法。」書法的內在規律決定了習書的嚴肅性。這就要求習書者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狀態,以高度的學習熱情,旺盛的進取精神科學的思維活動,儼然誠懇的態度來對待。必須勤奮不息,孜孜不倦,防止心血來潮,半途而廢;必須深入生活,擴大視野,防止狂妄虛偽,恃才傲物;必須加強修養,拓寬意境,防止墨守成規,捨本逐末。總之,臨池潑墨,快樂無涯!
書法己是民族藝術中一枝永開不敗的鮮花,世人賞以欣慰,可從中領略其精神風度,心靈意境,生活情趣,審美追求,時代氣息。。。。。。這樣一種觀之激人感奮,聊以勵精自慰的藝術,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