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想對媽媽說的話
時光如流水般匆匆去了,母親節將要來臨了,我不知道送您些什麼,最後還是決定:應該用一顆真誠的心給您寫一封信。媽咪,此時此刻。女兒將在心中默默為你祈禱,祝您節日快樂!
常聽人說:「世間有部大書,永遠讀不完,那便是母愛。」的確,您給予我的愛無所不在,無窮無盡。每次放學回家,迎來的總是您關切的問候;每次考試完畢,得到的總是您殷切的鼓勵……沐浴著溫馨的母愛,日子一天天過去,我一天天在成長,您卻在一天天地衰老了。
是您給予了我寶貴的生命。在這匆忙的十九年中,您忙碌地度過了,您辛苦地度過了。在這勞累的十九年中,您為了撫養我,為了培養我,花費了多少精力與金錢。您為我買助聽器,您為我買電腦,您為我付出了很多很多。我知道,這是您和爸爸共同努力的結果。無情的歲月在您的臉上刻下了滄桑的烙印,那是艱難歲月流下的一個紀念。您含辛茹苦地養育了我。提起往事,您總是先沉默,接著便滔滔不絕地敘說著以前的事情,那些說不清,道不明的苦處啊!不同的是,現在的您在談完往事後臉上總是出現微笑,那時擺脫困境,對現在生活滿意的一種表現。
隨著時光的流逝,兒時的記憶早已逝去,然而,您那淳淳教誨卻時常在我的腦海里縈繞。您總是說:「我只能給你當方想盤,要想成功,只能靠你自己,所從你必須學會獨立,自己去尋找人生的航標。」的確,我太依賴您了,必須要學會了獨立。
在成長的道路上的每一個驛站,面對著考試的失落,友誼的分裂,讓我感到寂靜。而您,總是細心的開導我。您是那麼善解人意,讓我懂得這次的分離意味著更好的把握著下次重逢的喜悅。
在不知不覺中,濃厚的母愛早已滲透在我的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您用那雙平凡的手我撐起一片藍天。或許您不如鞠萍那樣漂亮,沒有李玲玉那樣的才華,也沒有楊瀾那樣富有。但是,只有您是我最愛的人。在這個特殊的節日里,祝媽咪,三八婦女節快樂!您的懷抱最溫暖,無論我走多遠,心中永遠想著您。
2、養生堂李玲玉蔬菜
李玲玉做客養生堂,推薦了自己的養生食譜「養生沙拉」。
1、洋蔥提前用鹽腌制1小時,可減少辛辣。
2、黃瓜滾刀切塊,西紅柿切塊,香菜切段。
3、黃瓜、西紅柿、香菜、洋蔥拌勻,放一點雞精、糖、醋、香油。
3、跨國戀 為何多是中國女配外國男
有人說,嫁老外也要嫁好的,免得嫁了個素質比國男更差的,讓你吃不了兜著走。確實,找個外國男人也許需要你處理的細枝末節事情就更多了。 當你們為了把家安在國內還是國外爭吵時,為了讓孩子接受中式教育還是西式教育較勁時,為了信仰差別而傷透腦筋時,你才發現自己選擇了一道不好解的婚姻難題。同時,你也會發現相處中也會有些麻煩,比如總不免面臨在兩地分居,飛來飛去中消磨了感情;外國人開放些,你可能婚後也需要更要同眾多競爭者PK魅力;還有的老外喜歡挑剔你的細枝末節,比如著裝、品位、氣味與偏好等……當然也有人處理得很好,特別是那些老外「中國通」們。 今天,讓我們從名人明星的跨國戀成敗中來吸取智慧,讓跨國戀真正成為你人生的美好點綴,而不是尷尬雞肋。 離異失敗型: 名人範例:李玲玉&傑瑞 李玲玉和傑瑞結婚後定居加拿大。兩人都是二婚,對這次姻緣格外珍惜。兩年後李玲玉生下兒子傑西。三年海外生活,李玲玉完全從歌壇消失,家庭主婦的生活讓她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迷惘,東西方家庭的差異所引發的矛盾卻日益明顯。比如,面對孩子的錯誤時,李玲玉會採取「打是親,罵是愛」的方式,而傑瑞卻很反對打孩子,希望讓他面壁思過,直到他承認錯誤為止。最初李玲玉與丈夫還能平和的商量,後來卻發展到為了某件很小的事也會互相指責。這段曾經幸福的跨國婚姻終於宣告破裂。2005年,李玲玉和傑瑞正式辦理離婚手續,獨自領著五歲的兒子回國定居。 專家點評:為愛情喪失自我,家教文化沖突難以解決 有調查表明,再婚家庭的離婚率普遍比初婚高。可能因為雙方對婚姻的信心降低,而且更不願意放下自我來包容對方,更容易在小事上較勁。具體到李玲玉和傑瑞,他們之間又存在著文化差異,後來集中爆發在孩子教育方式上。在西方家庭中,孩子和父母是平等的,如果父母體罰或辱罵孩子,孩子或鄰居都可以報警,國家也有責任更換孩子的監護權。而在東方家庭中,有著相對穩定的長幼尊卑的次序,長輩對晚輩實施處罰很常見。盡管法律上也有相應的兒童保護條款,但是一般也是「民不告,官不究」。 文化傳統觀念畢竟難以改變,李玲玉也接受不了自己犯錯還得給孩子說「對不起」的平等教育法,她希望維護家長的「權威」;最後,李玲玉無法適應家庭主婦生活,令她喪失了自我,她還需要在事業上有所建樹。 技術支招: 1、拒絕全職主婦,堅持獨立自我人格。同老外結婚,最忌諱就是為了對方而放棄了獨立自我發展,從此定居外國,成為家庭主婦。只有自始至終保持獨立個性自我,擁有事業和經濟來源,才能贏得老外對你最大的尊重。 2、了解對方的文化特點,建立兼容化文化環境。跨國婚姻面臨的文化分歧非常常見。分成生活觀念、情愛觀念、宗教信仰、育兒觀念等多方面。建議你們每周設立一個家庭日,針對發生的文化沖突進行探討,還可以請教文化心理專家出面指導,讓家庭建立起雙文化兼容的環境。 3、培養兼具東西方優勢性格的孩子。在育兒方面,東西方文化各有優勢。西方文化下的孩子更加獨立自主,但可能跟父母關系不親;東方文化下的孩子則依賴聽話一些,但卻比較孝順。跨國戀家庭中的孩子可以吸取雙方的優勢,變得既很獨立,又很孝順。 坎坷喪偶型: 名人範例:張愛玲&賴雅 在美國,張愛玲邂逅了美國白人作家甫德南·賴雅。在優雅的環境和浪漫的心境中,36歲的張愛玲與65歲的賴雅產生了忘年之戀。婚後兩個人確實有一種相依為命的感情,但新婚剛兩個月,曾有過中風史,身體羸弱的賴雅又一次中風,並接近死亡。為了愛玲,他保證不死。此後兩人飽一頓飢一頓,住處也沒有保障,為了糊口,張愛玲不得不寫一些「爛」劇本。年老多病的賴雅卻越來越依賴她,甚至根本無法離開她。後來,賴雅癱瘓了兩年,全由張愛玲照料。她為此做出了最大的犧牲,才華全都浪費在繁忙照顧中。1967年,賴雅在張愛玲的身邊走完人生。 專家點評:戀父情結導致拯救心態,精神至上帶來生活缺憾 賴雅身上所閃耀的才學、仁慈與人性光輝感動了張愛玲。張愛玲有著濃重的戀父情結,父母離異後,父親另娶,同她之間出現很多矛盾。張愛玲其實一直在尋找一種父愛的感覺。而大她接近二十歲的賴雅則正好具備這種特質。但同時賴雅也具備張父的羸弱多病等特點。張愛玲抱著拯救父親的心態,想要幫助賴雅。 然而,東西生死觀大不同。西方人將生死看得比較超脫,如果身體確實惡化到難以挽回的地步,很多人願意坦然面對死亡,希望有尊嚴的離開人世。東方人盡管有著「死者為尊」的習俗,卻比老外更加「惜命」,如果是自己的親人患上不治之症,無論代價有多大,有沒有希望,都會將生命盡可能延長。張愛玲拚命為了賴雅的病而拚命掙錢,讓她付出了較大的代價。 技術支招: 1、不做對方的拯救者,也不讓對方來拯救自己。張愛玲與賴雅間的婚戀透露著拯救色彩。戀愛時,張愛玲總是把自己的錢拿出來資助賴雅。在賴雅生病後,張愛玲更是擔任了拯救者角色。但再是親密的夫妻,都難以掌握生老病死的盾牌,我們要先服務於自己的生命,發展出最好的自己,然後力所能及地幫助對方。 2、了解並平息潛在的戀父情結,不要輕易地做出自我犧牲。張愛玲對大她三十歲的賴雅依然有一些戀父心理情結,這無形中讓賴雅多了心理負擔。而為了救治賴雅,她不斷奉獻,最後導致自己文學天分的耗盡,這種自我犧牲有點過多了。也許以不犧牲自我的心態去對待對方,對方反而會更快樂輕松。 3、接受並順應跨國戀情問題,學習平靜接受死亡。由於中西方文化對生死的看法不大一樣,西方人更為超脫,他們也並不像東方人這么惜命,更看重生命的質量。因此,他們養生方面不如中國人,壽命也不如國人。嫁個老外,常會碰上對方「先走」的情況。此時,你要學習抱著同樣超脫的態度,感恩彼此曾有過的精神收獲。 成功圓滿型: 名人範例:沈丹萍&烏韋 號稱「跨國戀」第一人的沈丹萍,嫁給外文出版社編輯德國人烏韋,兩個人安家北京,已經攜手走過25年,並有了兩個女兒。這么多年,雖然有磕磕絆絆,但是烏韋總是高姿態地主動和解。烏韋也說:「我不怕別人說怕老婆。」烏韋平時錢包里全是妻子和孩子們的照片,走到哪兒都不忘給人介紹並贊美家人。而沈丹萍則上得廳堂,下得廚房,也贏得了他外國朋友的喜歡。他們也會有一些小摩擦,比如,烏韋比較浪漫,經常安排旅行,回來可能就會喝上一杯當地的小酒,放點音樂回味;而潔癖的沈丹萍可能就打掃起屋子來,破壞了氣氛。但是,烏韋也能從中國女性性格的角度加以諒解。 專家點評:認同接納對方文化,抓大放小高姿態 雙方融合得不錯。西方人往往會有些理想主義,熱衷於追求藝術、宗教、愛情的浪漫等;東方人則比較「入世」,會活得更加實際一些,希望為自己謀求更多財富,更高地位等。但烏韋在中國工作已經二十多年,儼然已經成為了一個中國通,雙方這方面的差異兼顧得不錯,在現實的基礎上兼顧了浪漫。 德國男人總的來說,做是非常嚴謹守規則,他們認為愛就是百分之百的理解,相互妥協。烏韋又是一個高知識分子,比較冷靜有素養,遇到事情不急不躁,能夠用「打太極拳」的迂迴戰術哄老婆,自己先吃點虧,換來老婆開心,家庭和睦。而在大方向上,兩人也實現了自我價值,沈丹萍對老公的工作也有幫助推動作用。同時,雙方做到了讓對方文化氛圍中的人基本滿意,這成了婚姻幸福的基本保證。 成功法寶: 1、功利現實與浪漫精神兩不誤。中國人講的是一種實利主義的浪漫,很難純粹。而西方人則在講究精神化時可以很超脫。這樣文化的兩個人相處,得學習化解差異:對方禱告的時候你最好保持安靜,別拿柴米油鹽說事;而當你拜關公財神的時候,對方也能幫著燒柱香,如此相互理解。 2、尊重雙方生活習慣,日子順風順水。他喜歡安安靜靜度周末,你可能喜歡呼朋喚友卡拉OK和麻將;他喜歡跟你探討「愛情」,你也許拉他一起看《金婚》……學習欣賞這種差異,同時為了對方生活也適當服務奉獻,生活就會順風順水一些。 3、建立協商機制,約束雙方行為。在跨國戀家庭中,一定要建立協商機制。比如,雙方分開最長不超過多久,紅顏(藍顏)知己達到什麼樣的度能容忍,對雙方父母什麼樣的方式更適當,對孩子怎樣教育可做,怎樣不可做。對於老外那種邏輯性很嚴密的頭腦來說,他們很需要這樣的協商去約束行為。 前途未卜型: 名人範例:章子怡&艾維·尼沃 國際巨星章子怡經朋友鄧文迪介紹,結識了現年43歲,美籍以色列人,富豪艾維。兩人熱戀至今,艾維對女友十分體貼關心,章子怡在北京趕拍《梅蘭芳》,艾維在北京陪了章子怡1個月。這段異國戀情帶給章子怡的是前所未有的新鮮和浪漫,但由於東西方文化的不同和性格的差異,她與艾維也會為生活瑣事發生摩擦。艾維有西方人特有的張揚、開放的性格,每要參加各種聚會,他都要她陪他一起去,並自豪地這樣向別人介紹:「這是我漂亮的女朋友,國際影星章子怡。」章子怡是含蓄內斂的中國人,非常不喜歡艾維這樣介紹自己,聚會結束後,兩人總少不了要發生爭吵。然而經過母親的開導,章子怡學會了寬容。如今,兩人已有結婚計劃。章子怡闡述自己的擇偶態度:「我從來不想依附於任何人。我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給予。我覺得只有獨立的時候,才會更有力。」 專家點評:獨立是最好的試金石,包容是最好的愛情葯 章子怡擇偶態度還是很正確的,她並不想依附於任何人,更需要精神上的給予。她要找的是一個各方面都讓她敬仰的人。艾維應該屬於這一類人選。兩個人雖然是跨國戀,但志同道合,事業上能夠互相支持映襯。難能可貴兩個人同時還保留了各自的獨立性,沒有為對方犧牲自己的事業和個性。同艾維相戀後,章子怡並沒有全盤西化,還是回到國內演戲。這也是他們將來婚姻幸福的基石。同時,在東西方文化處理問題上,面對開放的艾維,小章放下了完美主義的態度,大氣地包容了他。隨著雙方各自對東西方世界的認識加深,他們將來的婚姻主流還是積極的。而可能出問題的,兩人婚後也許會產生各自發展,聚少離多的情況,可能讓愛情冷淡下來。對於孩子教育方面也許也會產生分歧。 技術支招: 1、不依附於對方,不為了迎合對方而改變自己。電視《絕望主婦》中,獨立開公司,成為名女人的布瑞越來越風光,原因在於,她沒有依附於丈夫,而是始終有自己獨立的事業和聲音。章子怡在這方面做得也是可圈可點。要同老外相處好,不妨拿出點女權主義思想來,做好自己,這有利於他不斷重估你的價值。 2、成為一個國際人,自由地遊走於中西方文化之間。嫁給老外的你更有機會成為一個國際人,飛來飛去,不斷體察各種文化背景下的生活。學習一下三毛,只認他鄉是故鄉,練就在西方文化下,內在一樣殷實自在的能力,讓你全身善發出多元文化的國際人光輝。這也是一種吸引力。 3、讓自己優秀,同時能夠支持對方的事業和發展。既然你並不是因為崇拜對方而嫁給他,你就更要表現出中國女人的優秀。兩種文化碰撞,表現優秀的那方會有不少特權,至少你會更少聽到「貶低」或歧視的言辭。同時,全力支持對方的事業發展,並發揚中國女人顧家忠誠的優良傳統,自然能夠讓你的洋老公心服口服。 HER深度分析:跨國戀,為何多是中國女配外國男? 09年伊始,上海社會科學院教授張結海出了一本《中國男人調查》。對中國男性的形象進行了調查、分析。結果,中國男人幾乎在所有正面形容詞上得分都低於西方男人。中國男人唯一打敗了西方男人的一項是「顧家」。可能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很多A等女人願意找一個外國男人來共同生活的原始心理原因。從心理根源來講,中國獨特的以家為中心的集體主義文化,很容易讓中國男人顯得依賴性有餘,獨立性不足,很難富有高創造性,高野心,高勇氣。個體主義文化的西方家庭則更容易培養出獨立性高,有擔當能力,心理成熟的男性。同時,西方擁有傳統的紳士情結,對待女性更懂得情趣,富有吸引力;而中國幾千年來的男權主義傳統,讓一些男人不太懂得照顧女性的內心世界,顯得粗糙有餘,細膩感不足。當然,國男在顧家方面確實略勝一籌,但在其他素質方面還是要向西方男人多學習的。
4、與春有關的歌曲
1、春天的故事
《春天的故事》是一首由蔣開儒和葉旭全作詞,王佑貴作曲,董文華演唱的經典歌曲。歌曲描述百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南巡的故事。此曲已成為中國第二代領導人的音樂代表曲目。
2、春泥
《春泥》是庾澄慶《哈林天堂》專輯里的一首單曲,該曲由哈林譜曲、伊能靜填詞。伊能靜的歌度詞彷佛穿越時空,隨著四季交替,昔日繁開的黃花凋謝混入早春的泥土裡,成為最滋瑩的養分,帶來最燦爛浪漫的花季,把它比喻為真愛,兩個人在相愛的過問程中是必須要承受許多莫名的痛苦,唯有堅持、珍惜彼此,相信愛情之後,兩人才能夠廝守到老。
3、紅彤彤的春天
《紅彤彤的春天》是蘇柳創作的詞,朱德答榮譜的曲,最早收錄在朱德榮作品集里,1995年由楊鈺瑩演唱並發行的國語單曲,被廣大聽眾所喜愛。
4、山歌好比春江水
《山歌好比春江水》是廣西歌舞劇《劉三姐》內的主題曲,其詞曲原創均出自廣西作者之手。《山歌好比春江水》成型於柳州彩調劇《劉三姐》,定型於廣西歌舞劇《劉三姐》。
5、失去的春天
《失去的春天》為一代歌後鄧麗君所演唱,收錄於《償還》專輯容中,該歌曲的粵語版為《誰在改變》,收錄於《漫步人生路》專輯中。
5、關於廣場舞老師:廣場舞參與的人越多 對社會穩定越好的介紹。
中國跳廣場舞的人數接近一億,大多數是生於五、六十年代的退休女性。她們掌握著家中的財政大權,覆蓋養生、理財、旅遊、采購等各項消費,由此形成一個估值千億人民幣的市場。
2015年8月,文化部、體育總局等部門聯合發布《關於引導廣場舞活動健康開展的通知》,將廣場舞納入基層社會治理體系,要求各級政府積極引導和推動廣場舞發展,以促進基層社會和諧穩定為根本,堅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016年10月19日是廣場舞老師美久的人生巔峰。在北京奧運場館水立方舉辦的「國舞風雲榜頒獎盛典」上,她和著名歌手李玲玉、薩頂頂一同坐在評委席上。
「不是她們降低了,而是我拔高了,」美久那天穿了一條滾著金線的雪青色連衣裙,長發垂肩、妝容姣好。台上跳舞的大姐們哭了,她也跟著哭。
美久一直記著別人寫她的一首打油詩——「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跳傷不起」。寫詩的人對她說:「廣場舞不是芭蕾,你不可能走上大雅之堂。」
「這是我揚眉吐氣的一天,」看著水立方的藍色穹頂,美久覺得,廣場舞的時代到來了。
廣場舞涉及一億人、千億市場
「國舞風雲榜」的宣傳定位是「廣場舞界的奧斯卡」,由國內幾家知名葯企聯合主辦,投入數千萬,參賽人數近五萬。
2016年,類似規模的廣場舞大賽在中國各地勃興。2015年發布的《中國廣場舞行業研究報告》估算,中國跳廣場舞的人數接近一億,大多數是生於五、六十年代的退休女性。她們掌握著家中的財政大權,覆蓋養生、理財、旅遊、采購等各項消費,由此形成一個估值千億人民幣的市場。
於是,以廣場舞為入口,各路商家都想從這龐大市場中分一杯羹。《報告》指出,在淘寶上與廣場舞相關的三類商品——音響、看戲機(註:大屏幕的MP4,以中老年人為主要消費群體)、服裝的月銷售額超過2500萬元人民幣,保守估計,線下銷售額至少為線上的10倍。
更多企業看中了廣場舞作為渠道的價值。從2013年起,中信銀行已連續舉辦三屆全國性的廣場舞大賽,以推廣旗下主打中老年市場的「幸福年華卡」。據體育營銷咨詢平台「禹唐體育」報導,每屆比賽都能為中信銀行帶來超過十萬張的開卡數。
被業內稱為「廣場舞創業元年」的2015年,更孵化出一批提供廣場舞視頻的APP和微信公眾號,他們的商業模式是:通過視頻平台聚合人群,再引流到廣場舞服裝、理財養生產品等的銷售上。
以流量最大的「糖豆廣場舞」為例,從2015年上線至今,每日的活躍用戶已達到250萬人次。2016年9月,糖豆廣場舞宣布完成1500萬美元的B輪融資。
6、現在做養生館的越來越多,東方易經生養生館有哪些
「東方易經生」作為中國第一透皮灸療養生,商標已經向國家商標總局申請商標保護,同時統一店面形專象、統一員工服務標准、統一營銷理念等等,整套CIS一應俱全,一步到位。「屬東方易經生」形象代言人中國第一甜歌天後李玲玉傾情代言。
7、艾回現在都有哪些藝人??所有的..包括中日韓等國..所有的
濱崎步
安室奈美惠
小事樂團(Every Little Thing)
幸田來未
大冢愛
BoA
女孩次世代(GIRL NEXT DOOR)
大無限樂團(Do As Infinity)
鈴木亞美
AAA
地球樂團(globe)
TRF
東方神起(TOHOSHINKI)
Alan(阿蘭·達瓦卓瑪)
ICONIQ
艾回三大王牌歌姬
濱崎步
幸田來未
安室奈美惠
艾回九大歌姬
alan(阿蘭·達瓦卓瑪)
大冢愛
持田香織(Every Little Thing)
ICONIQ
BoA
鈴木亞美
前川千紗(GIRL NEXT DOOR)
伴都美子(Do As Infinity)
島谷瞳
艾回台灣
艾回唱片於2001年在台灣設立分公司,正式進入華語市場。台灣艾回唱片的歌手也具有濃重的東瀛風格,
目前艾回唱片旗下藝人有
林曉培,徐若瑄,信,唐禹哲,偶像組合5566,林依晨,鄭元暢。
去年伍佰&China Blue的「月光音樂」與「艾回唱片」合作,入主艾回新成立的Cutting Edge廠牌,隨即伍伯發行了簽約艾回的首張專輯《淚橋》。伍伯的加盟無疑壯大了艾回唱片的本土實力。而王心凌則是台灣艾回成立兩年來打造的第一位本土新人。雖然艾回的宣傳略顯不足,但台灣與日本的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以及日本艾回打造偶像的成功經驗都是艾回唱片的優勢所在。
8、跨國戀 為何多是中國女配外國男
有人說,嫁老外也要嫁好的,免得嫁了個素質比國男更差的,讓你吃不了兜著走。確實,找個外國男人也許需要你處理的細枝末節事情就更多了。 當你們為了把家安在國內還是國外爭吵時,為了讓孩子接受中式教育還是西式教育較勁時,為了信仰差別而傷透腦筋時,你才發現自己選擇了一道不好解的婚姻難題。同時,你也會發現相處中也會有些麻煩,比如總不免面臨在兩地分居,飛來飛去中消磨了感情;外國人開放些,你可能婚後也需要更要同眾多競爭者PK魅力;還有的老外喜歡挑剔你的細枝末節,比如著裝、品位、氣味與偏好等……當然也有人處理得很好,特別是那些老外「中國通」們。 今天,讓我們從名人明星的跨國戀成敗中來吸取智慧,讓跨國戀真正成為你人生的美好點綴,而不是尷尬雞肋。 離異失敗型: 名人範例:李玲玉&傑瑞 李玲玉和傑瑞結婚後定居加拿大。兩人都是二婚,對這次姻緣格外珍惜。兩年後李玲玉生下兒子傑西。三年海外生活,李玲玉完全從歌壇消失,家庭主婦的生活讓她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迷惘,東西方家庭的差異所引發的矛盾卻日益明顯。比如,面對孩子的錯誤時,李玲玉會採取「打是親,罵是愛」的方式,而傑瑞卻很反對打孩子,希望讓他面壁思過,直到他承認錯誤為止。最初李玲玉與丈夫還能平和的商量,後來卻發展到為了某件很小的事也會互相指責。這段曾經幸福的跨國婚姻終於宣告破裂。2005年,李玲玉和傑瑞正式辦理離婚手續,獨自領著五歲的兒子回國定居。 專家點評:為愛情喪失自我,家教文化沖突難以解決 有調查表明,再婚家庭的離婚率普遍比初婚高。可能因為雙方對婚姻的信心降低,而且更不願意放下自我來包容對方,更容易在小事上較勁。具體到李玲玉和傑瑞,他們之間又存在著文化差異,後來集中爆發在孩子教育方式上。在西方家庭中,孩子和父母是平等的,如果父母體罰或辱罵孩子,孩子或鄰居都可以報警,國家也有責任更換孩子的監護權。而在東方家庭中,有著相對穩定的長幼尊卑的次序,長輩對晚輩實施處罰很常見。盡管法律上也有相應的兒童保護條款,但是一般也是「民不告,官不究」。 文化傳統觀念畢竟難以改變,李玲玉也接受不了自己犯錯還得給孩子說「對不起」的平等教育法,她希望維護家長的「權威」;最後,李玲玉無法適應家庭主婦生活,令她喪失了自我,她還需要在事業上有所建樹。 技術支招: 1、拒絕全職主婦,堅持獨立自我人格。同老外結婚,最忌諱就是為了對方而放棄了獨立自我發展,從此定居外國,成為家庭主婦。只有自始至終保持獨立個性自我,擁有事業和經濟來源,才能贏得老外對你最大的尊重。 2、了解對方的文化特點,建立兼容化文化環境。跨國婚姻面臨的文化分歧非常常見。分成生活觀念、情愛觀念、宗教信仰、育兒觀念等多方面。建議你們每周設立一個家庭日,針對發生的文化沖突進行探討,還可以請教文化心理專家出面指導,讓家庭建立起雙文化兼容的環境。 3、培養兼具東西方優勢性格的孩子。在育兒方面,東西方文化各有優勢。西方文化下的孩子更加獨立自主,但可能跟父母關系不親;東方文化下的孩子則依賴聽話一些,但卻比較孝順。跨國戀家庭中的孩子可以吸取雙方的優勢,變得既很獨立,又很孝順。 坎坷喪偶型: 名人範例:張愛玲&賴雅 在美國,張愛玲邂逅了美國白人作家甫德南·賴雅。在優雅的環境和浪漫的心境中,36歲的張愛玲與65歲的賴雅產生了忘年之戀。婚後兩個人確實有一種相依為命的感情,但新婚剛兩個月,曾有過中風史,身體羸弱的賴雅又一次中風,並接近死亡。為了愛玲,他保證不死。此後兩人飽一頓飢一頓,住處也沒有保障,為了糊口,張愛玲不得不寫一些「爛」劇本。年老多病的賴雅卻越來越依賴她,甚至根本無法離開她。後來,賴雅癱瘓了兩年,全由張愛玲照料。她為此做出了最大的犧牲,才華全都浪費在繁忙照顧中。1967年,賴雅在張愛玲的身邊走完人生。 專家點評:戀父情結導致拯救心態,精神至上帶來生活缺憾 賴雅身上所閃耀的才學、仁慈與人性光輝感動了張愛玲。張愛玲有著濃重的戀父情結,父母離異後,父親另娶,同她之間出現很多矛盾。張愛玲其實一直在尋找一種父愛的感覺。而大她接近二十歲的賴雅則正好具備這種特質。但同時賴雅也具備張父的羸弱多病等特點。張愛玲抱著拯救父親的心態,想要幫助賴雅。 然而,東西生死觀大不同。西方人將生死看得比較超脫,如果身體確實惡化到難以挽回的地步,很多人願意坦然面對死亡,希望有尊嚴的離開人世。東方人盡管有著「死者為尊」的習俗,卻比老外更加「惜命」,如果是自己的親人患上不治之症,無論代價有多大,有沒有希望,都會將生命盡可能延長。張愛玲拚命為了賴雅的病而拚命掙錢,讓她付出了較大的代價。 技術支招: 1、不做對方的拯救者,也不讓對方來拯救自己。張愛玲與賴雅間的婚戀透露著拯救色彩。戀愛時,張愛玲總是把自己的錢拿出來資助賴雅。在賴雅生病後,張愛玲更是擔任了拯救者角色。但再是親密的夫妻,都難以掌握生老病死的盾牌,我們要先服務於自己的生命,發展出最好的自己,然後力所能及地幫助對方。 2、了解並平息潛在的戀父情結,不要輕易地做出自我犧牲。張愛玲對大她三十歲的賴雅依然有一些戀父心理情結,這無形中讓賴雅多了心理負擔。而為了救治賴雅,她不斷奉獻,最後導致自己文學天分的耗盡,這種自我犧牲有點過多了。也許以不犧牲自我的心態去對待對方,對方反而會更快樂輕松。 3、接受並順應跨國戀情問題,學習平靜接受死亡。由於中西方文化對生死的看法不大一樣,西方人更為超脫,他們也並不像東方人這么惜命,更看重生命的質量。因此,他們養生方面不如中國人,壽命也不如國人。嫁個老外,常會碰上對方「先走」的情況。此時,你要學習抱著同樣超脫的態度,感恩彼此曾有過的精神收獲。 成功圓滿型: 名人範例:沈丹萍&烏韋 號稱「跨國戀」第一人的沈丹萍,嫁給外文出版社編輯德國人烏韋,兩個人安家北京,已經攜手走過25年,並有了兩個女兒。這么多年,雖然有磕磕絆絆,但是烏韋總是高姿態地主動和解。烏韋也說:「我不怕別人說怕老婆。」烏韋平時錢包里全是妻子和孩子們的照片,走到哪兒都不忘給人介紹並贊美家人。而沈丹萍則上得廳堂,下得廚房,也贏得了他外國朋友的喜歡。他們也會有一些小摩擦,比如,烏韋比較浪漫,經常安排旅行,回來可能就會喝上一杯當地的小酒,放點音樂回味;而潔癖的沈丹萍可能就打掃起屋子來,破壞了氣氛。但是,烏韋也能從中國女性性格的角度加以諒解。 專家點評:認同接納對方文化,抓大放小高姿態 雙方融合得不錯。西方人往往會有些理想主義,熱衷於追求藝術、宗教、愛情的浪漫等;東方人則比較「入世」,會活得更加實際一些,希望為自己謀求更多財富,更高地位等。但烏韋在中國工作已經二十多年,儼然已經成為了一個中國通,雙方這方面的差異兼顧得不錯,在現實的基礎上兼顧了浪漫。 德國男人總的來說,做是非常嚴謹守規則,他們認為愛就是百分之百的理解,相互妥協。烏韋又是一個高知識分子,比較冷靜有素養,遇到事情不急不躁,能夠用「打太極拳」的迂迴戰術哄老婆,自己先吃點虧,換來老婆開心,家庭和睦。而在大方向上,兩人也實現了自我價值,沈丹萍對老公的工作也有幫助推動作用。同時,雙方做到了讓對方文化氛圍中的人基本滿意,這成了婚姻幸福的基本保證。 成功法寶: 1、功利現實與浪漫精神兩不誤。中國人講的是一種實利主義的浪漫,很難純粹。而西方人則在講究精神化時可以很超脫。這樣文化的兩個人相處,得學習化解差異:對方禱告的時候你最好保持安靜,別拿柴米油鹽說事;而當你拜關公財神的時候,對方也能幫著燒柱香,如此相互理解。 2、尊重雙方生活習慣,日子順風順水。他喜歡安安靜靜度周末,你可能喜歡呼朋喚友卡拉OK和麻將;他喜歡跟你探討「愛情」,你也許拉他一起看《金婚》……學習欣賞這種差異,同時為了對方生活也適當服務奉獻,生活就會順風順水一些。 3、建立協商機制,約束雙方行為。在跨國戀家庭中,一定要建立協商機制。比如,雙方分開最長不超過多久,紅顏(藍顏)知己達到什麼樣的度能容忍,對雙方父母什麼樣的方式更適當,對孩子怎樣教育可做,怎樣不可做。對於老外那種邏輯性很嚴密的頭腦來說,他們很需要這樣的協商去約束行為。 前途未卜型: 名人範例:章子怡&艾維·尼沃 國際巨星章子怡經朋友鄧文迪介紹,結識了現年43歲,美籍以色列人,富豪艾維。兩人熱戀至今,艾維對女友十分體貼關心,章子怡在北京趕拍《梅蘭芳》,艾維在北京陪了章子怡1個月。這段異國戀情帶給章子怡的是前所未有的新鮮和浪漫,但由於東西方文化的不同和性格的差異,她與艾維也會為生活瑣事發生摩擦。艾維有西方人特有的張揚、開放的性格,每要參加各種聚會,他都要她陪他一起去,並自豪地這樣向別人介紹:「這是我漂亮的女朋友,國際影星章子怡。」章子怡是含蓄內斂的中國人,非常不喜歡艾維這樣介紹自己,聚會結束後,兩人總少不了要發生爭吵。然而經過母親的開導,章子怡學會了寬容。如今,兩人已有結婚計劃。章子怡闡述自己的擇偶態度:「我從來不想依附於任何人。我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給予。我覺得只有獨立的時候,才會更有力。」 專家點評:獨立是最好的試金石,包容是最好的愛情葯 章子怡擇偶態度還是很正確的,她並不想依附於任何人,更需要精神上的給予。她要找的是一個各方面都讓她敬仰的人。艾維應該屬於這一類人選。兩個人雖然是跨國戀,但志同道合,事業上能夠互相支持映襯。難能可貴兩個人同時還保留了各自的獨立性,沒有為對方犧牲自己的事業和個性。同艾維相戀後,章子怡並沒有全盤西化,還是回到國內演戲。這也是他們將來婚姻幸福的基石。同時,在東西方文化處理問題上,面對開放的艾維,小章放下了完美主義的態度,大氣地包容了他。隨著雙方各自對東西方世界的認識加深,他們將來的婚姻主流還是積極的。而可能出問題的,兩人婚後也許會產生各自發展,聚少離多的情況,可能讓愛情冷淡下來。對於孩子教育方面也許也會產生分歧。 技術支招: 1、不依附於對方,不為了迎合對方而改變自己。電視《絕望主婦》中,獨立開公司,成為名女人的布瑞越來越風光,原因在於,她沒有依附於丈夫,而是始終有自己獨立的事業和聲音。章子怡在這方面做得也是可圈可點。要同老外相處好,不妨拿出點女權主義思想來,做好自己,這有利於他不斷重估你的價值。 2、成為一個國際人,自由地遊走於中西方文化之間。嫁給老外的你更有機會成為一個國際人,飛來飛去,不斷體察各種文化背景下的生活。學習一下三毛,只認他鄉是故鄉,練就在西方文化下,內在一樣殷實自在的能力,讓你全身善發出多元文化的國際人光輝。這也是一種吸引力。 3、讓自己優秀,同時能夠支持對方的事業和發展。既然你並不是因為崇拜對方而嫁給他,你就更要表現出中國女人的優秀。兩種文化碰撞,表現優秀的那方會有不少特權,至少你會更少聽到「貶低」或歧視的言辭。同時,全力支持對方的事業發展,並發揚中國女人顧家忠誠的優良傳統,自然能夠讓你的洋老公心服口服。 HER深度分析:跨國戀,為何多是中國女配外國男? 09年伊始,上海社會科學院教授張結海出了一本《中國男人調查》。對中國男性的形象進行了調查、分析。結果,中國男人幾乎在所有正面形容詞上得分都低於西方男人。中國男人唯一打敗了西方男人的一項是「顧家」。可能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很多A等女人願意找一個外國男人來共同生活的原始心理原因。從心理根源來講,中國獨特的以家為中心的集體主義文化,很容易讓中國男人顯得依賴性有餘,獨立性不足,很難富有高創造性,高野心,高勇氣。個體主義文化的西方家庭則更容易培養出獨立性高,有擔當能力,心理成熟的男性。同時,西方擁有傳統的紳士情結,對待女性更懂得情趣,富有吸引力;而中國幾千年來的男權主義傳統,讓一些男人不太懂得照顧女性的內心世界,顯得粗糙有餘,細膩感不足。當然,國男在顧家方面確實略勝一籌,但在其他素質方面還是要向西方男人多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