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於冬季的甜品有哪些?
2、哪些適合女性養生甜品
材料:貢梨一個,鮮百合一個,冰糖及蜂蜜適量。
做法:貢梨去皮去心,切成塊,放入燉盅內,加純凈水蓋過梨,以免氧化。百合剝開,削去幹掉的部分放入燉盅內,加入蜂蜜和冰糖,再加純凈水蓋過所有材料。把燉盅蓋好,放入鍋水,注入清水(約到燉盅一半的位置),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燉40-60分鍾。即可熄火,涼至不燙口就可食用。
功效:梨被譽為「百果之宗」,具有潤肺清痰、降火除熱、鎮靜安神、降低血壓、消炎去痛的作用。中醫認為,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入心、肺二經,為清補之品。蜂蜜有養陰潤燥、潤肺補虛、潤腸通便等功效。
2、藍莓山葯
材料:藍莓15克,山葯20克。
做法:山葯洗凈,然後再用大火燒開後蒸20-30分鍾,至山葯變軟,用勺子將山葯壓成細膩的泥狀,直接澆上藍莓醬即可。
功效:具有通氣歸中、開胃消食、增強心肺功能、增強免疫力的功效。適合氣血不和或消化不良的女性。
3、桂花椰汁糕
材料:馬蹄粉、玉米澱粉、椰汁、桂花。
做法:把50g馬蹄粉,50g玉米澱粉混合,一分為二用兩個容器裝好。分別用50ml椰汁和清水把馬蹄粉、玉米澱粉開到無粒粉漿,清水開的那碗加入桂花。把150ml的水加入砂糖煮開。然後把煮開的糖水倒入椰汁粉漿和桂花粉漿那裡攪成半生熟。水煮開了後,再把一層薄薄的粉漿倒在碟里蒸5分鍾。接著把另外一種粉漿倒下碟里再蒸5分鍾,兩種粉漿間開蒸。最後一層放上桂花。
功效:秋季氣溫乾燥,而椰汁香甜滑溜,豐富的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成分,促進人體新陳代謝。配合香氣撲鼻的桂花所做成的甜點,爽口宜人,實屬享受。
4、腰果芝麻糊
材料:黑芝麻、糯米粉、糖、腰果(或核桃、杏仁)。
做法:生的黑芝麻用小火干炒熟。用料理機或石臼將熟芝麻磨碎。取芝麻三分之一的糯米粉,小火炒至微微發黃。磨好的黑芝麻,炒好的糯米粉,再加點白糖,攪拌均勻,便是手工黑芝麻粉。舀兩勺放到碗里,加開水攪拌均勻,濃稠的黑芝麻糊就做好了。可根據個人喜好在芝麻糊上擺上腰果、核桃或杏仁,完成!
功效:黑芝麻糊常食還可以使多皮膚光滑、減少皺紋,讓膚色紅潤白凈,更可以治便秘。而腰果中的某些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成分有很好的軟化血管的作用,對保護血管、防治心血管疾病大有益處。腰果同時含有豐富的油脂,可以潤腸通便,潤膚美容,延緩衰老。
5、奶油南瓜羹
原料:南瓜300克、奶油60克、牛奶260克、糖40克。
做法:南瓜去皮去瓤,洗凈,切成薄片。放入牛奶中煮至南瓜軟爛。加入白糖和奶油。倒入攪拌機中,打至南瓜成泥。倒出即可食用。
功效:南瓜中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鈷和果膠,有解毒、保護胃粘膜、幫助消化、防治糖尿病、降低血糖、消除致癌物質、促進生長發育等眾多功效。這道奶油南瓜羹特別為各位喜愛甜食的MM們設置的,美味又美容,千萬不可錯過哦!
6、雙銀百合湯
材料:銀耳100克、銀杏15粒、百合30克、紅棗20枚、冰糖適量。
做法:銀耳先煮片刻,再放入銀杏、百合、紅棗煮沸後,改用小火加入冰糖稍燉即成。
功效:雙銀百合湯有養陰潤肺的功效。
秋天飲食注意事項
1、暫時不要吃太多的高蛋白食品,如肉類
經過一個夏天炎熱的天氣,立秋之後,很多「苦夏」或在夏天裡食慾比較差的人食慾逐漸好轉。不過此時人的腸胃功能較弱,還沒有調理過來,如果吃太多的肉類等高蛋白食品,會增加腸胃負擔,影響胃腸功能。因此吃肉要適當,最好等到天真正涼下來以後,再多增加肉食。
2、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食品
秋燥時節,還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薑、蔥及酒等,特別是生薑。這些食材屬於熱性,又在烹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後容易上火。在古代醫書中也出現這樣的「警示」:「一年之內,秋不食姜;一日之內,夜不食姜。
秋天養生秘訣
1、多吃潤肺食物
秋季天高氣爽、氣候乾燥,秋燥之氣易傷肺。所以秋季飲食宜清淡,少食煎炒之物,多食新鮮蔬菜水果。蔬菜宜選用大白菜、菠菜、冬瓜、黃瓜、白木耳。肉類可食兔肉、鴨肉、青魚等。
2、多吃酸味食物
中醫認為「肺氣太盛可克肝木,故多酸以強肝木」、「酸甘化營」,因此,多攝取酸性食物,可以刺激人體內分泌更多的津液,從而達到減燥潤肺的目的。平日飲食,可在飯菜中多加些醋,山楂、秋梨膏、柚子等也是不錯的滋陰潤燥的酸性食物。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愛吃酸梅,倒也未嘗不可,但酸梅屬於鹼性,吃多了會影響腸胃消化機能,容易造成潰瘍。
3、多吃滋陰食物
多吃些蘿卜、蓮藕、香蕉、梨、蜂蜜、山葯、百合、銀耳、豬蹄、枸杞、紅棗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食物。
3、求推薦適合養生的甜品!
材料:貢梨一個,鮮百合一個,冰糖及蜂蜜適量。
做法:貢梨去皮去心,切成塊,放入燉盅內,加純凈水蓋過梨,以免氧化。百合剝開,削去幹掉的部分放入燉盅內,加入蜂蜜和冰糖,再加純凈水蓋過所有材料。把燉盅蓋好,放入鍋水,注入清水(約到燉盅一半的位置),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燉40-60分鍾。即可熄火,涼至不燙口就可食用。
功效:梨被譽為「百果之宗」,具有潤肺清痰、降火除熱、鎮靜安神、降低血壓、消炎去痛的作用。中醫認為,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入心、肺二經,為清補之品。蜂蜜有養陰潤燥、潤肺補虛、潤腸通便等功效。
2、藍莓山葯
材料:藍莓15克,山葯20克。
做法:山葯洗凈,然後再用大火燒開後蒸20-30分鍾,至山葯變軟,用勺子將山葯壓成細膩的泥狀,直接澆上藍莓醬即可。
功效:具有通氣歸中、開胃消食、增強心肺功能、增強免疫力的功效。適合氣血不和或消化不良的女性。
3、桂花椰汁糕
材料:馬蹄粉、玉米澱粉、椰汁、桂花。
做法:把50g馬蹄粉,50g玉米澱粉混合,一分為二用兩個容器裝好。分別用50ml椰汁和清水把馬蹄粉、玉米澱粉開到無粒粉漿,清水開的那碗加入桂花。把150ml的水加入砂糖煮開。然後把煮開的糖水倒入椰汁粉漿和桂花粉漿那裡攪成半生熟。水煮開了後,再把一層薄薄的粉漿倒在碟里蒸5分鍾。接著把另外一種粉漿倒下碟里再蒸5分鍾,兩種粉漿間開蒸。最後一層放上桂花。
功效:秋季氣溫乾燥,而椰汁香甜滑溜,豐富的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成分,促進人體新陳代謝。配合香氣撲鼻的桂花所做成的甜點,爽口宜人,實屬享受。
4、腰果芝麻糊
材料:黑芝麻、糯米粉、糖、腰果(或核桃、杏仁)。
做法:生的黑芝麻用小火干炒熟。用料理機或石臼將熟芝麻磨碎。取芝麻三分之一的糯米粉,小火炒至微微發黃。磨好的黑芝麻,炒好的糯米粉,再加點白糖,攪拌均勻,便是手工黑芝麻粉。舀兩勺放到碗里,加開水攪拌均勻,濃稠的黑芝麻糊就做好了。可根據個人喜好在芝麻糊上擺上腰果、核桃或杏仁,完成!
功效:黑芝麻糊常食還可以使多皮膚光滑、減少皺紋,讓膚色紅潤白凈,更可以治便秘。而腰果中的某些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成分有很好的軟化血管的作用,對保護血管、防治心血管疾病大有益處。腰果同時含有豐富的油脂,可以潤腸通便,潤膚美容,延緩衰老。
5、奶油南瓜羹
原料:南瓜300克、奶油60克、牛奶260克、糖40克。
做法:南瓜去皮去瓤,洗凈,切成薄片。放入牛奶中煮至南瓜軟爛。加入白糖和奶油。倒入攪拌機中,打至南瓜成泥。倒出即可食用。
功效:南瓜中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鈷和果膠,有解毒、保護胃粘膜、幫助消化、防治糖尿病、降低血糖、消除致癌物質、促進生長發育等眾多功效。這道奶油南瓜羹特別為各位喜愛甜食的MM們設置的,美味又美容,千萬不可錯過哦!
6、雙銀百合湯
材料:銀耳100克、銀杏15粒、百合30克、紅棗20枚、冰糖適量。
做法:銀耳先煮片刻,再放入銀杏、百合、紅棗煮沸後,改用小火加入冰糖稍燉即成。
功效:雙銀百合湯有養陰潤肺的功效。
秋天飲食注意事項
1、暫時不要吃太多的高蛋白食品,如肉類
經過一個夏天炎熱的天氣,立秋之後,很多「苦夏」或在夏天裡食慾比較差的人食慾逐漸好轉。不過此時人的腸胃功能較弱,還沒有調理過來,如果吃太多的肉類等高蛋白食品,會增加腸胃負擔,影響胃腸功能。因此吃肉要適當,最好等到天真正涼下來以後,再多增加肉食。
2、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食品
秋燥時節,還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薑、蔥及酒等,特別是生薑。這些食材屬於熱性,又在烹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後容易上火。在古代醫書中也出現這樣的「警示」:「一年之內,秋不食姜;一日之內,夜不食姜。
秋天養生秘訣
1、多吃潤肺食物
秋季天高氣爽、氣候乾燥,秋燥之氣易傷肺。所以秋季飲食宜清淡,少食煎炒之物,多食新鮮蔬菜水果。蔬菜宜選用大白菜、菠菜、冬瓜、黃瓜、白木耳。肉類可食兔肉、鴨肉、青魚等。
2、多吃酸味食物
中醫認為「肺氣太盛可克肝木,故多酸以強肝木」、「酸甘化營」,因此,多攝取酸性食物,可以刺激人體內分泌更多的津液,從而達到減燥潤肺的目的。平日飲食,可在飯菜中多加些醋,山楂、秋梨膏、柚子等也是不錯的滋陰潤燥的酸性食物。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愛吃酸梅,倒也未嘗不可,但酸梅屬於鹼性,吃多了會影響腸胃消化機能,容易造成潰瘍。
3、多吃滋陰食物
多吃些蘿卜、蓮藕、香蕉、梨、蜂蜜、山葯、百合、銀耳、豬蹄、枸杞、紅棗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食物。
4、秋天初來乍到,很多人都很注重養生,那麼養生的話需要吃什麼呢?
要多吃帶酸味食物
在這段時間里,你可以選擇多吃一些帶酸味的食物,因為酸味食物有助於生津開胃、加快食物消化。比如橘子、橙子、李子、葡萄、山楂等酸味食物都可以選擇。另外,這些酸味食物還有益於護肝養肺、潤肺祛燥,這也使得它們適合在這階段食用。
要多吃滋陰潤肺食物
總的來說,夏末秋初飲食的重點是潤燥護肝,我們在日常的飲食中需多選擇滋陰補氣、護肝潤肺等祛燥的食材。例如冰糖、銀耳、木耳、雪梨、哈密瓜、蓮子、南瓜等。
要少吃辛辣生冷食物
立秋過後,雖然天氣還未像秋天那樣涼爽,但這個時候就不能像夏季一樣常吃冰冷食物,同時也盡量避免吃冬瓜、苦瓜等過於寒涼的食物,日間可以多喝水,同時保持充足睡眠,這樣可有效應對夏末秋初的暑熱。
有時間的話,不妨自己製作一些營養甜品。銀耳蓮子湯具有良好的潤燥祛濕、護肝護脾的功效。女性還可以在銀耳蓮子湯中加入一些紅糖,起到溫補身體、活血補氣的作用;冰糖雪梨同樣具有潤燥養肺、護五臟的作用,夏末每日一杯冰糖雪梨水,更可祛濕祛熱、清肺熱,避免體內濕氣多引發的痰多咳嗽等情況;橄欖梅子水中橄欖具有健胃消食、祛濕解毒的作用,梅子具有生津開胃、提升胃口、抑制喉嚨發炎的功效,夏末秋初常喝橄欖梅子水符合秋季潤燥排毒的飲食原則,當然沒時間,也可以食用由赤小豆,薏苡仁,芡實,山葯,茯苓,蓮子,百合,銀耳,菊花,槐花,菊苣,荷葉,砂仁,馬齒覽,枸杞子,決明子,金銀花,葛根,魔芋粉,雞內金等組成的食之美谷元清散,這20種配方相輔相成,每一種成分都有它獨特的作用。相互在一起組成了祛濕熱的經典配方。
5、秋季不宜多吃辛辣還是甜食
秋季不宜多吃辛辣。
秋季由於天氣過於乾燥,容易上火,要盡量少吃一些刺激性表較強、辛辣的食物,如辣椒等一些食物。可以吃一些芹菜之類含水量大的蔬抄菜,或者多吃一些含水量比較大的水果。
由於天氣比較乾燥,所以要多補水。此外,秋季氣候也轉涼,早晚溫差還是很大的,在飲食方面一定要注意少吃過於生冷的食物,如果還是像夏天那樣吃生冷的食物較多的話,人體會適應不了這樣的變化,生理代謝達不到均衡,就會造成腸胃消化不良,導致疾病發生。
(5)秋季養生甜品擴展資料:
大多數襲人喜歡在秋天涮火鍋,似乎辣辣的味道才夠痛快,但卻很容易使體內內火聚積,出現便秘、臉上長痘等症狀。秋天吃火鍋,應多搭配青菜、菇類一同涮食,不要過多地涮肉類。
同時,秋天也不宜zd多吃狗肉,狗肉熱量大,容易上火。特別要注意的是,在涮火鍋時千萬不要同時喝茶。茶葉中含有的鞣酸與肉類中的蛋白結合後會形成一種叫鞣酸蛋白質的物質,具有很強的收斂作用,容易導致便秘發生。
6、秋天天干氣燥,吃什麼能滋潤又不上火呢?
秋天的主要氣候特點是乾燥,空氣中缺少水分,人體同樣缺少水分。但是,光喝白開水,並不能完全抵禦秋燥帶來的負面效應。我國古代就有對付秋燥的飲食良方:「朝朝鹽水,晚晚蜜湯。」換言之,喝白開水,水易流失,若在白開水中加入少許食鹽,就不那麼容易流失了。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則喝蜜水,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真是一舉三得。
蜂蜜是大自然贈給人類的禮物,它所含的營養成分特別豐富,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兩者的含量達70%,此外,還含有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D等。蜂蜜具有強健體魄、提高智力、增加血紅蛋白、改善心肌等作用,久服可延年益壽。現代醫學證明,蜂蜜對神經衰弱、高血壓、冠狀動脈硬化、肺病等,均有療效。在秋天經常服用蜂蜜,不僅有利於這些疾病的康復,而且還可以防止秋燥對於人體的傷害,起到潤肺、養肺的作用,從而使人健康長壽。
秋燥時節,還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薑、蔥及酒等,特別是生薑。這些食品屬於熱性,又在烹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後容易上火。當然,將少量的蔥、姜、辣椒作為調味品,問題並不大,但不要常吃、多吃。比如生薑,它含揮發油,可加速血液循環,同時含有姜辣素,具有刺激胃液分泌、興奮腸道、促進消化的功能。生薑還含有姜酚,可減少膽結石的發生。在古代醫書中也出現這樣的「警示」:「一年之內,秋不食姜;一日之內,夜不食姜。」看來,秋天不食或少食生薑以及其它辛辣的食物,早已引起古人的重視,這是很有道理的。
秋季是人最容易長脂肪的季節。這是因為立秋之後,天氣慢慢地變得涼爽起來,人的食慾大開,夜間的休息也舒服多了,閑暇時間疲憊的身體更願意安靜地休息,而不願意參加有體力消耗的活動。這樣一來,人體每天的熱量攝入大都超過熱量消耗,使脂肪一點點地囤積起來。如果不加以調整,經過秋、冬兩個季節,人就會胖很多。年復一年,人就會很快「發福」起來。更要命的是,肥胖既有礙人的形體美,還會帶來高血壓、冠心病、腦動脈硬化等「文明病」,所以一定不能「縱容」它。
詩雲:「秋涼好個爽」、「已涼天氣未寒時」,人們趁此不熱不冷的氣候,適宜吃補,健身過冬。所以廈諺有「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而且先「補重陽」後「補霜降」,所謂「秋補」,比「補冬」更要緊。
古人以「羊」字代「祥」字說,「羊」與「陽」諧音,有「三羊開泰」之說。民間食俗「煲羊肉」、「煲羊頭」常以姜、棗為佐料調味而成,男女老幼均可食用。俗語「吃腦補腦」,吃煲羊頭能輔療「頭風」等疾病。另有加「四珍」、「八珍」的補葯煲羊肉,中醫書上有輔療肺病、瘧疾的記載。栗子有「乾果之王」的譽稱。秋季蒸制栗子糕果食用,有補腎強筋,健脾養胃的功效。
栗子煮粥吃,能補中氣,單獨蒸、炒,剝殼而食,不僅口味好,而且營養價值高。霜降是秋季最後一個節氣,過後就是「立冬」。俗語「補冬不如補霜降」。秋補既吃羊肉也吃兔肉。
水果作為時尚食品,盡人皆知。然而,水果也可以作為補品,如秋季的梨子和柿子
老年人除了不要秋凍,核心的問題是飲食的選擇和搭配,有以下幾方面:
防寒溫里 每日的早餐,用溫熱性質的食物,如煮粥配大棗和乾薑、核桃仁、甜杏仁、葡萄等,也可以食用豆漿、胡辣湯、羊肉湯、醋熘白菜、糖蒜等。
排濕祛風 遇有風雨陰濕天氣或者體內有濕、大便稀的情況,應增加祛風排濕的飲食,如選用大米、扁豆、紅小豆、薏米、蓮子、栗子、蔥、姜、花椒、茴香、丁香、胡椒等。
潤燥滋陰在乾燥天氣或口乾舌燥、大便乾的情況下,應選擇潤燥滋陰的飲食,此類飲食品種能增強免疫力,可選用全麥面、小麥仁、豆芽、豆漿、花生、芝麻、紅薯、山葯、南瓜、蘿卜、白菜、蓮菜、百合、木耳、梨、蘋果、葡萄、枸杞、大棗、甜杏仁、甘蔗、蜂蜜、鴨蛋、蒸雞蛋羹等。
收斂陽氣 在飲食中適量增加山楂、五味子、柿醋等酸味食物可收斂陽氣,若無風寒天氣或體內沒有涼寒,應盡量少用或不用解表發汗的食品,如大蔥、生薑、辣椒、芥末等。
五味調和 這是健康的八大基石之一,應注意如下關系:辛辣味與酸味或者苦味是相互制約的;甘甜味與鹹味或者酸味是相互制約的;鹹味與苦味或者甘甜味是相互制約的等。以上歸納概括為:防寒溫里排溫氣;潤燥滋陰增正氣;降溫降暑斂陽氣;五味調和少疾病。
特別是在秋季這樣一個從炎夏向寒冬過渡的季節,是人們抵抗力相對較弱的時候,這時,如果不注意,會很容易得病。因此,在秋季應該多吃一些能夠增強人體抵抗力和免疫力的食品。那麼,來看看我們為您介紹的部分秋季食物。
海藻——海藻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纖維素、維生素和礦物質。而海苔更是含有豐富的可溶性纖維藻糖酸,可以保護人體免受放射線的傷害。
姜——姜可以增強人體的免疫系統,能夠鎮咳、退燒、減輕疼痛,還能有效抑制疾病。姜是一種很好的抗毒物質,能殺菌和抗黴菌,是治療風寒和流行性感冒的有效食品。
水果——秋梨是很好的秋季水果,對於止咳、去燥有很好的療效。
大蒜和洋蔥——大蒜和洋蔥能夠使人精神暢快,增強人體免疫力。大蒜具有降低膽固醇的功能,常吃大蒜和洋蔥會還可使人體呼吸順暢
7、秋天適合吃什麼甜品,這個甜品又配什麼飲料?
秋季養生重點在於百養津潤燥,宜吃地里生長的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甜品:南瓜餅 營養豐富全面,對腸胃和血管都有很好的保護作用度。
甘薯餅 補中和血、益氣內生津、寬腸胃、通便秘。
山葯餅 補中益氣、補脾胃,長肌肉,止瀉、健脾、固精、益肺。
飲料:雪梨百合冰糖飲
原料:雪梨一個、百合15克、冰糖適量製作方法:容將雪梨洗凈,切塊,百合洗凈,加入冰糖一同用水煮,煮沸一小時後即可。
8、秋季有哪些給兒童養生食譜?大神們幫幫忙
秋天氣候涼爽,兒童的食慾逐漸增強,消化能力提高,正是彌補由於夏天氣溫炎熱造成營養不足的最佳季節,特此推薦秋季食譜幾例: 早餐 例1:牛奶1杯 菊花粥1小碗 饅頭1個 蘿卜醬瓜炒蛋1小碟 例2:維維豆奶1杯 胡蘿卜粥1小碗 卷心蛋糕1個 豆腐瘦肉1小碟 例3:酸奶1杯 紅豆糯米粥1小碗 全麥麵包2片 蘋果1個 菊花粥:菊花60克,粳米100克,先將菊花煎湯,再與粳米同煮成粥。具有散風熱、清肝火、明目等功效,對秋季風熱型感冒、咽喉腫痛等有較好的治療功效。. 午餐 例1:米飯1碗 蒜苗肉絲100克 紅燒鯽魚70克 豬血豆腐青菜湯1小碗 例2:紅豆飯1碗 小白菜150克 炒雞塊100克 例3:米飯1碗 番茄燜蝦150克 蘑菇煮豆腐100克 豬血豆腐青菜湯:把豬血豆腐切成小塊,青菜洗凈切碎。水開後,先加入少量的蝦皮、鹽,再加入豆腐、青菜、豬血。煮3分鍾,加調料即可。豬血是補鐵的優秀食品,它不僅含鐵豐富,而且易被吸收;蝦皮含有大量的鈣、磷,是兒童的補鈣食品。 晚餐 例1:牛肉蘿卜水餃150克 海米油菜200克 鮮蝦豆腐羹小碗 例2:雞肉雜菜紅米飯1碗 魚肉煎蛋150克 糖醋藕絲150克 例3:米飯1碗 蛋絲炒韭菜150克 山葯排骨湯1小碗 雞肉雜菜紅米飯:冬菇浸軟,去蒂洗凈,切粒;玉筍、芥蘭和雞柳肉切粒,放入調味料拌勻略腌。用少許油將雞肉和冬菇等配料爆香。紅米和白米洗凈,置於飯煲加適量水,等飯將近收干水分時,將其他材料均勻鋪放在飯的表面,煮至飯熟即成。紅米含高纖維素及多種維生素,可幫助腸道蠕動,多吃可防止便秘;亦含豐富鈣質和胡蘿卜素,健康又美味。 點心 兩餐之間,家長可給孩子准備水果或乾果食品當點心,如梨、蘋果、芒果、獼猴桃、橙、黃瓜以及花生米、杏仁、腰果、胡桃等;早晚或睡覺前應喝牛奶或豆漿。
希望採納
9、冬季有哪些養生食譜如題 謝謝了
您好:為您推薦百2款米羹: 1、妙香紅棗羹 推薦:失眠調理 自汗盜汗調理 神經衰弱調理 冬季養生調理 1. 把酸棗仁洗凈,去雜質; 2. 紅棗洗凈,去核; 3. 枸杞度洗凈,放溫水中泡軟; 4. 把酸棗仁、紅棗、枸杞、桂圓肉放入燉鍋內,加入知適量冷水,置旺火上燒沸; 5. 再用小火煎煮25分鍾,最後加入白糖,攪拌均勻,即可盛起食用。 2、核桃栗子道羹 推薦:健忘調理 學齡期兒童食譜 延緩衰老調理 益智補腦調理 冬季養生調理 1. 將核桃去殼留仁,用小專火炒香; 2. 栗子剝殼後用溫水浸泡3小時,去皮後用小火炒香,切成兩瓣; 3. 核桃仁和栗子同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置旺火上燒沸; 4.再改用小火煮1小時; 5. 將冰糖打成屑,放入炒鍋內,將糖汁倒屬入核桃栗子羹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