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夏季養生詩

夏季養生詩

發布時間:2020-05-06 22:29:36

1、夏日正清和是誰的詩詞

【初夏懷故山】
(陸游)
鏡湖四月正清和,白塔紅橋小艇過。
梅雨晴時插秧鼓,蘋風生處采菱歌。
沉迷簿領吟哦少,淹泊蠻荒感慨多。
誰謂吾廬六千里,眼中歷歷見漁蓑。
描寫夏天的古詩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靜慈寺送林子方》版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權--------宋•趙師秀《約客》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宋•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 ---------宋•陸游《初夏絕句》

2、有關夏季飲食的順口溜和詩

養生粥歌
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來蓮。要想皮膚好,米粥加紅棗。
氣短體虛弱,煮粥加山葯。治理血小板,花生衣煮粥。
心虛氣不足,桂圓煨米粥。要治口臭症,荔枝能除根。
清退高熱症,自煮粥加蘆根。高血壓頭暈,胡蘿卜粥靈。
要保肝功好,枸杞煮粥妙。口渴心煩燥,粥加獼猴桃。
防止腳氣病,糙米煮粥飲。腸胃緩瀉症,胡桃米粥燉。
頭暈多汗症,煮粥加薏仁。便秘補中元,藕粥很相宜。
夏令防中暑,荷葉同粥煮。若要雙目明,粥中zd加旱芹。
風熱頭痛症,菊花煮粥靈。治療腰酸痛,栗子把肉燉。
君要利腸胃,玉米煮粥好。止瀉又健脾,煮粥扁豆米。
若要補腎損,骨頭與粥燉。要想睡覺好,百合煮粥妙。

3、夏天荷花景色的詩句 古詩

描寫夏天荷花景色的詩句有:

1、《贈荷花》唐代:李商隱百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常相度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2、《得勝樂·夏》元代:白樸

酷暑天,葵榴發,噴知鼻香十里荷花。蘭舟斜纜垂揚下,只宜輔枕簟向涼亭披襟散發。

3、《采蓮曲》唐代:白居易

菱葉縈波荷道颭風,荷花深處小船通。 

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

4、《荷花》清代:石濤

荷葉專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

相到薰風四五月,也能遮卻美人腰。

5、《蓮花》唐代:溫庭筠

綠塘搖灧接星津,軋軋蘭橈入白蘋。

應為洛神波上襪,至屬今蓮蕊有香塵。

4、關於夏天的詩句

宋代詩人秦觀《納涼》: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宋代詩人楊萬里《夏夜追涼》: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竹深樹宻蟲鳴處,時有微涼只是風。
唐代詩人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宋代詩人蘇舜欽《夏意》:別院深深夏席清,石榴開遍透簾明。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南京
南宋詩人陸游《幽居初夏》: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樹陰中野徑斜。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籜龍己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池上早夏 白居易
水積春塘晚,陰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籬落似江村。
靜拂琴床席,香開酒庫門。
慵閑無一事,時弄小嬌孫。
客中初夏 司馬光
四月晴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晴。
初夏戲題 徐夤
長養薰風拂曉吹,漸開荷芰落薔薇。
青蟲也學莊周夢,化作南園蛺蝶飛。
初夏 朱淑真
竹搖清影罩幽窗,兩兩時禽噪夕陽。
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初夏遊張園 戴敏
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晴陰。
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
閑居初夏午睡起 楊萬里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初夏淮安道中 薩都剌
魚蝦潑潑初出網,梅杏青青已著枝。
滿樹嫩晴春雨歇,行人四月過准時。
早夏 錢起 詳細內容
楚狂身世恨情多,似病如憂正是魔。
花萼敗春多寂寞,葉陰迎夏已清和。
鸝黃好鳥搖深樹,細白佳人著紫羅。
軍旅閱詩裁不得,可憐風景遣如何。
初夏且幽庄 盧照鄰
伺有高蹤客,耿介坐幽庄。
卞哩人事少,風煙鳥路長。
瀑水含秋氣,垂藤引夏涼。
苗深全覆隴,荷上半徑塘。
釣諸青鬼沒,才田白鴛翔。
知君振奇藻,還嗣海隅芳。
初夏 李世民
一朝春夏改,隔夜鳥花遷。
陰陽深淺葉,曉夕重輕煙。
哢鶯猶響殿,橫絲正網天。
佩高蘭影接,綬細草紋連。
碧鱗驚棹側,玄燕舞檐前。
何必汾陽處,始復有山泉。
訴衷情 初夏偶成 段克己
東風簾幕雨絲絲,梅子半黃時。
玉簪微醒醉夢,開卻兩三枝。
初睡起,曉鶯啼。倦彈棋。
芭蕉新綻,徙湖山,彩筆題詩。
---------------
盛夏:
夏日山中 李白
懶搖白羽扇,裸體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夏夜嘆 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
安得萬里風,飄颻吹我裳。
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虛明見纖毫,羽蟲亦飛揚。
物情無巨細,自適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窮年守邊疆。
何由一洗濯,執熱互相望。
竟夕擊刁斗,喧聲連萬方。
青紫雖被體,不如早還鄉。
北城悲笳發,鸛鶴號且翔。
況復煩促倦,激烈思時康。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
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5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古《大熱》)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句》)
7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休亭送華瞬王少府還縣》)
8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1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5、誰能提供與衛生有關的詩歌

與衛生有關的詩歌
一、講衛生小詩歌
我們都是好兒童,大家都要講衛生。
果皮紙屑不亂扔,不喝生水少零食。
每天刷牙是早晚,勤換衣服常洗澡。
飯前便後洗手臉,特別冬天是關鍵。
首先預防禽流感,闖過疾病這一關。
身體健康人人盼,小朋友們做到前。
天天作業按時完,老師家長都喜歡。
學好本領為祖國,長大要把重任但。
二、講衛生
小鴨叫,嘎嘎嘎,叫我經常剪指甲。
小雞叫,嘰嘰嘰,叫我別忘擦鼻涕。
小狗叫,汪汪汪,叫我常常換衣裳。
三、飯前要洗手
小臉盆,水清請,
小朋友們笑盈盈,
小手兒,伸出來,
洗一洗,白又凈,
吃飯前,先洗手,
講衛生,不得病。
衛生指個人和集體的生活衛生和生產衛生的總稱。一般指為增進人體健康,預防疾病,改善和創造合乎生理、心理需求的生產環境、生活條件所採取的個人的和社會的衛生措施,包括以除害滅病、講衛生為中心的愛國衛生運動。 醫學史研究認為「衛生」是個醫學名詞,意為「養生」.這個詞最早出現於《靈樞》中,《莊子.庚桑楚》里也有「衛生」一詞:「南榮曰:殊願聞衛生之經而已矣.」 也有人認為「衛生」一詞來自希臘神話.「hygeian」是指神話中的「健康女神」.西歐學者用此詞表示「衛生」或者「衛生學」。

6、注意身體詩句

1、但願身長健,知浮世拚悠悠。

出自:宋·曾覿《水調歌頭·書懷》。

譯文:保持健康的身體,人生打拚的路還很長。

2、彩鳳銜書應不晚,願公難老身長健。

出自:宋·王庭《鳳棲梧》。

譯文:彩鳳銜來書應該不會道晚,祝願你身體健康容顏不老。

3、歲歲年年身長版健,擺去窮愁醉幾杯。

出自:宋·方回《秋思七言八首》。

譯文:祝你年年歲歲都身體權安康,拋開貧窮與愁苦也要一醉方休。

4、浮雲富貴非公願,只願公身健。

出自:宋·魏了翁《虞美人》。

譯文:榮華富貴都是浮雲,不是你願意的,只希望你身體健康。

5、只祈彼此身長健,同處何曾有別離。

出自:宋·魏了翁《鷓鴣天·別許侍郎奕即席賦》。

譯文:只希望彼此兩人都身體健康平安,共同相處又什麼時候有過離別呢。

7、描寫夏天的詩有那些??

客中初夏 司馬光 詳細內容 到百度里查

四月晴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晴。

--------------------------------------------------------------------------------

初夏睡起 楊萬里 詳細內容 到百度里查

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

初夏 朱淑真 詳細內容 到百度里查

竹搖清影罩幽窗,兩兩時禽噪夕陽。
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

初夏遊張園 戴敏 詳細內容 到百度里查

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晴陰。
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

--------------------------------------------------------------------------------

山亭夏日 高駢 詳細內容 到百度里查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

夏日登車蓋亭 蔡確 詳細內容 到百度里查

紙屏石道竹方床,手倦拋書午夢長。
睡起莞然成獨笑,數聲漁笛在滄浪。

--------------------------------------------------------------------------------

自夏口至鸚鵡洲望岳陽寄元中丞 劉長卿 詳細內容 到百度里查

汀洲無浪復無煙,楚客相思益渺然。
漢口夕陽斜渡鳥,洞庭秋水遠連天。
孤城背嶺寒吹角,獨戍臨江夜泊船。
賈誼上書憂漢室,長沙謫去古今憐。

--------------------------------------------------------------------------------

夏日南亭懷辛大 孟浩然 詳細內容 到百度里查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夜涼,開軒卧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消響。
欲取鳴琴彈,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終霄勞夢想。

--------------------------------------------------------------------------------

滿庭芳 夏日溧水無想山作 周邦彥 詳細內容 到百度里查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佳樹清園。
地卑山近,衣潤費爐煙。
人靜鳥鳶自樂,小橋外、新淥濺濺。
憑闌久,黃蘆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漂流翰海,來寄修椽。
且莫思身外,長近尊前。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聽、急管繁弦。
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時眠。

--------------------------------------------------------------------------------

閑居初夏午睡起 楊萬里 詳細內容 到百度里查

梅子留酸軟齒牙,
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
閑看兒童捉柳花。
http://www.ishici.com/search.asp

這里看看吧,還有很多夏天的詩

8、春分的簡單古詩

春分的簡單古詩如下:

1、《春分日》

五代宋初:徐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雲。

燕飛猶個個,花落已抄紛紛。

思婦高樓晚,歌聲不可聞。

2、《偷聲木蘭花·春分遇雨》

五代宋初:徐鉉

天將小雨交春半,誰見枝頭花歷亂。

縱目天涯,淺黛春山處處紗。

焦人不過輕寒惱,問卜怕聽情未了。

許是今生,誤把前生草踏青。

3、《癸丑春分後雪》

宋:蘇軾

雪入春襲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

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

4、《和宋之問寒食題黃梅臨江驛》

宋:崔融

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

忽見潯陽水,疑是宋家潭。

明主閽難叫,孤臣逐未堪。

遙思故園陌,桃李正酣酣。

5、《春分與諸公同宴呈陸三十四郎中》

唐:武元衡

南國zd宴佳賓,交情老倍親。

月慚紅燭淚,花笑白頭人。

賓瑟常餘怨,瓊枝不讓春。

更聞歌子夜,桃李艷妝新。

9、春夏秋冬怎麼養生

春夏秋冬,不同季節對應的養生方式各有不同:

1、春季:春季鍛煉應以恢復身體機能為主。這是因為,長期沒有進行體育鍛煉的人在經過冬季之後,一旦身體沒有完全放鬆就進行劇烈運動,容易造成損傷。其次,切忌盲目追求運動量。盲目加大運動量會造成大量汗液的流失,易引發感冒。初春時節,早晚溫差大,14點到20點是健身的最佳時間段。如果條件允許,運動前可以飲用一杯溫開水,以幫助身體及時補充水分。

2、夏季:夏季補水要適量,建議運動前半小時喝兩杯水。如果是戶外運動,一定要帶上水瓶,還可在水中加入一些生理鹽,及時補充身體流失的鹽分。飲水時,一次不能飲用太多,應盡量通過增加喝水頻次來補充水分。二是盡量選擇室內運動,如游泳、瑜伽等。這些室內運動不僅可以避免中暑,還可以保護皮膚免受紫外線的傷害。

3、秋季:面對晝夜溫差越來越大的秋季,我們更需要保護自己。秋季晨練前,應先喝點糖水或吃些水果,以補充身體所需的能量。當然,還要注意保暖,運動前進行熱身。

4、冬季:冬季應該更多地選擇室內運動,這樣不僅能防止疾病的侵擾,還能幫助保持良好的身材。每周增加的運動量及運動時間不要超過原有基礎的10%。一旦運動量太大或運動速度太快,極易發生腱炎、肌肉拉傷等問題。

拓展資料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從中醫講叫春溫、夏熱、秋涼、冬寒,不同的季節對人,對生物也不一樣,叫做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一年四季都可進補,本處所說的「補」,主要包涵有修補、補充、補益和滋補的意思。不論哪個季節的進補,都可根據季節的特點,並結合人的體質和食物、葯物的性味等實行,以達到調整人體陰陽,使之恢復動態平衡的目的。

四季食補各有側重:春要促其生,夏必助其長,秋須守其收,冬務保其藏。

1、春三月,此謂發陳,陽氣生發,萬物復甦。

2、夏三月,此謂蕃秀,陽氣旺盛,萬物繁茂。

3、秋三月,此謂容平,陽氣開始收斂,萬物開始靜止收獲。

4、冬三月,此謂閉藏,陰氣極盛,萬物生理功能低下,陽氣、精氣內藏等。

參考資料 人民網 春夏秋冬 四季鍛煉小常識

10、夏天的古詩

你好,請見:

詩句「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出自唐代詩人李商隱的《晚晴》
晚晴
作者:李商隱 年代:唐
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並添高閣迥,微注小窗明。
越鳥巢干後,歸飛體更輕。
賞析:
細膩地描畫晚晴景物,或許不算太難。但如果要在景物描寫中融入詩人獨特的感受與心境,特別是要不露痕跡地寓托某種積極的人生態度,使讀者在思想上受到啟示,這就需要詩人在思想境界和藝術工力上都「更上一層樓」。
首聯說自己居處幽僻,俯臨夾城(城門外的曲城),時令正值清和的初夏。乍讀似不涉題,上下兩句也不相屬,其實「俯夾城」的「深居」即是覽眺晚晴的立足點,而清和的初夏又進而點明了晚晴的特定時令,不妨說是從時、地兩方面把詩題只體化了——初夏憑高覽眺所見的晚晴。 初夏多雨,嶺南尤然(此時詩人在桂林鄭亞幕供職)。久雨轉晴,傍晚雲開日霽,萬物頓覺增彩生輝,人的精神也為之一爽。這種景象與感受,本為一般人所習見、所共有。詩人的獨特處,在於既不泛泛寫晚晴景象,也不作瑣細刻畫,而是獨取生長在幽暗處不被人注意的小草,虛處用筆,暗寓晚晴,並進而寫出他對晚晴別有會心的感受。久遭雨潦之苦的幽草,忽遇晚晴,得以沾沐余輝而平添生意,詩人觸景興感,忽生「天意憐幽草」的奇想。這就使作為自然物的「幽草」無形中人格化了,給人以豐富的聯想。詩人自己就有著類似的命運,故而很自然地從幽草身上發現自己。這里托寓著詩人的身世之感。他在為目前的幸遇欣慰的同時不期然地流露出對往昔厄運的傷感,或者說正由於有已往的厄運而倍感目前幸遇的可慰。這就自然引出「人間重晚晴」,而且賦予「晚晴」以特殊的人生含義。晚晴美麗,然而短暫,人們常在贊賞流連的同時對它的匆匆即逝感到惋惜與悵惘。然而詩人並不顧它的短暫,而只強調「重晚晴」。從這里,可以體味到一種分外珍重美好而短暫的事物的感情,一種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頷聯寫得渾融概括,深有托寓,頸聯則轉而對晚晴作工緻的描畫。這樣虛實疏密相間,詩便顯得弛張有致,不平板,不單調。雨後晚晴,雲收霧散,憑高覽眺,視線更為遙遠,所以說「並添高閣迥」(這高閣即詩人居處的樓閣)。這一句從側面寫晚晴,寫景角度由內及外,下句從正面寫,角度由外及內。夕陽的余暉流注在小窗上,帶來了一線光明。因為是晚景斜暉,光線顯得微弱而柔和,故說「微注」。盡管如此,這一脈斜暉還是給人帶來喜悅和安慰。這一聯通過對晚景的具體描繪,寫出了一片明朗欣喜的心境,把「重」字具體化了。
未聯寫飛鳥歸巢,體態輕捷,仍是登高覽眺所見。「巢乾」、「體輕」切「晴」,「歸飛」切「晚」。宿鳥歸飛,通常是觸動旅人羈愁的,這里卻成為喜晴情緒的烘托。古詩有「越鳥巢南枝」之句,這里寫越鳥歸巢,帶有自況意味。如果說「幽草」是詩人「淪賤艱虞」身世的象徵,那麼,「越鳥」似乎是眼前託身有所、精神振作的詩人的化身。
這里要交代一下作者入桂幕前後的一些情況。李商隱自開成三年(838)入贅涇原節度使王茂元(被視為李黨)以後,便陷入黨爭的狹谷,一直遭到牛黨的忌恨與排擠。宣宗繼立,牛黨把持朝政,形勢對他更加不利。他只得離開長安,跟隨鄭亞到桂林當幕僚。鄭亞對他比較信任,在幕中多少能感受到一些人情的溫暖;同時離開長安這個黨爭的漩渦,得以暫免時時遭受牛黨的白眼,精神上也是一種解放。正因為這樣,詩中才有幽草幸遇晚晴、越鳥喜歸乾巢之感。
作為一首有寓托的詩,《晚晴》的寫法更接近於「在有意無意之間」的「興」。詩人也許本無托物喻志的明確意圖,只是在登高覽眺之際,適與物接而觸發聯想,情與境諧,從而將一剎那間別有會心的感受融化在對晚晴景物的描寫之中,所以顯得特別自然渾成,不著痕跡。

詩句「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出自南朝宋謝靈運的《游赤石進帆海》
游赤石進帆海
作者:謝靈運 年代:南朝宋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水宿淹晨暮,陰霞屢興沒。
周覽倦瀛壖,況乃陵窮發。
川後時安流,天吳靜不發。
揚帆採石華,掛席拾海月。
溟漲無端倪,虛舟有超越。
仲連輕齊組,子牟眷魏闕。
矜名道不足,適己物可忽。
請附任公言,終然謝天伐。
賞析:
南亭之游(參見《游南亭》)後,謝靈運開始了他在永嘉境內的探奇搜勝。一方面山水並不能真正撫平他心中的幽憤,所以這一段時間中,他的詩中經常出現「倦」游的字樣;然而另一方面,山水又時時給他以新的感受,使他失去平衡的心態,至少獲得宣洩而趨於暫時的平衡。也就在這種徬徨徜徉中,他確立了自己山水詩鼻祖的地位,這或許是他自己始料所未及的吧。
赤石在永嘉郡南永寧(今浙江永嘉)與安固(今浙江瑞安)二縣中路之東南,去郡約有數十里,東瀕今日的溫州灣。帆海,注家常以為地名,其實可商,據宋鄭緝之《永嘉郡記》,「帆游山,地昔為海,多過舟,故山以帆名」,在安固縣北。靈運所謂帆海之地,當在此山一帶。但鄭記並未說有帆海地名,因此帆海二詞當是動賓結構,題意似為游覽赤石,進而揚帆海上。詩的重點在帆海,游赤石只是引子。
詩分三個層次,由起句到「況乃陵窮發」為第一層,寫倦遊赤石,進而起帆海之想。由「川後」句至「虛舟」句為第二層次,正寫帆海情狀與心態變化。「仲連」句以下,為第三層次,即游生想,結出順天適己,安養天年之旨。心情的變化則是貫串全詩的主線。
「首夏」二句遙應《游南亭》詩「未厭青春好,已睹朱明移」,既點明此游節令,又顯示了一種莫可如何而慰情聊勝無的復雜心情。游南亭觸景生情,由春夏迭代中,深哀盛年已去,衰疾在斯。這里說,初夏了,天氣總算還清爽煦和,芳草也未嘗因驕陽的淫威而枯萎。可見詩人似乎已從前詩的悲感中稍稍復甦。尤可注意:「芳草猶未歇」,實反用《離騷》「及年歲之未晏兮,時亦猶其未央,恐鵜鴂之先鳴兮,使夫百草為之不芳」,則又於自幸自慰中,見出謝客這位「逐臣」的傲兀性格來。但是這種欣慰並不能維持多久,在出郡數十里南遊赤石中,日復一日地水行水宿,未免單調,而陰晴的變化,雲霞的出沒,也因屢見而失去了新鮮之感。這濱海的周遊,已使人厭厭生「倦」,更何況面臨的是極北不毛之地,窮發更北的溟海呢。有人認為「況乃臨窮發」是寫詩人豪情勃發,頓起泛海之想,然而「況乃」二字分明承「倦瀛壖」來,見出帆海之前,詩人的心情並不甚佳。
然而當舟船沿港灣進入大海,奇景忽開,水面一平如鏡,川後既令江水安流,八首八足八尾背青黃的朝陽穀神水伯天吳,雖然脾氣暴虐,此時卻也「靜不發」,彷彿都在迎接詩人的來游。於是他高張雲帆,泛舟海上,隨意掇取那形如龜足的石華,那其大如鏡白色正圓的海月。而當他抬頭回望時,溟海無涯,心情也竟如坐下的輕舟而起凌虛憑空之想。
出涯涘而觀大海,詩人之所感,必也與《莊子·秋水》中那位河伯一樣,涵容無盡的海波,真使他心胸開張,一掃積日累月的煩酲。於是他即游生想,遠追往古,進而悟徹了人生的至理:海上曾有過形形色色的隱者,有助齊卻燕,功成辭賞而退的魯仲連;也有「身在江海之上,心居魏闕之下」的公子年(見《莊子·讓王》)。形蹤雖似,而其趣迥異。後者只是矜伐虛名的假隱士,與莊子所說的「無以得殉名」(《秋水》)格格不入,有虧大道。而似魯仲連所說「吾與富貴而詘於人,寧貧賤而輕世肆志」,才深合漆園傲吏物我兩忘,適己順天,「返其真」的至理。兩者相較,詩人似乎對自己既往自負任氣蹙蹙於一己得失的生活有所警省,他願意銘記《莊子·山木》中太公任(任公)教訓孔子的一段話:「直木先伐,甘泉先竭」。露才揚己,必遭天伐,唯有「削跡損勢」,澡雪精神,中充而外謙,才能養生全年——這正與淵深無底,廣浩無涯,卻一平如鏡的大海一樣。詩至此,情景理完全契合無際。
方東樹《昭昧詹言》曾指出,謝客博洽而尤熟於《庄》,此詩不僅取義於《莊子》,而且在構想上也有得於《秋水篇》。詩以赤石為賓,帆海為主,以「周覽倦瀛壖,況乃陵窮發」與「溟漲無端倪,虛舟有超越」兩聯作轉折頓束,遂在層曲的寫景抒情中表達了出涯涘而睹汪洋所引起的精神升華,情與理與典實均能合若符契,足見謝詩結構之精。
此詩的情理又都在自然精美的寫景記游中自然地體現。「揚帆採石華,掛席拾海月」,海產珍奇,而俯拾皆是,可見詩人揚帆於暖風靜海中盈滿心胸的恬適之感,於是下文請從任公適己順天之想也就水到渠成了。鮑照評謝詩雲「如初發芙蓉,自然可愛」(《南史·顏延之傳》),正是指的這種中充實而溢於外,風華流麗而不傷於巧的語言特色。

與夏季養生詩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