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夏日三伏天 如何養肺護肺?
入伏後,天氣進入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五行學說認為,夏時心火當令,心火過旺克伐肺金,燥熱傷肺,因此此時養生應以養肺護肺為根本,下面告您養肺的5小方。
方法1:按摩穴位養肺
每晚臨睡前端坐椅上,兩膝自然分開,雙手放在大腿上,正身目閉,全身放鬆,意守丹田。吸氣於胸中,兩手握成空心拳,輕叩胸部膻中穴數十下,可請家人用手掌從背部脊柱兩側由下至上輕拍約10分鍾。可以暢快胸中之氣,有健肺養肺之效。
方法2:飲食要增辛
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養肺氣」。夏時心火當令,而苦味食物盡管有清熱瀉火、定喘瀉下等功用,卻會助心氣而制肺氣,因此不建議過多食用,以免心火過旺,適量即可。由於心火能克肺金,而辛味歸肺經,所以夏季盡管天氣熱,人們可適當多吃辛味食物,如蔥、姜、蒜等。民間也有「冬吃蘿卜夏吃薑」的說法,其有發散、行氣、活血、通竅、化濕等功用,可補益肺氣。
方法3:生活上意保暖避寒,少食冷飲
有人整天不離電扇或空調,寒涼之氣會從皮膚、毛孔侵入人體,易傷肺衛之陽氣,導致上呼吸道免疫力下降,細菌、病毒易乘虛而入。還有人喜歡喝冰鎮冷飲,把瓜果放冰箱冷藏後再吃,這樣會損傷脾胃、消耗陽氣,引發各種疾病。最常見的如咳喘、咽炎、氣管炎,上吐下瀉、脾胃失調,女性會痛經,月經不調,也有人會關節痛、頭痛、頸椎疼等。因此,夏天要保暖避寒,空調溫度不宜太低,吹的時間不要太長,少食寒涼食物,喝水以溫開水為宜。
方法4:合理運動,強身健體
「正氣內存,外邪不幹」,適當的運動鍛煉可提高人體自身免疫力,抵禦疾病侵襲,尤其是有氧運動,能加強人體呼吸和血液輪回功能,使人的肺活量及心臟膨脹力增大。夏天氣候炎熱,運動不要劇烈,在清晨和傍晚較涼爽時進行室外運動鍛煉,宜選擇運動量較小或適中的運動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極拳、游泳等。
方法5:冬病夏治
夏季機體與外界陽氣均呈旺盛狀態,此時可採用內服中葯配合穴位貼敷、針灸等外治療法來治療一些冬季好發疾病。如三伏貼,用葯膏貼在穴位上,可治療冬季鼻炎及哮喘等。
2、秋季的護肺寶穴是什麼?
秋在五行中與金相對應,而在四季中,秋季是收獲的季節,秋收就是為了冬藏。對人體來講,這時陽氣應該往回收了,這樣才能便於冬天的內藏。但是,秋季的氣溫依然很高,民間有「秋老虎」之說,而且還往往帶著燥氣,人的毛孔在舒張的情況下,很容易受到燥邪的侵襲。這時如果不注意的話,肺就特別容易受傷,若肺氣失調,人就很容易出現鼻干口燥、乾咳、喉嚨痛等上呼吸道疾病。所以,秋季養生要注意呼吸系統的維護,特別要注意肺部的調養。
中醫還有「肺為嬌臟」的說法,就是說肺既怕冷也怕熱,既怕干也怕濕。在剛剛過去的夏天裡,人們喝冷飲,穿衣蓋被都盡量輕薄,使得脾胃虛寒,而「脾為肺之母」,脾受涼必然會對肺有影響。因此,即使在其他季節里沒有注意養肺,在秋季也要對肺特別關注。在適合養肺的季節里多呵護肺,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秋季的前半段,我們可以採用穴位按摩法,每天按揉魚際、曲池和迎香穴。
魚際可以不拘時間、地點進行按壓,每天至少3~5分鍾,但要長期堅持。
曲池有很好的清熱作用。當屈肘成直角時,在肘橫紋外側端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即是曲池穴,每天中午1~3點按揉這個穴位效果最好,因為這段時間是陽氣最盛的時候,按揉此穴位可以使陽氣降下來。
迎香穴就在鼻翼兩側,屬手陽明大腸經。「不聞香臭從何治,迎香二穴可堪攻」,顧名思義,如果鼻子有毛病,例如因為感冒或鼻子過敏等引起鼻腔閉塞,以致不聞香臭,治本穴有直接效果。每天雙手按在兩側迎香穴上,往上推或反復旋轉按揉2分鍾,鼻腔會明顯濕潤,通暢很多。
堅持按揉這3個穴位,就可以滋養肺氣,有效預防鼻炎、咳嗽等呼吸系統疾病。
在秋季的後半段,熱氣漸消,早晚天氣都很涼了,於是「燥」又同「涼」遇到了一起,形成了涼燥。這時候我們就要用「溫潤」來保養我們的身體了。首選的穴位除了魚際和迎香外,就是合谷了。
合谷穴是大腸經上的穴位,每天早上出門前先按揉兩側迎香穴至鼻子內濕潤,然後全天不定時地按揉兩側合谷和魚際,每次每穴3分鍾。這樣就可以還肺一片清涼,將肺炎等秋季易發病統統擋在身外。
秋季護肺除了要按揉以上4個穴位之外,還要注意飲食上的調養。要注意少吃刺激性的食物,甜酸苦辣成都不要過分;肺五行屬金,與五色中的白色相對應,因此應該多吃白色的、苦味的東西降肺氣,讓肺氣下行與其他四臟之氣會師;除了溫肺外,還應盡量吃些潤肺的東西,如杏仁,桃仁等乾果,對肺都有滋潤作用。另外,還要多喝水,這也是秋季養肺最簡便的一招。
3、怎樣保養肺?
飲食養肺應多吃:玉米、黃豆、黑豆、冬瓜、番茄、藕、甘薯、豬皮、鮑魚、貝、海參、梨等,但要按個人體質、腸胃功能酌量選用。
運動養生「秋季補肺三招」:「第一招」,以兩手抱頭頂,婉轉迴旋俯仰10次。可疏通頸部及胸背部經脈,促進版血液循環,增進肺的生理機能。「第二招」,以兩手相叉頭上,左右搖曳身子10遍。可去關節間風濕寒邪,治療肺臟諸疾。「第三招」,兩手拍腳脛(小腿前外側)10遍。可開胸膈,利肺氣,治療肺臟疾病。做此運動時若能配合叩齒,效果更好,方法是輕輕叩齒36次,不要出聲。 葯膳養生補肺葯膳「益胃湯」原料:沙參10克、麥門冬15克、生地權10克、玉竹5克、冰糖30克,水煎分三次服,或當飲料服用。
4、怎樣注意肺的保健?
肺部的保健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肺怕燥
肺在五行中屬金,與秋氣相通。秋天氣候乾燥,易耗傷津液,故秋季常見口鼻乾燥、乾咳無痰、皮膚乾裂等症。秋季養生應固護肺陰,少吃辛辣之品,以免加重秋燥對人體的危害。同時,應多食蜂蜜、銀耳、甘蔗、梨、百合、芝麻、藕、杏仁、豆漿等以潤肺養陰。
2、肺怕寒
肺位於胸腔,經絡與喉、鼻相連。寒邪最易經口鼻犯肺,使肺氣不得發散,津液凝結,從而誘發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反復之下可致人體免疫力下降,或引發慢性鼻炎。
3、肺怕熱
中醫講「肺為嬌臟」,它既怕寒又怕熱。肺受熱後容易出現咳、喘(氣管炎、肺炎)等症狀,如果肺胃熱盛還可能導致面部起痘、酒渣鼻等。
4、肺怕過度悲、憂
悲傷和憂愁雖不同,但皆為負面情緒。《黃帝內經》說:「悲則氣消」,「憂愁者,氣閉塞而不行」。說明過度悲哀或憂愁,最易損傷肺氣,或導致肺氣運行失常。《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就是由於長期憂愁悲傷郁積,以致患肺疾而終。因此,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對保護肺臟是極為重要的。
5、肺怕霧霾、煙氣刺激
中醫學認為,胸中為「上氣海」,丹田為「下氣海」,氣之所以能夠運行於全身,依賴肺氣的推動作用。肺氣還能貫注於心血管,幫助心臟推動血液運行。肺為「清虛之臟」,但霧霾、長期吸煙、二手煙不時傷害著它,導致肺泡內痰飲積滯,阻塞氣道,清氣不能吸入,濁氣不能排出,上下氣海不流通,血液不能正常循環。
6、肺怕大便不通
中醫認為,肺和大腸經絡相通,關系密切。具體來說,大便通暢有利於肺氣下行。比如小兒患肺炎時,如果大便不通,則熱毒不能下瀉排出,肺部的感染和咳喘會明顯加重。所以治療時都會兼顧通導大便,以使病情減輕,病程縮短。平時宜多進食些芝麻、杏仁等食品,不僅能潤腸通便,還具有養肺利肺之功。
5、秋季養生重在護肺!經常抽煙的人,多吃哪些清肺食物?
經常抽煙的人,清肺食物是必須吃的,需要多吃動物的肝臟、海藻類產品及蝦類,還可以常服用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多喝茶,多吃降膽固醇食物,堅果和粗糧也需要補充。吸煙有害健康,除了清肺,要盡量少抽煙。
抽煙容易得肺癌,抽煙易導致身體血液中的硒這種微量元素含量偏低,硒是防癌抗癌所不可缺少的一種微量元素,動物肝臟、海藻及蝦類硒元素較豐富,因此應多吃。動物肝臟還含鐵、維生素B2,都是護肺良品。
維C含量豐富的例如桔、橙、檸檬、柚子、番茄、山楂、草莓、獼猴桃等蔬菜水果要多吃。但要注意橘子吃多容易上火。人們抽煙的過程中會消耗身體中的維生素C,因此應該多吃一些維生素C含量高的東西。除此之外,維生素B2也很重要,動物肝臟、蛋黃、乳類、奶類、菠菜、各種水果、鱔魚、胡蘿卜、香菇含豐富的維生素B2。總而言之,蔬菜瓜果肉類都要合理攝入。
美國癌症研究所曾經的一項調查報告表明,堅果(杏仁、核桃、葵花子等)維生素E含量高的食物可使吸煙者得肺癌的機率降低約20%。茶葉中的茶多酚、咖啡鹼等多種成分,對這些有毒的物質起到了分解作用的同時還有利尿的作用,可以幫助促進有毒物質的排出。所以經常抽煙的人在飲食中,蔬菜瓜果肉類都要合理攝入,除了必要飲食,還應該多吃堅果,杏仁自古就被認為是能止咳潤肺、降氣清火的健康食品哦。
6、秋季養生護肺該吃什麼
楊局長以前身體很好,去年剛當上局長,天天晚上都有人請客喝酒。喝完酒又去桑拿、K歌。到了冬天便開始咳嗽,一直咳了一個月才好點。去看老中醫,中醫說病因是秋天沒有好好保養,病氣傷了肺,到冬天天氣一寒冷,就發作了。《黃帝內經》指出:秋三月,此為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卧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生之道。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秋天的三個月,是萬物成熟、收獲的季節。這時天氣已涼,人體應使意志安逸寧靜,以緩和秋天肅殺氣候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秋氣與肺緊密相關,要讓身體與秋天的氣候相適應,使肺氣不受秋燥的損害,就要調理養肺,適應秋天乾燥的氣候。秋季,是養生的關鍵時刻。若不注意秋季養生,損傷了肺氣,冬天消化不良、腹瀉等疾病就找上門了;還會使人體免疫力減弱,不適應冬天的寒冷而生病。燥是秋天的主氣,秋天的空氣中缺乏水分的濕潤,常常出現乾燥氣候,使人易患秋燥病。燥易傷肺,肺失津潤,宣發與肅降的功能就會受到影響,從而出現乾咳少痰、氣急鼻燥、唇乾口渴等肺燥的癥候。肺外合皮毛,如果肺失去了滋潤,它能影響的外部器官皮毛,也同樣出現乾燥症狀,如皮膚干澀、毛發枯燥、大便干結等。因此,在秋季應保持一定的濕度。飲食方面,應以防燥護陰、滋腎潤肺的食品為主。秋不食肺,秋天肺氣偏旺,不宜再補。★ 秋季養生四防(1)防秋燥燥邪傷人,易傷人體津液,津液既耗,就會出現燥象,表現為口乾、唇乾、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結、皮膚干甚至皸裂。肺喜潤而惡燥,肺的功能必然受到影響,就會出現鼻咽乾燥、聲音嘶啞、乾咳少痰、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秋燥症。在起居上要早睡早起。早睡能養陰,早起呼吸新鮮空氣,以利舒肺,能使機體津液充足、精力充沛。
7、人體肺保護
秋天給人的感覺是清肅乾爽,但容易出現肺部疾病,常見的有:感冒、咳嗽、哮喘等,若不小心醫治會讓症狀加重,中醫有一些秋季肺部的保健與養生方法,略述如下。
作息養生
到了秋天,應該「早卧以避風寒,早起以領略秋爽」,使精神安定寧靜,才能不受秋天肅殺之氣的影響。心態方面要使「精神內守,不急不躁」,這樣在秋天肅殺的氣象中,仍可得到平和,肺呼吸正常,這是「秋天的養生大道」。
飲食養生
古代醫書提到:形寒飲冷則傷肺。是說如果沒有適當保暖、避風寒,或者經常吃喝冰冷食物飲料,則容易損傷肺部機能而出現疾病。因此飲食養肺應多吃玉米、黃豆、黑豆、冬瓜、番茄、藕、甘薯、豬皮、鮑魚、貝、海參、梨等,但要接個人體質、腸胃功能酌量選用。
運動養生
「秋季補肺三勢」:「第一勢」,以兩手抱頭項,宛轉迴旋俯仰10次。可疏通頸部及胸背部經脈,促住血液循環,增進肺的生理機能。「第二勢」,以兩手相叉頭上,左右伸曳10遍。可去關節間風濕寒邪,治療肺臟諸疾。「第三勢」,兩手拍腳脛(小腿前外側)10遍。可開胸膈,利肺氣,治療肺臟疾病。做此運動時若能配合叩齒,效果更好。具體方法是輕輕叩齒36次,不要出聲。
葯膳養生
補肺葯膳舉例:「益胃湯」原料:沙參10克、麥門冬15克、生地10克、玉竹5克、冰糖30克,水煎分三次服,或當飲料服用。用於肺津損傷之乾咳,咽干口燥。注意事項:流行性感冒的咳嗽及脾胃虛弱容易拉肚子的人不要服用。
8、請問養肺、護肺有什麼蔬菜、水果、中葯方子和運動方式呢?
飲食主要以養陰為主,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生津養肺的食物和水果,如雪梨、甘蔗、柿子、荸薺、銀耳、菠蘿、燕窩、豬肺、蜂蜜、烏骨雞、鱉肉、龜肉、鴨蛋等,少吃辛辣刺激食物,以防傷陰損肺,多食些酸甘食品和水果,如石榴、葡萄、芒果、蘋果、柚子、檸檬、山楂等,有利於潤燥護陰。
食用一些性質平和且具有滋陰潤燥、養肺生津作用的葯物或食物,如用白木耳或黑木耳燉冰糖服用;用玉竹、沙參與鴨一起煲湯服用;黑芝麻炒熟、研末,用蜂蜜調服。可適當多吃一些水果,其中以梨、甘蔗為首選,其次,像荸薺、香蕉、枇杷等也是良好的潤燥之物。但凡脾虛濕重而泄瀉者,肺寒咳嗽而痰粘者,則不宜多吃上述水果。多喝點綠豆粥、荷葉粥、紅小豆粥、紅棗蓮子粥、山葯粥等食物。對於一些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朋友而言,此時一定要與滋膩的養陰之品如鹿角膠、阿膠等「劃清界限」,否則,非常容易加重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脾胃虛弱者若適當多喝點具有健脾利濕作用的薏米粥、扁豆粥。 山葯、白蘿卜、百合、綠豆、荸薺等都是不錯的潤肺食物,但食用時要了解清楚食物的葯效。山葯適宜於大便稀溏者;白蘿卜適宜於痰多、咳嗽者;百合能潤肺止咳,以熬粥、煮水飲較佳;綠豆適宜於內火旺盛的人群;荸薺能清熱生津,生吃、煮水均可。同時,由於個體素質差異較大,服用時,要根據個人情況「對症選吃」,並切忌同食辣、鹹食物。
清肺、潤肺數道菜
雪梨川貝湯
材料:2個雪梨,配川貝4克,冰糖75克
方法:將雪梨去皮去核切成小塊放入大碗內,加入川貝、冰糖及清水150克,待鍋內清水燒沸,隔水放入蒸鍋內蒸1小時取出溫服。
蜜汁山葯
原料:山葯500克,鴨梨1個,葡萄乾克,蘋果1個,桂花醬15克,白糖100克
製法:將山葯颳去外皮,清水洗凈。將鴨梨、蘋果削去皮,切開,除核,切成小丁。將葡萄乾洗凈。鍋中注入清水,上火燒開,放入山葯,汆一下撈出,切成長1厘米的段。砂鍋中放入白糖,注入250克清水,上火燒開,放入山葯段、鴨梨丁、蘋果丁,移至微火上煨20至25分鍾。當山葯糯爛時,撈出山葯段,整齊地碼入圓盤中,加入桂花醬,將汁熬濃,澆在山葯上即成。
鴨肉粥
原料:鴨肉150克,糯米250克,料酒、鹽少許
製法:將鴨肉切丁。糯米加水煮粥,然後加鴨肉、少許料酒、鹽,至粥熟。
豆漿粥
原料:豆漿1000克,糯米100克,白糖適量
製法:將糯米洗凈,放入鍋中,加水適量,武火燒沸後改用文火慢慢熬煮,煮至米粒開花時,倒入豆漿,繼續熬10分鍾,加白糖適量即可。
銀耳羹
原料:銀耳5克,冰糖50克
製法:將銀耳放入盆內,以溫水浸泡30分鍾,待其發透時,摘去蒂頭,揀去雜質。將銀耳撕成片狀,放入潔凈的鍋內,加水適量,以武火煮沸後,再用文火煎熬2至3小時,加入冰糖,直至銀耳燉爛為止。
板栗燉豬肉
原料:豬瘦肉500克,栗子300克,料酒、蔥、姜少許,砂糖、醬油適量
製法:將豬肉切成小方塊,栗子剝皮。鍋中放油與砂糖炒成黃紅色,加入醬油,放入豬肉、栗子、蔥、姜、料酒同煮,至肉軟時即可。本菜有潤肺化痰、補腎健脾的作用。
除以上這些外,中醫還認為枇杷也有潤肺寧咳﹑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健胃利尿等功效。如果咳嗽厲害的話,可把枇杷果肉加生薑片水煎服﹐早晚各一次,效果不錯。平時,可多喝水或綠茶,因綠茶中含帶有輕微消毒成分的物質,可將積聚在喉嚨的病菌沖走。
答案補充*多選用清熱祛燥的粗糧雜豆——如麥片、黃小米、玉米、綠豆、白芸豆等;
*多吃秋季當令的蔬果——如蘿卜、綠葉蔬菜、芋頭、南瓜、黃瓜、生梨等,這些當令水果蔬菜都具有清火潤肺的作用;
*盡量選食滋陰潤燥的葷菜——鴨肉、河魚、河蝦等等。
*特別提醒:多喝白開水,少喝含糖飲料;飯桌上多一點湯水和蔬菜,少一點油膩和葷菜。
一、蘿卜菠菜黃豆湯
特點:湯汁清澈,略帶咸鮮。
營養功效:菠菜潤腸,蘿卜通氣,黃豆纖維豐富,三味合一,成獨具潤腸通便、清除燥熱功效的佳飲靚湯,可稱得上經典的嬰幼兒祛燥潤肺的保健營養湯水。
原料:白蘿卜250克、菠菜250克、黃豆100克、鹽少許。
製作:
(1)菠菜揀去枯葉,洗凈;蘿卜洗凈,切小丁;黃豆浸泡30分鍾漲發。
(2)在鍋中加入水和漲發的黃豆,大火燒開,再用小火燜酥;
(3)放入蘿卜,煮至酥爛後放入切碎的菠菜,燒滾鍋開,加入少許鹽即可。
9、養肺護肺方法
如何養肺護肺
▲補水益肺
秋季養肺最簡便的一招是積極補充水分。秋季氣候乾燥,使人體大量丟失水分。據測算,人體皮膚每天蒸發的水分約在600毫升以上,從鼻腔呼出的水分也不下300毫升。要及時補足這些損失,秋天每日至少要比其他季節多喝水500毫升以上,以保持肺臟與呼吸道的正常濕潤度。
除了喝水外,也可直接從呼吸道「攝」入水分。方法很簡單:將熱水倒入杯中,用鼻子對著茶杯吸入水蒸氣,每次10分鍾左右,早晚各一次即夠。
另外,還要勤洗澡,因為皮毛為肺的屏障,秋燥最易傷皮毛,進而傷肺,而洗浴有利於血液循環,可使肺臟與皮膚氣血流暢。
▲食補養肺
進入秋天後,一日三餐之食物宜以養陰生津之品為主,如芝麻、蜂蜜、梨、蓮子、銀耳、葡萄、蘿卜、蔬菜等柔潤食物,少吃辛辣燥熱之品,必要時可服補品,但應清補,不可大補。以下葯粥值得一試:
銀耳大米粥。銀耳5克,發泡後加入大米50~100克淘凈同煮。煮好後加蜂蜜適量,攪勻即可。
蓮藕大米粥。蓮藕10克洗凈切碎,大米50克左右同煮。煮成後加蜂蜜調勻即可。
山葯大米粥。山葯100克,大米50克,山葯洗凈切塊與大米同煮,煮好後分2次食用。
大棗銀耳羹。銀耳5克泡發,加入大棗10枚,加入適量水煮一二個小時,然後調入白糖或冰糖即可食用。
▲葯物潤肺
秋令燥邪較盛,人體舊病容易復發,最常見的是咳喘。此時,針對性地服用一些中葯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威靈仙丸。威靈仙、薄荷各60克,皂莢20克,研末水調為丸,每日用姜湯送服3~5克,可預防於咳喘復發。
黃芪膏。黃芪100克,水煎3次,過濾去渣,再用小火煎熬,濃縮成膏狀,加入蜂蜜500克,日服2次,每次1匙。適用於體虛自汗、四肢乏力的痰咳虛喘者。
▲常笑宣肺
笑時胸肌伸展,胸廓擴張,肺活吭齟螅 苑翁乇鷯幸妗P 梢韻 @停?br>驅除抑鬱,解除胸悶,恢復體力。
發自肺腑的微笑,可使肺氣布散全身,使面部、胸部及四肢肌群得到充分放鬆。另外,肺氣的下布還可使肝氣平和,從而保持情緒穩定。會心之笑,笑自心靈深處,笑而無聲,可使肺氣下降與腎氣相通,收到強腎之功。開懷大笑可以生發肺氣,使肺吸入足量清氣,呼出廢氣,加快血液循環,達到心肺氣血調和之目的。
▲運動健肺
體育鍛煉是強健肺臟的一個重要方法。散步、體操、氣功等均可達到健肺之功,其中氣功的作用尤為明顯。由於秋主收藏,故進行氣功鍛煉時應以靜功為主。現介紹兩種練功的方法:
吸收功。晚餐後兩小保 ≡袷彝飪掌 逍輪 Γ 嚷 階?0分鍾,然後站定,面對明月,兩腳分開與肩平,兩手掌相搭,掌心向上,放於臍下3厘米處,雙目平視,全身放鬆,吸氣於兩乳之間,收腹,再緩緩呼氣放鬆,持續半小時即可。
拍肺功。每晚臨睡前,坐在椅子上,上身直立,兩膝自然分開,雙手放在大腿上,頭正目閉,全身放鬆,意守丹田。吸氣於胸中,同時抬手用掌從兩側胸部由上至下輕拍,呼氣時從下向上輕拍,持續約10分鍾。最後用手背隨呼吸輕叩背部肺俞穴數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