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甩手養生

甩手養生

發布時間:2020-05-06 13:47:58

1、佛法中講的甩手對濕熱重的有益嗎

您好,佛法中沒有甩手這個方法,是屬於氣功、養生學這一類的哈。打坐禪修能解決身體健康問題,不難的。

系統學習打坐禪修,把握打坐的原理、各種方法的操作、入門、突破、路怎麼走、問題怎麼解決。

1、系統學習打坐禪修,全面把握實證的理論原理、怎麼入手,各種方法的具體操作,遇到各種問題的原因和解決辦法,每一步路怎麼走,怎麼悟道等,清涼月老師用自己的所修、所證,講得通透,有很多同修的實證經驗參考。建議百度「思維本體學實證網」-參閱文章《打坐修證的新手指引》。或百度「本體佛學新浪博客-開悟的一些特點」,博客分類如下:《科學實證》講解(初學到高層次、悟道的整套方法和心路歷程)、視頻教學(打坐各方法、問題的專題匯總)、觀心、實證、開悟。
方法和路這樣走(供參考),一是從觀身體覺受入手:觀手或觀呼吸,心穩定了,再觀心或觀慢動作等入定。二是從心入手:直接觀心(隨時知道自己在干什麼,佛教特有法門)。
欲界定前需要經歷的過程:放鬆入靜,培養靜,讓靜穩定,讓心穩定,提起專注,培養專注,破靜入定。

2、坐姿有雙盤、單盤、散盤、緬甸坐等等。坐姿以自我感覺舒適、自然為主,不要追求高難度,不能因為坐姿的不適影響了心的突破。因為我們是練心的,不是練習身體。心達到一定的層次,心柔軟了,身體自然會柔軟,自然能雙盤起來,真正標準的坐姿,是在打坐的過程中,隨著心力的提高,身體自然而然的會調整到標準的坐姿,大道自然。

3、放鬆入靜,打好基礎。耐心的從身心兩個方面進行放鬆,身體是放鬆那些容易緊張的肌肉群,心裡是放下那些作意、緊張、追求、急躁的念頭。高度重視放鬆,把放鬆做為一門課程去練習,反反復復從身心兩個方面交叉結合去放鬆。

4、打坐的方法很多。選擇一個觀察對象來觀想,制心一處,目的是培養和形成專注力。觀察對象非常的多,動態的有慢動作,靜態的有觀呼吸、觀佛像、觀蓮花、觀一些境界等等,聲音類的有佛號、咒語等。初學從觀呼吸入手相對比較容易,因為對自己的身體覺受比較敏感,容易形成專注力。

5、常用的方法很多,觀呼吸、觀手、觀心、觀慢動作、念佛號、耳通圓根法門、睡功等,每一個方法的理論原理講得通透,這是最關鍵的。然後是怎麼入手,怎麼用心,怎麼操作,會碰到什麼實際問題,這些問題的原因和解決辦法是什麼,每一步怎麼修,怎麼突破,一整套的把握。實證起來,不盲目,能少走彎路,預防走錯路,自己能主動的去打坐。

2、保健養身常識 被騙的保健謠言有哪些

保健養身誤區
1.阿司匹林防治百病
有些中老年人,他們的身體並沒有心腦血管方面的疾病,但是卻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然而他們卻不知,這並不是在保健身體,反而是在傷害自己的身體,因為阿司匹林是有副作用的。做常見的副作用就是腹部脹疼、反胃、食慾不振,甚至還會增加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性。
美國 FDA 綜合了大量的研究數據後,不推薦阿司匹林用於心腦血管疾病的一級預防。除非有禁忌症或嚴重並發症,發生過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心腦血管疾病高風險人群,才是真正需要服用阿司匹林的。
阿司匹林雖然質優價廉,療效確切,值得信賴。但它不是防治百病的神葯,不能全民普及,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因此沒病的人,別亂吃啦。
2.維生素C防治感冒
有些研究證明,長期服用維生素C補充劑,可能會縮短感冒的病程或減輕症狀。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不論是大口吃橙子還是口服維生素C補充劑,都沒有預防或者治療感冒的效果。
維生素C的確可以幫助我們維持正常免疫功能、保證傷口的癒合。但增加維生素C的攝取來增強免疫力,防治感冒,並沒有確鑿的證據。
對於吃維生素C來說,預防感冒最好的方法就是每天堅持運動、有健康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還有就是維生素C也不是可以隨便服用的,成年人每天最多可以服用2克的維生素C,是包括食物中的所含有的,如果服用超過2克的話,可能會出現腹脹、腹部不適、腹瀉、惡心、嘔吐、燒心、頭痛、失眠甚至腎結石等症狀。
3.口服膠原蛋白能美容
不少人會託人從美國買膠原蛋白粉,然而,吃多少膠原蛋白也不能夠實現愛美人士對養顏的追求。皮膚里的確含有膠原蛋白,它們通過將水分保留在真皮層中方式,使皮膚更加的肌膚光滑、柔軟、緊實有光澤。但吃進肚子的膠原蛋白首先就會被分解為氨基酸,不再是膠原蛋白,也就沒有膠原蛋白的功能,不會對皮膚產生「美容」效果。
另外,作為食物,膠原蛋白也不是一種好的蛋白,不能提供人體所需的全部「必需氨基酸」。多說一句,在臉上敷膠原蛋白,也基本沒用。皮膚是不能直接吸收利用這么大分子的膠原蛋白。
4.生的食物比做熟的菜更營養
外國人比較喜歡吃生的食物,比如蔬菜沙拉等;然而日本人呢,他們的國菜就是各種海鮮刺身,還經常吃一些生魚片什麼的。多吃這些對身體更好,但是這也未可見的。
將食物加熱吃確實會使食物中的某些營養元素丟失,比如維生素之類的,但是,對於生的蔬菜來說,我們平常吃做熟了之後的食物更多,這樣一來,食用量就彌補了營養元素的損失。還有有些食物在加熱之後,會更加容易被人體吸收,例如番茄紅素、類胡蘿卜素等。
對於肉類、豆類等蛋白質含量較多的食材,還有穀物等澱粉類食材,加熱能使其更好地被消化吸收,而且通常也美味很多。還有不可忽視的一點就是,充分加熱可以殺死有害細菌、降低農殘,從食品安全形度考慮,做熟也會好一些。當然,如果能保證食材衛生,偶爾想換換口味,或者已經習慣了生食,沙拉和刺身等,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5.手機殺精
在使用手機是否影響精液質量的調查中,研究者發現精液總量與手機使用並無關聯。而另一項研究則指出,1小時900 MHz低頻輻射,並未對健康的男性精子活力造成影響。還有一些動物實驗表明,手機輻射未對精子形態產生顯著影響。結論就是,手機既不會發出有害輻射,也不能殺精。
6.癌症患者都是被治死的
死於癌症治療的人比直接死於癌症的人還多。這種觀念,讓不少癌症患者對正規治療產生顧慮,甚至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醫學在發展,治療方式的進步,新葯物、新方法的研發,讓許多癌症的治癒率、存活率都得到了提升。
當然,相當數量的癌症,尤其是晚期癌症,治癒依然困難。而且無論是傳統手術、放化療還是新療法,都多少會有不良反應或副作用。是接受治療還是平靜面對死亡,這需要患者和家屬做出抉擇,但需要明確的是:某些癌症在早期是可以通過積極治療徹底治癒的。針對晚期癌症,好的治療不是為了「徹底治癒」,而是能夠減輕症狀、提高未來日子的生活質量。無論如何,簡單地說癌症患者會因治療而死,都是草率、錯誤、不負責任的。
7.你處於亞健康狀態,需要調理
世界衛生組織對於健康的定義是: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而且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嚴格說來,幾乎沒人能完全符合這一理想中的健康標准。而如果健康和疾病之間的狀態被稱為「亞健康」的話,那豈不是人人都是亞健康了?事實上,亞健康並沒有標准。一個沒有明確定義的健康問題,其研究以及相關說法,也就無從談起,站不住腳了。
的確有相當一部分人,就是覺得不舒服,但也沒有發現什麼疾病,這又怎麼解釋?要麼是存在現代醫學還沒有認識到的區域,要麼是心理問題,要麼這些人可能已經有一些疾病的危險因素了,屬於「將病之病」——「亞臨床」狀態——與亞健康不同,亞臨床實際上是有明確的醫學標準的,是某種疾病的早期,需要引起重視,及時處理,積極監測。
保健養生常識
1.甩手治失眠每天練5分鍾甩手功,會感到神清氣爽,精神抖擻。很多人用此功治好神經衰弱、失眠、健忘等症狀。
具體方法:馬步,十趾輕輕抓地,微微提肛,舌抵上齶。緩緩上抬手臂至與肩平行,再自然甩落至身後。1次5—10分鍾,1日2—3次。這套動作可以活動手三陰手三陽六條經絡,因此能調節氣血,平衡陰陽,升清降濁。
2.抖身治慢性病抖一抖軀體,在氣功中叫做「斗翎」,即仿效倦鳥棲枝,振羽翼、渾身顫動,用以去疾解乏。堅持「斗翎」練習,可改善血液循環,使心腦獲得充足的血氧,促進胃腸蠕動,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甘油三酯。
具體方法:挺胸直立,兩足分立與肩同寬,兩臂自然下垂,雙腿微屈,軀體有節奏地左右顫抖,顫抖時盡量使臀部擺動,以牽動上身及兩臂顫抖。全身放鬆,其速度由緩慢而逐漸加快,幅度以自我感覺胸肌振動為度,不宜用力過猛,以舒服為佳。時間3 ̄5分鍾,亦可適當延長。揉腹治消化不良對於消化不好的人來說,睡前或起床前揉揉「神闕穴」
3.揉腹,也就是肚臍,可很好地幫助消化。
具體方法:平躺,全身放鬆,雙手重疊,以肚臍為中心旋轉按揉,男性宜順時針由小圈到大圈,然後逆時針由大圈到小圈來按摩,女性則是先逆時針後順時針。按摩時以感覺到胃腸的蠕動為標准。一般按摩後好好睡一覺,白天會感覺消化功能有所改善。但潰瘍出血者禁揉腹,以免出血增多,加重病情。
4.每天下蹲可強腎中醫認為腎是先天之本,腎強則抵抗力強,下蹲動作可有效按摩命門,從而起到補腎的作用。
具體方法:先鬆鬆腰,輕輕旋轉一下腰部,然後做下蹲動作,同時挺直腰板。下蹲時將意念集中在腰部,腰部的命門處為腎之所在。站起時意念則集中於頭頂的百會穴處,感覺自己的頭上有一根線提拉著,這樣能保證身體挺拔。下蹲站起為1次,根據時間共做9或9的倍數次,每天也就花幾分鍾,最好早晨做這套補腎操,如果忘記了,中午前一定得補上。
保健養生茶
1、補血好氣色:桂圓紅棗茶
材料:紅棗100克、桂圓50克。
製法:將所有的材料放入1000克的水中煮沸,熄火燜10分鍾。
功效:有養心安神、滋陰補血的功效。適合體弱多病、心悸失眠、面色無華的女性進補之用。
2、養顏補氣潤肌:紅茶
冬天喝紅茶最好,紅茶甘溫,可養人體陽氣。紅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糖,生熱暖腹,能增強人體的抗寒能力,還可助消化、去油膩。在我國一些地方,也有將紅茶加糖、奶、芝麻飲用的習慣,這樣既能生熱暖腹,又可增添營養、強身健體。
3、上火找綠茶幫忙
冬天氣候乾燥,加上人們喜歡吃油膩、辛辣的食物,上火就成了困擾許多人的健康問題,並帶來便秘、口乾舌燥甚至口舌生瘡等後果,而這個時候就可以求助綠茶。綠茶是未發酵茶,性寒,可清熱,因此最能去火、生津止渴、消食化痰,對輕度胃潰瘍還有加速癒合的作用,並且能降血脂、預防血管硬化。因此容易上火的、平常愛抽煙喝酒的,還有體形較胖的人(一般是實熱體質),都比較適合飲用綠茶;而腸胃虛寒的人則不宜服用綠茶。
4、口乾舌燥求助烏龍
烏龍茶屬半發酵茶,介於綠、紅茶之間,色澤青褐,因此又得名「青茶」。在味道上,烏龍茶既有綠茶的清香和天然花香,又有紅茶醇厚的滋味,不寒不熱,溫熱適中,因此有潤膚、潤喉、生津、清除體內積熱的作用,可以讓機體適應自然環境的變化。而冬天裡室內大多空氣乾燥,人們容易口乾舌燥、嘴唇乾裂,這時泡上一杯烏龍茶,可以緩解乾燥的苦惱。此外,烏龍茶對蛋白質及脂肪有較好的分解作用,能防止肝臟脂肪堆積,對於怕冬季里貼膘的人來說,青茶也有一定的肥功效。

3、撞牆功和甩手功每天都練可以嗎

這兩種功的練習貴在持之以恆。
中醫認為,人的後背有多條重要經脈,比如膀胱經和督脈。膀胱經從頭到腳,幾乎貫通全身,因而當它出現異常時,也會牽連全身。督脈則是諸陽之會,打通督脈,即可祛除許多疾病。撞牆或撞樹法就是依照這個原理,按摩、擠壓背部經絡,以及其上穴位,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此外,以背撞擊牆面等硬物,對活絡全身血脈,強健腰背肌肉也很有好處。
甩手功的作用
 (1)對腫瘤病人有消除精神壓力較好的效果。根據實驗證實,甩手運動能使大腦在有節奏的興奮和抑制,增強人體腦內啡呔的產生,從而達到鎮靜、安神、穩定情緒的功。
 (2)手部有人體各個臟器的投影區,甩手運動通過刺激各個投影區,調節臟腑功能。
 (3)由於甩手時雙臂前後擺動,人們為了維持身體重心,腳掌自然會一虛一實地在地面上收放,從而產生按摩足部及湧泉穴的作用,足部有各個臟器的投影區,而湧泉穴為足少陰經的源頭,甩手給足部的按摩,對增強臟腑功能,提高免疫功能十分有利於疾病的康復。
 (4)有助於人體「手三陰經」(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經絡氣血的循環與通暢,疏通經絡,行氣活血,達到治病的目的。對心肺健康十分有益。
 (5)促使肩軸關節及腰腿關節的活動及手臂的震動,從而活動筋骨及關節。

4、打坐和甩手功怎麼不可以一起練

打坐和甩手功不可以一起練,一個講究心靜,一個講究運動,混在一起練沒有任何好處。
打坐的姿勢和方法:
1、雙足跏趺
先將左足置於右腿上,再將右足置左足上,稱金剛坐。先將右足置左腿上,再將左足置右足。
中國古代的道家醫理,認為「精從足底生」,那是不易的至理。盤足曲膝靜坐,感覺足腿的酸麻,正是說明足腿的神經與血脈並不通暢,證明你的健康已有潛在的問題。坐到某一階段時,因為氣到臀部沉不下去了,無形中腦神經緊張起來,心裡就坐不住了。如果氣從臀部通到大腿、膝蓋,一節一節通下來,要經歷過痛、癢、麻、脹、冷、熱、最後等氣一走通,痛麻就好了。人體的兩足,好像人參的枝叉,所以把兩足盤曲起來,等於把一株人參或松枝捲曲成結,使它的生發能力,不致再向外面分散;返歸根本而培養它的本源,因此使其本身更加健壯。所以盤足曲膝,不但無妨人體的健康,而且從適當的練習開始,對於健康長壽,是絕對有利而無害的。《內經》中提到,嬰兒的氣是在兩腿。人到了中年,兩腿的力量就減弱了,腿的活動也無形中減少了,喜歡坐在沙發上,常常休息自己的兩腿。到了老年,更不堪設想,坐在沙發還不夠,兩條腿還要翹在桌子上才行,因為人體是從腳下面開始衰老的,人的死也是逐漸進行的,由腳開始而上行。

2、脊直
人在禪坐的時候,脊柱垂直是關鍵。臀部應墊一個兩、三寸高的軟墊,從大腿根部到膝蓋是向下傾斜的,讓兩個膝蓋觸地作為支撐點,膝蓋不可懸空,以自己覺得重心穩,無前傾後仰的感覺為原則。然後包腿,包腰,包自己後面的風池穴。天冷的時候,有些人還需要包頭。上體自然正直,不前俯後仰,百會穴與會陰穴成垂直一線,但務必放鬆自然,須知松則氣順,經脈舒暢;僵則氣滯,有礙氣血流通。只有全身內外放鬆,才能給入靜創造條件。屁股的姿勢是微微往後外翹的,從側面看,整個脊柱是在類似於屁股跟腿的中間的位置,坐著就像座塔,非常勻稱。有的人喜歡在打坐的時候,靠著後牆,這樣身體往後仰,就沒有辦法像塔一樣。 身體坐的姿勢不是垂直的,而是斜直,是往前面傾直,也就是說尾骨是懸空的。
人身修行的特殊之處就在人身多直立, 筆直經緯與天地共振, 經脈有規律可循, 尚未完全紊亂。所以不能為畜類把脈, 因為其橫生脈亂。身軀筆直不傾斜, 則督脈上乾清明, 下坤培藏, 升降有律, 任脈左右逢源, 箍束橫固, 平定十方, 穩穩有度。

3、肩張
兩肩應舒張下垂,但不要挺胸。修禪的人在禪坐時,雙手微微抬起,肩膀微微向後擺,肩腋是內空的。從外看,肩是一條平行線;從後看,肩是圓的。

4、手結定印於臍下
把左手放在右手下面,大拇指隨意有意的碰在一起,放於臍下。

5、頭中正
頭正,下巴稍微往前低一點點,後腦稍微向後收放,稍微壓住頸部左右兩條大動脈管的活動即可。最關鍵的地方,就是如果頭是歪的,跟腰不能形成一條中空的直線,這時候最容易昏沉。人生於天地之間,本身是天地之間一靈物。由於這個中線的歪斜,天地這股正氣,就落不到你身上。

6、雙眼微閉
打坐時,先把兩目定住了,然後再慢慢半閉眼睛,閉眼目光勿下垂,把兩眼定住,一片光明,才合規矩。若是兩眼向下看,絕對不能得定,只是坐著休息罷了。雙目微張,似閉還開,好象半開半閉地視若無睹。目光隨意確定在座前七、八尺處,或一丈一、二尺許。如平常多用眼睛工作的人,在靜坐之初,先行閉目為佳。眼睛看到前面一米遠的距離,這是最標準的。如果看得太遠的話,就有點抬脖子了,如果看的太近的話,就有點低頭了,所以說一米遠的距離是最合適的,你要感覺到這個鼻子和這個肚臍形成一條線。

7、舌舔上齶
舌頭前半部輕微舔抵上齶,猶如還未生長牙齒嬰兒酣睡時的狀態,在修道被稱為「搭橋」。搭什麼橋?人身有365個大穴,對應地球公轉太陽一周。地球公轉太陽一周是365天,易數以9為最大,以9歸真,所以人身每個穴位應填滿9口真氣。一天十二時辰,一時辰六刻鍾,每刻鍾二十分鍾,即每二十分鍾為一座。人坐禪時,六根清靜,心志既不散亂也不昏沉時,每一刻鍾能化一口真氣。當真氣化生時,由督脈上行百會再下行到口腔時,會化成一口清而甜的津液(口水),把這口津液渡咽下去,勝過服一支人參,補益身之四大五行五臟六腑,推動百脈千經。

總結:
打坐是一種養生健身法。閉目盤膝而坐,調整氣息出入,手放在一定位置上,不想任何事情。打坐又叫「盤坐」、「靜坐」。道教中的一種基本修練方式。在佛教中叫「禪坐」或「禪定」,是佛教禪宗必修的。盤坐又分自然盤和雙盤、單盤。打坐既可養身延壽,又可開智增慧。在中華武術修煉中,打坐也是一種修煉內功,涵養心性,增強意力的途徑。打坐的特點是「靜」,「久靜則定,久動則疲」。因此,打坐結束後,要活動筋骨,如:打拳、舞劍、踢毽、自我按摩等等,做到「動靜結合」。

5、腎陽虛每天堅持做甩手氣功養生操行嗎

難解時,可用雙手手背貼住雙腎區,用力按揉,可激發腎氣,加速排便;行走時,用雙手背按揉腎區,可緩解腰酸症狀。

6、每天甩手五分鍾可以排凈體內垃圾,趕跑癌細胞?

謠言:

2013年,52歲的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對外宣布,自己得了第四期淋巴癌,不得不放下熱愛的工作接受治療。然而,在2015年6月30日,李開復發微博稱,「最近兩次檢查都看不到腫瘤了」,自己已經完全康復,腫瘤消失。經歷了這段癌症磨難,李開復在自己的微博上寫下一篇感悟:「患上癌症後如何抗癌?我的抗癌心得」。其中提到了一點抗癌心得「每天做瑜伽或甩手功:兩到三次。」所以,一套甩手操,疾病繞著走,鍛煉1個月,保健又養生。

辟謠:

近期,國家癌症中心發布了中國新癌症數據顯示,我國癌症患者的數量不斷攀升,全國每天約有1萬人確診癌症,新發病例佔全球的四分之一。癌症已經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人類發現腫瘤已有3000年以上歷史,不僅人類患腫瘤,動、植物也有腫瘤。直到19世紀應用顯微鏡後才建立了目前腫瘤學的框架。

我們經常聽到癌症是不治之症、是絕症的說法,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絕大部分癌症早期症狀不明顯,一經臨床確診就到了晚期,因而失去了最佳治療時機;二是患者缺乏對癌症治療策略和效果的了解,一旦知道自己得了癌症,患者心理壓力過大。再加上社會上各種錯誤信息的誤導,使得患者對治療的效果失去了信心。俗話說是被「嚇死的」。三是一部分癌症是「治死的」,一方面不規范治療甚至過渡治療。另一方面,俗話說有病亂投醫,有些患者不去正規醫院進行治療,卻偏信江湖游醫,相信偏方,導致病情進展,甚至丟了性命。四是癌症至今仍是醫學界難以攻克的堡壘,盡管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有些腫瘤可以治癒,但是大部分癌症一旦到了晚期,治療效果就大大降低。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預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過早期發現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運用現有的醫療措施延長生命、減輕痛苦、改善生活質量。癌症的發生是人全生命周期相關危險因素累積的過程,通過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預防癌症發生最實際、可行的方法。同時要定期查體,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近年來,淋巴瘤在名人圈頻頻出現,包括李開復在內,漫畫名人熊頓、央視主播羅京、內地演員李珏、香港名作詞人林振強、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都患上過淋巴癌,他們有人因此失去了生命,也有人戰勝了病魔。例如李開復罹患淋巴瘤後通過正規的化療得到臨床治癒。但是不能就此說明所有淋巴瘤都可以控制並治癒。淋巴瘤起源於淋巴造血系統,是全世界最常見的血液惡性腫瘤,分為非霍奇金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瘤的預後與組織類型、臨床分期密切相關,而且與是否進行規范治療、個體差異等因素也有關。僅僅每天甩手5分鍾,排凈體內垃圾,就能治癒淋巴瘤純是無稽之談。

辟謠專家:張驊 北京市和平里醫院主任醫師

復核專家:劉召芬 中華預防醫學會科普信息部副主任,研究員

出品人:科普中國-科學辟謠

7、甩手運動有什麼保健作用?

可以加速血液循環及代謝,增加肌肉功能,並且增強肢體協調能力,長期效果會更好!屬於個人保健養生!

8、氣血虛的人是否適合練習甩手功

氣血虛的人適合練習甩手功。

「甩手功」,是由古代百的「達摩易筋經」演變而來。甩手功會牽動整個身體運動起來,從而促進血液循環,雖然做起來有些枯燥,但是,健康的身體度恰恰來源於每天的堅持。

其實甩手動作相當簡單,身體站直,雙腿分開,與肩同寬,雙腳穩穩站立,然後,兩臂以相同的方向前後搖甩,向後甩的時候要用點力氣,易醫道堂提醒大家注意甩手的訣竅就是用三分力量向前甩,用七分力量向後甩。

(8)甩手養生擴展資料:

氣血不足,彌補的其他方法:

1、飲食注意

平時應該多吃富含優質蛋白質、微量元問素(鐵等)、葉酸和維生素B12的營養食物,答如紅棗、蓮子、核桃、山楂、豬肝、雞蛋、菠菜、胡蘿卜、黑木耳、黑芝麻、蝦仁、紅糖等,多喝木瓜銀耳湯。

2、運動養生

平時可練習瑜伽、太極拳、保健氣功等舒緩的運動。另外「久視傷血」,長時間坐在電專腦前的人,應該特別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養,防止過度用眼而耗傷氣血。

3、經絡療法

經常做頭部、面部、腳部保健按摩可以消散瘀血,可以堅持艾灸關元、氣海、足三里、三陰交等穴位。

9、練甩手功兩個月了怎麼晚上睡覺還是容易醒呢

中醫的觀點來看,手腳麻木,多是屬於氣血的毛病,因為氣虛、血虛所造成的血液運行不暢、血液量不足。

除了增加營養,適當運動,葯物調節外,可以試試這兩招,會受益的!!!

氣能行血,氣能攝血,氣能生血,血能載氣,氣行血則行,氣滯血則凝。調節呼吸,氣血通暢,經絡通暢了,一切就好了。冬季養生早卧晚起,以待日光。春季養生,早卧早起,夏季養生,晚睡早期,鍛煉身體,中午少睡一會足夠。

子時(晚上11~1點)和午時(中午11~1點)都是陰陽交接的時辰,晚上子時陰盛至極,開始陽升陰降,中午午時陽盛至極,開始陽降陰升。中醫養生注重睡好子午覺,可以健康長壽。

教你一招,調節呼吸法——也叫呼吸吐納法。

呼吸的方法有自然呼吸和正呼吸兩種:

第一自然呼吸,也叫做腹式呼吸,因為在呼吸時,一呼一吸,必須都能達到下腹部。在吸氣時,空氣入肺,充滿周身,肺底舒張,抑壓橫膈膜,使空氣下降,這時胸部空松,腹部外凸,在呼氣時,腹部收縮,橫膈膜被推而上,上抵肺部,使肺底濁氣,外散無余。可見呼吸作用,雖與肺葉有密切關系,但它的伸縮,常須依靠下腹和橫膈膜的運動,方能合乎自然大法,使血液循環流暢。我們不但在靜坐時,須用此法,實際上,不論行、住、坐、卧,應該隨時使用。關於自然呼吸法的調和方法如下:

(a)、呼息時,臍下腹部收縮,橫膈膜向上,胸部緊窄,肺底濁氣可以擠出。

(b)、吸息時 , 從鼻中徐徐吸入新鮮空氣,充滿肺部,橫膈膜向下,腹部外凸。

(c)、呼息吸息,均使自然,漸漸細長,達於下腹。

(d)、呼吸漸漸靜細,出入很微,反復練習,久之自己不知不覺,好像無呼吸的狀態。

(e)、能做到無呼吸的狀態,那末沒有呼息,也沒有吸息,雖有呼吸器管,好像不必用它;而氣息彷佛從全身毛孔出入,到這一步,可以說達到了調息的極功。不過初學的人,切不可有意去求,必須聽其自然。

第二、正呼吸,這一方法,主張呼吸宜細長,宜達於腹部,以及使橫隔膜上下運動等,都與自然法,沒有兩樣。不過呼吸時腹部的張縮,完全相反。因為反乎自然呼吸,所以也叫做逆呼吸。關於正呼吸的調和方法如下:

(a)、呼息宜緩而長,臍下氣滿,腹部膨脹,胸部空松,橫膈膜馳緩。

(b)、吸息宜深而長,空氣滿胸,胸部膨脹這時臍下腹部收縮。

(c)、肺部氣滿下壓,腹部收縮上抵,這時橫隔膜上下受壓迫,運動更為靈敏。

(d)、在靜坐時,呼息及吸息,宜極靜細,以自己也不聞其聲合宜。

全身放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不一會就會睡著。 睡眠質量好了,一切就都OK堅持,你會受益!

物我兩忘,無欲無求,天人合一,順其自然。心靜就是真功夫!

還有一招,腹部按摩法。

睡前用手心按摩腹部。方法是單手手心貼在腹部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按摩和逆時針各按摩相同的圈數,直至手掌心感到熱,累了可以換另外一隻。做的同時並配合深長的呼吸,一定要靜心!注意力集中在呼吸和按摩上。這樣的按摩可以促進腸蠕動,加快消化和提高腸道的吸收功能,並同時起到女性保健的作用還可以促進睡眠,提高睡眠質量。堅持吧,你會受益一生!

用過的都受益了!!!

10、推薦一個養生健體的武學

幾招強身健體來方法

疲勞時甩甩手

疲勞時甩甩手,可活絡筋骨、增進記憶力、清除精神壓力、安神、穩定情緒。甩手法很簡單: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自左右肩輕松自然,雙手自然下垂,然後向前伸與肩同高百,再用力向後甩去。開始可先甩手20次至50次,以後逐漸增加次數,一般每回可做100次至200次。

深呼吸+咳嗽度=洗肺

每天起床後、午休或臨睡前,在空氣清新處(戶外較好問)做深呼吸運動,深呼吸時緩緩抬起雙臂,然後主動咳嗽,使氣流從口、鼻中噴出,咳出痰液。同時垂下雙臂,如此反復8遍至10遍,可促使肺部清潔,增強免疫力,答保持肺活量。

與甩手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