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五臟養生法

五臟養生法

發布時間:2020-05-05 13:33:13

1、在十二時辰養生法中,每個時辰對應的養生方法是怎樣的?

 中醫十二時辰養生法
1、卯時(上午5~7點):晨光初放即披衣起床,叩齒300次,轉動兩肩,活動筋骨;將兩手搓熱,擦鼻兩旁,熨摩兩目6、7遍;揉搓兩耳5、6遍;再以兩手抱後腦,手心掩耳,用食指放中指上,以中指叩擊頭枕部各24次,這叫「鳴天鼓」。然後去室外導引。


2、辰時(上午7~9點):導引結束後飲白開水或茶一杯;用手代梳,梳發百餘遍,以醒腦明目,防止脫發;然後洗臉、漱口、刷牙;入廁排便。早餐宜吃飽吃好。飯後徐徐行走百步,邊走邊按摩腹部,以助脾健運。

3、巳時(上午9~11點):或讀書,或理家,或種菜,或養花。疲倦時即靜坐養神,或叩齒咽津(唾液)。老年人氣弱,不宜高聲與人長談。因說話耗氣,宜「寡言語以養氣」。
4、午時(11~1點):午餐,只宜吃六七分飽。食後用茶葉水漱口,可去油膩,但剛飯後不宜飲茶。靜坐或午休。

5、未時(午後1~3點):或午睡,或練氣功,或邀友弈棋。
6、申時(午後3~5點):或讀書,或寫作,或練字作畫,或撫琴吟詩,或瀏覽報刊,或去田間小勞。

7、酉時(午後5~7點):練一段導引;晚餐宜清淡、宜少吃,可飲酒一小杯。晚飯後可在庭院散步、觀落霞、聽鳥鳴。
8、戌時(晚7~9點):睡前漱口刷牙;用熱水洗腳,以引血下行,防止老人上實下虛,上重下輕,坐床上練靜功,然後安眠。睡時宜「卧如弓」,向右側,以防壓迫心臟,以利膽汁排泄。
9~10、亥、子時(晚9至次日凌晨1點):「睡不厭蹴,覺不厭舒」,即睡時宜屈膝卧,醒時則伸腳舒體,變換姿勢,流通氣血。環境宜靜,安睡寧神以養元氣。
11~12、丑、寅時(凌晨1~5點):此時精氣發生,陰莖勃起。人以精氣為寶,老年人宜節制房事,但又不宜強制。老人以二十日或一月行房一次為宜。

2、五臟不平衡

養生:簡單運動之五臟養生法

首推養心

五臟之中養心最為重要,養心主要做到養神。因心主神明,故平時遇事盡量保持心平氣和,不過喜也不過憂,與人交往不計較得失,該捨去便捨去,以保持心神的虛靜狀態。每天晚上臨睡前經常按摩手上的勞宮穴和腳上的湧泉穴,這兩個穴位可以起到心腎相交改善睡眠的作用。在食物補養方面,經常用西洋參泡水喝,常吃桂圓、蓮子、百合、黑木耳等,以益心氣養心陰。還要重視午時的休息,因心活動最活躍的時候是在午時,而且這時也是陰陽相交合的時候,所以午時休息能保心氣。

注意調肝

肝主疏泄,為將軍之官。養肝主要從情志、睡眠、飲食、勞作四個方面入手。養肝的第一要務就是要保持情緒穩定,平時盡量做到心平氣和,如欣賞字畫、養花種草、四處旅遊等,可以陶冶情操。人卧則血歸於肝。定時上床休息既能保持良好的睡眠質量,又能養肝。還要做到飲食清淡,盡量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損傷肝氣。過度疲勞會損害肝,故平常應盡量做到既不疲勞工作,也不疲勞運動。

重視養肺

肺主氣司呼吸。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對待事物,避免情緒因素而傷肺。早晨起床後經常做深呼吸,速度放慢,即一呼一吸盡量地達到6.4秒。這種方法可以養肺。還有一種閉氣法,經常採用閉氣法,有助於增強肺功能。即先閉氣,閉住以後停止,盡量停止到不能忍受的時候,再呼出來,如此反復18次。平時多吃一些有助於養肺的水果,如玉米、黃瓜、西紅柿、梨及豆製品等。

注重健脾

脾胃共為氣血生化的來源、後天之本,健脾往往與養胃結合起來。在飲食方面,每次吃七八分飽,其次再做一些運動和按摩,以幫助「脾氣」活動,增強其運化功能。如每天起床和睡前都要做36次摩腹功,即仰卧於床,以臍為中心,先順時針用手掌按摩36下,再逆時針按摩36下。然後用手拍打和按摩臍上的膻中穴120下和臍下的丹田穴100下。平時盡量多吃一些利脾胃、助消化的食物,如山楂、山葯。夏天常吃一些香菜、海帶、冬瓜等養脾開胃之品,注意顧護脾胃。

不忘補腎

腎藏精主納氣,主骨生髓為先天之本。經常用一隻手在前按摩下丹田、關元穴、同時一隻手在後按摩命門穴、腰陽穴。因這幾個穴位有助於養腎。常吃一些核桃、枸杞、黑豆、芝麻以保腎。經常叩齒,常吞「瓊漿玉液」,排小便時盡量前腳趾用力著地並咬住牙齒,以助保腎氣。此外,還要注意六腑養生。平常多吃一些粗纖維的食物以刺激腸蠕動,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只有六腑功能正常,與臟腑互相作用,機體才處於「陰平陽秘」的健康狀態。

運動養生並不那麼高深,關鍵在於堅持。從頭到腳的一套動作要天天做,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特別是要根據自己的健康狀況選擇適當的運動方式,並逐步成為自己的一種生活方式和習慣,才能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在中醫看來,我們體內有很多毒素,凡是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對我們的身體和精神會產生不良作用的物質都

可以稱為「毒」,例如瘀血、痰濕、寒氣、食積、氣郁、上火。這些毒素堆積在五臟之內,就會加速五臟的老,然後由五臟供養的皮膚、筋骨、肌肉、神經也就跟著一起衰老了。雖然毒素深藏,但它們在身體表面還是留下了蛛絲馬跡,不同的樣貌代表毒素藏在哪裡,現在,我們要找出毒素的藏身處,盡快把它趕出身體。

如果肝臟有了毒素表現在 :

1. 指甲表面有凸起的棱線,或是向下凹陷。中醫認為「肝主筋」,指甲是「筋」的一部分,所以毒素在肝臟蓄積時,指甲上會有明顯的信號。

2.乳腺出現增生,經前乳腺的脹痛明顯增加。乳腺屬於肝經循行路線上的要塞,一旦肝經中有「毒」存在,乳腺增生隨即產生,尤其在經血即將排出時,會因氣血的充盛而變得脹痛明顯。

3.情緒容易抑鬱。肝臟是體內調控情緒的臟器,一旦肝內的毒不能及時排出,阻塞氣的運行,就會產生明顯的不良情緒。

4.偏頭痛, 臉部的兩側長痘痘,還會出現痛經。臉部兩側以及小腹,是肝經和它的搭檔膽經的「一畝三分地」,一旦肝的排毒不暢快,自己的後院就會先著火。

怎麼排毒更順暢

1.吃青色的食物。按中醫五行理論,青色的食物可以通達肝氣,起到很好的疏肝、解郁、緩解情緒作用,屬於幫助肝臟排毒的食物。中醫專家推薦青色的橘子或檸檬,連皮做成青橘果汁或是青檸檬水,直接飲用就好。

2.枸杞提升肝臟的耐受性。除了排毒之外,還應該提升肝臟抵抗毒素的能力。這種食物首推枸杞,它具有很好的保護肝臟的作用,可以提升肝臟對毒素的耐受性。食用時以咀嚼著吃最好,每天吃一小把。

3.按壓肝臟排毒要穴。這是指太沖穴,位置在足背第一、二跖骨結合部之前的凹陷中。用拇指按揉~5分鍾,感覺輕微酸脹即可。不要用太大的力氣,兩只腳交替按壓。

4. 眼淚排毒法。相較於從不哭泣的男人,女人壽命更長,這不能不說和眼淚有關系。中醫早已有了這個認識,而且也被西方醫學所證實。作為排泄液的淚液,同汗液和尿液一樣,裡面確實有一些對身體有害的生化毒素。所以,難受時、委屈時、壓抑時就乾脆哭出來吧。 對於那些「樂天派」,周末的午後看一部悲情的電影,讓淚水隨著情節流淌也是一種主動排毒方式。 如果心臟有了毒素表現在 :

1. 舌頭潰瘍。中醫認為舌和心臟的關系最為密切,所以潰瘍長在舌頭上,通常認為是心臟有內火,或是火毒。

2. 額頭長痘。額頭是心臟管轄的一個屬地,心火旺盛成為火毒時,這個屬地也會沸騰,於是此起彼伏地出現很多痘痘。

3. 失眠,心悸。心臟處於不停的工作中,當火毒停留於心而無法排除時,睡眠不會安穩。

4.胸悶或刺痛。心臟內出現瘀血也是一種毒素,就像是在公路上堵車,輕一些的是胸悶,重一些的則會出現刺痛。

怎麼排毒更順暢

1.吃苦排毒。首推蓮子芯,它味苦,可以發散心火,雖然有寒性,但不會損傷人體的陽氣,所以一向被認為是最好的化解心臟熱毒的食物。可以用蓮子芯泡茶,不妨再加些竹葉或生甘草,能增強蓮子芯的排毒作用。

2.按壓心臟排毒要穴。這是指少府穴,位置在手掌心,第4、5掌骨之間,握拳時小指與無名指指端之間。按壓這個穴位不妨用些力,左右手交替。
3. 綠豆利尿排毒。綠豆可以通過利尿、清熱的辦法,來化解並排出心臟的毒素,但吃綠豆時要用液體的形式,例如綠豆漿或綠豆湯,綠豆糕的效果會差一些。

心臟最佳排毒時間

中午11~13點是心臟最強的時間,可以吃些保心、助排毒的食物,例如茯苓、堅果、黃豆、黑芝麻、小棗、蓮子等。

如果脾臟有了毒素表現在 :

1. 面部長色斑。長斑的女性通常消化系統能力弱一些。

2. 白帶過多。脾主管體內排濕,如果濕氣過多,超出了脾的能力,就會出現體內濕氣過盛,白帶增多是其中的一個體現。

3. 脂肪堆積。脂肪在中醫里另有一個名字:痰濕,是由於脾的消化功能不佳,不能及時把垃圾毒素排出體外而產生的。有效的減肥必須圍繞恢復脾胃正常代謝痰濕的主題來做,否則就會反彈。

4.口氣明顯,唇周長痘或潰瘍。口唇周圍都屬於脾,當脾中的毒素無法排出體外,蓄積的毒素就要找機會從這些地方爆發出來。

怎麼排毒更順暢

1.吃酸助脾臟排毒。例如烏梅、醋,這是用來化解食物中毒素的最佳食品,可以增強腸胃的消化功能,使食物中的毒素在最短的時間內排出體外。同時酸味食物還具有健脾的功效,可以很好地起到「抗毒食品」的功效。

2. 按壓脾臟排毒要穴。這是指商丘穴,位置在內踝前下方的凹陷中,用手指按揉該穴位,保持酸重感即可,每次3分鍾左右,兩腳交替做。

3. 飯後走一走。運動可以幫助脾胃消化,加快毒素排出的速度,不過需要長期堅持,效果才會更好。

脾臟最佳排毒時間

餐後是最容易產生毒素的時刻,食物如果不能及時的消化或是吸收,毒素就會積累很多。除了飯後走一走,因為甘味健脾,還可以在吃完飯1小時吃1個水果,幫助健脾、排毒
如果肺臟有了毒素表現在 :

1. 皮膚呈銹色,晦暗。中醫認為肺管理全身的皮膚,皮膚是否潤澤、白皙,都要依靠肺的功能良好。當肺中毒素比較多時,毒素會隨著肺的作用沉積到皮膚上,使膚色看起來沒有光澤。

2.便秘。中醫認為,肺臟和大腸是一套系統,當上面肺臟有毒素時,下面腸道內也會有不正常淤積,就出現了便秘。

3.多愁善感,容易悲傷。毒素在肺,會干擾肺內的氣血運行,使得肺臟不能正常舒暢胸中的悶氣,被壓抑得多愁善感起來。

怎麼排毒更順暢

1 蘿卜是肺臟的排毒食品。在中醫眼中,大腸和肺的關系最密切,肺排出毒素程度取決於大腸是否通暢,蘿卜能幫助大腸排泄宿便,生吃或拌成冷盤都可以。

2 百合提高肺臟抗毒能力。肺臟向來不喜歡燥氣,在燥的情況下,容易導致積累毒素。蘑菇、百合有很好的養肺滋陰的功效,可以幫肺臟抗擊毒素,食用時加工時間不要過長,否則百合中的汁液會減少,防毒效果要大打折扣。

3按壓肺臟排毒要穴。有利肺臟的穴位是合谷穴,位置在手背上,第1、2掌骨間,當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這個部位,用力按壓。

4排汗解毒。肺管理皮膚,所以痛痛快快地出一身汗,讓汗液帶走體內的毒素,會讓我們的肺清爽起來。除了運動以外,出汗的方法還可以是熱水浴,浴前水中加一些生薑和薄荷精油,使汗液分泌得更暢快,排出身體深處的毒素。

5深呼吸。每次呼吸時,肺內都有殘余的廢氣無法排出,這些廢氣相對於那些新鮮、富含氧氣的空氣來講,也是一種毒素。只需幾個深呼吸,就能減少體內廢氣的殘留。

肺臟最佳排毒時間

肺臟最強的時間是早7點~9點,此時最好能夠通過運動排毒。在肺最有力的時候進行慢跑等有氧運動,能強健肺排出毒素的功能。

如果腎臟有了毒素表現在 :

1. 月經量少,或經期短,顏色暗。月經的產生和消失,都是腎功能是否旺盛的表現,如果腎臟中有很多毒素,經血就會減少。

2. 水腫。腎臟管理體內的液體運行,腎臟堆積毒素後,排出多餘液體的能力降低,就出現了水腫。

3. 下頜長痘。臉部下頜部位由腎管轄,腎的排毒不足,多餘的毒素會表現在下頜部位。

4. 容易疲倦。身體內的毒素消耗了腎的能量,腎臟提供的能量減少,於是出現體倦,神疲思睡,四肢無力。

怎麼排毒更順暢

1. 腎臟排毒食品:冬瓜。冬瓜富含汁液,進入人體後,會刺激腎臟增加尿液,排出體內的毒素。食用時可用冬瓜煲湯或清炒,味道盡量淡一些。

2. 腎臟抗毒食品:山葯。山葯雖然可以同時滋補很多臟器,但最終還是以補腎為主,經常吃山葯可以增強腎臟的排毒功能。拔絲山葯是很好的一種食用方法,用焦糖「炮製」過的山葯,補腎抗毒的功效會相應增強。

3. 按壓腎臟排毒要穴:湧泉穴。這是人體最低的穴位,如果人體是一幢大樓,這個穴位就是排污下水管道的出口,經常按揉它,排毒效果明顯。湧泉穴位置在足底的前1/3處(計算時不包括足趾),這個穴位比較敏感,不要用太大的力度,稍有感覺即可,以邊按邊揉為佳,持續5分鍾左右即可。

腎臟最佳排毒時間

腎臟最適合排毒的時間是早晨5~7點,身體經過一夜的修復,到了早晨毒素都聚集在腎臟,所以早晨起來最好喝一杯白水,沖刷一下腎臟,將毒素排出體外。

3、在五臟食療養生法中,「五穀」都起了什麼作用?

《黃帝內經》提出「五穀為養」,中醫有五穀養五臟的說法,五種穀物指粳米、小豆、麥、大豆、黃黍等五種谷類。其實五穀也是古代主要糧食的統稱,具有補益五臟的功能。



黃黃的小米是五穀之首,對補益脾胃有很好的作用。熬一鍋小米粥,取上層的米油吃,這是小米粥的精華所在,脾胃虛弱的人可長期吃。像做月子也會煮小米粥來喝,營養價值極高。

薏苡仁,也稱薏米。中醫認為,薏米有健脾除濕的功效。據現代葯理研究,薏苡仁煎劑對癌細胞的增殖有抑製作用。薏苡仁酯的葯理實驗證明,有抑制艾氏腹水癌細胞的作用。可以說,薏苡仁可用以治療多種惡性腫瘤,尤其適宜腸、胃、腎、肺、子宮等部位的癌症病人服食。

玉米中含有很多量的賴氨酸,而賴氨酸對治療癌症有顯著的效果。玉米中又含有大量的植物纖維素,它能刺激腸壁蠕動,加速大便排泄,使大便中的致癌物質及時排除,減少直腸癌的發生。我國長壽之鄉——廣西巴馬縣的老人,長期食用玉米,有防治癌症的作用。非洲及義大利、西班牙等國癌症的發病率比其他國家低,原來他們也都以玉米為主食。

大米具有滋陰潤肺的作用,也兼有養胃功效。有肺熱、咳嗽等症狀時,可以喝一些大米熬煮的米湯。

糙米最大的特點就是含有胚芽,其中維生素和纖維素的含量都很高,常吃能夠起到降低脂肪和膽固醇的作用,糙米中含鋅也很多,能夠改善皮膚粗糙的情況

小麥具備了四季的精華,因此被稱為「五穀之貴」。中醫認為它能養心安神、除煩去燥。取帶皮的全小麥熬粥,有助消除煩躁情緒;女性的更年期綜合征、自汗盜汗時,可以到中葯店買一些浮小麥熬水服用。

4、養生有哪些方法?

1.養氣

所謂養氣,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指調養健全人體各臟腑之功能。二是注重精神的保養調節。後者尤其重要。《素同.上古天真論》中說:「恬涑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但在實際生活中真正能做到志佣寡慾、情緒安定、不妄想貪求而形神兼養者,是很不容易的。這就必須長時間的性格修養,使正氣和調順達,這樣病邪就無從所人。正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孟子曾說過:「吾善養吾浩然之氣。'隻要順從自然,內無雜念紛擾,安靜樂觀,怡然自得,這樣形體就不易寰老,精神也不易耗散了。以上是指精神上的養氣之道。在形體上,又要注重保養人體的正氣。即保證五臟之氣健旺,特別是保養脾胃之氣及腎氣。因為腎為人體先天之本,其精氣主持人體生長發育及盛衰,腎中精氣旺盛,不使安泄,這樣才使人體健康強壯,才能益壽延年。再者,脾胃是後天之本,是維持先天之精氣充足的根本來源。所以要飲食規律,切勿暴飲暴食;定時定量,以保持脾胃功能健全。

2.調飲食

飲食不分精、細、粗、劣,都有其一定的「營養精微'。《內經》中所言「美其食',並不是指食物的精美,而是講無論食物的精粗,食之皆為甘美,所以不偏食、不妄補、不過量是飲食調節的重要一環。此外,飲食的調節要適應季節氣候的變化,以求與自然界相適應。如夏季氣候炎熱而濕重,飲食上就要少食辛辣油膩厚味之品,宜甘寒清淡,如西瓜、黃瓜、鮮藕、青菜等。可用綠豆湯加冰糖代茶飲,既能清熱解毒,又可利濕。

3.運動

人體的氣血運行,飲食的消化,都是運動。運動,可增強人體的新陳代謝,改善氣血的運行,提高人體抗病能力,延緩人體的衰老,即常言所說的,「生命在於運動'。

5、什麼是中醫12小時養生法

第一個時辰:子時(23:00——01:00)
子時膽經當令:子時一陽生,就是這個時辰人體的陽氣開始生發,人睡覺的時候不可超過晚上11點,子時一定要睡覺,經常熬夜會造成失眠的症狀!

第二個時辰:丑時(01:00——03:00)
丑時肝經當令:此時肝血生發,肝藏血,肝主筋!所謂筋,就是具有彈性的東西,人體的筋都與肝有關,如果筋的彈性沒有了,是由血出的問題,血供給筋,筋才付有彈性!丑時一定要熟睡,要不然就養不起肝血,不能達到血潤筋的目的!

第三個時辰:寅時(03:00——05:00)
寅時肺經當令:肺主氣,寅時肺的工作是分配氣血給其它臟器,心肝脾肺腎各需多少氣血都由肺來分配,這個時辰人要進入深度睡眠才可完成分配,也就是人睡得特死的時候,在這段時間中如果醒過來是最不好的。舉例說明:如果家中有心臟病的老人,要勸他(她)盡量不做早鍛煉,心臟功能不好的人,心的氣血分配不足的話,容易造成心梗,那是非常危險的!

第四個時辰:卯時(05:00——07:00)
卯時大腸經當令:卯時大腸開始排毒,這個時辰人要大便,一天當中此時是最順其自然的時候,人要大解不需要你去刻意去控制,它自然而然的就在這個時辰當中進行。還有一點肺與大腸相表裡,如果說大腸出了問題,也就是大解出了問題,要醫治從肺找原因!

第五個時辰:辰時(07:00——09:00)
辰時胃經當令:中上七點至點九點,胃開始活躍,從以上所講述的子時陽所開始開始生發一直到辰時,陽氣到達最旺的刻,要補充一些陰的東西,那就是食物,食物是主陰的,所以這個時辰當中人一定要吃東西,而且要吃好,要有豐富的營養,最重要的是吃早餐是不會發胖的!經常不吃早餐,會造成胃病,更嚴重導致胃癌。再補充一點,胃經的外現是臉部,舉個例子:通過觀察,一些經常喜歡吃冷飲的人,臉是好長痤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青春痘,人體內部是一個恆溫的環境,大量攝冷的食品,會慢慢造成胃寒,人體是具有自保功能的,會供成熱了,攻這個寒,這個熱供得越多,你會顯得更渴,就更原意去喝冷飲,胃還會再供出更多的熱量,這樣久而久之就形成胃燥為,最終把這個為會顯現在臉上,而形成痤瘡。所認好長痤瘡的朋友,不單只是關注臉部清潔,臉部手孔是不否被堵塞的問題,要從胃去找原因!

第六個時辰:巳時(09:00——11:00)
巳時脾經當令:脾主運化,脾和肺在中醫里同屬太陰,太陰就是分配,肺是分配全身的氣血,而脾是把胃消化後的食物所變成的氣血調出分配到人體的肉當中,脾想對於肺來說是一個前期而初步的工作。脾主一身之肌肉,脾出了問題,會造成肌肉鬆馳,全身無力。還有一個問題,脾在志為思,脾臟發達的人,頭腦會很靈活,關聯性會很強,不過一個人思考過度,會傷了脾臟,思傷脾。如果人身上出現了濕症,浮腫的病狀,皆屬脾的問題,從脾去治就可以了!

第七個時辰:午時(11:00——13:00)
午時心經當令:午時一陰生,這個時辰人體的陰氣開始生發,與子時陽氣生發相對。五臟心肝脾肺腎與五行金木水火土有著對應關系,心屬火、肝屬木、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午時要達到心腎相交,讓心火下去讓腎水上來便到達心腎相交的狀態,所謂心的神明為神,腎的神明為精,心腎相交的能力越強的人,這個人就顯得特有精神!那麼怎樣才能心腎相交呢?通過睡覺就可以實現,所以午時要小睡一會兒,通過心腎相交來養中精神,下午的工作學習都有幫助!

第八個時辰:未時(13:00——15:00)
未時小腸經當令:小腸主吸收,這個時辰小腸開始活躍,小腸把胃腐熟的食物的精華通過吸收之後分配各個臟器,所以中飯要吃多吃好,這個好就是營養和口味要相對較高才可以!還有一點心與小腸想表裡,一般在這個時辰,有些人會出現胸悶的狀況,可能是小腸出問題了,要注意對心的保護!

第九個時辰:申時(15:00——17:00)
申時膀胱經當令:膀胱經是從人的後腦一直到腳的一條經脈,這是一條可以上腦的經脈,申時是一天當中記憶力最好,工作效率最高的時候!腎與膀胱相表裡,在小便的時候是靠腎的力量將尿液從膀胱里輸送出去。最要的一點,膀胱經存儲津液,舉個例子:好多人有口唇乾燥的現象,那是唾沫分泌不中,唾沫的分泌跟腎有關,因腎屬水,腎水上不來就會出現口唇乾燥,而腎水又要靠陽氣帶動才可以上來,而陽氣又是通過膀胱經輸送的,所以老是出現口唇乾燥的水從膀胱經去治療就可以了!

第十個時辰:酉時(17:00——19:OO)
酉時腎精當令:腎主藏精,腎的神明為精,所謂精,就是相當於貨幣,什麼東西都可變現,精在人體里頗為重要,人體缺什麼,都由精去變現出來,精是支持人體活動的最基本的物質!腎是最具有創造性的器官,腎能造精,精能生物,如果腎氣大傷,也就是損了精,比如性生活過度,手淫過頻那都是損耗了精,常期無規律的大量的損耗腎精,容易衰老,對身體的危害是沒有窮盡的!如果有人在酉時發低燒,那就是腎精不足的表現!

第十一個時辰:戌時(19:00——21:00)
戌時心包經當令:心包經當令,陰氣正盛,陽氣將盡,喜樂出焉,也就是這個時候人應該去娛樂,去交流,這樣才能使人在這個時候感覺心情舒暢!

第十二個時辰:亥時(21:00——23:00)
亥時三焦經當令:所謂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上焦是主心肺;中焦是主脾胃;下焦是主肝腎,聯系兩兩器官東西就是稱三焦!最重要的一點,這個時辰是做愛的最佳時期,有了前一個時辰戌時的歡娛,現在這個時辰便對情侶夫妻之間做愛大有幫助的!

6、養生的方法

靜神養生 靜神養生在傳統養生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古人認為,神是生命活動的主宰,保持神氣清靜,心理平衡,可以保養天真元氣,使五臟安和,有助於預防疾病、增進健康和延年益壽。反之則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以至誘發種種身心疾患。

動形養生 古人認為「人慾勞於形,百病不能成」;詩人陸游說「形要小勞之」,都說明古人認識到適度運動對健康的積極作用。古人在實踐中摸索形成了如按摩、氣功、太極拳、八卦掌、五禽戲等動形方式,以強身延年。人若貪圖安逸,運動不足,或是勞累過度,則容易引起「勞傷」,也稱「五勞所傷」,即久視傷血、久卧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

飲食養生 合理飲食可以調養精氣,糾正臟腑陰陽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壽。飲食要以「五穀為養,五果為助,無蓄為益,五菜為充」,還要重視五味調和,否則,會因營養失衡、體質偏頗、五臟六俯功能失調而致病。

進補養生 傳統醫學十分推崇用滋補葯物調理陰陽、補益臟腑、滋養精血。合理進補可以強身防病、祛病延年。進補既要辨證,又要適量,還應考慮順應四時。服用補益葯時,如系入肺葯,在秋季比較適宜;如系溫補葯,則在冬季比較適宜。
經絡養生 經絡是遍布人體全身的一個「網路」系統,它控制血和氣的運行流動,以保證各組織系統的正常功能。《皇帝內經》經脈篇中說,經絡可以控制人體一切功能,具有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的作用。古代養生家認為,疏通經絡可作為攝生的重要措施,最簡便的方法是經常刺激、按摩、針灸人體的三個重要穴位,即合谷穴、內關穴和足三里穴。合谷穴可以防治顏面及五官方面的疾病,內關穴有助於防治心臟病,足三里穴則對五臟六腑特別是消化系統疾病有效。

固精養生 古人認為,精血是人體營養物質中的精華部分,是生命的物質基礎,五臟六腑得精血濡養,才能保持正常功能。如果性慾無節制,精血虧損過多,會造成身體虛弱,減損壽命。如果婦女性慾無度,也會導致腎氣衰竭。晚婚、節育等保養陰精措施,可防陰精妄耗,延緩衰老。 道家養生

順時養生 天有四時氣候的不同變化,地上萬物有生、長、收、藏的規律,人體亦不例外。人的五臟六腑、陰陽氣血的運行應與四時相適應,不可反其道而行之。因此,古人從衣食住行等方面提出了順時養生法則。因時制宜調節自己的生活行為,有助於健體防病,否則,逆春氣易傷肝,逆夏氣易傷心,逆秋氣易傷肺,逆冬氣易傷腎。

修身養生 凡追求健康長壽者首先應從修身養性做起。平日應排除各種妄念,多說好話、多行善事。唐代醫學家孟詵雲:「若能保身養情者,常須善言莫離口。」「口有善言,又當身行善事。」孫思邈則說:「心誠意正思慮除,順理修身去煩惱。」故常做利於他人的事,可使自己心胸開闊、情緒安定。

調氣養生 人體元氣有化生、推動與固攝血液、溫養全身組織、抗拒病邪、增強臟腑機能的作用。營養失衡、勞逸失當、情志失調、病邪夾擊等諸多因素,可致元氣虛、陷、滯、逆,進而使機體發生病理變化。調氣養生法主張通過慎起居、順四時、戒過勞、防過逸、調飲食、和五味、調七情、省言語、習吐納等一系列措施來調養元氣、祛病延年。

減毒養生 人若喜怒無常會致體內陰陽、氣血失調,勞累過度會損傷脾氣,傷於飲食則生濕、熱、痰濁,冒犯六淫、疫癘(傳染病),傷之外邪則百病叢生。這種致病因素對人體健康均可視為「毒」,因此提出以「減毒」來保全真氣的養生之道。通過飲食調理、服用葯物及其他措施,減體內積聚之毒,可免生疾患,防早衰,延年益壽。

7、中醫怎麼養生?

8、古人的養生方法~

養生,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

順時養生

天有四時氣候的不同變化,地上萬物有生、長、收、藏的規律,人體亦不例外。人的五臟六腑、陰陽氣血的運行應與四時相適應,不可反其道而行之。因此,古人從衣食住行等方面提出了順時養生法則。因時制宜調節自己的生活行為,有助於健體防病,否則,逆春氣易傷肝,逆夏氣易傷心,逆秋氣易傷肺,逆冬氣易傷腎。

修身養生

凡追求健康長壽者首先應從修身養性做起。平日應排除各種妄念,多說好話、多行善事。唐代醫學家孟詵雲:「若能保身養情者,常須善言莫離口。」「口有善言,又當身行善事。」孫思邈則說:「心誠意正思慮除,順理修身去煩惱。」故常做利於他人的事,可使自己心胸開闊、情緒安定。

靜神養生

靜神養生在傳統養生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古人認為,神是生命活動的主宰,保持神氣清靜,心理平衡,可以保養天真元氣,使五臟安和,有助於預防疾病、增進健康和延年益壽。反之則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以至誘發種種身心疾患。

動形養生

古人認為「人慾勞於形,百病不能成」;詩人陸游說「形要小勞之」,都說明古人認識到適度運動對健康的積極作用。古人在實踐中摸索形成了如按摩、氣功、太極拳、八卦掌、五禽戲等動形方式,以強身延年。人若貪圖安逸,運動不足,或是勞累過度,則容易引起「勞傷」,也稱「五勞所傷」,即久視傷血、久卧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

飲食養生

合理飲食可以調養精氣,糾正臟腑陰陽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壽。飲食要以「五穀為養,五果為助,無蓄為益,五菜為充」,還要重視五味調和,否則,會因營養失衡、體質偏頗、五臟六俯功能失調而致病。

進補養生

傳統醫學十分推崇用滋補葯物調理陰陽、補益臟腑、滋養精血。合理進補可以強身防病、祛病延年。進補既要辨證,又要適量,還應考慮順應四時。服用補益葯時,如系入肺葯,在秋季比較適宜;如系溫補葯,則在冬季比較適宜。

經絡養生

經絡是遍布人體全身的一個「網路」系統,它控制血和氣的運行流動,以保證各組織系統的正常功能。《皇帝內經》經脈篇中說,經絡可以控制人體一切功能,具有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的作用。古代養生家認為,疏通經絡可作為攝生的重要措施,最簡便的方法是經常刺激、按摩、針灸人體的三個重要穴位,即合谷穴、內關穴和足三里穴。合谷穴可以防治顏面及五官方面的疾病,內關穴有助於防治心臟病,足三里穴則對五臟六腑特別是消化系統疾病有效。

固精養生

古人認為,精血是人體營養物質中的精華部分,是生命的物質基礎,五臟六腑得精血濡養,才能保持正常功能。如果性慾無節制,精血虧損過多,會造成身體虛弱,減損壽命。如果婦女性慾無度,也會導致腎氣衰竭。晚婚、節育等保養陰精措施,可防陰精妄耗,延緩衰老。

調氣養生

人體元氣有化生、推動與固攝血液、溫養全身組織、抗拒病邪、增強臟腑機能的作用。營養失衡、勞逸失當、情志失調、病邪夾擊等諸多因素,可致元氣虛、陷、滯、逆,進而使機體發生病理變化。調氣養生法主張通過慎起居、順四時、戒過勞、防過逸、調飲食、和五味、調七情、省言語、習吐納等一系列措施來調養元氣、祛病延年。

減毒養生

人若喜怒無常會致體內陰陽、氣血失調,勞累過度會損傷脾氣,傷於飲食則生濕、熱、痰濁,冒犯六淫、疫癘(傳染病),傷之外邪則百病叢生。這種致病因素對人體健康均可視為「毒」,因此提出以「減毒」來保全真氣的養生之道。通過飲食調理、服用葯物及其他措施,減體內積聚之毒,可免生疾患,防早衰,延年益壽。

9、請教十二時辰養生法

第一個時辰:子時(23:00——01:00)
子時膽經當令:子時一陽生,就是這個時辰人體的陽氣開始生發,人睡覺的時候不可超過晚上11點,子時一定要睡覺,經常熬夜會造成失眠的症狀!

第二個時辰:丑時(01:00——03:00)
丑時肝經當令:此時肝血生發,肝藏血,肝主筋!所謂筋,就是具有彈性的東西,人體的筋都與肝有關,如果筋的彈性沒有了,是由血出的問題,血供給筋,筋才付有彈性!丑時一定要熟睡,要不然就養不起肝血,不能達到血潤筋的目的!

第三個時辰:寅時(03:00——05:00)
寅時肺經當令:肺主氣,寅時肺的工作是分配氣血給其它臟器,心肝脾肺腎各需多少氣血都由肺來分配,這個時辰人要進入深度睡眠才可完成分配,也就是人睡得特死的時候,在這段時間中如果醒過來是最不好的。舉例說明:如果家中有心臟病的老人,要勸他(她)盡量不做早鍛煉,心臟功能不好的人,心的氣血分配不足的話,容易造成心梗,那是非常危險的!

第四個時辰:卯時(05:00——07:00)
卯時大腸經當令:卯時大腸開始排毒,這個時辰人要大便,一天當中此時是最順其自然的時候,人要大解不需要你去刻意去控制,它自然而然的就在這個時辰當中進行。還有一點肺與大腸相表裡,如果說大腸出了問題,也就是大解出了問題,要醫治從肺找原因!

第五個時辰:辰時(07:00——09:00)
辰時胃經當令:中上七點至點九點,胃開始活躍,從以上所講述的子時陽所開始開始生發一直到辰時,陽氣到達最旺的刻,要補充一些陰的東西,那就是食物,食物是主陰的,所以這個時辰當中人一定要吃東西,而且要吃好,要有豐富的營養,最重要的是吃早餐是不會發胖的!經常不吃早餐,會造成胃病,更嚴重導致胃癌。再補充一點,胃經的外現是臉部,舉個例子:通過觀察,一些經常喜歡吃冷飲的人,臉是好長痤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青春痘,人體內部是一個恆溫的環境,大量攝冷的食品,會慢慢造成胃寒,人體是具有自保功能的,會供成熱了,攻這個寒,這個熱供得越多,你會顯得更渴,就更原意去喝冷飲,胃還會再供出更多的熱量,這樣久而久之就形成胃燥為,最終把這個為會顯現在臉上,而形成痤瘡。所認好長痤瘡的朋友,不單只是關注臉部清潔,臉部手孔是不否被堵塞的問題,要從胃去找原因!

第六個時辰:巳時(09:00——11:00)
巳時脾經當令:脾主運化,脾和肺在中醫里同屬太陰,太陰就是分配,肺是分配全身的氣血,而脾是把胃消化後的食物所變成的氣血調出分配到人體的肉當中,脾想對於肺來說是一個前期而初步的工作。脾主一身之肌肉,脾出了問題,會造成肌肉鬆馳,全身無力。還有一個問題,脾在志為思,脾臟發達的人,頭腦會很靈活,關聯性會很強,不過一個人思考過度,會傷了脾臟,思傷脾。如果人身上出現了濕症,浮腫的病狀,皆屬脾的問題,從脾去治就可以了!

第七個時辰:午時(11:00——13:00)
午時心經當令:午時一陰生,這個時辰人體的陰氣開始生發,與子時陽氣生發相對。五臟心肝脾肺腎與五行金木水火土有著對應關系,心屬火、肝屬木、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午時要達到心腎相交,讓心火下去讓腎水上來便到達心腎相交的狀態,所謂心的神明為神,腎的神明為精,心腎相交的能力越強的人,這個人就顯得特有精神!那麼怎樣才能心腎相交呢?通過睡覺就可以實現,所以午時要小睡一會兒,通過心腎相交來養中精神,下午的工作學習都有幫助!

第八個時辰:未時(13:00——15:00)
未時小腸經當令:小腸主吸收,這個時辰小腸開始活躍,小腸把胃腐熟的食物的精華通過吸收之後分配各個臟器,所以中飯要吃多吃好,這個好就是營養和口味要相對較高才可以!還有一點心與小腸想表裡,一般在這個時辰,有些人會出現胸悶的狀況,可能是小腸出問題了,要注意對心的保護!

第九個時辰:申時(15:00——17:00)
申時膀胱經當令:膀胱經是從人的後腦一直到腳的一條經脈,這是一條可以上腦的經脈,申時是一天當中記憶力最好,工作效率最高的時候!腎與膀胱相表裡,在小便的時候是靠腎的力量將尿液從膀胱里輸送出去。最要的一點,膀胱經存儲津液,舉個例子:好多人有口唇乾燥的現象,那是唾沫分泌不中,唾沫的分泌跟腎有關,因腎屬水,腎水上不來就會出現口唇乾燥,而腎水又要靠陽氣帶動才可以上來,而陽氣又是通過膀胱經輸送的,所以老是出現口唇乾燥的水從膀胱經去治療就可以了!

第十個時辰:酉時(17:00——19:OO)
酉時腎精當令:腎主藏精,腎的神明為精,所謂精,就是相當於貨幣,什麼東西都可變現,精在人體里頗為重要,人體缺什麼,都由精去變現出來,精是支持人體活動的最基本的物質!腎是最具有創造性的器官,腎能造精,精能生物,如果腎氣大傷,也就是損了精,比如性生活過度,手淫過頻那都是損耗了精,常期無規律的大量的損耗腎精,容易衰老,對身體的危害是沒有窮盡的!如果有人在酉時發低燒,那就是腎精不足的表現!

第十一個時辰:戌時(19:00——21:00)
戌時心包經當令:心包經當令,陰氣正盛,陽氣將盡,喜樂出焉,也就是這個時候人應該去娛樂,去交流,這樣才能使人在這個時候感覺心情舒暢!

第十二個時辰:亥時(21:00——23:00)
亥時三焦經當令:所謂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上焦是主心肺;中焦是主脾胃;下焦是主肝腎,聯系兩兩器官東西就是稱三焦!最重要的一點,這個時辰是做愛的最佳時期,有了前一個時辰戌時的歡娛,現在這個時辰便對情侶夫妻之間做愛大有幫助的!

與五臟養生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