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原傅山廟什麼時候開廟會
今年農歷六月十九是傅山先生誕辰405周年copy紀念日。自2007年中華傅山園開園以來,以傅山故里文化廟會活動作為宣傳傅山文化的載體,每年7月19日都舉辦傅山廟會、燈會、展覽百、傅山健身養生等活動,以此來弘揚傅山精神、傳承傳統文化。同時也是尖草坪區建設和諧社會、繁榮文化事業、實施文化惠民的重要成果。
中華傅山園已成為市民了解、認識、傳承傅山文化的場所,也是我市非物質文度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要基地。2008年,「傅山養生健身術——— 八珍湯」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傅青主女科、傅山傳說故事知、傅山拳法列入第一批、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傅青主健康養生傳習所,為廣道大市民提供了一個健康養生的重要實習基地。
2、山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山西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公示名單(共計105項) (共計7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 Ⅰ-1 董永傳說﹡ 運城市萬榮縣﹡
2 Ⅰ-2 民間傳唱史詩《楊家將》 山西大學
3 Ⅰ-3 廣武傳說 朔州市山陰縣
4 Ⅰ-4 趙氏孤兒傳說 陽泉市盂縣運城市新絳縣
5 Ⅰ-5 萬榮笑話 運城市萬榮縣
6 Ⅰ-6 司馬光傳說 運城市夏縣
7 Ⅰ-7 牛郎織女傳說 運城市永濟市晉中市和順縣 (共計12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8 Ⅱ-1 左權開花調﹡ 晉中市左權縣﹡
9 Ⅱ-2 河曲民歌﹡ 忻州市河曲縣﹡
10 Ⅱ-3 五台山佛樂﹡ 忻州市五台縣﹡
11 Ⅱ-4 晉南威風鑼鼓﹡ 臨汾市﹡
12 Ⅱ-5 絳州鼓樂﹡ 運城市新絳縣﹡
13 Ⅱ-6 上黨八音會﹡ 晉城市﹡長治市長治縣、長子縣
14 Ⅱ-7 文水鈲子﹡ 呂梁市文水縣﹡
15 Ⅱ-8 太原鑼鼓 太原市
16 Ⅱ-9 晉北鼓吹 忻州市忻府區、五台縣大同市陽高縣
17 Ⅱ-10 恆山道樂 大同市陽高縣
18 Ⅱ-11 上黨樂戶班社 長治市
19 Ⅱ-12 臨縣大嗩吶 呂梁市臨縣 (共計14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20 Ⅲ-1 獅舞(天塔獅舞)﹡ 臨汾市襄汾縣﹡
21 Ⅲ-2 走獸高蹺﹡ 運城市稷山縣﹡
22 Ⅲ-3 翼城花鼓﹡ 臨汾市翼城縣﹡
23 Ⅲ-4 臨縣傘頭秧歌 呂梁市臨縣
24 Ⅲ-5 稷山高台花鼓 運城市稷山縣
25 Ⅲ-6 踢鼓秧歌 朔州市
26 Ⅲ-7 平定武迓鼓 陽泉市平定縣
27 Ⅲ-8 壽陽愛社 晉中市壽陽縣
28 Ⅲ-9 汾陽地秧歌 呂梁市汾陽市
29 Ⅲ-10 朔州喜樂 朔州市
30 Ⅲ-11 背鐵棍(抬閣、撓閣) 太原市清徐縣晉中市祁縣運城市萬榮縣忻州市代縣
31 Ⅲ-12 原平鳳秧歌 忻州市原平市
32 Ⅲ-13 榆社霸王鞭 晉中市榆社縣
33 Ⅲ-14 武鄉頂燈 長治市武鄉縣 (共計20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34 Ⅳ-1 晉劇﹡ 省文化廳﹡
35 Ⅳ-2 蒲州梆子﹡ 臨汾市﹡運城市﹡
36 Ⅳ-3 北路梆子﹡ 忻州市﹡
37 Ⅳ-4 上黨梆子﹡ 晉城市﹡長治市
38 Ⅳ-5 雁北耍孩兒﹡ 大同市﹡
39 Ⅳ-6 靈丘羅羅腔﹡ 大同市靈丘縣﹡
40 Ⅳ-7 秧歌戲(朔州秧歌戲﹡、繁峙秧歌戲﹡、襄武秧歌、壺關秧歌) 朔州市朔城區﹡忻州市繁峙縣﹡長治市襄垣縣、武鄉縣、壺關縣
41 Ⅳ-8 道情戲(晉北道情戲﹡、臨縣道情戲﹡、神池道情戲、洪洞道情戲) 朔州市右玉縣﹡呂梁市臨縣﹡忻州市神池縣臨汾市洪洞縣
42 Ⅳ-9 二人台﹡ 忻州市河曲縣﹡
43 Ⅳ-10 鑼鼓雜戲﹡ 運城市臨猗縣﹡
44 Ⅳ-11 皮影戲(孝義皮影戲﹡、侯馬皮影戲) 呂梁市孝義市﹡臨汾市侯馬市
45 Ⅳ-12 碗碗腔(孝義碗碗腔﹡、曲沃碗碗腔) 呂梁市孝義市﹡臨汾市曲沃縣
46 Ⅳ-13 祁太秧歌(太谷秧歌、晉中秧歌) 晉中市、太谷縣、祁縣
47 Ⅳ-14 晉南眉戶 臨汾市運城市臨猗縣
48 Ⅳ-15 上黨落子 長治市潞城市
49 Ⅳ-16 線腔 運城市芮城縣
50 Ⅳ-17 孝義木偶戲 呂梁市孝義市
51 Ⅳ-18 碓臼溝秧歌 大同市
52 Ⅳ-19 賽戲 朔州市
53 Ⅳ-20 上黨二簧 晉城市城區 (共計7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54 Ⅴ-1 潞安大鼓﹡ 長治市﹡
55 Ⅴ-2 太原蓮花落 太原市
56 Ⅴ-3 襄垣鼓書 長治市襄垣縣
57 Ⅴ-4 陽泉評說 陽泉市
58 Ⅴ-5 晉東南說唱道情 長治市屯留縣晉城市陽城縣
59 Ⅴ-6 河東說唱道情 運城市鹽湖區、永濟市
60 Ⅴ-7 沁州三弦書 長治市沁縣 (共計2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61 Ⅵ-1 撓羊賽 忻州市
62 Ⅵ-2 心(形)意拳 晉中市 (共計6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63 Ⅶ-1 中陽剪紙﹡ 呂梁市中陽縣﹡
64 Ⅶ-2 平陽木版畫 臨汾市
65 Ⅶ-3 山西麵塑藝術(定襄麵塑、聞喜花饃、焙面麵塑、新絳麵塑) 忻州市定襄縣運城市聞喜縣、新絳縣晉城市陽城縣
66 Ⅶ-4 山西民居磚雕藝術 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山西省民居雕刻藝術研究會
67 Ⅶ-5 黎侯虎(布藝老虎) 長治市黎城縣
68 Ⅶ-6 廣靈染色剪紙 大同市廣靈縣 (共計17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69 Ⅷ-1 陽城生鐵冶鑄技藝﹡ 晉城市陽城縣﹡
70 Ⅷ-2 平遙推光漆器髹飾技藝﹡ 晉中市平遙縣﹡
71 Ⅷ-3 杏花村汾酒釀制技藝﹡ 呂梁市汾陽市﹡
72 Ⅷ-4 山西老陳醋傳統釀制技藝﹡ 太原市清徐縣﹡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73 Ⅷ-5 山西麵食 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山西晉餐文化研究會
74 Ⅷ-6 雲雕製作技藝 運城市新絳縣
75 Ⅷ-7 地窨院建築技藝 運城市平陸縣
76 Ⅷ-8 長子響銅樂器製作技藝 長治市長子縣
77 Ⅷ-9 交城琉璃咯嘣製作技藝 呂梁市交城縣
78 Ⅷ-10 平定黑釉刻花陶瓷製作工藝 陽泉市平定縣
79 Ⅷ-11 新絳縣澄泥硯傳統製作工藝 運城市新絳縣
80 Ⅷ-12 郭杜林晉式月餅製作技藝 太原市
81 Ⅷ-13 絳州飛龍製作技藝 運城市絳縣
82 Ⅷ-14 梨花春酒傳統釀造工藝 朔州市
83 Ⅷ-15 汾陽王酒傳統釀造工藝 呂梁市汾陽市
84 Ⅷ-16 上黨堆錦藝術 長治市
85 Ⅷ-17 太谷餅傳統製作工藝 晉中市太谷縣 (共計2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86 Ⅸ-1 傅山養生健身術(八珍湯、傅青主女科、傅山傳說) 太原市尖草坪區
87 Ⅸ-2 龜齡集酒葯傳統製作工藝 晉中市太谷縣 (共計18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88 Ⅹ-1 民間社火﹡ 長治市潞城縣﹡
89 Ⅹ-2 堯王傳統祭祀文化 臨汾市
90 Ⅹ-3 舜王傳統祭祀文化 運城市晉城市
91 Ⅹ-4 禹王傳統祭祀文化 運城市
92 Ⅹ-5 關公文化 運城市
93 Ⅹ-6 河東鹽池文化 運城市
94 Ⅹ-7 寒食節 晉中市介休市
95 Ⅹ-8 洪洞大槐樹根祖文化 臨汾市洪洞縣
96 Ⅹ-9 後土文化 運城市萬榮縣
97 Ⅹ-10 騾馱轎 朔州市
98 Ⅹ-11 晉祠廟會(水母娘娘的傳說、晉陽風火流星) 太原市晉源區
99 Ⅹ-12 走親習俗 臨汾市洪洞縣
100 Ⅹ-13 河曲河燈會 忻州市河曲縣
101 Ⅹ-14 背冰 運城市芮城縣、永濟市
3、陽城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山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http://www.sxgov.cn/ 黃河新聞網 2009-05-13 16:09:13
民間文學類 (1項)
董永傳說 萬榮縣
民間音樂類 (7項)
左權開花調 左權縣
河曲民歌 河曲縣
晉南威風鑼鼓 臨汾市
絳州鼓樂 新絳縣
上黨八音會 晉城市、長治市
文水鈲子 文水縣
五台山佛樂 五台縣
民間舞蹈類 (3項)
天塔獅舞 襄汾縣
走獸高蹺 稷山縣
翼城花鼓 翼城縣
傳統戲劇類 (13項)
晉劇 山西省
蒲州梆子 臨汾市、運城市
北路梆子 忻州市
上黨梆子 晉城市、長治市
大同市
靈丘羅羅腔 靈丘縣
孝義碗碗腔 孝義市
朔州秧歌戲 朔州市
繁峙秧歌戲 繁峙縣
山西道情戲(晉北道情戲、臨縣道情戲) 右玉縣、臨縣
二人台 河曲縣
鑼鼓雜戲 臨猗縣
孝義皮影戲 孝義市
曲藝類 (1項)
潞安大鼓 長治市
民間美術類 (1項)
中陽剪紙 中陽縣
傳統手工技藝類 (4項)
陽城生鐵冶鑄技藝 陽城縣
平遙推光漆器髹飾技藝 平遙縣
杏花村汾酒釀制技藝 汾陽市
山西老陳醋釀制技藝 太原市
民俗類 (1項)
民間社火 潞城縣
民間文學類(共計7項)
董永傳說 運城市萬榮縣
民間傳唱史詩《楊家將》 山西大學;忻州市代縣
廣武傳說 朔州市山陰縣
趙氏孤兒傳說 陽泉市盂縣;運城市新絳縣
萬榮笑話 運城市萬榮縣
司馬光傳說 運城市夏縣
牛郎織女傳說 晉中市和順縣
民間音樂類(共計12項)
左權開花調 晉中市左權縣
河曲民歌 忻州市河曲縣
五台山佛樂 忻州市五台縣
晉南威風鑼鼓 臨汾市
絳州鼓樂 運城市新絳縣
上黨八音會 晉城市;長治市長治縣、長子縣
文水鈲子 呂梁市文水縣
太原鑼鼓 太原市
晉北鼓吹 忻州市忻府區、五台縣;大同市陽高縣
恆山道樂 大同市陽高縣
上黨樂戶班社 長治市
臨縣大嗩吶 呂梁市臨縣
民間舞蹈類(共計14項)
獅舞(天塔獅舞) 臨汾市襄汾縣
走獸高蹺 運城市稷山縣
翼城花鼓 臨汾市翼城縣
臨縣傘頭秧歌 呂梁市臨縣
稷山高台花鼓 運城市稷山縣
踢鼓秧歌 朔州市
平定武迓鼓 陽泉市平定縣
壽陽愛社 晉中市壽陽縣
汾陽地秧歌 呂梁市汾陽市
朔州喜樂 朔州市
背鐵棍(抬閣、撓閣) 太原市清徐縣;晉中市祁縣;運城市萬榮縣;忻州市代縣
原平鳳秧歌 忻州市原平市
榆社霸王鞭 晉中市榆社縣
武鄉頂燈 長治市武鄉縣
戲劇類(共計19項)
晉劇 省文化廳
蒲州梆子 臨汾市;運城市
北路梆子 忻州市
上黨梆子 晉城市;長治市
雁北耍孩兒 大同市
靈丘羅羅腔 大同市靈丘縣
秧歌戲(朔州、繁峙、襄武、壺關) 朔州市朔城區;忻州市繁峙縣;長治市襄垣縣、武鄉縣、壺關縣
道情戲 (晉北、臨縣、神池、洪洞) 朔州市右玉縣;呂梁市臨縣;忻州市神池縣;臨汾市洪洞縣
二人台 忻州市河曲縣
鑼鼓雜戲 運城市臨猗縣
皮影戲(孝義、侯馬) 呂梁市孝義市;臨汾市侯馬市
碗碗腔(孝義、曲沃) 呂梁市孝義市;臨汾市曲沃縣
太谷秧歌(祁太秧歌、晉中秧歌) 晉中市太谷縣、祁縣
晉南眉戶 臨汾市;運城市臨猗縣
上黨落子 長治市潞城市
線腔 運城市芮城縣
孝義木偶戲 呂梁市孝義市
碓臼溝秧歌 大同市
賽戲 朔州市
曲藝類(共計7項)
潞安大鼓 長治市
太原蓮花落 太原市
襄垣鼓書 長治市襄垣縣
陽泉評說 陽泉市
晉東南說唱道情 長治市屯留縣;晉城市陽城縣
河東說唱道情 運城市鹽湖區、永濟市
沁州三弦書 長治市沁縣
雜技與競技類(共計2項)
撓羊賽 忻州市
心(形)意拳(戴氏形意拳) 晉中市
民間美術類(共計6項)
中陽剪紙 呂梁市中陽縣
平陽木版畫 臨汾市
麵塑(定襄、聞喜花饃、焙面麵塑、新絳) 忻州市定襄縣;運城市聞喜縣、新絳縣;晉城市陽城縣
山西民居磚雕藝術 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山西省民居雕刻藝術研究會
黎侯虎(布藝老虎) 長治市黎城縣
廣靈染色剪紙 大同市廣靈縣
民間手工技藝類(共計16項)
陽城生鐵冶鑄技藝 晉城市陽城縣
平遙推光漆器髹飾技藝 晉中市平遙縣
杏花村汾酒釀制技藝 呂梁市汾陽市
山西老陳醋傳統釀制技藝 太原市;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山西麵食 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山西晉餐文化研究會
雲雕製作技藝 運城市新絳縣
地窨院建築技藝 運城市平陸縣
長子響銅樂器製作技藝 長治市長子縣
交城琉璃咯嘣製作技藝 呂梁市交城縣
平定黑釉刻花陶瓷製作工藝 陽泉市平定縣
新絳縣澄泥硯傳統製作工藝 運城市新絳縣
郭杜林晉式月餅製作技藝 太原市
絳州飛龍製作技藝 運城市絳縣
梨花春酒傳統釀造工藝 朔州市
汾陽王酒傳統釀造工藝 呂梁市汾陽市
上黨堆錦藝術 長治市
傳統醫葯類(共計2項)
傅山養生健身術(八珍湯、傅青主女科) 太原市尖草坪區
龜齡集酒葯傳統製作工藝 晉中市太谷縣
民俗類(共計18項)
民間社火 長治市潞城縣
堯王傳統祭祀文化 運城市;臨汾市
舜王傳統祭祀文化 運城市;晉城市
禹王傳統祭祀文化 運城市
關公文化 運城市
河東鹽池文化 運城市
寒食節 晉中市介休市
洪洞大槐樹根祖文化 臨汾市洪洞縣
後土文化 運城市萬榮縣
騾馱轎 朔州市
晉祠廟會(水母娘娘傳說、晉陽風火流星) 太原市晉源區
走親習俗 臨汾市洪洞縣
河曲河燈會 忻州市河曲縣
背冰 運城市芮城縣、永濟市
任庄扇鼓儺戲 臨汾市曲沃縣
柳林盤子會(含彈唱) 呂梁市柳林縣、離石區
孝義賈家莊婚俗 呂梁市孝義縣
裴氏譜系文化 運城市聞喜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