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小腸養生

小腸養生

發布時間:2020-05-06 17:26:42

1、如何養生排毒

早上5~7點:大腸排毒時間
如果大腸不能得到很好的排毒和修復,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毒素不但會讓皮膚長斑,甚至還會增加患直腸癌的幾率。

因此盡量在這段時間進行排便,因為時間越晚,積累的毒素就越多。如果便秘,則要多吃一些富含粗纖維的食物,如麥片、全麥麵包等。或者配合經絡按摩,大腸經對排便和大腸的養護有很好的功效。

早上7~9點:胃排毒時間

胃是人體最大的消化器官,有儲存、轉運、消化食物的功能。

因此,早餐一定要吃得豐富,最好能夠吃一些養胃的食物,比如花生、核桃、蘋果、胡蘿卜等。另外,平時也可以泡一些紅茶蜂蜜水喝,對胃也有好處。要保持心情愉快,因為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也會對胃造成刺激。

中午11~1點:心臟排毒時間

心臟是所有器官里的核心部分。專家建議,午餐吃一些補心的食物,比如桂圓,可以補脾益心。另外這段時間是心臟跳動速度的高峰期,因此注意不要劇烈運動。如果能夠午睡一會,更有利心臟進行排毒。

下午1~3點:小腸排毒時間

這段時間可以吃些食物適當補充營養。也可以做些簡單的運動,比如踢腿,這樣可以刺激小腸經,讓小腸更好地蠕動。

下午5~7點:腎臟排毒時間

這段時間為一天中鍛煉的最佳時機,有助加快腎臟排毒。慢跑、快走等是較好的運動方式。另外,扭腰的鍛煉效果也不錯,可以刺激腎臟起到按摩的作用。

晚餐可以吃些黑木耳、海帶,不僅可以補腎而且還可排毒。

晚上7~9點:心包排毒時間

這段時間是血液循環的旺盛時期,可通過拍打心包經,或者手臂的肘窩處進行排毒,這樣能有效加強心臟的供血能力以及大腦的血液循環。除此之外還可以按摩中指,因為中指對應著心包經,做彈中指的動作可以活動心包經。

晚上9點~11點:淋巴系統和內分泌系統排毒時間

這段時間切記要放鬆身心,保持愉悅的心情。另外,還可以配合一些頸部按摩,或者按摩人體腋窩處的極泉穴,有助於淋巴排毒。

晚上11點~早晨5點:膽、肝、肺排毒時間

膽、肝、肺的排毒都需要在良好的睡眠下進行,所以睡眠質量很重要。可通過以下途徑來提高睡眠質量,讓膽、肝、肺得到充分休息,從而排出毒素。

1、睡前吃一些有益睡眠的食物。如麥片、核桃,或者喝一杯熱牛奶。

2、穴位按摩。睡前將百會穴、湧泉穴、足三里穴各按30次,都可以有效地幫助睡眠。

3、黑暗環境下睡眠。晚上睡覺一定要關燈,因為光亮會影響腦松果分泌褪黑素,褪黑素是幫助睡眠的重要功臣,有催眠的作用。

4、晚上10點睡覺。晚上10點~凌晨2點是身體排毒的黃金時段。

2、心、小腸的穴位如何按摩?

在十二經絡中,足厥陰肝經、足少陽膽經、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中的某些穴位可以有效的按摩心臟,預防心臟病發生。

養心定神按摩

職場上班人士每日工作繁重,如果出現焦慮、郁悶、煩躁的情緒,老覺得晚上睡眠不好,白天身體沒勁時,不妨按按這些穴位:

按揉心包經

心包經是沿著人體手臂前緣的正中線走的一條經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下膈,一直走到中指。左右手臂各有一條。可以沿著心包經的穴位逐個揉按,每個穴位以痛為標准,凡是按到痛的點就要多按幾下,最好按到讓它感覺不痛了,按壓的力度不需要太重,按壓時多停留幾秒鍾。平均每個穴位按摩2~3分鍾。

如果覺得找穴位太麻煩,也可以直接拍打心包經,即沿著經絡一點一點地拍打過去。拍打心包經,對疏通氣機非常有作用。 捋捋膻中穴

膻中穴(兩乳之間)有寧心神,開胸除悶等作用。按摩時用大拇指指腹稍用力揉壓穴位,每次揉壓約五秒,休息三秒。生氣時可以往下捋一百下左右,可以達到順氣的作用。 輕叩百匯和風池

風池穴位於後頸部,在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中。叩壓這個穴位能起明目醒腦的作用。只要感覺疲勞、緊張或者焦慮時可隨時輕叩。力度以感到稍微有痛感就行。 指壓合谷穴

一隻手的拇指第一個關節橫紋正對另一手的虎口邊,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處就是合谷穴。合谷穴屬於手陽明大腸經的穴位,按摩此穴對於神經性頭痛、失眠和神經衰弱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艾葉加醋泡腳按摩解焦慮

足底集結著五大臟腑的經絡,用艾葉加上醋泡腳,可以溫通氣血,解郁疏肝。焦慮抑鬱往往是肝氣不疏、氣滯血凝所致,而腳底經絡集結,艾葉的溫通和醋的活血作用,可以使氣血暢通,經絡通暢,從而達到疏肝理氣、活血解淤的功效。每次可用溫水泡20分鍾,再做做足底按摩,特別是多按按太沖穴,即足背側當第1跖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

小腸按摩

手太陽小腸經:從小指外側末端開始(少澤),沿手掌尺側(前谷、後溪),上向腕部(腕骨、陽谷),出尺骨小頭部(養老),直上沿尺骨下邊(支正),出於肘內側當肱骨內上髁和尺骨鷹嘴之間(小海),向上沿上臂外後側,出肩關節部(肩貞、臑俞),繞肩胛(天宗、秉風、曲垣),交會肩上(肩外俞、肩中俞;會附分、大杼、大椎),進入缺盆(鎖骨上窩),絡於心,沿食管,通過膈肌,到胃(會上脘、中脘),屬於小腸。 它的支脈:從鎖骨上行沿頸旁(天窗、天容),上向面頰(顴髎),到外眼角(會瞳子髎),彎向後(會和髎),進入耳中(聽宮)。 它的又一支脈:從面頰部分出,上向顴骨,靠鼻旁到內眼角(會睛明),接足太陽膀胱經。 此外,小腸與足陽明胃經的下巨虛脈氣相通。

小腸經現代醫學而言,是位於胃和大腸之間,長七公尺以上的重要消化器官。胃部尚未消化完全的食物一進入小腸,小腸即分泌腸液並混合其他的消化液,將食物完全融解為細小的分子,最後由小腸壁吸收。但在中醫醫學中,其所認為的小腸機能則稍有不同。小腸連接胃,胃部的水分和固態物會進入小腸;小腸門於肚臍以上附近的一個小洞,水份會由此流入膀胱,固態渣滓則進入大腸,而必要養分由脾膜所吸收。小腸經在消化機能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小腸經的機能衰退,會使身體不調和,並出現各種不舒服的症狀。如眼睛帶黃。耳朵重聽。臉頰、喉嚨腫痛。上臂至肘部呈現麻痹、壓迫疼痛的症狀。頭重、頭痛的感覺。若小腸經有異常時,壓迫後背腰部的小腸俞穴位,會感覺到似乎有硬塊。壓迫此處真的發現有硬塊時,可以刺激小腸經上的穴道,以減輕不愉快的症狀。

無論什麼穴位,只有我們堅持按摩,不斷的向有經驗的中醫請教,就會對養生大有裨益,也一定能夠讓我們的身體特質變得更加堅實。

3、一天之中如何養生?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大自然一年中運動變化的規律。中醫認為「人與天地相應」,人體必須順應自然四季變化的規律,保持機體與自然的平衡,才能有利於身體的各種生理需要,進而減少疾病的發生,順利安康地度過一年四季。在一天之中也是這樣,什麼時間做什麼時間的事,「因天之序」。

子時:膽經當令

我們現在用的是小時的概念,在古代用的是時辰,相當於現在當的兩個小時。子時是指夜裡11點到次日凌晨1點,這個時候是「膽經當令」。「當令」就是值班的意思。

生活當中有一個特別奇怪的現象,我們晚上吃完飯以後,8、9點鍾就昏昏欲睡,但一到11點就清醒了,所以現在很多人習慣11點以後開始工作。還有的人到了夜裡11點總想吃點東西,在屋子裡找點食,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這個時候恰恰是陽氣開始生發了,所以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最好在11點前睡覺,這樣才能慢慢的把這點生機給養起來,人的睡眠與人的壽命有很大關系,所以睡覺就是在養陽氣。

子時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時候,陽氣開始生發。《黃帝內經》里有一句話叫做「凡十一藏皆取於膽」。取決於膽的生發,膽氣生發起來,全身氣血才能隨之而起。子時把睡眠養住了,對一天至關重要。 丑時:肝經當令

丑時是指凌晨1點到3點,這個時候是肝經當令。這個時候一定要有好的睡眠,否則你的肝就養不起來。

在這個時候陽氣生發起來,而這個時候叫丑時,丑時是什麼樣子呢?丑字就像是手被勒住了,就好比這個時候陽氣雖然生發起來,但你一定要有所收斂,有所控制,就是說升中要有降。所以要想養好肝血,1點到3點要睡好。 寅時:肺經當令

寅時是指凌晨3點到5點,肺經當令。這個時間是人從靜變為動的開始,是轉化的過程,這就需要有一個深度的睡眠。人睡得最死的時候應該是3點到5點,這個時候恰恰是人體氣血由靜轉動的過程,它是通過深度睡眠來完成的。

心臟功能不太好的老人不提倡早鍛煉,有心臟病的人一定要晚點起床,而且要慢慢地起,也不主張早上鍛煉。晚上是一片陰霾之氣,你可以活躍一下。而早晨是陽氣生發的時候,你就順其生發好了。 卯時:大腸經當令

卯時是指早晨5點到7點,這個時候是大腸經當令。這個時候,天也基本上亮了,天門開了,五點醒是正常的。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正常地排便,把垃圾毒素排出來。這個時候代表地戶開,也就是肛門要開,所以要養成早上排便的習慣。排便不暢,應該憋一口氣,而不是攥拳。

中醫認為肺與大腸相表裡,肺氣足了才有大便。 辰時:胃經當令

辰時是指早晨7點到9點,這個時候是胃經當令。胃經是人體正面很長的一條經脈,胃疼是胃經的問題,其實膝蓋疼也是胃病,腳面疼也是屬於胃經病,這些地方都是胃經循行路線。

這時候吃早飯,就是要補充營養。這個時候是天地陽氣最旺的時候,所以說吃早飯是最容易消化的時候。早飯吃多了是不會發胖的。因為有脾經和胃經在運化,所以早飯一定要吃多、吃好。吃早飯就如同「春雨貴如油」一樣金貴。 巳時:脾經當令

巳時是指上午9點到11點,這個時候是脾經當令。脾是主運化的,早上吃的飯在這個時候開始運化。我們的胃就像一口鍋,吃了飯怎麼消化?那就靠火,把脾胃裡的東西一點點消化掉。

脾是什麼呢?脾字的右邊是一個卑,就像古代的一個燒火的丫頭,在旁邊加點柴,扇點風什麼的。在五臟六腑里,脾就像個忙忙碌碌的小丫鬟,但如果她病了,我們五臟六腑這個大宅門就都不舒服了,就會得所謂的富貴病,比如說糖尿病什麼的。如果人體出現消瘦、流口水、濕腫等問題,都屬於脾病。 午時:心經當令

午時是指中午11點到13點,這個時候是心經當令。子時和午時是天地氣機的轉換點,人體也要注重這種天地之氣的轉換點。

對於普通人來說,睡子午覺最為重要,夜裡11點睡覺和中午吃完飯以後睡覺,睡不著閉一會兒眼睛都有好處。因為天地之氣在這個時間段轉換,轉換的時候我們別攪動它,你沒那麼大的能量去干擾天地之氣,那麼怎麼辦呢?歇著,以不變應萬變。這個時候一定要睡一會兒,對身體有好處。 未時:小腸經當令

未時是指下午13點到15點,這個時候是小腸經當令。小腸是主吸收的,它的功能是吸收被脾胃腐熟後的食物精華,然後把它分配給各個臟器。午飯要吃好,營養價值要豐富一些。

心和小腸相表裡。表就是陽,里就是陰。陽出了問題,陰也會出問題,反之同樣。心臟病在最初很可能會表現在小腸經上。有的病人每天下午兩點多鍾就會胸悶心慌,可到醫院又查不出心臟有什麼問題。因為小腸屬於陽,是外邊。外邊敏感的地方出了問題,里邊的心臟肯定也會出現問題。 申時:膀胱經當令

申時是指下午15點到17點,這個時候是膀胱經當令。膀胱經從足後跟沿著後小腿、後脊柱正中間的兩旁,一直上到腦部,是一條大的經脈。

比如說小腿疼那就是膀胱經的問題,而且是陽虛,是太陽經虛的相。後腦疼也是膀胱經的問題,而且記憶力衰退也是和膀胱經有關的,主要是陽氣上不來,上面的氣血不夠,所以會出現記憶力衰退的現象。如果這個時候特別犯困,就是陽虛的毛病。 酉時:腎經當令

酉時是指17點到19點,這個時候是腎經當令。腎主藏精。什麼是精?人的精,就像家裡的「錢」,什麼都可以買,什麼都可以變現。人體細胞組織哪裡出現問題,「精」就會變成它或幫助它。精是人體中最具有創造力的一個原始力量。當你需要什麼的時候,把精調出來就可以得到這個東西。比如你缺紅細胞,精就會變現出紅細胞。

從另外一個角度講,元氣藏於腎,元氣是我們天生帶來的,也就是所謂「人活一口氣」。這個元氣藏在哪裡?它藏於腎。所以大家到一定年齡階段都講究補腎,而身體自有一套系統,經脈要是不通暢的話,吃多少補品都沒用,補不進去,一定要看自己的消化吸收能力。

腎精足的一個表現就是志向。比如:老人精不足就會志向不高遠,小孩子精足志向就高遠。所以人要做大事,首先就是要保住自己的腎精。 戌時:心包經當令

戌時是指晚上19點到21點,這個時候是心包經當令。心包是心臟外膜組織,主要是保護心肌正常工作的,人應在這時准備入睡或進入淺睡眠狀態。

心是不受邪的,那麼誰來受邪呢?心包來受邪。很多人出現心臟的毛病都可以歸納為心包經的病。如果你心臟跳得特別厲害,那就是心包受邪了,先是心怦怦地跳,然後毛病就沿著心包經一直走下去。中醫治病的原則就是從臟走到腑,所以當你懂得經脈就可以治療這類病。

心包經又主喜樂。所以人體在這個時候應該去有些娛樂。 亥時:三焦經當令

亥時是指晚上21點到23點,這個時候是三焦經當令。三焦指連綴五臟六腑的那個網膜狀的區域。三焦一定要通暢,不通則生病。

亥時的屬相是豬,豬吃飽了哼哼唧唧就睡。所以在亥時我們就要休息了,讓身體和靈魂都沉浸在溫暖的黑暗中,讓生命和身體在休息中得以輪回。

4、做完小腸大腸排毒渾身無力

忌亂吃copy葯!忌亂用葯!

排毒不需吃葯,不用花錢。養生應盡量以食療為主最好。

要認清排毒概念:

疏通腸道、尿道、血管、氣管、汗腺等,使各路百排毒管道通暢,以便於進行「體內大掃除」。就是排毒。

1、「宿便是百病之源」應多吃高纖維食物:粗糧,蔬菜和水果,能促進腸道蠕動,增度加糞便體積和軟化糞便。常吃全麥片、玉米片、或紅薯、香蕉等、蜜糖、芋頭、馬鈴薯南瓜等。具有良好的通便功效。可把腸道垃圾、毒素清除。

2、定期1個月禁問食1個中午餐,答只喝開水,晚餐吃蔬菜和水果,全麥片、玉米片、或紅薯促使體內毒素排出。

3、多飲水促進腎臟排毒

5、……六、凌晨7-9點,小腸大量吸收營養的時段,應吃早餐。療病者最好早吃,在6點半前,養生者在7點半

吃早點一般7—9點最好,這個時段吃早點有預防膽囊炎的發生。

6、什麼是真正的養生

7、經常喝小腸湯有什麼好處

骨頭湯是我們日常餐桌上常見的飲食,不但味道絕佳,也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好處。下面小編就為你詳細介紹骨頭湯對人體的四大好處。

一.延緩衰老
一般我們提及骨頭湯的作用都會想到是補鈣,但是卻減緩毛發老化和人體衰老的作用卻很少人知道。人體中最重要的組織形式之一是骨髓。紅細胞、白細胞等,就是在骨髓中形成的。隨著年齡的增大,骨髓製造紅、白細胞的功能也自然衰退。當頭發脫落、指甲長得慢、身上和臉上出現老人斑、經常出現傷風咳嗽等現象,這就是骨髓開始衰退的表現。因為類粘脫和骨膠原能直接影響到毛發、指甲和皮膚的組織。攝取類粘脫的簡單辦法是利用動物骨頭中的類粘脫。過濾後的骨頭湯冷卻後沉積的一層粘質的東西,這就是減緩衰老的妙葯。這種骨湯可當佐料,做湯燉菜即可用。

二.預防骨質疏鬆
人到中老年,機體各器官組織開始逐漸衰老,加之微循環障礙,易發生心腦血管疾病。老年人又多數缺鈣,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質疏鬆症。骨頭湯中不僅含有豐富的鈣,同時還含有特殊營養成分和膠原蛋白,可以疏通微循環並補充鈣質。

三.營養容易吸收
骨頭湯中富含膠原蛋白,常喝骨頭湯可以抗衰老,還能起到增強血細胞造血能力的作用,骨頭湯的營養豐富,是大家日常養生的好選擇。俗話說「骨頭的精髓在湯里」。生活中,大棒骨湯、排骨湯、鴨架子湯等各類骨頭湯也切實其實到處可見。那麼,是不是用骨頭熬的湯就是比用純肉熬的湯更有營養、更補人呢?骨頭湯的切實其實更營養。骨頭燉湯一定比純肉有營養,也更利於接收。

四.常喝不缺鈣
關於骨頭湯,近年來有一些爭論說裡面所含鈣量非常低,不能靠喝骨頭湯來補鈣。對此說法,專家的解釋是:大骨湯裡面的鈣含量的確不高,但是等缺鈣了才開始補充鈣劑,和平時吸收食物里的鈣是兩回事,長年地從食物的營養中攝取鈣質,這些鈣質營養會慢慢累加蓄積在人體里,人就可以身體強壯,不缺鈣。而大骨湯長年喝,也能達到這樣的效果。豬的大骨里有膠原蛋白、脂肪等易於人體吸收的營養,豬肉本身屬於溫性食物,不易上火,比牛羊肉更易消化和吸收。

8、如何養生

9、國頤堂小腸排毒

排毒不需吃葯,不用花錢。養生應盡量以食療為主最好。

要認清排毒概念:

疏通腸道、尿道、血管、氣管、汗腺等,使各路排毒管道通來暢,以便於進行「體內大掃除」。就是排毒。

1、「宿便是百病源之源」應多吃高纖維食物:粗糧,蔬菜和水果,能促進腸道蠕動,增加糞便體積和軟化糞便。常吃全麥片、zd玉米片、或紅薯、香蕉等、蜜糖、芋頭、馬鈴薯南瓜等。具有良好的通便功效。可把腸道垃圾、毒素清除。

2、定期1個月禁食1個中午餐,只喝開水,晚餐吃蔬菜和水果,全麥片、玉米片、或紅薯促使體內毒素排出。

3、多飲水促進腎臟排毒

10、請介紹給我一些養生方法..

有一個好的心情,有些事干。是最好的養生方法。
子時:膽經當令
子時是指夜裡11點到次日凌晨1點,這個時候是膽經當令。「當令」 十二時辰養生法
就是當班的意思。 子時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時候,陽氣開始生發。《黃帝內經》里有一句話叫做「凡十一藏皆取於膽」。取決於膽的生發,膽氣生發起來,全身氣血才能隨之而起。子時把睡眠養住了,對一天至關重要。 亥子為水,子時是陰陽交匯之時,也是萬籟俱靜之時,這個時候最好是睡覺,而且要盡量的舒服,睡的時候宜屈膝卧,變換姿勢。環境宜靜,全神凝聚,不悲不喜,不念不妄。也就是說要全力的睡覺,不要想其他的事情。為什麼呢?因為水是萬物滋生的源泉,陰陽交感之時是元氣始生之時,道家有雲:「一氣分陰陽」,而陰陽相合則又變生為元氣。如果這個時候還在用思不寧,勞作不息,就會干擾陰陽交合,使元氣生發受到干擾。子時又是膽經開令之時,此膽並非只是強調人體內的膽藏,《內經》曰:「凡十一藏皆取決於膽也。」凡五臟六腑皆以氣機通順為要,肝膽氣機通順自可對五臟六腑之氣機條達有力的支持,五臟六腑自可功能正常運行。所以順應膽經的主令會使人體的氣機條順,五臟六腑都受之裨益。膽又是決斷之官為了生存,我們每天都會有很多的「謀慮」,為工作而謀,為前途而謀,為人際關系而謀,為生意而慮,為孩子而慮,為健康而慮,為情感的糾葛而慮。如果我們謀慮的事情能夠被「決斷」,並得以順利地貫徹執行,也就是心想事成,那自然會氣血通暢、肝膽條達了。但是,現實生活中的諸般事情難盡人意,多是壯志難酬、事與願違的,所以,我們會有很多謀慮積壓在肝而沒有讓膽去決斷執行,肝膽的通道便造成了阻塞。由於情志被壓抑,肝膽的消化功能、供血功能、解毒功能都受到嚴重影響,人體就會百病叢生。
丑時:肝經當令
丑時是指凌晨1點到3點,這個時候是肝經當令。這個時候一定要有好的睡眠,否則你的肝就養不起來。 在這個時候陽氣生發起來,而這個時候叫丑時,丑時是什麼樣子呢?丑字就像是手被勒住了,就好比這個時候陽氣雖然生發起來,但你一定要有所收斂,有所控制,就是說升中要有降。所以要想養好肝血,1點到3點要睡好。
寅時:肺經當令
寅時是指凌晨3點到5點,肺經當令。這個時間是人從靜變為動的開始,是轉化的過程,這就需要有一個深度的睡眠。人睡得最死的時候應該是3點到5點,這個時候恰恰是人體氣血由靜轉動的過程,它是通過深度睡眠來完成的。 心臟功能不太好的老人不提倡早鍛煉,有心臟病的人一定要晚點起床,而且要慢慢地起,也不主張早上鍛煉。晚上是一片陰霾之氣,你可以活躍一下。而早晨是陽氣生發的時候,你就順其生發好了。
卯時:大腸經當令
卯時是指早晨5點到7點,這個時候是大腸經當令。這個時候,天也基本上亮了,天門開了,五點醒是正常的。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正常地排便,把垃圾毒素排出來。這個時候代表地戶開,也就是肛門要開,所以要養成早上排便的習慣。排便不暢,應該憋一口氣,而不是攥拳。 中醫認為肺與大腸相表裡,肺氣足了才有大便。
辰時:胃經當令
辰時是指早晨7點到9點,這個時候是胃經當令。胃經是人體正面很長的一條經脈,胃疼是胃經的問題,其實膝蓋疼也是胃病,腳面疼也是屬於胃經病,這些地方都是胃經循行路線。 這時候吃早飯,就是要補充營養。這個時候是天地陽氣最旺的時候,所以說吃早飯是最容易消化的時候。早飯吃多了是不會發胖的。因為有脾經和胃經在運化,所以早飯一定要吃多、吃好。吃早飯就如同「春雨貴如油」一樣金貴。
巳時:脾經當令
巳時是指上午9點到11點,這個時候是脾經當令。脾是主運化的,早上吃的飯在這個時候開始運化。我們的胃就像一口鍋,吃了飯怎麼消化?那就靠火,把脾胃裡的東西一點點消化掉。 脾是什麼呢?脾字的右邊是一個卑,就像古代的一個燒火的丫頭,在旁邊加點柴,扇點風什麼的。在五臟六腑里,脾就像個忙忙碌碌的小丫鬟,但如果她病了,我們五臟六腑這個大宅門就都不舒服了,就會得所謂的富貴病,比如說糖尿病什麼的。如果人體出現消瘦、流口水、濕腫等問題,都屬於脾病。
午時:心經當令
午時是指中午11點到13點,這個時候是心經當令。子時和午時是天地氣機的轉換點,人體也要注重這種天地之氣的轉換點。 對於普通人來說,睡子午覺最為重要,夜裡11點睡覺和中午吃完飯以後睡覺,睡不著閉一會兒眼睛都有好處。因為天地之氣在這個時間段轉換,轉換的時候我們別攪動它,你沒那麼大的能量去干擾天地之氣,那麼怎麼辦呢?歇著,以不變應萬變。這個時候一定要睡一會兒,對身體有好處。
未時:小腸經當令
未時是指下午13點到15點,這個時候是小腸經當令。小腸是主吸收的,它的功能是吸收被脾胃腐熟後的食物精華,然後把它分配給各個臟器。午飯要吃好,營養價值要豐富一些。 心和小腸相表裡。表就是陽,里就是陰。陽出了問題,陰也會出問題,反之同樣。心臟病在最初很可能會表現在小腸經上。有的病人每天下午兩點多鍾就會胸悶心慌,可到醫院又查不出心臟有什麼問題。因為小腸屬於陽,是外邊。外邊敏感的地方出了問題,里邊的心臟肯定也會出現問題。
申時:膀胱經當令
申時是指下午15點到17點,這個時候是膀胱經當令。膀胱經從足後跟沿著後小腿、後脊柱正中間的兩旁,一直上到腦部,是一條大的經脈。 比如說小腿疼那就是膀胱經的問題,而且是陽虛,是太陽經虛的相。後腦疼也是膀胱經的問題,而且記憶力衰退也是和膀胱經有關的,主要是陽氣上不來,上面的氣血不夠,所以會出現記憶力衰退的現象。如果這個時候特別犯困,就是陽虛的毛病。
酉時:腎經當令
酉時是指17點到19點,這個時候是腎經當令。腎主藏精。什麼是精?人的精,就像家裡的「錢」,什麼都可以買,什麼都可以變現。人體細胞組織哪裡出現問題,「精」就會變成它或幫助它。精是人體中最具有創造力的一個原始力量。當你需要什麼的時候,把精調出來就可以得到這個東西。比如你缺紅細胞,精就會變現出紅細胞。 從另外一個角度講,元氣藏於腎,元氣是我們天生帶來的,也就是所謂「人活一口氣」。這個元氣藏在哪裡?它藏於腎。所以大家到一定年齡階段都講究補腎,而身體自有一套系統,經脈要是不通暢的話,吃多少補品都沒用,補不進去,一定要看自己的消化吸收能力。 腎精足的一個表現就是志向。比如:老人精不足就會志向不高遠,小孩子精足志向就高遠。所以人要做大事,首先就是要保住自己的腎精。
戌時:心包經當令
戌時是指晚上19點到21點,這個時候是心包經當令。心包是心臟外膜組織,主要是保護心肌正常工作的,此時陰氣正盛,陽氣將盡,喜樂出焉,人應在這時放鬆娛樂,古人在這時都是聊天休閑。 心是不受邪的,那麼誰來受邪呢?心包來受邪。很多人出現心臟的毛病都可以歸納為心包經的病。如果你心臟跳得特別厲害,那就是心包受邪了,先是心怦怦地跳,然後毛病就沿著心包經一直走下去。中醫治病的原則就是從臟走到腑,所以當你懂得經脈就可以治療這類病。 心包經又主喜樂。所以人體在這個時候應該去有些娛樂。
亥時:三焦經當令
亥時是指晚上21點到23點,這個時候是三焦經當令。三焦指連綴五臟六腑的那個網膜狀的區域。三焦一定要通暢,不通則生病。 亥時的屬相是豬,豬吃飽了哼哼唧唧就睡。所以在亥時我們就要休息了,讓身體和靈魂都沉浸在溫暖的黑暗中,讓生命和身體在休息中得以輪回。
編輯本段五行調養
總體理論
一、治則:實則泄其子,虛則補其母;生我者為母;我生者為子。 五行相生關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每個房間分四條經: 二、火:為心;配小腸;心與小腸互為表裡;木生火配肝;火生土配脾; (一)養心調理健康處方 1、經穴處方:心經、心包經、膽經 心俞、膽俞、內關 2、脊柱處方:C3、C4、T1_T5 手法:彈撥、順壓、校正錯位錐體 3、足道處方: (1)基本反射區 腎、輸尿管、膀胱、尿道 (2)症狀反射區 心、頸椎 (3)關聯反射區 膽 4、食療葯膳處方:芝麻醬炒紅豆 銀杏茶、老玉米、燕麥 5、按摩處方:按心包經、敲膽經 6、運動處方:腹式呼吸法、312經絡鍛煉法、心臟舒張功、五步肢體操 7、音樂處方:五行音樂:徵(火) 8、耳穴處方:心、膽、大腦 (二)養心調理手法→ 心血管系統調理 "火曰炎上",代表了溫熱、向上等性質,在人體為心。 適應症:睡眠調理、心理減壓、冠心病:心慌、失眠、多夢 作用層次:脈;脈屬火 五行手法:摩擦類手法:擦法、摩法、抹法、搓法、推法 按法、壓法、點法
具體方法
1、卯時(5:00至7:00)。見晨光即披衣起床,叩齒300次,轉動兩肩,活動筋骨,先將兩手搓熱,擦鼻兩旁、熨摩兩目六七遍;再將兩耳揉卷五六遍;然後以兩手抱後腦,手心掩耳,用食指彈中指、擊腦後各24次。然後去室外打太極拳或練其他導引術。 2、辰時(7:00至9:00)。起床健身後,飲一杯白開水,用木梳梳發百餘遍,有醒腦明月的作用。洗臉漱口,早餐。早餐宜食粥,宜淡素,宜飽。飯後,徐徐行走百步,邊走邊以手摩腹,老年人脾胃虛弱,輕微活動和按摩腹部可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 3、巳時(9:00至11:00)。此時或讀書、或理家,或種菜養花。疲倦時即閉目靜坐養神,或叩齒咽津數十口。不宜高聲與人長談,因為說話耗氣,老年人本來氣弱,所以須「寡言語以養氣」。 4、午時(11:00至13:00)。午餐應美食,不是指山珍海味,而是要求食物暖軟,不要吃生冷堅硬的食物。只吃八分飽。食後用茶漱口,滌去滑膩,然後午休。 5、未時(13:00至15:00)。此時或午眠或練氣功,或邀友弈棋,或瀏覽時事(相當於現代人看報),或做家務。 6、申時(15:00至17:00)。此時或讀名人詩文,或練書法。或去田園綠地,或觀落霞。 7、酉時(17:00至19:00)。晚餐宜早,宜少,可飲酒一小杯,不可至醉。用熱水洗腳,有降火、活血、除濕之功效。晚漱口,滌去飲食之毒氣殘物,以利口齒。 8、戌時(19:00至21:00)。輕微活動後安眠。睡時宜右側,「睡如弓」。先睡心,後睡眠,即睡前什麼都不想,自然入睡。 9、亥子(21:00至1:00)。安睡以養元氣,環境宜靜,排除干擾。「睡不厭蹴,覺不厭舒」。即睡時可屈膝而卧,醒時宜伸腳舒體,使氣血流通,不要只固定一種姿勢。 10、丑寅(1:00至5:00)。此時為精氣發生之時,人以精為寶,宜節制房事,但也不宜強制,60歲以後可20日或一個月一次。
若滿意請採納我的答案! 謝謝!!

與小腸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