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太極養生嗎

太極養生嗎

發布時間:2020-05-05 06:55:10

1、太極拳養生有什麼好處?

2、太極拳真的能夠養生嗎

太極拳對當代人類的意義
當今世界科技發展,商業繁榮,給人類帶來了許多方便,卻也帶來了不少麻煩,環境污染、戰事爭端、能源危機威脅著人類。即使在和平的環境中,仍面對許多生存問題,諸如被稱為頭號殺手的心腦血管疾病,二號殺手便是憂鬱症,以及老齡化社會的生活品質問題。
中國的太極拳運動,雖不是一副葯到病除的「葯方」,但你若持之以恆地堅持,恰恰是能有效解決或緩解上述三大社會症狀的「妙方」,對人類的生存、生活都有積極的意義。
關於太極拳對人類健康影響的研究,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做了許多測試方面的研究,涉及骨骼系統、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以 及免疫功能、老年虛弱等方面的研究和分析,尤其是中國科學院武術協會多年研究、對照分析了腦電、心電、血脂、微循環等方面太極拳產生的鍛煉效果,作出了卓著的貢獻。最近我的一名博士生與運動醫學專家、共同探索了「胰島素生長因數一l」的內分泌調節作用,論證了太極拳鍛煉有益於內分泌和免疫系統的運行,引起 了運動醫學界較大的關注。
所有這些研究成果不在此一一贅述,我想從人類學、生物學、社會學的視角,探討一下太極拳對心。腦血管疾病,對精神心理方面的疾病以及老年人的生活健康談一點認識。
有一篇文章說,人類站立,用兩腳行走,實現了這一質的飛躍,固然創造了燦爛的文明史,卻不利於全身血管的鍛煉,以致高位缺血、缺氧的心腦血管疾病成為威脅人類生命的大敵。
全世界每年有1600萬人死於心腦血管疾病,占總死亡率50%以上。中國約有l億多人患高血壓病,每年新增100萬人以上;腦病患者500多萬,每年新發150萬,冠心病患者1000萬人。中國心腦血管患者死亡人數達260萬,平均每分鍾死亡5人!
太極拳強調放鬆肌肉,「一動無有不動」「以心行氣」「以氣運身」「氣達四梢」,均有利於增強血管壁的彈性和血流迴圈,也有利於對微血管的鍛煉, 促進微循環。上海體院一位老教授帶領他的研究生,探索了人的微循環。研究表明,經常從事太極拳鍛煉者, 管絆異常率和淤血管超標率均明顯低於對照組,起到了調節供血的作用,有人將其稱為「第二心臟」。此外,不少研究表明,練太極拳對降低血脂、增大肺活量、增強心肌營養、預防和延緩心腦疾病有良好的效果。
有關的實驗報告我在此不一一列舉,我衷心希望醫學工作者和武術工作者進一步加強合作,迎戰人類的頭號殺手,為人類的健康作出新的貢獻。
實驗證明,人的心理健康對人的生理健康、生活品質有極大的關系。人的精神狀態、情緒、性格、應對各種事件的心理能力、生活態度、人生觀念等等,都會直接對人體產生影響。
現代人的工作生活節奏加快,物慾和金錢刺激著人們,繁忙和競爭給人們帶來的浮躁、緊張、煩惱、壓抑,使憂鬱症、精神分裂症、失眠症大增。根據曹一民先生的撰文,世界上有3.4億人患憂鬱症,以至成為人類的第二大疾病。
我認為以「松靜自然」「舒緩自如」為特點的太極拳極有利於人的心理調節和修身養性。以下分三個方面來談:
第一,太極拳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的一種哲學觀。
太極拳「道法自然」,人身為一「小太極」,自然為「大太極」。當你練完了一套太極拳,到戶外、曠野、樹林、草地上,無拘無束地「全身處處毫無牽掣」,「動靜作勢、純任自然」,呼吸自然,開闊心胸「隨天機動宕」,也無意追求蹬腿有多高,架勢有多低,姿勢有多規范,以順乎自然、天人相通的觀念來行拳 走勢,與大自然靜靜地交流、交融,將自己溶人大自然之中,天人一體,生機無限,熱愛自然、熱愛人生之情油然而生。忘卻煩惱,進入一種恬淡自然的境界,會有 一種好心情,一份緊張煩惱之外的寧靜,這對你的健康會沒有益?

第二,太極拳體現了人與人和諧的一種倫理觀。
現代人工作中、商務中的激烈競爭,使人與人的關系緊張,甚至白熱化,由此引來嫉妒、煩惱、仇視;現代科技又給人創造了網上聊天的環境,減少了人與人的接觸和交流。
人們聚在一起練太極拳,創造了一種全新的環境,隨著音樂舒拳走勢,或兩兩推手「隨曲就伸」「舍己從人」,粘連黏隨,成為一種融洽感情、樂此不疲 的交流情感的活動。正如《大趨勢》一書中提到的「每當一種新技術引進社會,人類必然要產生一種加以平衡的反應,也就是產生一種高情感」。太極拳以靜心養 性,動中求靜的運動方式,做為一種高情感活動是非常可取的。尤其是在外國,老年人,婦女平日較為孤獨,有一種場合給他們一起練拳、交流、說笑,相互尊重, 其樂融融。太極拳以其綿緩斯文的運動風格,尤其容易增加人與人的和諧相處的觀念。不少發達國家,有興趣練太極拳的人聚集一起,無欲無爭,陶然往返,不失為 凝聚人情感的「魔杖」。

第三,太極拳是終身追尋和諧的養生觀
太極拳和其他武術拳種一樣,在練拳中追尋和諧,上下、身步、手眼、內外,處處和諧,可為「終身不盡之」.

想學習太極拳, 可從24式太極拳開始. 初學者應跟從老師學習, 否則以下一些基本要求便不知做對沒有.
基本上所有太極拳都要注意身法十要(虛領頂勁及氣沉丹田, 涵胸拔背, 松胯擴膝, 沉肩、墮肘、護肫、守中等) 的內容, 要求身體成為一個立體圓球., 另外還要 『用意不用力』, 切記放鬆身體各關節, 慢慢體會, 將各法溶入意識,成為本能,才可提高拳藝。
網站 : 簡化二十四式太極拳視頻教程 (高清版 宗維潔主講 示範)
http://www.56.com/u63/v_NjIwOTIyMzY.html
http://www.56.com/u31/v_NjA1NDY5MjQ.html

3、太極養生具體是怎麼養生的

打太極拳要求松靜自然,這使大腦皮層一部分進入保護性抑制狀態而得到休息。同時,打拳可以活躍情緒,對大腦起調節作用,而且打得越是熟練,越要「先在心,後在身」,專心於引導動作。這樣長期堅持,會使大腦功能得到恢復和改善,消除由神經系統紊亂引起的各種慢性病。太極拳要求「氣沉丹田」,有意地運用腹式呼吸,加大呼吸深度,因而有利於改善呼吸機能和血液循環。通過輕鬆柔和的運動,可以使年老體弱的人經絡舒暢,新陳代謝旺盛,體質、機能得到增強。太極拳在技擊上別具一格,特點鮮明。它要求以靜制動,以柔克剛,避實就虛,借力發力,主張一切從客觀出發,隨人則活,由己則滯。為此,太極拳特別講究「聽勁」,即要准確地感覺判斷對方來勢,以作出反應。當對方未發動前,自己不要冒進,可先以招法誘發對方,試其虛實,術語稱為「引手」。一旦對方發動,自己要迅速搶在前面,「彼未動,己先動」,「後發先至」,將對手引進,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轉移對方力量,乘虛而入,全力還擊。太極拳的這種技擊原則,體現在推手訓練和套路動作要領中,不僅可以訓練人的反應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體素質,而且在攻防格鬥訓練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打太極拳則可使身心俱健,強外固內,有助於疏通經絡,消除心中的郁悶,實是外強筋骨,內調精氣神之有效手段。

4、太極養生功究竟如何?

太極養生功很有好處的,知不過前提是要堅持練習,:人的行為是由大腦中樞神經系統調控的。太極養生練習在意念的弓一導下,通過放鬆人靜可以使中樞神經系統得道到調整和平衡,使大腦的有序化程度得到提高,增長智慧。「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這是太極養生版的生動說法。經絡是溝通人體表裡上下,聯系臟腑器官的獨立系統權,是氣血運行的通路。氣血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精微物質。 內容參考:道源聖城網養生頻道

5、太極拳養生又健體嗎?

據說太極拳的師祖張三豐在創立太極拳時就立下「欲天下豪傑延年益壽」的心願,可見追求身心健康是太極拳運動的基本目標。太極拳的養生保健和預防疾病的功能是有目共睹的,近百年來,太極拳明顯地向著養生保存健和醫療體育的方向發展。

「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這是太極拳的拳諺,意思內外兼練,練身又要練心。我國古代醫學經典著作就曾指出,調攝精神對於增進身體健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太極拳歷來非常強調心靜氣順,精神貫注。清代李亦畲《五字訣》的條目:「一曰心靜,二曰身靈,三曰氣斂,四曰勁整,五曰神聚。」其中心靜、氣斂、神聚,都與上述所引《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句的精神相合。盡管一為醫理,一為拳理,但兩者之間確有其相通之處。

不少年輕人認為只有球類、游泳等運動才能達到充分鍛煉的效果,認為太極拳運動量不大,其實練過的人都知道,太極拳的鍛煉效果也是很明顯的。太極拳運動的特點是動作輕靈,呼吸自然,強調動靜結合,靜可以休養腦力,動可以疏通氣血,使意識、呼吸、動作三者自然結合。

太極拳對於健康的作用十分明顯,緊張時,它可以使我們平靜松馳,麻木時,它使我們適度興奮。通過太極拳剛柔相濟、開合相寓,虛實互根、快慢相間、內外兼練的運動,不僅能使我們平穩順暢地從 一種生存狀態過渡到另一種生存狀態,而且能使我們陰陽平衡,進取中有協調,協調中有進取。堅持鍛煉可以旺盛精力、增強體質,提高關節、韌帶的靈活性、柔韌性,增強身體的耐力。與籃球、足球等激烈對抗的運動項目相比,太極拳又很少會造成運動損傷。它幾乎適用於各種慢性疾病的康復鍛煉,對於高血壓、心臟病、胃腸疾病、腎病、腰肌勞損、風濕寒腿、關節炎、糖尿病等疾病,都有一定的療效。

但是太極拳是一項易學難通的持久性運動,而太極拳的健身價值,也表現在它具有良好的持久性上。它與步行活動一樣,只要你有「誠、毅」二字在胸間,就能以此成為維持終其一生的健身運動方式。

從這種意義上說,可把太極拳譬喻為一座寶山,如能夠堅持練到老,你就能獲得無價之寶。反之,如學而無恆,中途放棄,那引用前輩太極拳家的話來說就是「寶山空回」了。但如今能堅持鍛練到老的人並不多。

這就需要提倡一種堅韌不拔的拳風,在養生保健領域應該提倡「拳練一生,是為真能 」!而不是為湊熱鬧地練上一陣子。如能用「活到老,學到老,練到老」,「生命不息,練拳不止」來自我勉勵,太極拳必然會在日後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健身效果。而一個人身心健康,無疑是能為社會提供更大的「無形資產」。 此外,太極拳在開始學的時候,必須先練拳架,應平心靜氣,默記揣摩。萬不可貪多。要一式穩固再練一式。否則就不會扎實。現在許多行業要求練好基本功,太極拳當然也不能例外。

太極拳的練習時間也最好是早晚。每天盡可能保持練兩遍,利用工間操的時間也很好,但每天早晚的鍛煉該堅持不懈。。這樣長久的鍛煉,既能朝氣蓬勃又能恢復疲勞。從而可以達到健身養生的目的。而練習地點也應該選擇在以空氣疏通的場地最為適合,不宜在灰塵多或地面過於潮濕的地方。遇到風雨的天氣應適當選擇走廊或在屋中練習。鍛煉的時候應穿疏鬆的衣服,最好是中式便服、布鞋。這樣運動起來既舒服且傳神。練習整套拳架的時間安排20分鍾至25分鍾最為適 合。否則會過快過慢。練前不可過飽,飲酒。

這樣積功既久,到了中老年的時候,既養成了鍛練終身的習慣,在體質上也必然會較不愛運動的同齡人高出一籌。

6、為啥子太極拳可以養生?

首先樣zd明白養生是什麼?下面是網路的定義:
養生,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所謂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長之意;所謂養,即保養、調養、補養之意。總之,養生就是保養生命的意思。

太極拳是運內動的方式之一,經常打太極拳可以有增強體質、預防疾病的作用。

但是太極拳說到底是「拳」,打人用的東西,就算是個樣子,練不對也會給自己帶來傷害。最常見的就是膝蓋的損傷。

如果只想養生,不一定非練太極拳。游泳、快走都是損傷小,容收效好的運動。

7、太極拳真的能養生嗎?

太極本身就是一種強身健體的體育形式。它宗旨是打通全身的經絡,活絡你的每一處血脈,肯定能養生的,這么多人練習

8、太極拳真的養生嗎,有統計過嗎?

養生和壽命的長短無關,人的壽命通過放生這些活動可以延長,而養生不然是提高身體質量。

9、練習太極拳真的能達到養生的效果嗎

可以的知
太極拳養生學蘊含著豐富的哲學思想,它和道教文化相結合,融入了道教中的精華——靜字,同時它又是一項武術運動,太極是一部充滿陰陽矛盾而又對立統一的辯證學說。其神玄絕妙不能一日而成。需道要日積月累的修煉和領悟才能達到太極拳養回生效果。
太極拳養生是動靜、虛實、開合、吞吐、剛柔、攻守、奇正、上下、內外、左右、進退等陰陽交替答運動。人體各系統生理機能內部或機能之間,通過這種陰陽的交替,進行二元或多元交替運動鍛煉,克服對偶失衡狀態。

與太極養生嗎相關的內容