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梅花構造
構造如下:
一、花柱:位於子房及柱頭之間的,雌蕊之通常較細的部分;
二、子房:雌蕊中含有胚珠的較底的部分,成熟為果實;
三、胚珠:種子植物的一個小的結構,含有胚囊並被珠心所包圍,施肥後長成種子;
四、萼片:形成花萼的一片獨立的、常為綠色的部分;
五、花萼:萼片的總稱。
(1)梅花養生功擴展資料:
梅是小喬木,稀灌木,高4-10米;樹皮淺灰色或帶綠色,平滑;小枝綠色,光滑無毛。葉片卵形或橢圓形,長4-8厘米,寬2.5-5厘米,先端尾尖,基部寬楔形至圓形,葉邊常具小銳鋸齒,灰綠色,幼嫩時兩面被短柔毛,成長時逐漸脫落,或僅下面脈腋間具短柔毛;葉柄長1-2厘米,幼時具毛,老時脫落,常有腺體。
花單生或有時2朵同生於1芽內,直徑2-2.5厘米,香味濃,先於葉開放;花梗短,長約1-3毫米,常無毛;花萼通常紅褐色,但有些品種的花萼為綠色或綠紫色;萼筒寬鍾形,無毛或有時被短柔毛;萼片卵形或近圓形,先端圓鈍;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紅色;雄蕊短或稍長於花瓣;子房密被柔毛,花柱短或稍長於雄蕊。
果實近球形,直徑2-3厘米,黃色或綠白色,被柔毛,味酸;果肉與核粘貼;核橢圓形,頂端圓形而有小突尖頭,基部漸狹成楔形,兩側微扁,腹棱稍鈍,腹面和背棱上均有明顯縱溝,表面具蜂窩狀孔穴。花期冬春季,果期5-6月(在華北果期延至7-8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梅花
2、梅花有啥好處??
3、梅花有什麼功效,可以泡茶喝嗎
在中醫眼中,梅一身都是寶,花、葉、根和種仁均可入葯。梅花入葯,用的是初春花未開放時的花蕾。其味苦、微zd甘、微酸,性涼,歸肝、胃、肺經,具有疏肝解郁、開胃生津、化痰等作用,主要用於治療郁悶心煩、肝胃氣痛、梅核氣、淋巴結結核、瘡毒等病症。
可以泡茶,梅花具有疏肝理氣、和胃止痛的功效。長期服用,專有理氣健身之效。取白梅花2~3朵,鮮花或乾花均可,用水沖泡即可。
(3)梅花養生功擴展資料
梅花的花色有紫紅、粉紅、淡黃、淡墨、純白等多種顏色。「紅梅」,花形極美,花香濃郁;「綠萼」,花白色,萼片綠色,重瓣雪白,香味襲人;「紫梅」,重瓣紫色,淡香;「骨里紅」,色深紅重瓣,凋謝時色亦不淡,樹質似紅木。
「玉蝶」,花白略帶輕紅,有單重瓣之分,輕柔素雅。成片栽植上萬株梅花,疏枝綴玉繽紛怒放,有的艷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有的綠如碧玉,形成梅海凝雲,雲蒸霞蔚的壯觀景象。
4、梅花有什麼功效
5、梅花是什麼樣子
梅花形態:花單生或有時2朵同生於1芽內,直徑2-2.5厘米,香味濃,先於葉開放;花梗短,長約1-3毫米,常無毛;花萼通常紅褐copy色,但有些品種的花萼為綠色或綠紫色;萼筒寬鍾形,無毛或有時被短柔毛;萼片卵形或近圓形,先端圓鈍;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紅色;雄蕊短或稍長於花瓣;子房密被柔毛,花柱短或稍長於雄蕊。
(5)梅花養生功擴展資料:
梅花的變種和品種極多,可分花梅及果梅兩類。花梅主要供觀賞。果梅其果實主要作加工或葯用,一般加工製成各種蜜餞和果醬;用青梅加工製成烏梅供葯用,為收斂劑,能治痢疾,並有鎮咳、祛痰、解熱、殺蟲等功效,又為提取枸櫞酸的原料;花蕾能zd開胃散郁、生津化痰、活血解毒;根研成粉末治黃疽有效。該種植物對氟化氫污染敏感,可以用來監測大氣氟化物行染。未成熟果實含檸檬酸、蘋果酸、琥珀酸等;種子含苦杏仁苷;花含揮發油,油中含苯甲醛、苯甲酸等。
6、梅花有什麼用途或利用價值?
【功能主治】:梅花為薔薇科植物梅乾燥的花蕾。分為:白梅花、紅梅花、綠萼梅等。白梅花主產於浙江,清熱多用;紅梅花主產於安徽,活血多用;綠萼梅主產於四川,清咽多用。梅花功效為:開郁、和中、解暑、生津、化痰、解毒。主治:急慢性咽喉炎、聲音嘶啞、失音、痰多咳嗽、百日咳、急性結膜炎、食慾不振、頭暈、水火燙傷、麻疹、痛經等。
【古文醫摘】:最早的功效記載出自於《本草綱目》。近代記載也很多,如:久咳《貴陽民間葯草》;燙火傷《嶺南采葯錄》。《百草鏡》:「梅花,有白、紅、綠萼、千葉、單葉之分,惟單葉綠萼利咽尤良,含苞者力勝。開胃散邪,煮粥食,助清陽之氣上升,蒸露點茶,生津止渴、解暑滌煩。」《飲片新參》:「平肝和胃,止脘痛、頭暈,進飲食。」《本草原始》:清頭目,利肺氣,去痰壅滯上熱。《本草綱目拾遺》:安神定魂,開胃散郁,解痘毒。煮粥食,助清陽之氣上升,蒸露點茶,生津止渴,解暑滌煩。
【營養成分】:花蕾中含多種揮發油,主要為苯甲醛、乙酸苄酯、異丁香油酚、芳樟醇、苯甲醇、苯甲酸等。梅花水溶性的營養成分,包含有桉葉素、龍腦、洋臘梅鹼、異洋臘梅鹼、臘梅甙、胡蘿卜素等成分。
【配伍協同】:梅花有疏肝止痛、理氣解郁等作用,用於胸肋疼痛、脘腹脹痛、胃納不佳等症時,可與柴胡、芍葯花、佛手花等配伍;梅花有化痰清音、疏肝散結等作用,用於梅核氣(慢性咽喉炎)、痰氣互結等症時,可與紅花、厚朴花等配伍。
【現代論述】:為理氣疏肝、和胃止痛,治療脅脹不舒、食納減少等症時,可用綠萼梅等沸水沖泡,代茶頻飲。《常見病驗方研究參考資料》;為養肝柔肝、疏肝利膽,治療證屬肝陰不足的慢性膽囊炎等症時,可用綠萼梅、玫瑰花等水煎、分服。變通一貫煎(顧伯華)。
(6)梅花養生功擴展資料:
梅(學名:Armeniaca mume Sieb.):小喬木,稀灌木,高4-10米;樹皮淺灰色或帶綠色,平滑;小枝綠色,光滑無毛。葉片卵形或橢圓形,葉邊常具小銳鋸齒,灰綠色。花單生或有時2朵同生於1芽內,直徑2-2.5厘米,香味濃,先於葉開放;花萼通常紅褐色,但有些品種的花萼為綠色或綠紫色;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紅色。果實近球形,直徑2-3厘米,黃色或綠白色,被柔毛,味酸;果肉與核粘貼;核橢圓形,兩側微扁。花期冬春季,果期5-6月。2n=16,24。
梅原產中國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無論作觀賞或果樹均有許多品種。許多類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觀賞,還可以栽為盆花,製作梅樁。鮮花可提取香精,花、葉、根和種仁均可入葯。果實可食、鹽漬或千制,或熏製成烏梅人葯,有止咳、止瀉、生津、止渴之效。梅又能抗根線蟲危害,可作核果類果樹的砧木。
梅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首,與蘭花、竹子、菊花一起列為「四君子」,與松、竹並稱為「歲寒三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
參考資料:
網路-梅花
7、當梅花樁五勢養生功教練需會什麼?
扎實的功底 與一定的教學經驗 其實 如何教人 在跟師父的時候 師父也都有會講 而且 一般開始學的時候都是老弟子代新弟子 這也是積累經驗的階段
8、梅花的具體作用
梅花一般指梅,梅原產中國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梅花主含揮發油,苯甲醛、異丁香油酚、苯甲酸。烏梅主含檸檬酸、谷甾醇,成熟後含氫氰酸。具有開郁和中、化痰、解毒的功效。用於郁悶心煩、肝胃氣痛、梅核氣、瘰癧瘡毒。
1.疏肝和胃
梅花芳香行氣入肝胃,能疏肝解郁,醒脾,理氣和中。治療肝胃氣滯之脅肋脹痛,脘腹痞滿,噯氣納獃等,可與柴胡、佛手、香附等配伍。《飲片新參》:紅梅花清肝解郁,治頭目痛;綠萼梅乎肝和胃,止脘痛,頭暈,進飲食。《百草鏡》:開胃散郁。煮粥食,助清陽之氣上升。
2.化痰
《本草原始》:清頭目,利肺氣,去痰壅滯上熱。咳嗽多由風燥傷肺,津液被爍所致。症見乾咳無痰,或不易咳出,鼻燥咽干,舌尖紅,苔薄黃,脈小而數。可選用本品潤燥止咳。
3.解毒
麻疹主要由於感受麻毒時邪,流行傳染所致。症見發熱持續,起伏如潮,疹隨外出。伴口渴引飲,目赤眵多,咳嗽加劇,煩躁或嗜睡、舌紅、苔黃,脈數。可選本品清熱退疹。
營養價值
梅花主含揮發油,苯甲醛、異丁香油酚、苯甲酸。烏梅主含檸檬酸、谷甾醇,成熟後含氫氰酸。
1、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傷寒、副傷寒、痢疾、結核等桿菌及皮膚真菌均有抑製作用,且能減少豚鼠蛋白質過敏性休剋死亡的發生。
2、梅花提取物對兔靜脈注射還可降低血糖。對血細胞數目無影響。
3、梅花提取物對離體兔腸、子宮有興奮作用,但對豚鼠子宮作用微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