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養生食粥譜

養生食粥譜

發布時間:2020-05-07 03:25:05

1、夏季吃什麼養生粥好 適合夏天吃的粥譜

陳腎菜乾粥

材料與做法:菜乾剪去頭部,浸泡洗凈;陳腎用熱水浸軟後切開數片;水開後,菜乾、陳腎與腌好的米同放入煲內煲至綿滑,調味即可。

2、養生粥譜的圖書目錄

<

3、秋天養生吃什麼粥

 秋季是一個特別的季節,風高氣爽的天氣特點就決定了我們的飲食。
祖國醫學認為,燥為秋之主氣,稍不注重,群眾便會受燥邪侵襲,呈現口乾舌燥、乾咳無痰等燥熱病症。適當食粥,則能和胃健脾,潤肺生津,養陰清燥。在煮粥時,適當加入梨、蘿卜、芝麻等葯食俱佳的食物,更具有益肺潤燥之功能。中醫養生學家提倡在秋天每天早晨吃粥,如明代李挺認為:「蓋晨起食粥,推陳致新,利膈養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補不小。」那麼,秋天吃什麼粥較好呢?
甘蔗粥(《養老奉親書》)
用新鮮甘蔗,榨取汁約100~150毫升,兌水適量,同粳米煮粥。
本葯粥功能清熱生津、養陰潤燥,適用於熱病恢復期,津液不足所致的心煩口渴,肺燥咳嗽,大便燥結等。
珠玉二寶粥(《醫學衰中參西錄》)
先把生薏苡仁60克煮至爛熟,而後將生山葯60克搗碎、柿霜30克切成小塊,同煮成糊粥。
本葯粥功能補肺、健脾、養胃,適用於陰虛內熱、勞嗽乾咳、大便瀉泄,食慾減退等一切脾肺氣虛的病症。
生地粥(《飲膳正要》)
將生地黃25克(鮮品)細切時,用適量清水在火上熬沸約半小時後,潷出汁,再復熬一次;合並葯液濃縮至約100毫升,備用;將75克粳米淘洗時,煮成白粥,趁熱時摻入生地汁攬勻,食時可加白糖少許調味。
本葯膳具有滋陰益胃,涼血生津之功,可用於陰虛潮熱、盜汗、久咳、咳血、食少、消瘦、熱症心煩、口渴以及睡起目赤、良久難消等症。
黃精粥(《飲食辨錄》)
選用干凈的黃精10~30克,煎取濃汁時去渣;或用新鮮黃精30~60克,洗凈後切成片,煎取濃汁,去渣、同粳米煮粥,粥成時加入白糖適量即可。
本葯膳功能補脾胃,潤心肺。適用於脾胃虛弱、體倦乏力、飲食減少、肺虛燥咳,或乾咳無痰、肺癆咳血。
玉竹粥(《粥譜》)
先將新鮮肥玉竹50克洗凈,去掉根須,切碎煎取濃汁後去渣,或用於玉竹20克煎湯去渣,入粳米,再加水適量煮為稀粥,粥成後放入冰糖,稍煮一二沸即可。
本葯粥滋陰潤肺、生津止渴,適用於肺陰受傷、肺燥咳嗽、乾咳少痰或無痰,或高熱病後、煩渴、口乾舌燥、陰虛低熱不退,並可用於各種類型心臟病患者心功能不全時的輔助食療方法。
沙參粥(《粥譜》)
先取沙參15~30克,煎取葯汁,去渣,入粳米煮粥、粥熟時加入冰糖同煮為稀薄粥;或用新鮮沙參30~60克,洗凈後切片,煎取濃汁同粳米、冰糖煮粥服食。
本葯膳功能養胃、潤肺、法痰、止咳,適用於肺熱肺燥。於咳少痰,或肺氣不足、肺胃陰虛的久咳無痰、咽干,或熱病後津傷口渴。
以上所述的秋天喝粥的確有益於健康,尤其是初秋時節,不少地方仍然是濕熱交蒸,以致脾胃內虛,抵抗力下降,這時若能吃些溫食,特別是喝些熱葯膳於身體很有好處。原因是作為葯膳重要成分的粳米或糯米,均有極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功能,前人對此頗多贊譽。如《本草經疏》譽粳米為「五穀之長,人相須賴以為命者也。」《隨息居飲食譜》謂:「粳米甘平,宜煮粥食,粥飯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貧人患虛症,以濃米飲代參湯。病人,產婦粥養最宜。」
同時,還向您推薦以下比較簡單易做的粥:
一、梨子粥:梨子2隻,洗凈後連皮帶核切碎,加粳米一百克,和水煮粥。因梨具有很好的潤燥用處,用於煮粥,可作為秋令常食的保持健康食品。 本文來自織夢
二、栗子粥:栗子50克、粳米一百克加水同煮成粥。因栗子具有很好的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的用處,尤其適用於老年人腰腿酸痛、關節痛等。
三、芝麻粥:芝麻50克、粳米一百克,先將芝麻炒熟,研成細末,待粳米煮熟後,拌入芝麻同食。適於便秘、肺燥咳嗽、頭暈目眩者食用。 本文來自織夢
四、胡蘿卜粥:將胡蘿卜用素油煸炒,加粳米一百克和水煮粥。因胡蘿卜中含有胡蘿卜素,身體吸收後可轉化為維生素A,適於表皮乾燥、口唇乾裂者食用。
五、菊花粥:菊花60克,粳米一百克,先將菊花煎湯,再同煮成粥。因其具有散風熱、清肝火、明目等功能,對秋季風熱型感冒、心煩咽燥、目赤腫痛等有較好的治理功能。另外對心血管病態也有較好的防治用處。

4、秋季如何養生 養生粥食譜怎麼做

材料
山葯,大抄米,糯米,枸杞,小米
做法
1、將大米,小米,糯米洗凈,用水浸襲泡10分鍾左右。
2、把山葯切成丁用水浸泡防止變色,然後用電飯煲調到煲粥檔我用的2小時煲粥(2小時煲粥比1小時煲的黏稠)
3、等差不多一小時的時百候將山葯倒入電飯煲繼續直到完成,再將枸杞倒入粥里,稍等片刻,一鍋美度味的山葯粥就好了!

5、春季養生喝什麼粥好 推薦七款養生粥食譜

1、黑米粥
功效:黑米含有的營養成分十分的豐富,含有多種氨基酸以各種維生素,具有益肝補脾,養胃滋腎的功效,為抄進補佳糧。此粥適用於肝腎虛損,婦女產後體虛。
2、紅棗粥
功效:紅棗能夠補氣血,具有益肝健脾和胃,溫補陽氣的功效。而此粥適合那些脾胃虛弱所導致的氣血不足、血小板減少、貧血、營養不良等現象的人食用。
3、牛襲奶粥
功效:可補虛損,健脾胃,潤五臟。適用於虛弱勞損、氣血不足、病後虛贏、年老體弱、營養不良等症。
4、芹菜粥
功效:春季肝陽易動,常使人肝火上知升,出現頭痛眩暈等症。病患者或中老年人,常吃些芹菜粥,對降低血壓、減少煩躁有一定好處。
5、杏仁粥
功效:可止咳定喘、祛痰潤燥。此葯膳還有養心安神的功效
6、百道合枸杞粥
功效:百合是潤肺佳品,常用於治療肺燥或肺熱咳嗽等症,還能清心除煩、寧心安神;枸杞則有補肝腎、益精氣、祛風治虛等功效。

6、食粥益壽的「粥道」養生法有哪些?

俗話說:老人吃粥,多壽多福。人至老年,生理機能老化,所需熱量減少,消化功能衰退,其飲食大抵以少而精、清淡熟較為宜。若恣食膏粱厚味,往往會加重脾胃負擔,造成脂肪堆積,血管硬化,心腦血管疾病叢生,最終導致衰老。誠如明代莫是龍在《筆塵》中所說:「人久御肥甘炮炙之味,不獨令腸胃受傷,亦令人心氣昏濁。」因此,老年人慾求健康長壽,必須格外注重飲食的調養。粥以米為主,以水為輔,加火慢煎至糜膩似膠,具有補脾潤胃,祛除濁氣等功效,老年人飢即可食,不必計頓,味美而益人,的確不失為養生良法。據考證,經歷代醫學家、養生學家的實踐與理論總結,粥譜(方)已達數百種之多。古人養生,喜歡自然和隨意,食粥養生便時養生良方之一。宋代著名詩人陸游享年86歲,他在一首《食粥》詩中雲:「世間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老人食粥益壽,是古人倡導的一種養生之道。如《後漢書》曰:「民年七十者,授之以玉杖,哺之以糜粥。」北宋文人張文潛著《粥記》謂:「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虛,谷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良。」清代大醫學家王孟英在《隨息居飲食譜》中說:「粥為世間第一補物,病人、產婦粥養為宜。」清代養生學家黃雲鶴在《粥譜》中說:「一省費、二津潤、三味全、四利隔。五易消化。」
清代醫學家陳修園在《神農本草經讀》中說:「凡上品之葯,法宜久服,多則終身,少則數年,與五穀之養人相佐,以臻壽考。」這是指用人參、黃芪等補益葯煮粥食,可使人健康長壽。我國元朝老年醫學名著《壽親養老新書》中曾指出:「老人之性,皆厭於葯而喜於食,以食治疾勝於用葯。凡老人有患,宜先以食治,食治不宜,然後命葯。」
粥能防病治病,養生延年。我國人民歷來有進補的傳統,但葯補不如食補,食補當首推粥補。粥補的應用范圍十分廣泛,可補氣補血、補陰補陽、健脾潤腸、清熱散寒……能防治呼吸、神經、泌尿。生殖、循環系統及小兒、婦科等疾病。《本草綱目》指出:「古有用葯物、粳、粟、粱米作粥,治病甚多。」《醫葯六書葯勝總義》中說:「粳米粥為資生化育神丹,糯米粥為滋養谷氣妙品。」我國民間流行的粥養諺語,如「若要不失眠,煮粥添白蓮」,「心虛氣不足,粥加桂圓肉」,「要保肝臟好,枸杞煮粥妙」,「若要雙目明,粥中加旱芹」等,實踐證明,十分有效。《本草綱目》中的「胡蘿卜粥」,老年人若能經常食用,可防高血壓病;《廣濟方》中的「薏苡仁粥」,可防老年人得癌症;「玉米粉粥」可防心血管疾病;有慢性氣管炎的老人冬天常吃「羊肉粥」和「生薑粥」,可防慢性氣管炎的發作;又如神仙粥治風寒感冒、頭痛發熱,屢試屢效;鴨粥、冬瓜粥、赤豆粥可治各類水腫;杏仁粥可治老年人咳嗽;酸棗仁粥治療失眠;黃芪粥治療慢性腎炎;蓮子、芡實粥治療造精、泄瀉等等。
粥能應時宜人。夏天可食綠豆粥、赤豆粥、荷葉粥、百合粥、蘆根粥,再配薏苡米仁、山葯等。集防暑解毒滋補於一體。若將綠豆、赤豆、黑芝麻、麥片製成四色粥,其色、香、味俱全,滋補作用更為明顯。冬天可食狗肉粥、羊肉粥、牛肉粥、糯米紅棗粥,既暖胃、禦寒,又可滋補,著實妙不可言。
「葯食同源,葯食同用」。古人總結出粥補的「葯借食力,食助葯威」的八字訣,闡明了食物互補作用的優點。那麼,在科學發達的今天,補品眾多的現實面前,粥補仍有其獨特的優勢。老人養生,粥補最宜了。

7、立春養生吃什麼粥好呢 立春節氣四大養生粥食譜匯總

1、黑米粥
做法:黑米80克,大米20克、紅棗40克,枸杞子5克。白糖5克。黑米淘洗干凈,浸泡5小時;大米洗凈,浸泡30分鍾;紅棗洗凈、去核;枸杞子洗凈。鍋置火上,放入黑米、大米、紅棗和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轉入小火熬煮成粥,再加入枸杞子煮5分鍾,用白糖調味即可。
功效:黑米性平味甘,含15種氨基酸及多種維生素,能益肝補脾,養胃滋腎,為進補佳糧。此粥適用於肝腎虛損,婦女產後體虛。
2、紅棗粥
做法:薏米50克,紅棗10枚,糯米100克,紅糖適量。將薏米、糯米分別淘洗干凈,用清水浸泡4小時,撈出瀝干;紅棗洗凈瀝干。把薏米、糯米一起放入鍋內,倒入適量(800毫升)清水,先用大火煮開後轉至小火,再加入紅棗,熬至米粒糊化成粥狀,即可盛出食用,依照個人偏好可加紅糖。
功效:紅棗補氣血,益肝健脾和胃,溫補陽氣。此粥適用於脾胃虛弱所致納呆便溏、氣血不足、血小板減少、貧血、慢性肝炎、營養不良等。
3、牛奶粥
做法:鮮牛奶250毫升、大米60克、白糖適量。先將大米煮成半熟,去米湯,加入牛奶,文火煮成粥,加入白糖攪拌,充分溶解即成。
功效:可補虛損,健脾胃,潤五臟。適用於虛弱勞損、氣血不足、病後虛贏、年老體弱、營養不良等症。
4、胡桃粥
做法:將胡桃夾開把瓤取出,泡在水裡,將其薄皮剝去並搗碎。將紅棗去核並用水浸泡後搗碎。將胡桃、紅棗、糯米加適量水放在小鍋里煮。煮好後用鹽或糖調味即可。
功效:核桃仁中不僅含有鈣、鐵、磷等元素,還含有鋅、錳、鉻等人體不可缺乏的礦物質。多種維生素及蛋白質、礦物質,都是有利於容貌健美的營養物質。而核桃仁所富含的植物脂肪中的亞油酸,更被視為滋味潤肌膚的美容劑,它可以令皮膚滋潤光滑,富於彈性。

8、養生粥最適合這五類人喝,你喝對了嗎

對於善於養生的朋友來講,粥已經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譜了。當你脾胃不適、沒有食慾時,家人會勸你喝點粥吧,當你大病初癒或產後時,粥也是你飲食的首選。那麼,粥到底有哪些功效?養生粥適合哪些人來喝呢?

一、未病先防
實踐已經證明,經常食用葯粥,可起到預防疾病的作用。唐代孫思邈《千金翼方》中就載有用米糠煮粥以預防腳氣病復發;《廣濟方》中用「薏苡仁粥」防治脾虛泄瀉、腳氣浮腫,現代研究表明,經常食用還有預防腫瘤的作用。應用葯粥預防疾病,既包含著用葯物預防,同時又起到扶助正氣、增強抗病力的作用,即所謂「祛邪安正」的雙重意義。

二、急性病的輔助治療
在治療某些急性病的過程中,如配合用適當的葯粥,療效則更為理想。前人有不少葯粥,就是專門用以治療急性病的食療方,如:《聖濟總錄》中的竹葉粥,治療「發背癰疽,諸熱毒腫」,非常適合急性外科感染性疾病患者食用;《老老恆言》中的「枳椇粥」,用於治療酗酒醉卧不醒,非常適合飲酒過量的患者食用;《粥譜》中的「茵陳粥」,用於「療黃病」,非常適合急性傳染性肝炎患者食用。這些葯粥既可單獨使用,也可作為治療急性病的輔助食療。

三、病後及產後的調養
清代王孟英《隨息居飲食譜》中提到「病人產後,粥養最宜」。意思是說病人在恢復期或產後,全身機能減退,胃腸薄弱,消化能力降低,宜用米粥調理。米粥不僅營養豐富,而且極易消化吸收,又能補充能量。如果再辨證配合中葯煮粥,則更有利於糾正機體陰陽氣血的虛弱,使之早日恢復健康。如病後陰虛者,可用甘蔗粥、天冬粥、地黃粥等;病後血虛者,可用首烏粥、當歸粥等;病後陽虛者,可用羊肉粥等。再如婦女生產過後,不僅體質虛弱,還有一段通乳汁、排惡露的生理過程,這時吃些豬蹄粥或萵苣子粥可幫助下奶,或服用益母草汁粥養血,可促進子宮的恢復。

四、慢性病人的日常調養
有些慢性病由於病程長,患者單純依靠葯物,往往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如果配合葯粥作為輔助手段,並能堅持長期服食,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高血壓的患者,可長期常食決明子粥、芹菜粥、木耳粥、山楂粥等;糖尿病患者可長期服食玉米粥、葛根粉粥、山葯粥等。
五、延年益壽
人到老年,真氣日益耗竭,一切生理機能明顯衰退,胃腸道消化酶逐漸減少,加上老年人牙齒松動脫落,咀嚼困難,消化吸收能力大為降低。因此,絕大多數老年人,一旦患病,往往呈現出種種「虛證」。此時,若能合理選用一些葯粥,經常服食,確能起到補益抗老、益壽延年的效果。正如清代醫家陳修園在《神農本草經讀》中所說:「凡上品之葯,法宜久服,多則終身,少則數年,與五穀之養人相佐,以臻壽考。」就是說,經常選用具有補益功能的黃芪、人參、山葯之類的上品中葯與米穀同食,可以使人健康長壽。

9、食療養生,養生粥推薦幾種?

百頤年五穀粉:

養生功效:補腎養發、調理失調、美容養顏、瘦身等。

吃法:每次取約百25克左右沖調開水吃,也可適量加入糖或蜂蜜。

五行益壽養生度粥:

原料: 去核紅棗20枚、去芯蓮子20粒、葡萄乾30粒、黃豆30粒,黑米問適量。

做法:把所有原料洗凈後,泡一夜後,煮粥,味微甜。

五穀養生粥:

原料: 蕎麥、薏米、黑米、芡實、脫皮答綠豆、糙米、紅豆、麥仁各1大匙,紅棗10粒,桂圓10粒,粳米100克。

做法:

1、蕎麥、薏米、黑米、芡實、脫皮綠豆、糙米、紅豆、麥仁洗干凈後泡水兩個小時。桂圓去殼。紅棗、粳米洗凈待用;2、上述原材料一起入高壓鍋,加上1500ML的水,蓋蓋壓閥,大火噴氣後,關火。等到氣全部泄光後,再開火煮至噴氣,再關火。如此,噴氣三次後即可;3、喜食甜的,食用時可以加糖,但是回最好是紅糖,補血益氣效果最佳。 桂圓粟米粥 桂圓肉15克,粟米100-200克。將桂圓肉洗凈與粟米同煮答。先用武火煮開,再用文火熬成粥。桂圓肉性味甘溫,能補益心脾,養血安神。

10、想給自己煲粥,早上喝,有什麼養生的好粥譜嗎

根據你的敘述,應該是一直以來對食物很挑,腸胃功能也不大好,可能還有點貧血,所以氣色不好,要多注重食補:銀耳、紅棗、蓮子、桂圓湯,每天吃半斤的水果,喝500毫升牛奶,多吃蔬菜。
最好吃些益氣補血,滋養腸胃,開胃健脾的粥:
1.冬季
雞肉皮蛋粥
雞肉200克,皮蛋2個,粳米200—300克,姜、蔥、鹽等調味品適量。先將雞肉切成小塊,加水煲成濃汁,用濃汁與粳米同煮。待粥將熟時加入切好的皮蛋和煲好的雞肉,加適量的調味品。它有補益氣血、滋養五臟、開胃生津的作用,適用於氣血虧損的人。
胡蘿卜粥
新鮮胡蘿卜50克,粳米200克。胡蘿卜切成小片,與粳米同煮。先用武火煮開,再用文火慢慢熬。它有健胃補脾、助消化作用。
山葯15—30克,栗子50克,大棗2—4枚,粳米100克。栗子去殼後,與山葯、大棗、粳米同煮成粥。山葯性味甘平,能補脾胃、益肺腎,尤其適用於脾腎氣虛者;但一次不宜多食,切記!你說你臉色偏黃,其實多吃山葯可以改善膚色哦!
桂圓粟米粥
桂圓肉15克,粟米100—200克。將桂圓肉洗凈與粟米同煮。先用武火煮開,再用文火熬成粥。桂圓肉性味甘溫,能補益心脾,養血安神。
2.春季
龍蓮雞蛋湯:
龍眼肉15克,蓮子肉50克,雞蛋兩只、生薑兩片、棗四枚、鹽少許。將雞蛋隔水蒸熟,去殼,用清水沖洗干凈;龍眼肉、蓮子肉、生薑、棗分別用清水洗干凈;蓮子肉去心,保留紅棕色蓮子衣;生薑去皮,切兩片;棗去核。瓦煲內放入適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滾,然後放入以上材料,改用中火煲兩小時左右,加入鹽少許,即可食用。可寧心安神,養血潤膚。
百合紅棗銀杏羹:
百合50克,紅棗10枚,白果50克,牛肉300克,生薑兩片,鹽少許。將新鮮牛肉用滾水洗干凈之後,切薄片;白果去殼,用水浸去外層薄膜,再用清水洗凈;百合、紅棗和生薑分別用清水洗干凈;紅棗去核;生薑去皮,切兩片。瓦煲內加入適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滾,放入百合、紅棗、白果和生薑片,改用中火煲百合至將熟,加入牛肉,繼續煲至牛肉熟,即可放入鹽少許,盛出即食。有補血養陰,滋潤養顏,潤肺益氣,止喘,澀精的功效。
大棗粥:
取粳米60克、大棗10枚,將大棗加入粳米中,煮至粥爛棗熟即可。大棗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常吃大棗粥,可使人面色紅潤,神采煥發。
美容粥
白米100克、雞湯1200毫升、川芎3克、當歸10克、黃芪5克、紅花2克。將米淘洗干凈,用清水浸泡;當歸、川芎、黃芪切成薄片,與紅花一起裝入小布袋中;將米及裝葯小布袋一起盛入煮粥的鍋內,加雞湯、適量水大火煮開,小火煮稠,撈出布袋即成。
本粥中加入補氣、補血、活血以古方四物湯為基礎的中葯,一日1-2次,趁溫熱時服用,對改善機體的功能、增加女性面部皮膚滋潤、細嫩以及對預防和治療影響容貌美的疾病都有好處.
3.夏季
夏季天氣炎熱,讓人沒有食慾,也會影響皮膚等。因此,建議喝去暑的粥,例如荷葉粥
鮮荷葉一張,粳米100克
將鮮荷葉一張洗凈後煎湯取汁,加入粳米煮粥,然後加白糖調勻食用。此粥有防暑利尿、降壓之功效。
或者小米綠豆粥也不錯!
4.秋季
桑椹粥
將煮好的大米白粥、小米粥、麥片粥等白味粥,調入桑椹粒和桑椹汁。
回答夠詳細嗎?
選我好嗎?美女!

與養生食粥譜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