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射鵰英雄傳中的長春真人是誰啊??????
丘處機
2、丹陽去哪裡治腰椎間盤突出有效果啊?
湧泉穴是人體足少陰腎經上一個非常重要的穴位。它位於腳底中線前三分之一交點處,即當腳屈趾時,腳底前凹陷處。因此經,按摩湧泉穴在養生保健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3、水雲澗休閑養生會所怎麼樣
地理位置不錯,裝修環境還可以,團購價格有競爭力,技師水平還行,19號不錯哦
4、金元時期道家對氣功養生法有哪些研究?
金元時期道家研究氣功養生法也很活躍。王重陽著《重陽全真集》、《重陽教化集》、《立教十五論》,對氣功及養生多有發揮。
如《重陽真人授丹陽二十四訣》為氣功內丹術著作。此書是王重陽答其弟子馬鈺所提的30多個問題,主要闡述內丹術語、內煉口訣中所含的內丹理論思想。包括祖宗、性命、根蒂、龍虎、鉛汞、刀圭、金公、黃婆、嬰兒、奼女、龍蛇、心猿、意馬、賓主、覺照、太上、三寶、九星、五剛、三才、抽添火候、金丹、七返、三命、九竅等。
王重陽的內煉思想主要體現在:一少言語養內氣;二戒心性養精氣;三薄滋味養血氣;四戒嗔怒養肺氣;五養飲食養胃氣;六少思慮養肝氣;七寡嗜欲養心氣。
認為「凡人出家,絕名棄利,忘情去欲,則心虛。心虛則氣住,氣住則神清,神清則德合道生矣」。突出明心見性的思想。
《重陽真人金關五鎖訣》內容涉及較廣,主要以問答方式解說全真道的內丹理論和修煉方法。書中將道教秘傳內煉法分為三乘,來闡述修煉的基本過程。
王重陽的弟子有馬鈺、丘處機、孫不二等,號稱「全真七子」,他們也各自有自己的氣功論述。
《丹陽真人直言》為丹陽子馬鈺所撰。本書是作者在龍門山重陽會土講述的內煉丹法理論與功訣的記錄。作者認為修道貴在無為清靜,不能急於求成。
還有《丹陽真人語錄》也為馬鈺所撰,王頤中編。主要論述全真道修身養性的理法,以清靜無為、柔弱謙下為主。清為清其心源,凈為凈其氣海。心源清則外物不能擾,故情定而神明;氣海凈則邪欲不能於、故精全面腹實。突出輸凈之法在修道中的重要性,「故道家留丹經子書,千經萬論,可一言以蔽之,曰清靜」。
此外,還主張薄滋味以養氣,去嗲怒以養性,效污下以養德,守恬淡以養性。
5、陶弘景丹陽陶弘景幼而惠,博通經史。覩 葛洪《神仙傳》,便有志於養生。每言仰 視青雲白日,不以為遠。
他常常對人說:「仰觀青雲白日所顯現的天象,離我歸隱山林修仙養道的時日不遠了。」陶弘景百起初官拜宜都王侍讀,後來改遷奉朝請,這是一個閑職,定期參加一些朝會了事。齊武帝永明年間,陶弘景辭去官職歸隱茅山。茅山有個金陵洞,洞長環回一百五十餘里,又叫華陽洞天,內有三茅司命的府廟,因此當時人叫它茅山。由這個洞名,陶弘景自號為華陽居士。此後,凡有度記載他的書文,都用華陽居士這個稱謂。陶弘景隱居茅山,就象士大夫以能參加古代聖賢回的禮教玄晏為榮、葛洪懷抱木皮守持本真一樣。陶弘景不但有林樂之好,而且尤為喜愛著書立說。晉紳庶士中仰敬他的人很多,有的不遠千里來拜謁他求道。陶先生曾說:「我讀修煉以外的雜書不到萬卷,同時也讀有關修仙成道的書,權當小小的研究吧。」齊高祖問詢答陶弘景:「卿歸隱泉林,山中有什麼東西那麼吸引著你啊?」陶弘景賦詩作答。詩中說:「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寄君。」齊高祖讀詩後,非常贊賞陶弘景。
6、山下養生斷食套餐有什麼特別注意的嗎?
因為斷食是為了排毒,所以像是有些肝功能本來就不太好的人來說,還是不要斷食的好,還有因為要清洗腸道,腸道潰瘍的人群也要注意。Hi阿尤過於瘦的人斷食可以稍微減弱一點,半斷食就可以了。
7、臨潼會上膽氣消,丹陽縣里蕭聲絕
這個應該出自《邵康節百養心歌》吧
邵康節養心歌
得歲月,延歲月;度得歡悅,且歡悅;
萬事乘除總在天,何必愁腸千萬結。
放心寬,莫量窄,古今興廢如眉列。
金谷繁華眼底塵,淮陰事業鋒頭血;
陶潛籬畔菊花黃,范蠡湖邊蘆絮白;
臨潼會上膽氣雄,丹陽縣里簫聲絕;
時來頑鐵知有光輝,運退黃金無顏色;
逍遙且學聖賢心,到此方知滋味別;
粗衣淡飯道足家常,養得浮生一世拙。
「臨潼會」比較有名,《周朝秘史》第六十四回 "臨潼伍員爭明輔 子胥回威震臨潼會" 主要是贊揚伍子胥的才能的。給你個地址,你可以看看
http://www.confucianism.com.cn/detail.asp?id=32246
丹陽出了不少名人,比如南朝的蕭衍、蕭統、蕭剛、蕭子顯
作者在詩里提到的可能就是答蕭衍(梁武帝),應該是是在贊賞蕭衍的養生之道
8、鎮江丹陽哪裡有愛美萊養生衣賣
我有誒,店裡買的,買了三套,媽媽不要,出一套,1700多買的,500出
9、哪些穴位對養生保健有重要意義?
傳統中醫保健流行一首十要穴保健歌,幾千年以來為人類所利用,不花錢,能治病,人人可以動手,無副作用。「三百六十穴,不外十要穴」,可以增強抗病能力,提高人體免疫功能。
三里內關穴,胸腹中妙訣。
曲池與合谷,頭面病可徹。
腰背痛相連,殷門昆侖穴。
頭項若有病,後溪並風池。
膝前兼胸脅,環跳與陽陵。
三百六十穴,不外十要穴。
一、 風池穴
取穴:在項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足少陽膽經與陽維脈的會穴。
方法:1、先將右手拇指與食指岔開,分按兩側風池,兩指同時用力一捏一松25下;2、換左手捏拿風池25下;3、雙手兩拇指分按兩風池,餘四指抱頭,兩拇指同時用力揉捻旋轉各50下。
二、曲池穴
取穴:在肘橫紋外側端,屈肘,當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的中點。(屈肘成直角時在紋外端凹陷處,掌心向內取穴。)
手陽明大腸經的合穴,馬丹陽天星十二穴之一。
方法:1、用右手食指按壓在左手曲池上,拇指托住少海穴(在肘窩底曲池對面),拇、食兩指同時用力捏捻50下;2、換左手拇指捏拿揉捻右肘曲池50下。
三、內關穴
取穴:在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手少陰心包經絡穴。
方法:1、用右手拇指按壓左手內關,食指托住外關穴(在腕關節背側,與內關相對)。兩指同時按壓,一捏一松50下;換左手捏拿右手內關50下。2、用右手拇指按壓捻揉左手內關50下;換左手拇指捻揉右手內關50下。
四、合谷穴
取穴:在手背,第1、2(拇、食指)掌骨之間,當第2掌骨橈側中點處。
手陽明大腸經原穴,四總穴,馬丹陽天星十二穴和回陽九針穴之一。
方法:用右手拇、食指岔開,捏拿左手合谷50下;換左手捏拿右手合谷50下。
五、後溪穴
取穴:在手掌尺側,微握拳,當小指本節(第5掌骨指關節)前的掌指橫紋頭赤白肉際。手太陽小腸經腧穴,八脈交會穴通督脈。
方法:1、用右手拇、食指岔開,拇指在左手掌上,食指在左手背,兩指同時用力掐捏捻揉左手後溪50下;換左手掐捏捻揉右手後溪50下。2、兩手握拳,拳心朝上,兩後溪對敲50下。
六、環跳穴
取穴:在股外側部,側卧屈股,當股骨大轉子最凸點與骶管裂孔連線的外1/3與中1/3交點處。經驗取穴:側卧屈股,術者以拇指掌指關節橫紋壓在大轉子凸點上,指頭指向脊椎,拇指尖之處是穴。
足少陽膽經與足太陽膀胱經的會穴,馬丹陽天星十二穴和回陽九針穴之一。
方法:1、脫去外衣留內衣,兩手握拳,手心向內,兩拳同時捶打兩側環跳各50下。
七、足三里穴
取穴:正坐屈膝垂足,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足陽明胃經合穴,四總穴,馬丹陽天星十二穴和回陽九針穴之一。
方法:1、穿著內衣正坐,雙腿屈膝,用兩手拇指分別按壓在兩腿足三里上,餘四指並攏扶住小腿肚,兩拇指同時用力按揉50下。2、雙掌同時拍打兩腿足三里50下。足三里是降虛火、定神志、強壯保健的要穴。
八、殷門穴
取穴:在大腿後面,當承扶與委中連線上(臀橫紋至膕橫紋正中連線上),承扶下6寸。
足太陽膀胱經腧穴。
方法:1、脫去外衣留內衣,正坐床上或椅凳上,用兩手拇、食指岔開,同時捏拿兩殷門各50下。2、兩手掌分別按兩腿殷門,同時上下摩擦50下。
九、陽陵泉穴
取穴:在小腿外側,當膝下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
足少陽膽經合穴,馬丹陽天星十二穴之一,八會穴中的筋會穴。
方法:1、用兩手拇指按壓在兩腿陽陵泉上,其餘四指並攏托住小腿肚,同時用力揉捻50下。2、兩手掌分按兩膝外側,同時用力拍打各50下。
十、昆侖穴
取穴:在足部外踝後方,當外踝尖與跟腱之間凹陷處。
足太陽膀胱經腧穴,馬丹陽天星十二穴之一。
方法:1、用右手拇、食指岔開,食指按住右足昆侖穴,拇指按在右足內踝下照海穴上,拇食指同時用力捏拿50下;換左手捏拿左足昆侖穴50下。2、兩拇指分按兩足昆侖穴同時揉捻50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