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臘八的養生

臘八的養生

發布時間:2020-05-06 01:10:08

1、臘八節吃葷的還是素的?

臘八節吃素,喝臘八粥。

臘月、臘八等說法,都與先秦的蠟祭有很大關系。在那個文明草創的年代,為了吃飽,農業生產是頭等大事,傳說從上古聖王神農氏或堯帝 開始,就在年底十二月進行蠟祭,報答農神護佑。

在蠟祭上,對各類參與者的服裝也有規定,天子身著皮弁素服、腰系葛帶,手執榛杖(比喪禮略低的一種禮數規格),農夫則頭戴黃冠、身穿黃衣。整齊的著裝會給人以庄嚴正式的感覺。

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copy年。最早開始於宋代。

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

在宮廷,皇帝、皇後、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不同地區臘八粥的用料雖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等谷類,黃豆、紅豆、綠豆、芸豆、豇豆等豆類,紅棗、花生、蓮子、枸杞子、栗子、核桃仁、杏仁、桂圓、葡萄乾、白果等乾果。臘八粥不僅是時令美食,更是養生佳品,尤其適合在寒冷的zd天氣里保養脾胃。

2、今天是臘八,這碗養生粥你喝了嗎

今天是農歷臘月初八,也就是臘八節,很多地方有喝臘八粥的習俗。在中國居民膳食營養指南中第一條就是:食物多樣,谷類為主,臘八粥非常符合這一條,臘八粥的材料決定了臘八粥的美味和營養。

臘八節

大米、小米、糯米、薏米、紅小豆、綠豆、紅棗、花生、葡萄、枸杞、黑芝麻、百合、蓮子等等,既有谷類、豆類,又有堅果、乾果。最重要的是谷類、豆類混合搭配能起到蛋白質互補作用,谷類是有營養,但失去了豆子就失去了平衡。另外,臘八粥能夠讓我們一餐之中吃到許多種食物,其中的粗糧和豆類是我們平時飲食上比較欠缺的。這些谷類,比如大米、小米、糯米,富含碳水化合物,有健脾、胃,補中益氣的作用;豆類比如紅小豆、綠豆,富含植物蛋白質;堅果比如核桃、花生,富含微量元素、維生素E,可抗衰老、健腦益智;乾果比如大棗、栗子,濃縮了鮮果的營養成分,富含維生素、礦物質。
01
板栗臘八粥:補腎益氣
板栗燒雞、板栗燒排骨、糖炒板栗……這些或許你都嘗過,但你不會想到用板栗來熬粥吧。《本草綱目》記載:「栗味甘性溫,入脾胃腎經……栗治腎虛,腰腿無力,能通腎益氣。」唐代養生大家孫思邈也說,「栗,腎之果也,腎病宜食之。」

由於冬季寒冷乾燥,有的人嘴唇會出現乾裂,嚴重者可發生口角炎、唇炎等。其主要原因是缺少維生素B2。維生素B2亦稱核黃素,它參與人體內生物氧化酶的催化過程。當氣溫在0℃以下、相對濕度較低時,容易誘發或加重維生素B2缺乏的症狀。而板栗中的維生素B2含量至少是大米的4倍,每100克還含有24毫克維生素C,做成臘八粥之後,補益效果更佳。

3、臘八節恰逢小寒節氣,該怎麼養生

1、出點汗百
冬季養生要適當動筋骨,出點汗,這樣才能強身體。鍛煉身體要動靜結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為度,汗多泄氣,有悖於冬季陽氣伏藏之道。
2、護住腳
冬季健腳即健身。天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最好同時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天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雙腳。早晚堅持搓揉腳心,以增進血液度循環。
3、多喝水
冬天雖然排汗排尿減少,但維持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正常運作依然需要水分滋養。冬季一般每日補水應很多於2000-3000毫升。
4、呼點問氣
在冬季,人們習慣把房子的答門窗關得緊緊的,時間久了,室內空氣就會受到嚴重污染,使人出現頭昏、疲勞、惡心、食慾不振等現象。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居室適當的開窗通風也是專很必要的。如果有條件的話,到一些氧氣含量較多的地方散步,就更好不過了。
5、早點睡
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說: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歸,冒犯寒威。早睡以養陽氣,遲起以屬固陰精。因而,冬季養生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這樣有益於陽氣潛藏,陰津蓄積;立冬後的起居調養切記養藏。

4、臘八節習俗。

1、吃臘八粥
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後、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不同地區臘八粥的用料雖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等谷類,黃豆、紅豆、綠豆、芸豆、豇豆等豆類,紅棗、花生、蓮子、枸杞子、栗子、核桃仁、杏仁、桂圓、葡萄乾、白果等乾果。臘八粥不僅是時令美食,更是養生佳品,尤其適合在寒冷的天氣里保養脾胃。

2、祭祀
臘八本來就是祭祀的日子,一些地方至今還保留著這樣的習俗。祭祀的對象包括:先嗇神神農、司嗇神後稷、農神田官之神、郵表畦神、開路、劃疆界之人、貓虎神、坊神、水庸神、昆蟲神等。唐宋後來又融入了拜祭佛祖的成分,佛教習慣在這天祭佛。部分地區很隆重。

從先秦開始,臘八節就有祭祀祖先、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的習俗。而且,臘八節還是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是佛教徒的節日。所以,在臘八節這天祭神、敬佛、祭祀祖先,有祈求神靈、佛祖、先人庇佑的好兆頭。

3、吃冰
臘八前一天,人們一般用鋼盆舀水結冰,等到了臘八節就脫盆冰並把冰敲成碎塊。據說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後一年不會肚子疼。
4、泡製臘八蒜
北京、華北大部分地區還有在這天泡製臘八蒜的習俗,臘八蒜即是用醋泡的蒜,用紫皮蒜和米醋,把蒜瓣的老皮去掉,浸入米醋中,裝入小壇封上口放到一個冷的地方,直到蒜變成綠色。

舊時商號在臘八這天攏賬,把這一年的賬目盤點出來,算清楚這一年的收支盈虧。債主還會在臘八這天提醒欠錢人家准備還錢。臘月里人們講究忌諱,所以就用與「算」字同音的「蒜」,來代替算賬的「算」。也因此,臘八蒜雖然好吃,市面上卻沒有賣的。都是家家戶戶自己動手泡臘八蒜,並且也給自家算算賬,看看這一年的開支,有多少積余,盤算該花多少錢置辦年貨等。

5、制臘八豆腐
安徽黔縣民間習俗,是當地的風味特產,將自製豆腐曬干可留日後吃。具體製作過程如下:用上等小黃豆做成豆腐,把豆腐抹以鹽水,在溫和的太陽下慢慢烤曬而成。「臘八豆腐」平時用草繩懸掛在通風處晾著,吃時摘取,一般可晾放三個月不變質、變味。
成品色澤黃潤如玉,入口松軟,咸中透甜,又香又鮮。如在曬制時加入蝦米等輔料,則更加美味。它既可以單獨成菜,也可與肉類搭配,或炒或燉,都是美味。招待貴賓時,黟縣人還將其雕刻成動物、花卉的模樣,淋上麻油,拌上蔥姜蒜等佐料,配成冷盤,成為酒宴佳餚。

6、吃臘八面
除了甜口或咸口的臘八粥,以及臘八蒜、臘八豆腐之外,當然也少不了陝西的臘八面。在每年農歷臘月初八早上太陽出來之前,陝西人家家戶戶都要吃碗熱氣騰騰、四溢飄香的臘八面。

5、臘八節的習俗

1、吃臘八粥

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

不同地區臘八粥的用料雖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等谷類,黃豆、紅豆、綠豆、芸豆、豇豆等豆類,紅棗、花生、蓮子、枸杞子、栗子、核桃仁、杏仁、桂圓、葡萄乾、白果等乾果。臘八粥不僅是時令美食,更是養生佳品,尤其適合在寒冷的天氣里保養脾胃。

2、祭祀

臘八本來就是祭祀的日子,一些地方至今還保留著這樣的習俗。祭祀的對象包括:先嗇神神農、司嗇神後稷、農神田官之神、郵表畦神、開路、劃疆界之人、貓虎神、坊神、水庸神、昆蟲神等。唐宋後來又融入了拜祭佛祖的成分,佛教習慣在這天祭佛。

3、吃冰

臘八前一天,人們一般用鋼盆舀水結冰,等到了臘八節就脫盆冰並把冰敲成碎塊。據說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後一年不會肚子疼。

4、泡製臘八蒜

北京、華北大部分地區還有在這天泡製臘八蒜的習俗,臘八蒜即是用醋泡的蒜,用紫皮蒜和米醋,把蒜瓣的老皮去掉,浸入米醋中,裝入小壇封上口放到一個冷的地方,直到蒜變成綠色。

5、制臘八豆腐

安徽黔縣民間習俗,是當地的風味特產,將自製豆腐曬干可留日後吃。具體製作過程如下:用上等小黃豆做成豆腐,把豆腐抹以鹽水,在溫和的太陽下慢慢烤曬而成。「臘八豆腐」平時用草繩懸掛在通風處晾著,吃時摘取,一般可晾放三個月不變質、變味。

6、吃臘八面

除了甜口或咸口的臘八粥,以及臘八蒜、臘八豆腐之外,當然也少不了陝西的臘八面。在每年農歷臘月初八早上太陽出來之前,陝西人家家戶戶都要吃碗熱氣騰騰、四溢飄香的臘八面。

6、臘八節應該吃什麼?

應該吃臘八粥。

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百,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度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

在宮廷,皇帝、皇後、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內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臘八粥不僅是時令美食,更是養生佳品,尤其適合在寒冷的天氣里容保養脾胃。

7、養生版臘八粥怎麼熬

一、臘八粥的做法、原料配料介紹臘八粥的做法:含原料配料(圖片)典故、用高壓鍋熬臘八粥的方法等

臘八粥一般有咸甜兩種吃法。咸法中有豆製品、肉丁或是臘腸。這里介紹傳統的甜吃臘八粥做法。

材料:白糯米、桂圓、糖 ;配料是蓮子、銀耳、紅棗、百合、山葯、豆類(綠豆、紅豆等)。

做法:1、糯米50克泡10分鍾,加6杯水,大火煮開,改中小火煮20分鍾 ,加桂圓、糖再煮10分鍾,完成粥底的製作。2、加入煮好的配料再煮沸即可。

臘八粥的功效很多,可改善虛弱體質,補心血,還可止咳潤肺,防止便秘,養顏美容,不一而足。糖尿病、高血脂患者可以吃鹹味的臘八粥。冬季氣候乾燥,寒風入骨。肉粥既美味又禦寒。另外,也可多吃大棗粥、玉米粥等。

另一做法為:

幾種豆子,加上紅棗、葡萄乾、核桃仁就可以熬出一鍋香甜可口臘八粥。在臘八這一天,按中國人的習俗,家家戶戶都要熬臘八粥喝。有些人也許會在超市裡買些配好豆和米,直接在臘八那天熬粥了,其實這樣的方法是不正確的,用來熬粥的豆子一般不好熟,所以米和豆子不應該一起下鍋。

在這里推薦用高壓鍋熬臘八粥的方法。用這種方法不用將豆子提前一天泡製。先來看看用來熬粥的原料有哪些,「臘八粥」的主要原料為谷類,配料是豆類。原料有糯米、大米、紫米、紅棗、花生、核桃、葡萄乾、栗子、紅豆、芝麻等。

相傳這臘八粥的豐富材料、還有一個典故,說的是一位窮書生要進京趕考,為了籌備糧食,臨走之前,他挨家挨戶乞討,因為各家給的糧食不一樣,所以他收集來的有各種各樣的米和豆。書生把這些乞討來的糧食熬粥喝,覺得味道很不錯,於是也就有了臘八粥的由來。

因為豆子不好熟,所以先做豆子。把豆子洗凈,直接放到鍋里。使高壓鍋熬臘八粥,先煮豆,把這些豆豆洗干凈後,要直接下鍋,然後點火。等到開鍋以後,我們把火關小,把高壓鍋閥蓋好,悶15分鍾再關火。這樣做的目的是讓豆子藉助鍋里的壓力悶一下。等到高壓鍋中的氣散盡,在開閥,這時豆子就容易開花了。 接下來我們再把准備好的米還有紅棗、栗子放進鍋里一起熬,使用高壓鍋熬臘八粥值得注意的是,不能放小米。要放小米的話,就不能蓋高壓鍋的蓋子,以免堵閥。

經過20分鍾的熬制,臘八粥就做好了。在臘八那天,喝上一碗香甜可口的臘八粥,預示著來年的日子紅紅火火。

臘八粥:臘八粥的傳統做法是先將大麥米、白雲豆、赤豆、綠豆等撿好洗凈,煮成半熟,然後放進稻米、小米、黃米,再用文火熬,是粥稀稠適中,吃時加糖,並拌以預先煮熟的紅棗、栗子等。如今市場上物品如此豐富,找齊這些用料並非難事,可是有多少人會了解並有耐心遵循這些傳統的做法來熬粥?能記住那天是臘八,並買回一袋配好的粥料放在高壓鍋里煮的,已經是難得的有心人

一般有花生、棗、杏仁、核桃、栗子、蓮子、百合、桂元肉、葡萄乾以及各種各樣的米和豆子等組成
天津人 煮臘八粥,同北京近似,講究些的還要加蓮子、百合、珍珠米、意仁米、大麥仁、粘秫米、粘黃米、雲豆、綠豆、桂圓肉、龍眼肉、白果、紅棗及糖水桂花等,色、香、味俱佳。近年還有加入黑米的。這種臘八粥可供食療,有健脾、開胃、補氣、安神、清心、養血等功效。

臘八粥
原料:
糯米200 克、栗子200 克、粟米200 克、青絲.10 克、赤豆200 克、桂花鹵10 克、花生仁100 克、紅棗200 克、核桃仁25 克、玫瑰鹵10 克、紅糖500 克、瓜子仁25 克、清水1500 克、葡萄乾100 克、粳米200 克、紅絲.10 克、秫米200 克、白糖200 克、菱角200 克。

做法:
1.紅棗洗干凈,去核,切成1 厘米大小的小丁。

2.菱角、栗子用刀斬一口子,煮熟去殼,取肉切成碎丁塊。

3.將糯米、粳米、粟米、秫米、赤豆部分別用清水淘洗干凈,放入大鍋里,加上清水、紅棗、粟子、菱角上火燒開,慢慢熬煮,要不時攪動鍋底, 防止糊底。待粥煮成時,加入紅糖、桂花鹵、玫瑰鹵調拌均勻即可。

4.將粥分別盛入碗內,放上青絲、紅絲、花生仁、葡萄乾、瓜子仁、核桃仁,作各種圖案拼擺,灑上白糖即成。

工藝關鍵:
1.臘八粥,除主料糯米外,其它輔料可根據地方特產隨意選擇。湊足八種,便算正宗風味。

2.花生仁、葡萄仁、瓜子仁、核桃仁,亦可入粥同煮。

3.用白糖撒成福、祿、壽、喜等字樣,以示吉祥。

4.家庭製作,酌情減量。二、臘八粥配料

農歷十二月初八,古稱「臘月」初八,民間都當作年節來過,在此日祭祀天地神靈和祖先,並祈求豐收與祥瑞。一到臘八節,家家戶戶都要煮臘八粥,這已成為一種習俗流傳至今。

8、臘八節有什麼風俗

臘八節的風俗:

1、祭祀
夏代稱臘日祭為「嘉平」, 殷曰「清祀」,周曰「大蠟」,漢代改為「臘」。
祭祀的對象凡八:先嗇神神農、司嗇神後稷、農神田官之神、郵表畦神始創田間廬舍、開路、劃疆界之人、貓虎神、坊神堤防、水庸神水溝、昆蟲神。先秦的臘祭日在冬至後第三個戌日,南北朝以後逐漸固定在臘月初八。到了唐宋,此節又被蒙上神佛色彩。
相傳釋伽牟尼成佛之前,絕欲苦行,餓昏倒地。一牧羊女以雜糧摻以野果,用清泉煮粥將其救醒。釋伽牟尼在菩提樹下苦思,終在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從此佛門定此日為「佛成道日」,誦經紀念,相沿成節。到了明清,敬神供佛更是取代祭祀祖靈、歡慶豐收和驅疫禳災,而成為臘八節的主旋律。其節俗主要是熬煮、贈送、品嘗臘八粥,並舉行慶豐家實。同時許多人家自此拉開春節的序慕,忙於殺年豬、打豆腐、膠制風魚臘肉,采購年貨,「年」的氣氛逐漸濃厚。

2、飲食上風俗習慣是:臘八粥、臘八醋、臘八蒜、吃冰、臘八豆腐、臘八面和麥仁飯。

各地習俗:
1、陝西
臘八粥熬好之後,要先敬神祭祖。之後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後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臘八粥,保存著吃了幾天還有剩下來的,卻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餘」的意義。如果把粥送給窮苦的人吃,那更是為自己積德。 有些不產或者少產大米的地方,人們不吃臘八粥,而是吃臘八面。用各種果品、蔬菜做成臊子,把面條擀好。到臘月初八早上全家人一起吃。
2、甘肅
傳統煮臘八粥用五穀、蔬菜,煮熟後除家人吃,還分送給鄰里,還要用來喂家畜。甘肅武威地區講究過「素臘八」,吃大米稠飯、扁豆飯或是稠飯,煮熟後配炸散子、麻花同吃,民俗叫它「扁豆粥泡散」。
3、西寧
臘八節並不喝粥,而是吃麥仁飯。臘月初七晚上將新碾的麥仁,與牛羊肉同煮,加上青鹽、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經一夜文火煮熬,麥仁飯異香撲鼻,十分可口。
4、江浙
江蘇人吃臘八粥分甜咸兩種。臘八粥里要加入茨菰、荸薺、胡桃仁、松子仁、芡實、紅棗、栗子、木耳、青菜、金針菇等。如果煮的是鹹粥的話,在裡面加入青菜和油即可。
浙江人煮臘八粥則一般用胡桃仁、松子仁、蓮子、紅棗、桂圓肉、荔枝肉等,香甜味美。據說,這種煮粥方法還是從南京流傳過來的。
5、西北
臘八節在陝北高原,熬粥除了用多種米、豆之外,還得加入各種乾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吃完以後,還要將粥抹在門上、灶台上及門外樹上,以驅邪避災,迎接來年的農業大豐收。而且,臘八這天忌吃菜。如果這天吃菜的話,莊稼地里就會雜草多。臘八這天人們除了吃臘八粥,還得用粥供奉祖先和糧倉。
6、寧夏
做臘八飯一般用各種豆類加大米、土豆煮粥,再加上用麥面或蕎麥面切成菱形柳葉片的「麥穗子」,或者是做成小圓蛋的「雀兒頭」,出鍋之前再入蔥花油。和陝北一樣,這天全家人只吃臘八飯,不吃菜。
7、北京
北京的臘八粥可以說是最為講究的。摻在白米中的東西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葡萄、白果、青絲、玫瑰、紅豆、花生……不下20種。人們在臘月初七晚上就開始洗米、泡果、撥皮、去核,半夜時分開始用微火燉,直到第二天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

臘八節:
俗稱「臘八」 ,即農歷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一些地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相傳這一天還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稱為「法寶節」,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
歲終之月稱「臘」的含義有三:一曰「臘者,接也」,寓有新舊交替的意思(《隋書·禮儀志》記載);二曰「臘者同獵」,指田獵獲取禽獸好祭祖祭神,「臘」從「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臘者,逐疫迎春」,臘八節又謂之「佛成道節」,亦名「成道會」,實際上可以說是十二月初八為臘日之由來。

9、有關臘八的資料

夏歷十二月初八,中國漢族地區民間流傳著吃「臘八粥」(有的地方是「臘八飯」)的風俗。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臘八粥》:「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豇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臘八粥和臘八飯一樣,是古代蠟祭的遺存。《祀記·郊特牲》說蠟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臘八粥以八方食物合在一塊,和米共煮一鍋,是合聚萬物、調和千靈之意。臘八粥又和我國傳統養生文化和美食文化結合,稱為養生佳品。後來隨著佛教的流行,臘日和釋迦牟尼成道日融合,臘八粥也常被附會說成是來自於印度。
起源:古代天子或諸侯,在年終時候要舉行祭祀八種自然神靈的儀式,稱為蠟祭。蠟祭後來流行到民間,其習俗至今還有所遺存,就是臘月初八,南方的人們要吃臘八飯,北方的人們要喝臘八粥。從先秦起,臘八節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我國喝臘八粥的風俗,在宋代已十分風行。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盛。在宮廷,皇帝、皇後、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臘月節,農歷十二月,人們習慣稱為「臘月」。
把農歷十二月稱為「臘月」的原因:《祀記》上面解釋:「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臘」與「蠟」相似,祭祀祖先稱為「臘」,祭祀百神稱為「蠟」。「臘」與「蠟」都是一種祭祀活動,而多在農歷十二月進行,據說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下令將每年十二月改稱為「臘月」。而「臘」這一詞到漢代才正式出現。

10、臘八節要做什麼?

臘八節要做臘八粥百、臘八蒜、臘八面。
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中國喝臘八粥度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知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道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後、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回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答親朋好友。

與臘八的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