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渾圓樁養生的實際效果
渾圓樁根本的目的是疏通經絡,樁功本身不能知治病,治病的是人本身,當經絡疏通後發揮的巨大的自愈本領,渾圓樁治病的例子太多了,你可以上百道度搜索王薌齋,先天肺結核,站好了。秘靜克老先生,李一道長倡導的太一站樁和此樁版大同小異,我進來站此樁也有很深刻的感覺!你可以參照現在氣功論壇醒世無量的一些觀點!
我想為了對身體好,權持之以恆是一定的,否則什麼功也不會有效果
2、渾圓樁和混元樁的區別是什麼?
一、收式不同
1、渾圓樁:兩手合抱於丹田,男左手在下,女右手在下,靜默二分鍾,默想全身氣機如百川歸海一樣流入丹田,丹田如同無底深淵,收藏無盡氣機。然後提肛收腹,二手往下一按,氣機收入丹田,就完成了收功。
2、混元樁:雙手往邊收好,雙腿站直,可左腳向右收,可右腳zd向左收,收的時候比如左向右收,左腳就腳尖往右邊擺90度,然後向右擺180度,著和樣把腳合到右腳為止,可能會聽到骨骼的聲音,那是放鬆骨骼的一種方法。
二、由來不同
1、渾圓樁:是武術運動中的基本樁式,亦寫作「混元樁」,也有稱之為「無極樁」「太極樁」等。意指天地,天地能滋生萬物。取此意,武術運動中諸多樁式都由渾元樁衍生而成,渾元樁的基本要領也被各類樁功廣專泛吸收利用。
2、混元樁:是一種較古老的拳術,源於傳統武術門派里的形意拳,為其築基養生樁法,以松靜自然為主。
(2)渾圓養生樁擴展資料:
混元樁練習的注意事項:
1、不可以在電風扇下和冷空調房裡練功,易感風寒;
2、站前喝口水,因為站的時候會出汗。
3、可以酒後屬站樁,不可以事後站樁(房事後)。
4、初煉者,應該避開刮風、下雨、雷鳴時站樁。
3、經常站渾圓樁,有什麼養生效果?
經常站渾圓樁,對養生有一定的效果的。
我國傳統醫學認為來陰陽和調則百病不生,陰盛陽衰則機體失調,陰沉陽亢則脾氣暴燥。因此,養生長壽第一步要做的便是平秘陰陽,調和心態源,這也是最基本的一步。 渾圓功夫的內修內養原則是超越自我,超長壽百的生存。其具體的內修法也就是進行生理上陰陽平衡的修煉,即從「獨立守神、抱圓守一」的渾圓養生樁修煉開始。渾圓養生樁是渾圓功夫中的基本養生手段度,也是積蓄高能量,調整心態陰陽平衡的唯一方法。其以五內環境的內煉為主,把渾圓知功夫特有的「麻熱脹」意識作為體內感應的誘導,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使身心發生全面的變化,達到身心的高度自然凈化、平衡肌體身心狀態,從而道起到養生治病、強身健體,超長壽生存的目的。
4、渾圓樁的簡介
站樁需遵守的四容五要原則,四容即:頭直、目正、神庄、氣(聲)靜;五要即:恭、慎、意、切、和。恭者神不散,慎如深淵臨,假借無窮意,精滿渾元身,虛無求實切,忽失中和均。
初習渾圓樁,首先應將整體間架安排正確,在虛靈挺拔的原則下進行由局部到整體的放鬆訓練,尤其是雙肩和胸部的放鬆更需時時注意。其要求是:頭直目正,氣靜息平,身端體正,松肩橫肘,腋下全虛,屈肘環抱,,胸腹放鬆,腰背正直,膈肌放鬆,胸虛背圓,雙膝頂出,臀部如坐高椅,足趾抓地,足心涵空。整體要求是:松靜自然,虛靈挺拔,曲折玲瓏,渾圓一體。
渾圓樁動作簡單易煉,誠如王薌齋老先生所言:「養生樁,極容易,深追究,頭萬緒。」僅站好姿勢不動,一不調息,二不意守,三不周天循環。即不調整呼吸,不留意丹田,不搞大小周天。為保健養生治療某些慢性疾病,增長體質,使工作肌產生被動性的站樁練功,簡單易行,人人都可學會,效果良好,無副作用。站樁時間不做硬性規定,可隨身體狀況靈活的安排。站樁疲乏難奈時,功感大失,說明體內消耗大於補充,應改為坐、卧式,疲勞消失後再站。總之,要靈活、漸進地延長練功時間,不要超出身體的負擔。
站樁不要追求功感,要意念淡守,既不要忘記,也不要強想,「勿忘勿助」。體內起變化時自然會出現功感。
5、站混元樁(技擊樁)不是渾圓樁(養生樁)要站多久才可以練出內勁?
三年,每次2小時
6、渾圓樁是怎麼站的?
站樁需遵守四容五要的原則,四容即:頭直、目正、神庄、氣(聲)靜;五要即:恭、慎、意、切、和。恭者神不散,慎如深淵臨,假借無窮意,精滿渾元身,虛無求實切,忽失中和均。 初習渾圓樁,首先應將整體間架安排正確,在虛靈挺拔的原則下進行由局部到整體的放鬆訓練,尤其是雙肩和胸部的放鬆更需時時注意。其要求是:頭直目正,氣靜息平,身端體正,松肩橫肘,腋下全虛,屈肘環抱,,胸腹放鬆,腰背正直,膈肌放鬆,胸虛背圓,雙膝頂出,臀部如坐高椅,足趾抓地,足心涵空。整體要求是:松靜自然,虛靈挺拔,曲折玲瓏,渾圓一體。 渾圓樁動作簡單易煉,誠如王薌齋老先生所言:「養生樁,極容易,深追究,頭萬緒。」僅站好姿勢不動,一不調息,二不意守,三不周天循環。即不調整呼吸,不留意丹田,不搞大小周天。為保健養生治療某些慢性疾病,增長體質,使工作肌產生被動性的站樁練功,簡單易行,人人都可學會,效果良好,無副作用。站樁時間不做硬性規定,可隨身體狀況靈活的安排。站樁疲乏難奈時,功感大失,說明體內消耗大於補充,應改為坐、卧式,疲勞消失後再站。總之,要靈活、漸進地延長練功時間,不要超出身體的負擔。 站樁不要追求功感,要意念淡守,既不要忘記,也不要強想,「勿忘勿助」。體內起變化時自然會出現功感。
7、站養生樁有什麼具體的細節要求?
養生樁也有很多種,這里主要圍繞平步撐抱樁來講。撐抱樁是眾多樁法中最基本的樁法,將來也是最高級的樁法,不論是養生樁中的平步撐抱還是技擊樁中的丁八步撐抱都是如此。故而這兩種撐抱樁都曾一度被稱之為「渾圓樁」。因此,雖然養生樁有很多種不同的練法,但是在實際的練習中,只要可能還是多站站撐抱樁。
具體的姿勢這里就不強調了,任何一本書上都可以找到,這里只強調一些要領。不要小看這些要領,「細節決定成敗」,有時候站樁的效果如何往往就是這些看似不起眼的要領起主導作用。
一、雙膝微曲。
雙膝微曲是基本要求,關鍵是曲多少合適。我們要求站立之後,雙膝放鬆一軟剛好有個台兒,這是最舒適的狀態,我們要保持的就是這個狀態。不要相信架子越低越上功夫的說法,因為意拳的樁法是很豐富的,而這么豐富的樁法並不是白白設立的,它們各有各的用處,想站低樁的話自然有低架子的樁法供我們練習。而對於這個樁法,我們求的就是舒適,——在舒適中找到最初步抱球的實感,在舒適中達到「渾圓擴大,空洞無我」的境界。
二、肘下壓木板。
在剛開始站樁的時候,初學者最難放鬆的就是肩部,時常是還沒站多長時間已經酸痛難忍。很多朋友往往是憑一開始的熱情堅持一段時間,這樣有效果還好,如果沒有效果往往就半途而廢了。其實,如果大家注意到並做好「肘下壓木板」這個要領,就可以較為容易的度過這一關。
意念誘導:齊胸高的水上浮著一塊木板,想像自己將肘部放在這個木板上,放鬆肩部,僅用足夠保持間架的力量就足夠了,細心體會木板托起自己手臂的感覺。在今後的鍛煉中,如果有肩部有僵硬的現象,都要首先檢查壓木板的感覺是否丟失了。
三、腳跟踩螞蟻。
在初學站樁時,很多人對「腳底重心」這個問題比較頭疼。而各流派不同的教學中也各不相同。我們不強調重心在哪裡,而是強調一點——「腳跟踩螞蟻」。踩重了螞蟻就死了,踩輕了螞蟻就跑了,這樣能保持腳底的彈性。大家在將來的試力發力中逐漸體會到這樣訓練的好處。老師在教學中經常這樣說「一人發給你兩只螞蟻,伴隨你們終身,不要讓它死掉,也不要讓它跑掉。」這句話形象的說明了「腳跟踩螞蟻」意念的重要性,也說明了在今後的練功過程中,這個要領要貫徹始終。
四、真實的抱球感。
在間架的調配上,我們經常會看到含胸、拔背、收腹等在細節上的要求。這些要求不能說沒用,然而,由於過多和過於分散,往往會讓初學者花了大量的時間在反復調配上,還時常丟三落四,記起這個忘了那個。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尋找真實的抱球感。
尋找真實的抱球感不是讓你真的拿一個球抱著,而是要求練習者一方面在動作上要像真的抱起來一個氣球,另一方面在意念上也要引導懷中的球體逐漸漲大。你會發現,當你的動作和意念都到位的時候,你的身體也已經自然而然的符合了幾乎所有的要求。
五、舒適得力。
舒適得力是站樁一個重要的要領,很多人都知道,但是能真正做到的卻不多。不是這個要求難以做到,而是大部分的人常常自覺不自覺地被「苦練出真功」的常規思想所引導,從而放棄了「舒適得力」的原則。正確的做法是:保持「舒適得力」的原則,站樁多長時間讓自己的身體做主,累了就放下休息一下;而不是在站樁之前已經自己給自己下了目標「這次我要站XX分鍾」,這樣不但很容易失去舒適得力的原則,而且還很容易思想上先緊張起來,這樣也失去了「放鬆」的基本要求,其害大矣。
以上就是我們在養生樁乃至今後的訓練中將要反復強調的幾個要領。當然,其他的要領肯定還會有,但是筆者認為初學者只要注意並遵循這五個要領可以較容易的找到感覺,而在將來高級的練習中遵循這五個要領也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8、站無極樁功的好處(無極樁即渾圓樁即養生樁)
養生的奧秘
其實和劉備說知的一句話的道理是通的
勿以惡小而為之
勿以善小而不道為~
對身體不好不要因為好處小而做
對身體好的不要因為好處小而不做~
再就是站內樁也就是練拳的一種
俗語說的好~
拳練千遍其意自顯~
再就是樁就是站的久一些和要一定的持容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