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經絡養生穴位按摩

經絡養生穴位按摩

發布時間:2020-05-05 07:55:51

1、中醫講的經絡穴位真的存在嗎?有沒有科學依據?

即便還沒有依靠眼睛耳朵的「科學」證明存在,不代表就不存在。就好像以前說水裡有很多生命,只有近代顯微鏡發明了才證明,水裡真的有很多生命。

2、「三一二」經絡保健鍛煉法是什麼?

張大爺快70歲了,但身體依然很健康,精神矍鑠,耳不聾、眼不花,腰腿硬朗,爬山比小夥子爬得還快,不少親友、鄰居都向他請教養生秘訣。張大爺也很慷慨,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保健秘訣傳授給了大家。
張大爺的保健秘訣就是「三一二」經絡保健鍛煉法。這是他從眾多健康、長壽、健身法中精選出來的,非常符合中醫「內病外治」的醫學原理。10多年堅持下來,張大爺不但體檢合格,各項指標正常,而且吃飯香、睡覺香,連原來患有的胃痛、前列腺增生症及脂肪肝,居然也不葯而愈。「三一二」經絡保健鍛煉法,不啻一劑靈丹妙葯。
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第一步:每天按摩「三」個穴位。
「三」個穴位即合谷、內關、足三里。按經絡學說原理,合谷是大腸經上的原穴,內關是心包經上的絡穴,而足三里是胃經的要穴,也是人體重要的保健大穴,經常按摩這三個要穴,可以激發相關經絡,促進五臟六腑健康運轉,有病治病、無病防病。張大爺每天早晚堅持按摩這3個穴位,直至穴位有酸、麻、脹的感覺。每次按摩後,頓覺氣血通暢,渾身舒適。
第二步:每天進行「一」次腹式呼吸,即意守丹田的腹式呼吸鍛煉法。
腹式呼吸除了活躍小腹部的九條經絡、充實先天後天之氣外,還能增加肺泡通氣量和直接對腹腔的自然按摩作用,從而促進這些臟器的經絡氣血的活動,增強這些臟器的功能。進行腹式呼吸鍛煉時宜取坐位,全身放鬆,舌舔上頜,雙目微閉,鼻吸口呼,排除雜念。每分鍾呼吸5次左右,堅持5~10分鍾。然後緩緩睜開雙目,雙手搓面數十次。長期堅持,定會覺得渾身輕松舒暢。
第三步:多參加以「二」條腿為主的體育鍛煉。
進入中老年後,最好採取一種以兩條腿為主的適合於個人的體育活動,使人體維持健康水平。因為人的兩腿各有足三陰、三陽六條正經運行。這12條經脈,加上奇經八脈,包括主管人體活動的陰蹺和陽蹺,主管陰陽平衡的陰維和陽維等。兩條腿的活動,自然地激發了這近20條經脈的經氣。另外,腿部的肌肉運動也必須通過神經的反射作用引起上肢軀乾和全身運動,並刺激心血管呼吸中樞,增加心臟的輸出量和肺的通氣量,使全身氣血的暢通,臟腑的功能達到一種產析的平衡。
老年人可根據自己的體力和愛好選擇打太極拳、各種健身武術、輕微的跑步、散步以及各種室內健身運動,如中老年迪斯科、各種保健操等,都可以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3、秋季,陽氣閉藏,是經絡養生的好時機,常按摩哪些穴位少生病?

秋冬季節是最好的養生季節,特別是在秋天,「秋天養生冬天少病痛」這是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穴位按摩是中醫的偉大發明,經過很多科學驗證,它也是很有效的。中醫認為,我們體內有四個黃金穴位。如果在秋季按摩這四個穴位將會大大減少秋冬季感冒病痛的侵襲。同時,不論是在什麼時候經常按摩我們的黃金穴位都可以達到疏通經絡、祛濕除寒、壯陽補氣和調和氣血等目的。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一下秋季穴位養生。


肺俞穴

肺俞穴位於我們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的位置。我們都知道秋天比較乾燥,也很容易染上秋燥,所以在換季的時候會有好多人咳嗽感冒。這時候可以按摩我們的肺俞穴,就可以達到溫肺潤燥、止咳平喘的功效了。當然,不會咳嗽的人經常按摩這個穴位也是沒有壞處的,可以達到一個預防的效果。

承漿穴

承漿穴位於人體面部,唇溝的正中凹陷處。在乾燥的秋季我們需要補充大量的水分,同時我們也很容易出現口乾舌燥、口渴和咽乾等症狀。這時候便可以按摩承漿穴,口腔內便會有津液產生。

魚際穴

魚際穴位於我們手掌拇指本節後的凹陷處。魚際穴在我們身體中有些很高的地位,有些「保命穴」之稱。經常按摩魚際穴可以緩解呼吸系統方面的疾病,如感冒、支氣管炎等。

中脘穴

中脘穴位於胸骨下端和肚臍連線的中央處。中脘穴是緩解腸胃疾病的重要穴位。換季之時我們很容易出現脾胃虛弱的現象,經常按摩中脘穴便可以緩解這一不適。


4、怎麼用經絡穴位推拿治氣虛?

治氣虛,主要得自己「養」
再就是自己長久練養生功比單純的穴位按摩要好得多。
穴位按摩,主要按摩關元、中脘、腎腧、脾胃腧,以及足三里、三陰交……

5、「人體有幾大養生窩」,常按壓哪些穴位可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緩解疲勞?

人體有幾大養生窩,經常拍打按摩,能收到神奇功效。

按眼窩,安神緩頭痛

眼窩處有晴明、攢竹、四白、承泣、絲竹空等諸多穴位,通過按摩可減低眼壓,緩解眼部疲勞,提高眼部機能,對近視眼、老花眼及用眼過度等引起的目赤昏花、視物不明有明顯改善作用。

按摩這些穴位還能鎮靜安神、改善頭痛,也可延緩眼周皮膚衰老,預防皺紋出現。

輕閉雙目,用食指與中指指腹分別順時針與逆時針緩慢旋轉按摩眼皮5~10次,也可在相應穴位處輕按壓約1分鍾,安神止痛的效果更佳。

按頸窩,緩解咽部不適

頸窩位於喉結下方、胸骨上凹陷處。這里是天突穴所在,為任脈穴位,位於頸結喉下四寸,胸骨上窩正中,具有寬膈和胃、降逆調氣的作用。刺激頸窩可改善咽喉不適、咳嗽氣喘、惡心呃逆等症狀。

揉腋窩,寬胸寧神

腋窩頂端動脈搏動處為極泉穴,針灸或按摩該穴,有寬胸寧神的功效,對防治循環系統及神經系統疾病有益,如冠心病、心絞痛、肋間神經痛等。

將四指並攏置於腋窩下,順時針和逆時針按摩,每10圈交換一次,共按摩100~200次。

拍打肘窩,清熱通絡

肘窩位於肘關節前面,是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太陰肺經的通行之所,分布著曲池、曲澤、尺澤等穴位。

按摩肘窩的穴位可疏通經絡氣血,清熱祛濕,安神利咽。將四指並攏,力度由輕到重,再由重到輕地連續拍打左右兩邊數次,拍打時要注意節奏。

捋按腰窩,調氣血


腰窩就是腰部脊柱左右凹陷處,兩側分布夾脊穴和背俞穴。夾脊穴屬於經外奇穴,背俞穴屬於足太陽膀胱經穴,是臟腑之氣輸注之處,受到歷代養生按摩的推崇。

搓擦腘窩,緩解腰背痛

腘窩就是雙側膝蓋後方的凹陷處,為十二正經中肝經、腎經、膀胱經經脈循行區域,腘窩正中穴位為委中穴。

中醫針灸推拿中講究「腰背委中求」,意思是治療腰背酸痛、下肢關節伸屈不利,委中是要穴。委中穴兩旁還有委陽、陰谷、浮郄等穴位,均為治療腰背酸疼的穴位。

推搓腳窩,精力旺


用按摩手法推搓、拍打湧泉穴,可使人精力旺盛,體質增強,防病能力增強

適度按摩這些部位,可刺激穴位,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緩解疲勞,以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

6、穴位就是中葯,經絡就是葯房。哪些養生方法可以舒筋通絡,刺激穴位?

從中醫方面來講,經常按摩穴位確實可以起到疏通經絡,促進氣血循環的作用。那麼,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可以舒筋通絡、刺激穴位的養生方法呢?我們來了解一下!

身體酸痛

經絡不通的表現有哪些?

經絡不通會導致人體「微循環」出現阻塞。一般來說,如果經絡不通身體各個部位就會產生發冷發熱的情況。從中醫角度來將,人的體溫都是由氣血輸送維持的。哪些地方發冷就是經絡不通氣血無法送達導致的,哪些地方發熱就是經絡不通氣血無法順利通過積郁起來導致的。除此之外,身體出現疼痛麻木等症狀也是經絡不通的表現,正所謂「通則不痛,痛則不通」就是這個道理。

刺激頭部穴位

那麼,如何養生以達到舒筋通絡、刺激穴位的效果呢?

日常生活中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輕揉耳輪以便刺激連通臟腑的經絡穴位。要知道耳朵上遍布著數十個穴位,經常刺激按摩的話,可以達到調理臟腑、養生保健的作用。正所謂,「摸耳治百病」,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另外,很有效的一種方法就是經常用木梳梳頭。這種方法想必很多人也都知道。其實頭部有不少穴位,用梳頭的方式來刺激頭部穴位,可以起到舒筋通絡,促進頭部血液循環的作用。

舒筋通絡

當然了,這只是日常養生的一些小方法。如果身體上真有疾病了,我還是建議你去醫院檢查一下,這樣才會好的更快一點。

7、請問血糖高的怎樣採用經絡穴位養生啊?謝謝

您好:中年人百血糖高,是一個引起對健康關注的健康指標,需要進行保健養生了。請你不必擔心血糖,導致血糖高的內因,是內分泌紊亂,把內分泌調整正常了,血糖自然恢復正常。疏通經絡,是你度控制血糖的最好辦法,無毒無副作用,可以徹底恢復你的內分泌平衡,永無後顧之憂。推薦的方法: 1.推腹法 能直接促進腸胃蠕動,還能按摩經過腹部的脾經和胃經,除知三濁、通腸道,一舉多得。 2.按摩小腿脾經(血海穴以下)上的太白、公孫、三陰道交、陰陵泉 這些穴位用處多多,能直接溫脾補氣血,提高脾的運化能力。 3.按摩胃經上的穴位 能增加腸胃的氣血供應,促進消化吸收。足三里是養生大穴,對調理胃內病非常有效。但要注意一點,胃經氣血是從頭流向腳的,所以按摩足三里要從上往下推揉,這樣的效果才好。 按摩足三里,加中脘穴拔罐,再加按摩脾經公孫穴,可以調理脾胃問題,效容果也很不錯。堅持半年或者更長時間,你的身體定會青春永駐!健康到晚年!

8、中醫講按摩穴位可以疏通經絡,那就是說正常人的許多經絡是不通的了,那人為何還能正常活著??如何理解?

引用中華經*絡按@摩網課程體系中周天按摩法課程里的一段內容給你解答下

a、經絡是什麼?
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是人體聯絡、運輸和傳導的體系。經,有路徑的含義,經脈貫通上下,溝通內外,是經絡系統中的主幹;絡,有網路的含義,絡脈是經脈別出的分支,較經脈細小,縱橫交錯,遍布全身。《靈樞?脈度》說:「經脈為里,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
經絡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溝通於臟腑與體表之間,將人體臟腑組織器官聯系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並藉以行氣血,營陰陽,使人體各部的功能活動得以保持協調和相對的平衡。針灸臨床治療時的辨證歸經,循經取穴,針刺補瀉等,無不以經絡理論為依據。《靈樞?經別》說:「夫十二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學之所始,工之所止也。」說明經絡對生理、病理、診斷、治療等方面的重要意義。

b、穴位是什麼?
穴位就是腧穴,是人體臟腑經絡氣血輸注出入的特殊部位。人體有三百多的穴位,周天按摩法常用的有一百多個。穴位分經穴,奇穴,阿是穴三類。

c、經絡按摩
經絡按摩就是運用中醫經絡學原理,運用按摩作用於經絡和穴位的按摩方法。
經絡按摩是中華醫學的瑰寶,和西方的按摩術有很大區別。

經絡只有懂中醫的人才會明白,西方醫學里是沒有經絡這個概念的,西方人只相信看的見的東西,而經絡是無形的
經絡只有活人才有,人死了是沒有經絡的,說白了經絡就是人體內的一股氣流
人之所以會生病就是因為經絡氣血不通導致病變的。
所以經絡按摩對治病養生保健是有非常大的作用的

9、按摩養生中有敲打身體,怎麼敲打,部位,作用

樓主你好!
按摩或敲打穴位可治病
頭痛症狀:頭部某點疼痛,類似脈搏跳動。做事沒精神,思維遲鈍。方法:偏頭痛,多半有氣郁積在心。在同側找到痛點,用拇指輕揉,疼痛處多有結節,可揉開。也可揉搓外關穴治療。胃酸症狀:吃飯不規律,導致胃不舒服,很餓卻不想吃,胃酸較多。方法:取坐姿,全掌用力摩擦大腿正上面,由大腿根到膝蓋部位的肌肉。反復摩擦3分鍾。以打嗝為佳,這部位許多穴位可調節胃的功能。乳腺增生症狀:大多年輕白領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方法:可敲打經絡,尤其是「膽經」。用指節由大腿外側腰下方,一直敲打到小腿外腳踝上方。每天不定時敲打3分鍾。便秘症狀:大便乾燥,排便不暢,會造成小腹贅肉、膚色不均。方法:用「推腹法」可治。臨睡前用兩手指肚從心窩推到肚臍,再從兩側從上往下推。每晚五分鍾。嚴重者可於起床前再推一次。時差混亂症狀:白天犯困,效率極低,越晚越精神。晚上無法入睡,熬到凌晨;早上起不來。方法:「金雞獨立」能靜心,身心俱調。抬一足直立,站穩後閉眼睛。每天堅持練習幾分鍾,一周後,「時差」就倒過來了。掉發症狀:大把掉發,發色乾枯,毫無光澤。方法:用手指肚敲打頭部,又稱「鳴天鼓」,可健腦護發。還可用手指肚梳頭養發,每次只需兩分鍾,一天兩次,堅持兩周,就會有效。虛胖症狀:整體不胖,局部臃腫,尤其是大腿、臀部和腰部,由於加班、疲勞、懶惰等原因,無法按時運動。方法:消除腰部「游泳圈」可於睡前平躺,用空拳敲打腰側贅肉,每次三百下。減腿和臀部贅肉,可跪地板上爬,堅持一月,效果明顯。視力下降症狀:由於常盯電腦,看東西模糊,眼睛干澀發癢,眼裡有血絲。方法:耳垂上戴耳環的小孔,是「明目穴」,平常多用手指揉捏此穴,每次兩分鍾,揉時要閉眼睛。煩躁症狀:事情多、任務重時,容易氣血上涌,明明知道此刻需要平心靜氣,卻越想越著急。方法:宣洩。選擇你愛聽的音樂,隨著音樂的節奏,用十個手指肚敲打你的電腦桌。敲到手微痛即可。十指連心,「十宣」穴位於此處,可宣洩心中郁結之氣。 望採納!

10、對中醫一竅不通,想自學中醫經絡穴位按摩保健,可以買哪些書呢?請高人指點!

經絡腧穴學(中國中醫葯出版),推拿手法學(同上)這都是權威的。

與經絡養生穴位按摩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