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補血養生湯

補血養生湯

發布時間:2020-05-05 22:03:46

1、血紅素養生湯什麼時候喝最好

血紅素養生湯?說的不會是紅肉湯,動物肝臟之類的?
這類的食物熬湯最是補鐵補血的了。

2、女人喝什麼湯補氣血 喝4款養生湯補氣血

1、銀耳紅棗湯

普通人家吃不起名貴的燕窩,所以只能通過一些平民食物來補氣血。而銀耳常被稱為「窮人的燕窩」,因其口感、功效與燕窩相似,而價格卻是普通人能承受得起的。中醫里就有說到,銀耳能潤燥下火,火氣太大就會轉為燥氣,所以吃銀耳能有效地消除這種燥氣。長期吃銀耳還能使你氣血充足,臉色也變得紅潤。

2、黑糯米補血粥

黑糯米、桂圓和紅棗是大家都知道的補血佳品,再加上營養價值很高的山葯,益氣養血的功效更顯著。具體成分是黑糯米、紅棗、桂圓、山葯、紅糖。

3、雙紅南瓜補血湯

功效:南瓜益氣補血,紅棗益氣養血,紅糖能暖胃活血,三者合用,有非常好的補氣補血的功效。女性常食用,能使氣血充足,臉色紅潤,增加皮膚彈性。

4、當歸黃芪烏雞湯

原料:烏雞肉250克、當歸15克、黃芪20克。功效:烏雞向來是補血佳品,再加上當歸,達到氣血雙補的效果。

(2)補血養生湯擴展資料:

注意事項:

1、氣血盡量分開補

氣血分開補既有利於更好的吸收,也有利於降低因補氣過多而導致的副作用,最好是採用白天補氣,晚上補血,人白天主要是靠氣運作,晚上靠血運作,所以白天補氣,晚上補血這樣才能更好的吸收利用。

2、確認自身身體條件

人補氣血只知道氣血同補,氣血同補是指氣和血都虧的人可以同時補氣血,氣血不是補的越多越好,而是將氣血補平衡就可以了,所以確認是否需要氣血同補,還是只需要補血或者補氣,確認好身體條件才是補氣血的前提。

3、煲什麼湯可以補血、增強免疫力、提高記憶力。

常見的補血食品有黑豆、發菜、胡蘿卜、百麵筋、菠菜、金針菜、龍眼肉等,補血飲食度有炒豬肝、豬肝紅問棗羹、姜棗紅糖水、山楂桂枝紅糖湯、薑汁薏苡仁粥、黑木耳紅棗飲料等答。

1、紅棗煲水,水開回後放紅塘,煮一下,最後放雞蛋就好了,
2、黑木耳 冰糖答,蒸著吃,很補血的

4、冬季滋補養生湯怎麼做好吃,冬季滋補養生湯

一、小鵪鶉銀耳蘑菇湯

材料:小鵪鶉1隻,鵪鶉蛋5顆,銀耳50克,蘑菇50克,西紅柿50克,料酒、精鹽、味精、胡椒粉各適量。

做法:

1、小鵪鶉洗凈,除去內臟,用精鹽、料酒腌制半小時。銀耳用溫水泡發,去蒂撕成小朵。蘑菇冼凈,撕成小片。

2、鵪鶉放湯鍋內,加冷水燒開,撇去浮沫,加精鹽調味,繼續燉至熟爛,取出放湯碗中。原湯燒開,放入銀耳、蘑菇、鵪鶉蛋稍煮,放入西紅柿,調入味精、胡椒粉,澆入鵪鶉湯碗中即可。

功效:美白養顏,益腎補虛。

二、白茅根雪梨豬肺湯

材料:鮮白茅根200克,雪梨2個,豬肺1副,陳皮5克。

做法:

1、豬肺洗凈切塊,放入沸水中氽燙去血水,撈起沖洗干凈。雪梨去皮和核,切成大塊;白茅根洗凈,切成小段;陳皮用水浸軟,颳去白瓢。

2、瓦煲內注入適量清水,放入豬肺、雪梨、白茅根和陳皮大火煮沸,改小火煲2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中葯茅根和雪梨煲豬肺具清肺熱、潤肺燥的功效,茅根雪梨豬肺湯對於秋冬季身體燥熱、流鼻血、咳嗽、喉痛、唇舌乾燥等有食療的作用。

三、紅棗香菇烏雞湯

材料:烏骨雞一隻(約一斤左右)、香菇、黑木耳、紅棗若干、生薑、料酒、鹽少許。

做法:

1、烏骨雞洗凈切塊,放在盆里,加入鹽、料酒、生薑腌15分鍾左右;香菇、黑木耳、紅棗洗凈,加入。

2、加入適量清水,放入鍋內,大蒸至水開,再轉中火蒸30-45分鍾。用筷子可輕松插入雞肉中即可熄火食用(中間要注意蒸鍋內的水,不要把水蒸幹了)。

功效:香菇烏雞湯可以補氣血、養顏、提高免疫力。香菇可以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並有防癌作用,用香菇和烏雞一起熬雞湯,香菇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在湯內,可提高人體吸收率;對女人而言烏雞湯是補虛勞、養身體的上好佳品。

四、蘿卜鯽魚湯

材料:鯽魚、白蘿卜、蔥、姜、花雕酒、鹽。

做法:

1、鯽魚洗凈後瀝干,並用廚房紙巾擦乾表面水分。蘿卜去皮切條;蔥打結;姜切片。鍋內熱油,爆香幾片薑片,加入鯽魚煎透,煎至兩面的魚肉變色。鍋內加入足量的水(冷水、開水均可),加入蔥和姜,大火煮開,加入適量花雕酒,繼續煮至酒氣消散。

2、撇去浮沫後轉中火,保持一定的沸騰,加蓋燉煮至湯色發白(約30分鍾)。加入蘿卜條,繼續煮約10分鍾,加入少許鹽,略煮即可。

功效:健脾益胃,消食化滯,明目潤膚。鯽魚湯有潤燥滋補的作用,適合秋冬季節食用。

五、蘿卜羊肉湯

材料:羊腩肉750克白蘿卜一顆,香菜鹽,雞精,料酒,蔥,姜,胡椒粉。

做法:

1、將羊腩肉洗凈,切成粗絲,白蘿卜洗凈切成絲。

2、坐鍋點火倒入底油,放入薑片煸炒出香味後倒入開水,加鹽、雞精、料酒、胡椒粉調味,水燒開後先放入羊肉煮熟,再放入白蘿卜、轉小火煮至蘿卜斷生後,撒上蔥絲和香菜葉即可出鍋。

功效:蘿卜可消積滯、化痰清熱、下氣寬中、解毒。蘿卜羊肉湯,有溫補脾胃、健脾消積功效。

六、棗杞乳鴿湯

材料:乳鴿2隻、蔥1段、大棗10顆、姜3片、枸杞20顆、鹽1小勺、香油1/2小勺。

做法:

1、鴿子處理干凈,然後用清水沖洗干凈,燒開一壺水,將鴿子汆燙下並清洗,處理好的鴿子放進鍋里,放入切好的蔥段、薑片,加入大半鍋水開火,紅棗和枸杞事先用清水浸泡。

2、等到鍋里水燒開,用大勺將鍋中的浮沫打出,放入大棗轉最小火慢慢燉煮2小時;2小時後,鴿子基本燉好,將泡好的枸杞放入鍋中,加入1小勺鹽和幾滴香油,接著燉煮15分鍾。

功效:鴿肉有護肝補腎、益氣補血、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等功效。加入大棗和枸杞子煲湯,滋補效果更好。

七、番茄牛肉湯

材料:牛肉、洋蔥、土豆、番茄(西紅柿)、蔥白、生薑、迷迭香、番茄醬、黃油(butter)、水。

做法:

1、將牛肉切成合適的小塊,放入開水裡汆燙2-3分鍾,撈起洗凈血水備用;鍋洗凈,塗抹適量黃油,放入洋蔥丁、去皮切塊的土豆,少許干迷迭香,炒出香味。

2、倒入切成塊的番茄、蔥段、薑片繼續翻炒至到番茄變軟,溢出紅色湯汁;加入一大勺番茄醬、一枝鮮迷迭香,加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燒開;將所有鍋內所有材料轉移到慢燉煲,煲制到牛肉軟爛、湯汁濃稠,加少許鹽調味即可。

功效:牛肉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的功效。番茄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涼血平肝,清熱解毒,降低血壓之功效。

八、蓮藕排骨湯

材料:排骨500g、蓮藕500g、薑片4大片、鹽10g。

做法:

1、豬肋排用流水清洗干凈,剔去多餘的油脂、血塊,用厚背廚刀剁成6cm左右的小段。燒開一鍋水,將排骨段放入沸水中汆燙,水重新沸騰後撇去血沫,撈出。

2、蓮藕切去兩頭的蒂,縱向刨開成兩半,清洗干凈,檢查藕眼內有無殘余泥沙,再切成長邊約6cm的滾刀塊。將排骨段放入湯鍋中,加薑片,注入3/4鍋的溫水,蓋上鍋蓋大火燒開煮15分鍾。放入蓮藕塊,轉成小火煮1小時。熄火後,往燉好的蓮藕排骨湯中調入鹽即可。

功效:蓮藕具有健脾開胃、益血生肌的功效;豬排骨提供人體豐富的鈣質,同時還具有滋陰潤燥、益精補血的功效,適宜於氣血不足,陰虛納差者。

5、貧血人群必讀:冬季喝什麼補血養生湯

1、當歸生薑羊肉湯
材料:當歸30克(宜用頭或身),生薑15克,北芪15克,鮮羊肉250克。
做法:先將當歸洗凈,隔水蒸軟,切成薄片。生薑切成薄片,鮮羊肉洗凈切小塊。將上述四物同放入燉盅內,隔水燉1個半小時,然後調味飲湯食肉。
功效:這款湯中當歸有兩個搭檔,生薑能溫中散寒,發汗解表;羊肉則性質溫熱,溫中補虛。三者配合起來,可溫中補血、祛寒止痛,特別適合陽虛體質者(臉色萎黃、畏寒怕冷、小便清長、白帶清稀且量多)飲用。但對火大的人、濕氣所致胃脹、腹脹以及長期腹瀉者並不適合。
2、大棗龍眼黨參湯
材料:大棗50克,龍眼乾30克,黨參15克,紅糖適量。
做法:將大棗、龍眼乾洗凈;黨參用干凈紗布包好,備用。砂鍋內加水適量,放入大棗、龍眼乾、黨參袋,大火燒開,改用文火煮40-50分鍾,揀出黨參袋,調入紅糖即可。
功效:大棗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養血壯神、悅顏色等功效;龍眼有補心健脾、養血安神、補精益智、強健身體等功效;黨參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血等功效。合而為湯,可補氣養血,豐胸潤膚悅色。
3、白蘿卜杞子竹絲雞湯
材料:白蘿卜半個,竹絲雞一隻,枸杞子15克,紅棗5枚,生薑三片。
做法:白蘿卜切塊,竹絲雞去毛和內臟,和以上食材一起放入湯鍋內,煲約1小時即可調味飲用。
功效:補血養血,滋陰清熱,補肝益腎。竹絲雞煲紅棗和枸杞,具有補血養血、滋陰清熱、護肝補腎等作用,加入白蘿卜,可以幫助竹絲雞更好地發揮氣血雙補的功效,疏肝理氣、強筋健骨、延緩衰老。
4、紅花生衣紅棗豬瘦肉湯
材料:紅花生衣30克、紅棗20克、豬瘦肉100克、生薑2片。
做法:紅棗去核;豬瘦肉洗凈,切塊。一起與紅花生衣、姜下瓦煲,加清水1000毫升(約4碗量),武火滾沸後改文火煲1小時,下鹽便可。為1日分2次進飲。
功效:中醫認為紅皮花生衣有很高的補益功效,它性平味淡,有益血補血之功。紅棗食葯兼之,能益氣補血、健脾和胃、潤心肺、緩陰血、生津液、悅顏色、通九竅。助十二經。合而煲豬瘦肉,有健脾養血、補血益氣之功。能輔助治療老年性貧血,症見頭暈、健忘、失眠。
5、紅棗香菇烏雞湯
材料:烏骨雞一隻(約一斤左右)、香菇、黑木耳、紅棗若干、生薑、料酒、鹽少許。
做法:烏骨雞洗凈切塊,放在盆里,加入鹽、料酒、生薑腌15分鍾左右;香菇、黑木耳、紅棗洗凈,加入。加入適量清水,放入鍋內,大蒸至水開,再轉中火蒸30-45分鍾。用筷子可輕松插入雞肉中即可熄火食用。
功效:香菇烏雞湯可以補氣血、養顏、提高免疫力。適合氣血不足的女性養生食用。

6、養生湯有哪些種類

第一款,羊肉湯。
中醫著名方劑「當歸生薑羊肉湯」,即葯肉同煮,吃肉喝湯,具有溫陽補血、活血祛寒的功效。對防治氣血虛百弱、營養不良、四肢厥冷、腰膝酸軟、產後腹痛、老年體弱等有一定的作用。羊肉加魚肚和黃芪一同燉湯喝,具有溫補陽氣、強骨健脾、增強度抵抗力的作用。
第二款,骨頭湯。
冬季,常喝些骨頭湯,可以補充機體所需的骨膠原、鈣、磷脂等,增問強骨髓的造血能力,加強抵抗力。同時,還能促進傷者(特別是骨折患者)的康復,減緩衰老過程。
原料:扇子骨500克,直通骨1000克,尾脊骨500克,碎骨500克,蔥結1小扎,答生薑1小塊,黃酒50克,清水5公斤。特色:香而肥膩。適用菜餚:清燉獅子頭等。
第三款,喝雞湯。
尤其是母雞湯中的特殊營養成分,可以加快咽喉及支氣管黏膜的血液版循環,增加黏膜分泌,及時消除呼吸道黏膜上的細菌和病毒。對治療咳嗽、感冒、哮喘等疾病有較好的效果,特別是對老、弱、病者過冬權很有利。
原料:烏雞1隻香蔥2棵生薑1小塊料酒2小匙精鹽2小匙味精1小匙

7、問下有哪些補血養生湯可以補血的?

四物湯

8、喝哪些養生湯可以補血

夏季氣溫漸熱,心臟的工作強度日漸增大,所以應以順「心」為主,適合煲些祛暑益氣、生津止渴、養陰清熱的湯水。
1.鮮蒲公英煲瘦肉
蒲公英性味與歸經:苦甘,寒。入肝、胃經。
蒲公英的功效:健胃、利膽、清血、凈血,並有催乳,以及緩和輕瀉之功。可清熱解毒,利尿散結。對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癧,疔毒 瘡腫,急性結膜炎,感冒發熱,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胃炎,肝炎,膽囊炎,尿路感染、及十二指腸潰瘍亦有卓效。
材料:鮮蒲公英約250克(連頭){此為2-4人份量};瘦肉300克;陳皮1個(去囊)。
做法:先將瘦肉放入沸水中煮5分鍾(飛水);然後將所有材料洗凈後放入瓦煲,煲2-3小時,下鹽調味即可。

2.青紅蘿卜煲豬心
中醫認為,夏季多食鹹味以養心,青紅蘿卜煲豬心,有養心、安神、除煩的功效,有助改善夏天心煩失眠的情況。
材料:青紅蘿卜250克、紅蘿卜200克、豬心1個、豬展肉250克、生薑3片。

3.益氣理血的花菇雞翅湯
這道益氣理血的花菇雞翅湯用到的主要食材就是花菇,它是香菇中的上品,素有山珍之稱,是非常不錯的益氣理血的好食材。花菇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氨基酸,同時富含鈣、鋅、磷、鐵等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花菇中氨基酸含量也極高,其中人體所需的8種氨基酸,它就有7種,而且還含有30多種酶,所含維生素d是大豆的21倍呢。
口感上它比普通香菇肉質更脆嫩,滋味更鮮美,是香氣泌脾營養豐富的烹調原料和健康食品。用花菇來煲湯,可以輔助治療頭暈感冒、身體衰弱、等症狀,是非常不錯的益氣理血的好湯品。
花菇雞翅湯具體做法:
a.准備原料:花菇300g(4大朵)、雞翅700g(3隻)、高麗參1隻、雞高湯1500g;
b.花菇洗干凈切個十字口、加高麗參、雞高湯(通常我一次煮一大鍋高湯,分成四五份凍起來備用,非常方便);
c.煮開後,加飛水過的雞翅(雞翅洗干凈在涼水裡煮到滾,取出用熱水沖一下);
d.文火煮50分鍾就可以咯,又補元氣又復脈固脫,適合現在喝。

5.蓮藕冬瓜瘦肉扁豆湯
蓮藕去皮洗干凈,切塊。冬瓜洗干凈,切厚塊。扁豆洗干凈。瘦肉洗干凈,氽燙後再沖洗干凈。煲滾適量水,下蓮藕、冬瓜、扁豆、瘦肉、薑片、煲滾後改慢火煲2小時,下鹽調味即成。
功效:冬瓜有利尿、消痰和清熱之作用,夏天來一碗,暑熱全消。

6.綠豆銀耳湯
材料:綠豆60克,銀耳15克,枸杞10克,白糖1-2匙。
做法:綠豆洗凈,泡水2-3小時備用,銀耳洗凈泡水1小時,撈出,再清洗一次,去除蒂頭,以刀剁成泥備用。鍋中倒入600毫升水,放入所有材料,以中火煮開,改小火熬煮30-40分鍾,最後加白糖即可。
功效:益氣補血,增強免疫力,綠豆有消暑解毒、祛熱利尿及解渴功效。

與補血養生湯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