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季,陽氣閉藏,是經絡養生的好時機,常按摩哪些穴位少生病?
秋冬季節是最好的養生季節,特別是在秋天,「秋天養生冬天少病痛」這是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穴位按摩是中醫的偉大發明,經過很多科學驗證,它也是很有效的。中醫認為,我們體內有四個黃金穴位。如果在秋季按摩這四個穴位將會大大減少秋冬季感冒病痛的侵襲。同時,不論是在什麼時候經常按摩我們的黃金穴位都可以達到疏通經絡、祛濕除寒、壯陽補氣和調和氣血等目的。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一下秋季穴位養生。
肺俞穴
肺俞穴位於我們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的位置。我們都知道秋天比較乾燥,也很容易染上秋燥,所以在換季的時候會有好多人咳嗽感冒。這時候可以按摩我們的肺俞穴,就可以達到溫肺潤燥、止咳平喘的功效了。當然,不會咳嗽的人經常按摩這個穴位也是沒有壞處的,可以達到一個預防的效果。
承漿穴
承漿穴位於人體面部,唇溝的正中凹陷處。在乾燥的秋季我們需要補充大量的水分,同時我們也很容易出現口乾舌燥、口渴和咽乾等症狀。這時候便可以按摩承漿穴,口腔內便會有津液產生。
魚際穴
魚際穴位於我們手掌拇指本節後的凹陷處。魚際穴在我們身體中有些很高的地位,有些「保命穴」之稱。經常按摩魚際穴可以緩解呼吸系統方面的疾病,如感冒、支氣管炎等。
中脘穴
中脘穴位於胸骨下端和肚臍連線的中央處。中脘穴是緩解腸胃疾病的重要穴位。換季之時我們很容易出現脾胃虛弱的現象,經常按摩中脘穴便可以緩解這一不適。
2、秋天適合艾灸嗎?
適合做艾灸的。
秋季是艾灸的好時節,因為秋冬百消耗人體的陽氣多。這時候也很需要及時補充陽氣!因此秋季養生不能離開「收、養」這一原則。也度就是說,秋天養生一定要把保養體內的陰氣作為首要任務。
艾灸具有以下四個作用:一是調和陰陽,中醫認為,人體陰陽的平衡狀態是決定疾病發生和發展的根本,運用艾灸療法的補專瀉作用,可達調和陰陽之功效;二是溫通經絡,驅寒除屬濕,艾葉性溫,加之點燃熏灸,使熱力深達肌層,溫氣行血,故艾灸具有溫通經絡,散寒除濕、調理氣血、宣痹止痛之功效;三是行氣活血,消瘀散結;四是溫腎助陽,補中益氣。
3、秋季養肺,請問應該用人人灸艾灸哪些穴位?
秋季養生主養肺,咳嗽用人人灸艾灸:大椎,膻中,列缺,足三里,豐隆,膏肓。
慢性支氣管炎用人人灸艾灸:肺腧,大椎,至陽,命門,中府,脾腧。
哮喘用人人灸艾灸:大椎,至陽,命門,肺腧,神闕。
4、秋天養生要怎麼排毒
秋季排毒:
清淡飲食與喝水 晚9:00~11:00候體淋巴排毒程免疫系統躍起應該靜聽聽音樂使自盡量保持安靜免疫系統順利完排毒工作讓免疫力增加
晚11:00~1:00肝臟始排毒應該熟睡要熬夜睡覺肝臟累肯定要受損定要注重啊
夜1:00~3:00膽排毒間亦應繼續熟睡便利於肝膽排毒
半夜凌晨4:00脊椎造血段必須要熟睡千萬要熬夜啊!
凌晨3:00~5:00肺始排毒平咳嗽加重咳嗽卻應該立即服用止咳葯免抑制肺部廢積物迅速排
早晨5:00~7:00腸排毒間廁所佳機假沒便說明需要醫院看看檢查究竟哪毛病
早晨7:00~9:00腸始量吸收營養素間前理應吃早餐營養匱乏治療疾病6:30前吃;養7:30前吃奉勸些習慣吃早餐朋友務必養吃早餐習慣即便拖9:00要吃
身體部位排毒:
胃部排毒 掃毒行:腹式按摩
佳排毒間:7 ~ 9 點
清晨起床先別急著穿衣、做早餐深呼吸進行腹式呼吸--採取跪坐姿勢用雙手指按壓肚臍3 ~4 雙手指放肚臍慢慢向前彎腰至45 度雙手指用力按壓肚臍其餘手指垂直頂住腹部腰再向前彎45 度直至貼近板同用嘴鼻慢慢向外呼氣放鬆手指慢慢直起腰體即恢復起始狀態 迅速用嘴呼氣同挺胸結束作用同麗重復2 ~ 3 遍堅持促進胃部血液循環改善新陳代謝增強胃部咀嚼能力順利排毒素
脾臟排毒
毒素表情:面部斑、白帶增身體濕氣脾臟功能受威脅導致脾臟消化排泄功能佳讓毒素沉積於春季臨胃口進食冷味厚食物更輕易傷害脾胃消化系統讓沉積脾臟毒素能順暢排輕易現面部斑、白帶增等現象
掃毒行:午捶腿運佳
排毒間:9 ~ 11 點
午9 ~ 11 點間脾經段候做些健脾運便增加脾臟鈍力般都剛剛進入工作狀態既耽擱工作提升健康作合適試試輕捶腿運吧--蹺起二郎腿任意手攥起拳輕捶腿處連續敲打5 鍾脾經經於處輕輕捶打刺激脾經運提升脾功能讓期淤積於毒素順利 排
腸排毒
掃毒行:午蹬腿
佳排毒間:13 ~ 15 點
午兩腸經始"值班"強健腸"佳期"量喝水固重要竅門--午餐20 鍾用力蹬腿刺激腸經讓腸效蠕且解決午春困問題讓午、工作更加清醒
腎臟排毒
掃毒行:收工前雙腳抓
佳排毒間:17 ~ 19 點
段都始工作收工便盡快享受家庭卻腎經忙碌採取點行激發潛力並消除腎臟倦怠才腎臟排毒首選放手工作區脫鞋讓腳面緊貼面全身向提拔同讓雙腳抓堅持3 鍾效刺激腎經穴位讓身體內液體循環達通暢毒素腎臟"合麗公民"
5、保健穴位知識盤點,面對感冒多發的秋季,手上的魚際穴位有哪些妙用?
手上的魚際穴在感冒多發的季節,可以達到緩解感冒、治療便秘、緩解心臟不適的症狀。穴位又名腧穴,是指人體經絡線上的特殊穴位。中醫可以通過針刺或按摩、點擊、艾灸刺激相應的經絡穴位來治療疾病。在日常保健中,我們還可以按摩一些穴位,達到治病和保護自己的目的,而拇指根部和手腕之間的中點是魚際穴。
魚際穴是手太陰肺經的重要穴位,也是強肺養生的重要穴位。同時,它也有「養生穴」的名稱。如果你堅持每天按摩,除了加強肺部,緩解感冒症狀之外,經常按摩魚際穴,還可以利咽、祛痰。對感冒早期症狀如咽喉痛、打噴嚏有明顯療效。此外,按摩魚際穴也可輔助治療支氣管炎、肺炎等疾病。
治療便秘也是按摩魚際穴的一個作用,中醫認為肺和大腸是內外兼而有之的,大腸疾病可以通過煉肺來消除。按摩魚際穴可起到清腸熱、緩解腸燥通便的作用。每次排便前揉穴位更有利於緩解和治療便秘。按摩魚際穴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疏通脈脈穴位,增強肺主皮毛的功能,幫助人體提供抵禦外邪的能力。改善易感體質,達到保健效果。
魚際穴位於手掌心反射區,如果你突然感到心悸、心絞痛和胸悶,特別是不舒服,可以用拇指指尖捏揉魚際,用重力嚴重捏九次,可以有效緩解心臟壓力。但是,必須提醒的是,這種方法只會有所幫助。身體症狀緩解後,請及時去醫院進行詳細檢查。
6、秋季的護肺寶穴是什麼?
秋在五行中與金相對應,而在四季中,秋季是收獲的季節,秋收就是為了冬藏。對人體來講,這時陽氣應該往回收了,這樣才能便於冬天的內藏。但是,秋季的氣溫依然很高,民間有「秋老虎」之說,而且還往往帶著燥氣,人的毛孔在舒張的情況下,很容易受到燥邪的侵襲。這時如果不注意的話,肺就特別容易受傷,若肺氣失調,人就很容易出現鼻干口燥、乾咳、喉嚨痛等上呼吸道疾病。所以,秋季養生要注意呼吸系統的維護,特別要注意肺部的調養。
中醫還有「肺為嬌臟」的說法,就是說肺既怕冷也怕熱,既怕干也怕濕。在剛剛過去的夏天裡,人們喝冷飲,穿衣蓋被都盡量輕薄,使得脾胃虛寒,而「脾為肺之母」,脾受涼必然會對肺有影響。因此,即使在其他季節里沒有注意養肺,在秋季也要對肺特別關注。在適合養肺的季節里多呵護肺,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秋季的前半段,我們可以採用穴位按摩法,每天按揉魚際、曲池和迎香穴。
魚際可以不拘時間、地點進行按壓,每天至少3~5分鍾,但要長期堅持。
曲池有很好的清熱作用。當屈肘成直角時,在肘橫紋外側端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即是曲池穴,每天中午1~3點按揉這個穴位效果最好,因為這段時間是陽氣最盛的時候,按揉此穴位可以使陽氣降下來。
迎香穴就在鼻翼兩側,屬手陽明大腸經。「不聞香臭從何治,迎香二穴可堪攻」,顧名思義,如果鼻子有毛病,例如因為感冒或鼻子過敏等引起鼻腔閉塞,以致不聞香臭,治本穴有直接效果。每天雙手按在兩側迎香穴上,往上推或反復旋轉按揉2分鍾,鼻腔會明顯濕潤,通暢很多。
堅持按揉這3個穴位,就可以滋養肺氣,有效預防鼻炎、咳嗽等呼吸系統疾病。
在秋季的後半段,熱氣漸消,早晚天氣都很涼了,於是「燥」又同「涼」遇到了一起,形成了涼燥。這時候我們就要用「溫潤」來保養我們的身體了。首選的穴位除了魚際和迎香外,就是合谷了。
合谷穴是大腸經上的穴位,每天早上出門前先按揉兩側迎香穴至鼻子內濕潤,然後全天不定時地按揉兩側合谷和魚際,每次每穴3分鍾。這樣就可以還肺一片清涼,將肺炎等秋季易發病統統擋在身外。
秋季護肺除了要按揉以上4個穴位之外,還要注意飲食上的調養。要注意少吃刺激性的食物,甜酸苦辣成都不要過分;肺五行屬金,與五色中的白色相對應,因此應該多吃白色的、苦味的東西降肺氣,讓肺氣下行與其他四臟之氣會師;除了溫肺外,還應盡量吃些潤肺的東西,如杏仁,桃仁等乾果,對肺都有滋潤作用。另外,還要多喝水,這也是秋季養肺最簡便的一招。
7、秋季養生注意肺,想讓身體健康,秋天如何補肺?
秋季補肺可以從兩個方面來進行,首先注重飲食方面攝入水分比較多的水果蔬菜,第二就是做出相關科學的穴位按摩,來達到舒緩肺部功能的作用。
一、攝入水分較多的水果蔬菜
秋天裡最適合的水果就是梨了,因為梨這種水果不僅能夠補充足夠的水分,還能提供充足的維生素,在秋天的乾燥天氣下,如果我們能夠增強身體的水分攝入,就可以很好的補肺。
除此之外,還有我們經常見到的蜂蜜。其實蜂蜜有著非常多的功能,我們可以了解到蜂蜜有著潤喉清肺的效用,除此之外最需要注意的事情就是蜂蜜必須用溫水來沖服,如果用熱水來引用,就會造成身體的肝火虛旺。
二、科學的穴位按摩
我們人體中有很多很多不同的穴位,而這些穴位分別代表著不同的身體部位,我們也可以通過按壓一定的穴位來進行自己身體機能的調控。
首先我們可以按壓的一個部位叫做天突穴,這個穴位非常容易找到,就在我們脖頸下方,左右兩個鎖骨交匯的地方,這個地方穴位是與肺部相關的非常重要的一個門戶,輕輕按壓十幾下,可以使我們的氣管通暢。
我們的肺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用來進行身體的呼吸功能,我們鼻翼兩側有著非常關鍵的一個部位,就在我們鼻孔兩側緊緊想臨的兩個凹槽地區。我們在平常生活中可以適當的進行按壓,保證我們故意過程的通暢。
8、秋天通那條經絡最好
秋季經絡養生,3個穴位健脾益胃
人們在秋天很容易出現一系列乾燥症狀,如口鼻、唇舌、皮膚乾燥,毛發枯槁,舌紅無苔或少苔等,這都是因津液不足。津液的生成源於攝入的食物,脾胃之氣健旺,化生的津液就充盛;脾胃之氣虛衰,則會導致津液不足。按摩中脘、足三里和太白這3個穴位,可以健脾益胃,有助於津液生成。
1、中脘穴
位於腹中線上、臍上4寸,即胸骨下端與肚臍連線中點,是胃的經氣匯集之處,任何原因引起的脾胃虛弱、運化失調,均可取中脘為主進行治療。
操作方法:用掌根按揉中,每日一次,每次100-300次,可健脾和胃、消食和中。
2、足三里穴
足三里是胃腑疾病和人體強壯要穴,位於小腿的外側,膝蓋骨斜下方。
操作方法:每日按揉50-100次,以有酸脹感為宜,有健脾和胃、補中益氣的作用。
3、太白穴
太白穴是調理脾功能的主要穴位,治療范圍較廣,對脾虛有關的病證,均有一定治療作用。該穴位於第一跖趾關節後緣、赤白肉交界處。
操作方法:每日按揉100-300次,以有酸脹感為宜,有健脾益胃的功效。
秋季經絡養生,3個穴位除燥降火
入秋以後,早晚溫差大,天干氣燥,人們很容易上火。上火的病因有很多,有的是因為肺熱,有的是胃熱。原因不同,那就要區別對待了。有三個穴位,每天經常按摩,可以起到除燥下火的作用。
9、想要秋天少生病,一定要拍打哪?
炎炎夏日終究過去了,涼涼的秋意慢慢走近了我們的生活。而天氣轉涼,也會增加我們生病的機率。想要秋天少生病。應該怎樣做呢?
中醫認為要根據不同的季節來養護我們的主要臟器:春天養肝,夏天養心,秋天養肺,冬天養腎,四季養脾胃。
秋天,生命進入了收獲和收縮的時期;秋天養生的根本是「養收」。只要你了解肺經及肺經上的穴位,那麼養肺護肺潤肺就簡單了!
肺經不通會有哪些症狀呢?怕風、易汗、咽干、咳嗽、過敏性鼻炎、皮膚乾燥容易過敏;動則氣短、胸翳、面色無華等等。
肺經有11個穴位,而且都在胳膊和手上,非常好找。而且,它們都能治療與肺相關的疾病,肺開竅於鼻,所以鼻子的毛病與肺經有關;還有,肺經與喉嚨有關,所以嗓子的問題能從肺經上得到解決;另外,肺經與感冒有關、與皮膚有關……
1、排出體內濁氣,揉:雲門穴
「雲」是流動的氣體,指雲門穴(見下圖)是一個氣體宣發的地方。
2、調治中氣不足、預防心絞痛、治療咳喘,揉:中府穴
中府穴的「中」指中氣,就是脾肺之氣,脾和肺合起來的氣叫中氣。
3、治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炎、經常流鼻血等鼻部炎症和皮膚過敏,揉:天府穴
中醫講鼻竅通於天,天府穴(見下圖)暗含著這個意思,就是能治鼻子的各種疾患。
4、治肺氣不足造成的經常恐懼、心跳過速、肋間神經痛,揉:俠白穴
5、交通肺和腎,調節身體虛實,補腎,揉:尺澤穴
6、治感冒引起的嗓子痛、發燒不出汗、痔瘡,揉:孔最穴
7、治偏頭痛、落枕、小兒尿床、成人前列腺疾病,揉:列缺穴
8、每天都能補充一點精力,揉:經渠穴
9、心臟跳動異常、早搏、房顫、靜脈曲張、脈管炎等血管疾病,揉:太淵穴
10、治心裡有火、夜間愛咳嗽、比較煩熱、睡不著覺、小兒腸胃不好,揉:魚際穴
11、治急性咽喉腫痛,用三棱針,點刺:少商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